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1966年到魯汶大學求學時令我吃驚的現象 虞和芳 22.6.19.發佈
1966年到魯汶大學求學時令我吃驚的現象 虞和芳 22.6.19.發佈
1966年台灣還是一個保守的國度,那時到魯汶,到比京看到的幾乎都是洋人。
比利時是天主教的國家,但是看到年輕人蓄長髮,男女戀愛,當街接吻。他們怎麼那麼開放?在台灣那時所有洋人的電影內,肉麻的鏡頭都被剪掉。在台大校園,看不到接吻的鏡頭,而在比利時,熟人見面,雙頰親吻。男女戀人,無所忌諱的當街親吻。
在一次跟同學的聚會中,有Tartar生肉夾在麵包內吃。比利時人吃的津津有味,要我也嚐嚐。熬不住同學的熱忱,我就嚐了一口,怪怪,這比吃毒藥還可怕,一陣作嘔,難以下嚥。自此之後,我不敢再吃這種洋人認為美食的生肉。
比京許多街上的石雕,男人性器官暴露,頂多在前面加上一片葉子,希臘神話中的男女可以半裸體。
雖然是人人見到,見怪不怪,但是對我這個在嚴格教育下的女孩來說,可真是傻眼了,起初看到這些雕刻,帶著非禮勿視的態度,紅著臉,低頭走過,後來,看多了,就不在乎,這是“入鄉隨俗”的影響。
在比京的街道一處有一個小男孩正在撒尿的銅像。
這男孩的小雞雞撒尿,就當作是一個喷泉,
當時聽到的傳說,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帶家人遊覽比京城,他心爱的小兒子失踪了。商人组建一个搜索團隊,搜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直到發現此男孩在一个小花园里快乐地小便。商人對搜索的當地比利时人的感激之情,同時為紀念此事,就建造這個小孩撒尿的喷泉。
另外一個傳說是比利時反侵略戰爭期間,西班牙戰敗在逃離該市之際,點燃了地下火藥庫的導火索,企圖將市中心夷為平地。當時一個名叫於連的小男孩發現正在燃燒的導火索,急中生智,立刻撤泡尿將導火索澆滅,使該市幸免於難,人民為紀念這位小英雄而創作了此銅像。
比京的街道四處都有很多供人遊覽觀賞的地方。
那時台灣的大使館文化處,時常請我們中國學生去包餃子相聚。有次我跟張偉寧一塊到比京逛,她講一位認識的人在街道上開門下車時,被後面的車撞死。我們牽著手談笑,我掛在肩上的小皮包突然滑掉下來,張姐嚇了一跳,以為是高壓電纜落在身上,連忙鬆了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精誠所致金石開 虞和芳 9.4.25.發佈
余虞對話9.4.25.精誠所致金石開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二首分享,回敬數語致 好景不常很正常 惡魔能去心中暢 人生一晃就逝去 甜酸苦辣都可嚐 用來烹調好滋味 調劑人生識三昧 苦中作樂蘇東坡 寫成詩句諷顛簸 陸游取名陸放翁 死時方知萬事空 心中猶念家國事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余虞對話 3.2.24.好夢成真血汗換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君說法完全對 夢境是夢規為規 世無愚翁誰移山 怪人怪事一大堆 與人相處和為貴 這是原則不能廢 與虎謀皮沒有用 喪生無義暫時退 奮勵自強虎添翼 不去殺虎虎自腿 夢是夢幻雖短暫 好夢如甘又如飴...
-
發明 60 進位的蘇美人 虞和芳 5.5.2020 發佈 英國到現在採取 12 進位,世界通用的鐘錶時間一天 12 個小時,每小時 60 分鐘,每分鐘 60 秒,中國一甲子 60 年,圓周 360 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