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推薦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推薦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Thomas Friedman“中美這七年” 虞和芳 12.1.2021轉寄發佈

Thomas Friedman“中美這七年” 虞和芳 12.1.2021轉寄發佈 感謝瑞明轉寄來的一篇Thomas Friedman“中美這七年”。裡面提出幾項:“中美這七年” 的不同。分析的非常透徹,請分享。 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 寫了一篇文章,題目為“中美這七年”,刊登在《紐約時報》上,震驚了美國白宮!        他寫道:「當我坐在中國場館的座位上,欣賞上數千名中國舞蹈演員、鼓手、歌手以及踩著高蹺的雜技演員魔幻般的精彩演出時,我不由得回想起過去這七年中美兩國的不同經歷 :中國一直在忙於各種基建的工作,而我們忙著對付“基地”組織(恐怖分子); 他們一直在建設更好的體育館、地鐵、機場、道路以及公園,而我們一直在建造更好的金屬探測器、悍馬軍車和無人駕駛偵察機……        差異已經開始顯現。你可以比較一下紐約骯髒陳舊的拉瓜地亞機場和上海造型優美的國際機場。當你驅車前往曼哈頓時,你會發現一路上的基礎設施有多麼破敗不堪。再體驗一下上海時速高達220英裡的磁懸浮列車,它應用的是電磁推進技術,而不是普通的鋼輪和軌道,眨眼工夫,你已經抵達 上海市區。然後撫心自問:究竟是誰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中?               我認為:作為一個現代國家,中國接受了現代國家主權和人權的主要觀念。但中華文明的種種特質又使它與眾不同。中國發展模式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習+創新+巨大人口產生的規模效應=影響中國和世界。許多境外企業投資中國都有一個口號,要是能在中國做到第一,就能做到世界第一。  隨著中國的崛起,這個趨勢正在開始擴大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如旅游、航空、影視、體育、教育、新能源、現代化模式、高鐵等。           我們一些人比較羨慕小國寡民的生活,實際上小國有小國的困難。小國經不起風浪,而大國遇到風浪,迴旋餘地大得多。        智利是相對比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但2010年一場大地震,GDP就跌掉一大塊,整個經濟可能兩年內都喘不過氣,而中國即使遇到汶川大地震這麼大的天災,整個國家經濟紋絲不動。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產業升級往往意味著產業遷移到外國,而中國在自己內部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梯度轉移,這就延長了中國制造業的生命周期。        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中西文化衝撞,沒有使多數中國人喪失文化自信。中國人今天的孔子熱、老子熱、誦經熱、書畫熱、茶道熱、舊宅熱、文物熱、中醫熱、養生熱等,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中國人本文化衍生出來的餐飲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也是其他文化所難以比擬的。中國任何地方的街頭餐館都能做出三四十種菜,而在美國絕大多數的餐館只有漢堡包加土豆條,能有三四個菜就不錯了。歐洲餐館的菜肴要豐富一些,但也很少超過七八個品種。        我們有些人總是擔心中國人缺少宗教情懷。其實只要稍微熟悉一點世界歷史的人就知道,人類歷史上宗教衝突導致了無數的戰爭。光是基督教各個教派之間以及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就有上千年的歷史,造成了無數生命慘遭殺戮的人間悲劇。所以,我們的老百姓不一定要信教。        經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嚴格講不是“市場經濟學”,而是“人本經濟學”。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一個政府如果不能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不能處理好大災大難,就會失去民心的支持,失去“天命”,最終被人民推翻。        中國今天的政黨是歷史上統一的儒家執政集團傳統的延續,而不是代表不同利益群體進行互相競爭的西方政黨。西方不少人隻認同多黨競爭產生的政權合法性,這是十分淺薄的政治觀念。        我曾遇到美國學者質疑中國政權的合法性,我問他為什麼不首先質疑一下他自己國家的合法性:你佔了別人的土地,通過殖民、移民、滅絕印第安人,才形成了今天的美國。我請他給我解釋這樣的國家合法性和正當性在哪裡?最后他只能跟我說,這是歷史。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用中國“選賢任能”的理念來質疑西方政權合法性的來源麼?  小布殊執政八年給美國帶來了經濟衰退,給伊拉克帶來了滅頂之災,給世界帶來了金融海嘯,就是一個例子。        中國歷史合法性的最大特點就是“選賢任能的政治傳統和“民心向背”的治國。        中國政治文化中的“全國一盤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理念,其他文化無法產生。我曾和印度學者一起探討中國模式,他們說從表面看,中國是中央集權,但中國每一項改革實際上都有很強的地方特色,互相競爭又互相補充,所以中國體制要比印度的體制更有活力。        他們學習了西方,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現代政府體系,但同時又擁有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資源,兩者的結合使我們更容易克服今天困擾西方民主制度的民粹主義、短視主義、法條主義等問題。        在政治層面,西方許多人也想當然地認為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壯大,中國也會接受西方對抗性政治模式。但他們今天也發現,今天的中國中產階層似乎比其他任何階層更珍惜中國的政治穩定。他們了解西方“民主化”已經給許多國家帶來混亂動蕩,了解自己辛辛苦苦的財富積累其實得益於中國三十多年的政治穩定。        坦率地說,中國今天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絕對不是“先進”和“落后”、“民主”和“專制”、“高人權”和“低人權”這些過分簡約甚至簡陋的概念可以概括的。」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古今中外,詩畫同源 虞和芳 7.11.19.發佈

古今中外,詩畫同源 虞和芳 7.11.19.發佈 古今中外,詩畫同源 ,這是指人類的感覺,天性都是相互“心有靈犀一點通”,可以溝通理解,雖然每一個民族國家,會有它的特殊性,特異性,但是這是一種大同小異。也正因為如此,文明古今中外有一縷相連相通,這也是翻譯的可能性,也是翻譯作品的一些侷限性。相互溝通理解,對文化,對人類的智慧,對維持世界的理解,對增進人類的文明都有好處。 這是上天的運作,即創造人類的神明的先見之明,除了創造萬物,各種運作的原則外,還創造人類,雖然長相不同,膚色黑白有異,能夠互通,能夠交媾產生後代。但是同一個家族不好相交媾,產生的子女可能會有遺傳上的缺陷。這是中外有文明的國度早就認識出來,避免近親血緣結婚。在馬爾他有一種地中海的遺傳疾病,就是相近太近血緣關係的人們,一再通婚後的結果。我們認識的Francis哥哥一家,夫妻移民到加拿大,生了三個女兒,兩個女兒得了這種疾病,這是起初一切正常,到進入生育年齡後,開始這種隱藏疾病的顯像,跟MS疾病有類似的發展,可是到20歲時,全身不遂,不能夠行動,就會死亡。 醫學上認識出來這種疾病的原因,卻沒有治療之法。F給我看她們的照片,很是可愛的荳蔻年華,迷人的女孩,而發展出這樣的疾病的暴發,而死亡,真是可怕。 現在世界進入國際化,世界彼此互相合作的時代,不只是通婚,而且文明互相的交流。 感謝瑞明寄來一個很傑出的外國攝影師的照片,以中國古代詩詞歌賦的句子來搭配,真是如鬼斧神工的配合,驚佩於它們形容的恰到好處。好像這些外國攝影師,以最現代化科技拍攝下來的照片,正是中國古代詩人眼中所描寫的風景面貌,如妙如竅。 國成大師正是利用中外古今藝術創作的特別處,配合藝術家的融會貫通的心領神會的感受,創作出融為一體的藝術作品。他的理念是將中国的古點青铜器物,一些很有意思的器物,整理和再创造,他受到德國畫家Dürre鉛印技巧的影響,發展出他自己的線條繪畫的特色。他心中的理念,是出自愛中國的文化,愛中國內心和平的心聲。這是偉大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心懷。請分享瑞明寄來的Subject: 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_0uOC05vPLZskO7RRffOng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文章用字在精不在繁 虞和芳 5.11.19.發佈

文章用字在精不在繁 虞和芳 5.11.19.發佈 文章最怕潘金蓮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而另一方面“文喜看山不喜平”。畫圖也是在於畫的傳神,不在於畫的大小長短,若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反而敗筆。 感謝Daniel寄來一篇“文不在長  一字則靈” 闡明“一字則靈”的重要。將此文附上,請分享 “文不在長  一字則靈"  一字聯: 清咸豐年間,有一個才子出了個一字聯求對----- 曰:墨。 不少人以書、筆等對之,均不巧妙。 獨有一人對: 泉。 此對句十分工巧, “墨”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黑”,下半部為五行中的“土”, 而“泉”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白”,下半部為五行中的“水, “墨”“泉”二字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確實不可多得, 世人稱為妙對,千古流傳。 一字[嫁] 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後, 便特地從京城捎回一隻箱子。 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 原來箱內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著一個大字——“勤”。 小夫妻很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 一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一字判詞 清代年間,一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 於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狀紙: 荳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 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 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一字判詞:“嫁!” 一字小說: 美國某大學曾經舉辦過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結果一篇《第一封情書寄去後》的小說獲得最高獎, 該小說只有一個字:“等……” 真令人回味無窮。 一字千金: 傳說,唐代文學家王勃到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輿的宴會, 一氣呵成寫成《滕王閣序》。 最後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___自流。 王勃在最後一句空了一個字不寫,將序文呈上就上馬走了。 在座的人看到這裡,都覺得很奇怪,於是有人猜是“水”字, 有人猜是“獨”字,閻伯輿都覺得不對,派人去追回王勃, 請他補上。 派去的人趕到驛館,王勃的隨從對來人說: “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隨便寫了。” 閻伯輿知道後,說道:“人才難得。” 便包好千兩銀子,親自率領文人們到驛館來見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地問:“我不是把字都寫全了嗎?” 大家都說:“那裡'空'字呀!” 王勃說:“對呀,是'空'字,檻外長江空自流嘛!” 大家聽了都連稱:“絕妙!奇才!”

文章用字在精不在繁 虞和芳 5.11.19.發佈

文章用字在精不在繁 虞和芳 5.11.19.發佈 文章最怕潘金蓮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而另一方面“文喜看山不喜平”。畫圖也是在於畫的傳神,不在於畫的大小長短,若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反而敗筆。 感謝Daniel寄來一篇“文不在長  一字則靈” 闡明“一字則靈”的重要。將此文附上,請分享 “文不在長  一字則靈"  一字聯: 清咸豐年間,有一個才子出了個一字聯求對----- 曰:墨。 不少人以書、筆等對之,均不巧妙。 獨有一人對: 泉。 此對句十分工巧, “墨”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黑”,下半部為五行中的“土”, 而“泉”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白”,下半部為五行中的“水, “墨”“泉”二字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確實不可多得, 世人稱為妙對,千古流傳。 一字[嫁] 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後, 便特地從京城捎回一隻箱子。 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 原來箱內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著一個大字——“勤”。 小夫妻很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 一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一字判詞 清代年間,一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 於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狀紙: 荳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 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 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一字判詞:“嫁!” 一字小說: 美國某大學曾經舉辦過微型小說徵文比賽, 結果一篇《第一封情書寄去後》的小說獲得最高獎, 該小說只有一個字:“等……” 真令人回味無窮。 一字千金: 傳說,唐代文學家王勃到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輿的宴會, 一氣呵成寫成《滕王閣序》。 最後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___自流。 王勃在最後一句空了一個字不寫,將序文呈上就上馬走了。 在座的人看到這裡,都覺得很奇怪,於是有人猜是“水”字, 有人猜是“獨”字,閻伯輿都覺得不對,派人去追回王勃, 請他補上。 派去的人趕到驛館,王勃的隨從對來人說: “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隨便寫了。” 閻伯輿知道後,說道:“人才難得。” 便包好千兩銀子,親自率領文人們到驛館來見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地問:“我不是把字都寫全了嗎?” 大家都說:“那裡'空'字呀!” 王勃說:“對呀,是'空'字,檻外長江空自流嘛!” 大家聽了都連稱:“絕妙!奇才!”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