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跟同學的一封回函 虞和芳 5.8.25.
跟同學的一封回函 虞和芳 5.8.25.
Dear al Paul:
讀到大作
Watch From Ocean Tower, 1131: CUCUMBERS IN THE POTS !
你每年春天就開始準備耕耘田園,和種植植物在盆內,每天可以看到它們的生長,“ I placed the pots behind a wooden fence not too far from the windows behind the front lawn. This way the plants can climb on some construction wires without too much visibility from the street ! It is a quiet garden ! A few weeks later they started to climb up and on the ground, tiny branches, deep green, tender but robust. You feel the joy in raising new lives which greet you under the morning sun !
這是看到生物成長的喜悅。終於收穫了好大好長的黃瓜,多麼的喜悅有75個大黃瓜。你描寫的好生動,能夠分享你辛勤工作的喜悅,是今早起身後的喜悅,謝謝分享。祝福
愉快康健
和芳上,5.8.25.晨6點三刻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寫給同學的一封信 虞和芳 2.7.25.發佈
寫給同學的一封信 虞和芳 2.7.25.發佈
Dear 芙蓉,Dear Grace:
接到芙蓉的攙扶,Grace的這首牽阮的手 Hold My Hand,很是感人。據云台語牽手代表結婚。這種講法非常的富有情意又婉轉含蓄。
從我們親友的聽到這種愛情的歌曲,每人感觸都很深。
我們雖然都年上70. 人生70古來稀。我們每人都有其經驗,遭遇,求學、升學、家庭成員的成長,彼此的關係,家對我們的影響,中國文化對我們的薰陶,我們都屬於幸運的一代。Al Paul談到家對中國人的影響,一點不錯。我們遇到西方世界,文化不同,每人的遭遇不同,我們都屬於幸運的一群,至今仍然能思能想,能旅行,生長在今日科技發達的21世紀,我們不只經歷過兩個世界,還經歷過千禧年的轉換,我們真是屬於幸福的一群。我們這一代的人,也是屬於承前啟後的一代,每一代都是過度的一代,同時也是承先啟後的一代。我們也是如此。
回憶小時候,跟鄰居小孩玩,很快的學著台語。我們住在新營時,跟鄰居小孩玩“污最累”指拉警報。躲防空洞,又爬樹,我被毛蟲叮到,受毛蟲放射好多的刺,而鄰居家有靈藥來塗抹。
回憶1948年時,家伯父伯母和表堂哥(虞家和竇家兩兄弟跟兩姐妹結婚,即家母跟家父,伯父的大弟弟成婚;很可惜,家母的姐姐早逝,生了兩位兒子後過世,伯父娶續絃,他們沒有小孩。母親說,虞竇兩家的小孩,都是同一血統,所以稱伯父的大兒子為大哥,二兒子為二哥,大哥留在大陸,沒有來台灣。二哥跟我們一塊搭乘太平洋艦來台。家父母比我們早到台灣,是搭乘飛機來台。
大陸來台灣的人,每一家都有他們自己的經歷。至於隻身來台的人,更有其可歌可泣的經歷。
即使在台灣長大的同學,在二戰後的經歷,又是一場特殊的經歷,台灣割讓給日本50年,大家常聽到的是228事件,台獨等,很少談及那些在台或跟日本人到大陸作戰的人們,他們的經歷,以及在台灣的日本人後裔,在日本時代成長的人們,遇到台灣被美國轟炸的情況。。。有好多人經歷到很特殊的情況,大陸人跟本省人結婚的不同境遇。。。我們這一代的人,和上一代的人,他們的經歷,又是另外一種。
Grace,芙蓉,Grace,和我家的手足,我們都是生長在台灣的幸運兒,留學國外,成家立業,小孩多半在國外長大,在國外生根,但是不少又遇到中國的新興,訪問中、港、台灣等地,如這次的同學會同學們的經歷,都是很有趣。
我們能否從自己開始,寫一些我們,兄弟姊妹,父母的遭遇經歷,應是一個對我們的生存、時代、的一個有趣的點滴,令後繼之人,知道在我們這代的點點滴滴,星星雨雨,不但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妳們寄來的歌詞,引起我的這種想法,其實透過同學錄,我們有緣份通信數年,雖然素昧平生,但是你們的智慧,熱忱,正義感,理念情,引起對你們的敬意和情誼,請問你們的看法? 敬祝
安康平安
和芳上。2.7.25.晚6點3刻。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中國文明的家 虞和芳 1.7.25.發佈
中國文明的家 虞和芳 1.7.25.發佈
Dear apaul:
說的有道理!中國人的家,即使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浪子回頭金不換,等等的成語。我們中小學時就唸到“覆巢之下無完卵”。兄弟姊妹以手足來比喻,可見彼此的關係。
中國的家庭長幼有序,只大我一歲的姐姐,管教我很嚴,但對我非常的照顧。是的,中國的家庭有其秩序,也有良心的丈夫“糟糠之妻不下堂”。你說得對“ How lucky we all are living under such a caring and protective culture ! Be proud of our roots !”
祝福
平安康健
和芳上,1.7.25.下午四點半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慶祝瑞明同學得到和平獎 虞和芳 11.6.25.
慶祝瑞明同學得到和平獎 虞和芳 11.6.25.
今天得知我們台大同班同學,大一的班代,戴瑞明同學,獲得和平奬。瑞明同學,曾任駐梵蒂岡大使近9年。是班上最受尊敬的一位,下面是我對他的祝賀信。
Dear 瑞明:Congratulations!
您退休後作為的地球人的努力不懈,又出書回憶您的外交經驗,您為兩岸和平的努力,有目共賭。這個聯合國NGO全球和平聯盟台灣總會的獎狀是對您的努力表彰,可喜可賀。
敬祝
平安健康
和芳上,11.6.25.Bad Driburg晚10點50分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回覆台大校友的信件 虞和芳 2.12.24.發佈
回覆台大校友的信件 虞和芳 2.12.24.發佈
Dear Grace:
接到妳寄來的詩句,寫的好生動,謝謝妳的讚言詩句,我將它作為勉勵。女中豪傑是妳,妳在美國一直在自己的同一個圖書館做事,住在同一個自己的家園,清淨美麗。
妳顧內照外,照顧好內外,很不簡單。妳跟先生一直生活在一起,相敬如賓這真不容易。
家姐也是如此,跟姐夫相伴。她在Schering藥廠工作,專心做研究工作,從不跟人爭權奪利,爭權的男同事全部調職或離職。她喜歡攝影,繪畫,姐夫學電機,是新竹中學保送成大電機系的高材生,他不但聰明,對人像繪畫藝術好棒。
他跟家兄同窗四年,大一時,他是全班同學第一名,家兄邀請他來我們嘉義父母家渡假。我們姐妹只見過他一次。家姐和家兄同一天出國。後來,家姐在美國紐約偶爾又遇到徐哥
,結成連理。人和人之間的相遇相逢或是成為筆友,都是需要緣分。跟妳和芙蓉的通信交往,也是緣分,我非常的珍惜。
家姐有一位比她年輕的助手Dan,共事20多年,她退休後,還有來往,家姊夫婦收他為乾兒子。姐夫過世後,她一人傷心不已,賣掉大房子,搬進另外一棟小房子住,還是心情不舒暢。她乾兒子退休後,回到四川母親家,陪伴母親。這次邀請家姐去四川他家,這看出她對待下屬的友善,跟朋友間也相處得很好。姐夫得Parkinson’s disease (PD),後,他也信仰基督教,那裡的活動又多。家姐照顧他7年。全心全意,但是此病幾乎仍然是不治之病,家姐照顧他,辦完喪事後,精疲力竭,這次去四川旅行,參觀不少地方,她返回美國後,對長期旅途的勞累和返回家後,又有很多的應酬,這是「德不孤,必有鄰」的好處,但是應酬參加活動非常的耗費體力心神,本來預定好,12月再去台灣跟親友相聚,但是她知道,她在美國還有很多代辦的事,不能勝任再度在短時間的長途旅行,這樣會累壞了,於是由她兒子,聖誕節由美赴台,跟講好要會面的親友相聚。
是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
請多保重身體和敬祝佳節愉快康健
和芳上,Malta,2.12.24.Mata中午12點l
訂閱:
文章 (Atom)
國有國情 虞和芳 15.9.25.發佈
國有國情 虞和芳 15.9.25.發佈 Noveltel,來自法國之兄弟努力建立起的旅館連鎖.它不僅已達西歐各國各大城,且在亞洲也設了不少旅館. 從來自同源的旅館之 “服務態度”可看出德法兩國的異同之處. 在法國Noveltel旅館,我們住了一個月.每日清掃之工作人員...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