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社會心理學的自利性偏差 Self-serving bias 虞和芳 3.1.22.發佈
社會心理學的自利性偏差 Self-serving bias 虞和芳 3.1.22.發佈
在社會心理學中,自利性偏差是一種自私偏見,人們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本身的人格特質,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環境影響。這描述出一種傾向,將自己在懷疑的情況下的成功歸因於內部原因(例如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更多外部原因(情況、機會等)。
個別原因
自我形象積極的捍衛
通常,他人的行為是基於別人的性格特徵,而自己的行為是基於特定情境,即所謂的行動者-觀察者分歧。然而,如果自己行為的結果為失敗,自尊支持扭曲有助於保持穩定、積極的自我形象。這種認知扭曲特別用於避免認知失調,即當洞察力威脅到即使加大努力也無法避免新的失敗。這種情況,績效不佳的內在原因就會得到認可,有助於動力加倍努力。
自我表達
將原因歸因於為自我價值的第二個原因是希望自己和他人都以良好的方式出現。任何得到不好結果辯護的人,都喜歡找藉口。如果這是刻意和系統地完成,可以稱為印象管理。
對以往成就的了解
能夠應付一項任務的經驗通常表明,成功是由於內部因素,失敗是由於外部因素。(參見 歸因原理)。
避免無助
在防禦性歸因的幫助下,可以減輕讓人想起自己死亡的災難、疾病或犯罪的經歷或報告。任何說服自己這樣的悲劇只會發生在那些為他們自己做出貢獻的人身上,例如因為他們是壞的、粗心的或愚蠢的(Melvin Lerner的“正義世界假設”),就會產生能夠影響此類事件發生的錯覺.受害者責備自己,因為他們可以注意防止將來發生類似的事情。局外人責怪受害者,因為他們可以相信他們對此免疫(受害者貶值)。
例子
在職業運動員中可以找到以下歸因模式:
成功更可能歸因於自己的表現,失敗則歸因於無法控制的原因。
有經驗的運動員比經驗不足的運動員更容易承認自己的失敗;個人運動員比團隊運動員更傾向於自我的歸因。
學童和學生在通過考試後將其評為“適當的表現衡量標準”。然而,在成績不佳後,他們傾向於將考試評估為“不公平”或“不代表材料”。
離婚婚姻的伴侶往往將婚姻的失敗歸咎於另一方。
當他們的公司失敗時,管理人員更有可能責怪員工或外部公司。另一方面,員工往往將責任歸咎於公司管理或外部影響。一般而言,管理者傾向於將成功歸因於內部和可控,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和不可控。
研究
波茨坦大學社會心理學家 Barbara Krahé 介紹了她對該領域研究的概述如下:
“記錄成功和接受失敗是對你自己的自尊有許多後果的經歷:它們支持或威脅個人需要以最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 “自利偏見”研究試圖提供證據,證明人們將失敗歸因於外部原因,將成功歸因於內部原因,以捍衛和鞏固他們積極的自我評估。然而,這個在“常識”中如此有理有據的假設並沒有受到質疑。”
- Barbara Krahé:Potsdam波茨坦大學
在她 1984 年的出版物中,此出版物於 2010 年由Potsdam大學重印出版,其中,Krahé 處理了歸因理論中偏見的概念化、信息理論替代解釋、觀察者的因果歸因等問題。觀點和自我服務偏見研究的理論缺陷。
進一步的了解,可參考下面的有關心理學的主題
Confidence
Dunning–Kruger effect
Grandiose delusions
Haughtiness
Hubris
Icarus complex
Narcissism
Overconfidence effect
Vanity
Attribution (psychology)
Choice-supportive bias
Cognitive bias
List of cognitive biases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Marking your own homework
Omission bias
Optimism bias
Positive illusions
Social projection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羅馬革命推翻王朝的起源Lucretia 虞和芳 24.12.24.發佈
羅馬革命推翻王朝的起源Lucretia 虞和芳 24.12.24.發佈 Lucretia 是一位來自(半)神話早期的羅馬女性,是Spurius Lucretius Tricipitinus 的女兒,也是Tarquinier王室的 Collatinus ...
-
余虞對話 3.2.24.好夢成真血汗換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君說法完全對 夢境是夢規為規 世無愚翁誰移山 怪人怪事一大堆 與人相處和為貴 這是原則不能廢 與虎謀皮沒有用 喪生無義暫時退 奮勵自強虎添翼 不去殺虎虎自腿 夢是夢幻雖短暫 好夢如甘又如飴...
-
Entity實體的具體意思是指什麼? 虞和芳 11.1.24.發佈 Entity(中古拉丁語entitas,晚期拉丁語ens'存在,事物)是哲學本體論的基本術語,有兩種意義: 一方面,它描述存在的事物、實體、具體或抽象的物件。 從這個意義...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