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回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回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從辛神父談起 虞和芳 3.5.21.發佈

從辛神父談起 虞和芳 3.5.21.發佈 今天跟Paul來回通了幾封信。 也跟余處長談到事情曲折離奇的發生,以我本身的經歷,如一位一直要收我作為小孩的何伯伯,“那位何伯伯夫婦沒有子女,他們就要我父親把我送給他們。我父母不允許,他年年來我們家,不肯放棄此舉,一直到我進小學後,還來看我們。我小學畢業進中學時,他還來嘉義看我們,送我一本日記簿。父親就問我:妳能不能每天寫日記。我回答能。 自此以後,我到現在65年來,每天記日記,從未間斷,這是履行對父親的諾言。也是透過何伯伯送的那本厚厚實實的日記簿。 後來辛神父娶的妻子,卻是何伯伯收養的女兒。您看,事情有多麼的偶然。“ 在下午5點時,給Paul回一封 透過我們的通信,你談到Huang,我聯想到辛神父,而余處長,也剛巧認識辛神父。我就把辛神父的妻子,跟我先生起初誰都不知前因後果的連線,解釋出來事情的連連相關。 又如以前我們通信中,我提到師大附中,原來你念過師大附中,我母親在北京念書時,就畢業於師大附中。我離異的先生,也是畢業於師大附中。 Huang為了需要錢,才為Voice of America做事。每人都有他的人生的重擔,這是人性枷鎖的一環。 你說的對“As I got older, I felt that most of the truth we feel as "permanent" has been situational and we should not cast judgment even about God.” 是的,有時我們前一日認為非常嚴重的事,次日卻認為“不值一顧”。有時認為不可能的事,卻發生了。中文的“萬一”用法很妙! 今天給余虞對話的句子 世事變幻很難料 中文“緣”字很奇妙 世事時常有轉機 “萬一”兩字富奧妙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受預防針影響的Muhl女兒 虞和芳 31.10.2020

受預防針影響的Muhl女兒     虞和芳            31.10.2020發佈

根據Muhl的講述,他有一個女兒,在三歲左右,接受小兒麻痺症疫苗後,發育受損,雙腿變成殘疾。他為女兒的殘疾耗盡心思,他第一位妻子後來得到癌症過世,可能心理也是受到女兒生病的影響。

他在女兒得病後,就提出上訴。女兒在特殊收容所養大。他的上訴經過二十多年,才在1998年,得到平反,上訴得勝。但是這些年頭,使他們一家都陷入在陰暗陰影中生活。

雖然上訴得勝,可是女兒殘疾如舊,沒法復原,這是一場悲劇。

至少德國還是法治國家,經過他一再的堅持,真相大白,心靈上他得到安慰,算是聊勝於無。這是 人們求公正的心靈期望,也是公正,正義對人類心靈上的重要。 


易經的立人之道仁與義很重要。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回憶到 Lau先生的兒子 虞和芳 29.9.2020發佈

回憶到 Lau先生的兒子                        虞和芳                        29.9.2020發佈

這位小孩已經長大。他第一次來治療時,還是小學生,而一晃就已幾年過去,已經成人了。

他這次來針灸是因呼吸不暢,頸頭不對勁。來時,他有些害羞的樣子,吞吞吐吐後他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不到我要做什麼,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是我的平民服役結束。之後我該怎麼辦?我沒有一個去向。』

兩年前,在他平民服役還沒開始前,他就不知該做什麼。那時他一會在這打個工,一會又到另一處打別的工,住是住在WG,他茫然得很,不知前途如何。

那時他想去印度,到瑜伽中心避靜。我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著想,他在那,除了做瑜伽外,就好好地為他的未來思考。他想做什麼?他的興趣在那?還推薦他去Sivananda之Camp

這次他來,問他去了印度沒有?

他說沒有。

這兩年來,外表除了他留了長鬍子外,沒有什麼區別。

兩年前曾跟他說,他還年輕,但時間很容易混過去,因他又混了兩年。

每次跟他談後,他有『奮發圖強』之意,但都是一時熱血,維持不長久。

『還有我不知怎麼跟人相處之道,有些來往之人,蠻不講理。』

『你得擇友而交,那些不講理的人,敬而遠之,別跟他們來往。』

『可是有時又不能避免。』

『那麼就讓讓他們,犯不上多起衝突。跟那種人生氣,是最划不來。』我說。

『你睡眠怎麼樣?』我問。

『我常有好多的夢。』

『夢中的景致是黑白,還是彩色?』我又問

『多彩色。我每天都將夢記下來。』他說。

『這是很好的現象。夢多半是反映一個人的下意識。』

『可是誰能解說我的夢?』他看著我問。

『若你願意的話,可以把記下的夢拿給我看。』

他沒置可否。

可能他的一些夢有涉及私人的隱憂或性關係

給他針合古、太沖、內關、三里、三陰交。

他說他試著以意識來控制呼吸,反而覺得呼吸不暢。

『你順自然呼吸,不要以人為的意志去控制呼吸。』

『我感到頸椎縮在一起,很難轉動。』

我按摩他的頸部。

『我的右足感覺不在原位,連腿帶足呈彎曲形往內彎。』他說時,指給我看它內彎的程度,它是好好的,外表上看不出有什麼不對。

這是他自己的Vision,錯覺,可能是他右足有種血流不暢。

週一,他把下午四點的預約當天改到六點。

『你今天工作忙了?』我問。

『不是,我母親叫我去看心理醫生。』

大概母親認為他的無所事事是心理影響,其實這是每個人都可能犯的通病。

凡是學業念一半就輟學的人,多半不知以後該做什麼。

表面上,什麼都能做,而實地裡,什麼都不願意做。

大多數有職業的人﹐業余也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多半在電視中耗掉。年輕的人就去Disco中。有些約上朋友閑聊﹐而又與他們起衝突。

世界雖然有許多兇暴案件﹐但大體上還能走在軌道上,這已是奇跡了。

這得要歸功一些本守崗位、腳踏實地的人。

週四他又來了,我問他,有沒有夢到什麼。

『我夢到母親陪我,到你這診病。夢中你說我的情況是因為受挫所致。』

居然他還夢到我給他針灸。

『你有沒有過受挫折?』我反問。

『有一次我開車帶弟弟,在一十字路口轉彎時與另一車相撞。』

『你有沒有受傷?』

『只頸部作痛,但我受到驚嚇。還有一個挫折,是我出生時,沒有正規的生產,母親剖腹才生出我的。因而在我生命中,似乎在等待。我出生時,在等待由母親產道而出,但它沒有實現,這是我所等待而失落之原因。因而在我的生命中總是感到我缺少了什麼似的,我仍在等待著它。』

這話,我猜想是他心理醫生遊說灌注他的。

對於這種心理學家,是不大恭維。

他們的分析會使人更陷於迷惘,而沒法得到啓示去解決困難。

多少人正常的生產了出來,仍然是心理有問題,仍然在人生中,等待他們也不知所等待之事,在浪費著時間。對他們來說,似乎這種浪費無所事事,還是很有意義,因為他們在『等待』著一些『重大』的事!這是許多人沒有目標,迷失失落的現象。24/07/1999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中日戰爭的影片 虞和芳 31.8.2020發佈

中日戰爭的影片               虞和芳              31.8.2020發佈


中日戰爭,是對我們中國近代歷史影響很大的一場戰爭。

雖然在8年抗戰末期,我出生了,那時才2歲,沒有一點記憶,只聽母親講述戰爭的情況。我們老一輩的人,受到的苦難太多了。母親每當回憶戰爭的情況,都還是面有餘悸,她說聽到絲絲的聲音,是日本轟炸時,彈藥就在附近。有次她住的房子邊緣被炸,她被震盪聲從樓梯上震到跌到樓下。有次在路上時,響起警報,一位警察指示疏散躲避。等飛機轟炸後,解嚴,那位警察被炸死,大腿飛到屋簷上,好可怕。有一個大的防空洞,容納好多人,可是解嚴後,管看門的人沒有來開門,整個躲在防空洞內的人,全部悶死了。。。戰爭不知帶給多少人,妻離子散,生死別離。上海遭受到日軍的襲擊,一對英國夫婦帶小孩逃難,他們分散了,那小孩就被留在上海,父母返回英國,這是一部很感人的影片,根據J. G. Ballard的同名半自傳體小說改編的Das Reich der SonneFilm太陽帝國。此影片由Steven Spielberg1987年完成。更可以想像得到,深受其害的中國的軍民了。

今天接到李慶平先生台灣在抗日戰爭時的電影《八百壮士》(完整版,太珍贵了,https://mp.weixin.qq.com/s/61njjuGndseXcSmcglOp5A請分享。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從正雄的自由行談到回憶的一段 虞和芳 23.8.2020發佈

 從正雄的自由行談到回憶的一段              虞和芳         23.8.2020發佈


正雄:


謝謝來函,並能分享你的自由行。

人生有什麼比你目前生活更幸福的事?跟戀人旅遊,跟老友會面。

嘉義竹崎有吳鳳故居,我們當學生的時候讀到吳鳳多偉大,為什麼台灣現在抹殺這項史實,(它有縣誌可循)。山地同袍原來是住在平地的,後來被擠入到山地去居住。山地人,性格開朗,勇敢善戰,以前殺人頭拜祭,這也是一項歷史事情,沒有什麼可恥的,這正是進化的可貴。山地人當時抗日本佔據,犧牲許多人,這些都是史實。

吳鳳的勇敢犧牲,若是編造的,頂多當作傳說,也是一種精神的典範,為什麼將它抹殺掉,這種抹殺歷史是一項最壞的教育,這是我過去幾年在台灣時,所不解的事。

竹崎是我以前讀新營台糖公誠小學時,郊遊去過的地方。所以看到你去那裡旅行,備感親切。

那時我進公誠小學四年級,全班郊遊時,聽說有一位同學過世,就埋葬在竹崎。

這使我聯想到在轉學到台糖公誠小學時,有一位同班同學,劉曉光,他聰明調皮,功課全班第一,但是老師卻給我第一名,因為那時是學業和操行成績各佔一半來評名次的。

這位同學四年級暑假時,去游泳,淹死了,好可惜。他的母親是台糖在新營的南光中學數學老師,他父親是台糖工程師。我母親是英文老師,所以我們兄妹三人,才能轉到公誠小學就讀。得知劉曉光淹死的這個消息,心中好悲傷。

這位劉曉光把我們三兄妹的名字,很快的在學校編成一個民謠”-有些別班的男同學,從我身邊很快的跑過,就唱虞和元,頭圓圓,虞和健,頭尖尖,虞和芳,頭方方。

有次在四年級上美術課時,劉曉光,突然跟老師說:我們今天來素描,說時,他拿一隻鞋子到講台上。原來天熱,我就脫了鞋子,不意他發現,就把它拿到台上去。這麼一位聰明的學生,卻不幸早死,真是令人惋惜。

你寄來的幾張照片,看出你逍遙自在的情況,很是令人高興。這是你在人生中,兢兢業業的經營,有不少的朋友和建樹,才能夠享受到這份清福。   祝福

安康

虞和芳

22.8.2020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我在厨房找到了喫的 」 虞和芳 4.8.2020發佈

「我在厨房找到了喫的                        虞和芳                        4.8.2020發佈

                           

下午5點半,我把湯放在電鍋内煮,跟他說,我已經煮上了湯,他要吃別的的話,要看他想喫什麽了。

這周是他的值日,他沒有弄早午飯,是我幫忙他弄的。這是沒有什麽關係。在威禮來的那周,全是他幫忙弄早餐的,因爲他嫌我弄的不好看,擺設不夠體面。

不同的是,我贊美感謝他。而他做早飯的話,有時會對我不大和善,雖然我也在旁邊幫忙。

這天我為晚飯,煮上湯后,就在做操。

他總算自動的進了厨房找到他要喫的肉,他出了厨房后說:

我找到了喫的。

是什麽?

我不告訴你。     

他在電腦前坐下來後說:

你不能在LH工作。

我想他是指,我不善於在厨房找到吃的。

他又説:

我可以,那是大於165.

我在想,他指的是什麽?他找到吃的是什麽,那165指的是什麽?

原來他是指要在LH德國航空公司工作的話,至少要165公分高才可以。8.2.16.


呀呀吐哀音 虞和芳 4.8.2020發佈

呀呀吐哀音                 虞和芳         4.8.2020發佈 

                                                                           

我們坐在火爐旁。看著熊熊的火光,發散出光和熱,它們像變魔術似的,那麼有吸引力,引逗我們的視線和思緒。

火焰千變萬化,火舌往上抽動,火光黃中透紅。不時傾聽火焰往上被風吸動的聲響:『呼,呼呼』地。有時會『咧』地一聲『噗』地一聲爆炸聲,像小的鞭炮聲。

偶爾從火爐中傳出鳥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叫聲,我感到很奇怪,難道木頭會發出鳥聲?我百思不解。

問他有沒有聽到鳥的咕咕叫聲。

他說一定是屋外鳥在叫,怎麼會在火爐中?

我覺得似乎是在燃燒的大木中發出的聲音?它一定活的年歲相當的大,至少有五十年,它是那麼地粗壯,難道在它仍是一棵大樹時,在這五十年中,咕咕叫的鳥兒,叫聲已深入樹的中心,而在那樹木中,印下了鳥的聲音?因而當它被焚時,像錄音機一樣的播放出來?算是它的『呀呀吐哀音』?

當他靠近火爐,安排木頭的上下時,也聽到鳥叫聲。他說靠近火爐是聽到從火爐傳出來的鳥叫聲。可能是樓頂上有鳥在叫,而藉著煙囪傳入爐中。

我們坐在火爐旁,觀望燃燒的火,細聽它的聲音,鳥的鳴聲。觀看火焰火舌在飛舞。它的顏色先是黃紅,等快燒完時,常呈現藍色。

有時燒紅的木頭裂了開來,綻裂口處立即噴出藍白色的火光。火有它自己的節奏、法則。

若將雙眼閉上傾聽木裂聲,火焰聲,它像是細雨聲,給人一種悠閒的情調,加上一絲暖意。

有了爐火之溫、之暖、之千變萬化的火焰,外邊即使冷寒、落雨也絲毫不在意,反增加了一絲羅曼蒂克的情調,一絲受保護的溫溫暖意,不只在身上,也在心中。

我們在想,真該感激我們所有。不愁吃穿,有屋可以避風寒。若是我們再企求更高更豪華的生活,那是太不知足,也太不應該了。

唯一我們可以企求的是,我們該多貢獻自己的力量,多做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該多要求自己。我們有時免不了懈怠,該去除自己的缺點,設法發揮自己的力量,去貢獻回饋社會。23/02/1990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兩人在樓下客廳待了一小時的回憶 虞和芳 15.6.2020發佈

兩人在樓下客廳待了一小時的回憶               虞和芳           15.6.2020發佈

早上五點三刻起身,天已亮了,我要去把垃圾拿到外面倒掉,它不在一樓臥室外面,樓梯的燈是亮的,我走下樓,還沒有看到他,他在底樓坐在沙發上說:小心樓梯階梯那,放置了一捆水。我說:我在找廚餘的垃圾要拿出去倒,他說,他已拿出去放在外面對面的牆邊,那裡已有兩個塑膠小袋子擺在那裡。他不懂為什麼馬爾他改成這樣收垃圾,不但路上放置大大小小的袋子,難看,夏天四周散出一股臭味難聞,為什麼不能夠跟以前一樣放入大垃圾桶,他很是不解,這種的改變有什麼好處。剛下到底樓客廳時,室內還是有些暗暗的,逐漸外面白天亮光滲入到院子內,看到不時一些小鳥飛入在地上走動又飛走。院子兩旁的植物,只剩下尖長葉子的三株樹,高大的還活著。我們得要買土壤,否則鋪在內的泥土幾乎快被這些樹全部吸收掉了,它們沒有生長的泥土,會枯死。他說還要澆水才行。我們很少到樓下客廳裡待,也很少用那邊的大廚房,那裡有洗碗機,十多年沒有用它。它只是為台灣的師生們,和來訪問的親友們來時用的。其實樓下比樓上要舒服,夏天涼,冬天暖。只是沒有海景,和網路,我們除了有客人來,很少到那裡坐和吃飯。我們把這棟房子,全部改觀。以前樓下的房間,進門口處左邊是一個大廚房,右邊是書房,左邊樓梯前,是兩間房間,後院很小,被修理汽車的地方,佔去好的一個大房間,有很厚的老牆和一個大木門,它在二戰後,受到損失處,改換主人,可能闢為汽車修理廠。1998年在看過好多的房子後,我們購買下來,看出它的潛力。他精心設計後,全部改觀改樣。20018月初,我們搬到馬爾他,先租用離此不遠,海邊一個帶傢俱的公寓,把這個Two Gates Street 161號的大Dolphin房子,先作為放置搬家帶來的德國書籍,傢俱,然後開始做翻修工作。本來是打著2001年,5月就搬來,一直拖到8月,因為9月就邀請朱立德神父來馬爾他度假,那個公寓5月份就租下來了。朱神父200198日離開馬爾他後,911日紐約兩棟大樓摩天大樓被恐怖份子劫機,以兩架飛機故意撞上這大樓,它們毀於一旦,很是可怕,飛機上的乘客全部死亡,大樓內的人們,大部分死亡。頂樓上有一個大餐廳,我們還跟姐夫一塊到上面吃飯。回憶起來,不勝噓唏。
這個翻修工作,完全按照他的設計,大刀闊斧的修改,底樓去掉後面的牆,拆除車庫,改建為三個石磚砌成的拱門。樓梯旁的兩間小房間拆除,改建成的三個石磚砌成的拱門,內以木拱門,通到拆除的車庫的三個拱門,兩相呼應,成為一個院子。這個工程浩浩大大,靠主街外面不准變樣,一樓樓上屋頂拆除,它很高,有六公尺,上面加蓋一個頂樓。一樓的靠街大房子成了會議室和小客廳的書房。後面闢出一個臥室,它上面是Studio2003年,他生病,我堅持,還是按照他的設計,繼續翻修。那時每天我到TG家,請一位中國人汪永久,每天來做內部的工作,他樣樣能做,鋪地磚,連結電線,水管,粉刷墻,做臨時的門窗。這樣到2005年我們搬進來住。2006年我們到台灣8年,在這8年中,寒暑假返回馬爾他,繼續翻修。2011年,南華大學的暑期,師生11位來馬爾他Dolphin Haus內,海外遊學兩個月,這時已將這棟房,趕出來,地上舖的新磚,又拆除,改成大理石。進門左邊的廚房,搬到後面,它是一個車庫,有一個大門,改成廚房,而原來入口處的廚房改成臥房,可以供2-3人住宿。我們今天早上,兩人坐在底樓客廳,談到他的設計成了真實的一間間的美麗房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底樓三個圓門,對準後面院中的三個石磚砌成的圓形拱門,成為院子中不受陽光侵襲到,可以休息的空間。這是圓柱子砌成的老式羅馬時代建築的拱門石柱,美輪美奐,這是他的設計,我全力以赴的支持,才能夠實現。在這期間,左鄰右舍的老鄰居,全部搬家,換成新的鄰居。門牌號碼,政府改成241號。新搬來的鄰居,一個個都在逐漸的翻修,左邊房子,不只是,換了一次主人,還換了好幾次。二十年來的人事變遷也是很大。我們這樣一談,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有這段清晨的休閒聊天憶舊,很是難得。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想到周治華先生 虞和芳 15.5.2020發佈

想到周治華先生                 虞和芳             15.5.2020發佈

我在編輯醫學書時,想到周治華先生。
曾經在1978年在他美國South Orange的診所內,跟他學習合作一段時間。
他希望我在美國跟他一起經營他的診所,我也簽定了合約。可是我還是決定返回德國自己開診所。
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們相處的很和諧,除了每天在診所看病外,還去遊藝場玩。
他告訴我他的生平,父親在他還是孩童時,被誣賴殺人,只得趕快逃跑,自此之後,毫無音訊,由母親將他養大。他能文能武,從小家庭為他訂了親。對方雖然嫌他的家庭沒落,還是跟他成婚,但是妻子不喜歡他,認為嫁給他,是一種委屈。
後來他帶兩個小孩,一男一女來到台灣。小孩由他的姊姊帶養長大。
周治華能文能武,他學的是物理,當過蔣經國的秘書。他在台灣就開過畫展,蔣經國很支持他。他提到蔣夫人也會作畫,他們在這方面也有過接觸。
後來周治華研究中醫,在台灣出版一本針灸與科學,我在慕尼黑圖書館做事時,讀到這本書,覺得寫的很好,我打算在德國開業,就寫信跟他聯繫,求教於他。
他邀請我到美國加州,到他的診所幫忙,於是我赴美實習。
他談到在台灣跟一位女子同居,生一個兒子。他們分開後,沒有聯繫。
他與妻子的兩個小孩,都在美國留學後定居。他跟他們不時來往。
他很會畫圖,書楷他模擬各家不同的書楷字,學什麼,像什麼,這是他的天才。他還有自己獨創一格的書畫。
那時他在畫他的母親。他說她辛苦一輩子,從來沒有享受過,他很懷念她。
我離開美國時,他送我兩張他的畫。
我返回德國後,我們時常通信,他在信中寫了不少詩詞。
後來他還來到慕尼黑拜訪我。
我帶他到S的母親家過聖誕節。
他要我小心她,說她不會對兒子下手,可能會對我不利,因她的眼光有凶相。那天她玩那時很流行的塑膠四方形的9宮格的數字排列遊戲,她得不到要領答案,就把朋友送她的這個聖誕禮物,用力丟到地上砸壞。周治華說,要擔心S的母親,因為吃醋妒忌我,會毀滅我,要我當心她。
周治華看到S年輕英俊,我不會捨棄S,接受別人,就取消追求我的念頭。這是對的。
自此之後,我們就很少通信。
我在南華大學任教時,忽然接到他的來函,他說他跟大陸有聯繫,將他的書畫集在大陸出版。他談到股票,說他有一種方式,買股票,絕對賺錢。那時,他又不時打電話來到南華大學。
之後卻終止,渺無蹤影。
今天午後,我躺到Studio沙發上,午覺休息時,忽然想到他,我有一種不大吉祥的感覺。
網路上有好幾位同名同姓的人,
查到網路上有他2012年的youtube影片。查到有
在拍賣他的作品
Home > Auction >  上海道明2018年秋季拍卖会  >  中国书画 >  Lot.006 周治华 行书五言 楷书四言 对联 屏轴 纸本
這使我很納悶,他不會拍賣他的作品。
另外讀到一篇
我心中一驚,難道他過世了?
看照片,那不是他,讀追悼文,那是別人。
但是找不到他的消息。
他應該一百多歲了。
他的身體很壯健,會氣功,會針灸,雖然他說,他在淋浴時滑倒,跌到頭,但是很快復原了。
無論如何,查詢不到他的消息。
我想沒有他的動態,不知他的消息,只有盼望他還健在。若是這樣,遙遙的為他祝福。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阿里山的姑娘 虞和芳 29.4.2020發佈

阿里山的姑娘 虞和芳 29.4.2020發佈 在嘉義女中時,開慶祝會時,每班都有表演,在我們班上曾經演出 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青),連歌帶跳舞。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高山常青 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常圍著青山轉 這個歌詞還時常聽到。 今天接到Jenny一信,她和友人一起四人開車來回共開了約800公里, 遊覽阿里山,和台灣中南部不少特殊的景點, 完全遠離了新冠病毒的陰影, 非常放鬆和愉快. 這也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給她的回信如下。 Dear Jenny: 您跟好友去阿里山做4天的旅遊,真是很棒。 人生能夠跟好友結伴旅行,享受自然的風光,是一件可喜的事,更何況在1984年您到阿里山度蜜月,這次的旅遊,一定有不少的心得和體會。 好的地方,可以一遊再遊,就跟好書可以一讀再讀一樣。 這次這次遊客不多,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風光,更是相得益彰。遊覽人擠人的話,或是由遊覽公司舉行的遊覽,不能夠興之所致在某處多停頓,就很難盡興。這使我想起,有次我們去非洲Kenya旅行,有天跟旅行社的車子到Mombasa旅遊,在一座寺院內,我們參觀,耽擱過長。旅行社的大車子居然離開,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搭乘一段牛車,才返回到旅館。這又是一段難得的經歷。 您來南華大學時,不知有沒有去阿里山?其實那裡離開阿里山不遠。可惜在中學六年,家住嘉義時,以及南華大學期間我不曾去阿里山,不過曾經在兒子2005年來台灣時,剛好我們在台北,就跟他搭乘火車到阿里山去玩,在山上的旅館住了一夜,欣賞那邊的風光。現在此景仍在眼前。 時間可過得真快。 台灣的疫病防範很成功,但是此病毒還沒有消失,請多保重。 敬祝 安康 和芳上 29.4.2020.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德國看歌劇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5.4.2020發佈

德國看歌劇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5.4.2020發佈 感謝綸言寄來不少在美國Met opera每晚上演的歌劇,今天是:茶花女, 前幾天是: Met opera " The merry widow Met's free opera: Puccini's Tosca Met opera: Don Pasquale   met opera: Romeo & Julia 每一部都是非常有名叫座的歌劇,有這個足不出戶的機會欣賞,很是感激。這些歌劇的贊助者是Neubauer Family,為Joseph Neubauer(1941年10月19日出生於巴勒斯坦強制性)和妻子所創。Neubauer是一位美國商人,曾任Aramark Corporation首席執行長。 在加入Aramark之前,他曾在百事可樂和大通曼哈頓銀行擔任副總裁。 Neubauer在《財富》雜誌的最高薪酬首席執行官名單中排名第82位。 Neubauer帶領Aramark取得成功的2010財年,創造約126億美元的收入。2014年12月, Neubauer宣布從Aramark退休。 Neubauer和他的妻子Jeanette Lerman-Neubauer所創的慈善事業: 是芝加哥大學 Neubauer家庭文化與社會學院的創始捐助者。他們還資助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 Neubauer家庭基金會。 根據他的名字,和他基金會中的一項協助猶太人,猜測他來自德國猶太人的家庭,很可能在納粹時期離開德國。 綸言寄來的這5部歌劇都是世界有名的歌劇。 這不禁是我回憶起在德國期間跟歌劇接觸的人物。 第一次是一位Dr Schön請我們看Le Nozze di Figaro。這是莫札特有名的三個歌劇之一。 第二次是Gehards仲神父請看同一個歌劇。仲神父年輕時到中國傳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下被關監獄,後得病被遣回德國。可是他一心懷念中國,在Ratzinger當慕尼黑樞機主教(他後來當選為教宗本篤16世 )時,在仲神父建議下,在1978年得到三個給中國來德國來求學的 Ratzinger獎學金。仲神父請我幫忙,聯絡這件事,其中有一位是湯沐海學音樂的,他來慕尼黑音樂學院深造,學指揮,以第一名畢業。Gehards仲神父歡迎三位留學生來,請我們一塊去看歌劇,剛巧又是Le Nozze di Figaro。 後來我診所有一位病人,Hutmacher,對藝術和歌劇非常的熱衷,邀請我去看過好幾次歌劇。 仲神父已過世。教宗本篤16世,是第一位退休的教宗,不時在媒體還有報導。湯沐海成為名指揮家,時常來往中國歐洲之間演出。2017年任哈爾濱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江蘇大劇院首屆藝委會成員。在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他的消息。 至於那位Dr Schön和Hutmacher,自從我離開德國後,就沒有跟他們聯繫了。但是我不時想到他們。 人事變遷很大,我在blog上,和在《飛天過海》一書中,曾有記載仲神父和Ratzinger獎學金。如: 退休的德國教宗本篤十六世虞和芳16.5.18.發佈 - 分類 yuhefang.blogspot.com › 2018/05 2018年5月16日 - 他在1978年曾給中國來德國深造的學者三個獎學金,此獎學金定名為Ratzinger 獎學金,由 Pater Gehards和本人虞和芳來辦理達成這件事。 頁庫存檔 2019年4月28日 - 一些馬爾他的回顧虞和芳28.4.2019. ... 的專家們有來往,第一次是三位德國語文系的教授:透過仲神父,為安排Ratzinger總主教(後來他成為Benedikt XVI教宗)給中國的三個來求學的學生獎學金,來的學音樂的湯沐海,學醫的陳家一, ... 作者:虞和芳 ... 在他們安排下,我的第一本書《虞和芳選集》1979年元月出版。 ... 從70年代末期Ratzinger總主教給的三位中國學生來德國求學看時代迅速的轉變—他們搭乘 ... 在1966年我得到赴比利時在魯汶大學深造的獎學金。1967年就遷居德國。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採菱角    虞和芳 4.11.19發佈

採菱角    虞和芳 4.11.19發佈 這是回憶兒時的一段記載: 小學五年級,上自然課時,老師拿著一片葉子,講解著它的形狀特徵。下課前她問:「誰能設法找到新鮮的菱角和它的綠葉?下堂課,我要拿它們當標本,說明給你們聽。」 王澄舉手,說她能採取新鮮的菱角和其葉子。 下課後我們很好奇地圍著她問:「妳怎麼去取這些標本?」 她得意洋洋地說:「在離學校半公里處有個大池塘,裡邊長滿了菱角!」 「啊!它長在水中?我從來沒看過它的生長地。」我很驚訝地問。然後帶著期望的眼光問她:「能不能帶我一塊去採?」她用眼睛示意了一下,然後將眼光掃射在別的同學身上,問著他們:「誰還想去看大池塘中的菱角?」一窩蜂地,八、九個同學應和著。 於是她說,放學後帶我們去開眼界。我們巴不得快點下課,好去看看天然長的菱角。 下課放學了,我們每人背著一個大書包,尾隨著王澄後邊走。王澄個子大大地,坐在課堂後排,因為功課不大好,沒人愛理她,可是這一天,她帶領了我們班上這群蘿蔔頭,她可神氣十足。 一路上她解釋著,她每天上學時,都經過那個池塘。不知走了多久,腳的確有些累了,這時李云問:「還要走多久?」「妳走不動就一人回頭!」王澄帶著輕視的聲調跟她說。 別的同學見王澄敢嘲笑她,也趁機譏笑著她:「妳留級生年齡比我們大,還走不動,妳該拿我們做榜樣。」 這時我看到李云眼睛紅了起來,似乎要哭,不知怎的,我忽然有些心軟,見她被欺,為她難受。我即牽了她的手說: 「別理她們,一定很快就會到了,我們一起走。」 遠遠地看見在草叢中露出一片水汪汪的池子。多大?在我當時的眼中,它相當的大。 大家一窩蜂地跑到池邊。池中長滿了各種的綠的野生植物。我看到了菱角,它漂浮在水上,多吸引人!在城市長大的人們,很少看到這種自然生長在池中之水草生物。我興奮地蹲到池邊,採摘了一個菱角又採摘了幾片葉子。我嫌菱角刺人,只摘下一個放在書包裡。 第二天到學校,朝會升旗後,訓導主任叫我們全班留下。他用眼睛掃射了大家一圈,然後說:「昨天你們班上,大部分的人到野外採摘人家的菱角,你們小小的學生怎麼可以去採摘別人池塘中不屬於你們的菱角?」 他的語氣嚴而厲,他的臉色板得緊緊地,我一想不妙,不知是誰告發了,多半得要受罰。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除了王澄,誰採了菱角,自動走出隊伍。」我的心砰砰地作跳,低著頭,慢慢地走出了隊伍。 「訓導長,她只是跟著我們去,並沒採菱角。」 突然李云大聲地指著我,跟訓導長說。於是訓導長往我身上一拍,命令我:「妳可以回到隊伍裡去。」 「我?」我結結地要說:「可是我也採了一個菱角。」但是看著訓導長伸出的手,命令回隊,一時似乎也願遵命,就只朝著他命令的手勢走回。 我的腳步有些怯生生地,心中有著愧疚,我是採了一顆菱角,但是被李云一句話,訓導長一個手勢,決定了我屬於無罪的一群。我邊往隊伍那兒走時,心還是在跳著。我想,萬一別的同學喊著,他看到我採了菱角,我該怎麼辦?心跳著,腳步軟軟地,走回了隊伍。 這時訓導長宣布: 「凡是採了菱角的人,記大過一次。」 我的心裡很複雜,一方面高興沒受懲罰,另一方面又覺得,雖沒遭記過之罰,但卻有記過之罪。 為什麼李云那麼坦護我,是她沒看見我採了菱角而為我辯護?還是她因我對她一點和善而故意撒謊坦護我? 那麼我的免遭於罰,是種懦弱,不敢大膽承認我的罪行?還是一種體諒,體諒李云以及她的坦護? 然而無論如何,當時是慶幸沒有被罰,但心中蒙受著的那層污點,至今仍難釋懷。 6.11.03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小偷光顧 Giessen 在 Lahn 河旁邊的房子 虞和芳 19.10.19.發佈

小偷光顧 Giessen 在 Lahn 河旁邊的房子 虞和芳 19.10.19.發佈 我們跟Lahn河有一段緣份,所住的Giessen城,和Marburg城,都是Lahn河河流經過的地方。尤其是住在Giessen時,就在Lahn河的旁邊,從陽台上可以看到Lahn河和它的對岸,那是正頻臨在Lahn河旁邊。附近沒有住家,只有住在城中的德國人在Lahn河河邊租借或購買一小片花園的園地,週末來整理花園/菜園,休閒的地方。有些德國人搭蓋小小的木房,放置園地的用具,和簡單的桌椅,可在內棲息,週末下午在那裡喝咖啡。 然而我們租住的是一棟如別墅的搭蓋的石磚房子,正式可以居住的帶花園,院子的洋房。附近左右沒有鄰舍,沒有住家,相當的清淨。 那是第二次搬到Giessen,我已生了兩 個小孩,我們挑選一棟花園別墅的房子,它正在 Lahn 河旁邊。有一個不算小的花園,底樓屋主放置一艘船,可以拖到河邊放入 Lahn 河中。旁邊是敞開的車庫,停放一輛老式的VW汽車,這是我們在德國購買的第一輛汽車,它是二手車,不過相當好用結實 兩個小孩在花園遊玩,或是在陽台上遊玩,很自在寬敞。他們相差一歲十個月,兩個小孩會對話,聊天,又有空間遊玩。家中養了一條狼狗,叫小黑,從小就以50馬克買來,牠跟小孩子玩。這段時間,對兩個小孩來說,是在家中玩樂,沒有上幼稚園,沒有別的小孩,但是他們兩人可以遊玩,並不寂寞。我那時也整天在家,只偶爾開車去一次馬堡大學,當晚返家。 這棟洋房的第一層樓,有三間房間,上面還有一個閣樓。院子跟一般家庭來比,算是大的, 裡面有一個狗的小木房間,小黑就住在裡面。 有次我們去 Hannover 城看商展,小黑在這段時間送到狗的居留所,每天付費。 可是回到家中, 發現小偷光顧 Giessen 在 Lahn 河旁邊的房子。為了防安全,我把每間房間都上了鎖。小偷用強力打開每間房間,偷取錄音機,它不值什麼 錢,可是偷走王婆婆送我的一枚金戒子。這對我來說,是無價之寶, 因為它是用錢買不回來的紀念品。 王婆婆跟我們一塊到台灣。她是遠 方親戚,以前是在祖父家幫忙。聽說她跟一位中醫結婚,生一子。她結婚後,為丈夫連夜趕著縫製一件衣服,染上眼疾,以致一隻眼睛變 瞎,她二十出頭就守寡。她沒有名字,娘家姓王,丈夫姓方,登記的 是王方姓氏,父母稱呼她阿朗嬸。她是我父母親婚後,就到我們家來幫忙,跟我們到台灣。父母親都是忙著做事,家中大大小小家事,都由她來包辦。洗衣,清掃,買菜三餐都由她一手料理,我們小孩稱呼她為婆婆。她說一口寧波話,我們都回答國語。同學們來訪,聽不懂她的話,我就負責翻譯。但是我不會講寧波話,她不會說國語,彼此 能夠溝通。這使我才了解到,語言是活的,不說不練習說,就不會說, 只是懂得而已。婆婆是我們眼睛裡,長兩輩份的人,有中國婦女的德 行。她等於把我們帶大,當哥哥姊姊搭乘飛機赴美國時,每次她聽到飛機凌空而過,都要出來看,然後說:這些飛機把毛毛(我哥哥的小 名)和大妹帶走老遠,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回來?我出國時,她也是傷 心,非要送給我她收藏的那枚金戒子,要我好好的帶到國外。還教導我,女子的德行,若是結婚,丈夫對待我不好的話,要忍住,不可以 抱怨。這是在她那個時代,得到女人的倫理道德。而那枚唯一我有她 的一件紀念品,卻被偷走,這是我最感到傷心的事。對王婆婆,我們 都很感激和懷念她。她 90 多歲後,大陸開放可以回去,她非要回到老家家鄉,她兒子媳婦都住在那裡。母親沒法,只好送一筆錢,送她回 老家。後來母親和姊姊到寧波去看她,她已經全盲。人老了真是可憐。 在德國慕尼黑的武漢餐廳老闆,有次回大陸,問我有什麼事,交代他。 我即請他帶一筆錢給王婆婆。她後來過世了,雖然她送的戒指被偷, 但是我對她的懷念卻是被別人偷不走的。這種懷念感激之情,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這是她對我們愛顧恩澤的留香。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我們來到台灣時的回憶 虞和芳 17.10.19.發佈

我們來到台灣時的回憶 虞和芳 17.10.19.發佈 在我五歲的時候,我們來到台灣。 父母比我們小孩先來。 當我們四個兄妹,包括二哥虞和允,比我大六歲,他是姨媽和伯父的二兒子,血統跟我們四兄妹一樣,他上面有位大哥虞和先,留在大陸沒有出來。哥哥虞和元,比我大二歲,姐姐虞和健比我大一歲,比我小六歲的幺妹虞和芸,還沒有出生。 根據家譜,我們這一輩分,都是以虞和開頭,男性的名字要有一撇一捺帶勾,如先,允,元。這樣從名字來看,立即知道同輩份的兄弟姐妹的關係。 我們幾個小孩,是跟伯父伯母搭乘太平洋號輪船來到台灣。 後來聽說這條太平洋船艦,碰到魚雷而沉,那時有建艦復仇的口號。 在登船之前,記得住在一個旅館內,好像是上海的一個旅館,似乎談到舅舅的女朋友,“大洋馬”,她塊頭很大,才會有這個稱呼。舅舅是否跟我們一塊搭乘同一艘船來,就沒有印象。可惜舅舅已經過世,無從從他那裡得到音訊。 在登船之前,經過一個走道,聽到上面澎澎澎的聲音。哥哥解釋,這是下雹,告訴我,他在學校學習到下雹的成因。 我很羨慕哥哥上學,學到這些知識。 在船上,我跟哥姐們睡在不同的上下舖。記憶中,在床上,我們上下舖吊餅乾吃著玩的事。 有次在甲板上,海風很大,把姐姐的扇子吹走,姐姐追緝它,但它被吹到海裡。 有次吃魚,我們小孩子中,有一人把魚翻了一面吃,被大伯伯打了一個耳光,說,在船上不能夠翻動魚,魚翻了,代表船會翻。 我們怎麼下船,怎麼到台北,不記得了。只記得在台北住的是很大的一棟日本式的大房子,聽說後來它為台灣省主席的官邸。 哥哥姐姐們在台北進小學,學校離開家中不遠。早上8點我在家中,可以聽見小學內唱國歌和升旗的歌聲。我很羨慕哥姐們上小學,而我年齡太小,不准上學。心中很是懊惱,恨不得趕快長大,也能夠跟他們上學校。 台北的家中很大,從前面走到後面,對我來說,要走許久。家中有園地,種植熱帶樹木和小灌木。種的是什麼樹,沒有一點印象。 家中客廳內有一個裝飾,是水玻璃內有蚌殼類似的生物,有時蚌殼會張開口,有時會有很小的螃蟹類似的粉色生物,在玻璃瓶的水中趴動 記不得在那裡住多久。 這是對我來說,來到台灣的第一個印象。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洪茂雄教授的為人 虞和芳 10.9.19.發佈

洪茂雄教授的為人 虞和芳 10.9.19.發佈 茂雄是一位含蓄寡言,很有深度,有耐心,恆心,助人為樂的學者。認識他時,是在1971年,也許更早,那時我們住在Freising,還沒有搬到慕尼黑。 想他那時是旅德學生會長。 他為在德國留學的學生組織一個返鄉團,他安排一架專機,直接飛往台北。 這便利許多台灣來到德國的留學生。這座包機,價格便宜公道。 全機滿座,留學生帶小孩。一路非常的熱鬧,小孩的嬉戲聲,大人的興奮返家的互相交談聲,一路上很快就過了。 那時還沒有從德國直開台北的飛機。他能夠組織這樣的一個包機,很不簡單。 一路上共開了多少小時?中途有沒有停機?沒有去留意,記憶中,並沒有停機。 茂雄來舉辦這種歸家包機,是在德國首次,嘉惠好多的旅外遊子。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慕尼黑有這麼一位能幹的留學生,為大家辦理這樣的暑期回台灣的旅行,是一件德政。 1974年我從美國回來,在慕尼黑州立圖書館做事的時候,就更多聽到洪茂雄的名字。他家離此圖書館不遠,他不時的來到圖書館看中文報紙,每次我們都聊上一會,他談到中國人的動態和台灣世界局勢。我也認識洪夫人貴桑。她是一位護士,非常的能幹。 茂雄是天主教徒,認識辛達謨神父。 得知茂雄畢業於世新。 我有一個中學很要好的同學許玉雪,就是上世新專校。 我問茂雄,知不知道她。 他回答怎麼不知道。她可愛,又伶俐聰明,他還曾經想過要追求他。 玉雪二十多歲就因為得胃癌過世,生了兩個小孩,只有二歲和三歲,她就丟下先生和小孩而去,太可惜,太可悲了。 玉雪讀世新時,我們時常來往。台大有特殊的演講會時,我約她來聽。世新有什麼名教授到那邊講學時,她邀請我去聽講。 茂雄跟我共同認識的人,就有兩位,這使我對他比對別的在慕尼黑來往的留學生,要感到親切。更何況他對待每位留學生都是非常的照顧,有求必應,知曉慕尼黑各飯店的老闆,他的人脈很廣。那時留學慕尼黑的同學設立“西德僑報”,茂雄認識許多的飯店老闆,他們紛紛的樂捐,留學生不取任何酬報的寫文共襄盛舉,我每期都寫文。 “西德僑報”在大家努力之下,辦的有聲有色,茂雄的從中出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讀張系國 ∕ 俯首甘為孺子牛 虞和芳 7.9.19.

讀張系國 ∕ 俯首甘為孺子牛 虞和芳 7.9.19. 老早就聽說過張系國的名字,今天接到“張系國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篇小品文,感謝Daniel寄來的這一款檔案。才有機會對這位寫科幻小說的張系國又再讀到他的作品。 細細一讀,這篇文章有兩件事,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文中談到購買那座公寓特別便宜的原因,是因為仲介“他就差點沒說,這間套房裡曾經有人非自然死亡。”這句話使我想到兩件事: 以前聽說,我祖父在上海買過一棟旅館,因為發生一起兄殺弟的謀殺案件,就沒有人敢問津。看樣子中國人,對這樣的房子,還是敬而遠之,所以價格便宜。 另外是我在慕尼黑租到一間公寓,它望出去看到奧林比克公園的尖塔,不用過街,就可進入奧林比克公園。每天我都在公園內或多或少要漫步。在那裡我住了近十年,出版一本“奧林匹克春秋”,記載這段日子的所見所聞。那間公寓,後來房東說,在我們搬進去之前的房客自殺。他是愛滋病的患者,很有天才,給大公司做廣告繪畫,賺一筆錢財,但是生活奢侈,旅行搭乘一等艙,住最豪華旅館,結果入不敷出,以致到處欠債,卻賴掉,如他去換牙齒,接到很貴的牙醫帳單,他就推說,那是他的孿生兄弟去就醫,跟他無關。後來跟他住在一起的年輕人,不到20歲死亡,他們兩人也染上愛滋病,把他養的貓先殺死埋葬後自殺。我住在那棟房子內,每當風雨淒清的夜裡,還是會有些害怕,不知那人的鬼魂是否突然出現。 那位出租房的主人,是一位律師,有博士頭銜,也是同性戀,後來也得愛滋病死亡。 2. 張系國提到“旁邊就是Dunkin Donuts,我最喜歡也是糖尿病患最不該吃的甜圈圈。但是我有藥,怕什麼?”,這點我要奉勸他,不可倚仗“我有藥,怕什麼?”。以前來我診所看病的,不時有糖尿病患者,還是戒口,注意飲食要緊。此外可找尋中醫,也許可以做到不必服藥打針的疾病改善。 後來一看,原來他是我們1965年的台大畢業生。對他感到格外一層的親切。他的全文如下,請分享。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4028946?ch=udnpaper

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

在我單獨行動時,我做了什麼?           虞和芳        15.8.19發佈

在我單獨行動時,我做了什麼?           虞和芳        15.8.19發佈 這是一篇在 8.8.19-9.8.19.的記載。我沒有發佈, 因為我的左協部疼痛,我要找出它的原因,這是跟心情有關,想到8月7日使我生氣的事。雖然生氣是難免的事,可是這次主要是8月7日的事情,使我採取行動,而且做了一些事情來代償心中的不快,但是此事還是引起我身體內造成心理因素的負擔,加上之後的日子勞累,半夜兩點還沒有睡覺,又有新的事情讓我生氣,才會造成幾日來的左協部疼痛的後果。 生氣是自己的涵養不夠,不能怪別人,那麼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是要自己負責任,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既然我自己是自然醫學的醫生,它也兼心理治療,又不願意隨便吃藥,我就只有自已找尋原因,和治療的方法。 因此這種處理心緒的事,對我來說,別人幫不了忙,只有自己來處置。 因此我還是將這篇記載發佈,以便對左協胸協部疼痛的事,有一種分析的價值。 ********** 昨天我們兩人因為對修改我的長褲的事,意見不同,我要收回給那家修改褲腳女的,這樣要出高價的事,他反對。 兩人意見不同。他非常的生氣,說我為修改每條褲腳才11個歐元,而當天得到,每條褲子,要加6歐元的事,這麼的小氣斤斤計較。 我說那件上衣,我們次日要穿,不得不接受,但是三條褲子,因為不願意付額外每條褲子6歐元的價格,次日還要去取,分我們的心。我們次日週四和週五都有重要的事情交談,和跟人會談,就因為這三條要修改的褲子分心去取,沒有意義和價值。 他說事情已經定下來了,我還有意見,我把他要高興的吃一頓午飯的情趣都打消。 我說我連表示意見都不行,他處處表示意見,我都聽取,不會來怪他,罵他。這件事情,我自己來處理,他不必過問還來罵我。 他聽到這句話,就把他手中拿的另外兩條長褲的塑膠袋子往地上用力的遠遠一丟,人就走開,回旅館。 我對他這種態度很生氣。 他先前罵了我還不夠,再以這樣的態度對待我,是一種藐視,不尊重。他不能夠因為陪伴我去到那家修改的地方,我講出自己的意見,就來這樣的態度對待我。 ********** 我先震住一下。但是我還是把它撿起來。 想起以前在德國奧林匹克公園,我們冬天在公園散步,談到學英文的事,兩人一句話不合,他就把他新買的很得意的俄國帽子,帶著遮住耳朵的保暖的冬天帽子,丟到地上走開。 他以為我會揀起來,拿這個帽子追上他,要他戴上。但是我想,這是因為我每次都是讓步,他才會這樣的做。那麼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再這樣做,就被他吃住。他會一再的來這樣的態度對待我。 因此儘管這是一頂他得意的帽子,我們兩人一塊去選擇的帽子。是他這樣丟掉,我來痛心沒有用,因此我沒有撿起來,盡自返家,反正我們就住在公園旁邊,他隨時隨地也都可以返家。 可是他沒有自己揀起,此後這頂帽子從此遺失,他想再買一頂同樣的帽子,再也沒有買到。 這是在1995年代的事。也有二十多年。 而同樣他沒有道理這樣扔掉東西的事情,我該如何處理? 我當然很生氣,但是兩人一起生氣,有什麼用處? 這不是我生氣的時候,我先揀起路上他扔掉的塑膠袋。路上有行人,一定看到聽到我們兩人之間的事。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要看,我怎麼樣做,對我們有利益? 若是我跟他一起回旅館的話,是我不知自愛。受到這樣的對待,還自願接受,這是自取其咎。我不能夠就回旅館。 至少在外面待一段時間,喝一杯飲料,或是吃一頓午飯,就一個人來吃,人要自立,不必靠人。 我往火車站的方向走,在思考,到底我如何應用這段時間。 只是喝飲料,吃午飯,並不是我願意。我要做一些應該做的事,這樣不會浪費時間。 因為我們還車後,還沒有時間來看,車繳還後,是怎麼處理的。 每次我們還車,在法蘭克福飛機場,那裡有人在等待一輛輛還車人的汽車收取,就馬上檢驗,是否一切無誤,給予一張列表。在Kassel還車,馬上有人來檢驗汽車。而在Hannover的Sixt的公司在車站,還車處在另外一邊,我們開車還車很不方便,不能同時處理兩件事情,因此他留在汽車上,我進入車站內部Sixt公司,說明還車的事情。那人要我們開車到還車處,他通知對方我們進入車庫後的檢驗事宜,我說Hannover開車雖然只有一條路之差,但是對不熟悉路的人來說,非常複雜。請他看如何處置最好。 他叫Tri,跟我出來到外面,找尋S,找到了S,他要S開到旁邊付款停車的地方,我付了2歐元,准許停車二十分鐘,Tri打電話請檢驗人員來。 Sixt車站這人員Tri拿了汽車鑰匙,我們告訴兩件事情: 汽車早三天還,是否可以退回早還車的三天租車費用。他說,若是我們先付了錢,就不能夠退還,若是沒有先付,可以退還 本來租車時,是說8月10在Kassel還車,而我們又有事來到Hannover,所以請改正。我們已經還車在Hannover,不是Kassel。 Tri要我們等來人檢驗汽車,就馬上可以取到還車的條子。這還要再等十多分鐘。我們說目前我們要離開,Tri說,那麼我們有時間的話,可以來看還車檢驗結果,或是打電話來。但是電話只能夠跟租車公司本部聯繫,而不能夠打電話給他。若是我們沒有時間來看,會從本部得到消息。 經過這樣處理後,我們即離開。 ******** 因此當我一個人有時間時,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問,來人檢查還回汽車的結果。 它是: 檢驗結果,一切如常,沒有任何壞損。 兩天的租車費用可以退款。8月7日的那天,因為晚了一個半小時才歸還,不能夠退款。 這時在Sixt的Tri已經離開,那位還在工作的女的,給我一張已經還車的證明,並說,其它的事項,我們會接到Sixt總部的通知。 這件事辦好了,才三點。 我思索,怎麼辦其它的事情才好? 第二件事,到4點的時候,我可以取回改修好袖子的外套。取回它後,索取次日才能夠修改好的三條褲子的褲腳。因為次日再去取回它,多一層手續,乾脆不改它。 這時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我看到P&C在Hannover的衣服店,那裡也有大減價,我得到的那個卡片,另外還可以再打10%的折扣。 我就進入這家商店,找到三件只有半價的上衣,一條紅色的短褲。就買下來。 四點的時候,去修改衣服處,取出那件外套。 我索取另外三條還沒有修改的褲子,我說次日沒有時間來取,乾脆就拿回來,不必修改。 這時那位女的說,她找不到那三條褲子,它們沒有修改,在別的地方。 這時男老闆來了。 他問是怎麼一回事。 我說有三條褲子要改褲腿,每條11歐元,因為今天取的話,每條要加6個歐元,就只好明天來取。這位老闆說,今天取,根本不用加價,是誰說的要加價。 這時那個女的來了,他們用土耳其語兩人交談一下,男老闆要女的找出我的那三條長褲子,問我是不是那三條,我說是。它們還沒有修改。 男老闆要我等一個小時,說這三條長褲就可以改好取回,根本不需要加價。 第三件事 這樣我去Karlstadt找旅行箱,裝這些新購買的衣物。看到Adidas有減價的大袋子,正好放置那些皮箱內放不下的衣物,一個減價到19歐元。 我就買下一個,我問售貨女店員,為什麼這個大袋子那麼的重?原來它裡面全部放滿了同樣折疊起來的黑色袋子。 我買了一個袋子,把新買的上衣,兩條不用修改的長褲,那是他丟掉到地上的塑膠袋長褲,以及取出修改好的上裝外套,全部放在裡面。這時還有時間,我就去到路上的Telekom詢問,在Schweckhausen設立Internet和移動電話的價格為多少。 一位小姐找出Schweckhausen的古堡,說那裡的地址是Schloss古堡街7號,而不是Muehle街。我說改街名,上週四,Willebadessen市長,才談到此事,不可能那麼快的就改了街名。她問同事,如何給我一個Angebot。 她就給我寫下這個Angebot,前六個月,只要付特價24歐元一個月的費用,之後每個月為45歐元,網路無限的使用,打電話也無限。 這是我做的第四件事。 到5點鐘了,我去取出另外修改好的三條褲子。 在我看到那個女的故意敲竹槓時,我就起反感,這是我跟S說,我不願意讓她修改。 做完了這四件事,我才返回旅館。 櫃檯先生遞給我房間的號碼鑰匙,501號房間。 我進了房間,他沒有說話,我也沒有說話。他在書桌上工作,我拿出電腦在房間另外一邊工作。 到7點的時候,他說他一直沒有吃飯,我說我也沒吃。 他要我一塊出外晚餐。 我說還有剩下的麵包,我不要上餐館吃。 他一人出外吃飯。 我一人在旅館房間,很逍遙的吃了一點剩下的麵包,和旅館送的新鮮水果。 他晚飯後回來,帶來次日早餐的蘋果蛋糕。 他跟我道對不起,說他不應該把我的東西丟到地上,這是他失禮,要我原諒他。 既然他道歉了,就好了。 8.8.19-9.8.19.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一些騎馬的經驗 虞和芳 14.8.19.發佈

一些騎馬的經驗 虞和芳 14.8.19.發佈 跟臺大同班同學Paul,不時通信來往。 下面通信,Paul談到他釣魚的經驗,我談到騎馬的經驗。 Dear Paul: 方才讀到這篇Watch From Ocean Tower, 836 : WILL THINK OF THIS FISH FOR A LONG TIME ! 你描寫的很生動,描寫那第三條逃走的魚,第三條魚, It was like a monster in the river but I could never see its head or tail. It was "nature" wild, mysterious and untamed.。。。but never before have I been awed by some invisible and perhaps also sinister force under the dark  currents of  a roaring river !“ 大自然中有些現象令人生畏。我讀到你的描述,心中不由得也升起一種對大自然的神奇和敬畏之感。 我從來沒有真正的釣過魚,只聽我哥哥說,這需要有很大的耐性。 我看過一些釣魚的電影,釣到的大魚有時會有危險。有一部在小艇上自動拍攝的釣魚片子,大魚兇猛的魚,釣到後,闖入到遊艇的險狀,好可怕。 馬爾他的海邊經常有人坐在岸邊,等待魚上網。好多漁夫釣到魚,旁邊有貓,等待吃魚。 釣魚要有很多的耐心和技巧。 你打獵,清晨游泳釣魚,每樣都有經驗,很是難得,這些種種,我曾試過的就是在法國古堡的種植,它沒有風險危險,即使沒有收穫也無所謂。 小時候,讀武俠小說,想要當女俠,在大漠沙漠中的原野狂奔。在法國時,我曾騎馬在收割後的原野狂奔,好不威風適意,有次從馬上摔下昏迷,我先生以為我摔死了,頸部受到的傷,到現在事隔三十多年,頸部的傷痛還未復原。這是想像跟事實的區別。 祝福 平安康健 和芳 13.8.19. ********** Hefang, I like your experience in horse riding. While in the States my family visited Estes Park in Colorado and rode horses among the woods. It was truly nice. My most exciting horse-riding experience was in Taiwan. When I was a junior at Taida, leased a horse from section 3, Chung-shan North Road. I rode the horse and crossed the bridge by the park. Then I rode on some roads on the country side and arrived at Soochou University or Dung-woo, and visited a friend. Afterward, I rode up all the way to the top of Grass Mountain and came back later to Taipei. Taipei was lovely those days but all have changed ! It seems to me you also have an untamed nature in your heart ! Good for you ! ********** Dear Paul: 感謝你談及在台灣騎馬的經驗來分享。你是在臺大唸書時,一個人在馬路上從中山北路3段騎馬?我還不知道台北有馬,能夠騎馬。 我是在法國德國,南斯拉夫和英國等地騎馬。只有在法國時,是鄰居農夫寄存他的兩匹馬在我們法國Montlaurent古堡的馬房中,讓我們在法國騎。這是母親和女兒兩匹馬。母親小,由我騎,女兒是高頭大馬,由我先生騎。這段期間是騎馬最危險的時期。 有次我們騎馬緣著一條運河,我騎的馬,腳絆住,我在運河旁邊摔倒下來,她一驚,往旁邊一躲,掉入運河中。好在運河的水不深,她沒有受傷。這時看到她們母女兩頭馬,互相的嘶叫。她們意識到遇到了危險和困難。我先生牽著女兒馬,緣著運河走,她們母女互相不停的彼此看望嘶叫,到一淺灘處,母親馬一跳躍才出了運河。動物之間的母子之情,在這場合中看出,很是感人。 騎馬摔跤是常事,只是那次在法國原野狂奔時摔下來,是最危險的一次,而留下難以復原的後遺症。不過要慶幸沒有摔死和殘廢。那次體會到生死之間只是一瞬間,也體會到生命的脆弱。不過騎馬卻是很有趣的一項運動。祝福 安康 和芳 14.8.19.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史接雲教授和Aucam主持神父Saatmann 虞和芳 10.7.19發佈

史接雲教授和Aucam主持神父Saatmann 虞和芳 10.7.19發佈 Staatman神父是我在魯汶大學遇到的充滿愛心,對事分明的一位神父。 遇到的第一件事是他對我網開一面,不把我定罪,得到一筆不能夠給台大學外文系的學生獎學金。 我得到天主教的Aucam組織的一個獎學金,這是在史接雲教授安排之下得到的。 史教授訪問台灣期間,我們相遇到的場合是當時任台南副主教的賈彥文,在台北的醫院住院,接到于斌總主教的消息,要我們去拜望他。 在那裡遇到史教授。當時加利和我都在場,他知道加利是我的未婚夫,正打著留學德國。 史教授想拜訪台灣大學,我就在陳奇祿教授的辦公室地方,接待他,帶他去台大的傅鐘等地方走了一圈。 他建議我去魯汶大學深造,他說我學文,比去德國更好,他可以幫忙我弄到一個獎學金,要我把台大的四年成績單寄給他。 我並不以為意。 他返回比利時後,來信,又提同樣的事,我就把成績單寄給他。 沒有想到,他竟然幫忙我申請到了一個天主教Aucam獎學金。 這時我赴德國的簽證,受到德國在香港領事館的拒絕,因為他們得知,加利跟我訂婚,這是拒絕給我簽証的原因。德國不希望中國人,在德國留學後生根。我就選擇去比利時深造。 一切手續都辦好了,比利時的簽證很順利的拿到手,機票也買好了。忽然接到史教授一封電報,要我一時不要急著去。我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父母認為,既然加利會到比京機場去接我,我就還是應該按照行程到那。 後來才知道,是在魯汶的獎學金有了誤差。當Saatman神父問史教授,魯汶Foyer Chinois的神父知不知道他為我申請獎學金的事,他回答知道。而Saatman在我出國前,跟那位A神父通電話,才得知,史教授,並沒有照會那位神父。當Saatman神父質問史教授此事時,他著急,就來電報,要我不用急著來。 可是對於這件事,Saatman神父見到我後,說,這是他跟史教授的溝通問題,跟我無關,我不用費心。這件事沒有發生糾結。 後來我轉到德國去,Saatman神父自動的說,他把此獎學金匯寄到德國。 當時溝通談論的問題,是台大學外文的學生,不予給以獎學金,因為到魯汶大學,沒有一個系可以繼續讀,法文英文都不完全相對於外文系,要修博士的話,遙遙無期,所以不再給予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學生獎學金。 這事透過史教授的從中為我申請,Saatman神父不知道有這種情況存在,就批准給我獎學金。當他跟A神父通電話後,才知道這個問題,而史教授隱瞞沒有跟Saatman說明。 因為加利突然出現在魯汶的Foyer Chinoir,使得別人吃驚,他們知道史教授到台灣是去找妻子的,魯汶的中國人,不少知道此事,以為現在來的是史教授的準意中人,卻不意,從德國來了一位未婚夫來接這位女子,這使得史教授很為難,這是他來電報要我別急著來的原因。 這些事情,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 不過我要說明,史教授對我一直很好,從沒有跟我提過此事。我來到魯汶後,聽到原來有這麼一件複雜的事情發生,我也沒有跟史教授提到別的中國人告訴我的話。 史教授幫忙我介紹比利時的家庭,要我去那邊學法文。 我結婚時,他大方的出一筆不算小的數目的款,邀請所有魯汶大學的中國人一起聚餐慶祝我們的婚禮。 這樣有君子之風,君子肚量的人,少見。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1974-1982-年在巴伐利亞圖書館任職時期 虞和芳 9-7-19發佈

1974-1982-年在巴伐利亞圖書館任職時期 虞和芳 9-7-19發佈 從美國返回德國後,1974年我在巴伐利亞圖書館東亞部門,主要是中國部門做了7年的工作。 巴伐利亞圖書館,是德國在巴伐利亞州,最大的圖書館。那時需要一位有哲學博士學位的人來工作。 在慕尼黑進入圖書館工作,是一位從台灣來的法學博士,見我來到慕尼黑,告訴我,有這麼一個職位空缺,問我願不願意去那裡工作,我說願意。他是大學的講師,妻子是德國人,是漢學博士,他們都有自己服務的崗位。這樣他推薦我進入此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圖書館任職。。 那時沒有別的中國人,有哲學博士的頭銜,我就很順利的在巴伐利亞圖書館任職。 那個職位是屬於DFG的BAT II A的研究計畫,每三年延長一次。這個職位是相當的高,薪水跟德國講師差不多。 我在圖書館做事,接觸到的都是中文書籍,我管編寫中文書籍的目錄。 此職位,原來是一位德國漢學家的任職,她每天要編輯3本中文書的目錄。 當我進去圖書館時,小老闆Dr Dufey,他也是漢學家,就對我說,我的效率和進度要應該比前面一位德國漢學家快而且好。他要我每天做8個中文圖書目錄。按照規則,編輯目錄的原則:寫下中文的作者,書名,用中文手寫在目錄卡上,用Wade system的音譯,將書名,按照英文打字下來的外文發音的書名,打字在目錄上。加上圖書的分類編排,編輯新目錄號碼,以便讀者可以查詢,圖書的分類,年代,地點。我說我能勝任每日編輯8個書籍目錄。 那時我們東亞部門有幾位主要工作人員,一位德國管中文的Beamter,Frau Schippe,一位管日文的德國Beamter Frau von Heinz,她跟一位貴族結婚,所以名字帶一個 von。他們和Dr Dufey都是屬於國家的公務員,一位年老的Offizian,他是管把圖書從儲存室,拿來給我們,我們工作完後,他在書上貼上它的號碼,屬於哪一類型,再拿回到儲藏室,按照分類的號碼和位置放置。我們編好的目錄,要打印並影印下來,放入閱覽室的目錄盒中,以供讀者查詢,借書。 我們是在閱覽室工作,同時監管閱覽室。那裡有中文,韓文,日文報紙。閱覽室有很多工具書,供讀者查詢。 Dr Dufey很得手下的人員喜愛。他管理鬆懈,不時大家下午四點以後在圖書館內休息喝咖啡、啤酒聊天。遇到好天氣的話,我們就到英國公園散步,到裡面的中國閣樓那裡喝啤酒,吃晚飯。 巴伐利亞圖書館離英國公園很近。英國公園很大,是慕尼黑的一大景點。 在我來後,聽到他們說,以前有一位王先生曾在圖書館中文部門任職,大家稱他為王總統來諷刺他,因為他說,台灣獨立後,他會是台灣第一位總統。後來又來一位身體殘疾的德國人Paulstein。中途還曾來了並不長時間從波斯/伊朗跟國王逃到國外的一位博士。他不跟我們交談,每天西裝革履的來上班,沒有多久,就又離開。最後來了一位汪女士,中國人從漢堡轉到慕尼黑來工作。 每位工作人員上班時,在大門入口的右邊每人有一個放置屬於自己的卡片,打卡機,正在內部門房對面。每天一來就打卡。中午外出吃午飯,離開時,也打卡,回來也打卡:下午下班時,也打卡。每天要工作8個小時,中午沒有外出吃飯,要扣除半個小時午飯的時間。 每位人員每個工作天得到一張一馬克的票,可以在圖書館內喝咖啡,或是外出到內政部的餐廳午餐,不夠的話,自己補足付應有的一頓午餐的價格。 小老闆對我很好,每年為我寫一封我工作辛勤滿意的證明,圖書館找不到同樣學歷的德國人,來做此工作,這樣我每年很順利的拿到居留和工作許可的延長。 我在圖書館工作的日子非常滿意和愉快,直到發生一件令人簡直料想不到的事情。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