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傅建中先生 虞和芳 11.5.21.發佈

傅建中先生 虞和芳 11.5.21.發佈 讀到李慶平先生撰寫的 傅特派,很是感人,下面是給他的回信: 慶平先生: 您撰寫的 媒體人的楷模 -傅建中先生 非常的感人,似乎傅先生就出現在眼前。 像他這樣的人物“他的報導簡潔,深入,精準掌握人,時,地,物。他的專欄犀利且直指核心,使被訪間者或被評論者,會長存戒心,惟恐有所閃失。” “無論是台灣,大陸來美或長住美國外交官,甚至美國政府中涉及台灣,大陸事務的官員背景,他無不細心的研究,觀察,掌握,如數家珍。” “在擔任中國時報駐華府特派員時,他主要採訪的對象是白宮、國務院、國防部、國會及兩岸駐美單位,每篇專論,皆擲地有聲,為新聞從業者的楷模。” 是的,以他這樣的盡忠職守,可作為世界媒體人的楷模。 感謝您寄來此文分享。 敬祝 安康 虞和芳上 9.5.21.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Hellen是希腊神话中Hellenes祖先 虞和芳 12.4.21.發佈

Hellen是希腊神话中Hellenes祖先 虞和芳 12.4.21.發佈 Hellen的名字也是希臘語的另一個名字,意思是希臘血統或與希臘文化或希臘有關的人,也是形容詞“ “Hellenic" 希臘的來源。 Hellen是Deucalion(有時是Zeus)和Pyrrha的兒子,也是Amphictyon的兄弟。Hellen跟Nymph Orseis 生有三個兒子: Aiolos,Xuthus和Dorus,還有一個女兒Xenopatra。 據說Hellen 埋葬在 Phthiotis,Lamia以北的Meliteia處。

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希臘教訓詩之父Hesiod 虞和芳 10.2.21.

希臘教訓詩之父Hesiod 虞和芳 10.2.21. Hesiod生存在公元前700年之前,他出生在Askra附近 Böotien /Boeotia的一個小城堡。他是一位希臘詩人,以農夫和養牛者的身份生活。Hesiod說,有一天他在放羊時,繆斯給予他寫詩的本事。 從前5世紀開始,文學史家就開始爭論Hesiod和荷馬誰生活得較早,今日大多數史學家認為Hesiod生存年代比荷馬更早。 Hesiod的作品,以及Homer的Iliad和Odyssey,都是我們目前對希臘神話,以及那是日常生活了解的主要來源。Hesiod被尊崇為教學史詩的創始人。因此有「希臘教訓詩之父」美名。 此教學詩在Hesiod的故鄉Askra之後被羅馬人,尤其是Virgil稱為Ascraeum carmen。 不少今日對Hesiod的生平了解,大多來於他的詩。在他的詩《工作與時日》中說他和他的兄弟為了遺產打官司,結果他輸了。不過一些學者認為這個故事是Hesiod編出來的,是他的長詩中對道德描述的一個引喻。 Hesiod提到在Euboea的Chalcis舉行的一場詩歌比賽中, Amphidamas的一位兒子授予他一個三腳盾獎, Plutarch將這次 Amphidamas 之事,鑑定為Calcis和Eretria埃特里亞之間的 Lelantine War,Hesiod為大戰的英雄,他得出結論, Lelantine War勒芒大戰對Hesiod而言,為時已晚,這段話一定是對Hesiod原始作品的插補。 現代學者已接受他對這件事的看法鑑定,但不同意他的結論。 戰爭的日期尚不清楚,但據估計是在公元前730年至705年之間,符合Hesiod的年代。 在那種情況下,Hesiod贏得的三腳盾可能是由於他演繹的Theogony,《神靈論》而得獎,這首詩似乎以他在Chalcis會見的貴族聽眾為前提。關於Hesiod一生的信息可以在他的史詩中看到一些蹤跡:在他的詩作《西奧貢妮與維爾克與塔格》(第633-640節)中,他在三處增加傳記信息。但是,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也是文學小說。 Hesiod父親的名字不詳,他來自愛奧尼亞州小亞細亞沿海的Kyme。根據傳說,他為貴族,但這也可以追溯到Erga 298中一個短語的錯誤翻譯,此短語指的是Hesiod的兄弟:Persē,dīongenos(古希臘Πέρση,δῖονγένος)被稱為“ Perses ,“貴族之子”“翻譯,而不應稱為”波斯,出生的孩子”。也有人說,Hesiod的父親經營一家小型貿易公司,它與希臘其他城市有聯繫-這在當時是沿海運輸的慣例。但是,父親業務失敗。然後Hesiod越過愛琴海,定居在Askra,他在Helikon獲得一小塊土地。在那裡,他與Pykimede結婚,育有兩個兒子:Hesiod和Perses。 Askra是一個貧窮的地方。 Hesiod將其描述為“美麗的城堡”。他的生活以“艱難的冬天”為標誌,“一種從未變得令人愉悅的貧瘠存在”。 關於Hesiod的墓在什麼地方,很早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Thukydides修昔底德說一個預言警告Hesiod將死在尼米亞,因此他逃到洛克里斯,結果他在尼米亞·宙斯的神廟裡被殺和被葬。另一個說法是前7世紀的一首短詩里流傳下來的,說他葬在波俄提亞。後來的作家試圖將這兩種說法調和到一起。 作品 公認為Hesiod寫的長詩是Works and Days 《工作與時日》內容包括許多忠告和理智,它鼓勵人們忠忱地工作生活,反對休閒和不公正。 今天Hesiod的作品是研究希臘神話、古希臘農業技術、天文學和記時的重要文獻。 Hesiod的Theogony(與Scholia)在手稿威尼斯的Biblioteca Marciana,Gr。第464章158v(14世紀初) 《神譜》描寫的是宇宙和神的誕生,對家譜學來說它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 一些古典作家認為《女人目錄》也是Hesiod的晚期作品。這部長詩大多數已經失傳,只有少數章節留存。其內容是傳說時代國王和英雄的家譜。一般學者將它規入Hesiod時代詩歌作品晚期的作品。另一個被規為Hesiod的作品的長詩是《赫拉克勒斯的盾》,它顯然是上述作品的續集。 Hesiod的主要作品是教學詩 ”Works and Days“以及Theogony,也就是所謂的Eoien,也被稱為《神譜》,僅保存在碎片中。他還為“Shield of Heracles.“Heracles盾牌”的作者,這是460節經文。 他的史詩Theogony《神譜/神靈論》在其中描述世界和神靈的形成過程,這是由上千節的Hexameter形式寫成。Hexameter (希臘語ἑξάμετρον,十六進制,字面意思是“六小節”)是史詩的經典形式。在這種用法中,通常將其稱為史詩六邊形,以便將其與其他經典用途(即輓歌首部)區分開來。 這些描寫很大程度上成為當今希臘神話知識的基礎。 在他的一本有關教養的詩歌《工作與日子》(Erga kai hemerai)中,這是為農業工作的指南而寫的,他讚美工作是人們的主要任務,因此構想出早期的工作道德。因此,他反對荷馬派貴族倫理,並強調先天的後天獲得。 《作品與日子》還包含潘多拉魔盒的神話。另外,在那裡他描述一系列的世界時代。黃金時代之後是銀器和銅器(青銅器)時代,然後是所謂的“英雄時代”,其中包括Odysseus和Achilles生活,以及特洛伊戰爭。年表的末尾是Hesiod自己的《鐵器時代》,其特徵是普遍的道德黑暗和殘酷化。考慮到專橫和專制,Hesiod呼籲建立一種誠實和道德的生活方式。 從神學的地理信息中,可以概述他當時向希臘人展示的世界。這主要包括東地中海和小亞細亞的地區。Hesiod只隱約知道地中海西部。還提到黑海Pontos,多瑙河Istros和阿爾卑斯山,被稱為Rhyphaen山。 Hesiod不知道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部分。 Pausanias報導Hesiod其它作品-包括 Helicod內的所有詩篇-以Hexameter詩體所有史詩,有上千個Hexameter節的詩篇。包括一首關於先知Melamps的詩。這首詩的片段,現在稱為《 Melampody》,已經倖存了下來。拜占庭式百科全書Suda另有一個列表。這些報導肯定地道出Hesiod的作品一起構成了“ Corpus Hesiodeum”。 Hesiod在天文學中小行星(8550)Hesiodos,月球隕石坑Hesiodus 和水星隕石坑Hesiod 以他的名字命名。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兩小無猜“文章引起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7.8.2020發佈

 兩小無猜文章引起的一段回憶                    虞和芳                27.8.2020發佈

接到宇平寄來一篇荊棘兩小無猜的文,和介紹她,有關她的生平錄於下:

朱立立 (Chu, Lily),筆名荊棘,1942 年生,湖北省黃岡縣人。朱立立臺北市立中山女高(二女)、台大園藝系畢業,新墨西哥大學實驗心理碩士及教育心理博士,研究生物和醫事技術,擁有多年醫院工作資歷。任美國密西根州蘇比略湖州立大學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教授,曾主執美國「少數民族及婦女研究計畫」,並在研究之餘從事心理諮商。

以荊棘筆名寫作文藝,其著作有:小說選集《荊棘裡的南瓜》中的作品〈白色酢漿草〉曾改編為同名電影《白色酢漿草》、《知識人的精神私史:台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寬容話語與承認的政治》等等。

熱衷於自然生態及環境保護,足跡遍及世界各大洲。 2009年始,在《華人》月刊開創「身心健康在於我」專欄等。是聖地牙哥華文作家協會的第一屆會長。


朱立立的父親是朱懷冰,曾是軍政界有影響的人物。兄朱邦復,是為中文終端機、倉頡輸入法、漢卡的發明人。

下面是給他的回信


感謝寄來兩小無猜的文,非常的感人,荊棘的手筆和人生經驗很多,寫出真實的人生通常沒有高潮結局,只是繼續地演變和淡化,不同於摹仿人生的藝術。講得很實在。

文中提到他們收藏席慕蓉和張融的畫。席慕蓉是我留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認識的中國朋友。

那時她在比京布魯塞爾開畫展,很受到讚揚,是藝術學院當時最出色的學生。

魯汶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常在Foyer Chinois,中國學會會面,這是一棟大樓,樓下有乒乓球桌,和彈子房,會客室,廚房等等。樓上是中國男學生的宿舍,有幾位中國神父也住在那裡。

席慕蓉後來的先生也是當時留學魯汶大學,跟我的堂哥在東海大學是同班,他一聽到我的名字,就說虞和允是他的同學,比我大6歲。他對我十分照顧。後來他們兩人結婚。

在南華大學時,曾跟席慕蓉通過電話,得知她先生得了癌症。

人生年老了,最要緊的是身體了。請多保重。

虞和芳

27.8.2020

2020年6月10日 星期三

布吉納法索的艾家齊和其國家國歌《一夜 》 虞和芳 10.6.2020發佈

布吉納法索的艾家齊和其國家國歌《一夜                   虞和芳                 10.6.2020發佈

今早讀到綸言同學寄來的一個檔案:
這是臺大 66日畢業典禮外籍畢業生代表致詞。真不容易
聽了後心中非常的感動。
發表演說的是艾家齊,他來自西非的布吉拉法索,學土木工程學系,為今年台大的畢業生代表致詞。
這位學生代表來自世界銀行的排行,是世界倒數第三窮的國家,每年有15萬人死於貧困。但是他克服貧窮,努力唸書,克服語言障礙,年輕輕的他,能講四國語言,(布吉拉法索,法文,英文,中文),在台大修完學士。他談到他人生遇到的三個挑戰。
第一個挑戰。跟生長的環境有關,那是貧窮。每一年,因為貧窮死亡每年有15萬人。他從小起開始上的是法國學校,他的國家,曾為法國的殖民地,後來爭取到獨立。班上有100名學生,有時會有幾位不能夠來,或者家裡需要他們幫忙,或者死亡。他的父母認為上學,求到知識,很重要,供給他上中學,成績優良,他得到世界銀行的獎學金,可以上首都大學。
第二個挑戰,在本國大學第二年,得到台灣的獎學金,來到台灣。 這是語言障礙,他去輔仁大學學了四個月,才能夠上台大。但對微積分,不懂,慢慢的克服語言障礙。
第三個挑戰。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布吉納法索跟台灣斷交,他因為台灣的人情味,決定在台灣留下,幸運的得到得到台灣國際生補助金。他在校內學習,校外打工。當過台大禮賓大使,足球隊員隊長。
他說人生中,有很多境況,挑戰,不能選擇,不能夠預料。但是要面對它,都克服過去。他以感激之心,對父母,對師長,對台灣,說出他的祝福,並以他的本國語,來表達這祝福。並說有你們我未來才能夠做得更好。
這篇演講辭,說的不卑不亢,感人至深。

我因為聽了這篇演講,因為艾家齊,想要知道他來自國家的情況。於是去查他國家的歷史,查他國家的國歌。有這麼一位好學生,他的國家一定會有前途。
布吉納法索的國歌《一夜》(法語:Une Seule Nuit),作詞與作曲者皆為布吉納法索前總統托馬·桑卡拉。該曲採用於1984年。 歌詞. 法語原文, 英語翻譯版本, 和中文翻譯。 非常的感人,請點擊欣賞:.wikipedia.org › zh-hant › 一夜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Dolores Cannon的量子催眠核心理念 虞和芳 8.6.2020發佈

Dolores Cannon的量子催眠核心理念              虞和芳           8.6.2020發佈

量子療癒催眠技術(Quantum Healing Hypnosis TechniqueQHHT®),是全球傳奇的回溯催眠大師Dolores Cannon所發展出的治療方法。
《地球守護者》推薦序 開啟心靈大門 
Dolores Cannon(1931-2014) 
一九三一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 
一九五一年婚後,隨著先生的海軍職務旅居世界各地。 
一九六八年初次透過催眠接觸輪迴概念。她的先生是位業餘的催眠師,在使用催眠幫助一位婦人減重的過程中, 無意間回到個案的前世。在當時,前世仍屬「非正統」的主題,鮮有人對此領域進行探索。這次事件引發了她 
對輪迴的興趣。一九七○年,先生因傷退役,全家搬到阿肯色斯州的山丘。她由此開始了寫作生涯,投稿於各 雜誌和報社。 
子女成人後,她投入回溯和輪迴的領域,鑽研各類催眠方式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技巧,能最有效地幫助釋放隱 
埋在個案潛意識的前世資料,並連結上超意識和外星存在體。 
自一九七九年起,她已催眠了多位精彩的個案。一九八六年,她將研究工作擴展至不明飛行物(幽浮)的領域。她也實地探訪疑似幽浮降落的地點,並調查英國的麥田圈現象。這些透過不同催眠個案所得的類似資料,已相繼匯整成多本著作。 
她稱自己為記錄「失落的知識」的回溯催眠師和心靈研究者。
Dolores Cannon,談到賦予她獲得治療和信息的巨大力量。她發展出量子催眠治療法,她稱它為超意識。
在中文稱她為朵奶奶。她通過對夢遊態的研究與探索,發現個案可以在這種狀態下獲取到所有的前世經歷。甚至她還發現每個人身上所擁有的無窮智慧與能量的那部分,並與其連接交流。
朵奶奶瞭解到,我們身上的這一部分是一直與我們在一起的,這一部分位於我們意識心理表層的下方,命名為潛意識。在她45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技術受到全球數千名個案證明是有效的,而且與個案的年齡、性別、個性、物理症狀、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無關。她的經歷和量子催眠療法實踐者們的體驗,對信仰者來說,證明經歷前世,和未來的死亡。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意識,潛意識可以給予我們自身和這一生問題答案。
她不只是談到量子催眠治療法,還談到太星人,
外星人(英語: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ET),舊稱宇宙人,是對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統稱。從古至今,人類對其他行星是否存在外星人,以及外星人及其文明是什麼樣的,一直存在猜測、想像、研究與探索。一些人將地球上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文明產物或不明飛行物,都歸責於外星人及其影響。但現今地表文明因為集體意識與頻率的關係還無法實際探查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
不過外星人在文化界,有很大的影響。不少人願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也聲稱,他們見到外星人,並和他們接觸過。
類似的,對Dolores Cannon的量子催眠術深信不疑的人,願意花大錢去經歷前世的經驗,和幾年之後的死亡經驗,他們會經歷到這種感受,真實自身的體驗。
這是人的潛意識作用。它的治癒療效,可以說是受到催眠師喚醒潛意識,喚醒自身免疫系統的能量,來得到治癒的目的。
《論語》八佾篇第三第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這段話意思是一一孔子說:祭祀祖先的時候,就好象祖先真在那裡一樣;祭祀神的時候,就好象神真在那裡一樣。我如果沒有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祭祀一樣。孔子並沒有證明或否認神鬼的存在,他強調的是,祭祀鬼神時,一種信仰和誠意的重要。
這能夠喚醒我們的潛意識,跟逝去的先人和鬼神溝通。
每人體內的DNA都有先人的經歷遺傳的軌跡痕跡存在。所以這種集體文化的意識會給予我們一種信仰的力量。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能編能演的德國諷刺家 Mathias Richling 虞和芳 7.6.2020發佈

能編能演的德國諷刺家 Mathias Richling               虞和芳               7.6.2020發佈        

我們不時的觀看諷刺大家Mathias Richling,他的演技令人嘆為觀止。
Mathias Richling1953324日出生Waiblingen)為德國現代有名的諷刺家,作家和演員。
Mathias RichlingEndersbach長大,在1972年至1981年的研究期間,就開始出現在歌舞表演藝術家的舞台。 Richling學歷史和文學,於1981年以諷刺家Karl Valentin撰寫碩士論文。
他首先以五分鐘的諷刺電視節目 Jetzt schlägt’s Richling
《現在的里奇林》獲得全國性的好評,此節目根據每日主題從1989年至1990年在ARD上播出。該節目受到保守派人士的強烈批評,並在16集後從節目中刪除。
1996年以來,Richling一直在介紹 Zwerch trifft FellZwerch遇見Fell計劃,該計劃現在稱為The Mathias Richling Show。從2003年到2008年,他是ARD計劃Scheibenwischer的定期演員。聘用後,Richling2009年到2010年領導後續計劃 Satire Gipfel諷刺高峰。合同到期後,他在2011年由Dieter Nuhr取代。
在有時以高速執行的程序中,他經常扮演知名人物的角色,通常是女性政治人物的角色。在這樣的過程中,他通過幽默,有時是古怪的誇張來諷刺他們公開露面的毫無意義和矛盾之處,因此顯然是隨隨便便地對內容進行了尖銳的批評。

1974年: Köpfe u. v. a.
1976:廢話?
1977年:不是我
1979年: Zuerst mal die Zugaben 先來鼓勵
1980年:GünterVerdin對我們說
1981年:我從未說過
1982年:我只是重複一遍
1983年:Daß Fernseh bled macht?
1985年:聊聊!現在我在說話!
1987年:請問它有多少民主?
1989:我仍然想忘記的事情...
1990年:Jetzt schlägt’s Richling 現在Richling暢銷
1994年:說謊的人是富人
1996年:我仍然必須報告一些事情
1999 RICHLING- Das @ntWort 
2004年:RICHLING WAAAS嗎?
2006E = m•Richling²
2010年:Der Richling-Code
2013年: Deutschland to go
2016Richling spielt Richling  Richling spielt 扮演Richling
2018年:RICHLING2084
SWR主持人兼作家GünterVerdin導演所有作品。

獲獎情況
1978年:Deutscher Kleinkunstpreis Förderpreis der Stadt Mainz美因茨市德國歌舞表演獎Deutscher Kleinkunstpreis in der Kategorie Kabarett 2007: Bayerischer Kabarettpreis (Hauptpreis)
1987年:因歌舞表演獲得德國歌舞表演獎
1988年:Österreichischer Kleinkunstpreis (Hauptpreis)奧地利歌舞表演獎(主要獎項)
2000年:2000: Schweizer Kabarett-Preis Cornichon瑞士歌舞表演獎Cornichon
2007年:巴伐利亞歌舞表演獎(主要獎項)
2012年:2012: Gewinner des Ehrenpreises Das große Kleinkunstfestival der Wühlmäuse
2020年: 2020: Krefelder Krähe (Ehrenpreis)克雷菲爾德·烏鴉(榮譽獎)
DVD
Zwerch遇到了Fell Vol.1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5年,ISBN 3-931265-56-0
Zwerch遇到了Fell Vol.2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5年,ISBN 3-931265-57-9
Zwerch遇見Fell Vol.3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5年,ISBN 3-931265-58-7
Zwerch遇見Fell Vol.4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7ISBN 978-3-931265-63-2
Zwerch遇見Fell Vol.5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7ISBN 978-3-931265-64-9
Zwerch遇見Fell Vol.6con anima,杜塞爾多夫,2009年,ISBN 978-3-931265-79-3
出版書籍
  • Du bist so treibend wahnesblöd. Spectrum Verlag, Stuttgart 1981. ISBN 3-7976-1364-4.你真是愚蠢。 Spectrum Verlag,斯圖加特1981ISBN3-7976-1364-4
  
  Ich dachte, es wäre der Froschkönig. 
Stuttgart 1984, ISBN 3-7976-1404-7我以為是青蛙王子。

  • Der deutsche Selbstverstand. Knaur Verlag, München 1989, ISBN 3-426-02724-0.德國人的自我理解。 Knaur Verlag,慕尼黑1989ISBN 3-426-02724-0

Deutschland to go, Ullstein Verlag, Berlin 2012, ISBN 978-3-550-08003-6, als E-Book ISBN 978-3-8437-0312-3, als Hörbuch (Hörbuch Hamburg) ISBN 978-3-89903-384-7.柏林2012年,ISBN 978-3-550-08003-6,作為電子書ISBN 978-3-8437-0312-3,作為有聲書(有聲書,漢堡)ISBN 978-3-89903-384 -7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一位想當中國人的大智者” Gottfried Wilhelm Freiherr von Leibniz 虞和芳 9.4.2020發佈

“一位想當中國人的大智者” Gottfried Wilhelm Freiherr von Leibniz 虞和芳 9.4.2020發佈 Gottfried Wilhelm Freiherr von Leibniz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年7月1日生於德國萊比錫Leipzig,1716年11月14日去世於德國Hannover) 他是位德國有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形上學家、科學家。 萊布尼茨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他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了微積分。萊布尼茨對牛頓的評價非常的高,1701年,在柏林宮廷的一次宴會上,普魯士國王詢問萊布尼茨對牛頓的看法,萊布尼茨說道: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萊布尼茨涉及的領域還廣及法學、力學、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萊布尼茨最大的貢獻不是發明微積分,而是微積分中使用的數學符號。 他在數學方面的成就,受到中國易經很大的影響。 萊布尼茨是第一位接觸中華文化的德國人,法國耶穌會傳教士布維Joachim Bouvet白晉向他推薦《周易》和八卦的系統。他讀後,大為讚嘆,Claudia von Collani在她的<東方和西方哲學>書中說明Leibniz和Bouvet在1697-1703年間聯繫中,易經對Leibniz哲學和數學思想所發生的影響。易經所談的陰陽五行,是中國的哲理模型。萊布尼茨對中國的易經做深入的探索研究,啟發他「對數的科學,從極限於某部分的,促進至完全的領域,他看到易圖,驚喜雀躍...他說易經是包藏著不可思議的道的神秘的書...,我的新的不可思議的發現...應該讓我做一個中國人。」。 萊布尼茨認出「陰」與「陽」二進位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邏輯語言。目前在德國圖靈根著名的郭塔王宮圖書館(Schlossbiliothek zu Gotha)內仍保存一份萊氏的手稿,標題寫著「1與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範,因為,一切無非都來自上帝。」 「萊布尼茨第一個重要的數學發現是二進位制,他用數0表示空位,數1表示實位。這樣一來,所有的自然數都可以用這兩個數來表示了。他本人後來確認,中國人在三千年前的《易經》64卦就藏匿了這個奧妙。與此同時,萊布尼茨也研製成了機械電腦(圖6),他改進了巴斯卡的加法器,以便用來計算乘法、除法和開方,而當時一般人都還不大會乘法運算。其中一台他帶到倫敦,另一台由漢諾威圖書館收藏,還有一台用作俄羅斯的彼得大帝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這件禮物似乎下落不明)。值得一提的是,萊布尼茨並沒有把自己創立的二進位制用於他研製的電腦。 圖6,Leibniz'的計算機Rechenmaschine Leibniz不但是一位出眾的天才數學家,還創歐洲理性主義哲學的高峰。他認為世界,是由不依他物存在和不依他物而被認知的自足實體構成。此自足實體是無窮盡的。實體有四個特徵︰不可分割性、封閉性、統有性和道德性。 他描寫諧和的宇宙由無盡數的力量單元,即單子合成(Monadentheorie德文單子論),透過神,諧和的組成。神是無始無終,由神所創造的萬物是善的,「眾多可能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個。」「世界上的邪惡是來自自然界的有限之體」,但世界這種不完善的部分邪惡是必需,以便整個世界發揮其最高的潛在力,和諧的共存。這是萊布尼茨的諧和論,是他哲學很重要的一項。 他的結論為宇宙的有秩有序。他舉例「數字」的有規律,不會改變。 就是因為這可能的世界是最好的,是至善的,要完全理解這神的至善意志,是不可能的,但人能朝這一個方向邁進。作為特殊的單子人的心靈,是有記憶的,可以基於過去,策劃未來,這是人類分享神性,即道德的可能性。人可以透過開放可能性,了解這個神創造的世界,而了解如何成為一個道德的人。 這一種世界的道德觀,可以被視為康德的先驅。萊布尼茨的對神的絕對無邊無極的認知,跟中國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有類似的看法。 他的單子論,符號思維,跟易理的陰陽「夫陰陽者,有名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則可百,散者可千,推者可萬,此之謂也。」「天之大德曰生」有類似的思維,可以看到易經對他的影響。 萊布尼茨認為,人類推理可以被歸約為某類運算,而這種運算可以解決看法上的差異。 在德國不時可看到利用這種符號邏輯,以易經理論來推算命運,給人算命的演算方法。 從上所述的幾點,可以看出萊布尼茨受到中國的哲學,易理的影響,怪不得他想做一個中國人。 萊布尼茨對中國文化的景仰,使得他成為一位親華的大人物,他稱讚當時的中國康熙皇帝:「精通中華民族的學問」,又從傳教士身上「接觸歐洲的科學」,「求知欲強烈到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這位受全國文武百官頂禮膜拜的君主,竟可以同傳教士一天三四個小時地關在房間,如同師生一般的相處,熟悉精密儀器,共同鑽研書籍。」「能理解歐幾里得幾何學證明、三角函數計算,並且可以用數字來表達天文現象。」 萊布尼茨曾在德國Hannover生活和工作過十多年。並且在那去世。為了紀念他和他的學術成就,2006年7月1日,也就是他誕生360周年的紀念日,德國將這座著名的Hannover大學正式改名為Hannover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大學。 在Hannover的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圖書館,收藏他跟1。100人的15。000封信和四種特殊方法的計算機 Vier-Spezies-Rechen­maschine。德國在2006年向聯合國UNESCO-Programm申請作為<世界記憶財產>Memory of the World。 萊布尼茨是一位罕見的多才多藝的法學、哲學、力學、數學家。 他對中國人的讚揚,對易經的讚嘆,讓我們引以為榮。 此文錄自虞和芳:中德文化交流的事件

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

張系國一封來信中,談到顧華老師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虞和芳 28.3.2020發佈

張系國一封來信中,談到顧華老師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 虞和芳 28.3.2020發佈 透過宇平,很高興跟張系國聯絡上了。 這次在解自己的一個夢,提到顧華老師,給系國寄一個副本,得到系國回函中談及顧華老師。當天我給他回信,詢問他,能否准許將他的這封信件發佈在我的blog上,他又多添加一段,那是我們作為顧華的學生,所不知的事。感謝張系國的來函,將它錄下: shi chang 既然你要放在部落格,我就添几个字,更完整些: 很高兴知道你也上过顾华老师的课。我也选过他的课,不过不是 德文,而是古希腊文。顾华老师的渊博,可以想见。古希腊文的 课一共只有四名学生,因为和现代希腊文完全不同,所以是完全没 有用的语文。四个学生中有一位想留学希腊,他发现选错了,大 失所望退选。另外两名,一位女生不常来上课。另一位我后来才知道是女作家李昂的老哥,(这段要用马奎斯的笔法写,因为那时候李昂应该还是小学生,成为作家是后来的事)他好像唸管理可是对希腊哲学有兴趣,和我一样。所以后来顾老师就要我们两人到他家去上课。最后李昂的老哥也不见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每次去温州街老师家,师母都会招待用茶,再听老师慢慢解释古希腊文,真如沐春风。 老师开宗明义就说,古希腊文究竟怎么唸没有人知道。现在的读法,是中世纪荷兰哲学家Erasmus琢磨出来的。结果那节课他都在谈Erasmus的哲学,我可是得其所哉,因为Erasmus是主张自由意志的哲人。顾华老师上课都是这样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讲到文学、语言学、哲学,他都如数家珍。 听师母说,因为学生太少,老师只开过一次古希腊文,刚好我碰上了。我几乎忘记这段往事,谢谢你唤起我的记忆。我虽然是工学院学生,上过沈刚伯的希腊罗马史、顾华的古希腊文,殷海光的理则学,其实大四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文学院鬼混,现在想来真是快乐。 Sent from my iPhone ——- 下面附上兩封信件,引起到系國“回饋”回函中,人生中沒有料想到的回饋。 您好。 也許您會有一些從佛洛伊德解釋的從自我進入超我的夢境。 S. Freud 的精神三大部分:本我 Es, 自我ego, 超我über ich。(這是系國來函中,解釋他的夢境) 「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它著重人類生物需要的滿足,即是食色性也。 「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為個人的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所表現出來的「自我」。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它受到文化道德的影響,屬於人的精神昇華的範疇。 夢境有時可以看出這三種之間的一些輪廓。錄下一篇昨晚的夢境,也很想聽聽您們可能也有類似的夢境。 夢到寫了一篇四種語言的鬧鐘文           虞和芳             27.3.2020發佈 夢中以鬧鐘為題,寫了一篇四種語言鬧鐘的文,中文,德文,英文,法文。它的內容是什麼,夢中沒有交代。我醒後很明白的知道,有這麼一個夢,它的特色是以不同的四種文字寫成。 —————— 這夢的脈絡: 我半夜起身,上浴室,外面很黑,到底幾點了?去看浴室的鬧鐘,在幽暗外面透進來的燈光,看出是7點三刻,這不大可能,外面的天還是黝黑,現在馬爾他六點天就亮了,那麼應該是晚上三點左右。我斷定是鬧鐘停了。 我又回到床上繼續的睡覺。 於是夢到寫鬧鐘的四種文字。它跟半夜起身,看到鬧鐘停擺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出現這四種語言來寫?這又是什麼原因? 幾天來,我在考慮,思考人的毅力,意願,心念,信念,慾望影響人的行為。 參考維基等文件,內中有Georg Walther Groddeck(1866年10月13日,†1934年6月11日),是德國醫生,心理分析家和心理療法的先驅。他為社會改革家和作家。Maxwell Maltz(1889年3月10日-1975年4月7日),美國整形醫生,1923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1960年出版書籍《心理控制術》是最知名的自助書籍之一。 ,Jack Canfield,他出生於1944年8月19日。 1966年獲得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學博士學位。於1973年他從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他們三位都是學醫,都是闡明啟發心理對人們行為影響的勵志作家。 我在編輯一本新書《醫學治病的核心 ——   免疫系統 》,這本書改換幾次書名,這次的改名,是看到中西醫在面臨Covid-19疫病時,最後要靠的就是每人自己的免疫系統,就是中醫所強調的”元氣“。 而現在疫病流行期間,最重要的就是免疫系統,心理對免疫系統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這段時間,我參考的資料,多半是維基不同語言,德,英,法,中所寫的資料,尤其當 沒有中文資料在手時,就以德,英,法的文件作為參考的閱讀,在讀時,隨時把要點,記載下來。 這四種不同的語言出現的夢境,使我回憶起在法國巴黎的一間餐館情況。那是一家物美價廉的大餐館,有不少觀光客也到那裡吃飯,它非常膾炙人口,時常在午餐要排隊。有一次我們鄰座坐了說法文和英文的觀光客,大家聊起天來,我就用法,英,德文跟他們聊天,但是有時卻把這幾種語言弄混了。錄下 世上難得一見的語言天才顧華教授虞和芳31.12.17.發佈 - 分類 yuhefang.blogspot.com › 2017/12 中談到此事: ”我學習三種外國語言已經弄得焦頭爛額,更別説顧華教授的三十種語言。有次在巴黎的一家餐廳午餐,那天左右坐的是不同國籍語言的人,我起先很得意的跟法國人說法文,見英國人不能用法文溝通,我就說英文,幫忙翻譯成爲法文。德國人不會說法文,也代爲翻譯。他們很驚奇的看我,讚美我精通他們的語言。 我用不同語言,交換的説話。說著說著就把這三種語言弄混了。沒有一個語言能夠毫無錯誤流利的,不夾雜別國的文字,繼續的跟人侃侃交談。這使我感覺到,學習要精通一種語言有多困難。雖然會三國外語,可是當有一日要到用武之處,同時應用,想要“一顯身手”時候,卻是捉襟見肘的發覺,自己的語言能力有多差。要能左右逢源,滔滔不絕的講説不同語言,精通的知曉它們,即使只有三國語言,卻是有多麽困難。 顧華教授精通30種語言,卻還能侃侃而談的講解,真是佩服。顧華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一代學人、奇人,他精通三十種外國語言,滿腹經綸,而卻名不見經傳,太可惜了。“ 回憶顧華教授虞和芳 www.alum.ntu.edu.tw › uploads › 2017/12 對於時間的流逝,我一再的觀察,期望能夠對時間的實質有所了解,鐘錶就是報時的一個代表。有關時間我寫了好多篇文和書來探討。 人生的生死太無常虞和芳12.10.18.發佈 - 分類 yuhefang.blogspot.com › 2018/10 在此文中,悲悼,蔡元奮教授的突然往生。 《時間的影子》一書中的文章,就是在觀察時間的飛逝。 這是夢中出現寫一篇四種語言的鬧鐘的文。   這個夢,是一些不同時間內片段的經歷,聚合的一些反映,若是拿S Freud夢的解析精神層次來說,是徘徊在自我和超我之間的一個夢境。  祝福安康 虞和芳 27.3.2020 系國: 從你那裡才得知顧華老師還開過古希臘文。 感謝你提及此事,希望我們在為顧華能在維基上為他寫出一段記載。 這是蔡元奮教授和我撰寫紀念顧華教授的文時,打算進一步,為他在維基上也寫一篇文。可惜這件事還未完成,蔡元奮就過世了。蔡教授是台大醫學院畢業,年紀比我小。是一位難得的孝子。我們在2013年在北京開會時,他來聽我講“自然醫學”時,兩人認識,雖然他也是留學德國,在慕尼黑。我們就此通信到2018年,他驟然在台灣過世,真是沒有料到。我在2017年8月在台北見過面,我舅舅和在美國的妹妹先後在8月1日和2日過世。我就病倒,可見心理憂傷是多麼的影響身體。我在床上想:我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想到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為他們出版一本書,此書在台北舅舅出殯時,出版“魂夢遙”它在很短期間編輯成,當我有這個念頭時,就起身,積極的收集以前寫他們的文,和跟他們的通信。這是最快完成編輯出版的一本書,在兩個星期內完稿。我們三姊妹,都是嘉義女中和台大畢業,妹妹比我小六歲,卻早世,她好聰明伶俐可愛,只可惜。。。 我和姊姊一塊跟蔡元奮教授也會面。2018年,3月,我去台灣時,也跟他短短的見過一面。10月參加雲林科大漢學研究所的國際研討會,還以為能夠跟他會一面,不料他卻突然因為心臟病而過世。我為他出版一本“種瓜得瓜”,那是我們5年來的通信。 人生真是短促。 感謝來函,這對撰寫顧華傳,又多添了新資料。容許我將你的來信發佈在我明日的blog上?這是我能夠為他做到的事。 祝福 安康 虞和芳 27.3.2020.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充滿正向勵志的演說家Jack Canfield, 虞和芳 24.3.2020發佈

充滿正向勵志的演說家Jack Canfield, 虞和芳 24.3.2020發佈 以靈魂系列雞肉湯而聞名的Jack Canfield 出生於19, 1944年8月19日。 1966年獲得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學博士學位。於1973年他從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他跟Janet Switzer合著的《成功原則:如何從自己所處的地方到想要成為的地方。 Canfield於1967年開始職業生涯,當時他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任教一年的高中。他曾在愛荷華州的克林頓工作團中心和芝加哥的W. Clement和Jessie V. Stone基金會工作。1976年,Canfield合著100種提高課堂自我概念的方法。他經營一個Gestalt 住宅中心,稱為New England Center 新英格蘭個人和組織發展中心,並於1978年被美國Jaycees評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Canfield是CEO 加利福尼亞州,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小組Canfield Training Group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也是加利福尼亞Culver City自尊基金會的創始人。Canfield主持一個廣播節目,並撰寫全球聯合報紙專欄。他因同時擁有《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的七本書而保持吉尼斯世界紀錄。2006年,Canfield在一部名為《秘密》的自我開發電影中登場。他最著名的書包括:聚焦力,阿拉丁因子和敢於獲勝。2005年,Canfield與他人合著《成功原則:如何從自己所處的地方到想要成為的地方。他是變革型領導委員會的創始成員。 他是《心靈雞湯》的合著者。系列,其中包含250多個標題,並以40多種語言印刷5億冊。2005年,Canfield與Janet Switzer合著《成功原則:如何從自己所處的地方到想要成為的地方。 成功原則 在他的著作《成功原則:如何從自己所處的地方到想要成為的地方》。Jack Canfield收集他所謂的實現目標和創造成功生活的64課。這本書分為六個部分:成功的基礎知識,成功的自我轉化,建立成功的團隊,建立成功的關係,成功和金錢以及成功從現在開始。這些原則包括一些基本原則,例如“對生活承擔100%的責任”,“決定要做什麼”和“相信這是可能的”,以及旨在建立更好關係的原則,例如“遵守協議”,和“說話無懈可擊”,“更快講真話”。 Canfield還提出一些想法,他聲稱這些想法可以用金錢創造成功,建立成功的團隊,以及如何克服拖延和入門。 在Napoleon Hill的傳統中,W. Clement Stone,Earl Nightingale和Maxwell Maltz ,Canfield強調專注於視覺並使用可視化的重要性,即在人的腦海中創造引人入勝的生動圖片以達到目標的行為。 :81–89 Canfield引用研究預期理論的神經心理學家來支持他對可視化意義的看法: 科學家過去曾經相信人類會對外部世界流入大腦的信息做出反應。但是今天,他們正在學習,取而代之的是,根據先前的經驗,我們會對大腦的預期做出反應。實際上,頭腦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它可以提供想要的一切。但是必須相信自己想要的是可能的……通過一生的事件,我們的大腦實際上學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無論最終是否會發生這種情況。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近代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图鉴考》 虞和芳 27.11.19.發佈

《近代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图鉴考》 虞和芳 27.11.19.發佈 接到藝術大師林國成的一篇文《近代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图鉴考》。 林大師以藝術家,文化藝術歷史的演進和異同觀點撰寫這篇文章,頗值得我們閱讀、欣賞和參考。 此文先以日本历史名人中的排名來看: 居然曹操在日本历史名人中排名第四,诸葛亮第九。他们卻是外国人,那是中國人!然而高于著名的西乡隆盛,丰臣秀吉。 《三国演义》中所提倡的忠义精神与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非常契合。 “在日本,三国系列是一个传奇,日本有无数就三国系列开展的创作,游戏影视作品小说漫画,浮世绘各种门类的都有,多到统计不过来。林罗山把《三国演义》介绍给德川家康。” “事实上林罗山的老师藤原惺窝 也即是德川家康的老师,他们除了介绍《三国演义》,他们也把中国的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并达到官学的地位。” “朱子儒学的开启:林罗山(1583年—1657年3月7日),先后共辅佐四位幕府将军,他用朱子学学说运作幕府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德川幕府的政治伦理,还渗透到武士道德与一般民众的个人伦理约束层面。那时候日本的上层是完全可以读懂汉字读物的,不需要经过翻译。” “阳明心学得传播:在明治维新中大放光彩的阳明心学早在江户年间已经有一定的传播基础。” 中日歷史發展的不同 日本没有科举 昌平坂学问所”成为了贵族们内部选拔人才的专用“摇篮”。 日本文化多元化,世俗化, 贵族内部的官学朱子理学,与佛学,阳明心学 和兰学(西学)维持着各有的位置,而这种民间重视实学教育的特征,让整体上得文化有着一种世俗化的宽松。 这也是浮世绘蓬勃发展的基础。大量各种反应世俗生活的作品。 南画与兰画 日本没有科举制并没有形成所谓的“文人阶层”,但在引进了儒学的同时引进了中国文人画的趣味和风格,卻并没有中国文人画中与政治互动得内在。 被迫门户开放与兰学的兴起 福泽谕吉-脱亚入欧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江户时代兰学课本 各藩为了自卫,为了准备应变,为了研究学术和了解国内外情势,往往需要奖励洋学的研究。江户奥平藩也不例外。 碑学,帖学 大清对日的最后一次文化影响。1880年至1884年,杨守敬东渡日本,他随身携带的一万多件中国历代碑拓,为日本书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扭转了日本书界单一的帖学格局,开创了一个以“北碑”为主流的古朴雄浑的新时代。 吴昌硕艺术。更加上西泠印社的影响,百年来日本书法界对吴的艺术可谓推崇备至,无以复加。 文中舉出齊白石的作品。 林大師舉出歷史中,日本文化的淵源跟中國分不開。在每項之下,林大師舉出圖畫,書法等來參證比較。 最後林大師的結論: “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国力再度崛起,日本最大的货币也改成提倡《论语与算盘》的日本近代企业家之父,一代儒商涩泽荣一,日本文化中,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比比皆是,或许今日一个新的亚洲秩序新时代开启了,而中日之间的文化同根同源的部分能否让两国走得更近?” 這是林大師一再提到的以文化認同,促進中日關係和平友好一條可行的道路。 这是非常值得我們观察和期待的。 請分享林大師的原文和圖片 https://mp.weixin.qq.com/s/Zn_Ojw5-giTO_BTINzhZ5Q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珍惜,感激,和心領 虞和芳 29.8.19發佈

珍惜,感激,和心領 虞和芳 29.8.19發佈 蔡老師是一位發明家,得過台灣,美國,瑞士,德國的發明獎,先是在大學學物理數學,之後在哲學領域得到博士,他是有名的漢學家,認識他多年。 他待人熱忱,誠懇,熱心。下面對他的熱心,熱忱的回函。 蔡老師: 讀到您的來信。 對您的體貼,熱忱,我非常的感激。 但是正因為您的熱忱,您去年10月25日到機場來相迎,又因為飛機誤點三個多小時,累得您幾乎連夜沒有入睡,耽擱您的睡眠,有損您的身體健康,使得我們內心除了感激外,還有深深的不安和歉意。 這次請您千萬不可如此費心。 對於您的“九月份回台時,通知我一聲”,真是怪我多嘴,就把我計畫的行程告訴了您,為的是,您可看,哪天對您方便。我在南下的幾天內,隨時可以等您哪天有空,過去拜望您。所以我特地寫了,9月16日晚上在旅館住一夜,次日南下。就是想到,可能飛機會誤點,那天就在桃園住宿,飛機抵達,可以住進旅館,即使誤點也無妨。 您對我們那麼的好,更是不能夠浪費您的時間和精力,使您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這次是我一人來台灣,更是方便。 我曾在桃園車站附近的旅館住過,叫計程車往返機場非常的方便。 因此請您接受我的建議。我非常感激您的心意,請千萬不必費神來機場接我。這次在我南下的幾天內,看您哪天有空,我會去雲林科大拜望您。也盼望在那天能夠見到柯老師,他對我那篇拙作,特別花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來校對。 敬祝 健康愉快 虞和芳上 29.8.19.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建築師父子兩人 虞和芳 23.8.19發佈

建築師父子兩人 虞和芳 23.8.19發佈 建築師父子兩人,在一年前,第一次我們邀請來談論翻修古堡清理護城河和外面老牆的翻修工作時,一起出席。 老建築師Beltz曾經是那位2015年管理古堡兩個工坊建築師Schulz的合夥人。 Schulz在建築完兩個工坊後,那時因為在古堡前面建築3個233公尺的大風車問題,我們拒絕翻修古堡本身。只是在彌補修正古堡和它其它幾座偏房,不得不修理,以防它倒塌,或日後修理更廢功夫,Schulz就做彌補翻修的工作。 Schulz開始翻修另外被風侵蝕的偏房大屋頂。可是不久,他因為肝癌過世。 去年在古堡前面建築3個233公尺的大風車問題,似乎解決,我們就開始策劃翻修古堡,就邀請Beltz建築師來談論。他第一次來時,就帶他的兒子建築師一起出席。 自此每當老Beltz不能夠出席時,就由兒子來代表。遇到重要商討事務時,父子兩人都出席。 老Beltz上了70歲,但是非常的有經驗,決策。我們希望老Beltz來管,只有當他事情太忙,或是度假的時候,只得由兒子來代表。 今天上午早飯後,電話鈴響,我猜想這是建築師來的電話。 昨天下午在Schweckhausen古堡,有一個大聚會。兩個不同地區的文化遺產維護保留部門,會合,勘查正在繼續進行的翻修工作,並討論下一步的步驟。 老建築師Beltz度假,他的兒子也是建築師來代表出席。 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聚會,我們在馬爾他,前天就給在Münster的Dr Heuter去信,我們會請主要管翻修的Siebert公司的老闆,和他手下主腦大將A出席,有問題可以跟他們討論。 前天週三就打電話給建築師B,他不在辦公室,請回電。 因為老B不在,回電的是他的兒子小B,我們就交代這件事。他說週四此事全部安排妥當,不但老闆Siebert來出席,他的工作Team全部會出席。 昨晚小B寫信,寄來翻修的照片,並說今天上午他會來電話。 他大約在9點一刻來電話。那時S正跟我在陽台上看希特勒的影片一幕,幸虧我還在一邊聆聽電話,聽到電話聲響,急忙去接電話。S也接過電話,他們談了半個小時。 有了可以信賴的建築師,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只是有些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得要由我們出馬去解決才行。這樣每隔一段時間還是得要到Schweckhausen去勘查並討論,解決需要我們決定的問題。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無中生有的錢 虞和芳 22.8.19.發佈

無中生有的錢 虞和芳 22.8.19.發佈 遠在歌德時代,歌德的浮士德第二集,就出現魔鬼以無中生有的錢,解決金融的欠缺流通問題。 自古以來,錢都不能夠無中生有,要靠一種貨幣(金銀銅板)。中國後來發展出的交子,西方的支票,現代的人們以信用卡來便利使用者的交通,可說是一種進步。 以前中央銀行發行鈔票都要有抵押,借錢要付利息,而21世紀為了借債問題,美國的次級房地產的借貸發生問題,Lehmann兄弟銀行倒閉,導致世界金融危機。 西方中央銀行,為解決欠債問題,降低利息,降至零後,還不夠,變成負的利息,此即謂,誰有錢的話,要付給銀行利息,跟以前的情況完全是兩樣。以前錢存在銀行,可以得到利息,現在要付給銀行利息。 這是中央銀行的新把戲,不用印鈔票,不用鑄造錢幣,借債不用付利息,有錢存款,要倒付銀行利息,因為中央銀行,不需要用抵押,在電腦上打一個數字,就可以無中生有的毫無止盡的製造“錢”,這是最新的時代,不需要老花樣,有電腦,可以無中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源源而來。 很美?對不對? 主婦難為無米炊,但是現代的國家,什麼都不需要,多麼的好?要是可能,每人都可以富有,都可以成為百萬富翁。這是一種妄想。它會演變成,錢不值錢,即使百萬富翁,錢沒有它的價值。 為什麼歌德以魔鬼來無中生有的產生錢,而不是上帝以無中生有的錢,來解決金錢欠缺的問題?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凡是魔鬼幫忙做的事,都導致不幸的後果。 歌德這麼做,並不是隨便幻想,而是鑑於那時法國的一位財政部長John Low(Law)的措施。 John Law是一位經濟學家,一位鬼才,他發明了現代資本主義,拯救當時法國的經濟蕭條,瀕臨破產邊緣。 他是一位非常瀟灑,能言善辯的人物,轟動當時的政治經濟舞台,寫下很多的經濟學原理的書籍,他的理論至今還在被人歌頌應用。 且看他的理念和一生的發展。 他認為: 金錢不一定是金子。而且不必由金,銀,黃銅,銅或任何其他有價值的材料製成。Low說,錢可以用紙製成,也可以用毫無價值的東西。然後它會讓我們都富裕起來。我們會如此富裕,我們不再需要黃金了。 這是他的想法。這個想法在世界各地和幾十年後繼續傳播至今。我們可以說,今天的資本主義,現代金融市場,股市崩盤和銀行救助都源於1671年4月21日John Law出生的地方。 Low出生在蘇格蘭首都愛丁堡,是十二個孩子中的第五個。他的父親是金匠。那時,金匠是一個有權勢的公民。商人和行會領袖帶給他錢幣。他保存它,檢查它的金屬含量。當他的顧客缺少現金時,他會支付幾英鎊。因此,他的兒子Low早早就接觸到三百年後美國經濟學家 John Kenneth Galbraith稱之為“銀行奇蹟”的東西:貸款credit信用。 這個奇蹟能使蘇格蘭商人購買印度香料,即使沒有錢,不要緊。商人當以高價轉售辣椒或生薑時,他就擁有它。然後,削減了利潤,並與金匠William Low解決債務問題,後者又收集了利息。他兒子John Low理解到貸款創造了以前不曾有的繁榮。 年輕的Low在愛丁堡上了高中,成長為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當代藝術家報告他對時髦服裝的熱愛,他對快錢和美女的追求。愛丁堡對他來說似乎很小。 Low有大志,他去了倫敦,當時倫敦有75萬居民,是歐洲最大的城市。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留給他一筆錢,他可以跟倫敦上層階級的人們有機會交往。 Low花了很多時間在劇院和咖啡館以及賭博桌上。 他的生命似乎在剛開始之前就已經結束了,他跟一名Edward Wilson決鬥,很可能為一名女子。他殺死對方。 當時在決鬥中捍衛自己的榮譽是很常見的,但這並不能阻止逮捕和謀殺指控。在與三名硬幣造假者和一名強姦犯的聯合審判中,Low被判死刑。 幸虧他的朋友,行賄,警衛解除他的手銬。他被放出到在監獄的大門口。他又得到自由。 但是他仍然在警方的追緝中,他縱橫交錯穿越歐洲 - 巴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熱那亞,他唯一確定的生活模式是:“無論走到哪裡,他的生活都是由賭博和冒險的風險決定的。”這就是英國Low的傳記作家 Janet Gleeson 總結他生命中的這個時代的方式。慢慢地,持續地建立為繁榮而努力的事業,似乎不適合他。 在巴黎,他遇到了一位衷心於他的貴族Catherine Seigneur,他們在一起,儘管他不忠,但她對他仍然保持忠誠。 他忙於數學和概率計算,他注意到這增加了他賭博致勝的機會。也許他還記得父親的職業。無論如何,他對金錢的興趣超出自身的利益。他開始考慮商品和價格並提出問題。例如,為什麼水的成本比鑽石低得多,儘管水實際上更有價值。 “因為水的供應遠遠大於對它的需求”和“因為對鑽石的需求遠遠大於供應”。John Low在1705年寫道。 兩個世紀後,這個答案成為現代經濟學的核心原則之一。但資本主義的本質仍未得到探索。 世界正在前進。在城市中,印度和美國的財富創造了新的市場。小商人轉變為強大的商人。創建了第一家工廠,工人和裁縫將進口布料製造成襯衫和褲子,比世界上所有裁縫更快,更便宜。 Low認為客戶和商家用銀幣或金幣付款,這是一個問題。如果國家用完貴金屬來鑄造新硬幣呢?然後商人們缺乏他們的業務原材料,這筆錢很快就像鑽石一樣:它的價值很小,其價值不斷上漲。然後人們保留他們的金幣,而不是花錢。它們的價值更高。交易員和工匠不再做生意,他們破產了,“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工作的願望,而是因為他們缺錢,”Low寫道。 低利率,廉價的錢 - 商店繁榮,人們賺錢有錢。 在這些想法中,他是金匠的兒子,成為貴金屬的敵人。在他的文章“反思貨幣和貿易”中,提出向國家提供資金的建議,他在1705年制定一個新的經濟秩序的詳細計劃,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紙張是成錢,銀行拿打印紙票生錢。 Low再次在歐洲旅行。這一次,政府和皇室成員是他的目標。但他首先失敗了。旋轉玩家!這就是歐洲統治者如何看待這個奇怪的蘇格蘭人提議的評論。直到1715年9月1日,法國路易十四在72歲時去世。他統治了這個國家超過六十年。他發動了戰爭並建造了凡爾賽宮;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文化中心。但是法國破產了。經濟下滑。 在1709年的飢荒期間,人們生活在熟草和根的農村。法國王位的繼承人,後來的路易十五,已故君主的曾孫,只有七歲,Herzog Philippe von Orléans 為攝政王,他遇到的重要任務:恢復國家財政。 但是他應該怎麼做呢? 節省或者宣布國家破產並重新開始!這些是法國金融專家的建議。攝政王更喜歡聽Low的想法。Low是一位好朋友,多年前他們在賭場相識。 低利率,廉價的錢 - 商店興隆。 根據1716年5月2日的皇室法令,Low獲准成立銀行:Banque Générale。想要在那裡取錢的商人不會獲得任何金幣,而是銀行自己生產的紙幣。那是新的交換溝通的方式。但是因為人們不想要這些奇怪的紙幣,因此Low用兩個承諾來引誘他們。首先,國家接受紙幣納稅。其次:Low的Bank承諾隨時以固定價格兌換貴金屬票據。 為了獲得他所需要的黃金,Low出售股票。Low用概率計算。他認為並不是說所有人都在同時交換他們的賬單換錢幣。所以他可以在金庫里放置更多的金錢,更多鈔票。 由於稅務官員接受了票款,越來越多的人貸款。國家還獲得大量紙幣以償還到期債務。新的錢轉變成為官方的支付方式。它改變了這個國家。工匠得到訂單,工廠僱傭工人,人們有足夠的食物吃。它開始了今天所謂的經濟上升。 Low是對的。人們不需要黃金致富。 幾個世紀之後,經濟學家使用數學模型來解釋當時法國發生的事情:當一個國家越來越多的資金流通時,貸方就不再需要如此高的利率。如果那時,正如在18世紀早期的法國,商人只是等待以廉價貸款為他們的業務融資,那麼各地的銷售都在增長。 Low的措施,產生歐洲驚豔的經濟富裕成果。 在20世紀末,美聯儲理事 Alan Greenspan 與John Low非常相似。憑藉低利率和廉價資金,引領美國經濟走出危機。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上升趨勢。但最終, Alan Greenspan 幫助創造一個巨大的泡沫,這個泡沫在2008年9月15日爆出,當時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從那時起, Alan Greenspan 就是把美國帶到深淵的人。 Low的銀行繼續增長。 Low在Lyon, La Rochelle, Tours, Amiens和Orléans. 開設分店。 Herzog Philippe宣布公司轉位皇家銀行(Banque Royale)。Low現在是拯救法國的人。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 Paul Schmidt 說:“如果Low在這一點上停止他的活動,他可能成為經濟史上早期的天才。” 可是John Low並沒有停止。 “銀行不是我唯一的想法,我將製作一部令歐洲震驚的作品,”他在給Herzog Philippe公爵的一封信中寫道。這項工作為“Mississippi Compagnie”。 這是第二家John Low成立的貿易公司。它是在新世界美國利用法國領土,在Louisiana路易斯安那州,人們以為那裡與拉丁美洲相似的產黃金和白銀。有了這些寶藏作為安全保障,所以計算,Banque Royale可以分配更多的Credit,發行更多的鈔票,並創造更多的財富。不久,八名男子忙著全天候打印鈔票。 Low再次向人們出售新公司的股份。人們受到之前股票繁榮的鼓舞,從Banque Royale的印刷機上借新錢來購買 " Mississippi Compagnie“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份。這每一股的價格起初為500Livre盧比。 它發行後,股票不斷在上升。1000, 2000,3000。幾十年來與布料,香料或茶葉交易的尊貴商人突然只對單一產品感興趣:股票。 價格上漲到5000里弗,達到6000里弗。在法國,這個緊密的封建社會,幾乎所有的人突然變得相似。王子和其他貴族在股票市場賺取數百萬美元。但工匠和女僕也是。John Low的車夫,他變得如此富有,以至於他不當馬車夫,自己買了一輛馬車並僱傭了一名車夫。 股票漲到7000 livre,8000, 9000livre。人們有這麼多錢,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突然出現一個新詞:百萬富翁。經濟學家John Kenneth Galbraith稍後寫道:“巴黎人從來沒有像在那美好的一年那樣感到快樂和滿足。” 1720年1月,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價格為10,000里弗。 John Low被任命為政府財務總監。人們大喊:“上帝保佑國王和John Low先生!” 因此,法國是最早經歷貨幣中毒的國家之一,其它十個國家也經歷到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的貨幣失敗危機,它有時是鐵路,有時是汽車,互聯網或房地產業務,它看起來是非常的吸引人,會帶給整個國家或世界新的財富。最終,人們總會突然意識到這會讓人們陷入困境並導致泡沫破滅。 例如:路易斯安那州沒有黃金。 John Low破產,其客戶破產,法國破產。 溫和的氣候,巨大的森林和充滿礦產資源的地方。因此,報紙描述了法國在美國的佔有情況。成千上萬的定居者前往密西西比三角洲。他們死於壞血病,痢疾和瘧疾。如果他們偶爾挖掘,他們會發現毫無價值的石頭 - 以及一種他們認為毫無用處的黑色粘性物。石油的重要性只有一百多年後才能被理解。 John Low已經認識到壞消息的重要性。他拼命地試圖掩蓋真相,培養希望。他收集流浪漢,乞丐和街頭兒童,他們一起穿過巴黎的鐵鍬。他們正在前往開採新世界的金礦。所以他讓它傳播開來。 但謠言更強烈。人們變得緊張。1720年2月,股票市場價格在一周內下降了近30%。Low可以印刷更多的錢,甚至可以購買公司的股票。他支持這個想法,他以為會帶來更多的紙幣流通。 一些馬車最後宣布這場夢幻的結束。一位富有的貴族讓他們在Banque Royale面前開車。他要求將紙幣換成黃金,這是曾經的承諾。其他人跟隨,總和是巨大的,銀行正在耗盡貴重金屬。Low無助於限制黃金問題,引發恐慌。人們明白他們的財富是一種妄想。他們跑到銀行,他們敲門,他們揮動數百萬,他們只能購買,沒有人想要那些紙幣。Low希望防止資金像鑽石。相反,紙幣變得毫無價值。 Herzog von Orléans 公爵解僱Low所有的職位,為了讓人民不要殺死他。他於1720年末秘密逃離邊境,遠離一片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從引發Low所造成的金融危機中恢復的土地。John Low在自己的生命中,在無數的牌桌上為贏家,卻失去他生命中最大的一場比賽。九年後,即1729年3月21日,他死於貧困並惡名昭張。 然而,他將金錢與黃金分開的想法是在以後才再度被重視復甦。政府首腦,中央行行長和經濟學家終於意識到,如果流通中的金額取決於貴金屬的數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會受到抑制。 “John Low贏得了這場辯論,”他的一位傳記作者,愛爾蘭經濟學家 Antoin Murphy寫道。 今天擁有歐元,日元或美元的任何人都不再要求任何人交換他們的黃金票據。他只能相信一件事: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比近300年前John Low的Banque Royale更擅長處理金融。 可是不少經濟學家,一再說明,數年來的中央銀行無限制的採用無中生有的錢,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後果。可能又會引起一場金融危機的風暴。 它會怎麼發展演進?我們很難想像,但是對這種無限制的金融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它已造成許多金融界的不穩定現象,它昭然可見,如股票和房地產的泡沫。這種發展,不會沒有危機,這只是遲早的事。只望它不要形成金融大風暴。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為理想奮鬥的緬甸鬥士翁山蘇姬的今昔

為理想奮鬥的緬甸鬥士翁山蘇姬的今昔 虞和芳 18.8.19.發佈 翁山蘇姬是西方一位受到尊重的諾貝爾和平奬金的得主。 她為緬甸爭取民主自由的鬥士。 在《自由》一書中,翁山蘇姬指出:「一些人改變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當南非的舊政府、拉丁美洲的軍事專政進行獨裁統治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認識到這些變化不可避免,這是他們所能選擇的最好道路。我所表達的真正改變是通過理解、同情、正義、愛心後的內在變化。」 1988年9月27日,翁山蘇姬組建全國民主聯盟,出任主席和總書記。民盟很快發展壯大,成為全緬最大的反對黨。1989年7月20日,軍政府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翁山蘇姬實行軟禁,以阻止她參與1990年的大選。在此後20年她一直拒絕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仍取得了絕對優勢贏得58.2%選票及492席中的392席,獲超過八成的國會席次。在正常情況下,她理應成為緬甸的總理,與軍方分享權力。但選舉結果被軍方作廢,並宣布全民盟為非法組織,軍人拒絕交出政權,繼續監禁翁山蘇姬。此外,軍方組建了「恢復國家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來掌握政權,後來又將其改名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方的行為引發國際間猛烈的批評。1991年,正被軟禁的翁山蘇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無法親自前往挪威領獎,只好讓兒子代替自己發表了答詞。這份答詞中引述了翁山蘇姬的名言:「在緬甸追求民主,是一國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與平等的成員,過一種充實全面、富有意義的生活的鬥爭。它是永不停止的人類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證明人的精神能夠超越他自然屬性的瑕疵。」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元獎金交付信託,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 1995年7月間,翁山蘇姬被釋放,但軍政府不容許她離開仰光到各地演講,她一直受到軍政府監視。1997年,其丈夫Michael Vaillancourt Aris(1946年3月27日-1999年3月27日)患上前列腺癌,已屬晚期。一些國家和組織,包括美國政府,聯合國秘書長和教宗John Paul 二世,呼籲緬甸當局允許Aris的赴緬簽證。可是受到緬甸當局拒絕。理由是他們沒有足夠的設施去照顧他,並敦促翁山蘇姬離開緬甸去探望他。翁山蘇姬當時只是被暫時軟禁,但不願離開,她擔心自己一旦赴英國探望家人,就很有可能永遠不能再次回到緬甸,她不相信軍政府對她作出可以回緬甸的承諾。不過她明白如果選擇留下,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與她的丈夫見面。1999年3月27日,Aris在53歲生日的那天,在英國牛津去世。 她經過層層的軟禁和政治上的困擾阻擋,但終於在2015年11月8日,緬甸舉行25年來首次大選。由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民盟取得執政權,結束軍政府長達54年統治。其後全民盟及軍方依照憲法組成政府,翁山出任國務資政。 翁山蘇姬的代表言論 《恐懼與自由》中文節選:「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民主政治,一個有著同情心和愛心的民主政治,我們不應羞於在政治上談論同情和愛心,同情和愛的價值應成為政治的一部分,因為正義需要寬恕來緩和。一位記者問我,『你和別人交談時總是對宗教談論得很多,為什麼?』我回答:『因為政治是關於人的,我不能將人和他的精神價值分離開』」。 翁山蘇姬以學者的思維揭示緬甸悲劇的根源:“極權主義是一種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礎上的系統。一個長時間生活在這個系統中的人會不知不覺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恐懼是陰險的,它很容易使一個人將恐懼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當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為一種習慣。導致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那些掌權者恐懼喪失權力及無權者恐懼權力的蹂躪,都導致了腐敗。“ 爭議與指控 翁山蘇姬掌權後,卻縱容對羅興亞人種族的清洗。 聯合國於2016年10月指責緬甸政府以殺害、強姦、洗劫及放火燒屋等不人道手段。翁山蘇姬對於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羅興亞人遭遇激進派佛教徒及政客迫害的議題選擇避重就輕,並傳出她疑似有一些歧視穆斯林的言論。 2016年10月,緬甸政府以少數族裔羅興亞人糾眾攻擊邊境檢查站為名,派遣軍隊至若開邦平亂,士兵集體性侵羅興亞女性。連日衝突導致86人死亡,逾3萬人逃離家園,逾2千人湧入鄰國孟加拉。翁山蘇姬卻一直保持沉默,只在同月訪日本時表示,會調查衝突起因,卻未譴責軍隊暴行。西方國家開始質疑實際上掌權的翁山蘇姬是否能妥善處理。翁山蘇姬不滿批評,隔天辯稱:「我們的國家沒有受到公平對待」。 部分緬甸民眾認為西方媒體故意忽略歷史糾葛的國際宣傳是別有用心。全民盟發言人吳年溫表態緬甸政府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對待孟加拉穆斯林(羅興亞人)的政策。 2016年12月,11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出公開信,敦促聯合國採取行動消除緬甸政府鎮壓羅興亞人造成的人道危機,公開信同時譴責翁山蘇姬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及緬甸政府的實際領導人,但她沒有採取行動保護被逼害的羅興亞人。 2017年8月下旬,種族衝突加劇,緬甸軍方被指進行屠殺,包括小孩在內超過400人在鎮壓中喪生,並令數以十萬人流離失所。 2017年9月4日,諾貝爾和平獎的年輕女得主馬拉拉發出聲明,關注緬甸境內的羅興亞人遭到種族清洗,馬拉拉指另一位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不應對緬甸境內發生的種族清洗暴行袖手旁觀,要求翁山蘇姬譴責緬甸軍方的暴行。緬甸Rakhine State若開邦截至9月初已有逾12萬名羅興亞族人逃亡國外。翁山蘇姬9月6日的公開回應,未有點名提及保護羅興亞人、亦未以隻字回應大批羅興亞人流亡國外。網路有逾34萬人參與一項聯署,要求諾貝爾委員會褫奪翁山蘇姬的和平獎。 2017年9月14日,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Manuel de Oliveira Guterres,1949年4月30日-聯合國秘書長對此聲明:「我呼籲緬甸當局停止軍事行動、結束暴力、維護法治和承認必須逃離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返國的權利。」 2017年9月19日,翁山蘇姬指出,衝突橫掃緬甸若開邦,各方都遭遇苦難,她稱絕大多數的羅興亞村落並沒有被暴力影響,緬甸軍方被指示「嚴格遵守行為準則」且「行事自制」,8月25日以來約41萬羅興亞人被迫逃離緬甸後,她的政府正與孟加拉合作商討如何加強邊境安全,她亦表示不了解為什麼這麼多年輕穆斯林必須逃離並越境進入孟加拉,緬甸不是一個區分宗教或種族的國家,隨時準備接受羅興亞人返回家園。 2017年11月23日,緬甸和孟加拉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將協助流落孟加拉的數十萬名羅興亞人返回他們在緬甸的家園。 2018年8月2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建立的緬甸獨立事實調查團發布調查報告,譴責翁山蘇姬未能制止暴力行動,指其沒運用職權和道德聲望,遏止仇恨言論在國內散播,任由軍隊蹂躪若開邦、克欽邦和撣邦,對當局銷毀檔記錄坐視不理,為此要負部份責任。 國際性獎項被撤銷褫奪 羅興亞人種族清洗事件越演越烈,2017年10月3日英國牛津市議會因對翁山蘇姬無所作為消極態度感到失望,一致通過將1997年頒發給緬甸民權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的牛津自由獎(Freedom of Oxford)撤銷 。根據報導, 牛津市議會曾致函翁山蘇姬,請她「盡一切可能阻止她國家發生的種族清洗」而未獲回應。議員一致表決通過各黨共同提出的動議,指翁山蘇姬「不再適合」持有該獎,並於11月27日再度召開特別會議,正式撤銷頒給翁山蘇姬的榮譽。 2017年12月14日,愛爾蘭都柏林市議會通過撤回翁山蘇姬的都柏林自由獎。這獎項是在1999年頒給她,以表揚當時仍是緬甸反對派領袖的她,以和平推動民主進程的努力。此外,其被陸續剝奪了英國公共服務業總工會榮譽會員、牛津市榮譽市民、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USHMM)埃利·威塞爾人權獎、愛丁堡市榮譽市民、加拿大榮譽公民和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良心大使獎(Ambassador of Conscience Award)等榮譽。 言論自由限制 緬甸《電信通訊法》為在2013年登盛總統任內通過的法案。該法原為促進外國投資而制定,然而根據緬甸警方的記錄,因在臉書詆毀現任政府、國家領導人和公共事務而被起訴的案件正持續增加中,起訴依據都是同一法條:《電信通訊法》第66條d款「任何使用電信通訊網絡勒索、脅迫,不當限制、詆毀、干預他人,造成不當影響或威脅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課罰金。」但對於所謂「不當影響或威脅」,並沒有公認的定義或進一步的解釋。全民盟政府執政後,不只是臉書,就連書信也逃不過該法的涵蓋範圍,也有許多不是依照該法而起訴的類似案例。2017年7月6日,翁山蘇姬表態立法機關正考慮修訂這項特定法律。 緬甸獨立媒體《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記者,因報導東北部撣 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邦,155,801平方公里,人口約800多萬人(2005年),是緬甸聯邦裡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德昂族民族解放軍」又名崩龍族,為響應聯合國國際禁毒日而焚毀毒品的行動,被以違反「非法組織法」(Unlawful Associations Act)起訴,恐面臨3年徒刑。 2018年9月4日,兩名路透社記者瓦隆與吳覺梭,因報導緬甸政府軍在2017年9月2日屠殺、性侵若開邦內的印丁村居民,被判刑的七年有期徒刑,世界各國強烈譴責記者不應言論遭受迫害。翁山蘇姬則回應兩位記者並非因為言論自由遭到判刑,而是違反了「國家秘密法」。許多學者質疑,翁山蘇姬正用國家秘密法嵌制言論自由。 上面參考維基對翁山蘇姬的報導。 綜觀她的一生,她是一位民主自由的鬥士,有堅忍的性格,為了政治理想,她放棄去探望丈夫,換言之,她的國家,比她私人的情愛重要。而她得到了政權,卻不敢如她當時爭取自由時的敢說敢言,不再為別的受欺負的少數民族的自由民主著想,看出她不是一位像甘地一樣的鬥士。甘地知道他不能夠接受任何政府的總統總理的職權,他接受的話,就有另外的一種立場,他寧願無官一身輕的繼續為印度的自由民主來奮鬥。這是甘地的決定,這成全了甘地的聖人。 翁山蘇姬是一位政治人物,她掌權後,不肯發一言一語,為什麼?以前她沒有政治的官銜時,她一有機會的話,到處發言,為緬甸的自由民主做宣傳。 為什麼她當權後,有機會發言卻不發? 她曾發言:”極權主義是一種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礎上的系統。一個長時間生活在這個系統中的人會不知不覺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恐懼是陰險的,它很容易使一個人將恐懼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當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為一種習慣。導致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那些掌權者恐懼喪失權力及無權者恐懼權力的蹂躪,都導致了腐敗。“ 她當時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執政後,卻也往極權方面發展,這使人對她執政前的言論起了疑問。 難道是她只管自己的自由民主?她以它為主題來爭取得到別人的認同擁護。至於對別人的仁愛,自由民主平等,是另外一回事? 當然掌權後,是另外一種情況,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她的選擇,決定她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這是每個國家的革命反對份子,恐怖份子,都是拿很美麗的自由民主人權,仁愛博愛為口號,來反對政府,可是當他們掌權後,可能做的比之前的掌權者更糟糕。 她的整個人生,是一個悲劇的人生。她一定對目前的發展也很不滿意,但是她的作風,使她蒙上污點。 對她的毅力,我佩服。對她當位後的作為,我不敢恭維。這是人生中此一時彼一時的分野。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泥塑艺人马若特 虞和芳 14.8.19.發佈

泥塑艺人马若特 虞和芳 14.8.19.發佈 接到Daniel寄來的一組60張的Fwd: [Fun] 泥人 Mud Sculptures 每一幅泥雕都是栩栩如生,令人百看不厭。 我即給Daniel寫了一信: Dear Daniel: 馬若特的泥塑太棒了。人像如栩如生,每人的面孔動作都不同。他是一位天才,前途未可限量。 謝謝轉寄分享。     祝福 平安愉快 虞和芳上 14.8.19. 可惜Daniel寄來的ppt,我不會將它貼在blog讓人分享。我即在網路上挑選到兩個網址,將它錄於下,請分享。 https://kknews.cc/culture/3ml4ela.html http://www.quyang.ccoo.cn/bendi/info-40547.html

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Michael Faraday是何許人物? 虞和芳 3.8.19.發佈

Michael Faraday是何許人物? 虞和芳 3.8.19.發佈 Michael Faraday,麥可·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為英國的物理學家。他在電磁學,電化學領域有極大的貢獻。其中主要的貢獻為電磁感應,抗磁性、和電解。 為了紀念法拉第 Faraday ,在國際單位制,電容的單位是以法拉(farad),單位符號為F,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法拉第出身貧困,由於他的努力,好學不倦和成就,被選為英國皇家學院的一員。他在那裡的頂樓小屋裡,住了42年。 那時他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退休時卻沒有自己的房子。 他萬萬沒有想到,出了皇家學院大門,是整齊的英國皇家儀隊,和維多利亞女皇歡迎他。 女皇為這位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迎接到她所準備的皇家別墅居住。 法拉第是一位對名利淡薄的虔誠基督教徒。 他的成功,得到不少當代有名人物的支助提拔,可見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上午10點Willebadessen市長Bluhm和保護文化遺產的Heiermeier來訪問 虞和芳 1.8.19.發e

上午10點Willebadessen市長Bluhm和保護文化遺產的Heiermeier來訪問 虞和芳 1.8.19.發佈 這次這邊的市長Bluhm和Heiermeier女士來Schweckhausen古堡會談。 建築師Beltz也在座,因為會談的內容有關這地區的計畫和發展。 他們準時來到。今天在古堡外面的工作,是將煙囪上面的四個大石頭圓球,換成大的圓球裝飾,和古堡護城河,挖掘後,它上面又長出很多植物,又來一輛挖掘機,再把它不必要的靠牆泥沙,挖掘出去。 市長說,他私自來過好多次,看到翻修工作的進行,已經知道大致情況。但是S說,我們還是先從外面看到內部。 首先看到挖掘後乾的護城河,這是三百年來不曾做過的工作。市長問:有多少泥沙挖掘出來?建築師回答:6000 cubit meter,六千立方公尺。 泥沙放到哪裡? 建築師:填滿附近乾枯的沼澤,和別處。 我說:把護城河的水,引導出去後,發現水源來自古堡下面。 建築師:護城河的水源,有不同的傳說,在清理後,看出它是來自古堡下面,這是不曾有人發現和記載的事。 我說:這個水湧出來,清澈異常。 市長:可以設法將它作為礦泉水來飲用。根據地質氣象學家預測,德國明後年,還是大旱災,那麼這個水源是非常的重要,還可以用來灌溉草原和樹木。 市長看到翻修破損的牆和重新粉刷,雖然只完成2/3,已經是一件大貢獻了。 市長說,我們的貢獻是值得為我們設立一個讚美的碑石。 S回答:那還早,要等我們過世後,葬在墓地中的Monument上,可以刻上我們的建樹。 我說,這些工作的成果,是多人合作才能夠有目前的成就。 市政府對翻修古堡的各項申請事項,有時第二天就給予許可證,對翻修事情的進行,很有幫助。當四年前,Bluhm市長第一次來訪時,看到古堡庭院內的雜草,就親自蹲下拔除,就看出他對古堡的熱愛。他還發佈不少古堡的照片到網路上。 我還說,我不時發佈Schweckhausen的翻修在網路上,我們還曾講過Schweckhausen的翻修,給南華大學和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S提到,在中國觀光德國20處,都是有名的名勝古蹟,如Brandenburg,Hoexter古堡,也有人把Schweckhausen列為一處值得遊覽的古蹟。 在我們緣著護城河上面的原地走時,Schmitt出現,不知他是什麼原因,他跟建築師說,要多叫一輛運輸的車。S就對他說:“我在場的時候,你要問我,跟我商量;我不在場的時候,你可請教建築師。” 有一條小狗,跟在我們後邊。 走到粉刷完成的東南面,市長提到金髮女郎的神話,並解釋說明這個神話。她以自己的長髮來引渡情人涉水過河的故事。 看到最頂層上,三個技工在安置那個更大的石頭圓球,大家都為他們擔心。 S說,建築師說過,所有古堡翻修安全的事宜,他完全負責。 雖然Beltz負責安全,但是看到這些技工,站在很高的頂上,我的心理還是很不安。 我們走到古堡前面。 這時請修護護城河牆的工人為我們大家照相。 在古堡前面,一條黃色的大狗,不知是誰家的狗過來,市長就撫摸狗的頭。這條狗不住的跟隨我們,Heiermeier說,趕走牠,這狗生病。 我問Heiermeier,這狗生什麼病? 她回答:牠肚子上長一個瘤。 我一看,果然如此。 我們邊走邊談到幾件事: 有關隔開古堡之間的路 這條路原來是屬於古堡,後來由Willebadessen開闢成為公家的路。現在考慮,是仍為公家的路,但改為人行道,以便日後此古堡開設為基金會,供人參觀,汽車通行會妨礙安全。市長說,可以從旁邊的那條路,擴大取代這條路。 那條古堡中間路的名字現在為Müllerstraße, 要改為am Schloss街。 護城河上的兩條橋,建築師解釋如何重新搭建。 進入到古堡內部,參觀一樓天花板上的石雕,他們看到翻修和未翻修間的區別。 另外一間房間,看到被泥漿弄濕,由藝術家Schneider擺設成為藝術成品的書。 參觀中國化18世紀天花板的石雕。然後到二樓會議室,大家喝咖啡,吃水果和小點心。 先後市長和Heiermeier一共來了兩個小時。彼此談天的氣氛很和諧。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