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有關生氣 余光中、李敖、殷海光 虞和芳 15.1.18.

有關生氣   余光中、李敖、殷海光                  虞和芳               15.1.18.

最近接到一些有關生氣,談論余光中、李敖、殷海光三人的訊息,我為此也跟                             南生在通訊時談到生氣。
人生中碰到令人生氣的事情,比比皆是。
李敖說殷海光是以49歲氣死的。不管他說的對不對,生氣是健康的一大殺手。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
在我在德國從醫20年,遇到病人生氣的事情多而又多。這些生氣的來源,主要受家庭、親戚、友朋、同事、或遇見看見的事。若是沒有一個去除生氣的方法,只是說,別生氣,是不管用的。
去除生氣的方法,不是壓抑,而是疏通。疏通的方法是見仁見智,可以跟好友聊聊,可以在日記下寫下,可以唱一首歌,可以出去運動一下,可以看一場喜劇,可以去做一件想做還沒有做的事,想想朋友間,有誰需要幫忙,打電話過去,問候他們,或去幫忙。助人為快樂之本是一點也不錯的。在做了一件別人需要幫忙的事,而自己能夠去做,就是一種喜悅。這喜悅可以使我們忘記自己,連同生氣也煙消雲散。
有些人受了氣,就找出氣筒,藉口發洩到別人身上,抱怨、謾罵周圍比他弱小好欺負的人們身上,這是最不可長,固然自己的氣發洩出去了,可是別人受到這種氣,還是需要有個出口孔,沒有出口的話,生悶氣,會導致疾病。
找別人出氣的話,這樣這股氣就會循環開來,這是邪氣,這裡一團邪氣,那裡一堆氣人的事,被這些邪氣包圍,哪裡有歡樂快樂可言。這也是世界至今永無安寧之日的一種現象,邪氣的堆積不散,影響整個宇宙的不安。
文天祥的正氣歌是一首千古絕唱,他以正氣來抵抗邪氣。其中的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這是前人模範典型的重要性。

錄下[台大1965] Fwd: Fw: FW: 不生气  網路傳來的一文,作參考

不生氣, 你就贏了~~

作家李敖, 曾經談到他的老師殷海光, 有一次殷海光在家裡吃飯, 有人談到他的政敵的種種行徑, 不由得怒火萬丈, 氣得連飯都吃不下, 殷海光是自由鬥士, 見到不平事常常怒氣暴發, 後來不幸得胃癌死了, 享年僅49, 心情鬱悶很可能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原因, 而讓他天天生氣的政敵蔣介石, 卻活到89, 殷海光沒能將政敵罵死, 卻先把自己氣死, 他輸了, 輸在生氣, 氣壞了身子。

李敖從中得到教訓, 那就是無論生活遇到多麼不愉快的事, 都堅持不生氣, 對付敵人, 我要罵你, 逗你, 氣死你, 但是我自己絕不生氣, 祇要我活的比你好, 比你長久, 我就贏了。

不過, 李敖不生氣的境界, 顯然仍比不上他的宿敵余光中, 號稱永不生氣的李敖, 常常在各種場合, 痛罵曾是他朋友的余光中, 在蔣經國死了後, 余光中為他寫一首詩 "送別" 追思, 李敖罵他是馬屁詩人, 還給這首詩做了惡毒的補充 :
" 悲哀的馬屁, 臭臭的馬屁, 為你而拍; 悲哀的新詩, 無恥的新詩, 為你而寫; 親愛的朋友, 辛苦的領袖, 慢慢的走; 快了我跟不上, 因為我是你的狗。"

有人去問余光中李敖天天罵你, 找你碴, 為什麼你從不回應, 他沉吟片刻答 : " 他天天罵我, 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 而我不搭理, 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高下立判, 他不僅可以不生氣, 還能幽默以對。面對別人的辱罵攻擊, 能夠不輕易動怒, 這是做人的修養, 也是處世的智慧。

佛陀外出宏揚佛法時, 常常被人侮辱謾罵, 每當此時, 佛陀從不生氣, 總是靜靜等待對方罵完, 才心平氣和的問到: "你送禮物給別人, 如果別人不接受, 那該怎麼辦? 對方答道 : " 既然人家不要, 我當然要拿回來。" 佛陀說 : " 同樣的道理, 你對我的惡語相向, 我不接受, 你對我說的這些話, 自然都要拿回去, 這不就等於是罵了你自己嗎?"

1.常受別人氣的叫 "庸人"
2.自己愛生氣的叫 "俗人"
3.讓別人生氣, 自己卻不
  太生氣的叫 "偉人"
4.不論別人如何氣你,
   能淡然處之的叫高人"

南生對余光中和此文,寫道:

我欣賞喜歡余光中老師寫文的的左手,不懂得欣賞他寫詩的右手。這是興趣所使然,不是他寫得不好。

不生氣就是不給人感到難過和痛苦,對自己,對對方都有好處,是一種佈施,一種功德。不快樂是病源,我們何必要製造病源呢?
我覺得鼓勵生氣好得多。微笑又比發怒好得多。鼓勵和微笑,會令人喜歡。我是一個有點 |“大男人主義的人,所以,我喜歡粵曲大戲,
喜歡戲裏頭,溫柔嬌媚和有情趣的花旦,也喜歡唱粵曲,甚至有個時期,粉墨登場。哈 哈!

不過,個人有個人的修養。我的修養有限,有時看不慣,也會生氣或不出聲。不出聲,把氣積在心裏,也是不健康的。 
為健康,少生氣,大家一同快樂,共勉之。
劉南生

南生:

你對生氣和不生氣寫的好。
不生氣是一種涵養,
你說 不論別人如何氣你,
   能淡然處之的叫高人
殷海光老師有志不得伸,是一種痛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點不容易。
跟殷海光在一起相處的日子,不過我沒有感覺過他愛生氣。
他是自由鬥士,不錯。
他對政治不滿,是事實。但是他在家庭中,能夠維持的很和善。
他有學生來時,殷師母,從不會過來打攪。在他家吃飯的時候,飯菜擺到桌上,殷師母來到前,他不開始先吃。他有君子之風。
他對女兒非常的慈愛。
他深思的時間多,他自己蓋了一座小假山,還有流水,他說,那是他一手造出來的。他可以在那裡默默的思索。他是一位哲學家。
他的理想是造一個好人村。他說這樣聚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一起生活,是人生的一個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討論學問。
至於李敖堅持不生氣, 對付敵人, 我要罵你, 逗你, 氣死你, 但是我自己絕不生氣, 祇要我活的比你好, 比你長久, 我就贏了。
這種贏法,我不敢恭維。
我覺得,人跟人之間,只有互相尊重,才是相處長久之道。而它的原則是淡如水。意見不同,沒有關係,能夠溝通,最好,不能夠取得共識,那麼好言好散,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走各的路。何必說氣人的話,令別人生氣,有什麼好處?
再談   祝福
安好
和芳上。14.1.18.



和芳:

你很幸運,有機會接近殷海光老師,潛移默化,必定受惠良多,難得, 難得。

記得中學時曾念過梁啓超的一篇文章,說人可以分成  "圓形”、“方形”、和 “尖形" 幾種。
 “尖形"人說話,處處令人難受,不懂得 “互敬互重” 的重要性。不懂得 “勉勵” 比 “埋怨” 好, “微笑” 比 “生氣” 好。這種人,很難成為好友;萬一,結為夫婦,就更難度日了;相處一起,很難有快樂日子。

要相處的和諧、快樂,不能單單要對方改變,而不知道自己在對方的眼裏,也有很多缺點,對方也要你改變。要進步,最好就是先改變自己,不是單求對方改變。不少離婚案件, 都是夫妻間不能溝通所致;不能溝通,主因就是缺少涵養,容易生氣所造成。有人說,選對象,最好就是在麻將桌上選,看看他輸了錢的反應如何。輸了錢容易生氣,或諸多埋怨他人的人,最好不要選。我認為很有道理!

劉南生 

南生:

擇友而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尤其夫婦更是重要。遇到了尖形的人,還是避之唯要。
你說的很對“要相處的和諧、快樂,不能單單要對方改變,而不知道自己在對方的眼裏,也有很多缺點,對方也要你改變。要進步,最好就是先改變自己,不是單求對方改變。不少離婚案件, 都是夫妻間不能溝通所致;”
我在診所20年的經驗,看出不少病人受到家庭糾紛爭吵不休,有些鬧成離婚的現象,有些實在不必要離婚,只要雙方有感情,都有溝通的餘地,要改變的地方,自己先來改變,不能夠只是期待對方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就勸解言歸於好。可是有些還是分手好,否則一輩子拖下去,有可能夫妻雙方連帶小孩都受罪,甚至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變成了全家都受到毀滅。
要對方改變不大可能,所以只有自己先來改變。
是的,跟殷海光能夠有一段時間積極的相處,是很幸運的事,另外的一位老師是鄭震宇老師,他們給我很多的影響,我對他們很感激。
事實上,我們這一代的同學都是很幸運。我們所以有今天,除了幸運外,還得要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們更該繼續不斷的努力,同心合力的來奉獻,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祝福   安康   和芳    15.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無能卸責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

余虞對話 24.12.24. 無能卸責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圖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