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有關陳儀的被判死刑 虞和芳 8.12.24.發佈

有關陳儀的被判死刑 虞和芳 8.12.24.發佈 吉伯特先生: 有關陳儀的被判死刑,一直是一個許多人談論的問題。 即使英文和中文的維基報導,也有相互矛盾之處。 李敖的評論“作家李敖認為蔣中正負二二八事件主要責任,不應該由被處死的陳儀背黑鍋,而他在國共內戰時都「打得焦頭爛額」[40]。” 李敖我認得,他有他的見解,對戊戌變法的出書,李敖著作《北京法源寺》报载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时,他表示:“那根本不算甚么,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提名资格,瑞典学院每年都会收到数百个提名,但最终还是要看被提名的小说到底怎么样。”這是屬實,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资格。 當時星雲大師對他的著作,有人建議申請諾貝爾文學奬,但是他的貢獻更適合「諾貝爾的和平奬」,那時我們在馬爾他的Dolphin Foundation,據說也有資格為他提名爭取和平奬的。但是這獎金也是多半發給從政的人物。星雲大師一生有他超時空的成就,他是超出塵世方外的宗教領袖,相形之下,諾貝爾獎金太限於人世中的潮流。 慕尼黑市中心,有名的一個火車下面的通道叫Paul Heyse地下道,我們時常在這條通道,來來去去通行,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紀念“Paul-Heyse“作家,他在1910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大作請求援兵寫的非常的詳細,從 “★〈二月二十八日當天,中統局黨政經濟調查處科長趙毓麟接獲臺灣調查統計室(臺灣省黨部調整室)十萬火急的電報,以後每天接到急電兩次,每次電文長達二、三千字,從二月二十八日到三月十三日將近半個月時間內所接獲臺灣方面急電達十餘次,趙毓麟以中統名義用快郵代電急報中統局局長葉秀峰,建議火速加派三個師開赴臺灣。接著,中央社、憲兵第四團等,都不斷建議蔣介石派兵。三月四日中央社密電指出,「今日之恢復秩序,僅為一時之表面現象,內部仍在繼續醖釀,未可樂觀」;「欲謀解救眼前之局面,多方面均認爲中央宜及早處理,不可失之太遲,中央宜速增兵。」憲兵第四團團長張慕陶指出臺灣暴動情形日趨嚴重,「此次次臺灣暴亂,其性質已演變為叛國奪取政權之階段,外省人之被襲擊而傷亡者總數在八百人以上,地方政府完全失卻統馭能力,一切由民眾控制」;「陳長官似尚未深悉事勢之嚴重,猶粉飾太平?」〉(《重構二二八》第360頁第三行)” 講起,到 “陳儀是三月二日向中央請求援兵。” “〈這一日(按三月五日),陳儀終於接獲蔣主席來電謂,「已派步兵一團,并派憲兵一營限本月七日由滬啟運,勿念。」”;“〈三月五日這一天。。。其實,陳儀早已請兵,此時乃順水推舟表示:「余亦有此意,惟須有人為使,而苦思不得其人。」於是李翼中毛遂自薦獲陳儀同意。〉” —————— 在評註二”「此次次臺灣暴亂,其性質已演變為叛國奪取政權之階段,外省人之被襲擊而傷亡者總數在八百人以上,地方政府完全失卻統馭能力,一切由民眾控制」;「陳長官似尚未深悉事勢之嚴重,猶粉飾太平?」“ 
 在評註三“三、綜合上述各情,可知當時黨、政、軍、特和媒體等單位都認為應該速向中央請求援兵,並非只是陳儀一人的想法,。。。” 感謝轉寄大作分享,又多增長見聞。 敬祝 安康 虞和芳上,8.12.24.Malta,下午4點40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回敬余老 虞和芳 17.1.25.發佈

余虞對話 17.1.25. 謝余老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老詩詞感人深 情文並茂傳心神 行雲流水智慧具 引經據典學問深 經驗豐富內容透 小虞對話不嫌陋 每日分享詩三首 抒情揚智時代聲 獲益匪淺繞樑升 四年收集上千首 編輯成冊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