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談論,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談論,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世界和平只有彼此交流了解掛鉤才能達成 虞和芳 27.8.25.發佈

世界和平只有彼此交流了解掛鉤才能達成 虞和芳 27.8.25.發佈 人與人,國與國的各種爭執,多半是立場不同,文化歷史不同,利益不同。以前靠軍事武力。而進入到核子武器的時代,要維持和平,發起爭戰,很有可能導致世界滅亡。 只有大家都共同努力,國與國的共同合作分享成果,才是一條可行的大道。 美國人可能自以為是,瞧不起人,有欺侮之心,應該了解中國人的心態,不要一再的拿出道德制度的假仁義道德來批評,對事無補。 中國人自強,得到國強民富的地步,是很好的成果,要謹記驕者必敗。 易經第14大有卦後,為15謙卦。謙虛是促進和平,相互攻擊會造成摩擦,引起不必要的戰爭危機。 滿招損,謙受益,這是非常值得重視和關注。 中國要爭取21世紀為中國的世紀,可以了解。中國人受了百年的忍辱負重,終於出頭,要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這是中國人的立場。 二十世紀的兩次大戰,日本在東方崛起,報復美國當初的攻擊日本,強制門戶開放。日本明治維新,要顯揚強壯,報復,對中國,是遏制其維新,馬關條約苛刻的對待中國。二戰日軍引起盧溝橋事變,中日宣戰。8年抗戰期間,日本屠殺中國人民殘忍至極。 日本偷襲珍珠港,認為先下手為強,這種下日後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的後果。 德國一戰爆發,受到英法俄三國的包圍,箝制,就以先下手為強,來攻擊鄰國,戰敗。受到凡爾賽條約不公平的對待,一戰末,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國改為共和國的民主政治,遇到1923年的經濟通貨膨脹,希特勒的興起,攻擊波蘭,大東方計畫,要奴役東歐民族,這種野蠻自大,發動對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幾乎所向無敵,結果被美國參戰擊敗。 二戰後,德國人自省,徹底悔過,重建廢墟的德國,睦鄰富國,現又成為歐盟舉足輕重的國家。 現今中美在爭雄之際,去年突然爆發covid-19的疫病,各國紛紛封疆來遏制疫病流行。在發展出疫苗注射後,印度突然大爆發疫病的新型流行,大量人們感染病毒,每日死亡數以千計。歐盟救援,在印度設立氧氣儀器,以飛機輸送生產設備,就地生產救援,立即救助。 歐盟要表示他們的仁道立場,以行動來付諸實行,不以武力,言論攻擊來執行。 歐盟沒有直接攻擊中國,但是此舉表示他們的獨立性,不受美國和中國的牽制。 印度曾是文化古國,有本身的宗教文化傳統,印度教的種性階級制度,引起釋迦摩尼創立佛教,佛教不容於印度,轉向鄰國各國發展。印度在英國殖民地的統治下,出現一位聖人甘地。 甘地以不合作運動,以他自己的饑餓拒食趕走英國人,達成印度的統一。這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獨立成功,趕走強國英國的方式,不是用武力,而是以精神的力量,完成獨立。 現代的競爭,是由國與國的經濟競爭,成為國際間的相互掛鉤合作。 以武力,攻擊的時代,沒有前途,會導致世界滅亡。 中國是泱泱大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世界和平起到舉足輕重的力量。中國應該以身作則,發揮中庸之道的精神,不可陷入極端逞強的景況,這是驕者必敗。要雪恥,只有積極的睦鄰富國,不可跟別國一樣的以武力來逞強,中國發展科技,可以禦敵,這是對的,但是要對鄰國友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一種正面的力量。只有這種力量才能達成與強國和鄰國的協調,彼此共同互惠交流,避免戰爭。和平才會有望。5.5.21.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對德國國家的幻想和仁愛的來源          虞和芳         11.7.25.發佈

對德國國家的幻想和仁愛的來源          虞和芳         11.7.25.發佈 他起身來到頂樓客廳後,說他早早就醒來,想了很多的事情。 我:什麼事? 他:哲學的問題 我:一定很有趣; 他:我聽到很多電視中的會談,Prof Sinn以理論和行不通來解釋,可是人們聽不進耳。這是Sinn說明,凡是不用腦筋,人云亦云的人,都說他們不願意生小孩,他們不知小孩的未來是他們退休金的來源。他們以為在德國,拿取的是自己繳交退休金。但是不明白德國是另外一種制度,退休金是下一代人付給前一輩工作的人。在西德成立後,德國總理Konrad Adenauer訂下這個退休金的方法。它是以年輕的一代,來償付老一代退休的人。當時有人說,若是年輕一代小孩少了的話,該怎麼辦?他回答,人們的生孩子是很自然的事,一直就是如此不斷。 我:可是現在就出現這個問題。人們富裕了,有避孕藥,又允許墮胎,小孩越來越少。台灣的少子化,引起擴充10倍的大學,招不到足夠的學生。 他:就是這樣,德國也是如此,當初Konrad Adenauer的規定,現在行不通。而現代的人,遇到這個難題,動不動就說有錢人要多付稅,來補償退休金的不足。現在德國每年不知補多少的賦稅人的錢,給退休的人。 我:美國就不同,自己付養老金給公司,公司就也讓員工買公司的股票。 他:所以美國不能夠勝任股票大幅度的下跌。 我:每個國家有自己的辦法 他:但是Sinn教授說,德國不能夠再提高稅率,也不能夠再對富人抽取額外每年的1-2%財產稅,Platener,他是德國電腦企業的首富,每年付好幾百萬的稅,他對待員工設立公司自己的幼稚園,餐廳,這樣員工可以放心的上班工作,他每天都跟員工一起在餐廳午餐,員工得到高薪。他的員工對他非常的感激。他說若是加上財產稅的話,他就離開德國。以前將公司/企業/工廠,搬走離開德國,還要抽lex Horten稅,現在在歐盟國家內,隨時可以遷移,每國有自己的稅率法,歐盟不能夠過問。東歐國家,都盼望他到那裡去。這樣德國年輕人不願意在德國居留,因為他們要付老一輩的退休金。而老一輩的人又不願意生孩子,只有1960年代以前的人還能夠享受這樣的生活,他們的父母沒有避孕藥,生了不少的小孩,其中一個兩個不結婚,沒有什麼關係,而現在德國人的小孩生產率節節降低。德國人民要求高的退休金,說這是他們的權利,這是人權,這是人性尊嚴。但是不去想,他們不生子女的話,誰來維持德國的富裕繁榮。他們以為國家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Sinn教授說,德國太信賴國家和社會的仁慈,但是只有1960那代的人幸運,還能夠享受有這樣的特權。後來的人靠誰?靠那些湧入德國的逃難的人?他們是來享受德國的社會福利,在德國不能夠生根。德國的這個問題,誰都解決不了。要等中國人來投資解決?中國人才不會來管德國的這個問題。它一定會出現。 我:Sinn沒有解決方法? 他:他沒有,他說德國只有走下坡,往貧困潦倒的方向發展。使我覺得奇怪的是德國對國家的幻想Staatsillusion 但是德國人卻還有仁愛之心,協助那些難民,這種愛心從哪裡來?它是一種超越人們自私自利的感情。德國就是到現在還能夠維持這樣援助幫忙逃難者的情況,是因為整個國家的運作還正常,這使得德國人有Staatsillusion對國家的幻想,可是另外一方面的仁愛卻是一種超乎自私自利的心,它是從神那裡來的。它是動物除了本能外,人類另外有的一種愛心,只能夠解釋為神的光芒。 我:中國的易經就是闡明這種道理,看到天地人的關聯,看到天行健,就導出,君子以自強不息。看到天之大德曰生,就得知,良知良能。看出世界的改變,就有通變致久的易經哲學。斷吉凶,在於愛和恨,悔咎在於人的作為,是糾正,還是不顧。能夠悔過改過,就無咎。這跟天主教的告解和在彌撒中跟左鄰右舍的人握手的表示,有相通之處。 29.12.19.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些情況 虞和芳 3.7.25.發佈

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些情況 虞和芳 3.7.25.發佈 Münkler教授是德國歷史學家,他寫的一次世界大戰,裏面陳述一些沒有想到的事: 在戰爭中德國發明了毒氣,用在戰場上,英國模仿用了3倍以上。 發明毒氣的化學家,夫婦倆人都是化學家,妻子自殺。是受到毒氣用在戰爭上,受到良心的指責?還是有別的原因? 德國製造毒氣小心,軍士帶上面具防毒。 英國見此毒氣,立即模仿,可是起初製作的不夠精細,有些毒氣瓶子不能打開,也沒有料到毒氣會因爲風向改變,而又吹回來。 起初在法國境界的戰場上,英軍放出了毒氣。對面德軍看到,戴上防毒面具,德國的預防還加上棉類的設備,打著當毒氣靠近時,點燃棉質,這樣毒氣會在空中燃燒起來,中和不少毒氣。可是過了一會,毒氣因爲風向改變,轉了回來,英軍見狀,大驚失色,急忙往後逃,這時德軍用炮轟,那些沒有點燃的毒氣被炮轟后著火,更加强了受攻擊的力量。這樣雙方的戰爭爭戰,不知有多少次。 在Verdan法國境界,德軍與法軍交戰,在那裏雙方損失慘重,有六十多萬人。 這種英德法人,站在對面的互相開炮攻擊,他們都是年輕的被徵召的人,彼此并沒有仇恨,可是都是爲了本國,進行屠殺。 奧地利王子斐迪南被刺殺,Serbia不交出凶手,俄國卻保障它,德國跟奧國站在一綫,意大利加入。英國跟法國又跟俄國站在一起,這樣六國對立,戰爭一燃起,不可收拾。 這樣的發展,是人類給自己找的麻煩,自食其果,可悲。 在一戰時,德國發現婦女生產減少,不少年輕人戰死,於是要戰士們,分頭的休假返家。可是有些戰士們,假期未滿,就先返回戰場,他們跟妻子爭吵,寧可回戰場,不願在家中受氣。那時婦女運動已經開始,她們不甘願丈夫回來幾天,就擺出大男人的態度來指示妻子做這做那。18.8.15.二31.12.18.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魔鬼是什麼? 虞和芳 27.2.25.發布

魔鬼是什麼? 虞和芳 27.2.25.發布 德國有一句俗話:Der Teufel kommt nie zweimal durch dieselbe Tür. 在25.2.25.的余虞對話中,本人將它翻譯並加上中文的一些相似意義解釋,寫成當日的每日余虞對話,那句子是“魔鬼絕不會兩次,進出同一扇門窗,魔鬼會千變萬化,正義仁愛假衣裝。“ 這種魔鬼千變萬化的意義,近時在電視節目中,談論德國2月23日組織內閣時,會發生問題,有人又引用,為魔鬼下一個定義,那是魔鬼是讓人們verwirren迷惑。這是指德國綠黨的改變一些用語,語言,以仁慈為口號,如環保,讓德國廢除核能發電,所有跟黑人有關的字眼改變,跟美國一樣,不用nigger德文為Mohren,而用black。 這樣繼續演變,變成變性,起初是一定要動過手術的人,才算是變性,他們受到承認,成為可以正式得到受到同性戀的對待,結婚,跟一對夫婦享受到同樣的待遇。後來演變成為即使沒有手術,任何人都能改變性格,成為同性戀結婚。我們馬爾他的鄰居Paul的孫女,剛18歲就改變成為男人,吃男性荷爾蒙,長鬍鬚,他們夫婦反對無用,她已經成人,有權力改變成為男人;而男人只要說,他要變為女人,就有權申請ID和護照,寫他是女子,或男人,進入公用廁所,進入男人或女人的廁所。 魔鬼的變化,定義越搞越糟糕複雜。 Trump總統現下令美國軍人改變這種性別的人一律開除,來調整這種民主政治亂來的作風。 這種定義下的不錯。魔鬼可以變成很迷人的男人或女人,來迷惑人,讓人們不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荷馬史詩的Iliad,就是以Helena的美麗導致一場十年的戰爭。中國也有楊貴妃的得寵,從歌詞”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演變成安祿山之叛。 魔鬼魔鬼功夫真大。有一句成語:好的女子可以升天,壞的女子,可以升天入地,本領更大。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一個很妙的反應 虞和芳 18.12.24.發佈

一個很妙的反應 虞和芳 18.12.24.發佈 早上五歲半的倫倫來到頂樓,似乎哭哭啼啼。 她平常是很乖,但是很會一不如意,就發脾氣。 今早,她跟她的爸爸一起上樓來。 那時我正在做瑜伽。 我做完這個動作後,起身,跟她說: “倫倫來奶奶這裡玩。” 她仍然賭氣的說不要。 我說“妳不來就算了。” 我繼續做操。 做玩操後,我下樓,跟她爸爸說,我去準備早飯,他不必急,他在幫忙我看電腦,等早飯弄好後,會叫他們來吃。 當他們下樓早餐時,聽到倫倫還是哭哭啼啼的要她爸爸抱。 我說:“妳爸爸對妳很好,妳沒有理由跟爸爸賭氣。妳要爸爸抱的話,先跟爸爸說對不起,然後吻一下爸爸,這樣爸爸才會抱妳。” 她起初不肯,但是看見她爸爸聽我的話,沒有理她,這時她跟父親說:對不起,然後吻他,這樣她爸爸才來抱起她。 在早飯的時候,我跟這小孩說:“今天早飯,一人一個蛋,妳也只能夠吃一個荷包蛋。” 因為她前天把她爸爸和我的蛋都拿去吃了。這麼一個小孩,吃三個蛋,太多,實在沒有她一人把父親和奶奶的蛋都吃掉的理由。昨天就只給她多煎一個荷包蛋,她吃了兩個蛋。今天要她跟我們每人一樣,早餐得到一個蛋。 她又賭氣嘴巴不高興。 這時我說:“倫倫,妳是一個很可愛,很漂亮的小孩,妳一嘟起嘴巴,就不再可愛,而且變醜了。妳只要微笑一下,又漂亮了。” 這時她看看我後,微微一笑。 我立刻讚美,說她又可愛又漂亮。 她母親久久不下來早飯,她的蛋變涼了。這時S建議她吃第二個蛋的時候,要教她,如何用刀子切蛋,用叉子拿起來切好的蛋,不是用手來抓著吃蛋。 我只好說:“因為倫倫很乖,今天可以多吃一個蛋,教妳怎麼用刀叉吃蛋。” 她很快的就學會,用刀叉吃蛋,不是用手來抓著早餐麵包吃飯。 聰明的小孩,不能夠慣,慣小孩,不但對父母不好,也會對小孩的發展不好。28.12.18.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對死亡的談論 虞和芳 4.11.24.發佈

對死亡的談論 虞和芳 4.11.24.發佈 這是對死亡的一篇談論,它是錄下余虞對話24.10.24. 死亡是生物特權 造物設計周到全 希臘神話人神子 神能長生人會死 人神相戀多悲劇 有名英雄Achilles 母親是神子會死 子選英雄寧早死 母親悲嘆弔其子 特洛伊有美王子 可點擊 長生不死的悲哀-Tithonus 虞和芳 9.11.17. 女神愛上得永生 不能永遠享年輕 老態龍鍾受遺棄 求死不得受憐憫 變成蟬鳴怨長生 人生沒有十全事 多少帝王求長生 心機白費生命過 福禍相倚古人知 一生受過師長恩 要當英雄考軍校 落地狀元仍得慰 投考軍校的落地狀元 虞和芳 23.10.24.發佈 人生有苦也有淚 苦淚都是經驗談 磨練志氣毅力強 台大四年得恩師 殷海光給最高分 諄諄教誨開眼界 認識國外哲學界 要我共創好人村 此志未遂恩師逝 興基金會謝恩師 鄭振宇來校兼課 要繳中英文自傳 選出我寫的文章 帶我每週共午餐 是在一位學生家 他很讚美邱吉爾 得諾貝爾文學獎 學習背誦演講章 訓導主任張樂陶 教授三民主義課 對我照顧又有加 畢業要我留台大 照顧學校外國生 考古陳奇祿教授 兼管外國生主任 要我半天同共事 學習做人受益多 同窗四年戴瑞明 返台教學又相逢 南華大學郭武平 社科院長兼主任 仁愛信義對待人 歐研所與外國往 建立Dolphin 基金會 直到今日互交往 退休後又遇達人 李慶平與潘明兄 加上昔日戴瑞明 余虞對話共通情 每人有過辛酸史 感恩惜緣積極過 順從天道快樂活 敬祝愉快安康 虞和芳上,24.10.24.上午10點半 晚上6點半 ——————

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Narzis 虞和芳 6.10.24.發佈

Narzis 虞和芳 6.10.24.發佈 希臘有這麼樣的一個神話: Narzis為一位美男子.有一天,他到湖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麼地漂亮,那麼地美.他為自己的美所吸引,竟然愛上了他的影子,不忍離去.他居然站立在湖邊,不吃不喝不宿而渴餓死了.從他的佇立處,長出了一株很美的花,為其化身,此花即以Narzis為名. 這個神話,當時讀了,只想到Narzis一定很美,難怪會自我陶醉,忘返而終.並想著,Narzis花美,而披上了這個美名,可能因此演化出了這個動人的神話. 事隔三十年,在幾個場合中,看到了慕尼黑的schikimiki,好浮華虛榮,圈中的幾個現象,突然對這神話,有了另一種體會. 慕尼黑是二次大戰後,一興而起的大城,在這城中,以電影,藝術,文化聞名,同時西門子總公司由被佔領的柏林遷往到慕尼黑城,加上Benz Merzedes,和BMW汽車工廠總公司也設在此,戰後慕尼黑城大為興起,不但富裕,而且也豪華. 這些新興起的 “豪族”有一個共同的現象:開派對,顯闊氣,豪華. 在派對中,每人穿著富麗,所談內容都是如何有錢,如何成功。旅遊度假住在那個大城的豪華旅館,在那裏受高級政客款待….全是一種以虛榮為號召的聚合,人人在那顯佩著自己之美之富之傲,之別於眾人,高高在上. 不久,在這圈中,以經商為主之鉅子,相繼倒閉. 如世界有名之Wienerwald餐館連鎖,老闆Jahn是出身為跑堂,二次世界大戰後,憑著雙手起家,看到 “雞”的前途大,就在德國開了以烤雞為主之餐館。生意興隆,不久即成了餐館霸王,不只在西歐,也在亞洲,美洲各大城市開設Wienerwald餐廳. 他還開設旅行公司,擴展旅遊業。 他的事業蒸蒸日上,也就被著Schikimiki之習所染,開派對,顯豪華.為了更讓他周圍之人對他 “仰慕”,在美買下有兩千餘餐館之連鎖公司,其結果?倒閉. 在他飽嘗倒閉之苦後,更嘗到人世友情之淒涼.當初跟他慶賀開宴之人,全都對他退避三舍.他曾說了一段很苦澀的話: “在我處於破產之境時,我曾想到自殺.但是我沒這麼做.為什麼?我不要讓那些幸災樂禍的 ‘朋友’,再來享受我的自殺,讓他們再以我的悲劇,多得享樂之趣,我可不再那麼笨了!” 繼他而後為Hofmann,他被稱為 “香檳酒國王”,他設了好幾個公司,又做地產生意,而到頭來破產之後,他的派對朋友即成鳥散. Kaufmann也是其中之一位,我曾寫了一文,記載他的下落.他是經營地產公司,相當有成果,可惜後來倒閉.最後被殺。 一位電影女明星,花了六萬馬克訂了派對餐飲,宴會結束後,她沒法付款,即逃亡國外. 她應該事先知道,她付不起這個款,但她為了享受一時的 “榮華”還是開派對,這種虛榮心令人生憐,生畏. 在慕尼黑找房子開業,看了幾家房子,有三家是欠債修裝了新的房子後即倒閉. 昨天又去看房.這是一座在城中心聳立的豪華大房,地是大理石,窗子圓形,房主花了二千五百萬,建了此房,卻沒法出租. 帶我們看房子的為兩個年青女人,一為房地產介紹人,稱之為A,二為房主之代理人,稱之為B,兩人足蹬高跟鞋,全身一派摩登打扮,那棟房子也是同樣的摩登設備,還要鋪上織有公司標記的特製地毯. 此房有五層樓,底樓為公司自用,其他的房間要出租,索價每qm2四五馬克,卻找不到租客,現擬以二十五馬克出租. B說以四五馬克qm2出租,都已賠了款. 那麼更不用說以25馬克qm2之租價了. 但找不到租客奈何? 這些都是那些房主人太虛榮了,先是要顯佩自己,花大錢蓋屋,而屋成了,卻沒法將所投的資逐漸取利,其結果只有倒閉. 那些開派對之人,也都是太愛自己,太虛榮了,他們開派對,就為了顯佩自己,別人只不過是來做他們 “點綴”之對象而已. 一當人們眼內只有自己,那麼一定無法看清對方,看清現實,尤其作為企業家,等於蒙上了眼睛. 像下棋時,只看自己之棋如何 “走”著,不去看對方之動象,准保要輸. 這是Narzis之寫照:他只看到了自己有多美,忽略了周圍之情形,失去了認識現實之眼光,那麼必定註定為失敗! 在希腊神話中Narzis還有更深一層的涵意:Narzis是完全浸醉在自己的美中,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欽羡,對他來說,只如一面鏡子,反射出他的美,他只顧著從別人眼睛看到自己的美,他並不在乎別人內心如何,也不愛別人,只愛從別人那反射出來,對他的美的贊美的自己之反射。換言之,這種愛,只對著自己,只對著自己清高高貴,獨一無二的美。對別人,他沒有愛,不關心別人。Narzis在水中,渴死,他不願意去飲水,因一攪動水波,那麼就看不清自己漂亮的'鏡中'之反射影子。這種極端沈醉在一已之美中,是貧瘠,是自取滅亡。 真正的愛,是相互,是不自私,唯有相互的愛,才能孕育出愛的光芒和種子的。 凡是虛榮心重之人,都只是以一己為出發點. 那麼他的前途如何,當不難猜測而知. 他當不久步著Narzis之後塵了! 30/06 1990 31.12.21.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虞和芳      30.7.24.發佈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虞和芳      30.7.24.發佈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是中國的一句俗話。 崔瑗的座右銘 「无道人之短,无說己之長。」這是我們在中學的教科書,每人都讀過的。是很好的警句。 批評宣揚別人的短處,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或說弱點,這是在人類相處競爭時,常看到的現象。人們好面子要維持自己的自尊,尊嚴,寧可堅持己見,說別人的不對,指責別人的錯誤,為在人海中競爭的一個手段。 至於「明察秋毫,不見舆薪」是貶句。世界上就有這種人,對別人的一點小毛病,就挑剔,看得一清二楚,而對自己的短處,再大也是視而不見。這些都說明人類的一些天性。 這跟文人相輕的含義有共通之處。 將這種天性的發揮,可以說:謊話若是合乎大家的願望,就能夠受到歡迎而流通。若是講的真理,事實,不合別人的胃口,就會受到阻礙和反擊。 記得中學的一位國文老師,曾跟我們說: 「要成名的話,最好去攻擊有名氣的人,這樣很容易因此一舉成名。」 有些讀者,喜聽名人受到攻擊,聽他們的弱點,醜聞,有些人深怕天下不亂。 而這給那種想不勞而獲,招搖闖騙的人,一種晉身的機會。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人的自由選擇 虞和芳 28.11.23.發佈

人的自由選擇 虞和芳 28.11.23.發佈 從Grace寄來的以巴衝突的電影故事,裡面談到烈士的自由選擇,使我想起三件事: 上台糖公誠小學時,教務長講了一個故事:對日抗戰時,中國人對日本的坦克車攻擊,無能為力的對抗,於是有義勇的中國人,想出一個苦肉計,身上纏著炸藥,潛伏在坦克車要開過的地方,當坦克車開過這些綁著炸藥的人身上碾過,炸藥爆炸,坦克車爆炸,這位犧牲的人粉身碎骨。這樣阻擋了那地方的日軍以坦克車來攻擊之舉。教務長講完後,說學校後面有一塊荒地要開發,哪些肯義務幫忙?我舉手,有好幾位男生也舉手報名。我們大家努力下,把那片荒地墾發出來。 希臘神話特洛伊戰爭希臘聯軍的大英雄Achilles,他母親是一位女神,下嫁於塵世的國王,Peleus,生子Achilles。她算出兒子的命運:或者成為赫赫有名的英雄,但早死,或者能夠當國王,享受一個長壽福華美滿的人生。但是他選擇前者,雖然他母親一再設法阻止他的這項選擇。 宙斯的先知Amphiaraos 處在莫可奈何的境地 選擇Idas結婚而不跟Apollo結婚的Marpessa,她寧可選擇Idas,而不要太陽神 她說Apollo是永恆不變的神,她是mortal,會老會死,Apollo會當她老時,遺棄他。她寧可選擇Idas,不要Apollo。這是在希臘神話中的一件連天神宙斯都不得不干涉Apollo跟Idasde的爭鬥,最後宙斯要Marpessa自己做決定,她選擇Idas。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順從自然的法則,是人和人相處之道 虞和芳 19.11.23.發佈

順從自然的法則,是人和人相處之道 虞和芳 19.11.23.發佈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嬰兒、小孩、青少年、成人,這時可能是為父母、僱員、手下、官員然後退休,成為退休族,銀髮族、逐漸變老而離開人世間。這是人生的生老病死的規律。人和人相處之道也是如此。 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時間的不同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是重要的角色。父母、夫妻、手下僱員、官員長官;父母負責一個家庭、學校教師、負責教化學生弟子。官員長官的責任很大,每一個做事的人,都有他的周圍環境、同事等等的交往之道。 尤其到成年後,當父母的,要做好榜樣,對小孩要有愛顧之心,可是不能變成小孩嬌生慣養。夫妻之間,更要尊重,彼此相愛。不能妻子一切順從丈夫,家中的剩菜剩飯,丈夫不吃,小孩子不吃,就乖乖的一人吃。 若是丈夫是上班族,妻子管裡照外,準備三餐是應該。兩人都是上班族,夫妻要互相分擔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夫妻之間時常會有衝突發生。最好是能分工合作,每人有自己的職責。不可丈夫當大老爺,要妻子侍候,或是顛倒的來做。父母雙方,時常會為一些事情爭吵,如對小孩的教育方法不同,烹調時,口味不同。戀愛時卿卿我我,結婚後,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就會衝突發生,一再忍耐不是辦法,所以有人說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每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不能把對方當作垃圾桶發洩。 一對夫妻白頭諧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有不少病人,抱怨丈夫,婆婆抱怨媳婦,家中爭吵不休。有一對夫妻是心理學家,但是,妻子常哭哭啼啼的說他丈夫不講理。有一位病人,丈夫由工匠逐漸升為Meister師傅。這是要經過好多的考驗經驗,才能升為師傅,收徒弟。她說丈夫酗酒,當他追求她時,答應戒酒,可是結婚後,逐漸又喝酒。她說當他好的時候,對她好得很,就會來讚美她這,讚美她那的,這時他是天下第一大好人,她就都原諒他了。但當他酗酒後,簡直對他難以忍受,所以她帶他來戒酒。夫妻間衝突的地方太多,有大有小。有位部長的妻子來治病,說她丈夫以前好得很,可是政治的官位節節高升,有了權力,就有了女朋友。她說他是天下最壞的壞男人。但是記者來訪時,她只能裝著是一對美滿的夫妻。後來得知他們離婚。 一對夫妻要能相敬如賓,才能維持久長,若是一方情願,低聲下氣。這樣另外一方,對於這種順從,就引以為常,久而久之,若是對方改變態度,就認為對方不對,而起衝突。 有一個家庭,丈夫看到妻子對他不滿了,因為兩人規定好,每人一週當一次值日,輪流交換。可是當丈夫不準時弄飯菜,妻子都默默的代做,更不要說,每天管早餐,三餐前後的準備工作,每天管垃圾,提要吃的食品上樓,妻子對他服侍慣了,丈夫就以為這是妻子應當做的工作,就對待妻子如下人。丈夫心情不好,妻子就成了他的出氣筒,這使妻子很不高興,感到對方很不尊重她。這時就會引起衝突。 希臘神話中,有一些例子,兄弟兩人先說好,每人輪流交換當國王。可是當一方佔據此位不讓對方的話,就引起爭執。多半引起戰爭的悲劇,導致國家的滅亡。希臘神話的Oedipus兩個兒子的輪流交換行不通,引起七雄對抗底比斯,之後下一代的子孫報仇的戰爭,最後底比斯滅亡。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成員和諧共處,是社會國家很重要的一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人都按照長幼有序的規律去做,這是等同於一切順其自然的順序秩序。人和人相處之道,也只有順從天理,順從良心法治。這樣社會國家才會安樂,欣欣向榮。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歐洲的兩個中心 虞和芳 27.10.23.blog

歐洲的兩個中心 虞和芳 27.10.23.blog 這是在2019年所寫的一篇文,至今已四年多,在這期間,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Covid-19 pandemic,影響世界的人們,被困了三年,今年起雖然世界又溝通通行,但是新的改型社會出現。 去年2022年發生的俄烏戰爭,對歐洲影響很大,烏克蘭疏散的母親和小孩,好幾百萬人,鄰國粉粉的接受,德國也接受一百萬難民。俄國能源的供應,引起物價高漲,德國的暖氣就受到阻礙。 幾天前爆發的以巴戰爭,世界又變的惶惶不安。接到一位南華大學歐研所的學生來函,打算的埃及之行也受阻。 剛好電腦出現下面以前寫的文章,簡單的分析從查理大帝在紀元800年時,歐洲一統,他的孫子瓜分他的版圖後的情況,以兩個中心的歐洲政體來分析,雖然很簡單,但是還是值得一讀。27.10.23. ———- 歐洲以神聖羅馬德意志帝國為中心,主要是德國皇帝。 重要事件 查理大帝Karl der Groesse的孫子,三分其領土。 Staufen皇帝,被Papst教宗反對,被殺, Machtkampf權利競爭後果 Karl der V:抵禦回教侵入,新舊派宗教之爭。英國Henry 8,要離婚,脫離羅馬教宗,Karl V的Tante是Henry 8世的妻子,正駐軍在羅馬,教宗不敢允許這個婚姻的離婚。英國自此脫離羅馬,英國國王成為政治和宗教的領袖。 法國的Rechelie 天主教的Kardinal,支持回教徒,支持新教徒,為的是削弱德國實力,勢力,得到歐洲的中心。 法德之爭,拿破崙Napoleon征服德國,法國那時不可一世,成為歐洲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國支援法國,對抗德國。美國加入,取勝。 歐洲是政教之爭,分其勢力 ——————- 中國是一元制,皇帝代表宗教,天子之稱,行社稷祭祀,沒有像歐洲的政教之爭。皇帝可以決定,少林寺的和尚准許吃葷。 中國是亞洲的中心。 日本明治維新後,轉強,在1895年的中日戰爭,打敗中國,這時列強看到中國好欺負,紛紛的毫無顧忌的變本加厲來對待中國。 一次世界大戰,英日說服中國對付德國,青島被日本從德國手中佔據。 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中國反對,德國不得不接受。中國的五四運動,由此而來。 德國割地賠款,英法要求大批的賠款,以便還回美國的借款。 這樣德國受到不平等的對待,才有希特勒的興起。 ———— 兩個中心的德國二戰後,戴高樂和艾德諾在Reims的教堂以同是天主教徒的反悔和原諒的精神,兩國訂立下友好關係,建立起鋼鐵聯盟的歐盟新時代。 這樣德法為歐洲中心,不再是兩個之間的爭權奪利。 英國地理位置在歐洲的邊緣,19世紀海權興起,有日不落的國家之稱,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國勢力減低,現在要退出歐盟,歐盟有德法的支撐,不至於瓦解。英國女王,第一次正式表達意見,議會的決定不夠深思熟慮。 ————— 德國影響世界,中國影響亞洲和世界。 美國是新興的國家,一、二次世界大戰,有了美國的參與,英法才能夠取勝。 美國自從Trump當上總統後,跟中國利益衝突。華為手機事件是一個大事,美國在打擊中國的經濟。 世界到底會怎麼發展?只有靜待。 31.1.19.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煽動家的伎倆 虞和芳 9.10.23.發佈

煽動家的伎倆 虞和芳 9.10.23.發佈 希特勒是一位煽動家,靠著他的演說,將他的野心,心中的不滿,內心的妒忌、恨,成為他爭取政權的手段。 他的野心是要高高在上,成為群眾領袖。他果然透過煽動,將私人的不滿和恨,成為集體的不滿和恨;這種集體的恨和不滿,要有一個憤恨的對象,那是猶太人。 德國在一戰後,很多人失去兒子,以為能夠得勝,而卻不料戰敗,投降,喪權辱國。加上被割讓的地,東普魯士的地,跟德國相連的部分,Danzig,割讓給波蘭。Elsass-Lothringen,割讓給法國,以及一部分Schlesien ,polnischer Korridor。加上經濟蕭條,不少人喪失財產家鄉,逃亡。希特勒的野心,要奪權,透過他的煽動,要恢復德國從一戰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不少選民的贊同,將仇恨,轉§向猶太人,說猶太人飲德國人的血,食德國人的肉,因為那時猶太人,不少是工業鉅子,銀行家,社會菁英,在法律、政治、醫學、藝術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引起同仁的妒忌。最後透過各地賠償的頹喪不滿的情緒中解救出來,給德國人自信,希特勒恨的對象是發洩在猶太人身上。他的政策,受到德國人的歡迎,他不顧凡爾賽條約,大興武備,英國的首相Neville Chamberlain張伯倫採取委曲求全態度,要避免戰爭,希特勒得逞,節節的一步步的擴張勢力,終於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時邱吉爾出任首相,堅決不屈不撓,英國支持邱吉爾。希特勒的霸道,不人道,受到阻礙,美國參戰,史達林堅持在俄國的對抗,德國戰敗,反而更是喪權辱國。 希特勒最後自殺,德國納粹主義政權垮台。 德國受到兩次大戰的教訓,不再以軍事行動來強國,而以和平使者出現,處處關心地球暖化的綠黨崛起。綠黨是要奪權,本身看到當時情況而宣揚做好人好事,但是骨子裡又是要奪權,是一種假面具,在Merkel當政時,她的CDU黨跟SPD組織政黨,但是Merkel的政策傾向綠黨,以為可以因此吸收綠黨的選民,她倡道環保,廢除核能發電,接受難民,申言德國的人道主義,又說德國不能夠阻止難民潮,德國大開邊界,百萬難民紛紛湧入德國境內,這樣導致極右黨AFD黨的興起。 昨天8.10.23.年是德國Hessen和Bayan兩州選舉結果出籠,AFD黨增長到20%,這是極右黨派,反對德國綠黨接納難民移民政策。但是極右黨也對德國不利。任何黨派,極左極右都不好。德國陷入困境。 只有觀察它的繼續發展。 俄烏戰爭興起後,歐盟支持烏克蘭,現在又有新一事件的興起。Palestine跟以色列衝突,為什麼?很可能是Putin的聲東擊西的政策。因為這正是Putin的作風表現。因為這衝突,只有俄國受益。 美國兩黨競爭厲害。世界怎麼發展?沒有人能夠知道。

”乞丐是窮人“不同的發展                 虞和芳              9.10.23.發佈

”乞丐是窮人“不同的發展                 虞和芳              9.10.23.發佈 一篇報導文章若是只說“乞丐是窮人”,沒有人要聽,因為淪為乞丐就是窮苦。若是因此來批評社會的不公正,貧富懸殊,發揮人類的攻擊性,這就發生了煽動的力量,許多沒有遠見的政治家,就是這樣的廉價起家。這是他們抓住人類的負面情緒,妒忌之心,攻擊之心,不平之心,而產生負面影響。 而乞丐在中國卻出現一位辦理學校的武訓。來發揮人類上進的作用,這是一種正面的影響。在我小學時,就有《武訓興學》的故事 “莫嘆苦,莫愁貧,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古今多少奇男子,誰似山東堂邑姓武人!武先生,單名叫做訓。兄弟早死,父母又不存。。。。“這是一種對貧窮的人,非常正面的報導,鼓勵人上進,不怕艱苦,不怕貧困潦倒,這些逆境正是對人性的挑戰,發揮正面的作用。孟母三遷的故事,來讓兒子一再有好的環境學習。 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他的父親為官清廉,沒留下財產,家境十分清苦。他的母親鄭氏採蘆荻的莖稈作筆,教歐陽修在沙地上寫字。講他父親為官處世的清廉,以及怎樣做人的道理。在這種環境下,歐陽修成為名人。 “高處不勝寒”,“爬得高,摔得重”,若是拿一個原來是德高望重的人,變成淪落為乞丐,他的一生滄桑經歷,寫得好的話,就能引起別人的好奇,膾炙人口,給不少人作為啟示,就能夠成為暢銷書。 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品,多半以國王貴族加上當時的風尚(那時英國James一世國王,相信巫術),來描寫人類的個性,在“Macbeth”內,撐托出,Macbeth在轉折點的時候,傾向野心,失去道德觀念,選擇錯的道路,聽信巫婆的語言,以致最後一步步的步入更深的歧路而喪失生命。在他得知妻子自殺而死的消息後,那段“Tomorrow,Tomorrow and Tomorrow”道出他一生的悲劇,這正是許多人赫赫一世,由高位跌下的悲劇下場。 莎士比亞的“Hamlet”劇本,Hamlet的父親過世,父親的鬼魂出現,他要證實父親是被殺,叔父殺父娶母,他為殺害父親復仇,而最後演成,與此有關的人物全部死亡。這也是一場悲劇。 從”乞丐是窮人“很簡單的一句毫無舉重的話語,經過不同人的描素,會產生正面或負面不同的影響。 1.6.19.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未來會如何? 虞和芳 11.10.22.發佈

未來會如何? 虞和芳 11.10.22.發佈 A:未來會如何? B:你是指什麼?未來我們都是會死亡,這是唯一一條我們所抵達的路。 A:別說的那麼悲悲慘慘。看現在科技那麼的進步。一個小手機,什麼功用都有。可以聽寫,可以傳信息,可以照相,什麼功用都有, B:可是沒有錢,還會餓肚子,沒有錢買手機的人,什麼再好的科技功用都沒有用。 A:別老往壞處想,你不能否認,我們人人有一個手機。 B:我就沒有。前一陣子,手機掉在地上,砸壞了。 A:你得要小心。 B:是在我滑手機時,有人突然撞上了我的手,手機掉在地上。 A:我反正有兩個手機,你拿一個去用好了。 B:這怎麼好意思。 A:我們哥倆何必客氣,我們中學起就同學,有次考試,我的原子筆壞了,你就把你多餘的原子筆給了我。 B: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A:可是你對待我的協助,我至今沒有忘記。 B(拍拍A的肩膀苦笑的說):所以你來報恩了? A:一個我用不著的手機,你剛好用得上。這哪裡算是報恩。 B:到底老同學不一樣了。你不怕我用你的手機,看到你的一切秘密? A:我有什麼秘密? B:每個人都有一些不願意別人知道的秘密。 A:我的秘密,就是你的秘密。 B:既然你這麼信任我,我就領情了。到底我們兩人是患難與共的同學。這比什麼都珍貴。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仇恨又被掀起新的波瀾 虞和芳 11.8.22.發佈

仇恨又被掀起新的波瀾 虞和芳 11.8.22.發佈 在德國用德文發表談兩岸關係的文章,集中在Trump的作風,蔡英文⺠進黨的台獨,多半沒 有說出癥結所在。這是在台灣內部的互相外省人和本省人根本不必要的歷史衝突,那段歷史 早就和解化解,而在台灣⺠主化後,這段仇恨又被掀起新的波瀾,越鬧越凶。 這是有它的歷史,政治社會,歷史解讀扭曲誤解透過一些煽動家,名嘴的爭執不休,等等原因有其來龍去脈, 但是真理越講越不清。 乾脆我就來談談一些個人的一點在台灣的經歷。我感覺我們是幸福的 一群,所以有今天,是因為我們在台灣長大,又到國外,行了萬里路,讀了一些我書們。家在 1948年遷往台灣,父母是搭乘飛機,我們由伯父帶領,從上海搭“乘太平洋”船來到 台灣。 在 上海,登上船時,下雹,我聽到巴巴巴的響聲,哥哥很得意地告訴我,這是下冰 雹,告訴我,冰 雹的成因。 在船上,我跟姊姊睡上下舖,我們把麵包片在上下舖吊來吊去 的玩。 在船上,我 們吃魚時,把魚翻了面,挨伯父打了耳光,說在船上吃魚,不准翻面這,代表會翻船。 那時我 五歲,根本不了解任何的政治動盪不安。後來聽說同樣的這艘船,碰觸到魚雷沈船。 真是可 怕。 抵達他台灣後,起初我們住在台北,父母購買一棟很大的日 式房子。哥哥姊姊上附近的 小學,我一人白天跟王婆婆待在很大房間和園地的一棟大房子內,後來印象中此房成為台灣省長的官邸住宅。 我五歲的時候,在家裡,聽到學校上學時升降旗的音樂聲,記憶中似乎還 看到國旗高高的升旗,這是青天白日滿天紅的國旗,在空中飛揚真。恨我太小,不能夠進入 學校,跟哥哥姊姊們一塊上學。 這段日子,客廳中,有一種裝品飾,有小小粉紅顏色和其它 顏色的蚌殼,會移動,這是一些小生物生活在水中。 庭院內不有同的果樹。 後來搬家到新營 ,父親買了很大的磚瓦場,裡面有好幾個燒磚瓦窯,有一個大河流的水池,還可以游泳。父親 買好高的白楊樹,來移植種植到路邊,後來卻全部死光園。地中還圈養豬。那時外祖父也來 到,跟我們住在一起。他要吃蓬萊米,我們吃的是在來米外。祖父遇到颱風和地震,對台灣的 氣候不適應,外祖母還在北京,他就要回到北京。於是我們一家都申請返回大陸,但是只有 外祖父一人得到准許,他就回返大陸。 我們家最小的妹,就在新營磚瓦廠的這段時間出 生。一位阿姨是接生婆,特地來到我們家,等了一段時間母,親沒有生產,她就回家了。母親 生產時,是王婆婆接生,我們小孩被趕出房間。 ⺓妹生出後,宰了一條豬來給母親加營養, 這是我吃到最新鮮最可口的豬肉。 在新營進小學的時候,學校離家裡很遠,每次步行要走 很遠的路。 路上我會在路邊田 中採摘一種很小的果 實,把它用手指揉軟後,可以從一個小 洞中,把裡面的子擠出,這個空的小果食,放在口裡小心的輕輕一咬,一咬的把裡面的空氣 咬出來,發出一種聲音,小孩時,以此作樂,怡然得自。 上學的路上,不時會被本省人丟石頭 ,有次還推到一個牆邊的角落毆打。有次在大清掃時,老師無緣無故給我一個巴掌,那時正 為清掃,我在噴水池中提水,她打我,我跌倒在噴水池中。 後來轉到台糖的公誠小學,才沒 有這種對外省人敵視的態度。台灣和外省人相處的很好。 在小學四年級時,我被派往參加小 學生的對外演講。那時的演講題目,最後都是套用一句話:明年我們要光復大陸,在大陸來慶 祝我們的國慶。 老師還教我若是我講完 後,還沒有聽到評論委員按一下至少三分鐘的講題時 ,我要 複最後一段話。我這樣做了,在 複最後一段話,快要完畢時,聽到鐘響,我鞠躬下 台。 我由學校派出在新營鎮的演講, 得到第一名。後來學校要派我代表嘉義縣,參加省的演 講比賽,校長要帶我到旅館住一夜,以便能夠加入比賽的行列。可是我父母沒有允許。 在新 營東國⺠學校時,我最要好的同學是吳乃霞,是外省人。中學和大學,我有本省人最要好的 同學,許玉雪。大學時根本沒有感覺到省籍貫有什麼差別,不同省份的人,沒有任何因為籍貫而有隔閡。我最要好的朋友是考古系的張澄美,是本省人,她說她二姐夫是一位牧師,是外 省人。 大家只是為求學,為出國來努力。 那時我二哥跟二嫂結婚,對方的父親是台灣人是 醫生,母親是外省人。他們倆人相處的極為和諧,他們的生日是在同一天1。966年離開台灣 ,中途只短短的在1972年, 1974,1999年,2001年短期回到台灣。 到2005年,再到台灣時, 才體會到台灣人和外省 人之間的衝突,台海兩岸的問題。 我在北京清華大學任教的叔叔,要 我去看他在臺大物理系的林主任,她是留日的博士。她就提出台大外文系、法律系的台獨份 子不可長。我寫了一篇文章,將那天跟她會面的經過,在勞工之友刊登後,她大為憤怒,責備 我,將她所說的話,居然寫下來,刊登出來,對她不利。這才使我感到,這些話,在台灣不能夠 公開說出來。1965年台大畢業的同學中,就有激烈的台海兩岸關係和去中國文化的激烈筆 戰。 從蔡英文上台後,在台灣搞台灣人和外省人的分裂。她不承認台海兩岸原已達成的92共 識即只有一個中國而使兩岸雙方關係惡化。 中華⺠國進入⺠主政治,是國⺠黨的功勞。不是⺠進黨的功勞。⺠進黨上台後,搞分裂,搞去中國化,這種政策,使得本來是一片樂土,經濟發達的台灣,步入社會不安的狀況。這哪裡是進步? 台灣的前途如何?取決於台灣本身。 期 望在康樂台灣本土長大的人們,能夠珍惜這份難得有的自由⺠主和平康樂的生活。不可因為 爭權奪利,搞種族分裂而自食惡果。虞和芳25.2.19.發佈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人生是一個不斷的自我考驗的過程 虞和芳 11.7.22.發佈

人生是一個不斷的自我考驗的過程 虞和芳 11.7.22.發佈 什麼是人生?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的人生目的、目標是什麼? 這是在大一上殷海光教授的理則學課時,他問我們班上同學的問題。 這是一個大的問題,很難以一句話概括的問題。 我們也許沒有去想過它;我們的人生過程,每天遇到的都是一些瑣碎,不足為道,待我們去反應,去應對的問題。 目前正在為哥哥編輯出版一本紀念他的書,我們三人,姊姊、嫂嫂、和我一起來編輯這本書。在著手寫時,先要決定書的名稱,姊姊訂下: 一位勇者奮鬥的故事:紀念虞和元博士。 這個題目非常的適合說明哥哥一生奮鬥的精神。 在寫此書時,每人寫自己回憶的一些往事。 多半都是小學、中學、大學、出國深造、進入社會的種種個人的經過。 姊姊談到母親送我進幼稚園時,我大哭大鬧的事,於是母親只好打消我進幼稚園的事。 我依稀也記得當時的一些情景。母親帶我在三輪車上,我大哭大鬧,說什麼也不肯上幼稚園。母親很生氣,這時母親只好又帶我回家,取消送我進幼稚園的事。 為什麼我那麼的大哭大鬧?不知道,也許可能以為母親不要我了,把我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我能做的反抗行動,是本能的大哭大鬧。哪裡會去想人生的目的? 前幾天接到瑞明寄來的一個檔案 「人生」,這是一個以爬山為畫面的,小學、中學、大學、事業、退休,講述人生的作品,有它的具體意義存在。當時我回覆一文。 若是現在以我私人的經驗回覆這個問題的話,我會回答:人生是一個不斷的自我考驗的過程。 每天面臨的事情,都是一種對我們的考驗,要做各種的考驗,因為我的有生時間有限,誰都不知,未來如何?可能隨時隨地就會結束生命。因此如何利用這上天賜給我們寶貴的生命?那麼在面臨每日每刻時間和精力,發揮出自我正向的能量,每天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這就是生命對我的意義,它是一個每天不斷要做的事情,盡量發揮自己的能量,因為對我們而言,人生是一個不斷的自我考驗的過程。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對動物的惻隱之心 虞和芳 7.6.22.發佈

對動物的惻隱之心 虞和芳 7.6.22.發佈 從建民那裡接到一封信,和一張小兔子的照片。 小兔子好可愛,好大的兩個耳朵,看到照片上面他們餵食小兔子的青菜好新鮮。那個小白兔的樣子真可愛,怪不得來信中說“自从养了兔子,我们不再买兔子肉了。兔子这么可爱,不忍心吃它的同胞了。” 使我想起在台灣上大學時的一件事,那時,有位在台灣大學當助教的朋友,養了一隻白兔子,裝在籠子裡餵養,我不時也拿草來給牠吃。過聖誕節時,他拿去請一家餐廳做了烤兔子。 是要慶祝聖誕節的,可是當我看到這盤菜,沒法吃牠。 想起《孟子》,《梁慧王章句上》「……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我們家中以前有一位王婆婆,她從來不吃牛肉,因為她來自農家,看到老牛耕田,所以她絕不吃牛肉。她在院子內,養了雞,每當過年過節,親戚們來住,她殺雞的時候,都要對雞說:不是我要殺你,而是有客人來要請客吃的。 這位王婆婆,我們都非常感激她。我父母都在做事,她照顧我們一家四個小孩,從小看到我們長大。後來姊姊和哥哥同一天到美國去留學,她意識到他們不會回來了,每次聽到飛機飛過天空,就要到院子裡對著飛機說:你把毛毛,大妹帶走,真可惡,什麼時候再把他們帶回? 每聽到她說這話,都令我心裡難過,毛毛為我哥哥,大妹是我姊姊,我們三人相差各一歲,只有幺妹,比我小6歲。這位婆婆每天為我們弄三餐,把我們帶大,我們都非常感激喜歡她。像她這樣忠實盡忠職守的人,真是難得。 在馬爾他的建民妻子對鄰居的問話,很妙 “邻居老太太问她,听说你们中国人吃狗肉,是真的吗? 她无法回答,就反问,你们马耳他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兔子肉,还吃马肉?” 對很難作答的話,這樣的反問很棒。 建民在信中寫“实际上,吃肉是人类的悖论,牛和马都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人们还是吃掉他们的肉,牛肉,马肉,鸡鸭鱼肉,成了餐桌的佳肴。去过马耳他的屠宰场看过自动流水线的设备,人类对动物真是很残酷,刮其毛,剥其皮,吃起肉,还要考虑用电击,减少动物痛苦,保持肉味鲜美。一方面,要环保,要人权,要自由,另一方面,要研制高端武器,为了资源,到处杀戮引起战争。人类的无穷贪欲是罪恶的源泉,但是还要标榜自己。一切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进化,周而复始。” 這就是我們生存的世界。有不少的互相矛盾和無謂的相互攻擊。 我給余處長,曾寫了一封余虞回敬的每日回覆。余處長曾任台灣駐慕尼黑辦事處的處長。是一位詩人,我們一年多來,每天以“詩”來通信,我曾 寫了一首詩回敬他: 三星堆文物與核戰之後 三星堆內看文物 似與埃及有相互(請參見後註) 不同古國神話史 相互參證溝通路 滄海桑田不為奇 時間消失難存跡 核戰開動人類亡 地球陷入千年荒 縱有外星人登陸 難尋痕跡渺茫茫 註:埃及國王Danaus和雙胞胎兄弟Aegyptus各生了50個孩子,為了權力,Danaus和他的女兒被Aegyptus貶走。Danaus他們自己另謀生路。當Aegyptus後來要他的50個兒子跟Danaus五十個女兒成婚時,Danaus佯作答應,命令他的女兒,在新婚之夜,殺死她們的新郎報仇。49位服從,一位反對。這49位女公主在希臘神話的地獄內,受到永無休止的處罰。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有人抱怨 虞和芳 27.4.22.發佈

有人抱怨 虞和芳 27.4.22.發佈 A跟維基僱員B抱怨,因為他的名字沒有寫在維基百科全書上。 B 你一定沒有什麼成就,所以沒有刊登在我們 百科書上。 A 你欺人太甚,你們維基上寫豬,寫鳥,難道我不如豬? B 豬只是一個動物種名,我們沒有寫是哪條豬。 A 這是你們的事,跟我不相關。 B 我們記載了千萬人的名字,誰叫你沒有成就,上不了百科書,不能怪我們。 A 你這樣瞧我不起,推卸責任不行,你要給我好好說明,難道我們人不如豬狗牛羊? B 請你別耽擱我的時間,好多人還在等著向我發問。 A 我比他們早來,我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你作為維基的顧問,有義務先回答我,然後才能換到別人。你是會欺負人,這樣的瞧不起人,我要上法院告你。 B 請你小聲一點,別人聽到,還以為我犯了什麼罪,要受到你告發。 A 每個人都是平等,我不比別人差,而你不聽我的講述,我是選民,連政客們都要細心的聽選民的心聲,你卻是這般的鼻子高高在上,我要上述文化部長,關閉你們的維基百科,這種俾倪讀者的作風,根本觸犯人權的精神,我不但有權告你,還要上訴關掉你們的權利,我們在法院見面。 說完,A憤憤地離開。 B這時忍氣吞聲的,按一個鍵,這樣來了一位文質彬彬的人,他讚美維基對他的貢獻,他買不起書籍,買不起百科全書,但是他從維基內獲得他想要知道的知識。不用花一分錢,這對家境清寒的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知識來源,這樣他不只是獲得書本上的知識,而能夠左右逢源的得到更多可以信任的知識。他非常感激有維基百科全書的存在,裡面有最新的世界消息,這些即使是最好的百科全書,都不能夠樣樣顧到的。這時B才能喘一口氣,他心想,幸好有公道,知道感恩的人,這些人,給世界帶來了公平和溫馨。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為什麼專制國家的法律很嚴格 虞和芳 11.4.22.發佈

為什麼專制國家的法律很嚴格 虞和芳 11.4.22.發佈 古代的國王,法律由國王制定,這是對別人的處分,自己除外,所以處分嚴格,不但有四馬分屍,砍頭的處分,斬腰的處分,還有切肉剝皮的處分。 專制國家的處分很嚴,因為由獨裁制定法律,這是處罰別人,獨裁不在內,所以可以罰一儆百,有時對付對手,一殺就是幾十幾百,如希特勒,史達林。 猶太教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處分,變得仁慈多了,這是對罪犯的處分,限制一個範圍,即使報仇,也不可超出範圍。「冤有頭,債有主」,就是不能隨心所欲,亂來罰人, 拿偷竊來說,以前比利時對非洲黑人的處分,是斬手,這樣就不敢偷竊。 在民主國家中,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而且部長首長,總統由人民選舉出來,權力來自人民。要得人心,處分就不能夠太嚴。偷竊,還回贓物,就不會受到什麼大的處分。 遲到,若是處分嚴厲的話,每個人或多或少會遲到;在學校,學生遲到,會扣分,老師遲到,學生可沒有權力去扣分。 因此有人說,西歐民主政治所以廢除死刑,這一方面是仁道,另外一方面,高位的人,也可能犯上罪行,那麼一切處罰從鬆。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Bülow 的「陽光下的地方」和跟日本的戰爭。     Stefan Rokoss,虞和芳翻譯 28.12.21.發佈

Bülow 的「陽光下的地方」和跟日本的戰爭。     Stefan Rokoss,虞和芳翻譯 28.12.21.發佈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點是 人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正確的教訓,但也可以得到錯誤的反應,得出錯誤的、導致危險的結論和後果 ------------ 1897 年 12 月 6 日,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將近 17 年,Bülow以外交大臣的身份在德國國會大廈發表他的「陽光下的地方」演講,為德國於 11 月 14 日征服山東半島辯護1897 年,目的是建立德國殖民地 Kiautshou-Tsingtau膠州灣青島。 1914 年 11 月 7 日,德國殖民勢力在 Kiautshou 向日本投降,日本向德意志帝國宣戰,尤其是為此目的,從而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 世紀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崛起伴隨著以下戰爭:1894 年 8 月至 1895 年 4 月的第一次中日戰爭,隨後日本吞併朝鮮,1895 年 10 月 8 日朝鮮明成皇后被刺殺。 1904 年 2 月至 1905 年 9 月日俄戰爭、滿洲危機、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9 月的第二次中日戰爭以及日本襲擊珍珠之後1941 年 12 月 7 日與美國開戰並進入二戰時代。 雖然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盟軍一方,但凡爾賽條約並沒有規定青島歸還中國,而是規定這個前德國殖民地交由日本。這在中國引起極大的愛國憤慨,尤其是在學生青年中,即中國共產黨視為其起源的「五四運動」。 可以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人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正確的教訓,但也可以得到錯誤的反應,得出錯誤的、導致危險的結論和後果。從19世紀上半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曾經引以為傲的文化大國,飽受西方殖民列強和日本鄰國的深切民族屈辱。中國的命運不僅取決於今天的中國精英——比如美國——是否從歷史中學到了正確的東西。一個目前仍懸而未決定的問題。 Bülow’s “Platz an der Sonne” und Japans Kriege Stefan Rokoss Seine “Platz an der Sonne”-Rede hielt Bülow vor dem Reichstag am 6. Dezember 1897, also knapp 17 Jahre vor dem ersten Weltkrieg, in seiner Eigenschaft als Staatssekretär des Äusseren zur Rechtfertigung der deutschen Landnahme auf der Shandong-Halbinsel am 14. November 1897, die mit dem Ziel der Errichtung der deutschen Kolonie Kiautschou-Tsingtau erfolgt war. Am 7.November 1914 kapitulierte die deutsche Kolonialmacht in Kiautschou vor den Japanern, die dem Deutschen Reich nicht zuletzt mit diesem Ziel den Krieg erklärt hatten und damit in den ersten Weltkrieg eingetreten waren. Der Aufstieg Japans nach den Meiji-Reformen im 19. Jahrhundert war von folgenden Kriegen begleitet: Erster Chinesisch-Japanischer Krieg August 1894 bis April 1895 mit nachfolgender Annexion Koreas durch Japan und der Ermordung der koreanischen Königin Myeongseong am 8. Oktober 1895 durch Japaner, der folgenden japanischen Expansion in die Mandschurei mit der Folge des Russisch-Japanischen Krieges vom Februar 1904 bis Juli bzw. September 1905, der Mandschurei-Krise, dem Zweiten Chinesisch-Japanischen Krieg von Juli 1937 bis September 1945 und nach dem japanischen Angriff auf Pearl Harbor am 7. Dezember 1941 der Krieg mit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und der Eintritt in dem Zeiten Weltkrieg. Obwohl China im Ersten Weltkrieg auf alliierter Seite teilgenommen hatte, sah der Versailler Vertrag eine Rückgabe von Tsingtau an China nicht vor, sondern den Verbleib der ehemaligen deutschen Kolonie bei Japan. Das führte in China, besonders unter der studentischen Jugend, zu einer gewaltigen patriotischen Empörung, der “Vierten-Mai-Bewegung”, die die Kommunistische Partei Chinas als ihren Ursprung betrachtet.  Man kann aus der Geschichte lernen. Man kann das Richtige aus der Geschichte lernen, man kann aber auch das Falsche lernen, falsche, gefährliche Schlussfolgerungen und Konsequenzen ziehen. China war seit der ersten Hälfte des 19. Jahrhunderts bis in die Zeit des Zweiten Weltkriegs hinein als einst so stolzer Kulturnation tiefer nationaler Demütigung ausgesetzt durch die westlichen Kolonialmächte, dann auch durch den japanischen Nachbarn. Und nicht nur das Schicksal Chinas wird davon abhängen, ob die heutigen Eliten Chinas - wie auch der USA - das Richtige aus der Geschichte gelernt haben. Eine derzeit noch offene Frage.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