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歐洲修道院會早期起源和規則 虞和芳 9.1.19發佈
歐洲修道院會早期起源和規則 虞和芳 9.1.19發佈
在基督教徒受到迫害時期,建立在基督教信仰的巨大吸引力的基礎,一些無條件和堅定的表示自己信仰的信徒 - 新約聖經稱此為“證人” - 即使他們就此失去生命,成為烈士,也在所不惜。這是基於對基督复臨的迫切期望。其中有人認為,最後的審判將在耶穌死後第一代或第二代中到達,而這最能證明自己無愧于不妥協的奉獻給神的王國。
通過與諾斯替教和希臘哲學的影響,加上對禁慾主義情有獨鍾,基督教早期的追隨者,通過禁慾,苦修,不斷祈禱和沉默,獲得尋求與神和個人救贖更深的可能性,把期望建築在個人奉獻。這是一個非常激進的完美理想,在世俗的環境中難以實現。
很快導致需要實現與神和靈性更深的聯繫,基督教的隱士,他的神學基礎是舊約“沙漠神學”的發展。因此„Eremit“ “隱士”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沙漠居民”。此術語指的是沙漠,這是一個不僅是沉默和隱居形象,也為對主神的順從和認同的思考。
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40年,在沙漠中的遷移,出埃及表示來自埃及和摩西和許多聖經中的先知故事。因此,福音書在沙漠作為激進決策的時刻,是為期40天的逗留。聖經中耶穌在沙漠中40天的經歷,遇到的問題,受到的考驗,對這些信徒來說,非常的重要。在敘利亞和埃及大約同時發展了基督教 - 安息日生活。保羅是底比斯第一位在埃及的基督徒隱士;他的學生 Antonius der Große 安東尼斯大帝成為偉大的沙漠之父。
在第三世紀,經常聯手形成隱士群體的隱士,集合很多人願望的經驗,在祈禱和苦行時,導致形成集中的在一個社區過退隱生活。
修道士,修女 - 他們的生命從對神聖的聖母處女尊敬的膜拜,演變到致力於沉思生活社區,從單獨的(Anachoreten)隱士,演變成為對比的隱士“Koinobiten”。
紀元 320 年Pachomius(約292-346)在上埃及建立了第一座修道院。 Basilius von Caesarea在紀元350,基於Pachomios的‘Engelsregel'天使一般寺院的規則,制定下修道士的規章 Mönchsregel。至今仍然是為廣大的東正教教堂寺院的規則,同時也是由 Benedikt von Nursia在 540 編寫的Regula Benedicti本篤會規則的基礎。
針對福音祈禱和積極的工作之間保持平衡的實際實現,早期修道院社區的規則,並共同決定樸實無華,兄弟般的共同生活。他們的戒律—貧窮,貞潔,服從,是指導生活的戒律。這是從早期就這樣發展出的修道和宗教顯著特徵。他們的宗教生活,模仿耶穌的生活,因而既加深他們與神的關係,同時也為拯救人類靈魂而祈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 中華文明益四方 虞和芳 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4.12.24. 中華文明益四方 余處長:感謝大作是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中華文明益四方 孔老哲學揚西方 易經透過傳教士 翻譯洋文紛紛仿 啟蒙時代德代表 數學大家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驚嘆易經數0、...
-
余虞對話 3.2.24.好夢成真血汗換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君說法完全對 夢境是夢規為規 世無愚翁誰移山 怪人怪事一大堆 與人相處和為貴 這是原則不能廢 與虎謀皮沒有用 喪生無義暫時退 奮勵自強虎添翼 不去殺虎虎自腿 夢是夢幻雖短暫 好夢如甘又如飴...
-
Entity實體的具體意思是指什麼? 虞和芳 11.1.24.發佈 Entity(中古拉丁語entitas,晚期拉丁語ens'存在,事物)是哲學本體論的基本術語,有兩種意義: 一方面,它描述存在的事物、實體、具體或抽象的物件。 從這個意義...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