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希臘悲劇的主角命運糾葛 虞和芳 20.2.25.發佈.

希臘悲劇的主角命運糾葛 虞和芳 20.2.25.發佈. 希臘悲劇講述的是主角的命運糾葛,他發現自己陷入了絕境,他採取的任何行動都只能使他感到內疚。災難即將來臨,而且越來越明顯,儘管有關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已經無法避免。悲劇人物也以「無辜有罪」的定語來形容。所涵蓋的主題涉及哲學、宗教和生存問題,例如: 存在的問題; 個人與世界; 人類和神; 罪與罰; 性格和命運。 希臘神話的故事以其為戲劇題材的命運或眾神將主角演員置於無解的境地,這是希臘悲劇中典型的衝突,導致一個人內心和外在的崩潰。不放棄自己的價值觀(這對悲劇演員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無法避免內疚。Sophocles[的《King Oedipus伊底帕斯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結構 動作結構遵循三一律,即地點、時間和動作的統一。這意味所呈現的情節是線性的,呈現的時間與表演的持續時間相同,並且事件發生(極少數例外)在同一地點。 此結構遵循基本方案: 序幕:合唱團入場前的解釋性“前言” 帕羅多斯:合唱團表演的第一首合唱歌曲 幾個 episodes (單數:episodion) 和 stasima (單數:stasimon) 交替出現: 段子是合唱歌曲之間的動作(類似表演或幕)。 Stasima 是演員各部分之間的合唱歌曲,偶爾也有演員參與耶勒。 出埃及記:最後一段合唱歌曲之後的部分 這個基本結構是無法改變的。固定的慣例是合唱(歌曲詩句)與演員的獨白和對話(戲劇詩句)交替進行。由於情節是線性的,所以無法進行倒敘,但已經發生的事情必須透過其他方式來講述。這也適用於平行故事情節或重要事件,由於情節性質(例如打鬥場面)或道德慣例,觀眾不知道這些事件。例如,舞台中並沒有描繪殺人的場面──並沒有直接示範殺人的場面。用於此目的的手段包括牆壁檢查、信使報告、天降神兵或救世主。 代表 但不僅要遵守悲劇的嚴格結構,還必須遵守以下慣例: 演員們都戴著面具。沒有面具倖存(只有義大利利帕里博物館的縮小版),但可以在花瓶上找到圖像。 面具看起來僵硬又可怕。 演員的個性和身分被拋棄了。 這使得演員的角色扮演變得更容易。 服裝由負責演出的編舞師選擇,但它是當代的和歷史的。 悲劇總是在戶外上演,從不在室內上演。 演員皆為男性(女性角色則需以面具演繹) 只有相關音樂的一些片段保存了下來。 悲劇的進場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悲劇的目的是改變觀眾的思想:從而實現某些情感的「淨化」(宣洩)。透過體驗痛苦/情緒和恐懼/顫抖(希臘語 éleos 和 phóbos;萊辛將其有些誤導性地翻譯為「憐憫和恐懼」),悲劇觀眾從這些興奮狀態中體驗到了靈魂的淨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世界保全靠誠信 虞和芳 21.2.25.發佈

余虞對話21.2.25.世界保全靠誠信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老而無用不能信 世界保全靠誠信 中國俗話在耳邊 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尊老敬賢有道理 樂玫寫詩說得好 七六淑女更賽花 九八仙翁氣仍華 德國總統Steinmeier 學法律得到博士 他與妻子是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