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本體論的起源和具體內涵 虞和芳 30.11.23.發佈
本體論的起源和具體內涵 虞和芳 30.11.23.發佈
本體論,英文Ontology/德文Ontologie(在16 世紀為希臘語ὀντολογία 本體論,由古希臘語ὄν ón“存在”或古希臘語τὸ ὄν“存在”,以及λόγος lógos“教學”組成,即“存在的教學”)是一種(理論)哲學學科,涉及存在的劃分和現實的基本結構。
拉丁语ontologia一词最早出现在Lorhardus编撰的Ogdoas Scholastica(1606年)。
英语ontology一词第一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1664年)。
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Leibnis开始广泛使用本体论一词。
18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日语:西 周/にし あまね Nishi Amane,1829年3月7日—1897年1月31日)將它汉译为理体学。此后又出现实体学,本体论,本根论,实有论,存有论等中文译名。
本體論主題領域與傳統術語中所謂的「一般形上學」基本一致。 討論實體基本類型(具體和抽象物件、屬性、事實、事件、過程)的系統學及其結構關係。 涉及哲學特定領域的問題,包括“人是什麼?”、“有上帝嗎?”或“世界有一個開始嗎?”,或者在自然科學領域什麼是物質?”,“什麼是時空?”,“有湧現屬性嗎?”,“什麼是生命?”或“什麼是心靈?”。 根據材料的傳統結構,這些主題屬於「特殊形而上學」的範圍。 一些傳統方法著重於存在的概念及其與個體實體的關係。 在自然科學中,「成為」非常重要。
今日,在分析本體論中,術語“本體論”和“形而上學”大多作為同義詞使用。 在電腦科學中,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基於哲學術語的形式表示系統一直稱為「本體論」。
個別證據術語
本體論一詞是由Rudolf Goclenius,(1547-1628)在德語中首次使用。 大約在同一時間,瑞士St. Gallen教授Jacob Lorhard,1561-1609提出證據。Johann Georg Walch,(1693-1775)在他的著作《 Philosophisches Lexicon: 哲學詞典》中定義道:「本體論意味著終結[存在]的學說,一些較新的哲學這個術語來理解處理一般終結及其屬性的科學。 ” Walch指出,“其他人更喜歡說本體論。”
Rudolf Goclenius於1613 年和Johannes Clauberg 分別於1656 年首次使用“本體論”一詞的正確含義,即對存在的研究。Rudolf Goclenius將本體論和形而上學分開。
在古典哲學體系中(可以追溯到 Christian Wolff等),本體論代表了形而上學的一部分,即一般形而上學(metaphysicals),與特殊形而上學(metaphysicaspecialis)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涉及上帝(Natürliche Theologie自然神學)、靈魂 (Natürliche Psychologie自然心理學)和 Welt 世界(Natürliche Kosmologie 自然宇宙學)。
與特殊形上學相關的是僅基於理性(即非經驗)來檢驗Entitäten實體的某些領域的主張:自然神學與基於啟示、「 神聖著作」支持的神學形式形成鮮明對比; 自然宇宙學與經驗物理學形成對比。 特殊形上學的典型問題是世界是否有時間起點或靈魂是否不朽的問題。
本體論的基本問題
在歷史過程中,出現了各種現象現或主題領域,它們是哲學或一般科學討論的主題,可以描述為本體論的基本問題:
1. 存在的問題,存在作為每個存在的特徵,或作為存在本身而受到質疑。
2. Totalität整體性問題、多重性問題、複雜實體的(因果)聯繫問題。
3. 事物、構造、過程、狀態和事件之間的區別·
4. 物質系統的動態發展,與存在和生成的二元性相關
5. 數字上的平等或差異,個人化問題。
6. 關係或關係或結構聯繫的問題。
7. 同一性或持久性以及隨時間變化的問題。
8. 質的平等和差異問題,一般或特殊的問題,也稱為普遍性問題。
方法論途徑
在方法論上,古典哲學本體論往往走語言路線,相信可以透過語言找到真實與非真實的反映。 那麼問題就變成關於存在可以說(預測)什麼真相。 本體論陳述需要論證,本體論就成為一門(人文)科學。 Aristoteles 亞里斯多德在他的範疇著作中已經採取了這條道路。
也就是說,理論家採取非常不同的基本知識論立場,例如關於某些物件的現實主義或建構主義立場。 現實主義方法在歷史上與 Aristoteles這個名字聯繫在一起,並假設現實的基本結構原則上可靠地反映在經驗中,可以用語言形式充分表達。
例如,反現實主義(也是建構主義)方法教導說,存在的基本結構只是對世界的思考的投射。 現實是什麼樣的,無論我們對它的了解如何,要么我們無法理解,要么正如這一立場的更激進的代表所教導的那樣,它根本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因為“世界”只是被構造出來的。 建構主義的主題時不時地可以追溯到 Immanuel Kants 康德的思想,因為他教導說,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
儘管這兩種基本知識論立場是不可調和地對立的,但本體論的描述內容卻可以與這兩種概念相一致,儘管根據反實在論立場,本體論只是關於在感知過程中作為觀念而產生的結構,而不是同時存在的。根據現實主義者的說法,時間是關於那些獨立於觀察者而存在於世界上的事物。 對於這兩種觀點,本體論都是描述性的,並沒有試圖解釋為什麼世界是這樣的。 這就是特殊形上學的主題。
科學本體論假設存在物受到從物理學到社會科學和經濟學的經驗科學的對待。 因此,現代本體論應該是基於這些科學的發現。 這種本體論非常普遍,它處理那些超越個別科學的科學問題,因此涉及存在和生成的整個現實。 可以根據其與各個科學的一致性進行檢查。
問題與概念的歷史
儘管「本體論」一詞在哲學史上較晚才引入,但它的主題——作為存在的存在——在古代就早已討論過。
Heraklits (um 520–460 v. Chr.) aus Ephesos zur Frage des Werdens und Seins stand im Gegensatz zu den Lehren des Parmenides (um 520–460 v. Chr.) aus Elea.
來自 Ephesos以弗所的Heraklits (約公元前 520–460 v. Chr.) 關於生成和存在問題的哲學與來自 Elea的 Parmenides (約公元前 520-460 年)的教義形成鮮明對比。 Heraklits以其萬物流動的原則強調一切存在的可變性,而 Parmenides則主張存在的不變性論點。
對 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來說,形而上學作為「第一哲學」也有「考慮存在者,就其本身而言是純粹的,以及屬於它們的決定」的任務。這種「第一哲學」構成了他的形上學的一部分。 「存在的科學」和「上帝的科學」有著截然相反的關聯。
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哲學中,本體論也以一種更明確的形式反對神聖存在學說,它們仍然共同構成「純粹」或「普遍」形而上學,並共同構成基礎其它學科稱為「形上學」(宇宙學、心理學等)。 17 世紀初,Benedictus Pererius(1535-1610) 提出,「存在科學」和「上帝科學」開始獲得自己的生命,作為兩種不同的科學並列排列:一方面是哲學和普通科學,另一方面是神學意義上的形上學。
Goclenius(1547-1628) 根據其對象與物質的關係,將本體論區分為“哲學”和“超自然科學”,即上帝和天使的學說。Micraelius(1597-1658)在 17 世紀的學校哲學中體現了這種劃分。 他將形上學分為「一般形上學,在其中以最抽象的意義和完全冷漠的態度來看待存在」和「特殊形而上學,在其中以與所有物質分離的那些類型的實體來看待存在,如上帝、天使和分離的靈魂。」
形上學中視為「第一哲學」的部分現在在他看來是「一般形上學」的實際延續,而「自然神學」則被簡化為「特殊形上學」的組成部分。
Johannes Clauberg(1622-1665)將本體論賦予了「普遍形上學」的綜合地位,在某種程度上也超越了「自然神學」。 對Leibnis萊布尼茲來說,這似乎是「一般可思考的科學,就其本身而言」。
決賽
本體論作為總體形上學(「一般形上學」)與自然神學(簡化為「特殊形上學」)之間的最終分裂由Christian Wolff(1679-1754)完成。 對他來說,本體論作為「第一哲學」是關於普遍存在的科學。 它的任務是「透過基於概念的演繹來解釋所有那些可以適用於存在本身並因此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決定(謂詞)。」
康德(1724-1804)批評本體論是一門錯誤地享有其“驕傲之名”的學科,並且“假定以系統學說給出事物的綜合先驗知識”,而“先驗理解只不過是預測事物的形式」。一般而言可能的經驗。 因此,先前本體論的主張必須「為謙虛的本體論留出空間,即純粹理解的純粹分析」。這種“關於所有自然和道德事物的最普遍概念和原則的科學,不假設給定的對象[……],不涉及超感官。” 它「稱為先驗哲學,因為它包含了我們所有先驗知識的條件和首要要素。」
對 Hegel黑格爾(1770-1831)來說,以前的形上學透過批判哲學已經「到達了終點」。但由於「沒有形而上學的受過教育的人民」就像「沒有至聖所的寺廟」, Hegel試圖在他的存在邏輯和本質邏輯中批判性地恢復這一點。
17 世紀和 18 世紀以經驗主義為導向的唯物主義——在英國和法國尤其盛行——拒絕Wolff的本體論體系。
Ludwig Feuerbach(1804-1872)將德國的唯物主義視為Hegel思辨哲學的對立面,對他來說,「客觀建立的開端,哲學的真正基礎,是自然」。在他看來,推導出「存在本身」的嘗試在認識論上是不可行的。 因為「思考來自存在,但存在並非來自思考。 存在來自於自身並透過自身-存在只能透過存在而得到賦予-存在有其自身的基礎。”
19世紀下半葉的主要特徵是拒絕Hegel的思辨辯證體系。 本體論是一個禁忌。 這時期的主導運動是實證主義和生命哲學,兩者都受到新康德主義的影響。
在20世紀的哲學中,人們對本體論重新產生興趣。 新經院哲學Hans Driesch(1867-1941)、Erich Becher(1882-1929)和Aloys Wenzl(1887-1967)對受 Aristoteles 影響的 Thomistischen托馬斯主義體系概念進行了考察。
新舊本體論
古代本體論是指以Parmenides為代表的哲學方向。 由於這一學說將存在絕對化,將虛無描述為不可想像,因此這種觀點通常稱為實證主義。 人們對這種態度提出科學主義的指責。 舊本體論源自於對宇宙或星空不變的自然哲學和宇宙學信仰,參見 Mechanistisches Weltbild機械世界觀。 Georgi Schischkoff 認為,舊本體論將現實的概念限制為物質性。 在舊的本體論中,永恆的普遍性和不變性是更高階的存在,實際上是唯一真實的存在。 新的本體論有一個更全面的現實概念,指的是現實世界的分層秩序。 根據 Nicolai Hartmann的說法,曾經被認為是完美的境界,其脆弱和不完美的形像是經驗上可感知的事物的實體的境界,已經證明是只能在抽像中形成的不完整存在的境界。 這也許是新舊本體之間最明顯的對比。
科學本體論
新興自組織過程和系統的模型為基於個別科學發現的一般科學本體論提供一個方法。 在這個模型中,世界的過程映射到一個統一的基本過程,從大爆炸到生命的發展、大腦的功能和人類社會的過程:彼此相互作用的元素通常自發地產生系統具有新的結構、特性和能力。根據應用領域,這種通用模型也稱為複雜性理論、演化論。
離子、協同、整體論、一元論、共生、自創生、自發社會秩序和市場看不見的手。
批評
Niklas Luhmann對系統論中本體論的批判性描述
在系統論研究領域,Niklas Luhmann在其歷史和當前背景下處理本體論概念,以便對現代社會進行可能的描述。 對本體論的理解是有限的,以系統論的典型方式,具有二元區分結構:
“我們希望將本體論描述為一種觀察模式的結果,這種觀察模式從存在/非存在的區別開始,並使所有其他區別服從於這種區別。”
– Niklas Luhmann: 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社會的社會
根據這句話,Luhmann使用了一種觀察程序,該程序取自 Georg Spencer-Brown的形式微積分(形式定律),根據自己的理論進行修改。 為了區分而給出的兩個值需要指定兩者之一,從而掩蓋另一個。 隱藏值仍然可以作為指定值的構成條件,例如: 對於重新進入,這意味著重新進入已經區分的事物。 當將此程序應用於存在/非存在形式的本體論觀察時,就會出現一個悖論。 沒有什麼被稱為不存在的東西。 這種情況迫使後續行動從一開始就站在一邊。 因此,虛無並不代表其自身的任何實際價值,而只是幫助存在獲得完全的功能有效性。 因此,它不能再在操作上使用,因為命名或不命名都不會造成任何損失。 可以說,它消耗了自己,或者換句話說,反思本身並沒有為知識的生產添加任何東西。
與其他科學的聯繫
哲學將本體論理解為現實的基本結構,並聲稱提供一個普遍有效的工具能夠理解世界。 因此,本體論一詞或該術語的同義詞也用於其他科學中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本體論一詞已經在電腦科學領域中確立。 例如語意網和自然語言理解領域。 在其他科學中,本體論這個術語還不太成熟,但仍然偶爾使用,例如,本體論在語言學、文學研究、心理學和數學。 與哲學相反,本體論的概念指的是有限的學科領域或特定的主體或客體。
多元本體論,在哲學中用於各種哲學家的本體論,每個哲學家通常都聲稱具有普遍有效性。 然而,在其他科學中,多元本體論指的是現實的不同部分。 例如不同的知識領域、不同的人以及各自的世界觀。
就內容而言,本體論在概念上接近系統論和控制論,它們也處理現實的結構,儘管更多地涉及其定量方面和動態過程。
形式概念分析的數學領域也涉及物件的排序及其在結構中的特徵。 計算機科學意義上的本體論,可以使用數學形式概念分析的手段來形式化描述。
其他文化中的對應
亞洲哲學以基本心理結構支撐現實的方法與西方本體論有很大不同。 它更關注關係、過程和週期,將事物及其屬性置於背景中作為vergänglich瞬態。 這種方法是否也應該包含在本體論的總稱之下是有爭議的。
贊成的認為,這還在於透過基本的心理結構使現實變得有形。
反駁的論點是,本體論一詞來自希臘語,因此與西方哲學及其思想緊密相連。 亞洲哲學也常等同於西方神秘學界所指涉的形式。
關於東方哲學的基本結構,請參閱《無極》、《陰陽》、《無為》、《五行論》、《道德經》、《老子》以及(有限的)八卦。
然而,對事物和屬性的關注在西方哲學分支中也受到批評。 請參閱流程哲學。
其他文化中可能也存在一些基本的知識結構,人們可以討論它們是否代表一種本體論,並且與西方對本體論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 回敬余老 虞和芳 17.1.25.發佈
余虞對話 17.1.25. 謝余老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老詩詞感人深 情文並茂傳心神 行雲流水智慧具 引經據典學問深 經驗豐富內容透 小虞對話不嫌陋 每日分享詩三首 抒情揚智時代聲 獲益匪淺繞樑升 四年收集上千首 編輯成冊為事...
-
余虞對話 3.2.24.好夢成真血汗換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君說法完全對 夢境是夢規為規 世無愚翁誰移山 怪人怪事一大堆 與人相處和為貴 這是原則不能廢 與虎謀皮沒有用 喪生無義暫時退 奮勵自強虎添翼 不去殺虎虎自腿 夢是夢幻雖短暫 好夢如甘又如飴...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Niobe的世代和命運 虞和芳 3.2.24.發佈 Niobe 為 Tantalus 和 Dione 的女兒,Pelops 的姊妹。Hesiod 說她跟 Amphion 結婚,生了 10 男 10 女。Niobe 是一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