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本篤會的修道士的起源和發展 虞和芳 9.1.19發佈
本篤會的修道士的起源和發展 虞和芳 9.1.19發佈
修道士的發展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
歐洲的修道士起源,最初是離群索居,修心養性,來奉獻神。
可是這樣每人獨自的修道,常是會有這種現象發生,一人在深山中,如何跟荒山野獸對抗?在沙漠中,如何解決三餐?一人失去了群體,不易生存,有些甚而發瘋。
Benedikt就聚集在深山一些獨自修行者,組織起來,一起修道,敬神,大家合作,共同生活,成為一個派別,因而要有教規,規定守貧,守貞,服從。
每個新創建的派別,都是嫌已存在的修道院,變成富有,失去原來守貧的教義,於是另立黨派,強調守貧。
而這些人這樣的有道德,受人尊敬,大家又都捐獻,日久又成為富有。
於是又有另一派的人,又遷出。
歐洲歷史悠久的本篤會Die Benediktiner 。它
是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是在529年由義大利人St Benedikt所創,遵循中世紀初流行於義大利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
9世紀本篤會漸漸興起,9世紀後,許多修院會規鬆弛。
一當這個新的教支,日久天長之後,又是富有,教規又鬆弛,於是產生改革。
10世紀時,法國Cluny Abbey修道院,本篤會修道院首先發起改革運動,稱「重修本篤會」abbaye de Cluny。
11世紀初在法國第戎附近的熙篤曠野又有熙篤會產生,在法國查爾特勒山聖勃路諾創辦有加多森會。15世紀-16世紀時,因會士到殖民地傳教,該會的隱修性質逐漸消失。
教派取得權勢後,受到國王皇帝的排擠,因而有破害宗教之事發生。在歐洲(基督教,在中國,日本(佛教),就屢屢有沒收教會財產,破壞教堂,焚燒廟宇等事發生。
在法國Templer教會被教宗廢除,教主和主要任職任務受到國王的殺戮。
本篤會倒是沒有這樣被迫害的情況。
本篤會產生過24位教宗,4600主教,五千多位聖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國有國情 虞和芳 15.9.25.發佈
國有國情 虞和芳 15.9.25.發佈 Noveltel,來自法國之兄弟努力建立起的旅館連鎖.它不僅已達西歐各國各大城,且在亞洲也設了不少旅館. 從來自同源的旅館之 “服務態度”可看出德法兩國的異同之處. 在法國Noveltel旅館,我們住了一個月.每日清掃之工作人員...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