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Ecumene這字指的是什麼? 虞和芳 24.10.25.發佈
Ecumene這字指的是什麼? 虞和芳 24.10.25.發佈
Ecumene這一個字,在波蘭教宗John-Paul II後,越來越普及。它的意思是指什麼?
此字翻譯成中文為「大公世界」,它是中國人的理想世界。
下面參考維基百科,自由百科全書的述說,試圖來解釋此字的意義和來源以及它在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沿革,發展。
有關oikoumene.org,請參閱世界基督教協進會。
在古希臘,oecumene(英國)或ecumene(美國;源自古希臘語οἰκουμένη (oikouménē),意為「有人居住的世界」)指已知的、有人居住的或可居住的世界。在古希臘,它指的是希臘地理學家所知的世界部分,細分為三大洲:非洲、歐洲和亞洲。在羅馬帝國時期,它開始指涉文明本身,以及世俗和宗教的帝國行政機構。
在目前的用法中,它最常用於「普世」的脈絡中,將基督教會描述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或統一的現代世界文明。在製圖學中,它也用來描述古代晚期和中世紀使用的一種世界地圖(mappa mundi)。
字源
Herodotus 希羅多德在公元前5世紀描述的“大公國”(ecumene)的現代描述
上文所引用的希臘文術語是動詞οἰκέω (oikéō,意思是「(我) 居住」) 的陰性現在時中分詞,是οἰκουμένη γῆ (oikouménē gē,意為「有人居住的世界」)的縮寫形式。
希臘
Ptolemaic 托勒密《地理學》世界地圖Johannes Schnitzer, 1482(約翰內斯·施尼策,1482年)
古希臘和羅馬地理學家知道地球的大致大小,但對地球的許多部分卻一無所知。 Eratosthenes of Cyrene (西元前276-196年 BC) 推導出地球的周長,其精確度驚人,誤差在正確值的10%以內。希臘製圖師Crates在西元前150年左右製作了一個地球儀。
Claudius Ptolemy (公元83-161年)在其《地理學》中計算了地球表面,將有人居住的區域描述為橫跨180度經線,西起Fortunate Isles 幸運島,東至Serica 塞里卡(中國北部),以及約80度緯線,從北部的 Thule圖勒島到赤道以南的anti-Meroë麥羅埃和 Macrobia 赤道羅比亞。因此,古代人居地ecumene在其最廣闊的範圍內,從北歐延伸至赤道非洲,從大西洋延伸至中國西部。
在中世紀,這幅世界圖景擴展到涵蓋了Scandinavi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大西洋、東亞,最終涵蓋了赤道以南的非洲。 Ptolemy 托勒密和其他古代地理學家深知,他們對人居地的了解有限,他們的知識只覆蓋了地球的四分之一。
這些地理學家承認,在非洲、歐洲和亞洲存在著「terrae incognitae未知的土地」。對全球對稱性的信仰,促使許多希臘羅馬地理學家假設地球上其他地區存在與人居地平衡共存的其他大陸:Perioeci(字面意思是“人居地旁邊”)、Antoeci(字面意思是“人居地對面”)和Antipodes(字面意思是“腳對面”)。
羅馬
cameo Gemma Augustea 傑瑪·奧古斯都浮雕上刻畫了一位羅馬藝術化的Oikoumene的化身,正在為一位皇帝加冕,這位皇帝可能是Augustus奧古斯都,或許是為了表彰為(羅馬)世界帶來和平。
325年第一次 Nicaea 尼西亞公會議
在君士坦丁大帝於325年召開的第一次 Nicaea 公會議上,他召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之後此詞在基督教中廣泛使用。
當時,這個希臘文已經更專指文明世界,後來又專指羅馬帝國。 Diocletian Reforms戴克里先改革後,這種用法得以延續,拜占庭皇帝也用它來指稱他們的帝國行政機構。君士坦丁堡稱為“普世之城”,586年後,君士坦丁堡牧首稱為“ 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教宗 Pope Gregory I 格里高利一世反對君士坦丁堡的John IV of Constantinople若望四世採用這種稱呼,因為這暗示著一種他認為對任何人都不合法的普遍管轄權。 教宗在第五封信中批評若望四世“試圖奪取一個新名稱,以此來冒犯你們所有兄弟的心”,儘管這個稱號是應皇帝Maurice莫里斯的要求授予的。
希臘東正教的歷任牧首至今仍沿用這個名稱,儘管其意義更為狹隘,即他們是前帝國首都的主教。
現代性
宗教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Taizé 泰澤團體的普世教會合一崇拜儀式
尤其是在20世紀,這個術語用來指稱統一的基督教會,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正是其最終目標,旨在促進不同基督教派別之間的合作。但許多基督教團體並不接受這項運動。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工作以不同教派委員會之間的協商形式進行,也透過跨教派組織的審議進行,例如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其註冊網域為oikoumene.org)。相關議題包括洗禮、聖體聖事和牧職。
文化
文獻展中關於Mesopotamian美索不達米亞、, Babylonian巴比倫和Assyrian 亞述文化的介紹
文獻來源
在文化史的背景下, Lewis Mumford 路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技術與文明》(1934 年)中以學術意義使用了「ecumene大地」一詞。
William H. McNeill 威廉·H·麥克尼爾後來在其著作《 Rise of the West 西方的崛起》 (1963), 中推廣了這個術語,認為自 18 世紀末以來,透過歐洲政治體系、科學、技術和經濟形式的主導地位,一個單一的全球大地逐漸形成。有人可能會認為,在Christopher Columbus,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Vasco da Gama,瓦斯科·達·伽馬和 Ferdinand Magellan斐迪南·麥哲倫進行偉大的發現之旅之前,最初存在兩個獨立的大地——一個覆蓋舊世界,一個覆蓋新世界。西班牙征服者將這兩個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世界體系」
Peter Sloterdijk 彼得·斯洛特戴克在其著作《World Interior of Capital資本的世界內部》(2014年,德文原版:Im Weltinnenraum des Kapitals,2005年)中使用了「First Ecumene第一大都會」和「Second Ecumene第二大都會」這兩個術語。 Sloterdijk 直接從Eric Voegelin,艾瑞克‧沃格林的著作中藉用了這些術語,具體來說是他引用的《Order and History vol. 4, The Ecumenic Age秩序與歷史》第四卷《大都會時代》(1974年)。
科幻作家 Ursula Le Guin 烏蘇拉·勒古恩在其《 Hainish Cycle 海因循環》中從這個術語衍生出了「Ekumen大都會」一詞。
"ecumene"「大都會」一詞的含義可能因人們看待它的視角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 Ancient Babylonians 古巴比倫人和Ancient Greeks 和古希臘人各自了解世界的不同區域,儘管他們的世界可能存在重疊。
製圖學
這個術語在製圖學和歷史製圖學中用於描述一種地圖,即古代晚期和中世紀製作的符號化、示意性的世界地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 25.10.25.黃循財名字很妙
余虞對話 25.10.25.黃循財名字很妙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黃循財名字很妙 憶起老師蕭金堆 他的回答很巧妙 他在嘉女教地理 曾問金沙江產金? 回答他名為金堆 可是家中無金堆。 黃循財面正目善 在美得碩士文憑 星加坡總理薪金 曾居世界最高薪 他專業經濟...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有關Legend of Thessalonike塞薩洛尼基的傳說 虞和芳 26.9.25.發佈 一個廣為流傳的希臘傳說是,亞歷山大過世後,Thessalonike變成了一條美人魚,棲息在愛琴海。 傳說亞歷山大在尋找長生不老泉的過程中,費盡心思取回了一瓶長生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