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前後受敵為國捐軀的聶士成 虞和芳 30.1.18. 發佈

前後受敵為國捐軀的聶士成     虞和芳             30.1.18.           發佈


他談到聶士成              30.1.18.

我們在寫中德關係的書時,每當他在德文書籍中,提到一位中國人物的時候,告訴我,要我查中文這位受到德國學者提及的中國人物。出現的名字,多半都是用英文字母的拼音,使用當時流行的翻譯系統,跟現在的拼音不同。
因為那種的拼音系統,我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做事時,得要知道,因此不少人物,即使現今不用這類系統,我多半都能夠解析出是哪一位人物,用中文找出他的資料。這是我們倆人合作時的必要工作。                   30.1.18.           

他在Muehlhahn的書中,看到聶士成的英文名字,要我找他的資料.
我曾經聽過他的名字,所以知道中文該怎麼寫.否則有時只有英文名字,不知到底是指的誰.有時很難找到中文名字.
不過這次很簡單,我找到了20篇有關聶士成的文章,參考後,寫下他的傳記.
聶士成不但是一位有才華,有勇有計謀的將軍,還與中德關係有關的人物.
他的軍營聘用德國講師教練庫克,購買德國軍火武器
他的最後一場作戰,是受拳匪亂之亂,引起八國聯軍在八里台的地方與德軍作戰. 德軍作戰指揮庫克認得他,勸降,他不肯.他被日軍殺死.庫克將他的屍體以紅毯包裹,致以軍禮,然後將他交還給清軍.
現在要他找出中文所寫庫克的德文名字.
兩人這樣的合作,才是互相補充. 4.2.14./7.2.14.

前後受敵為國捐軀的聶士成     虞和芳       4/2/14

聶士成是清末的勇將。他的一生事蹟,可歌可泣。 
下面將所得到的資料介紹如下:
聶士成(1836年-1900年), 安徽合肥人,清朝将领。母親有烈女之風,70歲時仍能和鄉裏青年一起練武。在母親的鼓動下,聶士成離家行武。他在李鴻章創建的淮軍中成長,勇猛異常,生死不顧。聶士成平定太平軍、捻軍有功,授予「力勇巴圖魯」勇名(巴圖魯是指勇士,為滿洲傳統封號之一, 後來成為清朝時期賞賜有戰功之人的封號) 
聶士成與王孝祺(?—1898,本名德胜,安徽合肥人,清朝将领)。章高元(1843年-1912年)並稱「淮軍後起三名將」。
聶士成與中法戰爭
光緒十年(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聶士成奉命率軍赴台,授山西太原鎮總兵。
1
聶士成與甲午戰爭
1894甲午戰爭,聶士成隨葉志超(?-1901年字曙青,勇號額圖渾巴圖魯,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 援朝鮮,駐軍牙山。聶士成對葉志超說:「海道既梗,牙山絕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勢便利,戰而勝,可據以待援;不勝,猶得繞道出也。」葉志超聽從。日軍攻成歡,聶士成戰敗,退到公州,但葉志超已棄守公州,兩人退守平壤。葉志超偽稱成歡一役獲勝請功,得賞銀二萬犒軍,任平壤總統統領各軍。
聶士成於遼東大高嶺一帶,堅持10晝夜不言退,阻擊日軍,是清軍中惟一打勝仗的部隊。擊斃日軍將領富剛三造,取得清軍為數不多的幾場勝利,戰後,聶士成由總兵升爲直隸提督。
聶士成與八國聯軍
pastedGraphic.png    pastedGraphic_1.png
     
  聶士成在天津殉難紀念碑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改革陸軍軍制訓練新軍,北洋陸軍改為武衛軍,聶士成所部為馬步軍三十營,駐紮蘆臺,按德國軍法操練,並提拔當時的張作霖。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等地迅速發展,聶士成力主鎮壓。4月,義和團破壞保定鐵路,530日,聶奉命保護蘆保、京津鐵路。義和團燒毀黃村鐵路,聶軍小隊前往阻止,被義和團迎擊,傷數十人。之後義和團三千人毀廊坊鐵軌,聶士成率軍前往,遭義和團襲擊,聶軍還擊殺死義和團五百人。當時掌政之端王載漪、大學士剛毅等人下旨嚴責聶士成。直隸總督裕祿命聶士成回蘆台,聶士成率軍回天津。當時天津有義和團二萬多人,常擊殺武衛軍士兵,聶士成不敢反抗,但聶軍與義和團的讎隙更深。軍機大臣榮祿害怕聶軍嘩變,冩信安慰聶士成,稱武衛軍軍服西化,容易被誤會。聶士成回信稱:「拳匪害民,必貽禍國家。某為直隸提督,境內有匪,不能剿,如職任何?若以剿匪受大戮,必不敢辭。」
6月,聶士成率所部守衛天津楊村一帶,與義和團一起阻擊欲入京拯救使館區的八國聯軍先遣隊,清軍與聯軍互有死傷,而義和團則被聶士成派上前線,遭聯軍機槍掃射,
撤回時又遭聶軍機槍掃射,死傷慘重。由於京津鐵路已被義和團破壞、八國聯軍先遣
2
隊不擅陸戰、聶軍裝備精良(配有德製重機槍),聯軍無法前進只能後撤,清廷稱此役為廊坊大捷。但裕祿將之歸功並大賞於義和團,而聶軍則分文無賞。
79日,聶士成在天津城西八里台據守,八里台陣地正面的德軍指揮官庫克認出了聶士成,因爲他曾在聶軍中當過騎兵教練。庫克派士兵充當軍使,要求聶軍投降。但是遭到拒絕。日軍偷襲聶士成背後,聶士成身穿朝服騎在馬上、目標過大,被日軍擊斃。聶士成戰至全身破碎。義和團本要戮聶屍,因聯軍追至才倖免。那是庫克跑向陣地,扯來一條紅毯子,蓋在聶士成破碎的身體上,德軍將他的屍體裹好。庫克以德國軍禮向聶士成禮敬後,命令德軍士兵把聶士成的遺體交還給清軍。
清廷朝議賜恤,載漪、剛毅力阻,後來清廷下詔稱聶士成「誤國喪身,實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
1905清政府立碑紀念,花崗石砌築基座,高2.4米,位於天津八里台以南(今天津市南開區紫金山路與衛津南路交叉口)。諡號「忠節」。碑正面刻「聶忠節公殉難處」,兩側立柱上刻「勇烈貫長虹,想當年馬革裹屍,一片丹心忍作怒濤飛海上;精誠留碧血,看今日蟲沙歷劫,三軍白骨悲歌樂府戰城南」,橫額為「生氣凜然」
1984年復立時,碑文僅留「聶忠節公殉難處」七字。
2000年是其為國捐軀100周年,天津市政府在原聶公碑所在地建了一個高418米的聶士成銅像,鐫刻:將軍驅騎刀光寒,一躍橋頭此生瞻。聶公當年激揚處,多少青松配雨寒

所以稱聶士成為前後受敵有幾種原因:

  1. 聶士成是一位難得的忠臣,直說直做,不會搞詭計,不會跟人爭名利。這正是他高貴處,然而卻時常處在被人推來推去的迷霧中。
  2. 聶士成在中日戰爭時,有戰功。日本人恨他。
  3. 清政府內部權力轉移變化。這使得他先授命平拳亂,這也是他的本意,後又得到命令支持拳民,抗八國聯軍。他為朝廷反對他的人所恨,又為拳匪所恨,因他揭穿拳匪所做刀槍不入的詭計,知道拳匪不能救中國,只會把中國搞的更紛亂更弱,他曾剿滅拳匪無數。
  4. 他犧牲時,前有八國聯軍,後有日軍,又有恨他的拳匪,前後受敵而傷亡。

參考資料:
Klaus Muehlhahn: Herrschaft und Widerstand in der “Musterkolonie”Kiautschou
聶士成《东游纪程.日知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文參考引用如下網站:
http://www.mdc.idv.tw/mdc/beiyeng/p5.htm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907/0710_2664_1243074.shtml
www.qidian.com.tw
www.washeng.net/HuaShan/BBS/junshi/b5current/14551.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無能卸責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

余虞對話 24.12.24. 無能卸責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圖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