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決終身監禁的伽利略 虞和芳 8.5.18.發佈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
伽利略是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又是哲學家,他是科學革命的先鋒。
可是他的學說,跟教會當時的理論不合,要是觸犯了教會的學說,不予收回的話,就會被起訴,還有受到被判死刑的可能。好在他很聰明,他知道跟教會理論辯論,等於以卵擊石,會弄成紛身碎骨。他確信自然的定律是不變的,即使他收回他的學說,他的學說終究有一天會被證明是真理,總會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所以他收回他的學說。但是仍然被判終身監禁,他的書籍被列為禁書。羅馬教會迫害伽利略的此舉,受害的是天主教會,教會對伽利略的威脅,強迫收回他的學說論述,看出教會堅持到底的錯誤,是一種失策,此舉成為羅馬天主教宗教法庭的一個污點。不過在18、19、20、21世紀伽利略受到天主教的一步步平反。
地心說爭議
《聖經》在《詩篇》93:1, 96:10,以及《歷代志》上16:30記錄「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在《詩篇》104:5以同樣的方式寫「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更多地,在《傳道書》1:5中記錄「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等等。
伽利略捍衛日心說,宣稱它與經文並不衝突。他採取奧古斯丁的經文立場,即不能將所有篇章予以字面解釋,特別是在詩篇和歌頌,不是對現實的描述,不是歷史問題。他相信經文作者僅僅是從地理角度來觀察世界,從這點來看太陽的確升起落下。另一種解釋是作者從一種現象的角度來記錄,或是這只是一種寫作風格。因此,伽利略認為科學與經文沒有衝突,只是經文僅僅討論一種不同的地球「運動」,而非自轉。
在1616年時,反對哥白尼學派的聲浪成為教會的主流,伽利略到羅馬勸說天主教權威不要禁止這種思想。直至最後,教會還是將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納入《禁書目錄》,理由是太陽恆定,地球自轉為錯誤理論,與神聖經文相悖,直到它被修正。在指令下達前,根據教宗的要求,貝拉明樞機提前告知伽利略,稱這種觀點不可能因為「辯護」而有所改變,說服他放棄。伽利略答應順從。
伽利略太陽黑子書
1613年,伽利略出版《關於太陽黑子的信札》,以故事的形式,闡述自己與名字神秘的阿派里茲(Apelles)針對太陽黑子現象的觀察與性質的辯論。
這預視哥白尼理論的勝利。
伽利略相信地球的轉動,這種認知是和基督教的教義相違背,不合。為此,伽利略寫了一本只限私人流轉的小冊子 LETTER TO CASTELLI,概述他對基督教與科學之間關係的看法。
在1614年十二月,一名佛羅倫斯多明我會教士在佈道壇上公開譴責伽利略。
在1615年早期,義大利的佛羅倫斯San Marco聖馬可修道院( Convento di San Marco现在為圣马可博物馆,它修建于13世纪)將他們對伽利略的責難呈上羅馬宗教法庭。伽利略遂將 LETTER OF CASTELLI 重寫,擴張成為 A LETTER TO THE GRAND DUCHESS CRISTINA。書中正確地引用聖經章節於科學論証之上,証明聖經的闡釋應能適應人類與日俱增的科學知識。而伽利略在書中亦指出將任何科學見解當成羅馬天主教的教條的危險性。
1624年,伽利略開始寫一本他希望名為 DIALOGUE ON THE TIDES 的書。其中討論托勒玫和哥白尼的論點與潮水的物理學的關係。
1630年,羅馬天主教會審查員發出許可証,准許出版此書,但他們將書名改為《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Dialogue On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
1632年此書在佛羅倫斯出版。雖然這書得到兩張官方許可証,但伽利略其後仍以『涉嫌信奉異端邪說』的罪名被傳召至羅馬受審。1633年,伽利略被迫公開宣誓放棄之前的見解,他被判終身監禁。(不久之後,改判為永久軟禁在家中)。《對話》一書被禁,而反對伽利略的標語在每間大學公開張貼。
雖然伽利略被定罪,對一些教育及出版界被羅馬天主教會控制著的國家或學院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雖然哥白尼理論視為錯誤,但有用的計算工具仍是准許,所以日心說仍廣為學生熟悉。在《對話》一書中的理念亦沒有被鎮壓下去。無論在意大利或外地,伽利略在科學上的個人名望仍然很高,特別是在他的最後和最偉大的著作出版之後。
那本著作就是《關於兩種新科學的討論》"The Discours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在1638年被偷運到荷蘭的Leiden 出版。書中回顧及撮要伽利略早期對運動的研究及他提出的機制原則。該書開創出一條道路,引導牛頓研究萬有引力──將與伽利略同期的開普勒發現的行星定律和伽利略的數學化的物理學連繫起來。然而,不幸的是,在此書出版之前,伽利略已雙目失明。
1632年9月,伽利略被傳喚到羅馬接受審訊。他在1633年2月到達。在整個審訊過程中,伽利略堅持自己信守諾言,沒有宣揚任何禁言,甚至在起初否認為禁言辯護。然而,他最後不得不被迫承認,《對話》的讀者可能會被誤導,認為它是在為哥白尼學說辯護。另一種觀點認為伽利略甚至稱1616年後他放棄了哥白尼學說,甚至在《對話》中證明了這一點。在1633年7月的最後審訊中,他被威脅到如果不坦白交代,就對他用刑。6月22日的判決包括了3個核心部分:
- 伽利略被判「有強烈異端嫌疑」,即聲稱太陽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中心而且在運動著,對持有並為此辯駁者與神聖經文相悖。他必須「發誓放棄、詛咒並厭棄」這樣的觀點。
- 異端審判庭指示將他正式拘捕,第二天他將會在家中終身軟禁。
- 他的悖逆的《對話》將被查封;在判決之外,他所有的著作將被查封,今後他不能在繼續著書。
根據流行的傳奇,在宣布放棄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理論時,伽利略曾經喃喃道「但是,地球依然在轉啊」,但是並沒有證據證明他是否說了類似的話。有關這個傳奇的第一個記載出現在他去世後的一個世紀左右。
伽利略於1634年允許回到他在佛羅倫斯阿克特雷旁的小宅焦耶洛別墅,在那裡他度過餘生。規定伽利略在三年中每星期朗讀七篇懺悔詩。他的女兒瑪利亞·塞萊斯特向教會請求,被允許將這個負擔改由她代為實行。在被軟禁在家時,伽利略致力於完成他最經典的著作之一《兩種新科學》,在此他總結過去40年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這兩個新科學今天稱為運動學和材料力學。此書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盛讚。由於他的貢獻,伽利略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於1638年完全失明,得了嚴重的疝氣和失眠,因此才准許回到佛羅倫斯接受治療。1642年1月8日(儒略曆1641年12月29日)伽利略在經歷高燒與心悸後過世,享年78歲。
托斯卡納大公費迪南德二世希望把伽利略葬在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殿,挨著他的父親及其他先祖們,並為他樹立一座大理石紀念陵墓。由於伽利略的「有強烈異端嫌疑」之判決,使得此舉遭到教宗烏爾班八世和他的侄子佛朗西斯·巴貝日尼樞機的抗議,該計劃被否決。因此,他被葬在初學生禮拜堂隔壁的小屋旁,它位於主堂南翼與聖物儲藏室之間的走廊末端。1737年,重新樹立伽利略的紀念碑,他的遺體改葬在聖殿。在改葬時,遺體中的三根手指和一顆牙齒取了出來。目前,他右手中指被陳列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伽利略博物館中。
天主教對伽利略的重新認定
1718年,天主教會放鬆對伽利略部份著作的禁令,允許他部份著作在佛羅倫斯印行,但是《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仍然遭到禁止。
1741年,教宗本篤十四世授權,允許他所有在科學方面著作都能夠出版,包括經過審查修改的《對話》。
1758年,天主教會將伽利略的著作由禁書目錄中移除,但是《對話》和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的一些未被審查版本仍然在名單中。
1853年,伽利略的所有著作才從禁書目錄中被完全移除。
1939年,庇護十二世在當選天主教教宗不久後,在宗教科學院發表演說,讚揚伽利略「是研究方面大無畏的英雄...不怕路上的危險與絆腳石,也不懼怕到達墳墓的那一刻。」。教皇40年的親密顧問羅伯特·雷伯教授寫道:「庇護十二世很注意不去對任何事物(對科學)進行過早干預。在這點上他十分積極,並對伽利略的案件表示深深的後悔。
1990年2月15日,紅衣主教約瑟夫·拉辛格(日後當選為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羅馬第一大學發表演說,引述當代一些對伽利略事件的流行觀點,稱「這樁案件讓我們看到了現代人對自身深深的懷疑,以及科學技術在今天的走向。」他引述哲學家保羅·費耶拉本德的一些觀點,稱「在伽利略時代,教會較之伽利略本人更加理性,同時考慮到伽利略教導對未來道義和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教會對伽利略的判決是理性而公正的,對判決的否決不過是為了獲得政治利益而已。」主教並沒有明確指出他同意或否認費耶拉本德的觀點。但是他說道:「在此基礎上做出衝動性的道歉是愚蠢的。」
2008年3月,宗教科學院院長尼古拉·加比伯宣布計劃在梵蒂岡城牆上樹立伽利略的雕像,以示對他的紀念。同年12月,即伽利略的第一次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測的400周年紀念日上,教宗本篤十六世讚揚伽利略對天文學的貢獻。然而一個月後,宗教文化院長加弗科·拉瓦錫表示在梵蒂岡城牆上樹立伽利略雕塑被擱置了。
藝術和時尚
21世紀有關伽利略的劇本有:德國劇作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1939),以及它的電影改編版(1975)。貝莉·斯塔維斯的《午夜燭光》,和2008年戲劇「伽利略·伽利萊」。
在金·史坦利·羅賓遜的科幻小說《伽利略之夢》(2009)中,伽利略穿越到了未來,破解科學危機。故事主線在當時的伽利略時代與未來的假定時代之間穿梭。
伽利略·伽利萊成為了高價值紀念幣的主角:面值€25的2009年版國際天文年紀念幣。該幣同時紀念伽利略望遠鏡誕生400周年。紀念幣的背面印有他的一部分頭像,以及他發明的望遠鏡。背面他繪製月球表面的初稿。在銀色外圈是艾薩克·牛頓的望遠鏡,斯特修道院中的天文館,現代望遠鏡、無線電望遠鏡和空間望遠鏡。
2009年,伽利略望遠鏡發行。這種被大批量製造的低成本、高質量望遠鏡為2英寸長(51mm),廣泛用於教學。
2011年8月5日發射的無人太空探測船朱諾號帶有一塊2吋長2.8吋寬的鋁質紀念牌﹐上面鐫刻有伽利略的自畫像﹐以及他在1610年發現木星衛星的親筆觀測記錄。同一艘太空探測船上並帶有三個樂高積木人像,其中一個是伽利略,剩下兩個分別是古羅馬神話的Jupiter (木星名字的來由)及他的夫人Juno(Juno號名字的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