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青蛙的起源     虞和芳 2.6.2020發布 

青蛙的起源              虞和芳                       2.6.2020發布     

曾讀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叛逆的兒子,不管母親要他做什麼,他都做相反的事,令她生氣。她叫他去東,他就走西,要他唸書,他四處流蕩,要他學好,他做歹事。母親對他的不孝,對他的他不長進,一無辦法。
一日母親病重,跟她兒子說:
「我死了後,你就把我葬在山下河谷水邊。」
她是希望兒子能將她葬在高山上,但他一向違背母願,她心想兒子這回也會跟往常一樣,違背她的願望,那麼說不定,兒子這次會把她埋葬在高山上。
故事是這樣結尾:兒子見母親死了,才體會到母親的偉大,心想他一輩子沒聽母親的話,那麼至少這次,他要遵守母親的最後遺言,將她葬在水邊。
那位母親被埋葬在濕濕的水邊,她死不暝目,化成一隻青蛙,來哭訴著她的苦命。
這個悲慘的故事,是夠令人窩心。我聽了後很難受,為那位母親不平,為那位改革自新的兒子惋惜。他最後一次想順著母願,卻仍是傷透了母心。
後來接觸的世面較廣,耳濡目染,看到不少人對他們父母的死亡,漠不關心,不覺對這個故事,有了另一個看法和重新的估價。
聽到德國一些神父、牧師們,講述在他們的教區內,不少父母死了,子女不去管他們,還叫神父不必在追悼彌撒中說些惋惜的話,他們沒那些時間閒情去聽。
又見到一些病人,抱怨他們的父母,不但對他們的過逝不悲哀,反而說:
「他們又老又病,何必受罪,早死早了!」
最使我驚訝的是一位認識的電影明星,他父親是德國人,母親為法國人,他因此說的一口流利的德文和法文。
有次,我們聊天時,他說他母親早已死了。
「那她一定很年輕就過世了,真可惜。」我惋惜的說,因那時他年紀也不過才三十四、五歲。
沒想到,他居然回答:
「她是個壞人,壞人應該早死!」
他說時,眼睛眨也不眨。他對母親的早死,不但不傷心,反下了這麼一個評語。
我當時一聽,真是大為吃驚。不管他們之間,曾經有過多少的爭執,但是母親總是母親,何況她已經年輕輕的過世!
德國有不少父母,早就在生前,作了安排自己後事的準備,他們說:
「我們已對自己的墳墓棺材送葬費,全安排好了,這樣可以定心。誰知道我們死後,子女會以怎樣的棺材墓地來埋葬我們!」
還聽一些殯儀館辦喪事的人說,不少父母死了,子女只交待他們:儘量以最便宜的方式,埋葬他們的父母。
有些人吝嗇的連給父母立碑,都不肯花這錢,他們的藉口說:「死了就死了,何必立什麼碑!」
更不用談一些子女,不但用最潦草的方式,火葬父母,連他們的骨灰都丟掉不顧。
這種現實硬心腸的情況,使我對那故事又有了新體會。
那位母親,悲哀兒子不向上。她早已看透兒子的不肖,兒子不會因她的死亡而悲哀改過。她料到兒子一定會用最草率的方式埋葬她了事,把她埋在山谷水邊。既然如此,她就根本用不著,犯不上說,埋在山上,倒不如讓兒子省心的把她葬在山谷濕地裡。
她的兒子反正不會花金錢和腦筋來辦她的喪事,更不會請人將她的棺材抬到山上,山明水秀之處葬的。
那麼她又何苦說出她的此願,來為難她的兒子!
而她的兒子呢?
一向他是違背母願的。
這次既然母親說出她的「願望」,他這麼做,正好順了母親的心,因它正中了此逆子之懷,他就順水推舟的,完成母親之願,把她葬在山谷濕地中。
要是他有良心的話,一定會看出他母親不願埋在泥沼濕地,她說的只是氣話。他只需請別人相墓,為母親埋在好的地方,但這些是要花精力時間和金錢的,即使他有它們,他也不願意花在已死的母親身上。
若是這位可憐的母親死了後,知道兒子改邪歸正,知道兒子是為了孝她,聽她的話,那麼即使她被葬在濕地,她也能「死而瞑目」,因她兒子已成了另一個人,聽從她的話的人,她不必再那麼悲哀的,化成一隻青蛙來唱出她的苦命了!
事實上,她的兒子根本沒因她的死而改邪歸正,正如她所料到的,將她草草埋葬了事。她的所懼及她所擔心的、不願的,真如她的預料一樣,一一實現。這才是她死而不能瞑目的原因!
不少的常人,已經是對父母沒有反哺之恩,更何況一位逆子之性?
將這故事往深一層想後,看出也體會出了那位可憐母親的心境。她在臨死時,還為兒子著想,怕給予他不必要的負擔和累贅。她死後,更不能瞑目,為她的逆子悲痛得變成一隻青蛙,在水邊唱出母親的哀曲。
那麼這個青蛙起源的故事,更使人震驚和心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回敬余老 虞和芳 17.1.25.發佈

余虞對話 17.1.25. 謝余老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老詩詞感人深 情文並茂傳心神 行雲流水智慧具 引經據典學問深 經驗豐富內容透 小虞對話不嫌陋 每日分享詩三首 抒情揚智時代聲 獲益匪淺繞樑升 四年收集上千首 編輯成冊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