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孫觀漢教授與我 虞和芳 7.6.19.發佈

孫觀漢教授與我 虞和芳 7.6.19.發佈 相信凡是見過孫觀漢及讀過他文章的人,對他都有著純真、純樸的一個印象。   當然,只是真和樸不足以概括他。他還有高度的智慧,超人的愛心。但是我覺得,他的真和樸,正是他的智慧及愛的一種自然的流露。   許多世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累積,不但失去了純真和樸實,而且往往變成了另一種人。有的畏首畏尾,成了「初生之犢不畏虎,長了犄角反怕狼」之徒。有的戴上假仁假義的外套,口是心非,應了「掛羊頭賣狗肉」之諺。有的卻學會四面玲瓏,口蜜腹劍,正是老奸巨滑的寫照。這些都是時間、經驗、及種種的人生境遇,將人性腐化。   然而孫觀漢不同,時間和經驗只使得他更成熟。社會的不良現象,更堅定了他的愛心及奮鬥的勇氣。在虛偽欺詐的社會中,他突出而孤立,在勾心鬥角,以假亂真的人世中,他的真和純更顯得不凡和難能可貴。   至於他在學術上的造就,在科學上的發現發明,以及鍥而不捨的營救柏楊的愛心,這些報章雜誌陸續曾有報導。本文只就我們交往的點滴,及他文章的片斷,來看他真誠樸實的一面。   跟觀漢的認識,導源於柏楊。   五年前(一九七四),得知柏楊身陷囹圄(後知後覺),心中沈痛已極,四面打聽他的消息。那時候,聽說有位孫觀漢教授,曾出了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即託在美的一位朋友訂購寄來。   接到了厚厚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邊讀邊是流淚,感到整個世界都埋沒有在淒風苦雨中。柏楊在長期逮捕前,曾被短期拘禁詢問,在他暫獲釋放回家時,一家三口,已感到風雨欲來之勢,抱頭大哭,讀至此時,我也跟他們哭成一團。又讀到艾玫被迫解職時,我更是泣不成聲。當時真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悲。想著,同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什麼要這麼的互相傾軋?這麼的逼人太甚?心中悲憤交集,莫能自己。   在這種愁雲慘霧,悲觀失望的情況下,驀然地,我被著一個極柔的聲音喚醒!   那就是透過厚厚的「柏楊和他的冤獄」下,所散發出來的一份溫暖的愛心,及向社會、權勢,挑戰的一份勇氣。   這愛心和勇氣,發自於遠處異鄉的孫觀漢。他像燈塔一樣地,閃亮出希望的光。   孫觀漢的幾封義正辭嚴,卻又婉轉充滿了柔情愛心的上書,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體會到柏楊的德不孤,必有鄰。也使我感到,在這世界上,還有著愛及正義的呼聲。   這片呼聲,是那麼的柔,卻又是那麼的剛強。使我立時感到「天地有正氣」的龐然大勢。我的內心不禁怦然的跳動。這是一種悲憤後,雜著感動,又夾著共鳴的一種心聲。   孫觀漢在「柏楊和他的冤獄」中所說的,正是我所感所想說的。他所做的,卻是我不曾做過的。   於是我提筆信給觀漢,說我對柏事的不平及感慨!   沒想到,很快地,我竟得到了他的回音!   他的回信,平易近人,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愛心及諒解。他是那麼的樸實坦誠,他跟柏楊素昧平生,但他卻將柏事視為己事。他的回信,一再謝謝我對柏楊的關切,就像是他自己受了冤獄,對別人的關,切致以感激。不,該說,柏楊的冤獄,比他自己受冤,還更令他感到哀慟。讀他的回信,使我感動的流淚。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友情的可貴。中國的俗話「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友情的極致。但是往往一死卻無濟於事,更可貴的是長期為友獻身獻心。孫觀漢做到這點。   我們自此以後,時常通信討論問題。當然,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圍著柏楊的問題旋轉。   每次想到柏楊的入獄,都使我內心震動不平,我曾寫了首詩抒發心內的孤寂無奈:   「魂夢遠,燈殘照,四壁蕭蕭。回道古人遙,前望來者渺,心憂悄悄,寂寂寥寥,誰與伴,長路迢迢。」    而觀漢總是鼓舞著我。他的信,慢慢地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受了他的鼓舞,我寫了一些充滿著生氣希望的詩,如「邁向人道」「愛的萌芽」等等。   一年後,我們在美相見。   在我剛到的那天,他即熱忱的打電話來。我說,我計劃去匹茲堡看他,他說,他有事要上紐約,會到紐澤西來看我。我說:   「那有這種道理,當然是小輩去拜望長輩。」   他說:「不要跟我來那套傳統的看法,為什麼我不能來看妳?」   我說:「不行,該我去拜望您。」   他說:「誰規定只許妳看我,不准我看妳?」   我避開話題說:「我這裡很難找,你很不方便來。」   他說:「我到美國三十多年了,沒有走不通的路。」   我想,等他到紐約後,我再改變的他的意思也不遲。我是一個小蘿蔔頭,怎能勞動他來看我呢?   但是他到了紐約後,說什麼也拗不過他,他非要乘巴士來紐澤西看我。   這使我惶惶不安,但是我說不過他。他只用短短幾句慈祥的話,就把我弄得「有口莫辯」。就這樣,他搭著公車(開車不便),風塵僕僕地來到紐澤西。他的這種謙誠,令我汗顏感動。   我們雖然才第一次見面,但我們卻一見如做。他永遠是那麼的和藹可親,我講著話,他凝神的聽著,那種親切之感,把我開頭的一些陌生生疏之感全沖走了。我滔滔不絕的說了好多話,他偶爾也下一些評論,我們談柏楊,談我的工作,也談一些當前局勢,不覺幾個鐘頭在他煙斗的煙霧中溜走了。   那晚剛好我們要去紐約,這才被他「批准」送他到回紐約。我們和姐夫約好,六點在一個書局會面。我們在家聊著天,遲遲還沒啟程,觀漢提醒我們,不要遲到了,使姐夫久等。姐姐說:「有什麼關係,他常讓我等。這次晚到,教他等等我們也是應該。」觀漢馬上反問:「他要妳等,是他不應該,妳為什麼也要這麼做?」   從這短短的一句話中,已可看出觀漢的厚道來。   姐夫是學理工的,早就久仰孫觀漢的大名。以為他一定是神氣十足,眼睛只往上看的大人物。及至見到他後,大為驚異,被他的樸實誠懇所懾。姐夫平日是不輕嘉許人的,這次見了孫觀漢,不停地讚美著說:「沒想到,他竟是那麼樸實坦誠,沒有一點點的架子。了不起,了不起!」   去年(一九七八)和觀漢在美見面時,正值柏楊籌備結婚的時候。我們的談話主題又圍著柏楊和香華團團的轉。我們一同錄了一卷我們的祝福。   觀漢在給香華的信中,說的極為真切。他說:「妳的信中,充滿了感激之意,即使我不敢當,也非常心感。但是香華,妳知道最應該感激的人,卻是妳。在柏楊這麼孤單受苦出來寂寞的人,妳的愛,給他重活的熱力……」   這就是觀漢,他心中永遠充滿了愛,鼓勵和體諒。他從不提他為柏楊做了多少犧牲及努力,他只淡淡地說:「我只做了我本分和良心該做的,如果社會覺得我的工作超於平常,那是因為社會道德的沈淪和墮落,我深感傷心。」(見「柏楊和我」第九頁。)   這是他的偉大處,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雖已是絕無僅有了,卻視之理所當然。對別人的一封慰問柏楊的信,他都能感恩良久,這是他的厚道純樸處。   觀漢不只是厚道純樸,他的坦白誠懇,卻又是千千萬萬人所望塵莫及的。   在他送我的「菜園懷臺雜思」(關懷與愛心)的書上,他寫著:   「這本小冊,是由柏楊先生的影響和鼓勵下寫成,使我開始發現我身上的醬氣,即使在印此書時,仍然很重,書上的照片,就是很明顯的證據。希望我們共勉,慢慢的向醬缸外面看看,甚至逃出。」   觀漢的真誠坦直在這幾句話中表露無遺。他對己責之唯恐不嚴。雖然他的醬氣,比一般人少之又少,他仍對自己的缺點,毫不隱瞞,設法揭出,更設法改進,這是需要有極大的智慧和勇氣的。   「向醬缸外面看看」,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不知多少人坐井觀天了一輩子,盲人摸象了一輩子,他們即使有機會往外看看,卻把耳目堵得更繄,頭埋的更深,這是一種對自己和對真理的欺騙。然而我們若想要改進我們自己,第一步就得要坦誠的檢討自己,找出自己的錯誤,才有改善改進的一天。   觀漢在「我看不懂大學雜誌」中說:   「以傳統的立場而言,我擁有所謂的學士、碩士、博士、大學教授等的頭銜,可稱為『標準』的知識份子。隱然間,心中總覺得這種看法有些自欺欺人。直到最近看到大學雜誌第一期『編者的信』裡面一語道破:『知識份子不管在講話或寫作,要時時刻刻以天興亡為念。哪一天忘懷了天下興亡,哪一天便不配叫做知識份子。』我才開始懷疑我是不是一個知識份子?不但懷疑,而且相信和承認,我離知識份子那個榮譽頭銜,還差『萬里』。因為誠實地說來,在我的一生中,我的大部分的時間和精神,全花在求自己的興亡,難得有些時候想到天下興亡,實際上我所學到的是自私自傲。讀了許多書而仍做不成一個知識份子,是一件可恥的事。我羞自見自己,羞見社會,更羞見國人。但我不能再羞於向道求知了。同時,正因為無知,我應坦白和誠懇地求知於知者。」   這一段觀漢的坦誠,使人對他起敬。天下有誰肯將自己這樣赤裸裸地解剖給自己,也給別人看?「有多少人在打自己興亡」的計劃,可是有幾個人肯這麼的坦白承認?面對著觀漢的坦誠,我們能不汗顏?他的坦誠,不但不會使我們因而瞧不起他,反而使我們自慚形穢。因我們雖有醬缸的缺點,卻沒有他認知的勇氣。   孫觀漢還說:「我傷心地得到一個結論:中國人有許多敵人,但是最可怕的敵人可能還是每個人從社會遺傳而得的劣根性(或是柏楊先生所說的醬缸性)!我在國外住了卅三年,安分就業,種菜自愉,與世少爭,但常發現這種劣根性在我行為上作祟,欲除無方……」   一般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醬缸的薰染下,早已「久而不聞其臭」了。難得觀漢和柏楊指出醬缸的可怕,也同時勇敢地向醬缸挑戰。   孫觀漢的希望是:「國人也能同我一樣地了解我們被困在醬缸中,和夢想逃出醬缸。」   逃出醬缸,是作非常困難的事。但是觀漢並沒有知難而退,反而出拿出大無畏的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實驗的精神,令人敬仰。   跳出醬缸是當務之急,同時並進的是邁向人道。觀漢在他坦誠真率後,流露出他的愛心,強調著發揚人性的重要。   他在「甜蜜的悲哀」一文中說:   「如果教育再不從教育的另一主要目標──發揚人性──上走去,幾粒氫彈,或一、兩個專制魔王,就可能把教育連根打成烏有。」    觀漢是物理學家,他體會到科學的迅速發展,由原子彈而氫子彈……若人類不能往人性人道上發展,這些科學的成就,將毀人類文明於一旦。幾位有名的物理學家像愛因斯坦,像Heisenberg,在他們看到科學的突飛猛進後,內心都起了一陣恐慌,他們對闡揚人道,不遺餘力。Weizegger 甚至說:「科學不應再往前繼續發展了,而應往人道上發展,否則科學只會帶給人類毀滅的悲劇。」   同樣的,觀漢在他的科學上的成就後,帶著一份恐慌。深怕人類忽略了人性的重要,而演成自相殘殺的悲劇。因而他大聲疾呼,發揚人道,發揚愛心。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有心的地方就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有美。」   而他又強調「持久的愛」。   「經驗(事實)告訴我們,青年的愛國,有若年輕時談愛情,談時最濃,持久卻少。從前有個自覺運動,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麼?我不是說,我們不要濃情,我是說,濃情如不持久,僅能曇花相比,雖仍是很美,但於事無補。」   他還說:   「我們是否能記住弱者所受的苦?別忘了,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愛心和重視人道的修養,環境的主宰,很可能把我們這種潛伏的劣根性,發揚得和那時的日本軍閥一樣。」   凡是大智大慧的人,都會回到向人性探索的這一方面來。人性人道能否發揚,關係著我們人類的興亡,尤其在科學突飛猛進,殺人武器日新月異的時代!   當然,只是說愛,就如紙上談兵,毫無實效,所以觀漢又強調實踐的重要。   「哪一句好聽和有理的話,沒有被人說過?但是誰在做?」   「實現人道最好的工具和途徑應是愛的實踐。」   「初戀較易久戀難,立志較簡實行難。」   而觀漢就是身體力行愛的一位,他不但播下了愛,也播下了持久的愛,十年來,他為營救友人,竭盡心力,嘔盡心血。這正是愛的實踐。   觀漢的愛,不只播在柏楊一個人身上,也不只播在他所認識的人身上,還播在所有的人類及後代身上。   「我時常希望和主張,後一代應該超越於前一代。」   「孔老先生說『後生可畏』,總不免有些迂氣,我覺得後生簡直可敬可愛。」   「完人、偉人、聖人等等的名稱,只是文人、政客、史家口中或紙上談兵的偶像,世間實際上沒有那些人。世界是現實的,當我們能體察到幾位真心為國和才能超眾的人們時,我們千萬別錯過機會,不要發『人人相輕』的老毛病;我們要立刻抓住他們,鼓勵他們,感激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為我們、為祖國、為人類盡量發展他們良好的良知良能和良心。」   凡是熱愛人類的人,都希望來者居上,這樣時代的巨輪才會一步步的推進。   「正因為世間少愛多醜,我們應盡量保持發揚心中難有的愛意!」   這一語道破了人世的冷暖。觀漢不是在象牙塔裡長大的人,他知道,人心的險惡,人道的沈淪,實踐之非易。但是人心的冷模無情,並不能使他氣餒,反而使他更覺得愛的重要,更堅定愛的信念,更往愛的途上進發。   中國有句俗話「雪中送炭」,正是這種寫照。正因人間少愛多醜,而觀漢卻發揮了他的愛,這種愛是多的難能和可貴!   這是觀漢與人不同之處。他不是未經閱歷的初生之犢,只猛往前撞,不知厲害。他是歷盡滄桑,飽嘗人世冷暖後,卻仍堅持他的愛心,向人道上邁進的勇士。   他的這些愛心,正是他歸真返樸的反映。   有一次,觀漢陪我去紐約一家物理治療中心,觀摩一位高醫生治癒坐骨神經痛的療法。   翌日高醫生打電話來說:「昨天跟妳一起來的孫先生,竟是鼎鼎有名的物理學家。妳為什麼介紹時,不告訴我?他的模樣像個清道夫,我就沒有太注意他,直到晚上跟朋友聊天時,才知道他是了不起的物理學家!我哪裡能從他的外表看出他的成就來?有名的人,都不是那個樣子!唉!唉!妳為什麼不早告訴我,讓我好好的接待他!」   這就是我們的孫觀漢,他絕不做表面功夫,穿的西裝畢挺,眼往上瞪,說句話像是施恩似的。,他只著一襲舊衣,說話誠懇而謙虛,沒有大人物的架子,這正是大智若愚,歸真返樸的表現。然而在現實,只重外表,不論內涵的世界中,許多人不知純真純樸的可貴,一意只追求金玉其外,等到失之交臂後,才後悔他們的「有眼不識泰山」。   德國有句俗話,「實質重於外表!」"Mehr sein als schein"就是教人不要只重外表,更應注重內在。但是多數的人還是只重外表,不但自己外表,也取人外表。這是多麼的可惜!   觀漢的真和樸是他的美德,這種真樸在當今世界,更是難能可貴。   從觀漢那裡,我學到了很多。在當今社會中,我能結識了他,是我生平最可貴的境遇之對他的友誼和愛顧,我有著無限的感激和感恩。 一九七九年於德國慕尼黑摘自星光版「虞和芳選集」 小牛 ● 生命故事 - 生命,是個動詞! 懷念,是首詩! Copyright © 2019   Emai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中華文明益四方 虞和芳 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4.12.24. 中華文明益四方 余處長:感謝大作是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中華文明益四方 孔老哲學揚西方 易經透過傳教士 翻譯洋文紛紛仿 啟蒙時代德代表 數學大家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驚嘆易經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