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物,記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物,記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於1385年達成的共主邦聯 虞和芳 17.8.25發佈

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於1385年達成的共主邦聯 虞和芳 17.8.25發佈 自1837年相關文獻發現以來,稱為Krewo克雷沃聯合。Krewo城堡位於歷史上的立陶宛領土,即今白俄羅斯境內,稱為 Krewa克雷瓦(白俄羅斯語:Крэва)。 Union von Krewo (Krewo聯合之後), Polnisch-Litauischen Unionen波蘭-立陶宛聯合的其他形式應運而生。 這一共主邦聯源於立陶宛大公 Jogaila 與未成年的波蘭女王 Hedwig的聯姻, Jogaila 最終以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瓦迪斯瓦夫二世之名登上波蘭王位。 該文件簽署於1385年8月14日,內容如下: 婚約 異教徒Jogaila 雅蓋沃和立陶宛貴族 皈依天主教 katholischen Christentum。 3. 向已與Hedwig 訂婚的Herzog Wilhelm von Österreich奧地利公爵威廉支付20萬Gulden 作為補償。 4. 歸還立陶宛佔領的領土給波蘭,釋放基督教戰俘。 5. 割讓立陶宛南部領土給波蘭王室。 最終, Jogaila於1386年受洗加冕。他採用基督教名字「Władysław瓦迪斯瓦夫」,以紀念其新娘的祖父—— Piasten 王朝倒數第二位國王—— Władysław I. Ellenlang一世國王。Jagiełło,這個波蘭化名字,後來才出現。波蘭貴族長期以來對王朝與匈牙利的聯繫感到不滿,但他們與立陶宛在對抗 Deutschen Orden條頓騎士團和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國 Großfürstentum Moskau.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在 Schlacht von Tannenberg 戰役中,條頓騎士團被波蘭-立陶宛聯軍徹底擊敗。 Jogaila 和 Hedwig 作為平等的君主共同統治波蘭,而立陶宛則從1401年起由 Jogailas的表兄  Vytautas 統治,他在波蘭國王名義上的至高無上的統治下推行獨立政策。這段關係在1413年的另一項條約-《 Union von Horodło霍羅德沃聯盟》中正式確立。 Jagiellonen 王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Jogaila 。 1569年,在Krewo建立的Personalunion 共主邦聯隨著Jagiellonen王朝的滅亡(這在意料之中),在 Lubliner Union盧布林聯合的框架下發展成為真正的聯盟,最終建立了 Polen-Litauen 波蘭-立陶宛國家。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從 Narzis 的故事,看人性在一些事情上的影響 虞和芳 28.4.25.發佈

從 Narzis 的故事,看人性在一些事情上的影響 虞和芳 28.4.25.發佈 希臘有這麼樣的一個神話:Narzis 為一位美男子。有 一天,他到湖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麼地漂亮,那麼 地美。他為自己的美所吸引,竟然愛上了他的影子,不忍 離去。他居然站立在湖邊,不吃不喝不宿而渴餓死了。從 他的佇立處,長出了一株很美的花,為其化身,此花即以 Narzis 為名。中文為水仙花。 對水仙花故事的另一個體會 這個神話,當時讀了,只想到 Narzis 一定很美,難怪 會自我陶醉,忘返而終。並想著,水仙花的美麗,才會披 上這個美名,可能因此演化出了這個動人的神話。 事隔三十年,在幾個場合中,看到了慕尼黑的浮華虛 榮,圈中的幾個現象,突然對這神話,有了另一種體會。 慕尼黑是二次大戰後,一興而起的大城,在這城中, 以電影,藝術,文化聞名,同時西門子總公司由被佔領的 柏林遷往到慕尼黑城,加上 Benz Mercedes,和 BMW 汽車工廠總公司也設在此,戰後慕尼黑城大為興起,不但富 裕,而且也豪華。這些新興起的「豪族」有一個共同的現 象:開派對,顯闊氣,豪華。在派對中,每人穿著富麗, 所談內容都是如何有錢,如何成功。旅遊度假住在哪家大 城的豪華旅館,在哪裡受高級政客款待⋯。全是一種以虛 榮為號召的聚合,人人在那顯佩自己之美之富之傲,之別 於眾人,高高在上。 不久,在這圈中,以經商為主之鉅子,相繼倒閉。如 世界有名之 Wienerwald 餐館連鎖,老闆 Jahn 是出身為跑 堂,二次世界大戰後,憑著雙手起家,看到「雞」的前途 大,就在德國開了以烤雞為主之餐館。生意興隆,不久即 成了餐館霸王,不只在西歐,也在亞洲,美洲各大城市開 設 Wienerwald 餐廳。他還開設旅行公司,擴展旅遊業。 他的事業蒸蒸日上,也就被這群虛榮膚淺之習所染,開派 對,顯豪華。為了更讓他周圍之人對他「仰慕」,在美國 買下有兩千餘餐館之連鎖公司。其結果?倒閉。 在他飽嘗倒閉之苦後,更嘗到人世友情之淒涼。當初 跟他慶賀開宴之人,全都對他退避三舍。他曾說了一段很 苦澀的話:「在我處於破產之境時,我曾想到自殺。但是 我沒這麼做。為什麼?我不要讓那些幸災樂禍的『朋友』, 再來享受我的自殺,讓他們再以我的悲劇,多得享樂之 趣,我可不再那麼笨了!」 繼他而後為 Hoffman,他開設好幾個公司,又做地產 生意,而到頭來破產之後,他的派對朋友即成鳥散。 Kaufman 也是其中之一位,我曾寫了一文,記載他的下 落。他是經營地產公司,相當有成果,可惜後來倒閉。最 後被殺。 一位電影女明星,花了六萬馬克訂了派對餐飲,宴會 結束後,她沒法付款,即逃亡國外。她應該事先知道,她 付不起這個款,但她為了享受一時的「榮華」還是開派對, 這種虛榮心令人生憐,生畏。 在慕尼黑找房子開業,看了幾家房子,有三家是欠債 修裝了新的房子後即倒閉。昨天又去看房。這是一座在城 中心聳立的豪華大房,地是大理石,窗子圓形,房主花了 二千五百萬,建了此房,卻沒法出租。 帶我們看房子的為兩個年青女人,一為房地產介紹 人,稱之為 A,二為房主之代理人,稱之為 B,兩人足蹬 高跟鞋,全身一派摩登打扮,那棟房子也是同樣的摩登設 備,還要鋪上織有公司標記的特製地毯。此房有五層樓, 底樓為公司自用,其他的房間要出租,索價每 qm2 四五馬 克,卻找不到租客,現擬以二十五馬克出租。B 說以四五 馬克 1 個平方公尺 qm2 出租,都已賠了款。那麼更不用說 以 25 馬克 qm2 之租價了。但找不到租客奈何?這些都是 那些房主人太虛榮了,先是要顯佩自己,花大錢蓋屋,而 屋成了,卻沒法將所投的資本逐漸取利,其結果只有倒閉。 那些開派對之人,也都是太愛自己,太虛榮了,他們 開派對,就為了顯佩自己,別人只不過是來做他們「點綴」 之對象而已。一當人們眼內只有自己,那麼一定無法看清 對方,看清現實,尤其作為企業家,等於蒙上了眼睛。像 下棋時,只看自己之棋如何「走」,不去看對方之動象, 准保要輸。 這是 Narzis 之寫照:他只看到了自己有多美,忽略 了周圍之情形,失去了認識現實之眼光,那麼必定註定為 失敗! 在希臘神話中 Narzis 還有更深一層的涵意:Narzis 是 完全浸醉在自己的美中,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欽羡,對他 來說,只如一面鏡子,反射出他的美,他只顧著從別人眼 睛看到自己的美,他並不在乎別人內心如何,也不愛別 人,只愛從別人那反射出來,對他美的贊美之反射。換言 之,這種愛,只對著自己,只對著自己清高高貴,獨一無 二的美。對別人,他沒有愛,不關心別人。Narzis 在水中, 渴死,他不願意去飲水,因一攪動水波,那麼就看不清自 己漂亮的「鏡中」之反射影子。這種極端沈醉在一己之美 中,是貧瘠,是自取滅亡。 真正的愛,是相互,是不自私,唯有相互的愛,才能 孕育出愛的光芒和種子的。凡是虛榮心重之人,都只是以 一己為出發點。那麼他的前途如何,當不難猜測而知。 他不久就會步著 Narzis 之後塵了!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與本篤會總會長Dr.Notker Wolf OSB, Abbot Primate會面的一席話     虞和芳       26.4.25.再發佈

與本篤會總會長Dr.Notker Wolf OSB, Abbot Primate會面的一席話     虞和芳       26.4.25.再發佈 前言 這是在德國聽本篤會總會長Dr. Notker Wolf發表的一篇演說。此後一直跟他保持聯繫。他是有信立即回覆,儘管日理萬機,對事情,抓住要點,處理的井井有條。 聽說Francis教宗也有這種個性。可惜他積勞成疾,他在奄奄一息中,仍然心繫在他的當教宗的職責。他一生辦事認真,對每件事情,絕對不馬虎。他雖然抱病數月,曾經得肺炎,失去知覺,但是他當教宗,他對每年一度復活節對教徒的致福和致意,耿耿於懷。因而他硬撐到復活節,對信徒致福後,次日離塵世升天。這是我對他精神力量支持力度的解讀。 認識的Dr. Notker Wolf就因心繫中國 (Ein Herz fuer China) 中國,對中國盡心盡力。今天正逢Francis教宗的Requiem,世界元首和主教們都正聚會在梵蒂岡的Peter廣場,特以將當初寫Dr Wolf此文再發佈來紀念他。 虞和芳 26.4.25.上午10點半 ————————— 今年2001年七月十六日本篤會總會長Dr. Notker Wolf來南德八發里亞州,演講目前天主教在中國的情況復活節向信徒們致福給予信念希望。講演結束後,筆者能有機會跟總會長會面談了一席話。他演講的地點是在慕尼黑,德國Missio的一間講演室。Missio為天主教在德國的一個重要組織,它支助世界各處的傳道,主要是在亞非兩洲。 Dr. Notker Wolf的中文名字為吳樂福。二000年九月七日各地的本篤修道院院長聚會,選舉吳樂福博士為本篤會總會長,他正式成了在羅馬教宗聖座Holy See世界本篤會的最高代表,因此他也成為教宗的Sant'Anselmo本篤會大學校長。他在1977年前曾在這所大學執教,教授自然哲學和科學理論。 本篤會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為天主教最早的修會。現擁有341座修士修道院,幾乎同樣多座的修女修道院,和好幾百的本篤會修女所。 吳樂福博士在當本篤會總會長前,曾任23年在慕尼黑附近的St. Ottilien修道院院長,同時亦任本篤會傳教聖會的會長Abbot President。本篤會共分為不同的二十一個聖會Congregation。本篤會傳教聖會擁有二十個修道院, 1100神父和修士。St. Ottilien修道院,為本篤會傳教聖會的母修道院。在它的教堂內保存著韓國殉道士,聖Andreas Kim的聖骨匣。Theodor Breher主教亦葬在那,他為本篤會在中國東北延吉Yen-ki的主教,在中共的政權下,他被關進監獄,後因病重,遣返回德,於一九五0年過逝。 在吳樂福博士任St. Ottilien院長的期間內,本篤會傳教聖會在非洲設立了五所新的修道院,在肯尼亞,烏干達,Sambia,Namibia和Zaire。在亞洲菲律賓也建了新的修道院。在中國和北韓,吳樂福博士又重新的開始繼續本篤會以往的傳教功業。北韓暗地裏還有天主教徒存在,雖己無神父和修會會士。北韓從一九四九年共產執政後,十二位本篤會會士被處死刑,其中也有韓國人,十三位會士在獄中受飢餓冷湅和和疾病的煎熬下喪生。本篤會院長主教Bonifatius Sauer在平壤監牢中逝世。雖然本篤會在北韓的工作成果受到極大的打擊,幾乎前功盡棄,吳樂福博士並不因此灰心,他繼續以前本篤會積極的工作精神,於1994年第一次訪北韓,現已在北韓Rajin-Songbon新建了一所醫院,作為本篤會的一個新開端。 吳樂福博士當了本篤會總會長後,他在St. Ottilien院長之職,由Jeremias Schroeder OSB接任,Jeremias同時亦成為本篤會傳教聖會的會長。即使吳樂福博士已為本篤會總會長,駐羅馬,他還要繼續親自領導監導本篤會在中國的工作。他對我笑笑的說:"我的心落在中國了。" 吳樂福博士不僅是位傑出的宗教家,博學多聞的學者和神學家,使人驚奇的是,他又是位音樂家,一位能吹善奏的橫笛樂手,從十六歲起他就傾心於笛簫,他的總會長標章上畫著一個豎琴,上面用拉丁文寫Jubilate Deo。他喜歡Baroque音樂,如Bach,Haendel,和Mozart等作曲家。他有時獨奏吹著他們的名曲,他甚至還喜奏現代的爵士樂。他善吹橫笛的名氣不逕而走,德國電視介紹他的影片中,曾播出他吹橫笛一景。在他嚴肅的神情中,同時流露出溫暖和善的仁情和幽默。他身任重職要位,卻生活簡樸,毫無任何驕奢傲心。每位跟他會面的人,他都能讓對方感覺到,他給對方時間和尊重。這在今日的社會裡,真是難能可貴。 一九八五年吳樂福博士第一次赴北京,一九八九年後,每年至少赴中國一次,有時二至三                                 次。他拜訪天主教教區,神學院,和其它天主教的設施,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援。現有五十位中國教士在德國進修,四十位在美國進修。他說,對來國外深造的中國同學,不能只給獎學金,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切照顧,不能讓他們在異鄉孤立,應帶引他們入宗教社團,讓他們能體驗到靈修的共同生活。 在一九八0年代,本篤會供給中國留學生一楝學生宿舍,在慕尼黑市中心,大學附近,由仲磐石Pater Peter Gerhards SVD神父建立了福園Haus Fu,愛顧和解決不少中國同學們的住宿,學業,物質,精神生活等難題。 吳樂福博士希望中國的天主教教友,能堅定信仰,步入社會,以有限的物質條件,多做些出世的為社會群眾服務和為善的工作。多為傳教努力,他認為,中國的傳教工作,主要應操在中國人的手中。在吳樂福博士十多年的努力領導之下,本篤會在中國不僅新建了好幾座教堂,還設立了一所醫院。當他談到落成慶典時,他眼中充滿了愉悅和祥的微笑。他講述著慶祝的盛況,樂隊,鑼鼓,鞭炮響聲不絕於耳。他又很嚴肅慎重的說,在一座新教堂的奉聖聖典中,他獲准親自主持奉聖,中國的愛國教會和地下的教會都准參加。這樣,在這落成的奉聖中,兩組不同的中國天主教會團,和來自羅馬的神父,在這座新建的聖堂中融合成了一体。 然後他很直爽的說,他在中國的行動,全是公開,而且按著中國政府的規定,不曾踰軌,他必需這樣做,他也願意這樣做,否則他不能對中國的天主教徒做任何貢獻。若他不守規定行事的話,對地下教會教友不但不會有任何助益,反而會危害到他們。吳樂福博士強調跟中國政府機關代言人聯繫的重要性,它可減輕他們對教會的偏見,解除無端的疑惑和畏懼。因為偏見和畏懼也會導致對教會和教友的迫害。他提到有次在一個共同宴會後,一位大學校長告訴他:自從他們認識了本篤會後,他們不再畏懼天主教會了。 當他談到與中國愛國會合作和與地方政府機關,宗教局洽商時,一些地下非官方教會人士對於這種合作抱著懷疑和疑慮。他一再表示,他知道地下非官方教會人士的忠心和所受的苦難,他對他們極為關切。這時我心中想到,不少中國的天主教主教,神父和教友們受到苦難折磨和迫害,如范學淹主教,劉棣芬主教史純潔主教在獄中喪生,張伯達,董世祉,吳應楓,王仁生,等等神父的殉道。龔品梅主教在三十年的艱苦歲月中忠貞不屈,出獄後還說"天主的仁慈,我將永遠歌頌之"。我即跟吳樂福博士談起了周淑英修女,在十一年的監牢和二十九年的農場勞動中,她照顧四周的苦痛病人,從不抱怨,始終感恩天主給她的使命和恩賜。 吳樂福博士說他知道中國教友們所受的苦難,他認識的一位教友的姊妹被拴在教堂柱上,在她們的親屬眼前活活被燒死,只因她們不肯放棄信仰。他對中國的殉道者,深表敬意和欽佩。他讚佩中國教友的堅毅不拔的忠貞和刻苦忍耐的精神。他的心緊緊地靠近著他們。 吳樂福博士又提醒著,在文化革命時期,不只是地下教會受到壓迫苦難,即使官方教會的神父和信徒也有不少亦遭受到苦難和迫害。 總會長吳樂福博士指出,在苦難迫害下,中國的基督徒不可因苦痛而分離分心,更要發揮諒解,原諒,及兄弟和解的愛心。原諒能啟開人的眼光,放眼展看未來。基督信徒有能力,從他的信仰中,產生和汲取力量,他不去悲嘆咀嚼苦汁,代之的是原諒,不去猶慮懷疑,代之的是希望,因為他信仰和信賴天主。信仰的力量,能賜予基督徒愛心和希望,能一而再的又重新向一個新的開端邁進。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享有盛名的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        虞和芳         25.4.2025發佈

享有盛名的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        虞和芳         25.4.2025發佈 在中學念歷史課時,就讀到利瑪竇、徐光啓、湯若望。 到德國後,聽到有湯若望協會。辛達謨神父說他曾經在慕尼黑湯若望協會擔當過一個重要職位。 此外來自科倫的德國傳教士Pater Gehards仲磐石神父也跟湯若望家族有來往。 仲磐石神父在中國傳教,大陸淪陷,他被關進牢獄,後來生病,遣回德國。 他在慕尼黑曾任幾個College的院長,協助照顧台灣來到德國留學的學生,在慕尼黑的市中心他還設立House Fu福園,專門闢出為台灣來的留學生居住。 他跟那時慕尼黑的樞機主教Ratzinger(後來當了教宗本篤16世)來往頻繁。在1978年,他爭取到Ratzinger的給正在開放的中國三個獎學金。一位學音樂,來的是湯沐海,一位學醫,是陳家一,一位學工是楊明堯。這是中國開放後,第一次接受天主教的獎學金。 仲神父過世時,湯若望的家族,還派人來參加仲神父的追思彌撒。 雖然湯若望神父已經過世3百多年,但是他的家族,跟中國神父,或是到過中國的神父還有交往。 那時來到中國的耶穌會士憑藉他們從西方帶來的知識技能,為朝廷服務,修改中國日曆,鐘錶等儀器工業產品,為中國朝廷服務,成為明、清政府的高級官員。 湯若望耶穌會傳教士來自德國的一個貴族家庭。至今這個家庭在德國佔有一個角色。Adam Schall von Bell(德語: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湯若望,字道未,到中國後,根據Johann Adam 的發音和當時的譯法,取中國名為"湯若望",還按古時中國習慣,取"道未"為字,出自《孟子》的"望道而未見之" 他是德國科隆人。 明神宗時,湯若望神父來華傳教47年,任職中國明末清初官員,一生沒有再回到歐洲的家鄉。 湯若望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今日,在波恩附近的呂符騰貝格(Lueftelberg)還有湯若望家族的古典城堡,這裡青山環繞,景緻幽靜。湯若望在此莊園度過幼年時光,受到良好教育。中學在耶穌會創辦的’三王冕'中學度過,畢業時為出類拔萃的學生,被選送進天主教的高等學府──設在義大利的德意志學院。 1608年,16歲的他就離開家到羅馬讀書。他先學三年哲學,接著又攻讀神學、天文學和數學,先後共四年。1611年在羅馬加入耶穌會,後來考入耶穌會創始人建的羅馬學院。 在明末傳教 1618年4月16日,在從中國返歐的耶穌會法國修士Nicolas Trigault金尼閣的帶領下,湯若望、Johann Schreck鄧玉函(Johann Schreck,1576年-1630年5月11日)和Giacomo Rho羅雅各等22名傳教士,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啓航東渡。 到達澳門 1618年10月4日,經過五個半月的苦難歷程,遇到海盜,和疫病。1619年5月,重新啟程,金尼閣與鄧玉函同乘一船,湯若望與齊惟才(Wenceslaus Kirwitzer)搭乘另一船,先後向中國南海方向駛去。兩個月後,他們分別在澳門登陸。1619年7月15日,湯若望一行抵達澳門,時值由沈漼發起的「南京教案」平息不久,傳教士們不得不暫時留在澳門聖·保祿學院裏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 1622年6月23日,耶穌會士布魯諾(Bruno)、羅雅各和湯若望指揮炮手擊退入侵澳門的英荷聯軍。朝中耶穌會士的朋友們如徐光啓等人,上奏神宗力邀傳教士進京幫助朝廷,以挽回明朝頹勢。但傳教士們反對以此為藉口進京,強調自己一方面不諳軍事武器知識;另一方面,此舉亦與信仰不符。對此,李之藻勸說道:”你們利用這個稱號,就像裁縫用針一樣,針在縫製衣服的時候是有用的;用過之後,就將它擱置一旁不用了。當你們得到皇帝的允許,能夠留在京城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將劍放在一旁,而將筆拾起來。" 於是,湯若望經由廣州、江西、浙江等省,最後於1623年1月25日到達北京。 湯若望和鄧玉函是第一批把望遠鏡帶進中國的傳教士。"但最終成功把望遠鏡帶到北京並廣為應用的,卻是湯若望。 第二次在北京 1630年(崇禎三年),由於鄧玉函去世,主持修曆的禮部尚書徐光啓急需精通天文學的人才,故上奏神宗,力薦湯若望回北京供職於欽天監曆局。在欽天監,湯若望協助徐光啓編修《崇禎曆書[》,推廣天文學,製作儀器。 1631年,徐光啓和下屬首次用望遠鏡觀看日食。觀測過後,徐光啓歎爲觀止,在給皇帝的奏摺中寫道:「若不用此法,止憑目力,則炫躍不真。」 除此之外,湯若望還編寫和翻譯大量書籍,內容大多集中在恆星交食方面。 湯若望在徐光啓主持下參與測量並繪制大幅星圖的工作。他們繪制的星圖"突破了中國兩千年的傳統","形成現代中國星象的基礎"。繪制時所使用的數據都是在徐光啓主持下重新測定的。這幅星圖"是近代恆星天文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産物。從此在星名表達方式、星座的組織和體制,恆星的測量和推算、星圖的形制和表繪方式、星座星數的擴充等許多方面,改進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星圖的形式和內涵。它使突出於世界天文學史的中國古星圖,在歐洲科學革命時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成爲一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傑出星圖。"他們繪製的大幅星圖有兩幅現存於羅馬梵蒂岡圖書館。 1634年12月,在徐光啓和湯若望主持下,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欽天監終於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禎曆書》,共計46種137卷。《崇禎曆書》是對中國傳統曆法的重大改革。它不理哥白尼、的日心說,堅持主張太陽率領八行星繞地球、地球大、太陽小。1639年1月6日,崇禎皇帝對湯若望等人的治曆工作十分贊賞,親賜北京南堂耶穌會所御匾一方,上面親書"欽褒天學"四個大字。《熙朝崇正集》卷二載崇禎十一年,顧錫疇《禮部體准給匾欽褒天學疏》,謂:「如遠臣湯若望創法立器,妙合天行,今推步前勞已著,講解後效方新,功宜首敘。」 1640年,湯若望還同中國學者李天經合作,翻譯1550年德國礦冶學家(Georgius Agricola)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採、冶金技術的巨著《論礦冶》(De re Metallica),中譯本定名爲《坤輿格致》。此書編成後,湯若望進呈給朝廷,崇禎皇帝御批:"發下《坤輿格致》全書,著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採取"。但因明王朝迅速崩潰,該書未及刊行。 湯若望初入華時,正值明朝內憂外患之際,滿洲努爾哈赤的勇兵悍將"非火器戰車不可禦之"。1642年(崇禎十五年),湯若望奉旨設廠鑄炮。但他"竭力尋找藉口,希望朝廷能原諒他不能從命。他堅持說,爲戰爭製造武器與他的身份是不相符的,而且在造炮方面他僅有一點點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但是他的申訴沒有被接受,他不得不屈從於皇帝的命令。" 從中可見湯若望內心的掙扎。但就憑著這"一點點書本知識",他居然能在兩年中鑄造出銅炮20門。在此期間,湯若望不但造出優質的大炮,還與中國學者焦勖合著《火攻挈要》。 雖是處於明末的兵荒馬亂之中,湯若望因其信仰,能泰然處之,為了不讓《崇禎曆書》木刻被毀,安然地守護在自己的教堂裡;並且勇敢上奏神宗:"臣自大西洋八萬里航海東來。不婚不宦。以昭事上主,闡揚天主聖教為本。勸人忠君、孝親、貞廉、守法為務……作賓於京,已有年所。曾奉前朝故皇帝令修曆法,著有曆書多卷,付工鐫版,尚未完竣,而版片已堆積累累……",因而懇請"仍居原寓,照舊虔修"。 字裡行間都透露出湯若望雖走科學傳教道路,仍然非常清楚自己來華的首要目的是傳教。 湯若望晚年被捲入康熙曆獄。被判死刑,幸虧沒有執行。 康熙曆獄 康熙曆獄又叫湯若望案,主角就是湯若望,他是繼利瑪竇來華之後最重要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之一,在華四十餘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重大貢獻。 事件發生在康熙即位不久,由於年幼便由清朝四大滿族重臣把持朝政。在順治帝時期,湯若望受到順治帝的寵愛,繁榮時期耶穌教的受眾已經達到了十幾萬人,被封為「通玄教師」。有支持就有反對,朝中有許多滿漢官員堅決維護儒家聖學地位,十分抵制天主教,這種不滿心理在順治帝駕崩時達到了頂點。 楊光先首先發難,先是撰寫文章彈劾湯若望,之後因為對信奉耶穌教的下屬文中提到中華民族的祖先本是猶太人,國人應該學習天主教的說法大為不滿。於是上書以叛國和妖言惑眾的罪名控告湯若望等人,掀起曆獄風波。 湯若望經審理之後被冠以傳播邪教惑重的罪名判以絞刑。楊光先又指責湯若望等人在選擇榮親王葬期時採用《蠻滅經》,傳聞此書使用後會絕後。湯若望被判以凌遲處死。正是這個時候北京接連發生異象,按照慣例全國大赦,湯若望被免死罪出獄後一年病死於榻。後來康熙重修湯若望墳墓,並歸還「通玄教師」之名。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洪茂雄教授的追思會 虞和芳 24.4.25.發佈

洪茂雄教授的追思會 虞和芳 24.4.25.發佈 收到通知說我們敬愛的洪茂雄老師於2019年8月23日下午仙逝,已於當日舉行家祭,一切從簡! 真是很不捨得,真是難過。於是我們在考慮,該怎麼樣的來為洪老師的往生做一些我們能夠做到的事。 他的桃李滿天下,南華大學,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大學都有他同事和高足,他是桃李滿天下。 在南華大學鍾志明等有心人安排下,定下來9月21日在淡江大學舉行追思會。 我給當時跟洪教授留德時的一些同學們,今天寫了一封信: 各位留德學長們: 您們好。接到南章的來信,他要參加921大地震的紀念活動。這真是一個很重要的活動。我感謝他的來函告知。 今天早上接到南華大學鍾教授寄來的洪茂雄教授追思會的檔案,附於下,請參考。 洪茂雄教授追思會 程序表 日期時間:108年9月21日 星期六 地點:淡江大學淡水校園守謙國際會議廳HC306 召集人(按姓氏筆畫): 朱景鵬教授、谷瑞生主任、洪鐮德教授、郭武平教授、虞和芳教授、蘇宏達教授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 留德的同學們在台灣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尊重,這是我們共同的地方。 您們彼此間,想來往很勤,我因為並非時常在台灣,而疏於聯繫,很感到抱歉 洪茂雄學長,是因為南華大學歐研所的台柱,是他邀請我參加他開的課程“歐洲學者講座”。2015年在暑假結束前,跟他從台北往嘉義的路程上,他遊說我,我來自嘉義女中,去南華大學,我可以跨所教課:自然醫學研究所,和歐洲研究所,他自動的跟校長聯繫。果然因緣際會,我到南華大學,跨所教學。 這次若是透過他的追思會,能夠跟您們取到聯繫,這也是洪學長的一項功德。 我9月22日啟程返回歐洲。很希望能夠見到您們。 敬祝 安康虞和芳上6.9.19. Dear Hefang,   It would be OK for me at 11;00 am on September 21. I am also available for lunch ( 12:00noon) on September 20th if it is OK for you.   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one is better for you.                          Raymond Dear Raymond: On September 20th at 12: 00 noon, if it is OK for you,then we can make it on Friday. So we have more time, more leisure and more relax for our meeting. Thank you very much. 這樣太棒了。這樣我們能夠有安寧,慢慢的談,不必受到心理壓迫趕時間。感謝您這樣建議。 Best regards Hofang 6.9.19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Carlo Antonio Masala 生平和作品 虞和芳 21.4.25發佈

Carlo Antonio Masala 生平和作品 虞和芳 21.4.25發佈 深紅色工作室背景前的肖像 Carlo Masala 卡洛‧馬薩拉 (2023) Carlo Antonio Masala (1968 年 3 月 27 日出生於科隆)是德國政治學家和大學教授。 Masala 是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政治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政治學教授。 Masala 是武裝衝突的專家。 Masala 的母親是一名奧地利女推銷員,父親是一名義大利客籍工人,最初在Dortmund從事採礦業,後來在科隆的 Felten & Guilleaume 公司工作。他的父親早逝,德語說得很好。 Masala 是義大利人,在德國科隆的 Chorweiler區長大,先在 Seeberg 區,後來在 Pesch區。 小時候,他還在撒丁島生活過幾年。 他在接受 Jung & Naiv 採訪時也表示,他在童年和青年時期經歷過種族排斥,例如來自同學和科隆警察總部的警官。他會說德語和義大利語,懂得撒丁島語。 1988 年至 1992 年,他在科隆大學學政治學和德語及 Romanische Philologie羅曼語語言學,1992 年得到文學碩士。隨後在 Rheinischen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攻讀。他最初在科隆擔任研究助理。 1996年,他獲得 Werner Link政治學和歐洲事務研究所的博士學位,論文主題是德意關係。一年後,他成為那裡的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ZEI)的高級研究員。 29歲時,他透過歸化,獲得德國國籍,這是可以不受限制地擔任公務員的先決條件(歐盟公民可以在大多數但不是所有職業中擔任公務員)。為此,他不得不放棄義大利國籍(德國直到 2024 年 6 月才允許入籍者擁有雙重國籍,而歐盟公民直到 2007 年才允許擁有雙重國籍)。 在成為公務員前不久,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自1998年起,他擔任科隆大學政治學和歐洲事務研究所的學術顧問。 2002年,他完成政治學任教資格考試,研究南方對歐洲安全的威脅。 一年後,他擔任慕尼黑大學 Geschwister Scholl 政治學研究所副主任。 自2004年起,他擔任羅馬北約防務學院的研究顧問。 2006年至2007年,他擔任學術研究部門副主任。 2007年7月,他為慕尼黑聯邦武裝部隊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 2011年,他成為政治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作為客座教授和研究人員,Masala曾到美國和歐洲各國。 他是新現實主義者,他的研究重點是國際政治/外交政策、比較政府、安全政策、跨大西洋關係以及地中海地區的當前發展。 Masala是德國政治學協會(2015 年至 2017 年擔任主席)和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成員。自 2009 年以來,他還擔任聯邦教育和科學部安全研究社會科學部分的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 2010年至2014年,他與Stephan Stetter共同編輯《國際關係雜誌》;他也是《政治雜誌》和《天狼星》的為《策略分析雜誌》共同編輯。 自 2018 年 7 月以來, Masala一直在博客 augegeradeaus.net 上與 Thomas Wiegold、慕尼黑聯邦武裝部隊大學的Frank Sauer以及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Ulrike Franke在德語播客 Sicherheitshalber 上討論安全政策問題。 2022 年 3 月至 11 月,他出現在 Stern 播客《烏克蘭》中,討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為聯邦國防部提供諮詢服務。 自 2020 年 10 月以來,Masala也擔任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早期危機偵測能力中心的專案主任,此研究計畫旨在能夠及早發現世界各地的危機類事態發展。 Masala是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Metis-Institut 梅蒂斯戰略與預測研究所的負責人。它為聯邦國防部提供諮詢服務。 自 2020 年 10 月以來,Masala也擔任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早期危機偵測能力中心的專案主持人,此研究計畫旨在能夠及早發現世界各地的危機類事態發展。 2023年6月9日,他得到哥廷根下薩克森州科學院授予Lichtenberg-Medaille 獎章。 自 2024 年起,Masala一直是巴伐利亞科學院的正式成員,也是基督教民主聯盟附屬的Hermann Ehlers Stiftung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 自2022年起,他擔任德國聯邦議院阿富汗經驗教訓調查委員會專家成員,以指導德國未來網路化參與。 Masala住在萊比錫。 自2022年起,他擔任德國聯邦議院阿富汗經驗教訓調查委員會專家成員,以指導德國未來網路化參與。 Masala住在萊比錫。 接待 在Masala的新書《 Wenn Russland gewinnt 如果俄羅斯獲勝》於 2025 年 4 月發布之際, Franz Becchi在《柏林時報》上指出,他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 2011年,在與基民盟關係密切的CDU-nahen Konrad-Adenauer-Stiftung基金會組織的一次活動中, Masala 稱這一年俄國是德俄關係「良好的一年」成員。Masala稱俄羅斯是八國集團、二十國集團等國際論壇的“平等成員”,融入“多極世界秩序”,並“擁有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談判的感覺”。 Masala的作品 Italia und Germania: Die deutsch-italienischen Beziehungen 1963–1969 (= Kölner Arbeiten zu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Band 7). SH-Verlag, Vierow bei Greifswald 1997, ISBN 3-89498-041-9. 義大利與日耳曼尼亞:1963 年至 1969 年的德意關係(=科隆國際政治研究。第 7 卷)。 SH-Verlag出版社, 在 Greifswald附近的 Vierow ,1997,,ISBN 3-89498-041-9。 mit Ralf Roloff (Hrsg.): Herausforderungen der Realpolitik: Beiträge zur Theoriedebatte in de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 Kölner Arbeiten zu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Band 8). SH-Verlag, Köln 1998, ISBN 3-89498-048-6. 與Ralf Roloff合編:現實政治的挑戰:對國際政治理論辯論的貢獻(=科隆國際政治研究,第 8 卷)。 SH-Verlag出版社,科隆 1998 年,ISBN 3-89498-048-6。 mit Andreas Jacobs (Hrsg.): Hannibal ante portas?: Analysen zur Sicherheit an der Südflanke Europas (= Aktuelle Materialien zu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Band 61). Nomos, Baden-Baden 2000, ISBN 3-7890-6847-0. 與 Andreas Jacobs 合作(編): Hannibal ante portas?: :歐洲南翼安全狀況分析(= 當前國際政治材料。第 61 卷)。諾莫斯,巴登巴登 2000 年,ISBN 3-7890-6847-0。 (Hrsg.): Der Mittelmeerraum – Brücke oder Grenze? (= Schriften des Zentrum für Europäische Integrationsforschung. Band 48). Nomos, Baden-Baden 2002, ISBN 3-7890-7780-1. (編):地中海-橋樑還是邊界? (=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出版物,第 48 卷)。諾莫斯,巴登巴登 2002 年,ISBN 3-7890-7780-1。 Den Blick nach Süden? Die NATO im Mittelmeerraum (1990–2003). Fallstudie zur Anpassung militärischer Allianzen an neue sicherheitspolitische Rahmenbedingungen (= Schriften des Zentrum für Europäische Integrationsforschung. Band 57). Nomos, Baden-Baden 2003, ISBN 3-8329-0371-2. 南面的景色?北約在地中海(1990-2003 年)。軍事聯盟適應新安全政策條件的案例研究(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出版物,第 57 卷)。諾莫斯,巴登巴登 2003 年,ISBN 3-8329-0371-2。 Kenneth N. Waltz: Einführung in seine Theorie und Auseinandersetzung mit seinen Kritikern. Mit einem Vorwort von John J. Mearsheimer und einem Nachwort von Kenneth N. Waltz. Nomos, Baden-Baden 2005, ISBN 3-8329-1066-2. Kenneth N. Waltz 肯尼斯·N·沃爾茲:介紹他的理論並討論他的批評者。John J. Mearsheimer作序,Kenneth N. Waltz 作後記。諾莫斯,巴登巴登 2005 年,ISBN 3-8329-1066-2。 mit Frank Sauer und Andreas Wilhelm (Hrsg.): Handbuch der internationalen Politik.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Wiesbaden 2010, ISBN 978-3-531-14352-1. 與 Frank Sauer 和 Andreas Wilhelm 合編:《國際政治手冊》。 VS 社會科學出版社, Wiesbaden 威斯巴登 2010 年,ISBN 978-3-531-14352-1。 mit Stephan Stetter und Marina Karbowski (Hrsg.): Mit Sicherheit unsicher? Debatten zu Krieg und Frieden in den internationalen Beziehungen (= ZIB-Reader. 02). Nomos, Baden-Baden 2014, ISBN 978-3-8487-0970-0. 與 Stephan Stetter 和 Marina Karbowski 合編:安全不安全?國際關係中的戰爭與和平辯論(= ZIB Reader.02)。諾莫斯,巴登巴登 2014 年,ISBN 978-3-8487-0970-0。 Weltunordnung. Die globalen Krisen und das Versagen des Westens. 3., aktualisierte Auflage. C. H. Beck, München 2022, ISBN 978-3-406-79325-7 (erste Auflage 2016, ISBN 978-3-406-69918-4, zweite durchgesehen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2018, ISBN 978-3-406-72023-9). 天下亂矣。全球危機和西方的失敗。 第三版,更新版本。 C. H. Beck,慕尼黑 2022,ISBN 978-3-406-79325-7(第一版 2016 年,ISBN 978-3-406-69918-4,第二版修訂擴充版 2018 年,ISBN 978-3-406-72023-9)。 mit Frank Sauer (Hrsg.): Handbuch internationale Beziehungen. 2. Auflage. Springer VS, Wiesbaden 2017, ISBN 978-3-531-19917-7. 與 Frank Sauer 合編:《國際關係手冊》。 第二版。 Springer VS, Wiesbaden 威斯巴登 2017 年,ISBN 978-3-531-19917-7。 mit Torsten Albrecht und Konstantinos Tsetsos: Das Wesen von Seemacht: die internationalen Beziehungen im maritimen Umfeld des 20. und 21. Jahrhunderts. ZMSBw, Potsdam 2021, ISBN 978-3-941571-43-3. 與 Torsten Albrecht 和 Konstantinos Tsetsos 合著:《海上力量的本質:20 世紀和 21 世紀海洋環境中的國際關係》。 ZMSBw, Potsdam 波茨坦 2021,ISBN 978-3-941571-43-3。 Bedingt abwehrbereit. Deutschlands Schwäche in der Zeitenwende. Beck, München 2023, ISBN 978-3-406-80039-9.有條件地防禦。德國在轉折點上的軟弱。  Beck,,慕尼黑 2023,ISBN 978-3-406-80039-9。 Warum die Welt keinen Frieden findet. Christian Brandstetter, Wien 2024, ISBN 978-3-7106-0705-9. 為什麼世界無法找到和平。 Christian Brandstetter, 克里斯蒂安·布蘭德施泰特,維也納 2024 年,ISBN 978-3-7106-0705-9。 Wenn Russland gewinnt. Ein Szenario. C.H. Beck, München 2025, ISBN 978-3-406-82448-7. 如果俄羅斯獲勝。一個場景。 C.H. Beck貝克,慕尼黑 2025,ISBN 978-3-406-82448-7。 Weblinks Commons: Carlo Masala – Sammlung von Bildern, Videos und Audiodateien 網路連結分享資源:Carlo Masala – 圖片、影片和音訊檔案的集合 Literatur von und über Carlo Masala im Katalog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thek 德國國家圖書館目錄中關於Carlo Masala的文獻 Carlo Masala an der Universität der Bundeswehr München Masala,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 Carlo Masala bei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Politikwissenschaft Carlo Masala,德國政治學會 Website Metis-Institut. 梅蒂斯學院網站。 Carlo Masala bei IMDb 卡洛·馬薩拉在 IMDb 上的資料 Kurzbiografie und Rezensionen zu Werken von Carlo Masala bei Perlentaucher 簡短的傳記和評論 —————— 此文是參照德文維基的資料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Kaja Kallas 是愛沙尼亞政治家 虞和芳 3.4.25.發佈

Kaja Kallas 是愛沙尼亞政治家 虞和芳 3.4.25.發佈 Kaja Kallas,1977 年 6 月 18 日出生於 Tallinn塔林)是愛沙尼亞政治家。 2021 年至 2024 年,她擔任愛沙尼亞總理。她是自由派愛沙尼亞改革黨 (Eesti Reformierakond) 的成員,於 2018 年至 2024 年擔任此黨主席。 2014 年至 2018 年,她擔任歐洲議會 ALDE 議員。自 2024 年 12 月起,她擔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和馮德萊恩第二委員會副主席。 生活 Kaja Kallas 是愛沙尼亞前總理兼歐盟委員 Siim Kallas的女兒。 1995年,她畢業於愛沙尼亞首都Tallinn塔林的高中。 1995年至1999年,她在 Universität Tartu塔爾圖大學學習法律。 1999年,她成為愛沙尼亞律師協會會員。自 2003 年以來,她還擔任多家從事再生能源的愛沙尼亞公司的管理和監事會成員。 政治 2010 年,Kaja Kallas 加入自由派愛沙尼亞改革黨,此黨與大多數愛沙尼亞政黨一樣,支持歐盟和北約,她的父親 Siim Kallas於 1994 年至 2004 年擔任此黨的創始主席。在 2011 年 3 月的愛沙尼亞議會選舉中,她立即贏得了愛沙尼亞議會 (Riigikogu) 的一個席位。在 2014 年歐洲議會選舉中, Kaja Kallas是當選Straßburg斯特拉斯堡的六名愛沙尼亞議員之一。 2018年,她當選愛沙尼亞改革黨黨魁。在此背景下,她於2018年9月初辭去歐洲議會議員職務,由 Jüri Ratas接任。 2019年3月,她和她所在的政黨贏得議會選舉,但未能組成政府,此後一直擔任國會改革黨領袖。 2021 年 1 月 13 日,前總理  Jüri Ratas提交辭呈後,總統 Kersti Kaljulaid委託Kallas組成新政府。在選舉後未能立即組成聯合政府後,Kallas於2021年1月25日與中間黨同意組成聯合政府。 2021年1月26日,她就任總理。她是愛沙尼亞第一位女政府首長。她的第一個內閣包括來自改革黨和中間黨的七名部長。 Treffen der Premierministerinnen von Finnland und Estland am 4. Oktober 2021 in Helsinki – Kaja Kallas (rechts) und Sanna Marin (links) 2021 年 10 月 4 日,芬蘭和愛沙尼亞總理在 Helsinki舉行會晤—— Kaja Kallas 卡婭·卡拉斯(右)和 Sanna Marin 桑娜·馬林(左) 2022年7月14日, Kaja Kallas向總統 Alar Karis 提交辭呈。在此之前,她所領導的聯盟內部就擴大愛沙尼亞語在幼兒園和學校的使用 Estnischen Sprache範圍以及增加兒童福利等問題存在爭議。隨後,中間黨7名部長於6月3日被解職。根據愛沙尼亞憲法,總理辭職後,整個政府只能代職。辭職後, Kallas 肩負著組成新政府的重任。她的政黨此前已同意與保守派的 Isamaa伊薩瑪黨和社會民主黨 (SDE) 進行未來合作。 7月18日,她的第二屆內閣宣誓就職。 在 2023 年議會選舉中,她領導的改革黨獲勝,並成功與 SDE 和 Eesti 200 組成聯盟。她的第三屆內閣隨後於 2023 年 4 月 17 日宣誓就職。由於部分中間黨成員叛逃,60 票的多數票隨後增加到 65 票。 2024年6月28日,卡拉斯被歐洲理事會提名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結果,她於 2024 年 7 月 23 日被 Kristen Michal取代擔任愛沙尼亞總理。 歐洲議會對該任命進行了投票。她於 2024 年 12 月 1 日就任。 個人 Kallas 2018 年與愛沙尼亞投資銀行家阿爾沃·Arvo Hallik結婚。他們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2011 年出生的兒子是她與愛沙尼亞政治家兼商人 Taavi Veskimägi 前任所生。 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態度 鑑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Kallas 於 2022 年 3 月表示反對就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問題向俄羅斯做出任何讓步。她認為,只有克里米亞回歸烏克蘭、衝突結束後才應該開始談判。她主張增加歐洲的國防開支(「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裡,和平主義就是自殺」), 全面支持烏克蘭政府,即使在流亡中運作。 戰爭六個月後, Kallas 將俄羅斯在其佔領的Kernkraftwerk Saporischschja 紮波羅熱核電站週邊的行為定性為恐怖主義行為,並呼籲國際刑事法院對可能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同時,她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不僅俄羅斯政治領導層,俄羅斯人民也應對這場戰爭負責(「你根本不能聲稱這只是普丁的戰爭。」)。 Kallas 在 2023 年 10 月 5 日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緊急警告西方國家不要拒絕對烏克蘭的支持,呼籲北約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一切可能的軍事裝備。和平不是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是確保俄羅斯對烏克蘭所做的事不再重演。 2024 年 2 月 13 日,俄羅斯以「對俄羅斯的敵對行為」和「褻瀆歷史記憶」為由對Kallas 發出逮捕令,對她進行通緝。 此事的背景是愛沙尼亞境內蘇聯戰爭紀念碑正在被拆毀。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香檳區的蘋果 虞和芳 6.3.25發佈

香檳區的蘋果 虞和芳 6.3.25發佈 萊考夫打電話來:「我馬上給你送香檳區的蘋果,它又美又甜,那是又沒有殺蟲藥的蘋果. 」 萊考夫博士,是我們在奧林比克公園居住時的房東。 我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這蘋果是一星期前,我們從法國家中的果園,摘下帶回來給他的. 他大概是開了玩笑。 我心裡這麼想.他可能拿別的東西來,而故意這麼地說. 過了幾分鐘,門鈴響了,他已來到. 他手上拿了一個盤子,上面用銀紙包裝,遞給了我. 盤子暖暖地,一定是什麼剛烤好的蛋糕.我心裡這麼想. 請他進入客廳,將禮物放在桌上. 你好吧!我問他. 「好,倒是很好,只是我母親,我真受不了我母親。她來住,頂多我只能忍受五天,再久的話,我要爆炸了.」 「什麼事,令你那麼生氣? 」 「她老把我當小孩看.一下說我該帶狗去散步了.一下又說,出門我沒上鎖.我告訴她,她不在此時,我還不是把狗養得挺好的.出門,我明明上了鎖,她卻不相信. 」 「這都是小事,何必生氣. 」我說. 「小事?小事?我知道,可是就是受不了她這般囉嗦.她有一天半夜四點叫我起來,說要帶狗出外散步.我說四點,我還累,不要起床.她說對面人家還在看電視,才不會是清晨四點.我說那窗子透出的是電燈的光,而不是電視的光.她就不走,在我屋子裡等著我起床.你想,這樣我氣不氣.連覺都睡不好.她自己無聊,孤獨了,就要找我來聊天消遣,我實在不是她說東家長,西家短的對象.」 「難道她沒有鄰居朋友好聊天? 」 「她們一個個都死了.她太寂寞.她說不如進老人院.但是我又不願她住到那裡去.老人院的情形我清楚,並不是住進去後,孤單的人可以互解寂寞.人越老,性情越怪,壞的個性更是不易自我控制.人和人的關係,在老人院,不但淡薄,更是刻薄. 」 這時我想起了中國的「薑越老越辣」的話來.但我沒跟他說. 「最好她能從事一樁有意義的事,那麼一則不會寂寞,再則精神上有了寄託,像為教會服務等等.」我建議。 「她年紀大了,早已超過了工作的年齡,誰會要她幫忙?只是我不能作為她消遣的對象,這樣我准會氣得生病.」 「只要她對你沒惡意,你就當她的話左耳進,右耳出算了,何必跟她計較.」 「我做不到這一點,我受不了她的囉嗦.」他搖頭歎息. 「當然我可以想像,有時一樁小事,指責門沒關好,若長久同樣的事,同樣的指責,久長下來的話,會有一天受不了的.它會在眼中成了一樁大事,尤其每當被指責時,忍氣吞聲.」 「我可不是這樣.我從小就不受她那套.我向來不對任何人低頭,誰也沒法說我什麼的.」 「那就說不上日積月累的忍氣吞聲了.」我說,我思索一會又問: 「她可以去你哥哥家待一陣子.這樣你們換著照顧她,比你一個人關心著她 好.」 「她已二十五年沒跟他來往了.」他低聲說,又試著解釋: 「她不願意他利用她,占她的便宜,他們兩人吵翻不來往了.」 這是否與萊考夫有關?他與另外一位哥哥也有二十五年沒來往了.看樣子是當時母親因為萊考夫之故,與萊考夫之兄吵翻.那麼是為了遺產之事了? 很顯然如此,萊考夫曾說,他母親已把她的房產全給了他. 「唉!」萊考夫忽然歎息的說:「我這一輩子會消磨在小事上了.不管是我自己的私事,或是顧客們的爭執之事,全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我這輩就全耗在這些小事上了.要是我能再度出生,有我目前的成就和經驗,那該有多好!」 「你再生的話,你要怎樣安排你的生命?」我問. 「我要擺脫一切束縛,去世界各地遊覽觀看,多認識這個世界.」 「那又何必等到重新再出生.就當著你今天死了.明天睡醒是又重生了,你可立刻實現你的想法.多少人都在幻想著:若能再生的話要如說何如何.那麼為什麼不能在他有生之日,來實現他的人生理想.只是一般人很少想到這一問題.他們日過一日,年過一年,不肯用腦子想著這一輩子過的生命意義如何.即使想過,也只在幻想著來生該如何如何的過.何必等待來生,就該在今生的有生之年,朝著來生想過的生活中過.」我說. 「要是我能活兩百歲就好了.」 「當然,誰都希望能活得長,但是人的壽命卻不是自己所能把握.」 「也許明天就死了.」萊考夫說. 「也許明天還活著,」我說,「那麼活一天,就該朝著自己的理想過一天.否則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不去捉住它,總有一天會太晚了.像你才五十出頭,還年輕,可打著還有三十年的日子要過.那你要做什麼事?」 「現代的人瞧不起老年人,我能做些什麼?」 「你又不是去謀職.你是律師,你是自立之人,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事,就做什麼.」 「我要Selbstverwicklichung自我發展.」 而他自我發展的結果,卻是得了愛滋病,在他母親之前過世。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一篇FAZ登出烏克蘭的Jurko Prochasko 教授之文 虞和芳 1.3.25.發佈

一篇FAZ登出烏克蘭的Jurko Prochasko 教授之文 虞和芳 1.3.25.發佈 Jurko Prochasko出生於烏克蘭Iwano-Frankiwsk,是一位文學學者、作家、文學翻譯家,是烏克蘭和德國之間最重要的文化中介之一。 ­Prochasko 翻譯了Kleist, Kafka, Rilke, Freud 和Musil等人的作品。他在Iwan-Franko-Universität 伊凡弗蘭科大學共同創立的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 Prochasko 住在 Lemberg。FAZ 01.03.2025 ——————- 現在在烏克蘭。它是歐洲唯一一個有足夠實力不僅維護西方、維護整個歐洲、維護自由和自由民主的國家,而且有能力捍衛它。 歐洲可能會受到拋棄,任由其它國家擺佈,但它並不孤單。因為歐洲現在有烏克蘭。如果歐洲現在支持烏克蘭,那也是在支持自己。這不僅是出於必要,而是出於純粹的信念。因為烏克蘭已經沒有其他人了。從純粹生存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國家不是歐洲的、西方的、民主的、熱愛自由的,就是就沒有意義,因此就沒有生存的基礎,可能也沒有生存的權利。 我們不能沒有歐洲,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歐洲,純粹的歐洲,也許是所有其它歐洲國家中最歐洲化的國家。但是,我們的歐洲也需要幫助,但並不是脫離了需要。現在已經非常明顯,烏克蘭對歐洲其它國家來說不僅是一個危險、一個負擔、一個創傷和被壓抑的潛意識,而且也是一個機會(也許是最後一個機會之一)、一個支持、一個加強、一個方向和靈感的源泉。 因為烏克蘭實際上體現了歐洲的基本美德:自由,它知道如何捍衛並且正在捍衛它;願意為民主而奮鬥;烏克蘭革命催生出的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第二屆獨立廣場的名字融合了兩個重要概念:歐洲和尊嚴,這並非巧合。烏克蘭人用自己的生活證明,他們非常懂得如何將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 如果歐洲現在支持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會繼續是歐洲不可或缺的支撐。如果歐洲放棄烏克蘭或任其垮台,讓其為俄羅斯所用,那麼它不僅會背叛自己的本性和信譽,還會迷失自我,並很快會被一個或多個獨裁超級大國所擊敗。甚至可知這個超級大國叫做什麼。 從歷史上看,我們現在正處於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為安撫希特勒而簽訂的《慕尼黑協定》之前,也是希特勒-史達林條約簽訂之前不久。如果我們現在能夠共同避免這種情況,那麼歐洲和烏克蘭不僅將互利互惠,還將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 而另一個不認同現任政府的美國也需要我們──而且我們將來會再次迫切地需要它。 ————— 川普和普丁的聯盟: 烏克蘭是歐洲的最後機會 嘉賓投稿 作者:Jurko Prochasko 末日小丑:川普和普丁想瓜分世界。歐盟將能夠理解受到其合作夥伴失望的感受。 我們與這個普丁打交道已經很久了,太久了。但至少只有一個普丁。最近我們正在處理兩個問題。兩個Klone克隆人或小丑,令人恐懼、令人恐怖的世界末日小丑。一個是陰鬱而極其嚴肅的,另一個則是喜怒無常、反覆無常的。另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對一個人來說,烏克蘭至關重要,甚至決定生命,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它完全無關緊要。但是,這些細微的差別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他們在某些更根本上都是Klone克隆人:他們都是無情的本質主義者,權力、佔有和統治的本質主義者。而他們則把超級大國、帝國視為實現這一目標唯一允許、且必要、充分的手段。 兩國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地道新帝國主義者;他們不相信聯盟及由此產生的義務,更不相信具有約束力的規則和命令;他們傾向於完全佔領世界,必要時僅憑武力,最好是單獨使用武力,來統治世界。而這正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人們所要應對的巨大而多樣的挑戰實際上需要強大而穩定的人性。但是,由於即使是最強大的國家也無法讓整個世界屈服於自己,所以他們想將世界劃分為勢力範圍,或者更確切地說,統治範圍。這是此命令的唯一限制,但即使如此,這也只是暫時的。在他們眼中,歐洲不屬於這個聯盟,無論以何種形式,無論是作為一種理念和理想,還是以歐盟形式存在的一股真正的政治力量。歐洲一片混亂。 有一件事必須讚揚他們:他們從不說謊。現任美國政府對世界、對美國、對歐洲的意圖也越來越清晰。正如她早已宣布的那樣,她現在正在告別這個跨大西洋聯盟,她認為這個聯盟已經過時、令人厭煩、毫無用處,而且代價高昂,她還將告別「西方」的概念及其所謂的共同價值觀。現在,這個負擔已經擺脫,它正以帝國主義超級大國的風格和精神,獨自努力,這為它做好了最佳準備,只有其他超級大國才能阻止。只有這些國家才能得到平等的尊重,其他所有國家都是被遺留下來的,在這個新的帝國世界秩序中,它們都變得多餘了。所以這和一切有關。 烏克蘭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因為這是生存的基本要素 這樣,川普Bolschewiki,布爾什維克,即當今最新的右翼革命和復仇主義力量,將自己的國家及其機構視為不可原諒的惱人的剎車和負擔,必須予以摧毀和消除,而民主則是一種世界觀和一種制度,只會阻礙、低效、反競爭,因此在這個世界末日的世界中是致命的。國家成為一小部分精英的極權主義宗派,不受任何顧忌和考慮,成為一個全球運作的威權商業社會,一種高科技的西印度公司。西印度群島將成為西方曾經所在的地方。因為東印度群島已經許諾給另一個國家。在他們眼中,這才是真正配得上這個名稱的主權的核心和本質。而被選中的菁英是那些能夠從被毀壞、支離破碎的地球拯救自己到火星的人。 這個強國也這樣看待歐洲:歐洲是個寄生結構,無法保護自己,更別說維護自己的權利了。歐盟內部極右翼政黨和運動的鼓動,不僅、甚至主要的目的都不是加強意識形態上的緊密勢力,不僅是為了瓦解歐洲社會的自由民主,而且是為了動員他們的反歐洲主義。從今天的美國角度來看,歐洲不僅應該被分裂和削弱,最重要的是應該變得不那麼歐洲化。歐盟應該作為一個整體消失,剩下的應該是各個弱小而分裂的國家,它們對歐洲的意義有著非常古老的、基於認同的理解。俄羅斯一直對歐洲也做著同樣的事情。兩人在那裡再次相遇。 作為回報,普丁不僅得到了拯救和恢復,而且 MAGA 運動的口號實際上可以歸結為 MRGA 來自——讓俄羅斯再次偉大。 烏克蘭正在遭受背叛。願意讓他們接受新的勢力範圍和責任劃分並不是新鮮事。像烏克蘭這樣的國家並不具備任何真正的獨立,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分量和影響力。因此,對那些真正重要的人來說,他們只不過是一種商品,不僅因為他們付錢,還因為其他人必須考慮他們。烏克蘭一直指望美國,現在它必須期望美國將其交給俄羅斯進行交換。烏克蘭將為此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因為這關係到其生存。但事實上,這種背叛只會讓美國聲望受損。這不會讓美國感到困擾,他們會接受放棄烏克蘭,將其視為,為了更高目的和任務的神聖犧牲,不會對美國的地位造成重大損害。無論如何,道德問題在這個世界上已不再重要。任何事物都有其代價。 真正新鮮的是——儘管不完全出乎意料——美國最終拋棄了歐洲。 現在我們完全互相依賴 對歐洲來說,美國放棄烏克蘭的代價將完全不同。歐洲如今被迫做出的選擇,或者說被迫做出的選擇,並不是特別慷慨的選擇:要不是歐洲現在支持烏克蘭,就是與烏克蘭一起滅亡。歐洲要麼保持自由,要麼成為俄羅斯的霸權領土。歐洲或是保持獨立,或是屈服於克里姆林宮。歐洲要麼繼續保持歐盟的身份,或是分裂為幾個極少數的保護國,這些國家可能或極有可能彼此極度不和,甚至相互敵對,甚至內部分裂——但無論如何,它們肯定會被外國人所支配和鄙視。這種對他人的蔑視必然會轉化為自我蔑視,並夾雜著合作和機會主義。或者歐洲仍是西方,或一切西方的東西將完全從歐洲消失,也許只留下部分地區的地理名稱。歐洲要麼繼續作為民主國家聯盟的民主聯盟,要麼充其量由新的、外國控制的「人民民主國家」取而代之。 這種被背叛、被拋棄、被羞辱、任人擺佈的狀態正是烏克蘭多年來所處的狀態。歐洲現在或許至少可以多站在他們的立場想一想。 現在我們完全互相依賴,歐洲和烏克蘭,歐洲烏克蘭和歐洲其他國家。因為已經沒有別人了。這並不能使烏克蘭免於戰爭,更不用說保護它了。對歐洲來說,唯一的區別是它現在必須承擔起這一負擔的責任;它不再有選擇做或不做的權利。事情已經變得非常清楚了。 是的,歐洲這次也可以嘗試置身事外,假裝問題會以某種方式自行解決。問題並不在於歐洲是否願意將烏克蘭作為神聖的犧牲品獻給俄羅斯霸權。確實如此,與以前的區別不是道德的轉變,而是現實和務實的洞察力。它不再起作用了。因為這種犧牲不會帶來任何好處,不會帶來任何保證,也不會以犧牲烏克蘭為代價帶來任何救贖。 歐洲可能被拋棄並任由其他國家擺佈,但它並不孤單 過去十年,歐洲常聽到美國說:我們不想再和你們在一起了。這一點被忽略了。現在,這是它的報復。歐洲早就聽到了烏克蘭的聲音:我們想和你們站在一起。它已經忽視了這一點很久了,現在它開始報復。 烏克蘭是歐洲被壓抑的無意識。如今,被壓抑的情緒又重新回歸。但唯有無意識,人才是完整的。歐洲並不因為有烏克蘭而孤立。 如今烏克蘭正處於本輪地緣政治風暴的中心。但很有可能烏克蘭正是解決方案。因為烏克蘭現在大部分都是西方國家。如今,西方勢力仍在烏克蘭活躍並展開鬥爭。它是歐洲唯一一個有足夠實力不僅維護西方、維護整個歐洲、維護自由和自由民主的國家,而且有能力捍衛它。歐洲可能被拋棄並任由其他國家擺佈,但它並不孤單。因為歐洲現在有烏克蘭。如果歐洲現在支持烏克蘭,那也是在支持自己。烏克蘭以多種方式支持歐洲。這不僅是出於必要,而是出於純粹的信念。因為烏克蘭沒有其他人了。從純粹生存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國家不是歐洲的、西方的、民主的、熱愛自由的,就是就沒有意義,因此就沒有生存的基礎,可能也沒有生存的權利。 我們不能沒有歐洲,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歐洲,純粹的歐洲,也許是所有其他歐洲國家中最歐洲化的國家。但是,我們在歐洲需要幫助時,我們存在能幫助歐洲,並不是非自願出於需求。現在已經非常明顯,烏克蘭對歐洲其他國家來說不僅是一個危險、一個負擔、一個創傷和被壓抑的潛意識,而且也是一個機會(也許是最後一個機會之一)、一個支持、一個加強、一個方向和靈感的源泉。 因為烏克蘭實際上體現了歐洲的基本美德:自由,它知道如何捍衛並且正在捍衛它;願意為民主而奮鬥;烏克蘭革命催生出的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第二屆獨立廣場的名字融合了兩個重要概念:歐洲和尊嚴,這並非巧合。烏克蘭人用自己的生活證明,他們非常懂得如何將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 如果歐洲現在支持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會繼續是歐洲不可或缺的支撐。如果歐洲放棄烏克蘭或任其垮台,並讓其為俄羅斯所用,那麼它不僅會背叛自己的本性和信譽,還會迷失自我,很快會被一個或多個獨裁超級大國所擊敗。甚至可知這個超級大國會叫什麼。 從歷史上看,我們現在正處於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為安撫希特勒而簽訂的《慕尼黑協定》之前,也是希特勒-史達林條約簽訂之前不久。如果我們現在能夠共同避免這種情況,那麼歐洲和烏克蘭不僅將互利互惠,還將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 而另一個不認同現任政府的美國也需要我們──而且我們將來會再次迫切地需要它。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7.2.25.發佈

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7.2.25.發佈 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發佈 來比利時魯汶大學讀書的中國同學可真不少,有學法律的,有學物理, 有學工程,有學藝術...即使新來的同學,也有當過老師,又來留學的。 大家聚在一起,聊起天來,很是熱鬧。 其中不時談到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大錢小錢我見過好幾次面,小錢比大錢高大。尤其小錢跟台大外文系的學長結婚,她從 美國來到比利時,我們才有緣相見,我們一見如故,她請我到她家吃 飯,要我常去她家玩。她比我還晚到魯汶。他們的姑媽錢秀玲是為一 位舉世難見的英雄化學女博士。 錢秀玲(1913 年 3 月 13 日-2008 年 8 月 1 日)。 1929 年赴比利時留學。1930 年至 1933 年進入魯汶大學主修化學, 畢業後任助教,並攻讀博士。1935 年錢秀玲獲博士學位,同年與在大 學相識的 Grégoire de Perlinghi 葛利夏醫生結婚。婚後錢秀玲隨丈夫在 Herbeumont 開設一家私人診所。 她不只是在魯汶大學取得化學博士,還拯救出百名的比利時反德 國的人員。 二戰時,1940 年,比利時被納粹德國占領。她拯救出,一位被德 國抓到的年輕抗德的地下組織青年,他因試圖在 Herbeumont 埋設地雷, 炸毀德軍軍方列車必經的鐵路,被德軍抓獲並判處絞刑。錢秀玲得知 後,赴比京請求德軍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戰區的最高行政長 Von Falkenhausen 將軍。他曾經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二戰,德日同盟,希 特勒把他召回德國,Von Falkenhausen 百般不願,但還是不得不返回德國,因希特勒,威脅他,若他再不返回德國,會危及到他在德國的親 戚。 Von Falkenhausen 將軍返回德國後,被派遣到比利時。錢姑媽就去 會見 von Falkenhausen。他網開一面放出了那位被判死刑反德的年輕比 利時人。 Von Falkenhausen 與錢秀玲曾留學德國的堂兄錢卓倫(曾任中國國 民政府國防部第一廳廳長、中將軍階)結為至交。 1944 年 6 月 7 日,Écaussinnes 比利時地下抵抗組織殺死 3 名德國 蓋世太保,德軍隨後逮捕該市 97 名青年男子,逼迫當地居民一天之內 交出兇手,否則用抓鬮的方式,每批處死 15 名被抓的青年人。當地居 民又懇求錢秀玲設法救人。錢秀玲拖著 5 個月的身孕,冒險趕往比京布 魯塞爾再次找到 von Falkenhausen,向他求情。起初 von Falkenhausen 猶疑,因這樣做是違背他的職責。但是最終錢秀玲說服其釋放近百名 被捕青年。 二戰結束後,比利時政府授予錢秀玲「國家勳章」,Écaussinnes 將 市中心的一條道路命名為 Rue Perlinghi「錢夫人大街」,(錢夫人的丈夫 姓為 Perlinghi)以示紀念。 在審判戰犯 Von Falkenhausen 時,錢秀玲曾為其向法院求情並作證, 求得公正判決。 這裡看出,人生的經歷常常是似乎不可能,但是卻是發生了。 這時高尚的人格,敢作敢當的勇氣和良心成就了一個人的偉大。 錢秀玲到魯汶大學求學時,萬萬沒有想到,比利時會被德國佔領, 而那時的行政最高長官 von Fakenhausen 跟她的堂兄有一段結緣。 她因此有可能去請求 von Falkenhausen 釋放被逮捕判死刑的比利時 青年。 第二次錢秀玲又請求 Von Falkenhausen 拯救 97 位無辜的村民。Von Falkenhausen 也是盡其可能,釋放那些無辜的人民。 二戰德國戰敗。1951 年 von Falkenhausen 受到比利時的法庭起訴。 這時錢秀玲在法庭上作證為 von Falkenhausen 辯護,為 von Falkenhausen 的人格請求正義的裁判。他被判刑 12 年,不過在三星期後獲得釋放, 返回德國。 張維文作家根據錢秀玲的事跡,創作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 國女人》,2002 年出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 16 集電視連續劇,2002 年 在中央電視台首播,許晴主演。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5.10.19.發佈 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5.10.19.發佈 來比利時魯汶大學讀書的中國同學可真不少,有學法律的,有學物理, 有學工程,有學藝術...即使新來的同學,也有當過老師,又來留學的。 大家聚在一起,聊起天來,很是熱鬧。 其中不時談到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大錢小錢我見過好幾次面,小錢比大錢高大。尤其小錢跟台大外文系的學長結婚,她從 美國來到比利時,我們才有緣相見,我們一見如故,她請我到她家吃 飯,要我常去她家玩。她比我還晚到魯汶。他們的姑媽錢秀玲是為一 位舉世難見的英雄化學女博士。 錢秀玲(1913 年 3 月 13 日-2008 年 8 月 1 日)。 1929 年赴比利時留學。1930 年至 1933 年進入魯汶大學主修化學, 畢業後任助教,並攻讀博士。1935 年錢秀玲獲博士學位,同年與在大 學相識的 Grégoire de Perlinghi 葛利夏醫生結婚。婚後錢秀玲隨丈夫在 Herbeumont 開設一家私人診所。 她不只是在魯汶大學取得化學博士,還拯救出百名的比利時反德 國的人員。 二戰時,1940 年,比利時被納粹德國占領。她拯救出,一位被德 國抓到的年輕抗德的地下組織青年,他因試圖在 Herbeumont 埋設地雷, 炸毀德軍軍方列車必經的鐵路,被德軍抓獲並判處絞刑。錢秀玲得知 後,赴比京請求德軍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戰區的最高行政長 Von Falkenhausen 將軍。他曾經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二戰,德日同盟,希 特勒把他召回德國,Von Falkenhausen 百般不願,但還是不得不返回德國,因希特勒,威脅他,若他再不返回德國,會危及到他在德國的親 戚。 Von Falkenhausen 將軍返回德國後,被派遣到比利時。錢姑媽就去 會見 von Falkenhausen。他網開一面放出了那位被判死刑反德的年輕比 利時人。 Von Falkenhausen 與錢秀玲曾留學德國的堂兄錢卓倫(曾任中國國 民政府國防部第一廳廳長、中將軍階)結為至交。 1944 年 6 月 7 日,Écaussinnes 比利時地下抵抗組織殺死 3 名德國 蓋世太保,德軍隨後逮捕該市 97 名青年男子,逼迫當地居民一天之內 交出兇手,否則用抓鬮的方式,每批處死 15 名被抓的青年人。當地居 民又懇求錢秀玲設法救人。錢秀玲拖著 5 個月的身孕,冒險趕往比京布 魯塞爾再次找到 von Falkenhausen,向他求情。起初 von Falkenhausen 猶疑,因這樣做是違背他的職責。但是最終錢秀玲說服其釋放近百名 被捕青年。 二戰結束後,比利時政府授予錢秀玲「國家勳章」,Écaussinnes 將 市中心的一條道路命名為 Rue Perlinghi「錢夫人大街」,(錢夫人的丈夫 姓為 Perlinghi)以示紀念。 在審判戰犯 Von Falkenhausen 時,錢秀玲曾為其向法院求情並作證, 求得公正判決。 這裡看出,人生的經歷常常是似乎不可能,但是卻是發生了。 這時高尚的人格,敢作敢當的勇氣和良心成就了一個人的偉大。 錢秀玲到魯汶大學求學時,萬萬沒有想到,比利時會被德國佔領, 而那時的行政最高長官 von Fakenhausen 跟她的堂兄有一段結緣。 她因此有可能去請求 von Falkenhausen 釋放被逮捕判死刑的比利時 青年。 第二次錢秀玲又請求 Von Falkenhausen 拯救 97 位無辜的村民。Von Falkenhausen 也是盡其可能,釋放那些無辜的人民。 二戰德國戰敗。1951 年 von Falkenhausen 受到比利時的法庭起訴。 這時錢秀玲在法庭上作證為 von Falkenhausen 辯護,為 von Falkenhausen 的人格請求正義的裁判。他被判刑 12 年,不過在三星期後獲得釋放, 返回德國。 張維文作家根據錢秀玲的事跡,創作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 國女人》,2002 年出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 16 集電視連續劇,2002 年 在中央電視台首播,許晴主演。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5.10.19.發佈 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 虞和芳 25.10.19.發佈 來比利時魯汶大學讀書的中國同學可真不少,有學法律的,有學物理, 有學工程,有學藝術...即使新來的同學,也有當過老師,又來留學的。 大家聚在一起,聊起天來,很是熱鬧。 其中不時談到大錢小錢和他們的姑媽錢秀玲。大錢小錢我見過好幾次面,小錢比大錢高大。尤其小錢跟台大外文系的學長結婚,她從 美國來到比利時,我們才有緣相見,我們一見如故,她請我到她家吃 飯,要我常去她家玩。她比我還晚到魯汶。他們的姑媽錢秀玲是為一 位舉世難見的英雄化學女博士。 錢秀玲(1913 年 3 月 13 日-2008 年 8 月 1 日)。 1929 年赴比利時留學。1930 年至 1933 年進入魯汶大學主修化學, 畢業後任助教,並攻讀博士。1935 年錢秀玲獲博士學位,同年與在大 學相識的 Grégoire de Perlinghi 葛利夏醫生結婚。婚後錢秀玲隨丈夫在 Herbeumont 開設一家私人診所。 她不只是在魯汶大學取得化學博士,還拯救出百名的比利時反德 國的人員。 二戰時,1940 年,比利時被納粹德國占領。她拯救出,一位被德 國抓到的年輕抗德的地下組織青年,他因試圖在 Herbeumont 埋設地雷, 炸毀德軍軍方列車必經的鐵路,被德軍抓獲並判處絞刑。錢秀玲得知 後,赴比京請求德軍駐比利時和法國北部戰區的最高行政長 Von Falkenhausen 將軍。他曾經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二戰,德日同盟,希 特勒把他召回德國,Von Falkenhausen 百般不願,但還是不得不返回德國,因希特勒,威脅他,若他再不返回德國,會危及到他在德國的親 戚。 Von Falkenhausen 將軍返回德國後,被派遣到比利時。錢姑媽就去 會見 von Falkenhausen。他網開一面放出了那位被判死刑反德的年輕比 利時人。 Von Falkenhausen 與錢秀玲曾留學德國的堂兄錢卓倫(曾任中國國 民政府國防部第一廳廳長、中將軍階)結為至交。 1944 年 6 月 7 日,Écaussinnes 比利時地下抵抗組織殺死 3 名德國 蓋世太保,德軍隨後逮捕該市 97 名青年男子,逼迫當地居民一天之內 交出兇手,否則用抓鬮的方式,每批處死 15 名被抓的青年人。當地居 民又懇求錢秀玲設法救人。錢秀玲拖著 5 個月的身孕,冒險趕往比京布 魯塞爾再次找到 von Falkenhausen,向他求情。起初 von Falkenhausen 猶疑,因這樣做是違背他的職責。但是最終錢秀玲說服其釋放近百名 被捕青年。 二戰結束後,比利時政府授予錢秀玲「國家勳章」,Écaussinnes 將 市中心的一條道路命名為 Rue Perlinghi「錢夫人大街」,(錢夫人的丈夫 姓為 Perlinghi)以示紀念。 在審判戰犯 Von Falkenhausen 時,錢秀玲曾為其向法院求情並作證, 求得公正判決。 這裡看出,人生的經歷常常是似乎不可能,但是卻是發生了。 這時高尚的人格,敢作敢當的勇氣和良心成就了一個人的偉大。 錢秀玲到魯汶大學求學時,萬萬沒有想到,比利時會被德國佔領, 而那時的行政最高長官 von Fakenhausen 跟她的堂兄有一段結緣。 她因此有可能去請求 von Falkenhausen 釋放被逮捕判死刑的比利時 青年。 第二次錢秀玲又請求 Von Falkenhausen 拯救 97 位無辜的村民。Von Falkenhausen 也是盡其可能,釋放那些無辜的人民。 二戰德國戰敗。1951 年 von Falkenhausen 受到比利時的法庭起訴。 這時錢秀玲在法庭上作證為 von Falkenhausen 辯護,為 von Falkenhausen 的人格請求正義的裁判。他被判刑 12 年,不過在三星期後獲得釋放, 返回德國。 張維文作家根據錢秀玲的事跡,創作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 國女人》,2002 年出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 16 集電視連續劇,2002 年 在中央電視台首播,許晴主演。25.10.19.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德國議會的變化 虞和芳 30.1.25.發佈

德國議會的變化 虞和芳 30.1.25.發佈 過去數週來,德國的內閣產生變化。執政黨SPD(民社黨)排除FDP(自由民主黨),因黨首領Lindner財政部長,SPD總理Scholz增加負債,為2025年秋季的競選,購買選票,遭受到開除,這樣內閣少於半數,不能繼續維持,而總理Scholz不得不同意提前議會的重組重選,提前改到今年2025年2月重選,這兩天來,德國議會起了變化。 昨天一月29日在野黨領袖CDU基民黨Merz在議會提出AFD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在議會中,受到排擠,若是必要的話,他會考慮一些決議的情況,跟AFD在野黨,一起來合作表決提議。 於是昨天柏林的議會舉行Merz提議的幾個改革法案,得到AFD的贊同,在議會中通過這個法案。 昨天引起整個德國的震動,因為這是一個空前變局。 今天1月30日,建築師在下午4點三刻來電話,跟S談論要準備今年2025年6月的古堡旁邊戰亡戰士的紀念碑100週年紀念。它正在幾天前,受到暴風雨吹襲,一顆古堡大樹倒塌,正好壓到那個紀念碑小屋。因而我們立即交代建築師在6月100年紀念日時,要翻修好,同時要把古堡內部一樓的幾間房間內的翻修也完整修好,以便參觀者能夠在內部相聚慶祝。 而昨天德國的柏林議會開會,CDU基民黨首席Merz提出AFD的勢力增強到20%的選民選舉它,可是受到已有的幾個政黨的排擠,因此它在議會內發揮不出作用,因為綠黨和SPD的內閣一直反對此黨,說是納粹的餘毒黨派。AFD黨申明德國不肯保衛疆土,一大堆的非法移民混入,德國二戰後,綠黨興起,冷戰後,每年有十幾萬人混入。俄烏戰爭後,德國接受一百萬人烏克蘭難民,而之前不少的回教徒的混水摸魚的進入德境內,製造不安,最近發生好幾起他們殺死無辜的人,前幾天,又有恐怖份子闖入育幼院,殺死2歲小孩,旁邊一位父親正在內,阻止此兇手殺戮無辜嬰孩,而那位手無寸鐵的父親勇敢的阻止這位手中揮刀的歹徒,也被無辜殺死,但他拯救了不少嬰孩的生命。更不用說,非法入境的回教徒,強姦殺死的德國年輕婦女,這樣德人反而失去自己的家鄉,沒有安全感。Merz在昨天議會中,打破紀錄,談到AFD黨,是合法的政黨,不是納粹主義黨派,可是他們一直被忽視,沒有政黨敢跟他們合組內閣。AFD在議會內,受到別的政黨的壓抑,受到排擠。Merz打破這種慣例,這舉立即影響德國的許多變化。 S一掛斷跟建築師一個小時的談論,內容很多都是談到昨天的議會的決定。 S剛掛上跟建築師的電話,立刻繼續看德國今天在議會的討論。這對德國人來說是一件很大的改變。虞和芳,30.1.25.晚7點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默默地拯救猶太人的大企業家Berthold Beitz和妻子Else Beitz 虞和芳 23.1.25.發佈

默默地拯救猶太人的大企業家Berthold Beitz和妻子Else Beitz 虞和芳 23.1.25.發佈 Berthold Beitz(生于1913年9月26日,†2013年7月30日)為德国经理和企业领导人。他是德國Alfried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s 鋼鐵公司的首席代表,為鲁尔煤炭和钢铁行业具有極大影响力的企业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eitz在1941 到 1944在 Karpathen-Öl AG in Boryslaw 的石油公司任主管。他利用這個機會,拯救德国占领的 Galizien 几百位犹太人--Beitz以强制的劳工之名,以不可缺少石油工业和工廠員工之名,竭盡全力爭取到好幾百猶太人到他工作的工廠工作,解救他們被送往集中營遭受到謀害迫害的悲慘命運。 有一次他又去車站,在送往集中營的火車列車中,設法營救一些猶太人。這時他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原來是一位曾經在他手下任職的女秘書。Beitz馬上說,他要用她。但是她說,她母親也在車廂中,Beitz說他也要用她的母親,但是旁邊的SS不准許她母親下車,也作為公司可用之人。這時那位女秘書說,那麼她寧願陪伴母親,而拒絕了Beitz營救她,她又回到火車上,她們母女被送往Auschwitz集中營受到殺害。 Beitz大批的任用猶太人,被公司的人聯名密告到納粹黨部。Beitz和妻子Else,在家中還藏密了不少的猶太人,不為人知。 當時這種密告袒護猶太人的事,是一樁大罪狀,誰袒護藏匿猶太人,會被抓,並判死刑。 當Beitz被蓋世太保傳訊,人人認為,他一去不返。 Beitz被傳訟,也認為凶多吉少,而卻沒有料到,吉人天相,原來管轄此事的長官,竟是Beitz的同學Karl-Heinz Bendt 。Beitz被秘密控告,指责他处理波兰“太好”,并帮助犹太人从德国领土移民到外國; 這些密告都進入到Bendt手中扣留。 當Bendt看到Beitz的來到,就在Beitz面前摧毁了納粹领导部分收到對Beitz的指控。Beitz回到公司,對手下留情的說,他看到了那封密告的聯名簽名的陳述。他們不必害怕,他不會報復處罰他們,並要他們善待猶太人,猶太人跟所有的人一樣,在為石油公司生產。 战争结束后,德國最大的鋼鐵公司Krupp的家產被沒收,Krupp被判刑。後來證明無罪釋放。1952年9月26日Beitz与Krupp公司訂約,從此Beitz輔助Krupp克虏伯集团戰後重新建立鋼鐵生產經營事業。 Krupp克虏伯基金会 在1967年Alfried Krupp去世前不久,Krupp的私人资产被转移到了一个基金会。在1968年Krupp公司的非营利基金会以Beitz,為基金会的受托人。Beitz是非营利组织Alfried Krupp von Bohlen和Halbach Foundation的董事会主席,因此也是Krupp资产的执行人和管理人。 他一直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直至去世。 Beitz是一位热情的运动员,他酷愛帆船和划船。Beitz在1972年至1988年担任国际奥委会(IOC)成员,1984年至1988年担任此委員會的副总统。 Beitz之名記載在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中。19.7.18, 16.9.24.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Joseph Capgras是誰? 虞和芳 21.10.24 .發佈

Joseph Capgras是誰? 虞和芳 21.10.24 .發佈 Jean Marie Joseph Capgras(1873年8月23日出生,1950年1月27日過世),是一位法國精神病學家,以Capgras 妄想症而聞名。Joseph Capgras 是第一個描述 Capgras 綜合症狀的人,此綜合症於 1929 年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在Toulouse獲得醫學學位,後來在法國的幾家精神病院工作。 在他職業生涯的後半段,他與Hôpital Sainte-Anne醫院有聯繫。 他與導師Paul Sérieux(1864-1947 年)一起撰寫精神病學出版,如Les Folies raisonnantes 1909 《瘋狂的推理》和Les Psychoses à base d'interprétations délirantes《以解釋為基礎的精神病》描述一種非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精神病,稱為 Délire d’inprétation de Sérieux et Capgras。 Capgras-Syndrom是在1923年由Capagras和他的實習生Jean Reboul-Lachaux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所描述[4]。這種疾病定義為一種錯覺,認為近親或朋友被冒名頂替[5]。 27.10.23

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Lucius Flavius Arrianus是希臘羅馬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和他的主要作品 虞和芳 12.8.24.發佈 

Lucius Flavius Arrianus是希臘羅馬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和他的主要作品 虞和芳 12.8.24.發佈  Lucius Flavius Arrianus(古希臘語Άρριανός 約85–90 年,† 145/146 年過世)是希臘羅馬政治家和歷史學家。 他撰寫亞歷山大大帝的歷史、印度的專著和繼業者的歷史。就 Diadochengeschichte繼業者事件的歷史而言,他為亞歷山大歷史學家中最可靠的,儘管在最近的研究中有時對他的看法更加挑剔。除了包括 Partherreichs安息帝國史在內的其他著作外,Arrianus還在兩本哲學著作中反映出他的老師斯多葛派 Epiktet的思想。 一名大鬍子男子的肖像認定為Arrianus阿里安 生活 Arrianus來自羅馬Bithynien行省的 Nikomedeia。他出身於一個騎士的貴族家庭。Flavius這個外邦名字源自贊助人,這個家族因他而獲得了羅馬公民身份。也許這就是公元前 33 年的執政官Lucius Flavius。公元前,或僅在 Vespasian皇帝前後。Arrianus 在 Nikopolis與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 Epiktet一起學習,他的學校也有貴族家庭的傑出成員就讀,他也可能在那裡遇到了未來的 Hadrian哈德良皇帝。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寫了兩本關於他老師哲學的書。 同時,Arrianus開始為帝國服務,在當時的keltischen Provinz省,Noricum以及可能的其他地區擔任軍官。在Trajan圖拉真皇帝統治下,他參加了Partherkrieg安息戰爭。Trajan或他的繼任者 Hadrian將他提升為元老。身為元老階層的一員,他在朋友 Hadrian皇帝手下在羅馬帝國政府工作,前往Baetica省擔任Prokonsul 總督。大約在129/130年,他成為執政官,在131年至137年期間,他擔任 Kappadokien省的總督和與Armenien亞美尼亞邊境的羅馬軍隊的指揮官;對於一位來自希臘東部的元老來說,在羅馬軍隊中擔任如此高的職務是一個不尋常的例外, Arrian 進行了小規模的戰役,並根據這些經驗寫了一本軍事戰略手冊。 138 年,他的贊助人哈德良皇帝去世後, Arrian 移居雅典並成為雅典公民。 145/146年,他擔任執政官Archon Eponymos一職,但在帝國時期,該職位已淪為純粹的榮譽職位,沒有政治影響力。在他生命的這個階段, Arrian 開始致力於書寫歷史。 作品 Johann Froben 和 Nicolaus Episcopius 的《Princeps》編輯中的 Periplus Arrian 開頭, Basel 巴塞爾 1533 年 Arrian的文學活動在哈德良去世前不久開始。他追隨他的文學榜樣 Xenophon 色諾芬,以簡單的閣樓風格創作了具有各種內容(主要是歷史內容)的作品。他關於亞歷山大遊行 Anabasis Alexándrou 的著作是這段時期最重要的資料,而關於印度 Indikḗ 的著作則倖存下來。Arrianus也寫一個繼業者故事(Tà metà Aléxandron)和一個Parthiká故事,但僅存有片段。一些較小的著作也以碎片的形式保存下來,包括戰術著作Taktiká、對抗阿蘭人的戰鬥命令Éktaxis katà Alánon、一本關於  Bithynien比提尼亞的著作,最初由八本書組成,以及一部早期的氣象著作工作。黑海地區的旅行Períplus也記錄完整。Arrianus還寫一篇關於狩獵的論文Kynegetikós,這是他對Xenophon色諾芬的同名專業出版物的繼承。他的哲學著作包括《Diatribaí》及其摘錄,即所謂的手冊 Encheirídion。 在風格上, Arrian 堅持流行的觀點,即希望盡可能忠實地模仿五世紀Attica阿提卡雅典作家的語法和文學風格。因此, Arrian 的閣樓主義模仿Thukydides 修昔底德和Xenophon 的語言。然而, Arrian 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使用了他那個時代的口語,即 koinḗ。 亞歷山大的故事和Indikḗ 由於我們不再有亞歷山大戰役的任何當代證據,Arrianus的《亞歷山大史》是亞歷山大大帝歷史最重要的資料來源,領先於Curtius Rufus, Diodor, Pompeius Trogus庫爾提烏斯·魯弗斯、狄奧多魯斯、龐培·特洛古斯( Justinus查士丁努斯摘錄的)和 Plutarch 普魯塔克。此外,他的作品可能是總體上最可靠的,儘管其他亞歷山大歷史學家也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從而補充了Arrian的故事。 Arrianus 的《亞歷山大的故事》分為七本書, 劃分和寫得非常清醒,風格清晰。它可能是在Arrian執政之後創建的,但可能在 165 年之前創建。主要來源是Arrian的Aristobulos von Kassandreia 阿里安·阿里斯托布魯斯,尤其是 Ptolemaios I.托勒密一世,他們都參加過亞歷山大戰役,各自寫了一部(現已遺失的)相關歷史著作。Arrian本人在其作品的 Proömium 中聲稱,他只是在兩個主要來源不同的情況下權衡哪個版本對他來說更可信。 Ptolemaios,托勒密可能提供了有關事件歷史的基本報告。 Ptolemaios,主要描述軍事事件,沒有任何修飾,他的陳述可能是基於官方的法庭報告(星曆表);但這也受到部分質疑。另一方面, Aristobulos 的描繪主要對地理和民族誌主題感興趣,旨在豐富Arrian的故事。 Arrians 以更具補充性的方式納入其他來源,例如後來書中的 Nearchos,儘管他沒有提及任何名字。 然而,亞歷山大的故事是有問題的,因為Arrian幾乎沒有對Ptolemaios 和Aristobulos 的描繪提出過批判性的質疑(儘管他並沒有不假思索地採納他們的描述)。然而,事實上,亞歷山大的所有故事都在一個或另一個方向上存在偏見,Arrian確實權衡了他在幾個地方遵循的描述。 Ptolemaios和Aristobulos 似乎試圖給出一個相對清醒的描述。這也解釋了Arrian對它們的使用,他顯然想提供盡可能沒有傳說的亞歷山大代表,他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的作品代表了與所謂的Vulgata-Tradition武加大譯本傳統的對立面,在該傳統中,亞歷山大的生活部分以小說的方式進行了修飾,並以 Kleitarchos為基礎。Arrian的作品明確地很少提及亞歷山大的個性,但Arrian非常同情他。 Arrian 也表達了對亞歷山大的批評,但只是謹慎的。他極其積極的評價在作品的結尾處得到了表達, Arrian 的讚揚類似於英雄崇拜。 Arrian 原諒了可能的錯誤,並將亞歷山大與神話中的皇室人物進行了比較;人類的標準並不能公正地對待一個必須由神靈派遣到這個世界上的英雄。 儘管 Arrian 對亞歷山大的形象基本上不加批判,而且描述也有部分選擇性,但他對這事件的歷史非常有價值。尤其是德語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完全依賴Arrian。然而,在現代研究中,重點正在發生一些變化。現在, Diodor, Plutarch, Curtius 和其他來源也被更緊密地納入其中,以便獲得更好的整體了解。然而,即使在現代研究中,Arrian也普遍被認為是最可靠的來源。儘管 A. B. Bosworth 有時確實嚴厲批評他的陳述。 「印度書」(Indikḗ 或 Indiká)是亞歷山大故事的補充。它還提供評估有關印度“仙境”的大量新來源材料的機會,這些材料可通過亞歷山大Zug部隊遷移。Arrian在這裡主要依賴亞歷山大艦隊指揮官Nearchos的報告。在第一部分中,他還使用了Megasthenes和 Eratosthenes。這部作品以 ionischen Dialekt方言寫成,涵蓋從亞歷山大前往„Indien“ 印度到Nearchos指揮的艦隊橫渡印度河返回 Susa的時間。 繼任者的故事 Arrian的《亞歷山大之後的事件》(Tà metà Aléxandron)由十本書組成,時間範圍從公元前 323 年亞歷山大去世到公元前 319 年。僅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非常詳細的處理。 Hieronymos von Kardia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來源。只有一些文字片段倖存下來。除了拜占庭族長Patriarchen Photios的摘要外,來自重寫頁和紙莎草的單獨文本片段也被保存下來。在三世紀的帝國危機期間,歷史學家 Dexippos接手了這項工作,並可能將其寫下來。 Parthergeschichte安息歷史 Arrian在他的 17 本書《Parthergeschichte Parthiká帕提亞史》(Parthiká)中詳細描述了羅馬與 Partherreich帝國之間的戰爭。雖然重點是 Trajan圖拉真皇帝時代,但Arrian可能也描述了Partherreiches. 安息帝國的史前史。由於Arrian能夠獲得官方文件和對東方情況的個人了解,此作品的遺失令人遺憾,特別是因為圖拉真時代的資料已經相當匱乏。幾個片段 仍然提供有用的信息。 哲學著作 這些話語是Arrian根據他對Epiktets講座的筆記整理而成的謾罵集。該作品可能在Epiktets過世後不久出版,也可能在 138 年之前出版。它是斯多葛派 Epiktet,哲學最重要的來源,但他自己並沒有寫任何著作。這部作品的前四本書在古代以不同的名稱和數量不同的名稱而聞名, 至今仍然存在。Arrian並沒有聲稱自己在收集謾罵方面有任何創意工作,但表示他的目的是為自己保留對老師的記憶,而不是出版這些所謂的逐字記錄。研究對Arrian聲稱逐字傳播Epiktets教義的說法進行了極其不同的評估。有時人們認為這是一部文學小說,而其中的討論本質上是Arrian的作品。 Arrian也準備了教學討論的摘錄,即所謂的手冊。在這部比《教學講義》更受歡迎的作品中,Arrian逐字重複了《教學講義》中的一些想法,並更改了其他陳述。 版本和翻譯 Alexandri anabasis亞歷山大·阿納巴西斯, 1575 哲學著作 Epictetus: Encheiridion (= 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 1302). Hrsg. Gerard Boter, de Gruyter, Berlin / New York 2007, Epictetus:Encheiridion(= 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 1302)。由 Gerard Boter, de Gruyter 編輯,柏林/紐約 2007 年,ISBN 978-3-11-019503-3。 ———— Epictetus: The Discourses as reported by Arrian, the Manual, and Fragments. Hrsg. und übers. von William Abbott Oldfather, 2 Bände (mit griechischem Text und englischer Übersetzung) Epictetus:Arrian所報導的《話語》、《手冊》和《片段》。編輯並翻譯。作者:William Abbott Oldfather,2 卷(附希臘文文本和英文翻譯) Band 1: Discourses, Books I–II (= Loeb Classical Library Nr. 131). Cambridge/Massachusetts und London 1925 (Nachdruck 1989), ISBN 978-0-674-99145-3 (Online). 第 1 卷:話語,書 I–II(= 勒布古典圖書館第 131 號)。劍橋/麻薩諸塞州和倫敦 1925 年(1989 年重印),ISBN 978-0-674-99145-3(線上)。 Band 2: Discourses, Books III–IV. Fragments. Encheiridion (= Loeb Classical Library Nr. 218). Cambridge/Massachusetts und London 1928 (Nachdruck 1985), ISBN 978-0-674-99240-5 (Online). 第 2 卷:話語,書 III-IV。碎片。 Encheiridion(= 勒布古典圖書館第 218 號)。劍橋/麻薩諸塞州和倫敦 1928 年(1985 年重印),ISBN 978-0-674-99240-5(線上)。 ————- Epiktet: Handbüchlein der Moral und Unterredungen, hrsg. Heinrich Schmidt, Neubearbeitung von Karin Metzler, 11. Auflage, Kröner, Stuttgart 1984, ISBN 3-520-00211-6. Epiktet:道德與對話手冊,編輯。Heinrich Schmidt,Karin Metzler 修訂,第 11 版,Kröner,斯圖加特 1984 年,ISBN 3-520-00211-6。 歷史和其他著作 Flavius Arrianus: Scripta. Hrsg. Gerhard Wirth und A. G. Roos, 2 Bände, unveränderter Nachdruck der 2. Auflage von 1967/1968, Saur, München 2002 (kritische Ausgabe) Flavius Arrianus:Scripta。由 Gerhard Wirth 和 A. G. Roos 編輯,2 卷,1967/1968 年第 2 版未改動重印,Saur,慕尼黑 2002 年(批判版) 第 1 卷:Alexandri Anabasis(= 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 1239)。ISBN 978-3-598-71239-5。 第 2 卷:小腳本和片段。 Adiectae sunt tres tabulae geography etfragmentum papyri 1284 Societatis Italianae(= 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 1242)。ISBN 978-3-598-71242-5。 —————— Arrian:亞歷山大。印度歷史。希臘語和德語。編輯並翻譯。作者:Gerhard Wirth 和 Oskar von Hinüber,Artemis-Verlag,慕尼黑/蘇黎世 1985 年,ISBN 3-7608-1649-5。 Arrian: History of Alexander and Indica. Hrsg. und übers. von Peter A. Brunt, 2 Bän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und Cambridge/Massachusetts 1976/1983, ISBN 0-674-99260-1 bzw. ISBN 0-674-99297-0 (Originaltext mit englischer Übersetzung und Kurzkommentar). Arrian:亞歷山大大帝凱旋穿越亞洲。 Eingel.並由 Wilhelm Capelle 翻譯,Artemis-Verlag,蘇黎世 1950(翻譯包括索引)。 Arrian:亞歷山大和印度的歷史。編輯並翻譯。作者:Peter A. Brunt,2 卷,哈佛大學出版社,倫敦和劍橋/馬薩諸塞州1976/1983,ISBN 0-674-99260-1 或ISBN 0-674-99297-0(原文附英文翻譯和簡短評論)。 ——————— Anna Simonetti Agostinetti (Hrsg.): Gli eventi dopo Alessandro. L’Erma di Bretschneider, Rom 1993, ISBN 88-7062-824-8 (italienische Übersetzung der Fragmente der Diadochengeschichte mit Kommentar). Anna Simonetti Agostinetti(編輯):Gli eventi dopo Alessandro。 L’Erma di Bretschneider,羅馬 1993,ISBN 88-7062-824-8(繼業者故事片段的意大利語翻譯及評論)。 —————— Flavius Arrianus: Téchne taktiká (Tactical Handbook) and Éktaxis katà Alánon (The Expedition Against the Alan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ames G. DeVoto, Ares Publishers, Chicago 1993, ISBN 0-89005-517-3 (Originaltext mit englischer Übersetzung und Kommentar). Flavius Arrianus:Téchne taktiká(戰術手冊)和 Éktaxis katà Alánon(對阿蘭人的遠徵)。由 James G. DeVoto 翻譯和編輯,Ares Publishers,芝加哥,1993 年,ISBN 0-89005-517-3(原文附有英文翻譯和評論)。 —————— James G. DeVoto: Text and Translation of Arrian’s Parthika. In: F. A. Lepper: Trajan’s Parthian War, Ares Publishers, Chicago 1993, ISBN 0-89005-530-0, S. 225–263 (Originaltext mit englischer Übersetzung und Kommentar). James G. DeVoto:Arrian’s Parthika阿里安的《帕蒂卡》的文本和翻譯。請參閱:F. A. Lepper: Trajan’s Parthian War, 圖拉真的帕提亞戰爭,Ares Publishers,芝加哥 1993 年,ISBN 0-89005-530-0,第 225-263 頁(原文附有英文翻譯和評論)。 ——————- Arrianos / Asklepiodotos: Die Kunst der Taktik. Griechisch und deutsch von Kai Brodersen, Sammlung Tusculum, De Gruyter, Berlin 2017, ISBN 978-3-11-056216-3 (Originaltext mit deutscher Übersetzung und ausführlicher Einleitung) Arrianos / Asklepiodotos:戰術的藝術。 Greek and German 希臘和德文,作者Kai Brodersen,Tusculum Collection,De Gruyter,柏林 2017 年,ISBN 978-3-11-056216-3(原文附有德文翻譯和詳細介紹) —————- Xenophon / Arrianos: Jagd und Jagdhunde. Griechisch und deutsch von Kai Brodersen, Sammlung Tusculum, De Gruyter, Berlin 2018, ISBN 978-3-11-059563-5 (Kynegetikos-Originaltexte mit deutscher Übersetzung und ausführlicher Einleitung) Xenophon / Arrianos:狩獵和獵犬。 Greek and German 希臘和德文 作者:Kai Brodersen,Tusculum Collection,De Gruyter,柏林 2018,ISBN 978-3-11-059563-5(Kynegetikos 原文,附有德文翻譯和詳細介紹) ———————- Arrianos / Anonymus: Periplus Ponti Euxini. Griechisch und deutsch von Kai Brodersen, Opuscula 5, KDV, Speyer 2022, ISBN 978-3-939526-51-3 (Originaltext mit deutscher Übersetzung und ausführlicher Einleitung) Arrianos / 匿名:Periplus Ponti Euxini。希臘語和德語作者:Kai Brodersen,Opuscula 5,KDV,Speyer 2022,ISBN 978-3-939526-51-3(帶有德語翻譯和詳細介紹的原文) —————- Brill’s New Jacoby, Nr. 156 (Fragmente mit englischer Übersetzung und Kommentar). Brill’s New Jacoby布里爾的《新雅各比》,第 156 期(帶有英文翻譯和評論的片段)。 評論Kommentare Albert Brian Bosworth: A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Arrian’s History of Alexander. 2 Bän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z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0/1995, ISBN 0-19-814828-3 bzw. ISBN 0-19-814829-1 (Kommentar bisher bis Buch 5 fertiggestellt). Albert Brian Bosworth:對Arrian’阿里安的《亞歷山大史》的歷史評論。 2 卷,牛津大學出版社或克拉倫登出版社,牛津 1980/1995,ISBN 0-19-814828-3 或 ISBN 0-19-814829-1(註釋截至第 5 卷已完成)。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第一位取到諾貝爾文學獎的René Armand François Prudhomme 虞和芳 6.8.24.發佈

第一位取到諾貝爾文學獎的René Armand François Prudhomme 虞和芳 6.8.24.發佈 Prudhomme (1839 年 3 月 16 日出生于巴黎;1907 年 9 月 7 日卒于Châtenay-Malabry )是一位法国作家。他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最著名的诗是《Le Vase brisé》(1865 年)。 生活 Prudhomme 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天主教家庭中长大。在 Lycée Bonaparte 中学,通过毕业考试,首先是自然科学(“baccalauréat scientifique”),然后是古典语言文学分支(“baccalauréat de lettres”)。他曾在 Schneider公司, 即 „französischen Krupp“法國的 Krupp公司, 在 Le Creusot短暂工作后,他放弃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转而学习法律。随后,他在巴黎短暂担任律师。早年学习理科,后转向文学。 由于长期写诗,二十多岁的Prudhomme 反思自己继承的财富,全身心投入文学和哲学,试图将技术和科学的世界与精神和美的世界结合起来。 首先Sully Prudhomme,以Parnassien派相当冷静的方式写下巧妙的诗歌,他将这些诗歌发表在杂志上,不时以书籍的形式收集。 Prudhomme 的處女作是一八六五年他自費印的詩集《節日與詩》。從詩集中「生活」、「女性」、「青年」和「其他」各部份標題,人們就可想見Prudhomme 詩歌的主題:對生活、理想、愛情、青春的追求和對故鄉、祖國、人民的摯愛,其中一些詩作也流露出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處女作的出版使 Prudhomme 在國內一舉成名,於是他乾脆辭去律師職務,專事寫作,成為十九世紀後期法國有影響的詩人之一。先後出版抒情詩集《孤獨》、《徒然的柔情》和哲理詩集《命運》、《正義》、《幸福》。前者以細膩含蓄的筆觸、典雅精緻的形式詠物狀景,抒發個人不無傷感的情懷,哲理詩則致力探索人類意識與現代社會的矛盾,尋求正義與幸福的內涵。在哲理詩中, Prudhomme 貫注科學進化論內容,體現對高尚道德的追求。 他在《战争印象》(1872 年)和《法国》(1874 年)中描述他参加 1870/71 年普法战争的情况,這場戰爭導致他健康受損。 然后,他转向“个人诗”:那些将形式优雅与美丽的形象、美丽的思想和美丽的情感愉快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就像他所写的关于各种主题的令人愉悦的哲学文章一样,受到当时读者的赞赏。 1881年,他得到 Académie française学院录取,成为一位文学人物。 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s Lettres et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 布鲁塞尔皇家科学、文学和美术学院于 1885 年接纳他为准会员。1895 年,他获得道德权威的认可,任命为 Chevalier de la Légion d'honneur(荣誉军团骑士)。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时,Prudhomme获得该奖。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颇有争议,一般认为,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或者是左拉都比其更有资格问鼎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诺贝尔本人对于现实主义的偏见和对于理想主义的偏爱使得Prudhomme 出人意料地压倒了这些大师而获得了新创的这一大奖。 Prudhomme在巴黎 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公墓找到了他的最后安息之地。 作品 Stances et poèmes(诗歌,1865) Les épreuves(诗歌,1866) Les solitudes 孤独 (1869) Les destins 命运(诗歌,1872) La justice 正義(詩Gedichte, 1878) Croquis italiens意大利速写画 Les vaines tendresses (少女 1875) Le prisme (诗歌,1886) Le bonheur 幸福(诗歌,1888) Réflexions sur l'art des vers (對詩的藝術反思散文,1892) Testament poétique (诗意遗嘱1901) Journal intime日记贴心 Réflexions sur l'art des vers Épaves (诗歌, Gedichte, posthum 死后 1908 年) 德文翻譯Sully Prudhomme: Intimes Tagebuch und Gedanken. 亲密的日记和想法。 Gerda Munk 和Hans Roesch. 翻译。随附文本由 Anna Sannwald 翻译。附有 S. Prudhomme 作品的参考书目。苏黎世:Coron 1965(= 诺贝尔文学奖,1)。 网络链接共享资源: Commons: Sully Prudhomme – Sammlung von Bildern, Videos und Audiodateien Prudhomme - 图像、视频和音频文件的集合 Wikiquote: Sully Prudhomme – Zitate维基语录:Sully Prudhomme – 语录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觀看蔡元奮教授的了凡四訓的Viedio       虞和芳      15.6.24.發佈

觀看蔡元奮教授的了凡四訓的Viedio       虞和芳      15.6.24.發佈 在2016年11月,是亞洲月,我想藉此機會,給顧華教授、洪茂雄教授、郭武平教授,也想為蔡元奮教授建立一個維基的檔案,於是在16.11.16.給蔡元奮教授寫了下面的一封信: 蔡教授: 11月份,維基有一個亞洲月,我想到顧華老師,預備爲他的生平事跡先建立一個檔,以後能夠繼續的添加。 我也想到您,您對醫學的貢獻,尤其是您的爲人處世的人格,對學生的愛顧,對父親的孝道,值得人們的崇敬,和作爲典範。 我擬也爲您按照維基的格式要求,建立一個維基的檔。 麻煩您提供一下您的生年月日,籍貫,著作,和令尊的尊姓大名,如通常的一個CV。衹是先建一個檔,以後還可以添加。 因爲時間的限制,若是您同意的話,請麻煩您便中告知。 令尊的身體情況如何?您自己的身體也請要多保重。     敬祝 安康   和芳上,16.11.16.,14.10.18. ——————— 而在這期間,蔡元奮教授教授也過世。我為紀念他,寫了一本“種瓜得瓜”紀念文,這是我們六年來認識後的通信。蔡教授是台大醫學院比我小幾年的校友。我們在2013年的DAAD舉辦的國際醫學研討會,在北京認識的。那時他父親病重,跟我談到此事,他是一位孝子,虔誠的佛教徒。曾翻譯“了凡四訓”為德文,在德國出版。 20131221從了凡四訓的啟示談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癒之道--蔡元奮教授. 2/3 預覽 YouTube 影片「20131221從了凡四訓的啟示談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癒之道--蔡元奮教授 1/3 20131221從了凡四訓的啟示談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癒之道--蔡元奮教授 1/3 很可惜他已過世好幾年,現讀到當日的文,不禁唏噓,將它再發佈。 虞和芳,15.6.24.  

在Mozart的家鄉,欣賞Mozart的歌劇 Lucio Silla 虞和芳 15.6.24.發佈

在Mozart的家鄉,欣賞Mozart的歌劇 Lucio Silla 虞和芳 15.6.24.發佈 這次我們來奧地利的Salzburg,主要是去年Herwegh邀請我們今年2024參加他6月 7-9日的氣功協會的活動。 這樣我們想,既然來到奧地利,就該多待一些日子。因為這是S最喜歡的城市,他在Salzburg大學的Mozart藝術學院學戲劇,等於這是他的家鄉。於是我們安排這次要在此城待上一個月。 他在城中心找到一個Radisson旅館,提早訂房間立即付款,可打很大的折扣,於是他訂下這家旅館。 他也訂下,劇院休假前的兩場劇,6月12日是Der Kirschgarden,6月13日是Mozart的 Lucio Silla,這是一場歌劇。 Synopsis: Lucio Silla von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劇情簡介: Lucio Silla,在訂了票後,收到此劇院寄來的Synopsis: Lucio Silla 作曲:von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第一幕 亡命之徒參議員Cecilio 秘密返回羅馬探望他的未婚妻Giunia,朱尼亞,獨裁者 Silla 正在向她求婚。他在Tiber 台伯河上遇到了對Silla 懷有敵意的貴族 Cinna,得知他已經散佈了Cecilio 已死的消息,Cinna建議Cecilio 去Marius的墓地與Giunia,見面,Giunia,每天都會去那裡。同時, Silla 懇求妹妹Celia盡一切努力改變Giunia對他的消極態度,但拒絕了Aufidio 建議的暴力措施。想要忠於Cecilio 的Giunia再次拒絕了Silla的求愛,這讓她在愛情和復仇之間搖擺不定。不久之後,Giunia,遇到了Cecilio 。兩人都為重逢而欣喜若狂。 第二幕 Aufidio讓 Silla, 相信,如果 對Giunia 的寬大處理,他不會有任何成果。因此,獨裁者決定當天與Giunia 結婚,並趕往國會大廈,向人民和參議院介紹他的新娘。同時他也想把他的妹妹 Celia 和貴族 Cinna 帶到一起。 Cecilio 決定謀殺Silla ,但被Cinna 阻止, Cinna 想親手殺死這位獨裁者,但當Celia 向他表白時,他沒有這麼做。Giunia 拒絕從背後暗殺Silla ,並在國會大廈當著聚集的民眾面前拒絕獨裁者。憤怒的 Silla 威脅要殺死所有人。拔劍衝鋒的Cecilio, 被捕並投入地牢。 第三幕 Giunia 與 Cinna 和Celia一起去監獄探望Cecilio ,並承諾將盡一切努力說服獨裁者寬大處理。 Cinna 承諾,如果Celia能改變哥哥的想法,他就會娶她。 Giunia向Cecilio告別,Cecilio被Aufidio和他的守衛帶走接受判刑。令所有人驚訝的是,Silla赦免了這名被定罪的人,並讓他的其他敵人逍遙法外。他把Celia交給了Cinna,把 Giunia交給了Cecilio。大家都稱讚他的慷慨。 德文原文介紹 Synopsis: Lucio Silla von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ERSTER AKT Der geächtete Senator Cecilio ist heimlich nach Rom zurückgekehrt, um seine Braut Giunia, die von dem Diktator Silla umworben wird, zu sehen. Er trifft sich am Tiber mit dem Patrizier Cinna, der Silla feindlich gesinnt ist, und erfährt, dass dieser verbreiten liess, Cecilio sei tot. Cinna rät Cecilio, Giunia an Marius' Begräbnisstätte zu treffen, die diese täglich besucht. Silla beschwört indessen seine Schwester Celia, alles zu versuchen, um Giunias ablehnende Haltung ihm gegenüber zu ändern, lehnt aber die von Aufidio vorgeschlagenen Gewaltmassnahmen ab. Giunia, die Cecilio die Treue halten will, weist Sillas Werben erneut ab, der schwankend zwischen Liebe und Rachsucht zurückbleibt. Kurze Zeit später trifft Giunia Cecillo; beide sind überglücklich, wieder vereint zu sein. ZWEITER AKT Aufidio überzeugt Silla, dass er bei Giunia mit Nachsicht nichts erreichen werde. Der Diktator entschliesst sich daher, Giunia noch an diesem Tag zu heiraten, und eilt zum Kapitol, um seine Braut Volk und Senat vorzustellen. Gleichzeitig will er seine Schwester Celia mit dem Patrizier Cinna zusammengeben. Cecilio entschliesst sich, Silla zu ermorden, wird aber von Cinna zurückgehalten, der selbst den Diktator töten will, aber davon absieht, als ihm Celia ihre Liebe gesteht. Giunia lehnt es ab, Silla hinterrücks zu ermorden, und weist den Diktator auf dem Kapitol vor versammeltem Volk zurück. Der wütende Silla droht, alle töten zu lassen. Cecilio, der mit gezogenem Schwert vorstürmt, wird verhaftet und in den Kerker geworfen. DRITTER AKT Giunia mit Cinna und Celia besuchen Cecilio im Gefängnis und versprechen, alles zu versuchen, um den Diktator zur Milde zu bewegen. Cinna verspricht, Celia zu heiraten, wenn sie ihren Bruder umstimmen könne. Giunia verabschiedet sich von Cecillo, der von Aufidio und seinen Wachen zur Aburtellung weggeführt wird. Zum Erstaunen aller begnadigt Silla den Verurteilten und gewährt auch seinen anderen Feinden Straffreiheit. Er gibt Celia mit Cinna und Giunia mit Cecilio zusammen. Alle preisen seine Hochherzigkeit. ——————- 這個歌劇內容,是按照羅馬的獨裁 Sulla, 有時也稱Sylla或Silla而作曲。他是一位羅馬將軍、執政官。他赢得羅馬歷史上的第一次的大规模內戰為羅馬共和第一位通过武力奪取到政權的人。 但是此歌劇圍繞的是愛情悲喜劇。 這是第一次經歷到由Salzburg的交響樂隊指揮樂隊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專人歌唱。女主角是俄國人,男主角是英國人,音樂是Mozart,歌唱的詞為義大利文。Sula是歷史人物,是獨裁家。但是後來他自動退職,歷史上他大赦兩萬判刑的年輕人。在歷史上,他是一位受人尊重,有能力的執政官。 Mozart在他17歲時,製作此歌劇的音樂曲,他了解每個人的性格,和愛情的感人肺腑。真不愧是一位genie天才音樂作曲家。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奧地利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小提琴家。莫札特在短暫的35年一生創作了800多部作品,当时絕大部份的音樂形式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他是一位天才兒童,他在短暫的生涯裡對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作出許多新嘗試,臻於成熟並發揚光大,其作品也被廣泛視為古典音樂的典型,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能夠參與這場歌劇的演出,真是一生中難得一見的音樂演出。當場能夠欣賞到此歌劇的演出,合唱團的奏樂,指揮家的指揮樂隊。在開幕前,樂隊的每一員,在練習他們的音樂。在開幕時,樂隊奏出三種不同的音樂,表示此劇本的三部曲的不同內容,然後銀幕跟樂隊打成一片。女高音的樂聲有如繞梁三日,男主角由一位女歌唱家來女扮男,而不用Mozart時代的男歌星的去勢保持年輕時的歌唱喉嚨。十九、二十世紀以來,歐洲男高音的樂譜,只能以女高音來代替,她們的樂聲不絕於耳。而在表演獨裁的控制人們的行為,以紅色的電光門框來做代表權力的控制。導演以一個大的燈籠來代表獨裁對人的控制毒害。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好了不起的曹慶 虞和芳 13.6.24. 發佈

好了不起的曹慶 虞和芳 13.6.24. 發佈 接到慶平先生寄來的一篇文,“好了不起的曹慶 ” 講述曹慶 創辦為植物人設立的基金會。請點擊下面,在維基內的記載。 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 維基百科 是的,曹慶在讀到那篇 「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的文章後,受到感動,他是一位基督教徒,立志創辦為植物人設立的基金會,至今他創辦的基金會,得到社會一般民眾的響應,曹慶的精神了不起。 這篇兩位僧者的文章在我們中學課本上,讀過的。 我們那時的國文課本有不少勵志的文章,如武訓興學: 「莫嘆苦,莫愁貧,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古今多少奇男子,誰似山東堂邑姓武人!武先生,單名叫做訓。兄弟早死,父母又不存。飢寒交迫難度日,沿門扥缽受苦辛。。。」 武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是的,這些好的文章,都是薰陶教育我們,就看個人的領悟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 中國有好多的這類故事,這是我們的文化。怪不得,中國歷代有傑出的智者,哲人,人才產生。孔子老子的書籍,易經翻譯成許多國家,他們也在世界發生影響,教化。 現代的星雲大師,白手起家,百萬人興學,創立南華大學,又創辦佛光山,發揚佛教的大愛精神。 歐洲的基督教一再傳播至高無上的神,三位一體的精神;新約傳頌耶穌愛世人的精神,即使在被釘十字架,還說,原諒那些罪人,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所為。耶穌就是以他的血肉救贖世人。基督教出現不少的聖人;現代的Theresa修女就是在印度,撿起在街上倒下,無人照顧無家可歸,受人遺棄等待死亡的人們,她把他們帶去修道院,為他們清洗,扶養,使其能夠在臨終前得到人的尊嚴。 曹慶 創辦為植物人設立的基金會,不怕受到謾罵譏諷嘲笑,不屈不饒,終於創辦基金會為貧困潦倒,沒有意識的植物人服務。 世上就是有這些默默耕耘的仁人善士,來平衡人間的不平罪惡。多難興邦的成語,有其意義,不是以霸道,霸道縱然可能橫行一時,最後失敗,如德國納粹的二戰。 一國富強是必要,否則被強權欺凌。中國的「武」字,是止戈為武。中國憑的是中國人的文明,悠久不衰的文化,其中隱藏的智慧是仁與愛。

這次參加在St Lambrecht的兩天氣功會議 虞和芳 13.6.24.發佈

這次參加在St Lambrecht的兩天氣功會議 虞和芳 13.6.24.發佈 今年6月7-9日,我們受到昔日的德國跟我學習針灸的學生Herwegh,他任奧地利氣功協會的會長,當初在上我教學的針灸課程中,聽到我提到的氣功,在他退休前就跟奧地利的一位西醫Dr Wenzel合辦氣功協會。他們邀請了一位當時在奧地利的氣功大師Chung,給他們的氣功協會上氣功課。他不會德文,全用中文示範。他以92歲的年齡,兩年前過世於奧地利。而Dr Wenzel也於去年過世。Herwegh成為此氣功協會的樑柱。他年齡已上八十歲,就在舉辦這次的氣功協會後,退位,此氣功協會由新選舉出的會長和board委員會,在這次的St Lambrecht的兩天氣功會議中宣告任職,這是此氣功協會的新舊交替的其中一件活動。 這是我們受到邀請的前因。至於這次會議中,我們受到很多的經驗,和學習到很多。 St Lambrecht是屬於Benedict的修道院,現在只剩下12位修道者。 我們住在這個修道院內兩夜三天,因為我在6月7日晚上6點受到安排,演講中醫,作為氣功協會的第一場開幕節目,在那裡的Kaiser Saal大廳演講,8日有6個小時,上下午各三小時,協助Herwegh的氣功節目到六月9日上午9-12點,又是三個小時的氣功節目。 這都是在Kaiser Saal大廳,這是對外開放的唯一一間有internet連線的地方。 我們的住處是在修道院的另外一棟大樓,這個住處跟其它旅館不一樣的是,房間內有十字架,和放置一些書籍,沒有電視,沒有冰箱,但是有幾本書籍,內中有聖經,和介紹St Lambrecht的基金會的書籍。 Stefan迷戀在這些書籍中。手不釋卷的在閱讀,沒有參加我演講的節目。 最妙的是,在第一天的電梯中,遇到此修道院的舊院長,他穿著普通衣服,有長長的鬍鬚,是有翩翩老者之風,後來才知道這是前修道院院長。 來參加的聽我演講的聽眾中,我要放映的兩個power point,沒法跟我的電腦連上,以至於不能放映,我只好就這樣沒有ppt的演講,不能放映照片,如陰陽五行關係的ppt,但是我提到有這樣兩個用英文的ppt,一個是2013年在DAAD於北京組織的國際醫學研討會,來的是各地的曾在德國就學的醫生教授,我是唯一一位講授課的自然醫學的人,規定用英文講座。在那場演講中認得蔡元奮教授,他是台大醫學院的教授,他父親得病,西醫束手無策,而尋求自然醫學。中醫是屬於自然醫學。之後我們通信六年,蔡教授不幸於2019年過世。我將 跟他通信的六年的書信,編輯成冊,出版《種瓜得瓜》一書紀念他。 另外一個power point是在疫病期間2021年我受到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邀請,在家裡透過網路以英文給馬爾他居民講授的中醫,因此用英文。這個獎座是透過一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的網路,每人在家中通過網路可以收看,並對話的節目。 我只輕描淡寫的講這個ppt,有位參與的住在奧地利Innsbruck高地的女博士,特地請我把這兩個PPT轉寄给她。 有不少的參與者紛紛的來講述他們的疾病,問我有無方法透過氣功或中醫來改善。如有一位病人,出生時,就只有一個腎臟,手指有一個短一截,有一些身體上的疾病;一位按摩師,兩手中的手指上下長滿了硬的疙瘩,如何是好。有一位病人的孫子,三歲起,每天突然的發癲間瘋,好可怕,吃很多治療的藥物,但是此病沒有能夠痊癒,她為此身心受損,問我她孫子和她的生病如何改善。有位年輕的人,要我看他的身體健康狀態和治療方法,有位維也納人,談到他的immune遺傳性因子,有些像亞洲人,這是什麼原櫻。。。 跟這些人的對談,很有意思。 S在這期間,看到房間內放置的一本書,對它很起勁,要購買,可是週六、日、St Lambrecht的書店關門。裡面的人物得知,特地去跟此修道院的院長聯繫,他准許S拿此書返家,將放在屋內的這本書籍送給他。 我們6月9日下午兩點所安排好來接我們的汽車來到,把我們送回Salzburg的旅館。 這兩天的參加此氣功協會的節目,使我們心中感到十分的收益。跟感激這段的結緣。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今天的一些經過 虞和芳 10.6.24.發佈

今天的一些經過 虞和芳 10.6.24.發佈 一大早,四點就起身。在準備今天的blog,好在9點去Kaiser-Salle講課時,有網路連線時,將這些blog發佈出去。 清晨天黑時,很冷,我工作一個小時後,回到床上,蓋上被子,又躺了一些時候。 六點多,S起身,他沖澡,我準備7點半,我們去早餐。 我們把全部行李包裝好了。我說我們就拿去早餐,將它放入儲存室。S說他要中途來取這些行李,既然如此,只有隨他。 出門後,遇到Herwegh一家,他說房間要在9點的時候,清理出來,鑰匙可放在房間內。 這樣S就回房間,取出小行李。他要我跟Herwegh他們一起先去吃早餐。 我坐在那位中國教氣功,跟Herwegh一樣的氣功的講師叢薇的身邊。她沒有跟我講話,這樣我也沒跟她說話,她跟昨天晚上我們大家在Pavillon那裡吃自助餐,我坐在她身旁,她沒有跟我談天。S昨晚沒有去,說他在中午吃的很飽,晚上,他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吵雜,寧可在家讀書,讀在書桌上放置的書。所以沒有去參加晚上的Buffet。 今天我給學生們講提肛門法的氣功,達到小周天。 我看到有些參與者,並不大懂的反呼吸法,就講,即使只用提肛門法,對身體健康也有益處,可以對胸腔、下腹部的各種臟腑起到調理身心健康的作用。 有位個子很高的在Innsburg山上居住的一位 的高個子的女士,要我轉寄給她,用英文寫的那兩個ppt。我給她的內容是Es freut mich,S(Yu)ie kennenzulernen. 要等到她回覆我一信後,我才給她寄去。 計程車司機,來晚了十分鐘,不過打電話到S的手機上。 這次那司機是開一輛大的Mercedes的多人的汽車。 我們坐上去,兩人路上都睡著了一些時候,在四點多,我們抵達Radisson旅館。 S選擇的旅館很不錯,我們在裡面身心感到舒適。 晚上下了大雨,在這樓上還響起了很大的警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今天上午,我在講課時,突然也是很大聲的電的大叫聲,是擴音器出了毛病。之後我就不能用擴音器講課,學生們就搬到前面來,這樣我講了一個半鐘頭的課。下課後,不少學生來到我的講台上,跟我談論請教;這是教學相長的有趣現象。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