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醫德的重要 虞和芳 21.6.25發佈
醫德的重要 虞和芳 21.6.25發佈
醫生也是人,免不了患病,尤其接觸的都是病人,除了傳染病,會有可能傳給醫生外,在診所/醫院治病的醫生們,病人得病,會放射出多多少少的負面情緒。一般不同職業的平均壽命,醫生的平均壽命年齡, 要比許多職業的平均壽命短。 病人會遇到出言不遜,沒有耐心的醫生,這是可以想像。 在我從醫以後,所接觸的醫生,他們一般對我都以同仁對待,除了 有些性格高傲的醫生為例外。 當了醫生後,更看出醫德的重要,不可以為了錢,敲病人的竹槓, 這些多半是庸醫。 對醫學有興趣,出於愛心,為病人治療疾病,愛護病人的醫生,多半是好的醫生。這可從歐洲醫學之父的 Hippocrates 看出。他的醫醫者誓言,至今仍為醫生的圭臬。
Hippocrates醫師誓詞
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我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的顧念; 我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 我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我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 我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我鄭重地, 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定。
日內瓦宣言──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採用。 美國醫生協會也以此奉為圭臬。德國的一位醫生 Sauerbruch,就是 一位具有這種美德的典型醫生。
這章後面錄下一篇小說「審判」,那是不同病人訴苦的情況,以一位 外科醫生進入地獄受到審問為題。13.12.2020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刮砂或拔拔罐法治療Covid-19 病毒mRNA 進入人體後的後遺症 虞和芳 7.9.22.發佈
刮砂或拔拔罐法治療Covid-19 病毒mRNA 進入人體後的後遺症 虞和芳 7.9.22.發佈
Dear姊姊:
謝謝您的來函,和告訴應小珍去看中醫刮痧後果很好。那位給她治病的女醫生說,不少病人打了疫苗後,出現不同反應,有的神経痛,有的易感冒,有的起疹子,很多都是因Covid-19 病毒mRNA 進入人體後會擴散到各個器官,不會只留在肺部,它的長期後遺症是不可小戲的。
謝謝您告訴S的病, 也可試試刮砂或拔拔罐法。是的,中醫有不少方式可以去毒。去毒的穴道是腎經的竹賓和復溜穴位。我給病人戒除菸酒上癮,身體多半受到菸酒的害處,治療他們時,我都加上這兩個腿部的穴位去毒。
是的刮痧,醫生給應小珍刮前胸及後背胸椎附近,出了不少砂,把毒排出來,所以身體好很多。有時在刮手肘內部對小兒患病也有效。謝謝告知應小珍的情況。
應小珍在1980年左右,來過德國,那時我們住在Gunther Strasse,帶她去過Hofbrauerhaus去看那裡面德國人喝啤酒的情況。記憶中,您說過她跟一位醫生結婚。
您還有一位好同學林德馥,她跟一位原來要當神父的中國人結婚,他們去比利時留學時,我
正離開比利時,我們還見過面。您有他們的消息?
您的那章節,請您將新加的檔案寄給我。我可加在轉為PFD的原稿上,再改為PDF檔。這應該是最省事的方法。
請我們大家都保重。 敬祝
安康
和芳上
6.9.22.
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有關疫病第四次預防針 虞和芳 9.6.22.發佈
有關疫病第四次預防針 虞和芳 9.6.22.發佈
今天該是我們在馬爾他接受第四次疫病預防針的注射日期。
馬爾他對疫病的防治辦的很徹底,為歐洲的模範。
S讀到一篇FAZ的報導,有關疫病會導致肌肉骨骼發痛,影響行動,導致渾身無力的不良後果,認為他就是受此影響,導致的後果,因而我們決定不去接受這第四針的防疫注射。
FAZ的報導是來自Marburg城的醫生提出這種疫病防疫針的後遺症,以一位女記者的親身遭遇報導。
因為威英是在Marburg行醫,我是在Marburg大學拿到博士,昨天就寫信給她。
Dear威英:
請讀這篇德文FAZ報導的文章。至少Marburg的醫生有這種勇氣來報導疫病預防針的一些可能後果。裡面所說的渾身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狀況,很有可能,但是因為Wenn die Corona-Impfung krank macht比得到疾病的後果要好很多,所以人們還是紛紛的接受疫苗注射。
我在Marburg唸書的時期,就有一位音樂系的博士助教說,他加入一個組織,調查被醫生因為疏忽而受到禍患的病人。其中就有一位,因為左眼患病要割除,而醫生弄錯了眼睛,割除右眼,結果成為瞎子。
在我診所中,遇到好幾位受到打預防針身體健康損傷的例子。最嚴重的是一位病人的女兒,接受小兒預防針後,女兒受到殘廢的結果,父親不服氣,上訴二十多年後,終於勝訴。他說女兒即使得到賠償,但是終身殘疾,沒有用處。他本身是一個網球教練。這在寄給妳的《病人在說話》書中有記載。
總之,有疫苗注射是一種德政,此報導可以透過Google自動翻譯,翻譯成為別的語言。翻譯可能會有詞不達意,或是翻譯錯誤之處,但是Google的翻譯系統很不錯,至少可以看得出來,內中寫什麼。
妳在Marburg的診所,有沒有遇到這種例子?Christoph在他的醫院內,對癌症病人打預防針持什麼態度?
我最近沒有時間來翻譯它,否則會翻譯成中文發佈到blog 上。
總之,最好身體健康,沒有免疫系統上毛病的人,得到這種疫病後遺症的可能會更少。妳一定要先自己治療好妳的花粉熱敏感症。
———-
是的,S認為他的行動不便,是接受了疫病預防針的緣故,我說,既然他心中存疑,就還是取消注射為妙。
昨晚他開始接受針灸治療他的這種不適,這不是一兩次就能夠治癒,至少1-2個療程,而且他每天還要活動筋骨才行。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治療新冠性病毒的新藥 虞和芳 30.1.21.發佈
治療新冠性病毒的新藥 虞和芳 30.1.21.發佈
新冠性病毒蔓延世界。
人類醫療前進的國家,發明了不同的疫苗接種防治此pandemic。不少國家積極生產,不過它的接種,作用還要假以時日才生效。同時美國發明治療此疫病的monoklonalen Antikörper單克隆抗體。
這樣雙管齊下,防治此疫病,將會克服它的蔓延氾濫。
雖然又出現新變種的巴西病毒,不過醫藥企業機構正在積極的研究開發如何對付此新變種。
下面錄下德國FAZ報紙報導,德國向美國購買治療此新冠性病毒的藥,以及它的新作用。
—————
聯邦政府購買治療 新冠性病毒的藥
FAZ的報導,先中文,後附德文原文
聯邦政府為德國購買了一種新的基於抗體的治療新冠性病毒藥。從下週開始, monoklonalen Antikörper單克隆抗體將在德國作為歐盟的第一個國家使用。聯邦衛生部長Jens Spahn說:“首先在大學醫院使用。聯邦政府以4億歐元的價格購買20萬罐。”
據媒體報導,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感染新冠性病毒後接受這種抗體藥物治療。 “它們就像是被動接種一樣。 Spahn說:“在預防嚴重病程的早期階段,給予這些抗體可以幫助高危患者。”
10月初,特朗普接受了美國公司Regeneron的抗體組合REGN-COV2的治療。 REGN-COV2的活性成分是兩種特別開發的抗體組合,這些抗體與冠狀病毒所謂的刺突蛋白結合,因此可以使其結構變形。這是為了防止冠狀病毒攻擊人類細胞。根據Regeneron的說法,兩種不同抗體的組合應可防止Sars-COV2病毒突變。
FAZ
Bundesregierung kauft neues Corona-Medikament
Die Bundesregierung hat für Deutschland ein neues Corona-Medikament auf Antikörper-Basis gekauft. „Ab nächster Woche werden die monoklonalen Antikörper in Deutschland als erstem Land in der EU eingesetzt. Zunächst in Uni-Kliniken“, sagte 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 Jens Spahn (CDU) der „Bild am Sonntag“. „Der Bund hat 200.000 Dosen für 400 Millionen Euro eingekauft.“
Mit dieser Form der Antikörper wurde laut dem Medienbericht der frühere amerikanische Präsident Donald Trump nach seiner Corona-Infektion behandelt. „Sie wirken wie eine passive Impfung. Die Gabe dieser Antikörper kann Risikopatienten in der Frühphase helfen, dass ein schwerer Verlauft verhindert wird“, sagte Spahn.
Trump war Anfang Oktober mit der Antikörper-Kombination REGN-COV2 der amerikanischen Firma Regeneron behandelt worden. Der Wirkstoff von REGN-COV2 ist eine Kombination aus zwei speziell entwickelten Antikörpern, die sich an das sogenannte Spike-Protein des Coronavirus binden und so dessen Struktur deformieren können. Auf diese Weise soll verhindert werden, dass das Coronavirus menschliche Zellen angreifen kann. Die Kombination aus zwei verschiedenen Antikörpern soll laut Regeneron verhindern, dass der Erregervirus Sars-COV2 mutiert.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古典歐洲醫學分門別類成為分支的西醫 虞和芳 2.9.2020發佈
古典歐洲醫學分門別類成為分支的西醫 虞和芳 2.9.2020發佈
歐洲從文藝復興和其後的醫學,可說15世紀之後的醫學,有了長足進步。不少的發明,發現,對醫學進步有很大的增進,對自然醫學也有不少的啟發和貢獻。
由此也看出歐洲所發展出的化學藥品、醫學的分類,越分越細;開 刀手術的進步頻繁,使得西醫與自然醫學開始有了明顯的區分。西醫逐 漸注重手術,合成藥物,忽略人體的身心整體。
合成藥品是特效藥物,固然有時對治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往 往容易忽略人體的器官功能上,七情六慾所造成的疾病。另外,化學藥 物長期服用後,時常會引起副作用。
只是單一方面的手術開刀,並不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就不能解 決疾病的癥結。於是西醫逐漸發展出跟自然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完全不 同的醫學理論。
西醫採分科治療;自然醫學和中國醫學為整體論,認為內外,身心 靈都互相關連,不能分離。中醫認為疾病與整個身體的元氣有密切關係。 如此一來,西醫與自然醫學的這兩種治療出發點有了分歧,各有所長。 對慢性病,器官功能性疾病的治療,一般認為自然醫學要強於西醫。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宏觀微觀的整體醫學 虞和芳 14.6.2020.發佈
宏觀微觀的整體醫學 虞和芳 14.6.2020.發佈
什麼是宏觀微觀的整體醫學?
這是身心靈都具備的醫學,這是將人和自然宇宙連為一體的醫學。
所有古老的醫學都是整體的心身靈醫學。
中國的解釋宇宙來源: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的概念是易學的宇宙論。
易經中的「太極」與「道」字相通,正因為萬物由「道」所生,因此萬物變化均由太極,化成兩儀、四象、八卦。
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之道,曰陰與陽也」,並引用孔子的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者,陰陽變化之理也。」道,即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也就是:
道=太極=陰+陽=無+有,
「道可道,非常道」,只有「無名」才是天地之始。
道,常以天為代稱,源於中國古代思想家傳承至今的重要概念。
道家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儒家孔子曰:「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
道家莊子曰:「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
醫學是對人,人有七情六慾,有思想,有意識,還有下意識,有靈性,會做夢,
所以古代的傳統醫學都跟天文宇宙,跟占星術,跟神秘的magic,也用來治療疾病,心病要用心來治療。
傳統醫學,也跟宗教有關。
治病要遵造一定的法則規則,每個傳統醫學都有它的治療原則,中醫是臟象學說。
西醫發展出的各種測量儀器,數據,對治病有一定的輔助,如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就知道病人有什麼病態,就給以藥物治療。它們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很難治根,多半一吃藥,就不能夠終止。長期服食藥物,又有副作用。這時整體醫學可以來幫助病人治療慢性病,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治病也要因人而異,在治病中,對A有效的藥物,可能對B是毒物。如對酒有敏感的人,不能夠給以藥酒。
這些是自然醫學的奧妙處,因為我們人有感情情緒,有意識,有下意識,有靈性,這些跟免疫系統都有關聯。
人體內外相互相連,又受到環境天時地利的影響。這些醫生在治病時,都要加以考量。有些要病人合作,如戒菸酒,改善飲食,做運動。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病人的發問 虞和芳 15.5.2020發佈
病人的發問 虞和芳 15.5.2020發佈
在德國給人治療疾病時,不少病人問我:醫生要我開刀,我要不要動手術?
這不是一種容易回答和解決的問題。
這要看病人得的是什麼病,是緩是急,有沒有生命危險,是否一定需要手術。若是能夠用自然醫學就能治療好的,並不需要動手術,我就會要他們先治療,不必一定要急著手術。果然有些病人不用手術,疾病就治療好了。如胃病,一位年輕女病人,告訴我,她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有一天,一吃下食品,就想吐,她去找內科醫生,醫生照X光,看到胃部有一個像袋子似的囊腫,醫生不認為那是惡性腫瘤,還是建議她手術。她不肯,來我診所治療。我用針灸治療,在一診治療後,胃部不適感,就減輕。治療一個療程後,全部正常,再去做X光檢驗,那個囊腫消失。
病人得了癌症,多半是西醫手術,做了化療後,還來以自然醫學治療,來增加他們的免疫能力。
很多人問我:到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我說各有千秋,要看病人是得什麼病?慢性病,若頭痛,腰痛,腸胃疾病,中醫治療療效比長期吃藥,副作用多,要來的比較好。若是得了腦瘤,癌症等,還沒有蔓延開來,最好西醫割去腫瘤,之後以自然療法來強身保健。所以德國有一句話:誰治癒病人,誰有理。
病人看病的目的,就是希望醫生能夠解決他們的困苦,治癒他們的疾病。中西醫都是設法解決病人的苦痛。沒有哪個好,哪個壞,必要時,雙方合作。
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醫學的目的 虞和芳 1.5.2020發佈
醫學的目的 虞和芳 1.5.2020發佈
古今中外發展出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它的目標都在解決人們的生病痛苦,發展出不同系列的治療疾病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它的長處和治療疾病的強項。否則不會繼續遺傳流傳至今還在為人們所繼續沿用。同時也有它的局限性。
18世紀以來,歐洲透過不同的階段,啟蒙運動,發展新的思想潮流,不再如中古世紀受到宗教的抑制,如伽利略的天文發現的以日為中心的學說,必須收回,否則會被判為與宗教不合,以異端邪說處死刑。這樣歐洲的新精神,給西醫一條坦白大道,發展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後來的工業革命,利用新發明的儀器,如顯微鏡,看出細菌的存在,電子顯微鏡,看到病毒的存在,X光可以透視人體等等,西醫成為今日現代醫學的主流。
儘管西醫那麼的發達,有各種藥物,抗生素,手術開刀,可是遇到一些疾病還是束手無策,如最近發生的武漢病毒,沒有治療疾病的藥物和預防針,儘管西醫也發展出來,預防醫學,異常的重視。這時西醫不得不回復到人體本身就有的“免疫系統”。
201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金的三位得獎者,證明免疫系統的重要;它正常的運作,是對付癌症的重要途徑。 生物學家研究出來看出生物時鐘對人體功能的影響,而得出一個後果:不可熬夜。
西醫現在重視飲食、運動、生活規律、內心寧靜是健身之道,這跟中醫的“元氣”理論和中醫的臟象學說,吻合。這回到了治病的原始點:自己每人身體就從出生後,具有的免疫功能。一當元氣,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各種疾病接踵而來。
本書的重點在於治病回到原始點,那是我們自身就有的本能,以它為出發點來看我們的身體奧妙,健康,疾病,以及治療方法。 30.4.2020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對抗冠性病毒的最新藥物--德國發展出抗Coronavirus的remdesivir藥物 虞和芳 12.3.2020發佈
對抗冠性病毒的最新藥物--德國發展出抗Coronavirus的remdesivir藥物 虞和芳 12.3.2020發佈
好消息,新藥物remdesivir,它具有抗Ebola病毒的remdesivir,已經試用對抗冠性病毒有效。
下面是今天BR巴伐利亞公立電視台,每日發佈的新信件Der neue BR24-Newsletter informiert
所發佈的新消息,虞和芳翻譯並發佈
Coronavirus: Kommt neues Medikament in Weilheim zum Einsatz?冠狀病毒: Weilheim 的醫院是否正在使用新藥?
Das Medikament gegen Corona ist noch nicht zugelassen, dank einer Sondergenehmigung wird es aber vielleicht am Klinikum Weilheim bundesweit das erste Mal bei einem Infizierten eingesetzt. Das antivirale Medikament war gegen Ebola entwickelt worden.
抗冠性病尚未獲得批准,但由於獲得了特殊許可,此藥可在Weilheim醫院和全德國的感染者中首次使用。 此藥物是開發抵抗Ebola 埃博拉病毒病的新藥。
Bei der Regierung von Oberbayern wurde eine Sondergenehmigung für ein in Deutschland noch nicht zugelassenes Corona-Medikament erteilt. Es handelt sich nach BR-Informationen um ein antivirales Medikament mit dem Wirkstoff Remdesivir.
上巴伐利亞行政區政府已授予一種尚未在德國獲得批准的Corona-藥特別許可。根據BR的信息,它是一種抗病毒藥物,具有有效成分remdesivir。
Medikament wirkt auch gegen SARS und Ebola
此藥還可以對抗SARS和Ebola病毒
Das neue Medikament war eigentlich gegen Ebola entwickelt worden. Der Virenhemmstoff zeigt aber auch gegen SARS und andere Viren Wirkung. Bei ersten Verabreichungen nach Sondergenehmigungen in Amerika und China sollen sich die Symptome bereits einen Tag danach auch bei Corona-Patienten verbessert haben.
Jedoch hat der Wirkstoff in Deutschland keine Zulassung, darum musste die Klinikleitung in Weilheim eine Sondergenehmigung von der Regierung von Oberbayern bekommen, um den Patienten damit behandeln zu können.
新藥實際上是為Ebola病毒研發的。此病毒抑製劑還具有抗SARS和其他病毒的作用。經過美國和中國的特別批准後的第一批給藥,甚至一天后冠性病者的症狀也有所改善。
但是,此藥物的Wirkstoff 成分作用/活性作用,在德國尚未獲得批准,這就是為什麼Weilheim的醫院管理層必須獲得上巴伐利亞行政區政府的特別許可才能對病人進行治療。
80-jähriger Patient in kritischem Zustand
Behandelt werden soll damit ein 80-jähriger Patient, der seit Ende letzter Woche auf der Intensivstation in Weilheim liegt. Sein Zustand sei kritisch, aber stabil. Der Mann war mit grippe-ähnlichen Symptomen ins Krankenhaus gekommen - wenig später wurde er positiv auf das Coronavirus getestet. Laut Klinikleitung hatte sich sein Zustand so sehr verschlechtert, dass ihm seit Donnerstag in Weilheim ein Medikament gegeben wurde, das eigentlich für die Behandlung von HIV zugelassen ist. Seitdem gehe es ihm ein wenig besser. Zusätzlich wurde das neue Medikament mit dem Wirkstoff Remdesivir angefordert, das dem Patienten verabreicht werden kann.
Ob der Patient das Medikament tatsächlich bekommt, ist noch offen. Wenn er weiterhin stabil bleibt, könne er herkömmlich behandelt werden, er wird künstlich beatmet und bekommt Sauerstoff. Die Klinik berät sich ärztliche mit den Medizinern das Schwabinger Krankenhauses, wo die ersten deutschen Corona-Patienten betreut wurden. Auch mit dem Uniklinikum Düsseldorf gibt es einen engen Kontakt, so Andreas Knez vom Klinikum Weilheim.
80歲危重病人
此藥物旨在治療自上週末以來一直在 Weilheim 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80歲患者。他的病情很危重,但很穩定。該男子患有流感樣症狀來到醫院-不久後,他被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根據醫院管理人員的說法,他的病情惡化得非常嚴重,以至於他於週四在 Weilheim 獲得一種藥物,該藥物實際上已被批准用於治療HIV愛滋病。從那時起,他就感覺好一些。此外,還要求使用具有活性成分 Remdesivir 的新藥,該新藥可以對患者給藥。
尚不清楚患者是否會真正接受藥物治療。如果保持穩定,則可以採用人工呼吸和氧氣進行常規處理。該診所會與Schwabinger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諮詢,該醫院首先照顧德國的冠性病患者。 Weilheim診所的Andreas Knez說, Düsseldorf 大學醫院也與大學保持密切聯繫。
Wie wirkt das Medikament Remdesivir?
Remdesivir藥物的作用如何?
Der Wirkstoff des Mittels ähnelt den RNA-Bausteinen, die RNA-Viren wie SARS und Mers-CoV zur Vervielfältigung ihres Erbgutes benötigen. Wird von den viralen Oberflächen-Enzymen Remdesivir in die Viren-RNA, dem Träger der Erbinformation, eingebaut, kann sich das Virus nicht mehr vermehren. So beschreibt Matthias Gotte von der University of Alberta in Kanada die Wirkungsweise von Remdesivir im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vom 24. Februar 2020.
此試劑的活性成分類似於RNA病毒,如SARS和Mers-CoV之類的RNA病毒需要重現其基因組成。如果 Oberflächen-Enzymen Remdesivir 瑞姆昔韋被病毒表面酶摻入病毒RNA(遺傳信息的載體)中,病毒將不再繁殖。加拿大 University of Alberta 阿爾伯塔大學的Matthias Gotte於2020年2月24日在《生物化學雜誌》上描述 Remdesivir的工作方式。
Schnelle Verbesserung des Zustands
病情迅速好轉
In den USA erhielt ein Covid-19-Patient den Wirkstoff am siebten Tag seiner Erkrankung und schon am nächsten Tag waren seine Symptome deutlich zurückgegangen, wie Mediziner i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am 31. Januar 2020 berichteten.
"Obwohl Remdesivir bereits einigen Patienten mit Covid-19 verabreicht worden ist, haben wir bisher nicht genügend verlässliche Daten, um zu wissen, ob es wirklich den Verlauf beeinflusst." Anthony Fauci, Direktor d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根據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醫生在2020年1月31日的報導,在美國,一名Covid-19患者在其病情的第七天接受了此藥,而第二天症狀已明顯減輕。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Anthony Fauci
“儘管已經向某些Covid-19病人使用了Remdesivir,但我們沒有足夠的可靠數據來知道它是否真的影響了病程。”
Neues Medikament in Phase-3-Studie in USA und China美國和中國的3期新藥試驗
Nun laufen weitere klinische Phase-3-Studien mit Remdesivir an. Im Medical Center der University of Nebraska in Omaha werden zurzeit Covid-19-Patienten mit Lungenentzündung in einer randomisierten klinischen Studie mit dem Wirkstoff behandelt. Sie erhalten dafür am ersten Tag der Behandlung 200 Milligramm Remdesivir intravenös, an den Folgetagen jeweils 100 Milligramm, wie das NIAID mitteilte.
"Eine randomisierte Placebo-kontrollierte Studie ist der 'Goldstandard' um herauszufinden, ob eine experimentelle Therapie den Patienten hilft." Anthony Fauci, Direktor d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Klinische Phase-3-Studien sind die Vorläufer für die endgültige behördliche Zulassung einer Behandlung. Sie sollen bestätigen, dass ein Arzneimittel sowohl sicher als auch wirksam ist, indem sie seine Reichweite auf einen größeren Pool von Patienten ausweiten.
Remdesivir 的進一步臨床3期研究正在進行中。在 University of Nebraska in Omaha 大學醫學中心,目前正在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中使用此藥物治療Covid-19肺炎患者。根據NIAID的宣布,“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是確定實驗療法是否對患者有幫助的'黃金標準'。”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Anthony Fauci
3期臨床試驗是治療最終監管批准的前提。他們旨在通過將藥物的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大的患者群來確認該藥物既安全又有效。
將在治療的第一天靜脈內註射200毫克Remdesivir,第二天就分別獲得100毫克。
Behandlung von Patienten mit schwerem und mäßigem Verlauf
重度和中度病程的患者治療
In Asien starten zeitgleich zwei weitere Studien mit insgesamt 1.000 Covid-19-Patienten, bei denen das Mittel in ähnlicher Dosierung wie in den USA intravenös verabreicht wird. In diesen Tests soll ermittelt werden, ob der Wirkstoff sowohl bei schweren als auch mittelschweren Verläufen der Krankheit wirkt und ob die Behandlung fünf oder zehn Tage lang anhalten muss.
Eine Gruppe von 400 Patienten mit schwereren Formen der Krankheit erhält das antivirale Mittel entweder fünf oder zehn Tage lang intravenös. Die Zeitdauer wird zufällig festgelegt.
Eine andere Gruppe von 600 Personen mit gemäßigteren Formen von Covid-19 wird entweder fünf oder zehn Tage lang behandelt oder erhält Behandlungen, die bereits auf dem Markt sind und für andere Coronavirus-Stämme verwendet werden. Die Trennung soll beurteilen, ob die Behandlung mit Remdesivir eine deutliche Verbesserung gegenüber den derzeit bei Patienten mit einer milderen Form der Krankheit verabreichten Anti-Viren-Mitteln (Virostatika) darstellt oder nicht.
在亞洲開始了另外兩項針對總共1,000名Covid-19患者的研究,其中以與美國相似的劑量靜脈內施用此藥物。這些測試的目的是確定 Wirkstoff 有效成分/活性成分在疾病的重度和中度病程中是否都有效,以及治療是否必須持續五天或十天。
一組400例病情更為嚴重的患者接受抗病毒藥物靜脈注射,持續5天或10天。時間段是以隨機設置。
另一組600名中度Covid-19型患者將接受5天或10天的治療,或者接受已經在市場上用於其他冠狀病毒株Virostatika 的治療。分離的目的是評估Remdesivir與目前對患有輕度疾病的患者施用的抗病毒藥物相比,治療是否有顯著改善。
"Diese ergänzenden Studien helfen uns, in kurzer Zeit eine breitere, globale Datenbasis zur Wirksamkeit des Mittels zu erhalten." Merdad Parsey, medizinischer Forschungsleiter bei Gilead
Sollte sich Remdesivir gegen SARS-CoV-2 bewähren, würde dies zwar nicht die Ausbreitung des Coronavirus stoppen. Es hilft aber dabei, Todesfälle durch Covid-19 zu verhindern.
“這些額外的研究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更廣泛的有關該藥有效性的全球數據庫。”
Merdad Parsey, medizinischer Forschungsleiter bei Gilead,吉利德醫學研究總監Merdad Parsey說。如果Remdesivir證明抗SARS-CoV-2,雖然不會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 但這有助於防止Covid-19造成的死亡。
————————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什麼是AGE? 虞和芳 21.2.2020發佈
什麼是AGE? 虞和芳 21.2.2020發佈
AGE是蛋白質與糖分最終生成的化學物質統稱。AGE的英語為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簡稱為AGE,中文稱
糖化終產物,
AGE是人體經由各項化學反應所產生的多種化合物。它是糖與蛋白質相互聚合、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後產生的不可還原之物質。
AGE的危害之一在於阻塞散布全身的微小血管,特別是腎臟、眼睛、心臟和腦部,可能導致多種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
它會改變及影響蛋白質的正常功能,與其他蛋白質連成大分子,降低蛋白質被代謝的機會;AGE也會導致DNA產生移位現象,造成DNA損傷,影響DNA正常功能。
人體內糖化終產物(AGEs)的來源有二種,一是從食物中攝取,其二則是由身體自行產生。
食物中的AGE形成過程是由法國科學家 Louis-Camille Maillard 在1912年首度發現,說明特定食物烹煮後變成褐色的化學反應,如麵包 (外皮) 及肉類。這個化學反應命名為「梅納反應」飲食來源:大多數的食物原本就含有AGEs,再加上高溫油炸的飲食方式,則會增加AGEs的累積。例如:肉類攝取過多(尤其是加工肉品),醣類攝取過多與高溫、乾熱的烹調方式,抽菸高血糖生活壓力、缺乏運動,生活沒有規律及年紀增長等因素。
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 虞和芳 4.2.2020發佈
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 虞和芳 4.2.2020發佈
在德國給人治療疾病時,不少病人問我:醫生要我開刀,我要不要動手術?
這不是一種容易回答和解決的問題。
這要看病人得的是什麼病,是緩是急,有沒有生命危險,是否一定需要手術。若是能夠用自然醫學就能治療好的,並不需要動手術,我就會要他們先治療,不必一定要急著手術。果然有些病人不用手術,疾病就治療好了。如胃病,一位年輕女病人,告訴我,她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有一天,一吃下食品,就想吐,她去找內科醫生,醫生照X光,看到胃部有一個像袋子似的囊腫,醫生不認為那是惡性腫瘤,還是建議她手術。她不肯,來我診所治療。我用針灸治療,在一診治療後,胃部不適感,就減輕。治療一個療程後,全部正常,再去做X光檢驗,那個囊腫消失。
病人得了癌症,多半是西醫手術,做了化療後,還來以自然醫學治療,來增加他們的免疫能力。
很多人問我:到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我說各有千秋,要看病人是得什麼病?慢性病,若頭痛,腰痛,腸胃疾病,中醫治療療效比長期吃藥,副作用多,要來的比較好。若是得了腦瘤,癌症等,還沒有蔓延開來,最好西醫割去腫瘤,之後以自然療法來強身保健。所以德國有一句話:誰治癒病人,誰有理。
病人看病的目的,就是希望醫生能夠解決他們的困苦,治癒他們的疾病。中西醫都是設法解決病人的苦痛。沒有哪個好,哪個壞,必要時,雙方合作。
以前蔡元奮教授曾經給我寄過一篇文:
[文摘] 中醫讓你糊裏糊塗地活,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
我給他的回信:
蔡教授:
閲讀您寄來的,中醫讓你糊裏糊塗地活,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
的一文後,有一些感觸,您是留德國學醫的,想您對中西醫的情況瞭解深刻。
想起上週來訪問我們,昨天才返回德國的一位西醫醫生的話。他是我女兒的男友,道地的德國人。他跟一位同事和他當年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三人一起在德國合開一所癌症醫院。
德國醫院先以手術治療癌症病患,之後這些需要長期以化療等方式繼續治療的患者,就送到這種醫院繼續治療。
因此此醫院的病人,都是病情較爲嚴重的人。
他說他跟病人都是明白的說明,他們的情況有無希望,估計治療後可能的發展,有些癌症治愈的比率很大。有些卻是很不樂觀,他也告訴這些病人,治療後的預後,大約能存活的時間。德國保險公司給付所有最新的最貴重的藥物治療癌症。但是一些癌症,不管用什麽方法治療,都沒有希望,他也對病人明說。他認爲,要病人改變生活飲食方式,治療不好那種病人。他說,一些病人離開,用醫療師的自然方法治病,結果會死得更快。
他說,這樣病人會認爲,所以得了癌症,是本身的罪過,加重心理負擔,又沒有能力力量來做改善,而且癌症早已蔓延,放棄西醫的治療,更會死得快,雖然到達這個階段,治療和不治療,存活的時間,相差有限,不過即使只為這幾個天數或幾個星期,醫生有義務去救治他們,保險公司有義務花好幾万或幾十萬歐元去治療病患。
從他那裏得知,癌症病重的人,自殺的比率比健康活的人少。他們習慣所得的病,更珍惜生命。醫療能減少他們的痛苦。他們都希望能多活一天,就活一天。
他說,他絕不會去做給病人安樂死的事。沒有人能奪取別人的生命,即使自殺也不應該。
生命是可貴的,有限的,死亡卻是永遠。願我們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祝
康健 虞和芳 6.11.14.
這裡還要說明,中醫有它的系統,理論和治療方法,並不是讓人糊裡糊塗的活。 這些理論在新編輯的自然醫學書中,每一章都會涉及。4.2.2020
將原文附錄於下,請參考:
[文摘] 中醫讓你糊裏糊塗地活,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
前幾天和女醫師協會的幾個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時,聊到一個特別的話題,即西醫與中醫的區別。大家都是醫界朋友,自然是有西醫也有中醫,各說自家的醫學門派好。中醫界的朋友說中醫是中國的國粹,自古以來,為中華民族的敷衍生息做出了貢獻;西醫說西醫比中醫科學,哪一個臟器有病,哪一個系統有病,一檢查就清清楚楚。中醫界的朋友說,我們也有“四診八綱”和臟腑學說,哪一個臟器、哪一個系統有病,同樣都清清楚楚......爭得不可開交!
這時,一個醫學教育界的朋友插話了。她說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中醫讓你糊裏糊塗地活,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
這句話她說得很輕巧,可我聽來卻振聾發聵!我覺得只有她,才真的說出了中醫與西醫的區別。
中醫,在西醫的眼裏是不科學的。因為它說不出一個準確的科學依據來。就像當年美國的尼克森總統訪華,周恩來總理讓尼克森總統去觀看了我國的針刺麻醉術,他親眼目睹了醫生僅用一根銀針,針刺了幾個穴位就進行了拔牙手術。當時,這是一個驚動世界的偉大創舉,可是一問其原理,卻一個個都答不上個所以然來!但針刺能夠麻醉,這是事實。
這也讓我想起了當年我在農村醫院工作時的一些往事。
那時,在農村,只要我是一名醫生,就不論是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的病,都得看。一天上午,一對年輕的夫婦抱來了一個出生只有8天的孩子,說那孩子吃不進東西,吃一口奶就吐一口奶,肚子鼓脹,不排便。我仔細做了檢查,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器質性病變,但孩子的腹部的確是鼓脹的,初步診斷為腸梗阻。我和醫院的醫生們採取了一切措施,希望能夠運用西醫的保守治療方法解除孩子的腸梗阻。我那時也是“技術高超”啊,竟然在孩子的大拇指上為其架上了輸液通道!可是,任我們怎樣努力,一天過去了,沒有解決問題;兩天快過去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只有手術!可孩子的父母說什麼也不同意手術,他們說孩子太小了,只出生8天啊!說真的,當時,憑我們那個小醫院的實力,我也不敢要他們手術,因為動手術的外科醫生是一個部隊復員的衛生員。孩子的父母堅持把孩子抱回去,我只好同意了。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當時只感到自己太無能!
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多月後,在小鎮的圩場上,我碰上了那對夫婦!當時,他們的手上就抱著那個孩子!孩子長得很好,正在媽媽的懷裏酣睡!我驚訝不已,連忙問他們是怎樣把孩子治好的?他們說,是請了他們那裏的一個老郎中紮了針灸,弄了點草藥,煎了點水給孩子喝,就好了......
你說那郎中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嗎?肯定不行!可他就是把西醫唯有手術才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他就是能夠讓病人糊裏糊塗地活下來!而西醫呢?就是明白地告訴他們,不手術,只有死路一條!
也記得那一次,在農村醫院工作時,我到一個離醫院20多裏地的大隊去做農村婦女的婦科病普查工作,那天在大太陽底下走了20多裏山路,可能是中了暑,晚上在合作醫療室裏又吐又瀉,進而虛脫、休克,把隨同去的同事嚇得不輕,他們連夜用擔架把我抬回醫院。一到醫院,同事們立即給我掛上了三根輸液管,可我腹痛難忍,西醫們診斷我為膽囊炎、盲腸炎,把我拖到手術室去,要為我做剖腹探查手術。我不願意做這樣的手術。這時,醫院一位老中藥師來看我,他要我伸出舌頭給他看看。他說我的舌頭的舌苔是黑色的,舌質發紅且“芒刺打墩”,說是“熱入心包”。他要我吃幾副中藥看看,我同意了。他給我開出了藥方,又找來幾個老中醫給我看了,用他開出的處方,兩劑藥當一劑煎服,一天服兩劑。嗨!只服了一次,腹痛就明顯減輕,當晚就能夠入睡了!第二天就明顯好轉......
這兩次經歷,給我的印象是,中醫的確能讓人糊裏糊塗地活了下來。今天,當那從事醫學教育的朋友用“中醫讓你糊裏糊塗地活,西醫讓你明明白白地死”來解釋中醫和西醫的區別時,我只覺得她說的太對了!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當然相信西醫的科學性,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應該同時相信中醫的科學性。中醫也是一個科學體系!中醫的“四診八綱”和臟腑學說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中醫的溫病學、經絡學是世界醫學中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尊重中醫,發展中醫。
西醫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們在治療方法上,一般只注重這個臟器、這個系統的疾病,而忽視人是一個整體,忽視人的每一個系統、每一個臟器都是互相依存、互為因果、互相關連的。因此,西醫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黃疸指數過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一遇到心臟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術搭橋、置放心臟瓣膜、安人工支架......這既增加了病人的負擔,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國有句老話,叫“牽一髮而動全身”。何況是一個系統、一個臟器?如果西醫也能像中醫一樣地講究一點醫療的整體性,講究一些保護性醫療,也許,西醫就不只是“讓人明明白白地死了”。
訂閱:
文章 (Atom)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