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回函,回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回函,回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海明威和失落的一代 虞和芳 27.4.25.發佈

海明威和失落的一代 虞和芳 27.4.25.發佈 Al Paul來函中有幾封談到英國文學中的Romantic時期。 那是我們台大英文系必選的課程。Paul特別欣賞這段時間,不時引用Wordsworth的句子 it was "Nature never did betray the heart that loveth her”,while to Melville after all the death it was "And the great waves of the oceans roll as they rolled 5,000 years ago". This was the ending passage of Moby Dick. Readers did feel lost ! 我們在通信中也討論到老人與海。今天Paul的來信,談到Then came the 20th-century realism based on the nature perceived as cruel to mankind, wars from greed and ambitions and human nature as essentially selfish.“,最後又回到釣魚。下面是我的回覆。 Dear Paul: 你以Romanticism and realism 來分析,你說20世紀是自私的世紀。 20世紀有兩次世界大戰。怪不得我們感覺到是失落的一代。 大一時,曾到哲學系聽王尚義演講“從海明威到失落的一代”。 王尚義說他每次走出解剖室,都要問“人的靈魂在哪裡?” 這句話很令人深省。 當時李敖也在場,那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王尚義在演講前,先在黑板上寫:遠的日子近了,近的日子遠了,生命的迴旋如一個0,夢中的人兒,你還在祈望些什麼? 王尚義用吉他彈琴,唱了一首歌,委婉動聽。這是我有生以來,所聽到最別開生面的一場演講。 可是沒有多久,王尚義在暑期受訓時,因為肝癌過世。當我暑假開學前,回到台大,在校園中,遇到一位哲學系的同學,過來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王尚義死了”。我嚇了一跳,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雖然只見過王尚義一面,聽他的演講,但是這一場的演講,使我一生難忘。 後來我跟同寢室的澄美去尋找王尚義的墳墓,沒有找到。 李敖一生比王尚義看起來似乎轟轟烈烈。但是 不久前李敖也過世。 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過眼煙雲。 正如Macbeth所說: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若是整個一生Signifying nothing,那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又回到了原始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跟蔡教授也談到王尚義,他很欣賞王尚義的”野鴿子的黃昏“,他說他的寫作也受到王尚義的影響。 雖然王尚義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7年(1936年9月25日-1963年8月26日),但是在這27年短短的生命中,他有不少的著作,影響了很多的人。 他的作品有 《狂流》 《深谷足音》 《落霞與孤鶩》 《荒野流泉》 《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野鴿子的黃昏》 《野百合花》 我只是受到他影響的一個人。 你寫“you can fish by the harbor”,在海岸邊,有不少的人在釣魚。有朋友送我魚竿釣魚,可是我就是沒有那份寧靜和耐心。 也許我應該要訓練自己去釣魚。 祝福 安好 和芳 6.1.2020. 海明威和失落的一代 虞和芳 6.1.2020發佈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給同學的一封信 虞和芳 14.2.25.發佈

給同學的一封信 虞和芳 14.2.25.發佈 讀你的來函,栩栩如生,如同我又初次在北京見到我叔叔虞昊教授帶他的唯一女兒思旦來北京飯店看我們的回憶。那時我堂妹才讀中學,他們騎自行車來。 在言談中,知道虞昊叔叔送到勞改,女兒小時候,因為母親拿毛主席的雜誌封面,包東西是侮辱毛主席,被關監牢,這位女兒還小,成了“孤兒”,幸虧在老家浙江鎮海,有一位親姑姑在照顧她,直到父親母親平反後回到家,她才到北京清華大學的校舍跟父母住在一起。 虞昊叔叔人很耿直,是什麼,就說什麼。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線,從他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他是怎麼樣的一位性格堅韌的學人。 http://www.fudanpress.com/news/showdetail.asp?bookid=1299 
 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虞昊黄延复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http://www.fudanpress.com › news ————————— 
 我跟他的聯繫那時都用通信,沒有如今的mail那麼的快。不過好的是我有他當時的筆跡。他在2018年末過世。我們2018年11月,還去清華大學他的住宅訪問過他;他曾勸我寫一本小說,以祖父到我們這代的經驗,撐托出中國一百年來的變化。 我們只在家兄過世後,出版一本 Bilder 
 一位勇者奮鬥的故事──懷念虞和元博士(人文叢書) | 盧繼媛、虞和健、虞和芳 
 你寫了一千一百多篇Watch From Ocean Tower, 1106,每篇都有你的經歷和看法,很值得以英文翻譯成中文,作為中國人學英文的進修書出版,而更可貴的是你生平的一本可貴的書籍,也寫出我們這一代人,留學國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祝福 安康 和芳上,14.2.25.上午11點20分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人生的生死太無常---回憶過去幾年來的一些相連的往事 虞和芳 8.2.25.blog

人生的生死太無常---回憶過去幾年來的一些相連的往事 虞和芳 8.2.25.blog 對於時間的流逝,我一再的觀察,期望能夠對時間的實質有所了解, 《時間的影子》一書中的文章,就是在觀察時間的飛逝,鐘錶是報時的一個代表。有關時間我寫了好多篇文和書來探討。此文是悲悼,蔡元奮教授的突然往生。 這是夢中出現寫一篇四種語言的鬧鐘的文。   這個夢,是一些不同時間內片段的經歷,聚合的一些反映,若是拿S Freud夢的解析精神層次來說,是徘徊在自我和超我之間的一個夢境。 曾在27.3.2020 ,寫給系國的信中: 從你那裡才得知顧華老師還開過古希臘文。 感謝你提及此事,希望我們在為顧華能在維基上為他寫出一段記載。 這是蔡元奮教授和我撰寫紀念顧華教授的文時,打算進一步,為顧華教授在維基上也寫一篇文。可惜這件事還未完成,蔡元奮就過世了。 蔡教授是台大醫學院畢業,年紀比我小。是一位難得的孝子。我們在2013年在北京開會時,他來聽我講“自然醫學”時,兩人認識,雖然他也是留學德國,在慕尼黑從來沒有見到過他。 我們在北京認識後,就此通信到2018年,他驟然在台灣過世,真是沒有料到。我在2017年8月在台北跟他見過面,我舅舅和在美國的妹妹先後在8月1日和2日過世。我就病倒,可見心理憂傷是多麼的影響身體。我在床上想:我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想到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為他們出版一本書,此書在台北舅舅出殯時,出版“魂夢遙”它在很短期間編輯成,當我有這個念頭時,就起身,積極的收集以前寫他們的文,和跟他們的通信。這是最快完成編輯出版的一本書,在兩個星期內完稿。我們三姊妹,都是嘉義女中和台大畢業,妹妹比我小六歲,卻早世,她好聰明伶俐可愛,只可惜。。。 我和姊姊一塊跟蔡元奮教授也會面。2018年,3月,我去台灣時,也跟他短短的見過一面。10月參加雲林科大漢學研究所的國際研討會,還以為能夠跟他會一面,不料他卻突然因為心臟病過世。我為他出版一本“種瓜得瓜”,那是我們5年來的通信。 人生真是短促。 感謝對系國的來函,這對撰寫顧華傳,又多添了新資料。容許我將你的來信發佈在我明日的blog上?這是我能夠為顧華教授做到的一點心意.28.3.2020,9.5.24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對台大外文的一些回憶 虞和芳 29.10.24.發佈

對台大外文的一些回憶 虞和芳 29.10.24.發佈 郭老師: 有您的消息真好。我們時常談起您,也非常想念您。 您們現在在台灣?我姊姊目前在四川,在她乾兒子四川家渡假,她比我大一歲,出生在四川,對四川非常有情感,就收跟她在美國Schering藥廠共事27年的一位同事Dan為乾兒子。她在美國拿到化學博士。一直在此藥廠做事,直到退休。 她今年已經到過台灣,打算聖誕節再到台灣,去看我們的二哥(他比我大六歲,同時是表哥和堂哥,因竇家的兩姐妹跟虞家兩兄弟成婚。家母就將伯父和她姊姊之子視同親身兒子,因此我們姨媽的兩個兒子我們稱呼為大哥二哥。那位有特殊靈性預感的姨媽的預感在家母上大學時兩次煤氣中毒,差點喪生,兩次都接到她的電報慰問,可惜她早逝。那還在八年抗戰時期。 是的,人生有很多的奧妙的機緣,中國的因緣際會的緣字太妙了。 謝謝寄來聶華苓教授的報導 https://youtu.be/KOgmRhaPWhA?si=xGMceBA2uyIyvwwC 和對我的鼓勵。她是我們外文系必選的課程「散文選讀」的教授,另外一位是俞大維的妹妹俞大綵,她是傅斯年校長的妻子,這兩位教授都是非常有來頭,又是很嚴厲的教授。一位學長“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名小說家於梨華(1929年12月28日—2020年4月30日)原是外文系,栽在這兩位教授的必選課程中,沒有通過,不能繼續待在外文系,只得轉入歷史系。 我當時以60分剛好及格,我們同班同學那年的班代,是位女同學,就沒有通過,那時大家都很害怕這門必選課。 敬祝 安康 虞和芳上, 29.10.24.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小時候的一些記憶 虞和芳 7.10.24.發佈

小時候的一些記憶 虞和芳 7.10.24.發佈 Dear姊姊: 感謝您的來信,從來信中,最高興的是,您心情愉快,跟乾兒丹相處的很好,他好幽默,又會修改您們的攝影,把您的皺紋給刪除,讀了後我免不了為您幽默的描寫分享喜悅,可見得,您在四川過的愉快。 這使我想到以前哥哥大學時,帶全班第一名的同學世勛來我們嘉義的家過一小段暑假,第一次是帶後來的姐夫世勛來的,他要您拿一張電影明星的照片給他,他可以畫一張像,那是樂蒂的照片,他返回學校後,就把他描繪樂蒂的照片寄來,畫的唯妙唯肖。我們的圖畫老師,您也知道,是朗老師,我就將姐夫畫的畫,當作暑假作業,交上去了,因為不少同學都拿她們哥哥的畫交上去,作為暑假課業。可是沒有想到朗老師卻挑選世勛的畫,作為全班最好的畫作,讚美我,我忙解說:「這不是我的畫,是我哥哥的一個同學送的畫」,可是朗老師,不管我的解說,硬說這是我交上去的畫,只是我平常不認真,不好好的畫。這畫是天才之作品。沒有想到,圖畫老師居然把這畫選出來,當作最佳作品貼了出去。別班的同學,見了這張畫,就讚美我,弄得我很尷尬,馬上說明,這是我哥哥同學的畫,不是我的畫。 您和姐夫在美國又相遇,您們正是「有緣千里來相聚」的一對才子佳人。 您也說「講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是缘份。來這二個月見到Dan的好朋友們都很親切,互相交流得很愉快。小時候記憶不深,很多都忘了。所剩無幾。大哥哥是我們家最年長的一位。很可惜他已有老人痴呆症,所以不少事情,他也忘了。二哥倒還記得不少,但因為我們到瀋陽後他才和我們在一起長大。至於我們小時候在四川的事,那時他在瀋陽,所以不知道。大哥是和舅舅是一起去四川的 ,那時大概他上初中 ,應該知道一些以前我們在四川童年的事。現在想起來那句"老成凋榭,問道於盲"還真是經驗之談呢。我們也不常聽媽媽講我們很小時候的事,最多還是聽婆婆提起一些而已。“ 四川我不曾去過,我是在福建出生的。 至於我提到的林德馥同學 ,您也失去聯絡。我在比利時的魯汶大學時,見到過她,她跟一位以前想當神父的中國同學結婚。在魯汶還遇到二哥的同學,劉海北,他一見到我就說,他跟二哥在東海大學是同學。他跟在魯汶大學學畫的畫家席慕容結婚,她們姐妹都是藝術家是蒙古人。他們返回台灣。 我在台灣時,還跟席慕容通過信,她告訴我,劉海北得了癌症。他妹妹是修女劉河北,有名的畫家,將新約的人物,以中畫畫出,非常的別緻。 您談到七0年代時,”那時我和王庚、林及另一位台籍同學黃英雯是拜把四君子,也曾相約每十年要聚一次,但一次也沒四人聚在一起過,只是各別相聚過。王庚的先生在2022年8月左右得腦瘤去世。現在一個人住在公寓內,但離她第二個兒子很近。她的老大安安是我第一個乾兒子,已在2008年左右去世,還不到五十歲。他也是MIT畢業的。很聰明的孩子,真太可惜了。我是在2010年夢到安安來見我,才忽然覺得很奇怪。趕快打電話給王庚,才得知他去世快二年了。很多事常是預料不到,但在夢中會出現。“ 是的,大姨媽就有這種先見之明,我在紀念哥哥書中談到此事。我相信有人有這種本領。 四川突然降溫,請多注意冷暖。一定要多加衣服。千萬不能因為時差變化,而生病了。您再過幾天可以見到妹子,希望不要下雨。祝福您們愉快平安健康。 小妹 和芳上,7.10.24.Malta,晚9點。

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人生還能有幾個四年? 虞和芳 19.8.24.發佈

人生還能有幾個四年? 虞和芳 19.8.24.發佈 你的園地,即使due to the depleted soil, the weather and age.已經還是弄得很漂亮了。 “The journey is long; life short”,只要我們以我們仍然還有的精力,“keep it up and keep going”,注意我們的健康,我們做多少算多少,相信我們仍然有一日能夠分享到耕耘後的樂趣和成果。我想不要多久,你就能夠收穫到又香又甜,又新鮮美麗的番茄。 對於我們古堡的翻修,內部翻修的許可,經過四年申請,今年才批准下來,我們不只是投入資金,還投入時間和精力,遇到不少的大大小小的阻礙,如為了將古堡的幾間房間的門,改在成為幾個連在一起的Enfilade門,就是有一位管事人員Dr H在為書掣肘,我們不服氣,一再的堅持,請教授出證明,這不是違背當時的建築形式,終於經過四年,透過Dr H的上司,州議員和鄉民的支持,就耗費四年的時間,才通過,夠磨人的了!人生還能夠有幾個四年?但是若是放棄的話,就功虧一簣。因此我們必須堅強,能夠做多少,算多少。 祝福 安康 和芳上,Malta,下午3點半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一闪一闪亮晶晶 虞和芳 18.8.24.發佈

一闪一闪亮晶晶 虞和芳 18.8.24.發佈 這是一首兒時的童謠。 收到台大1965年同學的一封信,有感而發。下面是我給他的回函: 宇平: 你和知交們,談到DaZen的事。你在今年2024年寫下112 頁有關DaZen的story,看出你對它的關切,和投下的辛勞。Ah True信中寫“It's an exhausting and trying journey for Yuping and yet he is still full of conviction and aspirations. I really admire his never say never spirit and boundless energy. Leland couldn't have found a better person to carry the torch for him.” Aileen信中談到他寫中文日記。 是的,你如日記般記載DaZen的發展經過,非常的重要。 這使我想起70年前的往事:父親好友何伯伯送我一本厚日記本。父親問:妳能夠從今天開始不中斷的每天寫日記? 我的短短一字 能, 實行到今日,受益非淺。 日記有如一顆星,照亮一生發展明 70年來如一日,一閃一閃亮晶晶,歌詞 https://youtu.be/O1Ew8wRrOI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winkle,_Twinkle,_Little_Star 轉寄給你。讓我們返老還童的一起歌唱這首英文的小兒歌。 祝福 安康 虞和芳上,18.8.24.Malta,下午四點一刻 

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大學同學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3.7.24.發佈

大學同學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3.7.24.發佈 Dear Grace: 感謝轉寄 風簷雅敍 : 郭松棻, 李渝 妳提起郭松棻和李渝,他們的情影又在腦中浮現。 李渝是我們的同班同學,她魅力迷人的樣子令人難忘。 郭松棻是比我們高年級,是外文系的助教,有時代教授來上課。他很有學問,所以迷住了李渝的放心。 後來聽說他們結婚了。 幾年前接到信息,郭松棻過世了,不久李渝自殺。我得到這消息後,很難想像,以前樂觀笑容可掬的李渝為什麼會自殺?那時管外文系圖書館的孟先生也自殺了。 他們都是很瀟灑自如的人,為什麼自殺?很是難以想像。這是我們外文系發生的一些事情。 祝福 平安康健 和芳,Bad Driburg 22.7.24.半夜12點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實習生花蓮考古 發現史前文物人獸形玉玦 虞和芳 4.2.24.發佈

實習生花蓮考古 發現史前文物人獸形玉玦 虞和芳 4.2.24.發佈 感謝慶平先生寄來 實習生花蓮考古 發現史前文物人獸形玉玦 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6874835 這真是一個大發現。 下面是給他的回信。由於這個消息,勾起了我不少的對古蹟挖掘的連帶回憶。 慶平先生: 您好。今天一大早起來,讀到您寄來’實習生花蓮考古 發現史前文物人獸形玉玦“,讀了之後,令人驚嘆,這個史前文物人獸形玉玦,這項考古發掘加以研究,一定能夠發現更多遠古時代台灣土生土長的原始居民進一步的動態。 這使我想起,在1965年,我在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在校園中遇到張樂陶教授,他是大一教我們的三民主義的教授,也是訓導主任,對我很和氣地問“妳要找事?台大現在正好在生活管理組有一個管理國外留學的位置要物色一位校友,妳願不願意在那裡工作?” 我說好呀。於是在他安排下,我就在生活管理組任職。那時管外國學生的主任是陳奇祿教授,於是我去見他。他很高興的說,那麼我半天在他辦公室工作,半天在傅鐘對面的辦公大樓的生活管理組上班。 就這樣訂下來了。 陳奇祿教授,那時任考古系系主任,他的辦公室就在考古系的博物館內,我就半天跟他共事。考古系的博物館很大,裡面陳列很多的古器皿古物,還有人體的骨骼。陳教授對待我很好,不時講他帶學生去做考古工作。在台大跟我住第一宿舍105室的室友,張澄美是同屆考古系畢業的,她是虎尾中學畢業,我們相處的非常近,她姊姊張富美是曾任僑務委員長,她是嘉義女中畢業,比我高好幾屆,我母親教過她英文。1999年我短期返台,張澄美說她姊姊剛好公事出國,她來台北住在姊姊的官邸家會我,要我也跟她一起住,我說不行,我難得回台灣一次,我住舅舅家,不過在這兩星期內,我們可以聊天午飯。那時澄美有一位台大歷史系的教授樂衡軍,她姊姊是有名的作家薇薇夫人。我們三人,度過很難的兩個星期。 現在正在寫希臘神話書,希臘神話自從Heinrich Schliemann的考古挖掘研究,使考古學嶄新呈現出來。以前人們以為荷馬史詩的Iliad和Odyssey,只是神話,但Schliemann深信不移,他父親是牧師,家中有他孩童時期的這兩本神話書,他對這兩本書著迷,但家中清寒,他立志要按照此書的描寫挖掘,於是他少年時當郵差送信,就背唸此書。他後來到俄國從商,賺了足夠的錢後,就開始挖掘工作。證實果然特洛伊的戰爭卻有其事,挖掘出來的寶藏,分散在希臘、土耳其、俄國、不同的博物館內。Heinrich Schliemann的考古挖掘研究,使他夢想成真,也使他不朽。 謝謝您寄來這個消息,喚起我不少與考古有關的回憶。 敬祝 安康 虞和芳上。4.2.24.清晨四點半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回復一位三十年前的中國朋友的信件 虞和芳 19.1.24.發佈

回復一位三十年前的中國朋友的信件 虞和芳 19.1.24.發佈 一向你就是非常的強—-君子以自強不息——齊揚,不管是漢語拼音或是意義,都是富有這層勉勵上進的內涵。 公司要繼續留住你,就說明你的能幹。 你們的計畫很好。你提到退休後,要加緊習練吳式太極拳以及游山玩水,這使我想到在慕尼黑時,來那裡表演的中國戲劇團隊,你就非常的專心跟他們來往觀摩學習吹笛簫。那時你對太極拳等中國功夫起興趣。那時有一次在表演武功跳躍牆時,有位受傷,送到醫院。當你夫人從法國來到德國慕尼黑,我們還一起參加中國領事館舉辦的活動節目。 那時你還幫忙我把一些稿件寫在電腦上,它們後來一一出版,如短篇小說「總統候選人」。回憶往事,雖然時間流逝,不過也是很美麗的一件事。 是的,我們目前還住在馬爾他,這裡的基金會,面對地中海岸,風景十分美麗,左邊是首都Valetta,對面是以前英國稱的勝利城,有一個馬爾他騎士會的所在,Angelo堡壘。我們住的Senglea城,也有馬爾他標誌的帶眼睛,順風耳的小亭和堡壘庭院。每次中國大使館文化中心主任或是來馬爾他拜訪的博物院院長,浙江來表演中國劇團的team人員都非常高興來到這裡觀看海邊的風景。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林國成大師,來馬爾他開畫展時,來我們這訪問過好多次,後來他的妻子和女兒也來過舍下。我們交流談論的愉快。他要送一張畫給星雲大師,裡面有星有雲,說這是默默中,得到星雲大師的啟示。它要我代為安排轉達,現在它掛在巴黎的星雲法師道場內展出,因為那張畫在巴黎的Gallery展出。當星雲法師過世時,他畫了一張很大的畫,星雲法師以打坐的白色出現,很是感動人。 在德國我們在2015年購買下一座16世紀的古堡,它的兩個工坊在倒塌邊緣。前古堡主人是有名的貴族,當我們去拜訪看這古堡時,鄉長請求我們購買下古堡,保存那兩個工坊。在2019年我們得到市政府的家鄉獎。現在此古堡外部已翻修完成。你可以點擊 Schloss Schweckhausen。祝福 安康 虞和芳上。19.1.24.Malta中午12點20分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回函中的一段過去經驗 虞和芳 24.8.23.發佈

回函中的一段過去經驗 虞和芳 24.8.23.發佈 楊主任: 感謝您的回函。您目前在自驾休假,中國有遼闊的草原,武俠小說中,不時提及。我小時候讀武俠小說,想做俠女。1980年初,在法國購買了一座古堡 Montlaurent,離開香檳酒的出產地Reims很近,那裡有名的大教堂是法國歷史上國王加冕之地,我們自此每年寒暑假都到那裡度假,翻修那裡的古堡,除了驅車訪問法國的古城,我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騎馬。法國秋季收割後,農田可以騎馬,我曾想當馬戲班的空中飛人,被父母止住,未果。到了法國,鄰居的母女兩匹馬放在我們古堡內,供我們使用。有一次,在法國的原野上飛奔,大有“我欲乘風歸去”的俠女之概,可是我突然從馬摔下,昏迷。外子S從後面趕來,見我躺在地上不動,以為我摔死了,我騎的馬,在一旁悠閒的“拾穗”來吃(拙作拾穗的人生| 誠品線上) 他騎馬過來,以為我摔死了。他的馬碰了碰我,我居然清醒過來,掙扎騎上我的馬,返回法國古堡。 您能這樣好悠閒的自驾休假,在中國遼闊的草原開車,別有滋味。一定能體味到大自然的原野美觀。 上封信中您提到的折子,您在过去中医在书写剂量时运用的符号得到印证。 您還提到”若有兴趣,等我休假完,我发一个中医剂量书写符号给您。“是的,我們都有興趣,麻煩您日後轉寄。目前正是有三位學生在馬爾他實習,他們一定也會高興有這方面的知識。謝謝您。 敬祝 安康 虞和芳上 24.8.23.晚 11點一刻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