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中德文化文字不同翻譯很棘手 虞和芳

中德文化文字不同翻譯很棘手                虞和芳   

跟他一塊來翻譯我寫的中文小說《狐狸的洞》.
看出中文和德文間語言想法文化的迴異.
這個小故事中,我寫《雞》,《小雞》,而德文很具體,沒有一個《雞》字來蓋全《雞類》,只有Huhn《母雞》,Hahn《公雞》,Kueken《小雞》等字.
就像《牛》字,德文有Stier《公牛》,Ochsen《閹牛》,Kuh《母牛》,kalb《小牛》Rind《牛類》.只有Rind《牛類》跟中文的《牛》相通.
有時中文的意思已全,文法亦完成,但在德文中,卻還沒有了結.德文的一句話非要有一個動詞才可以.許多成語《人山人海》,《杞人憂天》, 《食指大動》,《鞠躬盡瘁》《松柏長青》《瓜田李下》一說中國人就明白,可是翻譯起來很費神。
我把《狐狸的洞》最後一段翻譯給他,他說,在德文的故事不加解釋.
我說中文的故事寓言,習慣上要加上一番解釋,闡明它的道理,否則好像此故事沒有一個結尾來前呼後應主題.
它不是畫蛇添足,而是畫龍點睛.
這點他不能接受.

所以在翻譯中,只能順著德國的習慣用法想法來翻譯了.10.7.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22.10.25.沒有磨練不知苦

余虞對話22.10.25.沒有磨練不知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一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草莓族一字 悄悄來記憶 在台與人談 子女教育難 不敢多教誨 怕其自殺悔 這是嬌生慣養致 沒有能力抗逆境 孟子古語說的對 註釋1 沒有磨練不知苦 遇到困境只會哭 金玉其外敗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