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才活24歲的神童王弼 虞和芳 19.9.18.發佈
才活24歲的神童王弼 虞和芳 19.9.18.發佈
是造化在愚弄人?王弼這位神童,才活24歲。
他是在為《老子》和《周易》作注的一位舉足輕重的人。
我在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東亞部門做事時,那裡有不少王弼的藏書,我為王弼的著作,做了好幾個卡片,供讀者查閱書籍之用。那時是1974、75年代,電腦剛開始濫觴,沒有普遍,別說是網路查詢了。即使編輯圖書目錄,還是按照Wade-System將中文拉丁化來編排圖書目錄。
而在這期間,電腦日新月異,使圖書館的工作也現代化起來,採取中國的拼音來將中文書籍換成拉丁文。
王弼在年幼時已非常聰明,十餘歲時,口才出眾,與鍾會齊名。未弱冠(冠禮20歲,又稱元服,是中國傳統的成年禮,於男子20歲時舉行,與之相對應的女子成年禮被稱為笄禮,一般在女子15歲時舉行。)時,已為當時的官員、可是王弼瀟灑,並不在乎官位名聲,因此官運不佳。但是這無損於他的建樹。
當時的論調,聖人無喜怒哀樂,而王弼與當時人對聖人的看法不同,認為聖人的神明多於人,而五情與人相同。「神明茂,所以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
在為《周易》作注後,潁川人荀融問難王弼《繫辭上》中「大衍」的要義。王弼答其意,寫信諷刺荀融:「夫明足以尋極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顏子之量,孔子之所預在,然遇之不能無樂,喪之不能無哀。又常狎斯人,以為未能以情從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雖已定乎胸懷之內,然而隔踰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於顏子,可以無大過矣」。
王弼的性格喜好遊宴,亦識音律,擅長投壺(投壺,是眾人輪流將箭桿投拋至酒壺內的遊戲,乃古中國從春秋時代到清末時流行於中國的遊戲。早期為上層貴族宴會餘興節目,後來見於各階層)
王弼因為常以所長笑人,被當時的士君子所厭。
這是王弼少年得意的傲氣。
王弼在正始10年(249年),被免官。同年秋天,以癘疾亡,年僅24歲。
所謂的癘疾就是流行性传染病。《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疠疾。” 郑玄 注:“疠疾,气不和之疾。” 贾公彦 疏:“疠谓疠疫……疠气与人为疫。”《世说新语·文学》“ 晏 ( 何晏 )闻 弼 ( 王弼 )名”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其秋,遇疠疾亡,时年二十四。”
王弼惋惜顏淵(前521—前481)(典故“颜回好学”有言“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的短命,而他自己比顏淵還短命,真是好可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翻譯Heinrich Heine 的一首詩 Die Schlesischen Weber 虞和芳 12.10.18.發佈 Die Schlesischen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