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起源,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起源, 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黑色男性西裝的起源       虞和芳  14.9.24.發佈

黑色男性西裝的起源       虞和芳  14.9.24.發佈 現在世界流行黑色男性西裝,它的起源是在19世紀英國的宮廷。 那時的國王是George III。他在位有60年(25 October 1760 – 29 January 1820)。在他在位的後半期,他神經錯亂,不能處理國事,由他的長子,即後來的George IV攝政。 當時英國宮廷的貴族,都是身穿花色鮮明的時裝。 那時攝政王有一位很要好的Dandy朋友Beau Brummell,是平民,不是貴族,為他設計一件黑色西裝,有別於當時宮廷時髦花色的時裝。上行下效,英國的貴族看到攝政王穿上黑色服裝,就在短期內,都改變他們的服裝,因此宮廷上下,都盛行黑色的時裝。 它流行到世界。 凡是重要開會的場所,要顯得正式,嚴重,男士們都穿著黑色或深色的西裝。 在晚會中,男士們也都穿著黑色的西裝或燕尾服,也是由Brummell設計出來的。 不過女士們卻是要穿花色的衣服來點綴。這可從英國女王,和其幾年前過世的母親之服裝看出,都是有彩色或鮮明顏色的服裝。 男士的貴族們穿著黑色的服裝,是一種understate恭謙的表現。一方面它不顯眼,不會導致別人的妒忌,另一方面簡單樸素,跟16世紀興起的清教徒相適應。不過他們宮廷的男僕們,都是穿著有色的制服,是按照王公貴族們的勳章標記的色彩來製作的制服。 23.10.11.日    29.5.18.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人類的起源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虞和芳 15.11.19.發佈

人類的起源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虞和芳 15.11.19.發佈 接到Paul的來信,談到日本人,來源於中國雲南移民,給他回信中談到人類的起源和人種的區別 。 Dear Paul: 你以人類學的觀點來看日本人,是從雲南移民到那時還是陸地,後來才被海洋分割。你談到台灣的山地原住民,以及越南,原是中國的 “Yee”族。這種分析是很有道理。 ----- 根據你的來信,使我想到,馬爾他原來跟義大利也是連在一起,而後來海洋將它們分開,這從地質分析中證明。 愛斯基摩人,為中國人到那裡而跟中國分離。愛斯基摩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大約在一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所以他們是黃種人,長相上跟中國人並沒多大區別,同是屬於蒙古人種。 根據人類學的分析,所有的人類都是來自一個源流,來自非洲,因為分散遷徙到不同的地方,所以才會有膚色人種的不同。 從DNA醫學上的分析看出,人類來自同一源流,否則不同種的人類,不可能通婚,不可能有小孩出生。不可能同樣血型的人,可以輸血給不同的人種。而且人類雖然人種不同,文化有異,但是種族之間沒有優劣的區別。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納粹主義的優生學,導致二次世界大戰,殺戮6百萬猶太人,和無數納粹主義認為劣等民族,如吉普賽人,東歐國家民族等等。 這種種族迫害,是偏激主義,絕對不可以拿種族不同,文化有異,來“狗眼看人低”。 話說狗,所有的狗也來自同一個源流,雖然狗的樣子大小完全不一樣,牠們可以相互交配。家貓和野貓不能夠交配,因為牠們的來源不同。不同的鳥類,不能夠交配。 而世界上人種來自同源,中國有句一再被人引用的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看出中國人的視野遠大,早在人類學、人種學、生物學、醫學、遺傳學進步到發現人類來自同一源流之前,就有這句說法。 基督教也認為人類來自同一源流,都是神的創造,神的子女,以亞當,夏娃一男一女來做象徵比擬。天主教耶穌的門徒,聖彼得時,以所有的人類,都是神的子女,不分種族,沒有種族歧視,把基督教向世界各地傳播。 世界所以有那麼多的征戰,戰爭,罪惡發生,不是因為人種有異的關係,而是不同的種族,都具有人類類似的天性,好的,壞的都具備。 曹植的7步詩,令人深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受到競爭,妒忌,政治立場,不同想法,不同立場,不同主義,使得人們背道而馳,泯滅天良。 人在世的價值,就是要跟自己的惡性戰鬥,發揚善性,行善事。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祝福 愉快 虞和芳,15.11.19.

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沒有想到包子的由來跟諸葛亮有關 虞和芳 27.2.19.發佈

沒有想到包子的由來跟諸葛亮有關 虞和芳 27.2.19.發佈 感謝Daniel寄來一篇“包子的由來”。這篇文章講解包子的歷史來源,它不但是聰明的諸葛亮發明的一種以肉包子取代人頭的祭祀,還看出語言文字的轉變,很有意思。將此文錄於下,請分享。 包子的由來 據歷史記載,饅頭起源於南方(現今雲南滬水一帶)。相傳蜀漢建興三年(225年)秋天,諸葛亮採取攻心戰術,七擒七縱後最終收服了孟獲。在與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關係後,諸葛亮班師回朝。   但蜀國大軍行到瀘水時,突然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巨浪滔天,軍隊無法渡河。諸葛亮精通天文,對天氣變化非常熟悉,但這突然的變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請教前來相送、對這一帶地理氣候非常了解的孟獲。孟獲答道:“這裏幾年來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戰死在這裏,這些客死異鄉的冤魂經常出來作怪,凡是要在這裏渡水的,就必須向這些士兵的冤魂祭供。”   諸葛亮當然不懼鬼魂,但想到這些戰士,為了蜀國,拋屍他鄉,如今戰爭結束了,將士們得勝回朝,他們卻永遠成為異鄉孤魂,祭奠他們也是應該的。他問孟獲用什麼作祭品。孟獲說:“要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祭供才會平安無事,而且來年肯定豐收。”   諸葛亮聽完,心裏一沉: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顆人頭去祭奠,又平白無故地增加49個冤魂。這樣下去,冤魂豈不就越積越多,瀘水將永無寧日。而且,49個人頭,這代價也太大了。 諸葛亮決定不以人頭祭瀘水。他來到瀘水邊,只見陰氣四起,惡浪洶湧,士兵和戰馬也處在驚亂之中,看來不祭是不行的。當地土人這時也對諸葛亮說:“上次丞相渡瀘水之後,水邊就夜夜鬼哭神號。從黃昏至天明,從不斷絶。”諸葛亮心想,看來罪在我身上,怎麼能牽連無辜軍民呢,他決定想出一個解決辦法。   諸葛亮苦思冥想,終於想出用另一種物品替代人頭的絶妙辦法。他命令士兵殺牛宰羊,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並做成人頭模樣,入籠屜蒸熟。由於是在蜀國西南蠻荒之地,這種祭品一開始被稱作“蠻首”。   諸葛亮將這肉與麵粉做的蠻首拿到瀘水邊,親自擺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後全部丟進瀘水。受祭後的瀘水頓時雲開霧散,風平浪靜,大軍順順噹噹地渡了過去。從此以後,蜀國人們經常用蠻首作供品進行各種祭祀。這種風俗,也逐漸從蜀國傳到全中國各地。由於“首”、“頭”同義,後來就把“蠻首”稱作“蠻頭”。   “蠻頭”傳到北方後,北方人還是覺得蠻字不夠好聽。北方人發現,蠻頭蒸出來後,最外邊的一層表皮,很具光澤,光澤在古漢語中為“曼澤”,於是,北方人就將“蠻”字改為了“曼”字。於是,“蠻頭”就變成了“曼頭”。跟諸葛亮不同的是,通常老百姓(肉很貴)吃的饅頭,是沒有包餡,是單純的面蒸的曼頭。   而後來,由於中國字能夠食物的物品,通常帶一個“食”字旁,於是“曼頭”逐漸演化成了“饅頭”。從歷代文人作品中獲悉,到宋代的時候,基本上“饅頭”一詞就確認下來了。   到了近代,隨着社會生活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密切結合生活飲食上的需要,逐漸演變成由“饅頭”裏邊裝上各種餡的食物,名曰為“包子”了,因為是用面和肉餡包成的,故被人們恰到好處,給名曰為“包子”了。現在,在江南一些地區,人們不是只知“饅頭”,而不知包子呢。 所以: 饅頭原本指的是現在的包子,不過流傳到老百姓生活中後,因為肉是相當難得的食材,所以就沒有包餡,到最後沒有包餡的叫饅頭,有包餡的叫做包子。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黑色男性西裝的起源 虞和芳 29.5.18.發佈

黑色男性西裝的起源       虞和芳      29.5.18.發佈

現在世界流行黑色男性西裝,它的起源是在19世紀英國的宮廷。
那時的國王是George III。他在位有60年(25 October 1760 – 29 January 1820)。在他在位的後半期,他神經錯亂,不能處理國事,由他的長子,即後來的George IV攝政。
當時英國宮廷的貴族,都是身穿花色鮮明的時裝。
那時攝政王有一位很要好的Dandy朋友Beau Brummell,是平民,不是貴族,為他設計一件黑色西裝,有別於當時宮廷時髦花色的時裝。上行下效,英國的貴族看到攝政王穿上黑色服裝,就在短期內,都改變他們的服裝,因此宮廷上下,都盛行黑色的時裝。
它流行到世界。
凡是重要開會的場所,要顯得正式,嚴重,男士們都穿著黑色或深色的西裝。
在晚會中,男士們也都穿著黑色的西裝或燕尾服,也是由Brummell設計出來的。
不過女士們卻是要穿花色的衣服來點綴。這可從英國女王,和其幾年前過世的母親之服裝看出,都是有彩色或鮮明顏色的服裝。
男士的貴族們穿著黑色的服裝,是一種understate恭謙的表現。一方面它不顯眼,不會導致別人的妒忌,另一方面簡單樸素,跟16世紀興起的清教徒相適應。不過他們宮廷的男僕們,都是穿著有色的制服,是按照王公貴族們的勳章標記的色彩來製作的制服。
23.10.11.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摩西的十誡說明人性為最初的法律條文 虞和芳 15.4.18.

摩西的十誡說明人性為最初的法律條文                  虞和芳                15.4.18.

十誡(希伯來語:עשרת הדיברות Asereth ha-Dibrot;英語:Ten Commandments Decalogue),《聖經》記載,上帝耶和華藉由以色列的首領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頒布的律法中首要的十條規定。以十誡為代表的摩西律法是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的準則,也是最初的法律條文。
《聖經》記載,那時候,上帝在西奈山上單獨見摩西,頒布十誡和律法,親自將十誡用指頭寫在石板,摩西下山後看到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在崇拜一隻金牛犢,憤然將石板摔碎。
在《聖經》中,西奈山是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之處。
後來上帝又再一次頒布十誡,寫在石板,放在約櫃,存放在敬拜上帝的會幕至聖所所羅門耶路撒冷建成聖殿以後,就放在聖殿的內殿。後來石板失傳,可能是在公元前587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焚毀第一聖殿時被毀。
聖經舊約中所說的西乃山,在西奈半島,海拔高度為2,285公尺,僅次於海拔2,637公尺的凱薩琳山(Mount St. Catherine),後者是西奈半島和埃及的最高峰。周圍被山脈高峰環繞。那裡有一座修道院—-聖凱薩琳修道院位于山腳,海拔約為1,200公尺。

十誡內容
  • 第一誡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 第二誡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 第三誡 守瞻禮之日。
  • 第四誡 孝敬父母。
  • 第五誡 毋殺人。
  • 第六誡 毋行邪淫。
  • 第七誡 毋偷盜。
  • 第八誡 毋妄證。
  • 第九誡 毋願他人妻。
  • 第十誡 毋貪他人財物。

其中前三條是對唯一之神的天主信仰
  • 第四誡 孝敬父母。(感恩)
  • 第五誡 毋殺人。(道德規範)
  • 第六誡 毋行邪淫。(道德規範)
而從第7-10
  • 第七誡 毋偷盜。
  • 第八誡 毋妄證。
  • 第九誡 毋願他人妻。
  • 第十誡 毋貪他人財物。
都是說明人性貪和妒忌,貪、搶不屬於自己應得的財產,造成罪犯。

最重要的是對神的尊敬,信仰神,才陳設出對父母的孝敬,不知感恩父母的生育,是不孝之子。對神不敬愛,對父母不孝順,何能遵守這十誡。
要信仰神,才能遵守神的誡命,觸怒神的話,會失去神的恩寵,受到神的處罰。
神的十誡起到作用,是要約制人性的惡處,性的誘惑,對別人的妒忌。這些惡性氾濫的話,造成社會問題。
法律再多麼的複雜,都是在處罰人性的這些弱點。人性的惡根妒忌貪別人所得,才造成的犯罪行為。

所有的罪犯的行為,都離不開從第四項到第十項,它們互相相關。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知感恩。會殺人的人,多半就會說謊,偷竊,進而成為強盜,就是不肯正正當當的做事來賺錢,按照自己的收入作支出。
人要是想過有錢人的生活,不知道自己努力賺錢,而羨慕妒忌別人的財產幸福,就會犯罪。
這些人,不說是自己的妒忌之心,而以仁義道德作藉口來攻擊他人。這是孔子所說“鄉愿,德之賊也”的意思。
遠在摩西時代,就看出人性,管子、孔子也看出人性,而人性在三千年來有了宗教倫理的教化,可是都還受不住約束,頻頻的犯罪,更何況失去了這種宗教傳統。
現代的人鄉愿最多,妒忌之心不說妒忌,而是以仁愛、正義、公平來作藉口,表現處他們的不滿,來攻擊他人,就是妒忌的作祟。而其實妒忌的人,最先受到處罰的就是他們自己。因為妒忌的人,不會快樂,就先毀掉他們生活的快樂泉源。
只要看到處流行的偵探影片,凡是犯罪的行為,都離不開第五誡到第十誡。
在天主教還有七宗罪之說(梵蒂岡天主教要理問答
七罪宗
185  七罪宗是那七樣?
 就是驕傲、慳吝、色迷、忿怒、嫉妒、貪饕、懶惰。
人性是很難改變的,只有藉著修身,宗教道德法律的規範,來管束。沒有這種規範的話,任人性自由發展的話,世界會不堪設想。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