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Czarna Madonna 虞和芳 16.8.25.發佈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Trump和Putin要在這週五相約在Alaska 虞和芳 12.8.25.發佈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2月8日一天做的一些事情 虞和芳 9.2.25.發佈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在旅館Garden餐廳送的五道可口的菜餚 虞和芳 4.6.24.發佈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厚道的人相互扶持 虞和芳 29.9.23.發佈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談到為親友立傳 虞和芳 28.9.23.發佈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方才下樓倒垃圾時 虞和芳 23.8.23.發佈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讀到慶平先生轉寄來的38岁“花花公子”,接掌千亿帝国 – 芝加哥時報 虞和芳 21.8.23.發佈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上午我們談到的事 虞和芳 20.11.22.發佈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回憶購買翻修德國的古堡 虞和芳 19.11.22.發佈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我們都是地球人 虞和芳 11.9.22.發佈
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東風西風 虞和芳 4.4.22.發佈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祖沖之號」的問世 虞和芳 11.5.21.發佈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史詩的創始人Colophon的Antimachus 虞和芳 8.3.21.發佈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Vœux du paon孔雀的祝福 虞和芳 15.2.21.發佈
Hector和九位Neun Helde英雄的形象 虞和芳 15.2.21.發佈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一位藝術家Daidalos的命運 虞和芳 20.1.2020發佈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跟湯延池老師是一段台大和人生道路上的結緣 虞和芳 22.10.2020
跟湯延池老師是一段台大和人生道路上的結緣 虞和芳 22.10.2020發佈
跟湯老師延池的結緣是因為我們同是台大畢業,他的夫人是台大外文系畢業,是我的學長。
湯延池老師(1931年7月29日-2020年9月21日),在台大時,是學法律,獲得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學博士。是語言專家,他後來的事業和教學,以推廣漢語理論,語言學爲終生志願。他是台灣語言學界一位傑出的學者。湯廷池教授(1977)出版的《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第一集 移形變位》,到(2000)出版的《漢語語法論集》在這二十三年間他著作等身,更不要說對漢語的遣詞用字有深層的體會
跟湯老師的緣份,可以透過語言文字來說明。
語言文字是人類創造出彼此溝通的工具。湯老師精通中,英,日等語言。跟湯老師的緣份可以拿「陰陽」兩字和「路」字來談。
我們的緣份是在人生中不同的「陰錯陽差」,和「路」的橫貫交錯交通中的緣份。
陰陽兩個字是中國哲學和醫學的基本,也是宇宙現象透過陰陽的各種變化。
我在德國以自然醫學行醫20年,教授中國醫學,曾受邀請參與六部德國公立電視台的45分鐘醫學影片和講座。每次我都要談到「陰」、「陽」兩個字,都要談到中國文字的奧妙。
我對德國的醫生學者上課時都說,中文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字,中國醫學,受到陰陽學說的影響,也是自古以來,貫穿時空,繼續在世界各地應用來治病的文化。
每一個中文穴位的名稱,不只是可以作為診斷,也可以作為治療,這是中國文字的奧妙。如凡是有「神」字的穴位,都跟腦部,心血管,神智,胸腔有關,可治療惊悸、失眠、頭痛,目眩、記憶力減退、憂鬱,精神不寧等疾病,如「神門」「四神聰」「神庭穴」、「本神穴」、「神封穴」「神闕穴」。
「神闕穴」在語言文字上很妙:變化莫測為神,闕為古代宮門外兩邊供瞭望的樓臺,中有通道。泛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如宮闕。也有過失,官職的空位,虧損,短少,未足數脫漏之意。
而神闕是肚臍眼,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繫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又名命蒂。神闕穴,就是肚臍眼,是父母陰陽結合成一體,胎兒賴此生存,生長的宮闕,為新生命的重要居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胎體因此逐漸發育,變化莫測,因名神闕。它在人體的功能作用: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腸炎、痢疾、尿瀦留。
這個穴位禁刺;宜灸。
中醫的風字,風為百病之長,談起中風,人人變色。中醫的風,內經說,動有遲速,即是所謂的風,風善行數變,風無孔不入,但是風要侵犯人體,第一步,必須要突破人體的孔竅!跟風字有關的穴位「風門」、「風池」、「風府」、「風市」。
這些穴位我們都得要留意,不讓外風侵入,它們同時又是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的要穴。
中文的「路」字。路是「足」字在左,「各」字在右,是每個人的足跡,跟走過的「路」道路有關。「路」這個字,具有連結往來溝通等深義。
路是人造出,人走出,每人都有一條自己走的人生路。而人生的道路一方面是前人的建樹餘澤,包括前人的知識領域透過語言文字傳播。另外一方面它也是抽象的路,它最後分為陰陽兩路,生死兩地。
我在台大四年求學期間,跟中文系有一段很深的緣份。雖然我讀外文,但是時常去中文系聽課,深受葉嘉瑩老師的影響,她跟我1966年差不多一個時候,先後出國,她去加拿大,我赴歐洲比利時魯汶大學。我們為出國跑不同的部門辦理手續,兩人不時碰面數次,每次都交談甚歡,此別一直到2000 年 6 月 29 日(星期四)台灣國際漢學會議在南港舉行時,又再遇到葉嘉瑩教授,和她的學生,中文系曾跟我一起上她課的吳宏一教授。這是多麼的愉快。可惜葉嘉瑩教授的皮包連同加拿大護照被偷,她忙著辦理護照和信用卡文件,我們只匆匆見面。這次與會的還有陳奇祿教授,見到他,真是開心。當我畢業後,在台大管理外國學生部門做事,陳奇祿教授他那時是考古系系主任,兼外國學生部門的主任,在他的安排下,我在他的辦公室跟他一起“共事”大半年,直到我1966年五月就出國,這是一段難得緣份。陳奇祿教授和湯教授很可能認得,湯教授也可能那天在這國際漢語研討會中出席,那是一個盛大相聚的會所,可能我們都在那個時空之中呼吸談論。
我們都是宇宙海闊天空的一分子,這個世界人和人的往來相聚,可說是因緣際會。
湯延池教授曾任台大,師大,輔大,清華大學的教授。這四所大學內,我們都有過一些緣份走過相同的路。台大是我們每人四年都先後走過椰林大道的路,聽傅鐘四年的鈴鐺響聲。
跟師大藝術系,江明賢,李振明兩位教授,當他們在2016年來馬爾他開畫展時,曾有緣相聚。後來我返回台灣時,又有幾次歡聚。2018年11月初,還在圓山飯店聚餐時又相會。以前更早時期,Martin Gimm教授,漢語學家,來到台北,創辦德國文化中心,他在師大1959 和 1963 學習滿洲語,返回德國任教,除了漢語,還教授滿洲語。很幸運的我跟他五十年前認識,之後不時在科倫他任教的大學,和他來慕尼黑教授滿洲文時相聚,至今還有聯繫,這是一段長期的結緣。
輔仁大學為于斌樞機在台灣創立,于斌主教介紹我認識在德國的辛達謨神父。後來2006-2014年,來到台灣南華大學任教,透過歐研所郭武平所長的介紹,他的弟弟為聖言會神父,曾任輔大的副校長,我有緣的在輔大參加過國際研討會,跟歷史系的雷俊玲教授有過一段結緣。曾受到輔仁大學郭副校長的邀請,參加輔大神職人員和神職教授的數日聚會,每天一起早午晚餐,參與共同的活動。後來德國的von Bredow教授來南華大學客座一學期,我曾跟他一同拜訪輔仁大學,這些輔大的校園,湯教授一定走過,那些教授們,湯教授一定也見過,說過話,這又是一段不同時空人路的結緣。
被譽為中國原子能之父,晚年來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執教的孫觀漢教授(1914年6月7日-2005年10月14日),也有一段結緣的情份。我們在美國,在德國,在台灣都曾相聚,最後他過世時,清華大學為他舉行追悼會,總統陳水扁出席。跟孫觀漢教授有幸能有一段機緣,我們通信不下一百多封。湯教授和孫教授在同一清華大學內,呼吸過同樣的空氣,走過相同的路,這又是時空路中之緣。
跟湯教授足跡經歷的四所大學,台大,師大,輔仁大學,清華大學,都有過不同時間的同事,時間,路,曾有過一段緣份,才會不禁回憶到一段彼此有緣的人物,在這段回憶思念中,世界時空,過去現在,天涯海角拉成一線,栩栩如生的呈現在眼前。
宇宙海天遼闊,一花一世界,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而意識感官中,經歷這麼多的相聚分散,全是緣份,絕不是偶然。
人和人的溝通,心心相印,是跨越時空,是無足、無急、無速、只需心頭一想,不喚而至。
這正是這個神妙世界的緣起緣滅。
宇宙海天遼闊,一花一世界,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而意識感官中,這麼多的相聚分散,全是緣份,絕不是偶然。
湯老師於2020年9月21日往生。這對他的家人,親友,同事學生是一個悲痛的消息,可惜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
湯延池老師的追思會將在十一月廾一日在台灣舉行。遙遙的祝福湯老師一路好走。那是每一個人遲早都要走的路。
湯老師走入另外一個道路,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他的精神典範,他在人世間的播種耕耘,他帶給世人的影響,透過他的作品,教育播種,世世代代春風化雨般的將永垂不朽。
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演講(全文) 虞和芳 轉寄發佈
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演講(全文) 虞和芳 轉寄發佈
今晚讀到李慶平先生轉寄來的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演講(全文)本擬節錄。但是每句每段都是那麼的清晰明瞭,透徹清新的說出中國的文明,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從來沒有侵略的基因,在中華文明的詞典中,歷來崇尚“以和為貴”“和而不同”,致力於“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對和平和諧的追求,根植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如今大力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淵源。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罕見的連續不斷的超大型文明,今天的中國對於傳統文明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艱難探索、砥礪前行,找到了一條復興發展的成功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然後條條數出,中國如何走出貧困,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物資短缺發展到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製造業大國;從一個屢受侵略的半殖民地國家,發展成為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世界大國。
演講中一一舉出 ,中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為國際格局演進不斷注入正面能量。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把維護世界和平寫進了第一部憲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這一莊嚴承諾的國家。70多年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戰爭和衝突,從未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現在中國已成為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第二大出資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士兵最多的國家,參與了所有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
堅決維護和平發展,共同反對分裂世界。作為負責任大國,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新冷戰”的圖謀,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剝奪中國人民以及各國人民追求發展、實現美好生活的權利。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堅持和平發展,反對衝突對抗。
然後提出跟歐洲努力從四個方面建設夥伴關係。
最後說明,為建立一個更可持續、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他的演說不卑不亢,說出中國文明特色,中國不在於爭霸。
從王毅的演說來看,台海兩岸不會發生戰爭,中國能維持兩岸和平,就能維持世界和平。
這篇王毅演講文,值得一讀再讀,感謝慶平先生的轉寄,將它全部錄下,請分享。
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演講(全文)
2020-09-01 15:49:51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8月30日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發表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團結合作,開放包容
共同維護人類和平發展的進步潮流
——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演講
(2020年8月30日,法國巴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 王毅
尊敬的德蒙布里亞爾院長,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再次到訪歐洲。過去半年多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球。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射出複雜的世界圖景,既有像中歐這樣同舟共濟、攜手合作的暖流,也有甩鍋推責、單邊霸凌的逆流。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製造仇恨與對抗的“政治病毒”。將疫情政治化、標簽化,甚至將特定國家污名化,不僅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反而嚴重侵蝕著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
和歐洲一樣,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受尊重的文明之一。習近平主席說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民,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國的復興,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讓中華文明重歸人類發展進步的潮頭,開啟中國與世界開放交融的新紀元。一些人稱中國的復興是為了改變甚至征服世界,這是對中國歷史、中華文明的無知。
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從來沒有侵略的基因。歷史上,中國在相當長時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並沒有謀求對外擴張、稱霸世界。在中華文明的詞典中,歷來崇尚“以和為貴”“和而不同”,致力於“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對和平和諧的追求,根植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是我們如今大力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淵源。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罕見的連續不斷的超大型文明,今天的中國對於傳統文明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艱難探索、砥礪前行,找到了一條復興發展的成功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物資短缺發展到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製造業大國;從一個屢受侵略的半殖民地國家,發展成為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世界大國。
在這條道路上,人民實現了真正當家作主,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過去70年來,中國有超過8.5億人口擺脫了貧困,人均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實現了近14億人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去年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全球民生福祉報告顯示,過去10年中,中國排名上升25位,在受調查的152個國家中進步最快。今年,中國人民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這意味著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各位朋友,
中國的發展是中國人民用勤勞、智慧和勇氣幹出來的,也得益於和平友善的國際環境,得益於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同時,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于中國人民,也惠及了全世界。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為國際格局演進不斷注入正面能量。新中國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把維護世界和平寫進了第一部憲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這一莊嚴承諾的國家。70多年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戰爭和衝突,從未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現在中國已成為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第二大出資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士兵最多的國家,參與了所有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
中國始終是國際秩序的捍衛者,為全球治理體系不斷增添穩定因素。中國已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和500多項國際公約,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以世貿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始終是全球化的推動者,為構建開放型世界不斷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截至2019年,中國總體關稅水平已降至7.5%以下,低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中國市場準入不斷擴大,已連續兩年成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是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是國際各大跨國企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7年前,習近平主席著眼全球化發展新形勢,提出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7年來,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合作夥伴國家的貨物貿易總額累計超過了7.8萬億美元,直接投資超過了1100億美元,有力促進了各國民眾就業和社會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同比增長19.4%,中歐班列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成為承載希望的“鋼鐵駝隊”,為保障疫情下中歐及“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物流暢通和物資供應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始終是世界發展的貢獻者,為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提供強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連續10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減貧事業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無論是在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穩健的政策、堅實的經濟基礎,都在地區和世界經濟復甦發展中起到重要拉動作用。
面對全球疫情,過去半年來,我們發起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緊急人道行動。我們響應各國需求,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緊急醫療物資援助,為180多個國家舉辦衛生專家專題視頻會議,向31個有緊急需求的國家派遣了33支醫療專家組。
這些鮮活的數據、真實的事例,無不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順應了14億中國人民的願望,順應了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不僅有益於中國,同樣有益於世界。既然這條道路是正確的,我們當然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各位朋友,
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嚴重衝擊,但實踐證明,中國在疫情的衝擊下屹立不倒,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第二季度的中國經濟已經止跌回升,增長3.2%,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增長的國家。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將成為2020年少數幾個保持正增長的國家之一。最近調查顯示,99.1%的外企表示將繼續在華投資經營,89%的歐盟企業不會考慮把產業鏈撤出中國,中國仍是大部分歐洲企業的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這些都是世界給中國發展所投下的“信任票”。
面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國提出要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對外開放,同世界更多分享中國的發展紅利,以自身復甦帶動世界共同復甦,以自身發展帶動世界共同發展。
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發展。中國不是當年的蘇聯,更不願也不可能去做第二個美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永遠不會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我們將堅持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構建更加廣泛的全球夥伴關係,不斷擴大我們的“朋友圈”。
中國將繼續堅持開放發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以更低的關稅水平、更短的負面清單、更便利的市場準入、更透明的市場規則、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為全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中國將繼續堅持合作發展。中國的發展得益於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我們將繼續積極推進大國協調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增進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以合作促安全、以合作謀發展、以合作迎挑戰。
中國將繼續堅持共贏發展。我們一貫反對零和博弈和贏者通吃,決不會通過掠奪別國資源、犧牲別國利益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我們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始終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各國一道不斷做大合作的蛋糕,實現共同發展的願景。
中國將繼續堅持包容發展。我們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會輸出制度與模式,更不願搞意識形態對抗,將繼續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推動發展模式的交流互鑒。
各位朋友,
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使變局加速演進。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災疫面前,人類再次面臨進步還是倒退、團結還是分裂、開放還是封閉的關鍵抉擇。
縱觀近代史,人類文明進程曾多次被極端勢力打斷。最近,世界上又有一股勢力蠢蠢欲動,企圖為世界拉下新的“鐵幕”,豎起新的“柏林墻”,製造一場新的“冷戰”。當前的中美關係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局面,根源在於美國一些極端勢力處心積慮地要把中國渲染成主要對手,不擇手段地遏制中國的發展進程。他們還蓄意在國際上挑動意識形態對立,公開脅迫別國選邊站隊,試圖將中美關係拖進衝突對抗的陷阱,將各國綁上大國競爭的戰車,將好端端一個世界推向動蕩與分裂。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任何倒行逆施都不得人心,也不可能長久。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十字路口,中歐理應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負責任的態度,從中歐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共同抵制煽動仇恨和對抗的逆流,堅定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為複雜多變的世界提供更多的穩定性。
首先,我們要堅決維護和平發展,共同反對分裂世界。作為負責任大國,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新冷戰”的圖謀,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剝奪中國人民以及各國人民追求發展、實現美好生活的權利。我們願與歐洲共同發出時代的強音: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堅持和平發展,反對衝突對抗。
第二,我們要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共同反對單邊霸凌。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站在多邊主義一邊,倡導和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中國視歐盟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重要力量,願與歐方共同維護多邊體系的有效性和權威性,捍衛公平正義和國際秩序。
第三,我們要繼續拓展互利合作,共同反對隔絕脫鉤。今天的中國與世界早已水乳交融,尋求與中國脫鉤,就是與發展的機遇脫鉤,就是與最具活力的大市場脫鉤。中歐作為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應堅守自由貿易,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推動疫後全球發展繁榮發揮關鍵作用。
第四,我們要攜手應對全球挑戰,共同反對以鄰為壑。人類面臨的風險從未像今天這樣頻繁而莫測。氣候變化、網絡安全、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挑戰給世界帶來現實威脅,類似疫情危機的全球性挑戰未來仍會發生。中歐應成為推動全球治理的典範,共同強化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作用,共同反對本國優先、損人利己的行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各位朋友,
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週年。45年來,中歐關係發展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中歐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中歐雙方社會制度雖然不同,但不是制度性對手,而應是全方位戰略夥伴。45年來,中歐關係發展帶給我們的重要經驗是,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對話增進信任,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通過建設性溝通妥處分歧,通過加強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歐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主張什麼、反對什麼、合作什麼,具有世界意義。在抗擊疫情和共謀疫後復甦的關鍵時刻,中歐應進一步加強團結合作,按下各領域對話合作的“重啟鍵”,充分發揮“雙引擎”作用,為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注入強大推動力,努力從四個方面建設夥伴關係。
一是構建抗疫夥伴關係,推動疫後經濟復甦合作。當前沒有什麼比控制疫情、挽救生命更重要。中歐應加強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研發和生產合作,共同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國際機構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強化投資夥伴關係,實現互利共贏。中歐應相向而行,儘早就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難點問題找到解決方案,今年內達成一項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資協定。在此基礎上,雙方有必要儘快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啟動自貿進程。雙方還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儘早達成《中歐合作2025戰略規劃》,為雙方全方位對話合作提供制度性框架。
三是打造綠色和數字夥伴關係,拓展中歐合作新的增長點。我們應深化環境技術、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可持續金融等領域合作,打造中歐綠色夥伴;應加強在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合作,打造中歐數字夥伴,為全球數字領域標準規則作出貢獻。
四是深化多邊合作夥伴關係,加強中歐國際事務合作。我們應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等對話合作,攜手克服各種全球性挑戰。我們還應共同維護伊核協議,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加強對非三方合作,為建立一個更可持續、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兩人意見不同的討論 虞和芳 22.6.2020.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