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物、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物、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Minos在藝術上出現的造型 虞和芳 29.1.2021發佈

Minos在藝術上出現的造型 虞和芳 29.1.2021發佈 在克里特島的硬幣上,Minos表現為鬍鬚,戴著王冠,捲髮,傲慢而莊重,就像他著名的父親天神宙斯Zeus的傳統肖像一樣。在彩繪的花瓶和石棺淺浮雕上,他經常與Aeacus和Rhadamanthus一起擔任陰間的裁判,並與牛頭怪和Theseus出現。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大半生在華南居住的畫家George Chinnery 虞和芳 22.10.2020

大半生在華南居住的畫家George Chinnery             虞和芳           22.10.2020發佈

George Chinnery這位著名的英國畫家(1774年151852530日)為十九世紀前中期,華南唯一一位西洋畫家。他的作畫很多是珠江三角洲的平民風景。他的作畫內容,不只是藝術價值極高,亦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George Chinnery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書法家;本身家境富裕,自己在繪畫方面亦頗有才能,故於英國、愛爾蘭等地享有盛名。但因他於年少時揮霍無度結果欠債累累,而他本身亦不喜歡他的妻子,故於1802年離開英國遠赴印度,並於當地定居,於當地繪畫出不少有關當地風土人情的作品。於印度逗留24年之後,於1825年遷居澳門,並開始其對這個小城各種風貌的描畫。其間也曾在廣州和香港小住過一段時間,亦描繪了不少當地風貌的作品。1852530日病逝於澳門寓所,享年78歲。遺體安葬於白鴿巢公園旁的基督教墳場

他的中文名字是錢納利,不知這是他自嘲起的名字,還是別人諷刺他,而給他起的名字。因為他一生幾次因為欠債,而為債務,逃離英國到印度,又因為欠債,逃到華南。他憑畫畫來賺錢,他從父親那裡學會速寫,在作畫上速寫加上面加上速記做解釋,他的繪畫速度。

澳門藝術博物館收藏一部份George Chinnery作品。

我們在收集19世紀英國畫家繪畫的中國畫作,其中有兩幅是George Chinnery小小的水彩畫作品。


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藝術家對本身畫展的觀感 虞和芳 15.7.2020發佈

藝術家對本身畫展的觀感                 虞和芳               15.7.2020發佈

接到國成開畫展的來函和照片,我即給他恢復一涵:

國成:

很高興讀到您的來函和看到這8幅照片,拍攝的相當的好。您朋友帮您处理成一种冷冷的效果,您說很符合需要。
是的,我想在這段忙碌畫展,和在開幕熱鬧場合下,有時是希望能夠有清淨,清靜的時刻和享受這種氣氛。
每張照片都有它的特色,可以體會出畫展的精心設置,會場是高貴的黑色,配上您黑白相間的圖片,黑白相間,更顯得高貴,這是經過一番特意的安排設計。那張白駒過隙的畫,更顯得優雅,清淨,mmexport1594549845671.jpg,我將它打印下來,細細欣賞。
您寫我也想展示一下中国水墨体系一种不同的感受,一种和现代社会没有违和感的一种感受。我会继续深化做这样的尝试!
您這次畫展就在某個方面,展示給觀眾一種很特別的感受。
感謝您的來函和寄來畫展中的8張圖片,祝福
安好

虞和芳,14.7.2020.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一位野生的藝術家優席夫的畫 虞和芳 9.6.2020發佈

一位野生的藝術家優席夫的畫                  虞和芳                9.6.2020發佈

優席夫以畫筆為媒介,將臺灣的原住民文化推向國際視野,一筆一劃塗抹出他的繽紛人生。是目前少數躍上國際現代繪畫舞台,並受到重視的阿美族畫家。
從優席夫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畫,和他的繪畫的生動活潑的動向色彩,聽他講到英國的經過。
他在英國打工,當油漆工來賺錢,工資不高,他覺得這樣為了區區的錢,浪費時間太可惜。他對繪畫很有興趣,回想到他是來自台灣的山地同胞,他家鄉的美景,他熟悉的家鄉風土人情,穿著的花花綠綠的服裝,他進入繪畫中,以他的筆,辛勤的耕耘,馬不停蹄的繪畫,這是特別的一種傳遞文化。
於是他無師自通的拿起彩色繪畫。沒有想到,當房東看到了他的繪畫,十分的欣賞,要放在她家,掛在牆上。自此之後,他就專心以他家人,家鄉的優美特別的色彩來繪圖。
這樣逐漸一步步自我推薦的在英國咖啡館,懸掛他的畫,受到賞識,有機會進入畫廊,展出他的繪畫,居然賣出80%,這增加他的自信。

當我們看到無邪的像孩子般笑容陽光燦爛的優席夫,馬上感覺出他的畫,繽紛多彩的鮮豔色彩,充滿熱情,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正向力量。他說的幾句話很感動人:
他繪畫賺了錢,說“我終於可以寄錢回家”,看出他對父母的愛,和感恩。
他遇到嚴長壽,說要呈現自己的資源。
以前他以自己Honey braun的皮膚顏色為恥,在繪畫中,他找到了自我,自信和認同。
繪畫是他身分認同的重要轉捩點。
從他的繪畫中,看出他對生長的家鄉,有情感,有美,有真。這是他作畫的特色。 
他的繪畫,還有一個目的,讓流浪在外的人,能夠回到自己的家。
他的繪畫,使他可以成為一個給的人。
感謝Daniel寄來這檔案,請分享:YouTube 影片「An Untamed Artist: 野生藝術家」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林藝術家國成繪製武漢病毒的六幅新作 虞和芳 24.2.2020發佈

林藝術家國成繪製武漢病毒的六幅新作 虞和芳 24.2.2020發佈 這位年輕的林藝術家,曾來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畫展,他贈送星雲大師一幅畫,從巴黎的展覽室,轉至巴黎佛光山的道場。 他的繪畫,在美國,在歐洲各大城市都開過畫展。當他在香港開畫展時,正逢上,香港的學生週末遊行示威,他心中非常的沈重。他一直想以中國文化的繪畫,來對兩岸三地以共同文化為認同,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來努力。 他遇到今年中國武漢病毒爆發後,就對醫護人員的救治辛苦而畫他們的努力不懈,甚至自身也染上此疾病痛心,自此後,在家不斷的作畫,表達他對醫護人員的敬佩。這是他對此疾病所做的最大貢獻。 下面是最近收到他的大作,給他的回信。 國成: 感謝您寄來六幅大作分享。 信中您說: “好消息是中国很多地方的数据已经稳定且有好转了。开始有复工的现象!” “此次中国是举国之力,饱和式救援加全国停摆的代价,还是防守得很辛苦!” 的確,這次冠性病肺炎,中國是盡舉國之力,對中國人致敬! 歐洲在討論,它可能影響到其它各方面的進展,諸如全球的經濟會可能動盪不安。 只有一步步的盡力。 人類會克服這場災難的。 您的作畫,是一件您的特殊成就。每幅畫都展示中國醫務人員的辛勞,都看出您的心境。那幅好幾個工作人員各自隔開作息的圖;那位戴口罩騎機車,載滿一大堆的包裹寄送的人;每幅都是多麼不容易的將他們以畫圖的藝術家手法來描述,來一筆一畫的勾出表達,出自您藝術家的手下,對他們辛勞工作的情況,加上您的特殊藝術手法,把武漢病毒的情況,氣氛,栩栩如生的襯托出來,您的用心良苦,真是令人敬佩。 Stefan說,您的作品可以跟西班牙的畫家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的作品比美。 您是一位藝術大家,這麼勤奮的作畫,這是藝術家能夠做到的最大貢獻。您對祖國同胞的熱愛,對受苦犧牲醫務人員的惋惜同情,對您藝術的涵養,眼光遠大,胸懷曠闊,耕耘不懈的精神,致以敬意。 祝福 平安康健 虞和芳 24.2.2020.

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林國成大師的新創作 虞和芳 22.12.19.發佈

林國成大師的新創作 虞和芳 22.12.19.發佈 國成大師寄來一幅他的新創作,那是從青铜古器物上的灵感,透過靈感描述人和天的關係。 他的繪畫融合他的理想,以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藝術成品,配合文化藝術古今交流,達到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希望能以文化的認同,促進兩岸三地的和平。 國成的藝術修養極高,透過這種情懷,引起我對他特別的尊重敬意。 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晚期,在商周时期达到巅峰,战国以后逐渐没落,延续了1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早期文明的瑰丽结晶,是华夏先民伟大的创造,它既是古代的王权之物,又是最高品格的古代艺术品。 中国古代青铜器则以范铸法铸造的礼器为大宗。中国古代青铜器器形之丰富、纹饰之精美、铭文之重要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占鳌头。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贵族宴飨和宗庙祭祀的礼器,它不仅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敬天祭祖、宴飨宾朋、赏赐功臣、歌功颂德、婚丧嫁娶等各种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器物。 从用途上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食器:鼎、簋、鬲、甗…… 酒器:尊、壶、卣、爵…… 乐器:钟、镈、铙、铎…… 兵器:戈、矛、戟、剑…… 车马器:銮铃、衔、镳、节约…… 手工业工具:斧、锛、凿、削刀…… 传统金石学影响下的中国青铜器研究偏重于器物铭文,强调其史料价值的重要,而艺术、技术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錄自“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探析”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探析-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 › ... 中國遠古時代,就有了很高深的文化藝術傑作,青銅器只是其中的一個留傳下來有形的成品。這種人和天的關係,在易經的時代就闡明的清清楚楚,就是在說天地人的關係。 這是古人仰觀天空,俯瞰地,人在其中,形成天地人的和諧共處的關係。 易經的宇宙思維模式:天人合一。 易經的總體哲學思想:一陰一陽之為道。 易經的根本精神:生生之為易 易經的辯證法則:通變致久, 易經的指導人的行為:通與變。但是永遠不能夠離開正道。 即使中國的醫學,也淵遠於易經,醫易同源。 《易經》爻辭的吉凶斷語有九個層次,按照從吉到凶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吉、亨、利、無咎、悔、吝、厲、咎、凶。 吉、凶說明的是處事或得或失;悔、吝說明處事稍有弊病;無咎則說明善於補救過失。而辨別吉、凶的象徵則在於卦爻辭;憂念悔、吝的象徵在於預防出現小疵;無咎的象徵在於內心有了悔悟。 這道出人事間的一切眾生萬象,悲歡離合。而它的原則是通變致久,指導人的行為概念是時與中,即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 這些跟西洋基督教的精神有一脈的遙遙相通。在Paulus an die Korinther, 1. Korinther 13中,Paulus說明基督教的愛,最後說信仰,希望,愛,三者,愛是最重要。 世上所有世界的大宗教,全部都是提倡愛。 沒有仁,沒有愛,這個世界就失去它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國成對中國古代銅器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從他的新創作中,可以得到深深的體會。他精心繪製的青銅器上,有一個大平台,在平台上,人們圍繞一個高聳通天的柱子活動作息,在它更高的上面是一望無際的天空,左邊山雲,右邊巍峨宏偉的建築。國成以他的藝術手法,形成一幅具體而又飄渺的人天動靜相間的天人合一的畫面。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拿著相機的畫家Erik Madigan Heck的創新作品 虞和芳 22.11.19.發佈

拿著相機的畫家Erik Madigan Heck的創新作品 虞和芳 22.11.19.發佈 感謝Jenny寄來美國攝影師Erik Madigan Heck的作品介紹。 這種別開生面,以照相的色彩,拍出情緒化的顏色作品,是利用最新的攝影機對繪畫挑戰的一條創新的著想和創新吸引人的藝術。 裡面一些字句特地錄下來,它是這篇文章特別引起我注意的地方: “這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數。 他說:「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色彩。顏色能激發觀看者的感情,我想拍出情緒化的顏色。」 而由於他作品中透露的微妙高級感,人們稱他為拿著相機的畫家。 在23歲時,他就創辦了當時世界上最貴的雜誌——《Nomenus Quarterly》。 這本雜誌已經遠遠超越了作為一本雜誌的本身含義,它已是一件奢侈品。 每一期的圖片都是著名攝影師未曾發表或專為該刊物拍攝的作品,當然也包括他本人的作品。 他甚至拍攝了一組《無臉》主題的照片,所有模特都是以背影出鏡, 他拍出天地間絕美色彩,帶領人進入不染人間煙火的神之領地。 而當他的風格遇上日本文化,又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充滿日式美學的環境之中,他依舊沒有浪費自己駕馭色彩與光影的能力。 明與暗、深與淺、濃與淡,帶著淡淡憂傷與距離感的美麗躍然紙上。 而「古一法師」蒂爾達·斯文頓在他鏡頭裡如希臘雕塑般,靜穆而高貴。 雖離開了攝影棚,但在家人自然地表達力中,卻更加充滿生命力與活力。 而Erik則堅持走自己的路。他勇敢突破與嘗試,深深迷戀著色彩,他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帶給更多人。” 感謝Jenny 時常寄來一些特別的不同方面的資訊,請點擊下面的網址欣賞Erik的作品   https://lengyuexuan213.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80.html?m=1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感情靈感在繪畫的表達 虞和芳 5.9.19發佈

感情靈感在繪畫的表達 虞和芳 5.9.19發佈 所謂的“靈感”,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心心相印”,“緣分”,“因緣際會”,都是以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高手的藝術家,將這種宇宙存在的有形無形,以藝術的抽象生動的表達出來。 看到林國成寄來給我他近年的繪畫,又比“抽象”派更進一層。因為他有宗教家的情懷,關心兩岸三地的發展,繪畫中,加入哲學,宗教的情懷,將中西的文化藝術融合貫通的創作,很感動人心。這就是藝術家的對人類的貢獻。 在“思路”山水畫中,他的解釋很清新自然,深入淺出,在這裡特別提出。 “思路: 从中国的山水文化谈起,从地球物理学得角度,山是地壳的褶皱,水的流动是落差与天体 间相互引力的作用。在我的创作里,我把山水画的“山”和“水”概念分别抽离出来,山是固 体部分,是固态,水是流动的,是动态部分。那么他们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然 后我再把这种视点转移到宏观的宇宙,星云流转与行星。更微观的世界,原子核和不断旋 转的电子。从佛学的心性建立对为微小处,最宏大处的感应。”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量 子 革 命 对 人 体 科 学 的 启 示》 虞和芳 26.8.19.發佈

《量 子 革 命 对 人 体 科 学 的 启 示》 虞和芳 26.8.19.發佈 接到國成的先後兩封來信,方才給他回覆。 他是一位對宇宙神秘性,透過藝術來呈現的藝人。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風格。 方才給他回覆一信。 國成: 感謝您先後來的兩封信。接到您的第一封信,我就想立即回信。可是那時我在忙著今年8月要出版的新書“飛天過海”,以致耽擱了一些回信時間,請見諒。 看到您今年的大作150cm-240cm 图腾与符号 1 和2,以及2019-开门见山-自然与符号 真是敬佩您的藝術創作。 您談到《量 子 革 命 对 人 体 科 学 的 启 示》,您想把阅读后的一些感受,转化成一个艺术展。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著想。 將您的作品與-吴邦惠 量子與心性https://www.jianshu.com/p/c6bcf420bcce 中的幾個插圖來相對照,可說您寄來的大作,對宇宙量子的表達,傳神了。 想這個blog是您參與發表的文,它深入淺出,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您想到”两岸三地如果未来将以一种尖锐的态度相互面对,那是让人非常悲痛的事情。“的確如此。 您談到“是否我们可以去寻求一个 文化意义的中国概念,在这个文化意义的中国框架下,大家可以取得更多的相互谅解?” 這是一個很好的著想。兩岸三地,只有透過文化意义的中国框架下,大家可以取得更多的溝通,相互了解,谅解。 我們應該要往這方面努力。 今年6月29日到7月17日,南華大學的師生來馬爾他,在我們這度過一個十分美滿的“當我們同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我9月中會去台灣一趟。若是有機緣,說不定會遇到兩位受到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來開畫展的江教授和李教授。去年11月2日我們在台北聚會。他們常去國內展覽。若是您的大作也能夠在台灣展出的話,就是台海兩岸的一種藝術交流。 要是您也有這個想法的話,我可以介紹您們認識。 請多保重。 虞和芳 26.8.19.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