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出體體驗(靈魂出竅)是怎麼一回事 虞和芳 22.9.24.發佈
出體體驗(靈魂出竅)是怎麼一回事 虞和芳 22.9.24.發佈
靈魂出竅(德文AußerkörperlicheErfahrung (AKE), 英文 out-of-body experience (OBE,或更罕見的OOBE)又稱出體經驗,是神秘學中,靈魂離開生物的肉體,在肉體外活動的行為及經驗。很多人聲稱擁有出體經驗,也有人聲稱透過訓練一般人也可獲得出體能力。 表現形式 受影響的人,說他們在自己身體之外的體驗;有些人可以看到自己靜止的身體(屍檢的一種變體) 。 靈魂出竅現象可能發生在過度疲勞或清醒夢期間、異常意識狀態以及精神藥物的影響下。 靈魂出竅可以在實驗室中,以人為的方式、重複地創建,既可以透過多媒體模擬對感知進行某種扭曲,也可以透過外部對大腦神經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物理影響。 在神經科學中,病理性靈魂出竅經歷歸類為解離性障礙,這可能是由事故或暫時性循環衰竭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疲勞或壓力等原因引起的。 除了空間感和時間持續時間之外,靈魂出竅體驗的長度和強度也各不相同。 典型的感覺是與身體分離、完整(包括實際截肢的身體部位)、無痛、透過失重漂浮和向前滑行實現的全面移動、隱形和感知狀態的改變,例如「360°視圖」和「精神感覺能力」物體,但完全沒有物理感覺,可以輕鬆穿透門、物體、生物、牆壁或天花板。 靈魂出竅現象可能發生在過度疲勞、冥想、入睡或做夢期間以及偏頭痛、癲癇發作和血管性腦損傷時。 靈魂出竅現象通常由處於非正常意識狀態的人報告,例如在催眠、恍惚或狂喜或瀕臨死亡(瀕死體驗)的情況下。 在精神藥物的強烈影響下,也觀察到靈魂出竅的經歷,主要是在使用氯胺酮時,但在使用LSD、大麻、裸蓋菇素、Salvinorin A 或 Meskalin時也有發生。有些人也可以隨意引起靈魂出竅。 個別加工 靈魂出竅即出體體驗,通常主觀地體驗為完全真實的事件,通常在回顧時會理想化。 對於一些受影響的人來說,它們會導致重大的心理變化。 從某些角色角度來說,他們提供來世的證據。 在一項調查中,約 1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生活中曾有過靈魂出竅的經驗。哲學家 Thomas Metzinger 估計,世界上大約 8% 至 15% 的人口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有過類似的經歷。 1944年,瑞士精神科醫生、分析心理學創始人 Carl Gustav Jung榮格經歷一次心臟病發作,伴隨瀕死和靈魂出竅的體驗。他在1962年出版的自傳《記憶、夢想、思想》中描述他的詳細經驗: 「在我看來,我好像在太空的高處。 在我下方遠處,我看到地球沐浴在美妙的藍光中。 我看到深藍色的大海和大陸。 錫蘭就在我腳下,印度次大陸就在我面前。 我的視野並沒有覆蓋整個地球,但它的球形形狀清晰可見,它的輪廓在美妙的藍色光芒中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後來我問,你要在房間多高才能看到這麼寬的視野。 大約1500公里! 從這個高度看到地球是我經歷過的最美妙、最神奇的事情。(……)” – C.G.Jung:記憶、夢、思想 (1962),第 293 頁 ———- 出體體驗(靈魂出竅)是怎麼一回事 虞和芳 1.10.23.發佈
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虞和芳 2.7.24.發佈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虞和芳 2.7.24.發佈
中國的諺語;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有它的深切意義。
崔瑗座右銘的詩中「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不僅說明這兩項,小心說話,節制飲食,還說明了人生態度的知足,珍惜所有,不妒忌,不做無意義的願望,這樣知足常樂,一曝十寒,沒有用,要有恆心,自然散發芬芳。
有這種的美德堅持,自然有水到渠成,利己利人的功效。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混水摸魚 虞和芳 23.4.2020發佈
混水摸魚 虞和芳 23.4.2020發佈
收到Paul轉寄過來一個疫病檔案,
中文:
隔離,人權沒了
不隔離, 人全沒了。
英文
Quarantine no human right
No Quarantine no human left
隔離 中文。I see you
不隔離 I cue you1
於是我回覆他一信:
Dear Paul:
寄來的 Fwd: 疫檔案很有意思。這就是文字的妙用價值!
人生就是如此,每件事都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術語來表達。如害怕擔心可罵成:膽小鬼,杞人憂天,也可稱為自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相反的句子:膽大包天,齊人搶金來罵那些膽大,只看到利益,“勇往直前”,無所顧慮的人。人世間為了表明清楚,常常畫出明顯的界線:君子,小人,可是偽君子,鄉愿呢?兩者之間的人呢?
光明,黑暗, 而影子呢?又有如影隨身,而超越的話:跳過自己的影子來表達,這有可能嗎?那麼難道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沒有影子,如何跳過自己的影子,如何超越法?
實話和謊言正是相反。講一個笑話:一位丈夫跟妻子說:今天中午我不回家。妻子就把愛人帶回家來。當他們正在雲雨翻騰時,丈夫回來抓姦。妻子馬上說:你這人說話不算話,我怎麼能信任你,失去了信賴,婚姻不再有意義,我們離婚!
這就是這個世界老是紛擾不休,憑著話語,事實的扭曲,人們可以顛倒是非,聲東擊西的很難搞清楚,這也正是混水摸魚人的時機和機會了。 祝福安好和芳。23.4.2020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避免超越自己的能力行事 虞和芳 24.8.19.發佈
避免超越自己的能力行事 虞和芳 24.8.19.發佈
中國的成語“割雞焉用牛刀”,大材小用,和跟它完全相反的成語“不自量力”,更過分的是“螳臂擋車”,很有供給我們人生哲學的一些道理。
中國的哲學,都是陰陽調和的人生哲學,太過和不及都會造成不良後果。
我們的人生態度,有能力,就盡其所能,沒有努力,硬撐就會造成尾大不掉,不但對己有害,對人也有害。
尤其是政治家,軍事家,更要有適當足夠的能力,才能挑起大樑,成為中流砥柱。
能力不夠,或是過分耗費能力以致造成錯誤的決策,對己對人有害。
這使我想到德國的總理Merkel。
她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元首,對德國貢獻很多。她盡她的本分責任,可是受到太多的壓力,太多使她難以承受的壓力。
我一直欽佩她的才能和美德,她不蓄意跟對方一個見識,反駁攻擊的對方,只講她的立場做事。但是她適應的方式,超過她的能力,以致所做的決定,不是一種她作為元首捍衛國土的責任,而是成了宗教家的仁慈。她在2015年,打開德國邊界,讓一百萬洶湧的“難民”湧進德國的邊境,造成德國人,反對她的政策,德國極右黨派AfD的興起。
她投擲透支過多的精力,產生對她,對德國很壞的影響。
看到她,才六十歲,不能夠穩重的站立,她會有不能夠自制的發抖狀況。她在訪問英國,軍樂奏出雙方的國歌時,她坐著不動。這幾乎是史無前例,除非是殘疾之人。
英國女王比她大三十歲,還能夠在唱國歌時,立正,她卻不能。
看到她還在盡職的到處訪問,心中對她起了同情心。
她太透支自己的力量後,使得她未老先衰。這影響她的判斷力,非常可惜。
這也使我想到,雖然我人老心未老,還是寫“自強不息“的精神,但是一切要有分寸,想繼續努力貢獻,就不能夠熬夜,不能夠透支體力精力,否則會造成超越自己的能力行事,這樣對人對己都不好。
一切還是量力而為,才是一種可行的中庸之道。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Man hat nichts in der Hand空空如也 虞和芳 8.8.19.發佈
Man hat nichts in der Hand空空如也 虞和芳 8.8.19.發佈
德國有一句成語Man hat nichts in der Hand,翻譯成為空空如也,即雙手雙雙如也。
這句話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
銀行家的空空如也,表示沒有錢在帳戶。
軍人的空空如也,表示沒有武器。
律師的空空如也,表示沒有人給他起訴單。
政府的職員空空如也,表示沒有文件夾存在。
此外德文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指手上沒有任何讓人服從屈服的權力,卻來指使人。如一些人,就憑會說話,花言巧語,把人引入一個圈套,而來得利。或是年輕人,有些女人,就憑年輕,來讓男人在她手掌中玩弄。同樣的,有些男人,因為女人傾慕他,來玩弄她。
連孔子也說“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相貌來取人,一些人割雙眼皮,隆鼻隆胸,寧可犧牲自身的健康,都是想以面貌取悅於人而得利。
這些都是社會的現象。成語名句很多以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來說明人世間的各種各樣的現象。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中西兩個民謠的比較 虞和芳 15.1.19.發佈
中西兩個民謠的比較 虞和芳 15.1.19.發佈
中國的民謠《击壤歌》,這是以前皇帝時代的農夫歌謠,《击壤歌》為中国歌曲之祖。
裡面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不只是看出堯皇帝時代的農夫的自由生活,自由思想,可是最後一句是帶著不滿的“帝力于我有何哉!”表示出不甘願”帝力“在他們之上,而提出反問:”帝力“于我有何哉?”
這一句話,看出農夫的不滿,不滿意”帝力“的出現,來限制他們的生活。否則不需要提出這樣的一句話來。
德國在農民革命反對貴族時,也有一首歌:”當亞當耕種,夏娃紡織,貴族他們在哪裡?“換言之,那時的樂園沒有貴族,也過的好好的,為什麼在當時的農夫之上有貴族,農夫要受到貴族的統治,要為貴族效勞,沒有貴族,農夫能過的更好的生活。換言之,農夫不需要貴族的統治。所以他們反抗,反對貴族的統治,起而革命。
這兩首民謠反映出農夫的心聲,不願意有在他們之上的貴族/帝王/。換成現代人的話語,即政府國家部門來抽稅,妨礙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這是行不通的。
因此德國的農夫革命,被貴族統治者平服。
任何人都生存在一個家庭/社會/國家之中,都有法律的規定,不能夠逾節,不能夠犯法。工作所得要繳稅,否則人組成的團體,不能夠獨立生存,會受到別人的搶劫。”覆巢之下無完卵“就是這層意思。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燕瘦環肥 虞和芳 29.11.18.發佈
燕瘦環肥 虞和芳 29.11.18.發佈
我跟他談“貴妃醉酒”這個京劇的由來,那是我們在11月14日在北京看的“梅蘭芳華”中的一段。
談到我們1982年去長安看貴妃池和在牆上刻的白居易的長恨歌。
楊貴妃是唐玄宗的寵妃,玄宗寵愛上她,“從此君王不早朝”,荒廢國事。安祿山作亂,郭子儀在出兵前,要求玄宗將楊貴妃處死。
而楊貴妃死後,唐玄宗還是思戀她,請求道士做法,讓他們相會,這些在長恨歌中都有記載
又談到趙飛燕的苗條身材,受到皇上漢成帝無限的喜愛,漢哀帝當皇帝是趙飛燕的功勞,因為趙飛燕姐妹都沒有懷孕。哀帝駕崩,王莽將趙飛燕皇后和哀帝的傅皇后,一起貶為庶人,當天二人一同自殺。
楊貴妃被賜自殺,趙飛燕也自殺,連漢武帝的幾位妻子也都不得好死。
我有提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講他的這位貌美的妹妹。漢武帝聽到了,大衛動心,就娶她,成為得寵的李夫人。”
他說:“哪有這樣的昏庸皇帝,他應該把這種以女人來籠絡人的人捉住關起來才對!”
“可是漢武帝是一位英明的皇帝。而那位貌美的李夫人不幸短命而死。相傳她不准許漢武帝看到她的病容。”
“她怎麼可以拒絕皇帝的要求?”
“我還沒有講完。她聰明得很,知道皇帝看上她,是因為她的貌美。她生病的病容,皇帝看到後,就會倒胃口,而不會懷念她,那麼她的哥哥親戚因為她的得寵,會失去官位。由此之故,她才拒絕皇帝的探病。她可憐的很,年輕輕的就過世了。”
當我說到這時,S忍不住要插嘴:
“怎麼中國皇帝有這麼多的豔史,又有後宮佳麗三千人,哪裡有時間閒情來處理政事?我讀到有關中國皇帝的記載,尤其是清朝皇太子的記載,教育是十分的嚴厲,即使當了皇帝,作息時間都規定的很嚴格,妳所說的多半是野史,沒有這些事情。“
”我所說的不是杜撰,都是有據可考。“
”那麼多的宮女佳麗,老了怎麼辦?“
“所以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詩句存在。”
”那還是歐洲和基督教的傳統好。每人只有一個妻子,皇帝也是一樣。王位都是按照規定,國王也改變不了太子的繼承。這是歐洲一個王朝都是有千百年,不像中國改朝換代那麼的頻繁。“
”每一國的文化傳統不一樣,所以發展也迥異。“
”我不懂,皇帝看上一個美人,哪裡能夠百看不厭?凡是只看上女人面貌的男人,不會是愛。這是對女人的藐視。“
”所以中國有’紅顏薄命’的成語。只憑著美貌,不可能永遠得到一個男人的情愛。我不懂的事,是女人裹小腳的風俗居然能夠維持百年來不衰,為什麼父母那麼的殘忍,忍心把自己的女兒,強迫裹住腳,成了半個殘廢人。清朝的女人是不裹小腳的,來到中國,三番四次禁止裹小腳的作風,卻改不了。”我說。
“我讀Richard Wilhelm的報導,民國初年,推翻滿清後,中國南部屠殺滿人,就是找大腳的女人,因為那是滿人,而來殺害她們。”他說。“這是民國初年的一段很不榮譽的事件。不過中國的成語燕瘦環肥,是說明女子的相貌體態來迷住男人,這並不是一種對男人和對女人的尊重表示。”
訂閱:
文章 (Atom)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