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健康, 談論,藝文欣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康, 談論,藝文欣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釋放心中的壓力 虞和芳 8.9.25.發佈

釋放心中的壓力 虞和芳 8.9.25.發佈 我們每個人每天遇到的事情都是差不多,很多不大順心的事情,幾乎人人每天都可能遇到的。 應對壓力的方式不同,就產生不同的個性和結果。 人世間的一切,包括各種現象,包羅萬象,人與人的相處,從一出生就遇到父母和家庭來起。 一對和諧共處的夫婦,對小孩的成長有助益。 可是一當小孩跟外界接觸,立即又受到外界的衝擊力和影響:同學之間的競爭,老師學校的規範等等。長大進入社會受到更多複雜的衝擊。 找到對象,跟對方的相處之道又是跟父母兄弟姐妹的不同,要擔當起自己家庭的責任。 人生處處遇到互相間大大小小的衝突,做事時,更受到上司同事的不同要求和挑戰,尤其是現代社會轉型,倫理道德文化的變化,要適應,更是另外一種五花八門的世界。 人生所面對的是,有選擇,和沒有選擇的各種情況,可以自己決定解決,身不由己的,和必須接受的條件和路途。 每個人對應這種複雜的大大小小,責任義務,道德文化的薰陶,取捨,考驗,產生不同的應對措施。 每當遇到一項決定的分岔點,是一種挑戰和W轉捩點,形成自己的個性,也造成自己的命運。 每人生來都具備有生存競爭的天性本領,有好有壞:良知良能,愛,友情,同情心,諒解心;也有負面的心理層面,憎,妒忌,惡念,恨,狠心。。。 就看自己如何的去應付。 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並非胡謅。 在適者生存的情況下,在競爭,鬥爭,權力慾,等等的慾望衝擊之下,產生虛偽,謊騙,作假,搶劫,泯滅良心等等的犯罪行為出來。 而最通常的一般反應,就是老子的以柔克剛的理論,也就是遇到壓力,不順的環境下,試著以屈求全的緩解壓力的方法。 這是人對應壓力可行的一種辦法,這是自衛的一種方式。要做到“大德不逾節,小德出入可也”,以退為進的方式。不違反良知良能,不做惡事,不傷害別人,這樣不會扭曲自己的人品人格,就跟樹遇到大風會彎曲,是一種自衛的人生哲學。 感謝Daniel寄來的一篇《適時彎曲的哲學》 其中一句話: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它是人生的一門藝術。 這是一篇很值得我們分享的文章,從網路上找到一個網址,請分享: https://ezvivi3.com/article/218879.asp 24.8.19.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铁皮霍山石斛功效 虞和芳 8.12.24.發佈

铁皮霍山石斛功效 虞和芳 8.12.24.發佈 網路上有不少的發佈文章,講述铁皮霍山石斛功效 。是的铁皮霍山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等功效。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铁皮霍山石斛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能够延缓人体衰老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调节血糖、降低血压、保护肝脏等。 铁皮霍山石斛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其中的多糖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氨基酸则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而微量元素则参與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對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感謝慶平先生寄來的一篇網路連結: 一文读懂—霍山石斛的功效和作用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7051418119412613817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虞和芳上,8.12.24.下午點半。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犯錯 藝文分享 虞和芳 10.9.24.發佈

犯錯 藝文分享 虞和芳 10.9.24. 偶爾發現以前一篇文,題目是犯錯,這是一篇很值得讚的好文欣賞           作者:尤金   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得像是樹上的一片嫩葉。   她捧上蒸魚時,盤子傾斜。腥羶的魚汁魯魯莽莽地直淋而下,潑灑在我擱於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來,陰霾的臉,變成欲雨的天。   可是,我還沒有發作,我親愛的女兒便以旋風般的速度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極為溫柔的笑臉,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不礙事,沒關係。」   女侍如受驚的小犬,手足無措地看著我的皮包,囁嚅地說:「我,我去拿布來抹……」   萬萬想不到,女兒居然說道:「沒事,回家洗洗就乾淨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沒關係的,不必放在心上。」   女兒的口氣是那麼的柔和,倒好似做錯事的人是她。   我瞪著女兒,覺得自己像一隻氣球,氣裝得過滿,要爆炸卻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兒平靜地看著我,在餐館明亮的燈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鍍著一層薄薄的淚光。   當天晚上,返回旅館之後,母女倆齊齊躺在床上,她這才亮出了葫蘆里所賣的藥:   女兒倫敦求學三年,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性,我和先生在大學的假期里不讓她回家,我們要她自行策劃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國試試兼職打工的滋味兒。   活潑外向的女兒,在家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粗工細活都輪不到她,然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國,卻選擇當女侍來體驗生活。   第一天上工,便闖禍了。   她被分配到廚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細緻的高腳玻璃杯,一隻只薄如蟬翼,只要力道稍稍重一點,便會分崩離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   女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將那一大堆好似一輩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乾淨了,正松了一口氣時,沒有想到身子一歪,一個踉蹌,撞倒了杯子,杯子應聲倒地,「哐啷、哐啷」連續不斷的一串串清脆響聲過後,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閃閃爍爍的玻璃碎片。   「媽媽,那一刻,我真有墮入地獄的感覺。」女兒的聲音還殘存著些許驚悸。   「可是,您知道領班有什麼反應嗎?她不慌不忙地走了過來,摟住了我。說:親愛的,你沒事吧?   接著,又轉過頭去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碎片打掃乾淨吧!   對我,她連一字半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有一次,女兒在倒酒時,不小心把鮮紅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顧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為她在衣裙上栽種了一季殘缺的九重葛。   原以為顧客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反而倒過來安慰女兒,說:「沒關係,酒漬嘛,不難洗。」   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女兒的肩膀,便靜悄悄地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只驚弓之鳥安撫成梁上的小燕子。   女兒的聲音,充滿了感情:「媽媽,既然別人能原諒我的過失,您就把其他犯錯的人當成是您的女兒,原諒她們吧!」   此刻,在這靜謐的夜裡,我眼眶全濕。   原諒別人便是放過自己。   這個故事,讀了一遍眼角有淚,再讀一遍,依然有淚珠滑落 ...   我想此刻,你的內心也無法平靜吧 ...   檢視一下自己平日的言行,原來還有這麼大的提升空間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傳遞 ...   親愛的朋友,既然我們有幸欣賞到這篇文章,既然我們感動著對方的感動,讓我們從當下改變自己的言行,把這份善意長長久久地傳遞下去...,如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幸福和幸運的!   生活如此美好!好好珍惜身邊出現的每一個人,他們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人。           覺得這是一篇好文,所以分亨給大家。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學會「正念」療法,提升免疫力 虞和芳 25.8.24.發佈

學會「正念」療法,提升免疫力 虞和芳 25.8.24.發佈 感謝Daniel寄來洛桑加參的正念。 他說的不錯,學會「正念」療法,提升免疫力。這在拙作 《身心靈的自然醫學》,和 《病人在說話》的書中,不時談到,妒忌別人的人,自己首先受害,這對身體健康有損。 相反的,肯協助別人的人,快樂滋生,這是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青年守則。笑一笑,十年少。 祝福大家 身心康健 虞和芳上 31.1.23. ————— 下面是Daniel寄來的全文,請分享。 學會「正念」療法,提升免疫力。 作者:洛桑加參。 我從醫的初衷源自父親,我來自雲南香格里拉藏區,是西藏人,曾在拉薩出家2年,自幼即對源於佛學的藏醫藥學特別感興趣。 13歲離開青山環抱的家鄉到外地求學,曾至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St. Philomena College)攻讀物理系,後來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前往文藝復興時期創建的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進修,也是學物理。 2000年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實現兒時的從醫夢,考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習西方醫學知識的同時,也繼續研究東方的藏醫藥學與中醫養生概念。 輾轉流連許多地方之後,希望能建立一座結合西醫、中醫、藏醫的教學醫院,這一切皆源自父親對我的影響。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中國儒家文化與印度佛學,直至今日,9成以上西藏人篤信佛教,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脫離不了佛法;而我也是出生在以和為貴的佛教家庭,父親常常提醒我:「做人不光只是自己開心就好,要讓大家都開心,對社會有貢獻。」 家裡有些親戚是藏醫,小時候看他們幫助許多愁苦的病人恢復健康、笑容,讓我心生崇拜,那時候我就很單純地想:「我也要當醫生,這樣可以讓大家都開心,父親也會因此感到高興。」 積怨,對自己二次傷害。 印象中,我從沒見過母親生氣、 不曾被父親罵過,甚至我還懷疑,他們夫妻倆根本沒吵過架。兩老整天笑咪咪,不像是有本事吵架的人。認識我的人也幾乎沒看過我發脾氣,很多人覺得很神奇,「如何能一直心平氣和?」 其實來台灣之後,我才覺得大家更「厲害」,情緒起伏大、衝動、容易生氣,難道不覺得累嗎?對我而言,生氣超累的,不但耗損精力,還會降低智商。聽著病患訴苦,我常納悶,大家到底哪來這麼多事可以煩心、煩到晚上睡不好? 看新聞,現在的小朋友被同學打一下,家長馬上氣沖沖怒告學校,嚷嚷著要討公道,要求老師道歉、對方家長認錯,在我的家鄉幾乎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西藏小孩很頑皮,平常在外面玩得一身土、一身泥,男孩子追逐打鬧稀鬆平常,甚至還拿石頭丟來丟去,我現在手上還有小時候被石頭劃到留下的疤痕呢! 由於家訓之一為「他人之惡,不上我心」,所以當時我手流血了,跑回家「哀爸叫母」,還來不及說玩伴的不是,父親便先趁機教我 「如何原諒」,沒有顧好自己是自己要負責,不能隨便怪別人;就算別人有心或無意做了不好的事情傷害到你,你也沒必要往心裡去。 積怨是對自己的二次傷害,真的沒必要跟人家生氣、賭氣,還不如包一包傷口,趕緊繼續去玩。 樂觀,提升身體免疫力。 念了醫學院、讀了許多論文後,我才知道積怨真是要不得,很多病都是積怨而來的,煩人、惱人,傷的是自己的身體。 為什麼你討厭的人沒事,自己的健康反而出問題呢? 要從免疫力說起,樂觀、懂得轉念的人,確實可以轉病為福,因為他們體內有較多的輔助T細胞( Helper T Cells),是一種在人體免疫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淋巴細胞。 樂觀的人,輔助T細胞消滅癌細胞的效能強大;悲觀厭世、長期壓力大且不懂得釋放的人,往往免疫力低下,一旦生病、開刀,不僅復原速度不如樂觀的人,疾病復發機率也較高。 大我與小我無二,因果終將回歸自身。 佛教哲學把繁雜的宇宙萬物,簡化為最基礎的5種元素,將人(小我)視為由地、水、火、風空5元素構成的小宇宙,包含萬物的大宇宙(大我),也由相同的5元素組成,大我與小我的基礎「成分」其實無二,大我有的東西,小我通通有,並且會互相影響。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一粒微塵中能看到整個世界,也能看到自己,就是這樣來的 然而,哲學的話語對一個還沒開智慧的小孩來說,實在艱深,父親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我:「如果你對每個人都很好,那每個人都會對你很好。」 自我與他人之間是雙向的動,你對人生氣、罵人、打人,這些氣、難聽的話,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就是因果;相反的,如果你放生、用仁慈的心去做一件事,自然會得到好的果。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用正確的想法去做正確的事,就不用擔心壞事厄運纏身。 利他,受益最多的是自己。我現在出書,在廣播、電視、演講場合中,經常告訴大家的「利他」觀念就是父親教我的。 研究預防醫學後,我發現只治療 某個生病的器官,是「見樹不見林」的作法,只能暫時救急、治標;若要讓人的身心靈得到完美的健康平衡,學會「利他」才是治本的關鍵。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人我關係的緊繃、疏離對養壽不利;而感覺被愛、願意付出愛,尤其是不求回報的老人家,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特別低。研究證實,付出愛心、利他、交朋友能保護大腦、避免早衰。 從前父親叫我利他,我調皮回嘴:「我什麼都沒有啊!怎麼利他?還是等我發達了,再來好好利他吧!」見我耍賴,父親依舊笑咪咪、不慍不火地回答:「不一定要給人家很多錢、很多好吃的,講一句好話就是利他,跟人家分享你會的事就是利他。」 「正念」療法做自己的良醫。 這幾年我接觸至少上千名病患,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大膽地把「健康」、「快樂」、「利他」之間畫上等號。 除了正規的醫療流程外,我還加上「正念」(Mindfulness)療法, 讓病患每天做一點小改變: 愛心多一點、 情緒少一點、 多講一句好話、 少吃一碗白飯、 多為自己做件開心的事、 少抱怨他人一句、 多睡好覺、 少煩工作、 多原諒一個人、 少罵人幾句、 多分享知識、 少說八卦……等。 讓情緒轉好、保持心情愉悅、使快樂指數升高,能大幅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用正念、正思維過生活,只要願意每天改變一點,6個月後再來看,心寬,身體自然而然放鬆因長期壓力累積出來的慢性病,皆能獲得良好控制。 利他不難,想要不生病更是一點都不難,透過身心靈全面關照的預防醫學,從學習利他做起,人人皆能成為掌握自身健康與幸福的良醫!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看不見的,並不是就不存在 虞和芳 7.8.24發佈

看不見的,並不是就不存在 虞和芳 7.8.24發佈 蔡教授: 預覽 YouTube 影片「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張凌昇 at TEDxChungChengU 2015 看了之後,心境非常的激動激昂,這正是我四十年前所遇到的一些經驗。 那時在德國,有一位自己有診所的學生,拿給我一個金字塔的形狀,要我挂在家裏的燈罩下,說它有臆想不到的效果。他說,我用不著每天用消毒儀器攝氏180度90分鐘來消毒針具,這個金字塔有意想不到的能量來消毒。 我聽了以後覺得滑稽,沒有聽從,我也不敢這樣做,要是它無效,病人感染上了肝炎,我可不能夠承擔這種責任,得要喫官司,因此我從來沒有去這樣做,也把這個金字塔收走不用。 後來德國的瑜伽中心請我去演講,跟一些Guru接觸,他們說,在美國一個城市試驗過,他們一群人,日夜接續的做和平運動,透過靜坐,唱歌,還做頂立,默默的不出戶的來做和平運動,傳達他們的正面能量,而奇怪的居然那個城市在這段期間的車禍減少,罪犯減少。 我的一些病人談到Aura,巴哈療法,生物共振療法。。。它們都跟分子的振動頻率有關,也有自然療法的醫生,用這種方式給病人治病。我雖然在演講寫書時,也提到這些,但是,并沒有往這方面去細細研究。 今天看到這部片子后,引起我的一些遐想。德國有一種Mystik, mystisch之字來形容這些現象。不過這種mystisch的現象,不時出現在我的小説中,如小説≤傷心鎮≥,≤陌生客≥,≤大紅蜘蛛≥,≤渾天爺≥,≤閉嘴的條件≥。。。 您是生物醫學專家,您的看法呢?   敬祝 安好 虞和芳上,30.6.17. 這是我兩年前給蔡元奮教授寫的信,今天讀到它,不勝唏噓。兩年內,世事變化了很多。這部影片,點擊不能夠出現。 而最可惜可悲的是,當初蔡元奮教授,跟我討論許久這個問題,還去請教他的同學,而蔡教授,去年10月離塵而逝,到了不但眼睛看不見,也很難想像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一個謎,人的生死也是一個謎。連孔子也說:未知生,焉知死。 何時能夠對生死得到一個答案?除了宗教的領域外,科學至今,還是很難有一個答案。31.5.19.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中國的《易筋经》的基本内容歌诀和方法 虞和芳 4.12.23.發佈

中國的《易筋经》的基本内容歌诀和方法 虞和芳 4.12.23.發佈 接到友朋的來信,她們不時為身體病痛受苦。是的,一些慢性病,如頭痛、偏頭痛西醫很難治癒。那些神經系統,功能上的疾病,也難治癒。有些手術,免疫力下降的病痛,更年期的荷爾蒙等的疾患,也是不易治癒。這是我在德國遇到不少病人的困難。最近接到友人們的來信,有些也是為疾病困擾。我給一位友人信件中提到中醫的《易筋经》的養生治病的方法,錄於下分享。 讀來信,知情況。妳動過 lasik procedure手術,又有Sjorgren syndrome,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對於後者,雖然西醫沒法治癒,可是自然醫學和中醫都還能找到一線曙光。錄下十二段锦,本《易筋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歌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摇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金块十二段,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 這裡的津液是中國的「活」字,是舌頭加水。赤龙搅水津,指的是舌頭攪動可生津液,鼓漱三十六,神水(津液)满口匀。 眼睛乾,口乾等的乾燥症,都跟中醫所說的五臟:腎臟、肺臟、脾臟、肝臟、心臟有關。 這個動作對治療五臟六腑的疾病,可取到功效。      祝福 安康 和芳上 27.11.23.,晚10點半

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Fwd: [Share] 快樂是一種心情! 虞和芳 4.11.23.發佈

Fwd: [Share] 快樂是一種心情! 虞和芳 4.11.23.發佈 今天接到Daniel轉寄過來的一篇文Fwd: [Share] 快樂是一種心情! 是的,人的快樂來自於自身對事情的處置處理方法,來自於自己對待周圍環境的態度,來自於自己的感情感覺,重要的是如何使自己成為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做一個有用的人,盡心盡力的度過一生,這演變成為一個人的人格和命運。沒有人能夠改變別人,只有來改變自己。 若是依靠別人,迎人的臉色,諂媚別人,又沒有方法改變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不但會痛苦失望,而且不快樂,也影響自己產生對人對事的負面情緒,負面人格,這樣更使得自己的理想難以伸展。因為快樂是一種心境,心境影響一個人的作為和人格。 在這篇短文中,重要的一項是時間,是明白真相來判斷,真相大白才能夠判斷,能夠處理的得法,否則如瞎子摸象,不能清楚的料理事物。蘇東坡是當過政治官員,處理事情不能只用感情,還要用理智來判斷。蘇東坡曾當過高官到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又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傑出的大家。他雖然被貶,也怡然自得,不改變他的樂觀進取的對人對事的態度,仍然瀟灑自如,這是他對生活的態度和心態,雖然他只活到64歲(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這是很多因素所致,但是他過了愉快幸福的生活,今日中國大餐館的「東坡肉」等名菜,也是他在經濟比較拮據中發展出的可口菜餚的方式。他的樂觀進取正向的態度,是他成就的大因素,這些很值得我們做參考榜樣效法。 感謝Daniel寄來的下面文件,快樂是一種心情!請分享。 ———— ◇宋朝元豐某年,蘇東坡被貶官,來到了黃州。這天晚上,蘇東坡坐在桌前,取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他的妻子季章把錢裝入三十只小布袋中,然後用繩子將小布袋一一掛到樑柱上。 ◇他的長子蘇邁,好奇地望著這一切,不解地問:「爹,為什麼要將錢分成三十份掛起來呢?」蘇東坡說:「這就叫過日子,每天一份一百五十錢,只准餘,不准缺。」蘇東坡接著說:「至於掛在樑上,那是杭州賈耘的辦法。布袋一天比一天少,日子一個個過去了,它能提醒你不要虛度光陰,要珍惜每一天。」 ◇父子倆正說話間,有人敲門,進來的是鄰居龐安常醫生。龐醫生和蘇東坡是好朋友,因為城裡幾個財主聯合起來修南天門,託龐醫生請蘇東坡題字,蘇東坡一口應允。兩人談得投機,一直到三更時分,龐安常才離去。 ◇龐安常走後,蘇東坡鋪開宣紙,欣然提筆揮毫。剛寫到「南天」兩字,忽然傳來蘇邁的驚叫聲:「抓賊!」蘇東坡大吃一驚,他扔下筆,大步衝出了書房,正好與那個盜賊撞個滿懷,盜賊倒在地上,嚇得渾身發抖。 ◇這時,季章掌燈,蘇邁手持棍棒,三個人將賊團團圍住。那盜賊慌忙掏出小錢袋,連連求饒:「老爺,小的叫阮小三,家住後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日子過不下去,聽說老爺剛從城裡來,錢多得沒處放,就掛在樑柱上,所以我就…」 ◇蘇東坡聽了不覺笑出聲來,他叫阮小三打開錢袋數一數,然後對他說:「這是我們全家每天的生活費,你拿一袋,我就挨一天餓。」 ◇阮小三聽了一驚:「這一百五十錢的開銷跟我們老百姓差不多,老爺,外面的人都說您有錢,您怎麼會這樣節儉?」蘇東坡微微一笑說:「口腹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 ◇阮小三聽不懂蘇東坡文謅謅的話,蘇邁解釋道:「我爹的意思是肉體上的欲望是沒有限度的,你不注意節儉才淪為盜賊。」阮小三慌忙申辯,說自己是因窮得揭不開鍋才出此下策的,而且是第一次。蘇東坡聽他這麼一說,馬上讓蘇邁去請鄰居龐安常來作證。 ◇不一會兒,龐安常來了,一見是阮小三,便跟蘇東坡說,他老母病癱在床,妻子是個啞巴,還有三個孩子,日子過得很苦。蘇東坡聽了十分同情,念他因生活所迫,又是初犯,就放了他。阮小三千恩萬謝,連連磕頭,然後轉身就要走。 ◇忽然,蘇東坡叫住他,然後自己轉身到書房,揮動大筆,在宣紙上點了一個形似錢袋的墨點,再將那宣紙捲好送給阮小三。跟他說,那架上的錢袋只有一百五十錢,拿去也派不了用場,這個紙袋有一萬錢,叫他好生保護。阮小三接過了紙,半信半疑但也不便多問,在一旁的龐醫生見了也覺奇怪,問蘇東坡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蘇東坡笑而不答,他要龐安常通知那幾個財主,明天一早來取他的題字。 ◇第二天,幾個財主來到蘇東坡家取墨寶,他們一看題字,蒼勁有力,非同一般,心中十分高興,突然發現南天門的「門」字卻少了一筆,連忙請教蘇東坡是何緣故,蘇東坡笑說:「噢,我想起來了,這一點嘛忘在後村阮小三家裡了,有勞你們過去取吧!」 ◇此時阮小三正在家裡端詳那張宣紙上的墨點,他想:這一點就值一萬錢,會不會蘇老爺在捉弄我?文人愛開玩笑,也許這一點是在駡我一點都不懂。他正想得出神,幾個財主上門來了,他們向阮小三要那個墨點。阮小三想起蘇東坡的話,開價一萬錢,少一錢也不給,財主知道蘇東坡的墨寶值錢,只好答應了。 ◇財主們走後,阮小三將一萬錢分成兩份:一千錢給自己,九千錢用布包好,給蘇東坡送去。蘇東坡不肯收,他對阮小三說:「我每天一百五十錢,足矣。」 ◇阮小三問蘇東坡:「老爺您渾身是寶,寫一點就值一萬錢,為什麼日子卻過得如此清苦?」蘇東坡說:「君子倡儉,一曰安分以奉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少費以養財,此乃三養也。」阮小三當然不懂三養的涵義,但蘇東坡那種倡儉的美德,和過日子的精神,被後人引為楷模。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Fwd: [Share] 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 虞和芳 17.2.22.發佈

Fwd: [Share] 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 虞和芳 17.2.22.發佈 感謝 Daniel轉寄 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 老了,就是老了。好好活著,不要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其中胡教授說的:在生活中,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與慢性病為敵,要與慢性病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這句話說的很對。 下面轉帖請分享: 看醫學大家是怎麼說的?: 胡大一教授和馮周琴教授 兩位醫學大家的精彩對話 胡大一: 在生活中,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與慢性病為敵,要與慢性病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馮周琴: 大一你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現在,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很難。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很容易。你身體再棒,也經不住B超、CT、磁共振、MRI、DSA…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如果按照正常標準,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如:腦內脫髓鞘啊,腦萎縮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條腦血管狹窄啊,…等。常常會放大異常,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天還沒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撐起雨傘,穿上雨鞋,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神經病」。但在治療疾病時,這樣的「神經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卻沒人感到不正常。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還有一種情況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輕就是不一樣,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 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頭髮變白了,從來不會擔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 如果,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那秦始皇到現在恐怕還活著。因此,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 胡大一: 一個人,與慢性病為敵,過度治療它,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更加傷害你的健康。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強人,沒有任何症狀,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腦血管檢查項目。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 支架術中,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昏迷,一周後就告別人世。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實際上,介入治療(支架)的適應症,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她一條都套不上,而非要裝支架,真是何必呢? 聽完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看待年齡,看待自己的身體,正確看待疾病,看待醫院和醫生!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運動步行的重要 虞和芳 18.12.2020發佈

運動步行的重要 虞和芳 18.12.2020發佈 歐洲自古就注意運動,從古希臘時代就有運動競賽,後來發展出今日全球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運動走路中外都有名句。 靜止便是死亡,只有運動才能敲開永生的大門。 ——泰戈爾 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達·芬奇 生命在于矛盾,在于運動,一旦矛盾消除,運動停止,生命也就結束了。 ——歌德 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藥物,但所有的藥物都不能替代運動。——法國醫學家蒂素 我生平喜歡步行,運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愛因斯坦 運動好比靈芝草,何苦去把仙方找。 人怕不動,腦怕不用。 一日舞幾舞,活到九十五。 運動勁出來,歇著病出來。 練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后三百步,不用進藥鋪。 老人血氣多滯,拜則肢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 人的健全,不但靠飲食,尤靠運動。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節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養生要錄》 其實身體需要運動,生命需要運動,動靜適宜。養生宜動,養心宜靜,動靜適當,形神共養,培元固本,才能使身心健康。 運動中最好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走路。人應該養成走長路的習慣。近來出現這樣一個諺語: 仙丹妙藥靈芝草,不如天天練長跑。 有關長跑,有不同的理論出現。 感謝Jenny寄來的有關走路的報導,值得參考: 一天一萬步,對身體不見得好!40 歲後這樣走更好   一天一萬步,反而對健康有害?《康健》前雜誌總編輯黃惠如,彙整歐、美、日等最新科學研究與醫學報告,給 40 歲的你建議 >> 要活就要動,除了站起來之外,許多人用手機或穿戴裝置計算「每天萬步」的目標,但現在這個健康常識也受到挑戰。 《走不得》在日本出版 3 個月就突破 7 萬本,連日本廣播協會(NHK)都曾報導。作者青柳幸利在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擔任運動科學研究室室長,書甫上市便引起日本社會熱議,因為書中的論點,衝擊一般人「一天一萬步」的健康常識。 一天一萬步,為何對身體不見得有好處 青柳室長花 15 年、追蹤調查日本群馬縣高達 5000 人的研究直指,一天走一萬步非但對身體沒有好處,甚至會縮短壽命。他在書中以旅館老闆娘得骨質疏鬆症為例,旅館老闆娘每天在旅館忙進忙出,一天很輕易就能達到一萬步,但都是不用抬起腳的小滑步,不具運動強度,加上整天在室內無法曬到太陽、紫外線不足,因此無法維持骨質密度。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提出走太多,還對健康有害。年輕人一天一萬步不難,但一過 40 歲,肌力與體力都降低,平常一天走不到 2000 步,突然要達成一萬步,隔天疲累不堪。更慘的是,因為大腿股四頭肌衰弱,膝關節先發出哀嚎,甚至因為走太多導致膝關節疼痛,還沒找回健康,先到復健科報到。 這些身體發出的警訊,就是走太多的證據。運動過度,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上身。對於已經動脈硬化的人適度運動有益健康,但過度運動則讓血管提前老化。 無獨有偶,在地球另一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哈格(Greg Hager)博士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年度大會上提出,無論是用計步 App 或其它穿戴式裝置,設定一天一萬步為健康目標,都是弊大於利。 對某些人如老年人,在生理上做不到,從而造成傷害;但對某些人一萬步運動量又太低。「一萬步為什麼重要?一萬步有多大?」他在大會上質疑。 走路步伐比平常大 10 公分,就能鍛鍊肌力 那到底該怎麼走才能維持健康又不傷身?青柳室長提出解方。他認為,運動要兼顧量與質,因此他提出走路黃金定律,也就是每天走 8000 步,加上 2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 因為過去關注在步數,那只是量,應該強化運動品質,就是運動強度,透過強化運動強度,刺激骨質與肌力。他提出的中強度運動,可採深蹲、快走、爬樓梯等,每天連續 20 分鐘,或累積加起來 20 分鐘皆可。 中強度運動之所以重要,因為減肥除了需要有氧運動,鍛鍊肌肉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就算不去健身房,日常生活也能打造健身效果。例如走大步一點、快一點,爬樓梯時爬兩階等,就能鍛鍊到大腿肌群。 他的同事、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金憲經,則將走路的黃金定律理論落地,提出只要走路步伐比平常大 10 公分,就能加快速度,增加腳跟接觸地面的壓力,就能鍛鍊肌力。 此外,前面提到那份長達 15 年的追蹤資料,還為青柳室長帶來其他的啟發,包括憂鬱症。他也發現,這份調查中,罹患憂鬱症的人幾乎都有兩個特徵,一是每天走不到 4000 步,第二幾乎完全沒做中強度運動。因此他建議,若想預防憂鬱症,每天要在陽光下走 4000 步。因為憂鬱症的人幾乎日曬不足,體內生理時鐘混亂,作息不正常;而中強度運動能讓體溫上升,能強化睡眠品質。 健康慢老就要動,但動得聰明、動得對,才是長久之道。 (本文整理、摘錄自《慢老》,天下雜誌出版)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望梅止渴 虞和芳 5.10.2020發佈

望梅止渴               虞和芳              5.10.2020發佈


今天收到慶平先生寄來的一個檔案

江浙滬必吃的100種小吃

https://mp.weixin.qq.com/s/NAtsM006ETf_Xvj9U-rTsQ


打開它來看,樣樣菜餚有它吸引人的特色,就一張張的看下去,看到第100張,裡面還有解釋描述。

每張照片拍攝的令人饞涎欲滴。

收集者,費了一番苦心。

看到這些照片,從攝影的方面來說,真是看出了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烹調藝術。中國和法國的菜餚世界聞名,世界每個大城小巷中,幾乎都能看到中國餐館的招牌。

我們趁這個疫病期間,要減肥,看到這麼誘人的照片,免不了食指大動。

可惜疫病又再起,巴黎今天命令咖啡店舖再度關門,不准營業。

馬爾他又有新的疫病死亡。Joe來工作時,說他的英國朋友,從瑞典來到馬爾他一週,現又飛到丹麥,因為英國現在入境要疫病關禁兩星期,而馬爾他沒有,真是再度蔓延的原因。

J又說,足球賽又取消,因為有些隊員染上疫病。


這樣有雙層原因,我們不能夠出外午餐。

這是我們細細觀賞這些美麗的中國江浙滬必吃的100種小吃,它至少起到一些望梅止渴的效應。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枝上柳綿吹又少 虞和芳 9.9.2020發佈

枝上柳綿吹又少             虞和芳           9.9.2020發佈


接到慶平先生寄來的退休后,会有这5苦!熬过去晚年幸福,但大多败在第4

https://mp.weixin.qq.com/s/F2NcokDXUZHT2GGrK7Q9Hg

第四苦,是身體健康。


讀了後,覺得此文很有一讀的意義。

尤其第四苦,是最可憐,這使我回憶

周圍認識的朋友中,和診所內,就不時的聽到有關退休和進入中老年人的景況話語。


第一位想到的是在大一上葉慶炳教授的中文課,他講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時,指到他的頭髮,說它跟枝上柳綿吹又少一樣,年紀長大,就越來越稀少了。雖然那時他才36歲,只是在中年的時代。


在德國跟一位曾任西班牙大使的Dr K幾次共餐時,他談到那時當大使,跟西班牙國王來往,每次去見國王,得到國王,以專用馬車來接他的榮耀,而一退休後,當時的顯赫一時全無,住在慕尼黑的三間房子的公寓中,連抽煙都不准在房間內抽,要到小陽台上抽,當時的朋友都不再在身邊,沒有社會上相處的友朋,他們跟他頭髮一樣,越來越稀少了。

而病人更是對年長,頭髮稀少特別的敏感。有病人以此來治療頭髮的脫落,年長髮少,這是腎臟精氣下降,很自然的現象。

有一些退休人員,當在職時,有下屬,有秘書在一旁為他做事,而退休後,這些都沒有了,以致患憂鬱症來治療。

有一位曾任高職的工程師,設計U Bahn捷運的運作,退休後,小孩長大離去,他們有一棟洋房,夫妻兩人住,嫌太大了,就賣掉,遷入公寓中,心境為之淒涼,所幸他各方面才華洋溢,就改為業餘設計圖案,繪畫,心情還能夠有所寄託,但是友朋的疏遠,還是使他內心對這些轉變,無法接受。


其實退休對不少人都很有吸引力,可是這是人生的一個大改變,會參雜一些別的問題。

因此,此文件的第四項是当一个人退休后,身体出现了大的疾病之后,那么,很多人会熬不过去。他们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中,会渐渐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和信心。

所以,人到中老年,我们一定要懂得好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尽量让自己的余生,活得更有质量才好。


人要達觀,才能生活的愉快,即使身體欠佳,仍然可以調養,跟活到107歲的 趙慕鶴老先生 虞和芳 27....

學習。他一生受過不少的苦,但是達觀,助人。有次在南華大學餐廳上遇到他,他說被汽車撞到了,肋骨斷裂,不過很快就復原。因為他對疾病不低頭,對撞他的人,不去追究,對困境設法改善。他每次來南華大學,都是從高雄騎車到車站,搭乘火車到大林,再轉到南華大學,路途遙遠,他不怕,他那時在南華大學修碩士。

他對待老師客氣有禮得很,雖然他自己的學生有些都當了校長。


歸根結底,退休後,是我們人生另外一步的開始。

即使慶平先生,幾年前,遇到一場車禍,他身旁坐的人,喪生,他脊骨受傷,可是痊癒。當人問他幾歲時,他很幽默的回答三歲。這是他的達觀,跟死亡擦身而過,珍惜他能夠又有了新的生命。


想起以前老年人有一句話:今日脫了鞋,不知明日穿不穿。

生命的短長不完全操在自己的手上。甚至有些人,把棺材當作床舖看待,這是不畏死的達觀情懷。


今日的上班族,退休後,不需要上班,時間都由自己來分配。現代的人,有退休金,不用愁吃穿,只要搞好了身體,就是最幸福人類的一群。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小心為妙 轉寄 爺爺是個危險的職業 虞和芳 23.2.2020發佈

小心為妙 轉寄 爺爺是個危險的職業 虞和芳 23.2.2020發佈 感謝Daniel轉寄一篇諷刺的小文 爺爺是個危險的職業,以冠心病為題。 這是一篇諷刺到家的小文,很令人回味。 不過使我想到,冠心病肺炎對人們的影響。 這使我也想起希臘一個神話:希臘神話中,一位國王,Admetos 阿德墨託斯,他的妻子Alcestis阿爾刻提斯年輕、漂亮,。Admetos 有一天得了重病在床,命運女神答應,只要他能夠找到一個自願的代他到冥府去,代死的人,他可以存活。 他的父母不願意,他有一群手下,將士,以為他們肯代他死,但是沒有一人願意帶他死,將士說,他們寧可戰死在疆場上,不願意病死在床上。 最後只有他的妻子Alcestis為了愛他,願意替死。但是捉她的死神,被Hercules戰勝,而救了她。 從Daniel寄來的這篇諷刺幽默故事,看出人性,也看出冠性病使得人們懼怕。方才義大利報導,取消威尼斯下週一,二的Carnaval狂歡節慶典,因為義大利150人染上冠性病肺炎,有三人得冠性病肺炎過世。 德國的冠性病肺炎似乎得到控制,下週一,二的Carnaval狂歡節慶典繼續,馬爾他也繼續狂歡節。 方才一則消息:奧地利取消通往義大利的列車。 德國Handelsblatt的消息:Der Corona-Schock: Wie das Virus die Weltwirtschaft infiziert冠性病震驚:病毒如何感染全球經濟 大家還是小心為妙。 下面為: 爺爺是個危險的職業 今天兒媳要去買菜,孫子怕媽媽染上病毒,哭著不讓去,說還是讓爸爸去吧。 爸爸說,我是一家的頂樑柱,靠我掙錢養活大家,如果我發生意外,你們怎麼生活?還是讓爺爺去吧,因為爺爺皮老結實病毒攻不破。 站在一旁的爺爺急忙說,這個病毒傳男不傳女,還是讓奶奶去吧。小孫子說:不行,我奶奶萬一中毒死了誰給我們做飯啊! 怎麼辦?全家思來想去決定舉手表決,結果是一致通過爺爺去買,因為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也不影響全家的生活! 爺爺心想:當爺爺容易嗎?操心辛苦一輩子,連死都要一馬當先! 爺爺無奈的穿好外套,正了正“冠”,拿出“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氣慨正準備出門,卻被兒媳緊急叫停。原因是爺爺是正廳級的離休幹部,每月工資一萬多,不抽煙、不喝酒,還不買衣服,這一萬多都是家人花的,爺爺如果“光榮”了,豈不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全家人再三權衡最後決定:菜不買了、飯不做了,從今開始叫外賣。反正花的是爺爺的錢,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白花咋不花?! 爺爺心裡五味雜陳的倚在門上歎了口氣:唉,去那裡說理去呀?爺爺真是個危險的“職業”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養生運動最忌的事 虞和芳 10.1.2020發佈

養生運動最忌的事 虞和芳 10.1.2020發佈 運動是養生不可缺少的一項。養生是維護健康、增强体质、延長生命、延缓衰老的方法。 可是切記過分,操之過急,它會造成相反的後果。中國印度發展出的柔和養生之道,瑜伽,12段錦,氣功太極拳都是要實習者量力而為,不可過份。這也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奧林比克運動中,有一項馬拉松Marathon長跑,這是為紀念Pheidippides士兵。這項運動的名稱來紀元前490年雅典與波斯之間的馬拉松戰役。相傳希臘在這場戰役中擊敗波斯軍隊,雅典士兵Pheidippides是一位英雄,由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報捷,之後過世。 因此可說馬拉松Marathon長跑起源,Pheidippides為一位勞猝死的人。Pheidippides為了傳達獲勝訊息,他是馬拉松運動的起源,他卻是一位勞猝死的人,我們應當注意它給我們的教訓 。 當我們談到這件事時,S說:希臘人那時有馬匹,為什麼不騎馬報捷。 以前歐洲的傳達信息,用馬,可是每隔一站有“加油站”,那是換另外馬匹的地方。馬跑得快,但是也得要休息。更何況人? 馬拉松在1896年的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已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之一,但長度並沒有精確固定。前幾屆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長度大約是40公里(25英里),大致是從馬拉松到雅典的距離。直到1921年,馬拉松的長度才被嚴格規定為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碼,而這個標準一直沿用至今天。 這是為運動員而設,運動員的比賽,不是我們常人的榜樣,許多運動員都有因為過於激勵的運動,身體骨骼受損,有些為了搶金牌,對身體十分不利。 我在南華大學通識課程中,教授“健康與人生”,就放映一個影片,有關只是訓練參加競賽的人,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 話說我認得的一位建築師,不到60歲,得知他得了肺癌,那是2016年的事。那時他身體還很健壯,西醫醫生先使用化療,發現他不適合做標靶藥物治療。2017年8月見到他,他說有人建議他跑馬拉松能夠強肺。他也就聽從。 他告訴我,他每次跑完馬拉松後,疲倦不堪,都要休息一段長時間,才能夠起身做事。 當時我勸他,這樣的長跑,太費精力,最好做甩手的動作。寄給他一檔如何做甩手。每天做二到三次,每次10分鐘。循序漸進,切忌每次過份。 並不知道他是否繼續跑馬拉松,也不知他是否做了甩手。 在2017年12月,接到他過世的消息。 中國的成語偃苗助長,是養生的切忌。 最近接到Daniel寄來一款,甩手過度傷肺氣 https://youtu.be/NPeclKl2nec 「練對正骨,練錯傷骨」肩肱關節周圍炎, 又稱「五十肩」,肩臂活動困難,無法高舉。百千甩手真氣漏 ,久甩氣虛形枯瘦。虛者勿甩 ,甩久傷元氣。甩手無濟於事,原因在心腎,分泌失調,氣血兩虛,所導致。 涂金盛博士說有人一甩手5000下,這是太過。而且體虛的人要特別留意。 感謝Daniel寄來這一個檔案,請在做養生甩手運動時能夠拿來做參考。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人體健康與睡眠 虞和芳 22.12.19.發佈

人體健康與睡眠 虞和芳 22.12.19.發佈 睡眠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我有一位報社主管的病人,他每晚吃安眠藥,十幾年下來,他說他到死海去游泳,皮膚都不會感覺冷。給他針灸時,一點感覺都沒有,針下毫無得氣感,可見得他身體受到失眠和吃安眠藥的影響,身體健康掃地,神經感官系統失常。 來我診所治療睡眠問題的病人比率僅次於痛症、和腸胃病。 今天連收到兩篇有關睡眠的文章,感謝Daniel和Al Paul寄來有關睡眠的主題。 兩篇有一點相通處,如 闹钟影响心脏健康。 Daniel寄來的是網路連線,是英文。 https://youtu.be/iYMzX0T9VbE Al Paul的原文附於下,請分享: 美国教授:睡觉,才是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胡大一大夫 11月26日 美国教授:睡觉,才是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最近,我被一本书完全迷住了。夜以继日,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的名字是《Why We Sleep》(我们为什么睡觉)。 看书名似乎非常无聊沉闷,但是一旦翻开,绝对放不下手。今天,我给各位介绍一下书里的精彩科学。 《Why We Sleep》的作者是一位名叫Matthew Waler的睡眠学专家,曾是哈佛医学院教授,现在是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教授。 书的一开头有这样一段: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可以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的新秘方。 它能提高你的记忆力,增加你的魅力; 让你保持苗条,降低食欲; 保护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 不让你感冒和伤风; 降低你心脏病、心梗和糖尿病的风险。 你会感觉更快乐,不抑郁,不紧张。你有兴趣吗? Walker教授说:这个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不是爱马仕,而是“睡眠”。 说起睡眠,我和我身边没有一个人不为其烦恼。 而且,当今社会,几乎百分之二百的人都是晚上睡不好,白天很疲倦(包括传说中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奥巴马总统)。 看完了这本书,才明白晚上睡不好带来的问题,绝对不仅仅是白天很疲倦,而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各种智力低下、生理疾病、心理障碍、性格缺陷,甚至有生命危险。 关键这些结论都不是凭空臆造,而是经过二十多年无数例的科学试验得出的。 以下分享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勉—— 1 睡眠里面最重要的是NREM(不眨眼的深睡,主要功能是提高体质和免疫力)和REM(快速动眼的做梦睡眠,主要功能是提高大脑功能),这两样决定了睡眠质量。也可以说,睡觉爱做梦的孩子聪明! 2 只要一个晚上睡眠低于5小时,体内专门对付癌细胞的免疫Natural Killer细胞就会减少70%! 所以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患肠癌、前列腺癌或乳癌。 也许现代人得癌症的比例增加,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活得更久了。 3 睡眠不足会加速癌细胞的增长。 同样患肿瘤的小鼠,相对睡眠足的,肿瘤增大速度快很多倍。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睡眠不足视为致癌因素。 4 睡眠比饮食和运动更重要。 如果剥夺一个人睡眠、或食物、或运动24小时,睡眠伤害最大。 5 每晚睡少于6小时的45岁以上的人,比睡7-8小时的人得心梗和脑梗的概率高200%。 6 睡眠不足会变傻(因为REM不足影响脑细胞健康),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都是号称自己每天只睡4-5小时的,都得了老年痴呆症。Walker预言:下一个痴呆症患者也许就是川普总统。 7 如果连续19小时不睡觉,人的脑力和体力状态和醉酒是一样的。 所以很多国家警察采用的无痕迹逼供的方法就是:不给犯人睡觉。 超过40小时不睡觉的犯人,基本上让签什么字就签什么字,不求自由,只求睡觉。 8 喝咖啡是相当于在服用让自己睡眠不足的药物。 如果已经上瘾,必须喝咖啡,那么只能在下午1点前喝。 9 酒精不但不帮助睡眠,而且影响睡眠。 酒精(哪怕只有一点点)会扼杀REM睡眠,让我们不会做梦。 不做梦(没有REM的睡眠)严重影响智商。 10 我们晚上睡不好一部分原因怪中央供暖和中央空调的恒温环境,违背睡眠需要的自然规律。 11 闹钟影响心脏健康,特别是那种每隔五分钟就会叫一次的Snooze功能闹钟,让心脏在短时间内受到3-4次压力,长期持续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大。 12 夏日制(时间调早一小时)是个非常愚蠢的制度。因为人们为此少睡一小时,所以夏日制开始那一天,心肌梗塞、车祸等都大幅度增加。 13 睡眠不足影响性功能。 每晚睡眠低于5小时的男人,比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人,睾丸明显小很多,血液中睾固酮浓度降到十年后水平,女性缺乏睡眠则容易不孕或流产。 14 睡眠不足容易长胖,因为睡眠不足降低跟饱腹有关的荷尔蒙Leptin,提高跟饥饿有关的荷尔蒙ghrelin。 15 如果工作日睡眠不足,即使周末再怎么多睡,也是补救不了的。 16 每一个致死的重大疾病,几乎都和缺乏睡眠有关。 而如果能让病人好好睡一觉,很多健康问题都可以改善或解决。 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重溫許地山的落花生文 虞和芳 1.12.19.發佈

重溫許地山的落花生文 虞和芳 1.12.19.發佈 感謝Daniel轉寄過來一篇《落花生的女兒 》,許地山的女兒,許燕吉女士曾發表一篇《我是落花生的女兒》。許燕吉女士經歷過一段可悲可泣的人生。 許燕吉8歲喪父,一生歷盡滄桑,令人憐惜。 我們這一代的人小時候,在教科書中都讀過許地山的落花生。這篇文章樸實,講出落花生的果實生長在地下,不炫耀,這篇文的主旨。要人做有用的人。許地山的一生,他年輕輕的就過世(1893年2月1日-1941年8月4日)許地山是中國在大學開梵文課的第一位華人,為當代華人研究印度學的先行者。 我喜歡吃花生,記得小時候,母親晚上帶我們逛街,不時會吃花生湯,尤其在冬天喝花生湯,特別的味美。 上台大後,有賣花生冰棒,夏天吃起來這種冰棒,是一種享受。 在國外幾年來,時常吃花生。買的都是罐頭貨,偶爾可以買到帶殼的花生。 在我国古代就有传说,花生具有滋补益寿、长生不老之功,人们称之为“花生果”,民间有传说,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 花生的療效:錄自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6gkoop.html 1、止血: 花生的紅色外衣,有止血的效果。 花生中還有少量的維生素K,維生素K對止血有很好的效果, 2、延緩衰老: 花生中的鋅元素含量普遍高於其他油料作物。鋅能促進兒童大腦發育,有增強大腦的記憶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腦細胞,有效地延緩人體過早衰老,具有抗老化作用。 3、預防腫瘤: 花生中含有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白藜蘆醇,它不但能夠降低血小板聚集,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也被列為最有效的抗衰老物質之一。 4、降膽固醇: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這種物質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排出體外,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減少因膽固醇在人體中超過正常值而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附上 許地山《落花生》 -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 › 資訊 請分享。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