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Achilles影響到亞歷山大大帝 虞和芳 19.5.21.發佈

Achilles影響到亞歷山大大帝 虞和芳 19.5.21.發佈 Achilles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大英雄。神話中,他是人神之子。 他選擇要當英雄,留名千古,寧可短命而逝,不願意當國王,悠哉悠哉的活得長,過一位平凡的國王生活。 這在希臘神話中,是一種自己可以選擇的生活,他選擇當英雄,雖然他母親希望他過一個平平穩穩的國王生活。 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 是一位不平凡的國王,他以國王的身分,跟英雄一樣,擴張領土,成為一個大帝。他以Achilles的英勇善戰為榜樣,因而他跟他的夥伴Hephaistion,一起去拜訪Achilles的墳墓,就跟Achilles對待他的表兄弟Patroclus類似。本來Achilles要離開Troy戰場,但是Patroclus不願意,他拿起Achilles的遁甲出戰。 特洛伊王子Hector,以為這是Achilles,交戰中,殺死Patroclus。 當Achilles得知,悲傷憤怒之下,要為Patroclus報仇,返回戰場,殺死Hector,侮辱其屍體。這一幕是希臘神話中,很重要的一段。 這決定了特洛伊被滅亡的後果。 下面敘述 Hephaistion和亞歷山大大帝他們之間的關係,來比較Achilles和Patroclus。前者為歷史人物,而Achilles和Patroclus為神話人物,而神話人物影響歷史人物。 Hephaistion(古希臘人,出生於公元前360年在馬其頓的Pella;†公元前324/23冬天逝世在Ekbatana,36歲)是馬其頓貴族,他為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保鏢,也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同性戀的戀人。他的年齡和亞歷山大差不多,因此大約在公元前360年出生,他是Amyntor的兒子,來自Pella的馬其頓貴族家庭,並與亞歷山大皇儲和其他馬其頓貴族兒子一起,在Pella住宅學校和Mieza Nymph神廟接受教育。毫無疑問,他最重要的老師是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曾給亞歷山大一本他註解過的《伊利亞德》,這本書後來一直在亞歷山大身邊,伴隨他遠征,且不時拿來溫習。 Hephaistion對荷馬史詩也知道清楚故事中人物的來龍去脈,他們的關係在早期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就與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Patroclus和Achilles的友誼進行比較,並據此解釋。 根據Arrian的說法,Hephaistion是前334年,波斯戰役開始時,在特洛伊島的Patroclus墓地獻了花圈。 而且在紀元前334年當亞歷山大所率領軍隊渡過達達尼爾海峽來到亞洲,據說亞歷山大是第一位登陸,當時他丟出一支長槍插入亞洲的土地上,意味亞洲將是神明給他的禮物,也代表這塊領地他要以武力征服。這也顯示,不像腓力二世喜好用外交手段,而亞歷山大熱衷用武力解決。在小亞細亞,亞歷山大和小部分軍隊首先訪問特洛伊,他和他童年來的好友Hephaistion分別祭拜Achilles和其好友Patroclus。隨後亞歷山大與其餘部隊會合,繼續進軍。 由於Hephaistion對亞歷山大的特別忠誠以及他對帝國不同民族的和解與合併的政治措施,可說他為帝國的第二人。這可從一些事實看出。 亞歷山大和Rhoxane的婚姻 意為「閃耀的小星」,或者「光亮」),她出身巴克特利亞貴族,出生日期不詳,但推斷至少於前342年以前出生。她的Oxyartes 貴族的女兒,當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奪下一個粟特岩山的要塞後俘虜了她,隨後於公元前327年或前328年與亞歷山大大帝結婚,成為亞歷山大的第一位王后。 Baktra是波斯帝國諸行省中最後落入亞歷山大手中的,這次聯姻使得巴克特利亞當地貴族的抵抗逐漸平息。古代史料顯示亞歷山大十分愛她。Rhoxane伴隨亞歷山大經歷公元前326年的印度戰爭。 多數古代記載,當亞歷山大見到Rhoxane後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而一見鍾情,但亞歷山大不顧其他多數馬其頓人的反對,決定正式迎娶她為自己的王后,這之後成為有關亞歷山大的一段佳話。 現代學者們多認為亞歷山大此舉還有其他動機,如利用婚姻來安撫巴克特里亞貴族階級敵視的情緒,來平息叛亂,以及日後帝國東西民族融合問題。無論如何,對於馬其頓人來說,亞歷山大與的婚禮是猝然且所料未及的。打從亞歷山大東征前,馬其頓老臣Parmenion 等都勸告亞歷山大娶妻,亞歷山大皆沒有聽從。 324年深秋Hephaistion在Ekbatana患病,與此同時(10月),酒席盛宴和比賽慶祝酒神。 在第七天,Hephaistion卻過世,而亞歷山大沒有在他臨終前見到他。 此病的原因尚不清楚。 亞歷山大對突然失去他的“最好的朋友”感到悲痛,“他的好朋友對他的生命一樣重要”無國界,[他為死者下的榮譽也超過了人類的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中華文明益四方 虞和芳 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4.12.24. 中華文明益四方 余處長:感謝大作是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中華文明益四方 孔老哲學揚西方 易經透過傳教士 翻譯洋文紛紛仿 啟蒙時代德代表 數學大家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驚嘆易經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