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西方醫師(Doctor)名字來源和中國對醫生的稱呼 虞和芳 13.12.2020發佈
西方醫師(Doctor)名字來源和中國對醫生的稱呼 虞和芳 13.12.2020發佈
醫師(Doctor)的拉丁文為 Docere,它的意思是「醫生是老師」(Doctor As Teacher);即醫生在看病時,要教導病人,如何去服藥,需要注意什 麼,如何去做,才能康復。而病人要能互動、接受。
這可以從「Docere」相關連的字「Docile」看出。它是指:服從,準 備接受監督,管理,控制或教導(Ready to accept the control or instruction; submissive)。
跟「Docere」有關的字,還有「Doctrine」。它是指相信、信仰,多 半指哲學、宗教方面的信仰或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哲學是闡明人生的道理,宗教給人信仰。兩者都是給人們一種生活 的方向和目標。這對身體健康來說很重要。
我們可以拿中國古代聖賢之言來參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 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 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了目標為知止。能知止、能定、能安、能慮、能得,則能近道。 而道法自然。好的正派哲學、宗教能指導人,給人一種生活規章,這對 健康有益。
中國人對醫生行業的稱呼,來與西方醫生名詞的含意,做一個小小 的比較。
中國稱醫生這行業為「行醫」。古時,醫生要到病人家去診病,所以 以「行醫」來做稱呼。這是因為一方面生病的人不適合走到醫生那裡, 不必起床,最好在家休息。而且醫生到病人家,可看出他生活的環境, 居住的風水,是否與疾病有關。如居住處很潮濕,那麼疾病很可能就是 由於濕氣所引起。這對診斷疾病會有不少的幫助。
在西方,以德國為例,病人有病,不便起身,或是週末,醫生不看 門診,一天之內,都可以請值班的醫生到家裡來看病。病重時可送進醫 院治療;需要較長時間療養的病人,可以到療養院養病。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西方或東方,醫生和病人間的互動溝通, 對治療、對病人的康復都是非常重要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5.7.25.大國科技必帶頭
余虞對話:5.7.25.大國科技必帶頭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五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大國科技必帶頭 才能帶動別國從 大國必須有誠信 才能贏得同盟心 大國必備同理心 講仁講義互分利 天理循環有秩序 有秩有序宇宙安 敬祝愉悅與平安 虞和芳上,5.7.25.下午4點20分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