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馬耳他的大海港風光 虞和芳 30.6.19.發佈
馬耳他的大海港風光 虞和芳 30.6.19.發佈
馬耳他的大海港,跟舞臺一樣,時常變換海景,演員,令人
久看不厭。
即使一切平靜的大海港内外,也令人百看不厭。這是大海的
自然和人工的調和。
大海港内,海邊靠近又隔海的三個小半島,首都 Valletta,對 面 Angelo 堡壘城(它是馬耳他騎士會的總部所在,上面挂著馬耳 他國旗和馬耳他騎士團旗幟),以及我們住的 Senglea 半島,三小 島互相對立呼應。Senglea 高拔海岸的 Gardjola 園内的小亭,是馬 耳他的一個標志,亭上面雕刻的耳朵,眼睛和鳥,形成觀光要地 的景點。它對峙著這兩個另外的半島,面對大海港,防波堤,由 近到遠眺無際的海洋,是一種百看不厭的風光。
馬耳他的朋友一當來到這裏的陽臺上,就流連忘返。連基金 會的一員 Dr Bisazza 夫婦來訪,到深夜,妻子說:「我真想多待一 陣子。」有次這邊的中醫中心的家屬來訪,一位六歲小孩跟她母 親說:「媽,我不要回家。」
一位大使館商業部的專員說:「看到這景致,使我對馬耳他的 印象改觀。」
這是我們千挑百選,選中的居住地,蓋起二戰時被德軍炸毀 的 17 世紀老房,加蓋頂樓和陽臺,才能觀賞到這片鬼斧神工,天 作之合的海景壯觀。
這并不是説,我們就此就處在人間天堂,無憂無慮。憂慮是
多多少少永遠跟隨著每一個人,如影隨形。
今天上午 10 點的時候,從陽臺看出去,忽然看到不少的帆船, 出現在大海港内。
從陽台往出去,左邊是首都,右邊是 Angelo 堡壘,可看到上面挂的兩個旗幟。 海港内的一些帆船無聲無息,無烟無廢氣,小巧玲瓏,像大蝴蝶 的翅膀,可愛極了。
我連忙將它照相下來。
這麽多的帆船,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每年會來馬耳他相聚會
一次,這是宇宙物以類聚的可愛處。張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
些嗜好此運動的人,要遠隔重洋來此相聚合,有來自美國,加拿
大,英國,有來自俄國,瑞士。算定好日期,來到馬耳他的大海
港相會。有些前幾天就到達。
我看到此景,連忙爬到最上層樓,那裏可以看到 Gardjola Garden 之外的地方。
可以看到 Gardjola Garden 的小亭和在港内停泊的船隻,以及 穿插在港内的帆船。
今天還有一艘游艇停泊在對岸,相形之下,帆船是小得很,
也很難控制,要認得風向,懂得張帆,才能行駛自如。這些帆船
穿插在大海港内航行,不會跟別的帆船相碰,説明技術之高。
對面首都每隔 10 分鐘會放炮一聲,表示歡迎。午飯后不久, 它們幾乎全部駛出大海港。剩下在伸出海外連接防波堤鐵橋上 6 個白色的帆布小帳篷,它是爲這些帆船搭設來的。
大海港依舊,美麗沒有任何聲響的帆船,就在午飯后,沒有
注意的時刻,紛紛遠離大海港。這是曲終人散的一景。
人生中有好多的熱鬧場景,但是不管多麽熱鬧的場景,都會
有分散散開的一日。
在我們離開人世后,這個大海港的怡人風光,還會依舊。 能夠有多久?不知道。 大海港是自古以來,馬耳他海邊兵家必爭之地。1565 年,馬
耳他騎士團的 Great Siege 戰勝了土耳其的侵入。法國大革命后, 法國人占據馬耳他,實行搶奪教會財產,虐待馬耳他當地人的政 策,馬耳他人,起來反抗,驅逐法國人。英國來協助,馬耳他成 爲英國的占領地。
二戰時,意大利,德國大舉轟炸馬耳他大海港,要打通在非
洲戰場的供給基地。
此地被轟炸的滿目瘡痍。馬耳他和英國堅決堅守,才未失陷。 -247-
德國隆美爾將軍在非洲抗英國蒙哥馬利將軍,得不到應有的支援, 衹得退守返回德國。
那時烽火連綿,死傷無數。 被譽爲「地中海心脏」的馬耳他,在 1964 年 9 月 21 日獨立。 現在馬耳他二戰后似乎維持和平,不過非洲一有不安,如利 比亞的戰亂,第一架飛機就逃到馬耳他降落,就會有許多特殊事件發生,如難民潮的來到。
看到大海港時常來往的軍艦,昨晚和今天早上的直升機和三
條軍艦的追逐某個物件,可以預料到,有不少的防禦措施在暗地
裏進行。
世界會如何發展,很難預料。
以前中學時讀到的世外桃源黎巴嫩,它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 又有内亂,曾幾何時變成戰區。情況成了 180 度的轉彎。
馬耳他居歐非要道,歷史上也備受戰患。 這份眼前的歌舞平和氣氛,會隨著時事的變化起了波動。 儘管如此,能有目前的安定,也是一件值得感恩感激的相遇。
17.10.15.六
稀有的絕密照片 虞和芳 30.6.19.發佈
稀有的絕密照片 虞和芳 30.6.19.發佈
中國有一句俗話:從小看到老。
請仔細觀看,能否從下面的照片中,看出一些人物,從小看到老的端倪出來?
我把這些圖片,拿給Stefan看,他有特殊的對照片認出地點和人物的本領。他一再看出作家,記者在書本和報章雜誌中,對人物和地點混淆的報導。
果然他從照片的背景,穿著,小時候的長相,看出絕大部分是哪些人物。
我因為認得中文字,當然一讀,就知道是誰。
下面回覆瑞明的信中,有一幅很有趣多半沒有人見過的母親和子 女照片。請勿看中文字,猜猜看,看能猜對幾位?
瑞明:
感謝寄送這些名聞四海,在歷史上不會被淡忘的人物,母親和兒子/女兒的照片。真是從未見過。https://mp.weixin.qq.com/s/pP_ZY8WVCQcVbf3WFF-VtA
其中完全母子不相應的是史達林。他的母親那麼的慈祥,可是兒子的樣子就是兇巴巴。 祝福
安康
和芳
30.6.19.
去看南華大學來的學生 虞和芳 30.6.19.發佈
去看南華大學來的學生 虞和芳 30.6.19.發佈
早上醒來時,我想,底樓(台灣稱為一樓)的廁所沖水有問題的事,該怎麼修理才好?那裡的淋浴處修理好了,可以用。
底樓有五位男生分別睡在兩間不同的房間。雖然他們可以在子揚老師睡的一樓套房上廁所,但是這樣上下樓,又吵到他,很不方便。
底樓那裡的廁所,這次為了南華大學師生來,修理了好幾次,換了新的沖水器,可是還是漏水。每次來人都說,沒有問題,技工走後,問題照舊。
昨天南華大學師生到達前,我又試過一次,還是漏水。我就關上那個水源。
子揚來後,我打開水源,給他看漏水的情況,他要我關上。
可是這不是辦法。廁所一定要修理好,能夠使用才行,但是誰來修理?
這件事很使我傷腦筋,昨晚也曾夢到此事。
今早7點起身,第一件事,我就下樓去看廁所。
為什麼修理的人說他修理好了,他一離開,就又出問題?是我按沖水的地方,方法有誤?還是另有原因?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
上次那人再來的時候,很不滿意,說他換了新的零件,怎麼會有問題!?那人說,新的零件,要有適應的時間。
他沖水給我看,水是能夠止住。
而他離開後,沖水還是有問題。
這是使我很傷腦筋的事。
今早我下樓時,師生沒有動靜。我想他們都還在睡覺。他們從台灣來,路上花了21小時,一定很累。
我到那個底樓廁所去看,門是開著的。我就打開,卻有一位男學生在裡面。
我嚇了一跳,原來他是在清理廁所。我說,這個廁所不能夠沖水,所以我拿了一個桶子盛水來,至少等人來修理好之前,可以用桶子的水沖馬桶。
那位學生說,只要把沖水那裡的蓋子打開,它就能夠止住水,使用。
他說有一個水桶放在裡面也好。
我出來時,發覺大門是開的,有三位學生站在對面張望。
我說旁邊的小亭叫Gardjolar Garden,可以到裡面去散步。
我想,所以他們不敢離開大門,是擔心關上門後,進不來了。他們不願意吵到子揚老師的睡眠,所以只是對著門看。
我說他們若是因為沒有鑰匙進來,可以拿子揚老師的鑰匙去Ironmangery重新打一把鑰匙。或者進不了門,就敲門,我會給他們開門。
男生們好動,精力比女生們足,所以早起就出門觀看。
今天的風大,我站在門內對話,有穿堂風,頭部感到不舒服。
說完話後,我上樓。
不久聽到下面女生們的動靜。
他們吃早飯,10點後一切又寂然。他們一定出門了。
下午兩點,他們回來了,屋子裡面又有人聲。
現在是下午三點半,外面傳來很大的音樂聲。
馬爾他的夏天,外面常會有各種活動,音樂聲音不絕於耳,有時到半夜才會寂靜下來。
今天風大,在陰涼處會受到穿堂風的侵襲,在太陽下,會低估太陽的熱力。昨晚我交給子揚老師鑰匙的時候,同時給他兩個不同程度的防曬的膏,20,和50。Christoph自己是醫生,可是今年復活節來度假的時候,在海邊散步,就受到日光的照射,而皮膚發痛。S連忙去藥房給他買了防曬藥膏。
它們幾乎是全新,這次正可以拿給學生們用。
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南華大學12位師生今天下午抵達 虞和芳 29.6.19.發佈
南華大學12位師生今天下午抵達 虞和芳 29.6.19.發佈
前後花了三個星期的準備,今天下午南華大學12位師生在一點半抵達馬爾他機場。
S說在他們來之前,他要來視察房間,看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
每間房間,他都改變了一些床鋪的安排。這樣是看起來雅觀一些。
兩人都弄得筋疲力竭。今早我四點半就起來,中午也沒有時間睡覺。
上午在工作中,電話鈴響了兩次,一次我去底樓接,因為我剛好在底樓聽到電話鈴聲響,我拿起聽筒時,對方電話掛斷。一次是在Studio,聽到電話,我連忙上頂樓,是Schmitt來的電話。
他說Hannover仲介人,寄來的資料收到了,問要不要轉寄給我們。我說不用,謝謝他,對方也給我們以Mail的附件附上。Schmitt說,今天週六,有8位翻修人員,來Schweckhausen工作。四個屬於Marx,四位屬於Siebert的公司。
自從S催促建築師Beltz後,他訂了一個工作時間計畫。這是必要,否則古堡牆壁的翻修到年底也不會完工。
下午兩點後,我不時的到前面陽台上面往下看,大約兩點半的時候,看到一輛長型的汽車用Blincke做記號要停車,可是後面跟隨好幾輛車,它不便停下,就左轉。
我想一定是他們抵達。
果然看到幾位學生來到,我從陽台上叫他們。說我馬上開門。
看到一群學生,似乎並不齊全。
子揚老師說,還有一部車等會就會開到。
要他們趕快進來。
不久另一群學生就也來到。
我告訴他們,男生五位睡樓下。女生六位分別睡一樓和二樓,各三位。他們每人進入自己的房間,休息洗塵後,子揚老師帶他們來樓上。我們大家一起在頂樓,聽到對面首都四點時放一聲砲的聲音,Charly問,為什麼?Stefan說,是要讓你們嚇一跳。說的我們都笑了。
子揚老師說,半個小時後,他來樓上看我們。
學生們,我叫他們從會議室一人拿一個杯子上樓。
S拿出好幾把椅子,大家坐在前面陽台,一邊喝飲料,一邊聊天。
每位學生自我介紹。坐在我和子揚旁邊的說,他叫Charly,是歐研所的學生。後來他又說他叫David,他英文說的不錯,11個學生,大致有了一個印象。
我解釋一下Valletta,那裡有拿破崙短期居住的地方。談到Gozo,講到荷馬史詩的Iliad和Odysseus。談到奧迪賽在Gozo被仙女Calypse羈留了十年。
談到馬爾他荷馬稱讚它為地中海的肚臍。它是歐洲和非洲必經的要道,又談到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和德國的隆美爾將軍在非洲的作戰。後來隆美爾因為加入反希特勒的行列而被迫自殺。,大家一邊喝飲料,一邊吃花生。
五點他們下去,子揚老師說,要準備晚飯。
本來子揚老師一到,就要去購買東西,我說今天是假日,店舖不開,他不知道這事。
幸好,我昨天為他們購買了食品。子揚立即把肌肉解凍。
我把樓上冰箱,明天要烤的雞腿,拿一隻到樓下,他們人多,需要多一點的肉食。
方才9點,子揚帶幾位學生到對面走動。
我交給他鑰匙,試了一下,能夠開啟。
我問他們,晚飯吃的如何?子揚說,他做了啤酒雞,加上花椒,他說肌肉好嫩。
他很會燒菜。看到這些可愛的學生,挺能幹的,一位有了wifi的密碼,其他的學生,也都連上無線網路了。
夢到電腦上看到的資訊 虞和芳 29.6.19.發佈
夢到電腦上看到的資訊 虞和芳 29.6.19.發佈
夢中在電腦上看到一則資訊,跟我們似乎有關。那是登出,住在一個旅館內。
我把這個資訊複製下來在電腦上,以便工作時寫下這一件事。
但又覺得這種複製可能是一個夢,那麼這些工作就全浪費掉了。
夢中我們就真的到了一家旅館,跟S到的一家訂好的旅館,我們並沒有訂同一個房間,各訂了一個房間。
他的房間有號碼,我的房間沒有,只有一個“一般”的代碼。
我看到一些好像是顧客的樣子,又好像是旅館的櫃檯人員,穿流在旅館中,想要問詢,這個“一般”的代碼,指的房間是在哪裏,它代表什麼。但我想,他們可能也不會知道。整個夢境就結束。
這個夢代表什麼?
我想,它跟Hannover的一家要出售的大房子有關。
這個房子不便宜,可是有4.9%的租金。然而加上6%的仲介費和税,notary公證人的手續費,就有額外的12%的費用。換言之,前兩年的租金收入,全部付在這些手續費上。
而目前找不到又便宜又好又有5%Rendit租金收入的房子。在大城市,如柏林,慕尼黑,若有3%收入的租金就已經不錯了。唯一的好處是10年貸款的利息也低,約2%。
金融界其它債卷的利息收入,德國國債,幾乎是0%,其它國家的債卷只有1%的利息。股票市場動盪不安,很不可靠。這是為什麼幾年來,大城市的房地產暴漲的原因。另外一方面,這種低利息導致借貸高漲,私人的,國家的,歐洲和美國的發行鈔票的銀行,不用金子做抵押,沒有抵押,可以無限量的增加發行。
凡是無限量的發行,錢就沒有實際的價值,但是目前還有國家在後面做抵柱,所以國家和私人的債,比2007-2008年金融海嘯暴漲四倍。那時引起的金融界風暴,來自美國的次級房貸,至今歐美國家,以降低利息來挽救,可是金融市場沒有恢復,很不穩定。後果為了鞏固金融,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反而降低利息,來拯救,利息變成0,或是負面-利息。此即言,國家銀行這種低利息-無利息-%負面利息,隨時可以發行無數量的鈔票流行,不是金融界危機的解決方法,而使借貸更多,錢本身的信用價值減低,是一種史無前例的措施,它會造成更可怕的金融危機。這是一種惡行循環。到時候,沒有人,沒有金融機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控制它的發展,這將是跟世界大戰一樣,會帶來無限度的危機。
也鑑於這種發展,使我們和其他的人一樣,不得不購買房地產,不得不這次購買這個Hannover的房地產的話,不得不也借貸。
這會是一種好的方法,好的措施?好的決定?不知道。
因此,一方面對Hannover的那個房地產,感覺是還有可能的投資,以便有一點收入來支付基金會的開銷,同時另外一方面,它也隱藏許多危機,和沒有料到的,更可怕的隱藏危機。
該怎麼辦?
我說要設法多想想,設法跟仲介和此房子主人講價錢。他說,我們猶疑減價,在這期間別人買去,又失去一個機會。
我們幾年來尋找可以投資的房地產,很難找到。去過幾次參加強制拍賣的房地產,都是在拍賣前,原主人抽回拍賣。這是唯一可以省下仲介費的方法,也是可以買到比估價還低的房產。但是幾年來,情勢越來越壞,連這種強制執行拍賣能夠購買得到的可能性也沒有,好的房地產,在拍賣前,就被搶走。
該怎麼辦?
他說無論如何,要趕快去Hannover,一定有很多人在要搶這筆交易。
我因為南華大學師生來,不好分身,他說他就一個人先去看這個房子,以便不可又喪失一次購買可以出租房地產的機會。
這是這個夢中出現他訂的房間,跟我的不一樣的夢境。
我對這件事情,還有猶疑,而他卻不願意失去機會。他說這個週末就要決定下來。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看到電腦上出現一個提示 虞和芳 28.6.19.發佈
看到電腦上出現一個提示 虞和芳 28.6.19.發佈
上午在8點多的時候,看到電腦上出現一個提示,那是明天為St Peter,St Paul的節日。
當J在9點來工作時,我問他,明天是不是假日?
他回答是。
我問店舖開不開門?
他回答,不開。
我第一個關心的就是明天南華大學師生下午來,到。店舖不開門的話,我要趕快給他們購買週末的飲食。本來Stev這邊的Supermarket每兩個週六給我來電話,以便我在他店舖那,訂購食品。
明天應該是Stev再來電話的時候了。
那麼他會不會改在今天來電話?通常他是10點半來電話,但是若是他不來電話的話,該怎麼辦?我晚給Scott訂食品的話,可能當天不會送食品,那麼明天是假日,又不送,南華大學12位師生三餐飲食如何解決?
我們的食品是足夠我們週末用的,但是他們的不夠。
於是我趕快寫一個郵電給Scott訂食品,訂了為他們準備的麵包,雞蛋,肉,水果,牛油,油,鹽,衛生紙。最重要的是,訂了水。能夠立即喝的水,這邊的自來水不能夠生喝的。
11點時,我打電話問Scott,這次是一位叫Josef的Manage來接電話的。他說Scott的Mathew下午四點半送來。
這樣我鬆了一口氣。
而Stev十點半並沒有來電話,一天都沒有來電話。
幸虧電腦上出現這樣一個信息,才給南華大學訂到足夠這兩天的飲水和食品。
「中國, 太可怕了」 虞和芳 28.6.19發佈
「中國, 太可怕了」 虞和芳 28.6.19發佈
最近不時接到瑞明,他曾任9年中華民國駐梵蒂岡大使,和其他通信的友朋,寄來不少有關中國訊息的影片。昨天接到瑞明寄來一封
A romantic idea to solve current cross-strait impasse
給台海兩岸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
── 一個台海兩岸「復合」的浪漫想法
我給他回覆:
瑞明:
感謝寄來給“台海兩岸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 一個台海兩岸「復合」的浪漫想法。
您以歷史來分析,以雙方不同的立場來解說。
條條道來,語重心長。
台海兩岸都要共同為和平努力,互相尊重,才能雙方以和平的方式來對待僵局。
台灣最好的方法,是做一個模範的民主政治的榜樣,去除偏見,不但不可以以敵對的態度對待中國的人民和領導,而且要尊重對方。大家是一家人,為什麼不能夠以平和的態度互相對待?
而中國是個翩翩大國,想想台灣雖然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有它的優良的地方。若是相互之間,你來一句,我反駁一句,絕對達不到共識。多看看對方的好處,多想想自己的缺點,彼此努力,不可以用威脅的手段,這樣才有可能達到共識。
只要雙方有意願,和平相處,互相尊重,總可以達到台海兩岸「復合」的著想。 祝福
安康 虞和芳上
27.6.19.
今天接到瑞明轉寄一篇:
Re: Fw: An Interesting meeting at Amsterdam, Holland and got conclusion " China, terrible!”
得到的結論是“中國,太可怕!”。裡面列舉15點,每一點都分析的頭頭是道,令人只能點頭稱是。其中提到“中國近 40 年的發展, 她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 而是綜合的發展”。這點更是令人驚訝的事實。這使我想到,每次我讀到的,看到朋友寄來的資料,不管是健康方面的節目,博物院的發展,中國建築的橋樑,開闢的山路,發展農業,航天航空、核能, 電子, 芯片, 高鐵等領域的影片,都令人驚奇不已。這邊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時常舉辦展覽,文化交流的展覽,中國民間團體的書畫,工藝品展覽,看出中國不只是在科技技術上,有驚人的發展,即使在發揚中國的文化,醫學,武術,藝人的演出都是精彩萬狀,令人叫絕!
感謝瑞明和Patrick 朱寄給瑞明的這篇文章,將其錄下,與您分享
最近, 歐美一些著名大學專家學者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就中國「威脅」問題進行研討, 得出的結論是「中國, 太可怕了」!
現摘抄於下:
1. 堅持社會主義, 但不排斥資本主義, 堅持黨的領導, 但不排斥黨派監督.
2. 適用型經濟摸式, 世界罕見. 既不是公有制經濟, 也不是市場經濟, 這種混搭模式十分有效.
3. 全民愛國, 十分罕見. 他們也在內吵, 但一遇外敵, 沒人號召, 十四億人一致對外, 區區薩德事件, 讓韓國失去五分之二市場.
4. 高層一心為民, 世界罕見. 去農稅、扶貧、抗災..... 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他們盡心盡力.
5. 中國領導選拔機制世界罕見. 中國高級領導選用, 要用十多年時間考察, 沒有任何利益集團可以左右.
6. 舉國機制世界罕見. 中國想做任何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 沒有做不成的, 因為他們可以不受任何阻擋地舉全國之財力、人力、物力去辦.
7. 新一代年輕人正在成為棟梁. 在中國的航天航空、核能, 電子, 芯片, 高鐵等領域, 擔綱者平均年齡只有 39.4 歲, 他們中 40% 是回國留學生.
8. 中國有世界最完整的工業體系. 從製造一根針到製造航空母艦, 從設計到成品, 如果他們願意, 不需要任何外力.
9. 中國有龐大的金融庫存. 中國有近 4 萬億美元儲備, 購買了美債 2.1 萬億, 財政盈存, 銀行存款和其它儲備共約八萬億人民幣. 其金融現實能力是歐美日俄的總和.
10. 中國品牌創新世界罕見. 世界把個體優秀產品稱為品牌, 而中國則把一種嶄新經營模式作為品牌, 電商, 支付寶, 共享單車, 美團….. 他們在很短的時間里創造出的經營模式創造出罕見的價值.
11. 中國有罕見的宏觀調控能力. 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製造的次貸危機, 都沒有對中國形成衝擊, 而且他本身可能形成的危機亦很快被消減.
12. 中國有龐大的市場. 他完全可以靠自我消費而推動市場, 同時, 他可以淹沒他們認為有害的市場.
13. 中國把事情想到幾十後, 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中國有五年、十年規劃, 一帶一路, 可能是五十年規劃. 這種預想預判預設的能力, 是應對任何各種危機的基礎.
14. 好的決策代代相傳, 世界罕見. 在許多國家, 一個總統一個想法, 在中國, 一句為人民服務, 改革開放, 用了幾十年, 而且代代用代代靈, 周恩來的萬隆會的和平共處五項外交政策, 至今亦是中國外交原則. 這是守信負責任大國的體現.
15. 中國龐大的各方面的基礎設施發展實力, 誰亦無法撼動! 中國近 40 年的發展, 她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 而是綜合的發展, 即使不是世界最好的, 但絕對是世界最具潛力的 ..........
中國可怕的就在這些, 來自她的威脅也是這些, 如果她本身不出問題, 試問, 誰能把她擊垮? 她的成長和壯大, 誰也無法阻擋.........
Sent from the Bell Sony device over Canada's largest network.
-
跟J的一段溝通 虞和芳 28.6.19.
跟J的一段溝通 虞和芳 28.6.19.
南華大學的師生29.6.19.抵達馬爾他。為準備他們的來臨,從兩星期前就開始。
今天我打算完全弄好。
S擔心我弄不完,就跟J說,請他明天週六再來。
J不大願意。
S即說,那麼給他增加額外的鐘點費。這樣J答應,明天8點來工作。
我們給J的工資按照每小時來計算,一小時是7歐元。馬爾他的一般給這種打雜的工資是按照小時算,每小時給6個歐元。
马耳他的平均工资每月约为1500欧元,最低工资估计为每月800欧元。
特別的技術人員,如計程車司機,給公司開車,每小時老闆付6歐元,但是電工來做修理,會要求14個歐元。
馬爾他沒有規定最低工資。
聽說一般最低工資按小時給是5個歐元,付給非洲來的黑人,聽說有些公司是每小時1個歐元。
這是因人而異,因需要而定。
我們付給J的工資並不低,他來做的工作,不需要任何的專門技術,洗碗,打掃。
今天S突然要J明天週末來。他是平常週末不來,每星期1,3,5來工作,每天從9點到12點,每天工作3個小時,因此每週五付給他63歐元。
S忽然跟Joe說,明天他額外來工作,會給他加價。
我就想,加價到底每個小時要付多少錢?
我就問J,他說每小時工作要加倍,14歐元。
我就說,那麼工作一樣,卻要加倍,明天他不必來做。今天我來幫忙他工作,還是可以做完。於是曬衣服,我來曬,換床被套,我跟他一起做。
他的工作效率太低,我幫忙做,還是慢吞吞。我就說,請他快一點。
他回答,他不是機器。
我說我也不是機器,但是我的動作比他的快。
他這時候說,他不來這工作了。
既然這樣,我說好,他不願意來工作,這是他的真實願意,那麼他就不必來工作。
這時我又問他一句:你說了,不來工作,你考慮周到了?
他沒有回答。
我又問他同樣的話,他說,中午離開前回答我。我想,他來工作了好幾年,我們加過四次薪水,在馬幣時,就加過一次,改成歐元,加了一次,到5歐元每小時。然後加到6歐元一小時,加20%,兩年前,加到7歐元一小時。
這次需要他來幫忙,就因為週六是假日,他來的話,每小時漲一倍。這是“趁人之危”的行為。
我們對他不錯,他打破碗碟,從來沒有要他賠償。以前的一位來工作的婦女都自動的賠償。他弄壞東西,也從來沒有怪過他。他生日和過聖誕節都給50歐元的額外過節費用。他順手牽羊拿走的東西,也就算了。
到我們需要他幫忙時,S說額外加錢,而卻來獅子張口的加倍,那麼我寧可自己做,或是換別人來做。
中午他離開前,還給我鑰匙,說他不做了。我付錢給他。
這時我說:“我並沒有趕你走,是你自己不要做的,這點請你弄清楚。”
他說,“妳要我繼續來工作?”
我回答:“你願意來的話,可以來。”
他說:“那麼我週一照常來工作。”
我把鑰匙還給他。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跟小孩特別的學到德文過去式的重要 虞和芳 27.6.19. 發佈
跟小孩特別的學到德文過去式的重要 虞和芳 27.6.19. 發佈
起初學德文時,我都是先在心裡想中文要說的話,然後將它翻譯成為德文說出。
在Giessen Wieseck的房東有一位6歲的小男孩。
我聽他母親說,他生病了。
等幾天後,當他好轉復原後,又在院子裡蹦蹦跳跳時,我見到他,我用翻譯的德文問:你生病了?Bist Du krank?
他回答:Ich war krank。
這是德文的過去式。
他的這句話,喚醒我清楚得知這樣字字翻譯成為德文的缺陷。中文動詞沒有過去式,不會有變化。
在中文的動詞沒有過去式,而我們頂多是用“已經”,“去年“,”過去“,”曾經“等時間的字來代表,或是在敘述時,很明白,是過去的時間。
有時也用很含糊的”了”字來代表。
可是德文的動詞,過去,過去完成,現在,現在完成,多數,單數,即使假擬語氣,動詞也就跟著變化。這種假擬語氣,中文加上“若”,“如果”,“要是”,“萬一”,來代表就夠了,可是德文在動詞上,還隨著人身的變化來代表,複雜極了。
這對於我來說,是很用不慣的,雖然學德文時,學到動詞的變化,在應用時,沒有這種習慣,有時就顧不了這麼多,一切用現代式的動詞來代表。
這是習慣不同,在語言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而我第一次清楚了解它的分野時,是在跟房東的兒子對話時,覺察出來。
馬堡大學的Gaillard兄妹一家 虞和芳 27.6.19.發佈
馬堡大學的Gaillard兄妹一家 虞和芳 27.6.19.發佈
這一家Gaillard三兄妹,是我在馬堡大學時,常來往的同學。他們周末,不時帶我去郊游。兩兄弟都是學神學,哥哥學天主教神學,并沒有當神父,弟弟學基督教神學,可能猜測當了牧師或是律師。
妹妹Usular是學醫學,那時她住在Dr Cloer的學生宿舍內。
當她知道我懷孕,爲我跟Frau Dr Cloer聯係。在我生產後,她和Frau Dr Cloer到家中來看我。Dr Cloer在馬堡大學的城中,有一座很大的房子,除了自己留下一層,供她和一位神學教授辦公外,她還有一棟私人別墅。她曾給我一個天主教組織的獎學金。
後來我們搬家到Freising,每次為論文向Heilruth教授請教,北上到馬堡時,Dr Cloer邀請我住在她辦公室的臥房。她有一位用人Maria,為她燒午飯,整理她的房間。
Gaillard兄妹還帶我去過他們父母家。好像父親是一個法官。母親小小的個子,人很善良。
Usular沒有男朋友,母親警告,切不可以跟有婦之夫搞上關係。
她要期末考時,非常的緊張,不敢去考,害怕通不過。我在一旁安慰她,給她打氣,說她一定會通過考試。她放棄的話,才等於自行自願通不過考試,這點絕對不能夠做。
於是她受到鼓勵,參加考試,通過了。
她告訴我一個好可惜的消息。他們班上第一名的女生,通過考試后,開車出車禍而死亡。真是不幸。
她醫學院畢業後,讀到,在Giessen大學醫院,徵求一位醫生。她想去應徵,又怕不會錄取。她的兄弟來找我,要我在心靈上支柱她,要去應徵,不可放棄機會。
我又給她鼓氣,說她一定會通過,不用害怕。我也陪她去interview。她通過了!我們都好興奮。她就在Giessen醫院做事。
當我們後來又搬到Giessen城住的那段時期,她不時的來訪,幫忙我將繪畫貼在墻上。
在我離開Giessen前,我們還見過面。她很煩惱,沒有男友,她說她這一輩子,不可能結婚了。
我説她那麽能幹,那麽的善良,一定會找到如意郎君。
他們一家都很善良。
後來聽説她結婚了。
搬到馬爾他後,一位當初也住在Dr Cloer學生宿舍的Schulz帶女兒來訪。她說Dr Cloer過世,把她的那棟大樓送給一位韓國人,那位韓國人要在韓國傳播天主教。
時隔近50年了,不知道Gaillard三兄妹的情況如何?
心中很惦念他們。衹有遙遠的爲他們祝福。
因早產住進馬堡大學的醫院 虞和芳 26.6.19.發佈
因早產住進馬堡大學的醫院 虞和芳 26.6.19.發佈
我的第二次懷孕,因為會太早產,醫院立即把我留下,給我吃藥,不允許我上下床走動。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我都是處在昏昏的狀況下,最後幾天,允許我下床,可以到醫院前面的園地走動。加利帶威禮來看我,威禮指著我的大肚子,我告訴他,肚子裡面是他將來的小妹妹。
後來情況穩定,我才返家。
馬堡大學的婦產科有一個慣例,凡是到那裡生產的婦女,在產前,要把陰道劃開,以免生產時,陰道破裂,不容易處理產後護理縫合。
可是當我再次陣痛,走進醫院時,等醫生來到,還來不及給我割劃陰道,威英就出生了。別的住院做媽媽的產婦,就說,可能我是在馬堡婦產科醫院,唯一一位沒有被割破陰道的母親。
因為這是二產,有了經驗,就不至於跟一產時,一切是陌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時,那麼的難以承受。馬堡是一個大學城,氣氛跟三十公里之外的Giessen,完全不一樣。
我是馬堡大學的學生,這是大學的醫院,在馬堡的產科醫院,我受到特別的照顧,兩人一間房間,不用加價。
婦產科的主治醫生,是位女醫生,才三十歲左右。別的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都來找她。
那時有一位產婦,生下的小孩患有Rh溶血病。
我看到那位嬰兒,臉上發黃,一動不動的躺著,母親非常焦急,這是Rh溶血病的嬰孩患上黃疸病。
聽說主治醫生給予指示,全身換血。
至於那位小嬰孩是否得救,並不知道,但是看到的這一景,使我難忘。
Rh溶血病的患者,並不是太多,父母第一胎一般來說,嬰兒不會受到影響。
錄下百度百科對此病的敘述。
“一个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父亲的后代,就有可能遗传父亲的Rh阳性血型,并在出生时发生危险,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些Rh阳性的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亲血液里,而这些具有Rh抗原的胎儿红细胞对母亲机体来说,是外来物,母亲身体试图通过产生抗Rh的抗体来排斥这些外来物,这种启动的母亲免疫反应称为致敏。
第一次怀孕时,对Rh阳性血型的胎儿危害很小,这是因为通常在母亲产生致敏前,或者至少在母亲产生适量的Rh抗体前,孩子已经出生。然而,一旦致敏发生后,母亲一生都会不断产生Rh抗体作为其血液的一部分。在以后的每次怀孕中,母亲的Rh抗体就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所以以后每次怀孕,孩子患严重Rh溶血病的风险就越来越大。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母亲的Rh抗体就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婴儿发生Rh溶血病。“
”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脐静脉穿刺术成为Rh溶血病治疗的主要成果。有死亡高风险的严重患病胎儿可以早在孕18周时通过脐静脉穿刺术输血获得治疗。现在90%以上的Rh溶血病严重患儿经治疗后都存活下来。”
******
而那時還是在1969年。
醫學在這五十年的期間,也是在不斷的進步。
我們生下五官俱全,不但存活,還生長在20-21世紀,看到科技的長期進步,這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中國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精神,發揚光大的話,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更完善。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當學生同時做媽媽 虞和芳 26.6.19.發佈
當學生同時做媽媽 虞和芳 26.6.19.發佈
離開慕尼黑後,我們到Giessen學校註冊和上課。
加利赴德國深造,在Giessen大學修博士,他從台灣拿到DAAD獎學金,這個獎學金是相當的優厚,不但供給他來回台灣的機票,結婚的人,還有補貼。記憶中,那時單身的學生,每個月500馬克,夫婦800馬克。
我在比利時Aucam的獎學金,匯到德國,這樣兩人的生活,省吃儉用,沒有問題。
加利德文考過了,我在Giessen大學,註冊後,還要繼續在那裡唸書,就要上Giessen大學的德文課。
而我懷孕了,幸好大學有學生的保險,不用付懷孕生產住院的費用,這給我們減少很多的經濟和心裡負擔。
在7月底我生了威禮,這對我來說第一次經歷到生孩子。在醫學並不發達的時代,生一次小孩,等於出入一次鬼門關。
從半夜陣痛開始,住進醫院到下午2點生出小孩,足足有十多個小時,是一生中,從來沒有遭遇到的苦痛。這種疼痛連到脊椎的痛,把我折騰的死去活來。想到母親當時生我們所經歷到的痛苦,子女真是要感激,想到“養兒方知父母恩”,一點不錯。
最後我被送進生小孩的房間,那裡有醫生接生的護士,她是一位年長的德國婦女。和藹可親,她擔心我聽不懂德文,她知道什麼是關鍵,在關鍵時刻,要我用力,她跟我一樣的做出使勁用力的臉色神情,這樣兩次使勁,沒有結果,我感到筋疲力竭。她要我休息片刻,然後又跟我一塊出力的再做第三次努力。這時生出了威禮,我聽到小孩的哭聲,身上的陣痛在嬰兒出生,立即完全停止。
護士連忙拿給我看,包住的新出生的嬰兒,這是一位男孩。
別的護士,照顧嬰孩,給他穿上我為他帶來的浴巾和包住的大枕頭,他手腕上有一個珠子串連,上面的珠子有他德文的Ueli Pen的名字串連。
嬰兒又被抱走。這時那位接生婆在設法幫忙我輸尿。我膀胱膨脹,但是受到生產,一時使不上勁,她只好用輸尿管把尿輸出。
我被推到住院室,那裡有五,六個母親住在一間大病房。
當護士抱小孩來吸奶的時候,說母親餵奶可以增加生孩子後的子宮收縮。
我看到通知我,小孩脖子上長的一個包。
5天後,出院,我們用那個枕頭抱著小嬰孩返回Giessen Wieseck的家。這個枕頭是鵝毛枕頭,軟軟的,包住嬰孩。
德國人的這種想法很周全。
印表機半夜自行操作 虞和芳 26.6.19.
印表機半夜自行操作 虞和芳 26.6.19.
半夜聽到印表機在運作,有印東西的聲音,機機的聲音,我被吵醒。天色仍然是黑的,是幾點鐘了?我以為是S起身後在電腦前面工作,打印。
我還是很睏,在床上躺了一會,睡不著,起身。
天氣很悶熱,我打開臥室通往陽台的門,到浴室梳洗完後,去客廳看,黑黑的,印表機的燈是亮的,他根本不在客廳書桌旁。
我打開上邊的燈,要看到底印表機是怎麼一回事。打印欄出來幾張紙,全是空白。在資訊欄中,出現:放紙1處是空的。
我要找紙放進去,沒有找到。
看時間是清晨5點一刻。
我不願意為了此事多耽擱時間。
想到該做的事情很多,提醒計程車行,29日接南華師生的兩輛中型Bus,不可忘記。要去Scott訂食品。南華大學的師生來是週六,下午商關門,週日店舖不開,要為他們準備足夠的食品,飲料,並在Scott訂購Joghut。
還要把未整理好給南華師生的房間,弄出來。樓下的臥房,打掃清理好。
底樓廚房要清理,院子的樹枝要剪掉一些,以方便師生們在夏天,早晚飯在露天的院子內,在沒有太陽照射下,方便吃飯的地方。
能夠交代J做的事,要交代好。
要繼續編輯飛天過海的書。
Giessen要加入威禮出生,脖子有一個包,帶他去醫院檢查等事。
馬堡也要加入一些資料。
將求學時期和就業時期分明。1973年到美國是過渡期間,只是在那裡做不同的job,不是正式的就職。
現在一下就六點鐘了。要開始一天的工作。
在Stuttgart車站所得的經驗 虞和芳 26.6.19.發佈
在Stuttgart車站所得的經驗 虞和芳 26.6.19.發佈
有一次,加利要到Stuttgart跟DAAD人員聯繫。
我跟著一塊到Stuttgart。
我們乘火車到Stuttgart的車站,那是終點站。兩人心想是終點站,而且那個火車站是德國一個Kopfbahnhof,字面的翻譯是,頭車站,即火車頭抵達的車站,火車到頂頭,不能夠繼續開行,不需從相反的方向開出去。在這樣的火車站,相關的軌道直接結束,在結構上是封閉的, 所有列車必須在運行中“越過”車站,但並不是相應軌道系統結構完工的終端,必得要從相反的一邊,才能開出去。
這樣一想,我們就不著急,慢斯條理的下火車。不意,正要下車時,火車開動。
我們一人提一個行李,這可著急,還好,這輛火車,只開到抵達火車的“車庫”停下。那裡有許多錯綜複雜的鐵軌。我們震住了,該怎麼辦?該怎麼回到Stuttgart的車站?
加利跟DAAD的人聯絡好了會面的時間,我們竟然誤過火車站的下車,這該怎麼辦?怎麼才能從火車“車庫”回到火車站?
還好,加利找到管事人員,在他幫忙,安排剛好有一輛駛回車站的火車,這樣我們返回車站後,如期抵達約會的地點。
從這件事的經歷,我們才知道,德國這種Kopfbahnhöfen並不少,它們跟別的火車,在可以繼續往前開的車站一樣,很快就離開車站。火車要離開車站,以便空出車站的位置,讓另外一輛火車,順利的進入這種頭車站。
其它不是終點站的火車,抵達頭車站,必須透過另外一個火車頭,開出火車站,銜接另外一個車軌,即往下一站的鐵軌,繼續開行。
不只是德國,瑞士蘇黎世的火車站也是這種Kopfbahnhöfen。
受到這樣的經驗,上當學乖。其實沒有人騙我們,是想像跟事實不一樣,遇到這種“挫折”情況,才能多長一智。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創立於1425年。為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也為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今日的天主教魯汶大學 (荷語)(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被視為其直接繼承者。
魯汶為名副其實的「學生城」,在開學後,市中心大多數的市民為學生。
魯汶擁有比利時「最長的酒吧街」,在市中心廣場週邊街巷間擠滿了近百間酒吧。
18世紀,隨著啤酒釀造的興盛發展,魯汶的地位愈形重要。後來魯汶的啤酒釀造發展為Interbrew啤酒公司(於2004更名為InBev),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今日InBev旗下的時代啤酒酒廠以及辦公室幾乎佔本市東北部介於魯汶火車站與運河間所有的土地。
1797年,魯汶為法國佔領,法國政府鎮壓並解散大學及全市所有修道院等宗教相關機構,建築受到拍賣、拆除或是再利用為公家機關、軍營、軍醫院與公共學校,直到1830比利時脫離荷獨立後才逐漸恢復原有功能,但魯汶中世紀留下的歷史遺產已遭到第一次浩劫。魯汶的中世紀社會結構自此消失,取代以共和的現代政府組織,並開始都市化與工業化。
比利時有國王。1966年我在魯汶時,認識的比利時人都是天主教徒,聽說他們在做彌撒時,要為比利時國王夫婦祈禱,盼望能生育小孩,以便子女傳宗接代。那時國王還年輕,可惜王后不曾生孕。王位後由弟弟接續,現又由其兒子為國王。可見時間的轉移變化。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為魯汶歷史遺產遭受的第二次浩劫。一次大戰時德軍射殺魯汶的市長,大學校長和所有的警察,大學圖書館於1914年8月25日受到德軍蓄意焚毀,失去數以十萬無可取代的藏書與手稿。在全球對此暴行的激憤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慈善基金與德國的戰敗賠款建造了新圖書館。二次大戰中新圖書館再度遭到轟炸,戰後修復為現貌。新圖書館已成為兩次大戰與美比同盟的象徵。
對我們的中國留學生來說,Foyer Chinois是最重要的聚會場所。
這是天主教的一個組織所提供的場所,由中國的神父來管理。在1966年,有三位中國神父居住在Foyer Chinois。一位王神父在德國修博士,偶爾返回中國會館居住。
底樓有聚會室,乒乓球室,圖書館,辦公室,餐室。有好幾位學生和訪客也都能在Foyer Chinois樓上居住。
這棟樓房只允許男性居住,主要的是來求學的中國學生。
女生可以去訪問,但只能在底樓逗留。
“飛天過海”的緣起 虞和芳 25.6.19.發佈
“飛天過海”的緣起 虞和芳 25.6.19.發佈
飛天過海寫的是我個人遠渡重洋的一些閱歷,從學生時代,到目前仍然在歐洲,但是在這期間有好幾次返回台灣在台灣南華大學執教8年,和去北京的一點經驗,這只是一個生活在20,21世紀的有幸人們的一點微小的聲音,它所反映出,在這段時間的許多變化。在這些變化中,我們可以學習磨煉並感恩。
拿雙城記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來看。
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每一個活的人,無法選擇他所生存的是什麼時代,但是對於我們在台灣長大,在國外留學的人來說,我們生存的時代是一個難得的時代,是一個世界社會的改型,科技的變化,最幸運的時代。
這個時代,我們的父母師長,社會國家,賜給我們太多太多。而我們的回報是什麼?
這本書,只是對我所感激的人們,表達懷念感恩,對有緣讀此書的人們傳遞一些信息,做一點傳媒的工作。
若是有人可以從我的閱歷中,吸取到一些對時間對前人,對來者的一點他山之石的回饋,這是我的期望和感恩。
烤雞腿 虞和芳 25.6.19.發佈
烤雞腿 虞和芳 25.6.19.發佈
每次弄午飯都會耽擱很多時間,今天在凍箱中找尋,什麼東西不會浪費時間,而且好吃?我看到連在一起的兩條雞大腿。
它們黏得那麼緊,冰凍的好硬,沒法將它們分開。它們是兩條雞腿同樣部分上下相疊,一邊是有皮,另外一邊是只有小腿有皮。那麼先烤上再說。等熱了以後,自然可以分開。
11點10分放了一些鹽,打著把它們放入烤箱。
但是這兩條大雞腿,放在烤箱架子上的話,圓的烤箱蓋不上,不能烤。不用烤箱的架子,直接拿一個盤子,放在烤箱內烤,又嫌太低,於是加入一個白色的碗,雞腿放入,蓋上蓋子,打開烤箱,開到220度,50分鐘。
這時來弄蔬菜。
我把昨晚的湯,加上兩個Zuzinni,放入鍋中燒,把煮熟的洋芋拿出來,放入盤子上,要把它放入烤箱的雞腿下面烤。以為兩個雞腿可以分開來,卻仍然連在一起,我試了一會,力氣不夠大,不能夠分開它們。
這時,管不了那麼多,弄上架子,一隻腿的皮放在上邊,碰到上面電源的蓋子,但是勉強的可以蓋上蓋子。
半個小時後,過去看,那隻靠近烤箱的雞皮,燒焦了。
這時分開兩隻雞腿,把它們另外一邊繼續烤上,時間這時是定為半個小時,這樣一定會烤熟。
再上去看時,雞腿是熟了,可是另外一邊,那個沒有燒焦的雞腿,皮是白的,一點不脆。
我將食品放到桌上,已經不早了,先開動午餐,同時再以20分鐘來烤那隻雞皮白白的雞腿。
他給我上邊的雞腿,它比較大,我想,它是燒焦皮的,也就接受。通常若是兩人合吃一條雞腿的話,我都是給他雞腿大的一邊。我想另外一隻大雞腿,我們吃完一隻後,它一定烤好了,皮很脆,他可以拿那個脆皮的上部大腿。
他看到烤出很多的油,說雞腿中出來那麼多的油,若是來吃麵包屑炸雞腿的話,有多油膩。這是奧地利有一家炸雞餐館的名菜。我們去吃過好幾次,真是香脆好吃。
他笑著挖苦說:怪不得奧地利的人都很瘦。
這時我去拿另外一隻烤的香噴噴的雞腿。
他卻說,他吃飽了。
他吃完那個小雞腿,我的大雞腿的那半,才吃一半。
他說,先吃熱的新拿來的雞腿。
兩人分著吃,沒一會我也吃飽了。
飯後一看,已經1點十分。
花了兩個小時,連做飯和吃飯。
我要省時間來做飯,卻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做完一頓餐菜。
這不用說,這趟弄來弄去,耗費好多精力。
真是三餐的事,太浪費時間,若是加上烹調進去,家庭主婦,要好好的照顧一個家,把家中打點的井井有條的話,真是不比上班的丈夫清閒。
夢到家中來了一個老水手 虞和芳 25.6.19.
夢到家中來了一個老水手 虞和芳 25.6.19.
夢中有一位70多歲的人來,他身上畫滿了紋身,還很健壯。
看他飽經風霜的樣子,很令人尊敬。我很想聽他講述他的經歷。
這個夢可能跟以前讀過 My uncle is a sailer的故事,和那首歌「老黑爵」Old Black Joe的歌有關。而這又正值楊正雄寄來的“曙光文藝傳奇”,以及我正在編輯的“飛空過海”書有互相的關聯。
這些都是回憶,跟現實的結合,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有關,許多在不知不覺中,以某種夢境。這也是我對“夢的解析”特別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人類的繼續不斷,就是過去祖先一代代履行他們的繁殖,跟環境奮鬥,改善生活,傳遞他們的經驗。這也是前人種樹,後人涼的精神,才能夠有我們今日的文明文化存在。
夢中這位老水手,我稱呼他老,其實我也是上七十歲的人,這種老,並不是一種嫌棄的意義,而是一種對年長的人,尊重他們過去種種閱歷,尊重他們特殊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
古代水手是來往於不同的地方,他們認識世界別人不曾去過的天涯海角,他們要跟大自然的海峽爭鬥,看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最好人物。
古代的吟唱詩人,荷馬史詩,是今日我們還在閱讀的書籍。這是前人歌功頌德,吟唱戰爭導致毀滅,對雙方都有不少損失的經過,奧迪賽,即使為勝利一方的智謀,在他歸家途徑,受到層層險難,最後他的所有同伴全部喪生,他在十年戰爭,在十年歸家途中,在海洋中歷險的經過。沒有荷馬史詩,世界文壇會遜色不少。伊利亞德,奧迪賽的書,敘述那個時代的人們,他們的奮鬥,他們的攻擊防禦。英雄不只是戰場殺敵,凡是跟環境奮鬥,對人們有意義,而一般人難以克服,卻有人做到了,這就是我對英雄的了解。古代傳承的英雄,都具有這種性格和精神。荷馬史詩史中,每位英雄的事蹟,充滿悲壯可歌可泣當時人們的歷史事蹟,至今他們仍然栩栩如生的活在我們眼前。雖然時代變遷,境遇有差異,但是人類的基本精神,沒有改變,英雄愛美人,英雄也有走上自殺一途;人們請問神明,想要知道未來,即使現代,求神問卦,還在流行。醫學進步到不可一世的狀況,對許多疾病仍然束手無策。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疾病,受傷的將士們的傷口,哪種傷患有救,哪種是中了要害,無藥可治,為後世外科醫生提供很多可貴的資料。參戰的有當代兩位神醫,他們制止疫病的流行。裡面有千千萬萬的小節,解析人性,人類的奮鬥史。人們的希望,痛苦,奮鬥,掙扎,不屈不饒,這些前人的經驗閱歷不只是有趣,且太有意義了。這是好多人在這本書中,尋到了“寶”。
Heinrich Schliemann,(1822年1月6日-1890年12月26日),德國有名的考古業餘家,出於一個童年的夢想,對荷馬史詩著迷,他要履行夢想,Schliermann先從商,富裕後,毅然放棄商業生涯,投身於考古事業,按照書中所說的地點挖掘,果然他發現了古代所埋藏的“寶”。他的貢獻,對長期認為荷馬史詩是文藝虛構的國度:Troy特洛伊、Mycenae邁錫尼和Tiryns 重現天日。
而更多人在荷馬史詩中發現精神食糧的寶。
這就是此夢對我的啟示。
此夢是我在寫“飛洋過海”下意識的動機,做一個微小傳媒工作的反映。這不但是此夢出現的源由,它也是給我勇氣的一種默默力量。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創立於1425年。為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也為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今日的天主教魯汶大學 (荷語)(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被視為其直接繼承者。
魯汶為名副其實的「學生城」,在開學後,市中心大多數的市民為學生。
魯汶擁有比利時「最長的酒吧街」,在市中心廣場週邊街巷間擠滿了近百間酒吧。
18世紀,隨著啤酒釀造的興盛發展,魯汶的地位愈形重要。後來魯汶的啤酒釀造發展為Interbrew啤酒公司(於2004更名為InBev),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今日InBev旗下的時代啤酒酒廠以及辦公室幾乎佔本市東北部介於魯汶火車站與運河間所有的土地。
1797年,魯汶為法國佔領,法國政府鎮壓並解散大學及全市所有修道院等宗教相關機構,建築受到拍賣、拆除或是再利用為公家機關、軍營、軍醫院與公共學校,直到1830比利時脫離荷獨立後才逐漸恢復原有功能,但魯汶中世紀留下的歷史遺產已遭到第一次浩劫。魯汶的中世紀社會結構自此消失,取代以共和的現代政府組織,並開始都市化與工業化。
比利時有國王。1966年我在魯汶時,認識的比利時人都是天主教徒,聽說他們在做彌撒時,要為比利時國王夫婦祈禱,盼望能生育小孩,以便子女傳宗接代。那時國王還年輕,可惜王后不曾生孕。王位後由弟弟接續,現又由其兒子為國王。可見時間的轉移變化。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為魯汶歷史遺產遭受的第二次浩劫。一次大戰時德軍射殺魯汶的市長,大學校長和所有的警察,大學圖書館於1914年8月25日受到德軍蓄意焚毀,失去數以十萬無可取代的藏書與手稿。在全球對此暴行的激憤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慈善基金與德國的戰敗賠款建造了新圖書館。二次大戰中新圖書館再度遭到轟炸,戰後修復為現貌。新圖書館已成為兩次大戰與美比同盟的象徵。
對我們的中國留學生來說,Foyer Chinois是最重要的聚會場所。
這是天主教的一個組織所提供的場所,由中國的神父來管理。在1966年,有三位中國神父居住在Foyer Chinois。一位王神父在德國修博士,偶爾返回中國會館居住。
底樓有聚會室,乒乓球室,圖書館,辦公室,餐室。有好幾位學生和訪客也都能在Foyer Chinois樓上居住。
這棟樓房只允許男性居住,主要的是來求學的中國學生。
女生可以去訪問,但只能在底樓逗留。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和Foyer Chinois中國會館 虞和芳 24.6.19.發佈
魯汶大學創立於1425年。為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也為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今日的天主教魯汶大學 (荷語)(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被視為其直接繼承者。
魯汶為名副其實的「學生城」,在開學後,市中心大多數的市民為學生。
魯汶擁有比利時「最長的酒吧街」,在市中心廣場週邊街巷間擠滿了近百間酒吧。
18世紀,隨著啤酒釀造的興盛發展,魯汶的地位愈形重要。後來魯汶的啤酒釀造發展為Interbrew啤酒公司(於2004更名為InBev),為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今日InBev旗下的時代啤酒酒廠以及辦公室幾乎佔本市東北部介於魯汶火車站與運河間所有的土地。
1797年,魯汶為法國佔領,法國政府鎮壓並解散大學及全市所有修道院等宗教相關機構,建築受到拍賣、拆除或是再利用為公家機關、軍營、軍醫院與公共學校,直到1830比利時脫離荷獨立後才逐漸恢復原有功能,但魯汶中世紀留下的歷史遺產已遭到第一次浩劫。魯汶的中世紀社會結構自此消失,取代以共和的現代政府組織,並開始都市化與工業化。
比利時有國王。1966年我在魯汶時,認識的比利時人都是天主教徒,聽說他們在做彌撒時,要為比利時國王夫婦祈禱,盼望能生育小孩,以便子女傳宗接代。那時國王還年輕,可惜王后不曾生孕。王位後由弟弟接續,現又由其兒子為國王。可見時間的轉移變化。
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為魯汶歷史遺產遭受的第二次浩劫。一次大戰時德軍射殺魯汶的市長,大學校長和所有的警察,大學圖書館於1914年8月25日受到德軍蓄意焚毀,失去數以十萬無可取代的藏書與手稿。在全球對此暴行的激憤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慈善基金與德國的戰敗賠款建造了新圖書館。二次大戰中新圖書館再度遭到轟炸,戰後修復為現貌。新圖書館已成為兩次大戰與美比同盟的象徵。
對我們的中國留學生來說,Foyer Chinois是最重要的聚會場所。
這是天主教的一個組織所提供的場所,由中國的神父來管理。在1966年,有三位中國神父居住在Foyer Chinois。一位王神父在德國修博士,偶爾返回中國會館居住。
底樓有聚會室,乒乓球室,圖書館,辦公室,餐室。有好幾位學生和訪客也都能在Foyer Chinois樓上居住。
這棟樓房只允許男性居住,主要的是來求學的中國學生。
女生可以去訪問,但只能在底樓逗留。
去比利時的因果關係 虞和芳 24.6.19.發佈
去比利時的因果關係 虞和芳 24.6.19.發佈
這可說是偶然,也可說是于斌主教的安排之下。
于斌主教是加利所以特別對德國嚮往,是因為他的父母一起留德,他們是由加利的舅舅送到德國留學。加利的父親學成後,返回上海。父親費博士創辦一座工學院。那所工學院,是跟于斌主教合作。
那時正逢大陸變色,加利的母親就帶四個小孩來到台灣,父親留在大陸。
從此加利的父母沒有再見面,母親一人把四個小孩全部改姓,從母親的姓氏彭。
他們來到台灣後,于斌主教一直很照顧他們一家五口。
史接雲教授和比利時天主教的Aucam獎學金
我得到天主教Aucam組織的一個獎學金,這是在史接雲教授安排之下得到的。
史教授訪問台灣期間,我們相遇到的場合地點,是當時任台南副主教的賈彥文生病,在台北的醫院住院病房。
加利接到于斌總主教的消息,要我們去拜望賈彥文副主教,他是留學魯汶大學。
在他的病房,我們遇到史教授。當時加利和我以及史教授三人在賈彥文副主教病榻前,探望他。史教授知道加利是我的未婚夫,正打著留學德國。
史教授想拜訪台灣大學,我就在陳奇祿教授的辦公室接待他,因為我在台大管外國學生,陳奇祿是此部門的總管,我每天半天在台大生活管理處上班,半天在陳奇祿教授的辦公室上班。我並帶領史教授參觀台大的傅鐘,圖書館等地方。
史教授建議我去魯汶大學深造,他說我學文,比去德國更好,他可以幫忙我弄到一個獎學金,要我把台大的四年成績單寄給他。
我並不以為意。
他返回比利時後,來信,又提同樣的事。我想,他說的也有些道理,學文的人,到魯汶大學,可以以法文相通,德文我在大學沒有修過學分,我就把成績單寄給他。
沒有想到,他竟然幫忙我申請到了一個天主教Aucam獎學金。
這時我赴德國的簽證,受到德國在香港領事館的拒絕,因為他們得知,加利跟我訂婚,這是拒絕給我簽証的原因。德國不希望中國人,在德國留學後生根。
我就選擇去比利時深造,我想反正德國和比利時是鄰國,我們時常可以會面。
一切手續都辦好了,比利時的簽證很順利的拿到手,機票也買好了,一切安排妥當。
接到一通電報
忽然在行前接到史教授一封電報,要我一時不要急著去比利時。
為什麼?想不通是怎麼一回事,父母認為,既然加利在德國,安排到比京機場去接我,我可以放心的去比利時。我就還是按照行程到比京。
魯汶大學的獎學金有了周折
後來才知道,是在魯汶的獎學金有了誤差。給此獎學金的Aucam首席Saatman神父問史教授,魯汶Foyer Chinois的A神父知不知道他為我申請獎學金的事,史教授回答知道。而Saatman在我出國前,跟那位Foyer Chinois的A神父通電話,才得知,史教授,並沒有照會那位管中國留學生的A神父。
當Saatman神父質問史教授為什麼不照會那位照顧中國人的A神父,史教授一著急,就來電報,要我不用急著來。
可是對於這件事,Saatman神父見到我後,一點沒有怪我,他說這是他跟史教授的溝通問題,跟我無關。這件事等我抵達魯汶後,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我照樣領到此獎學金,並住在Aucam的女生宿舍。
後來我轉到德國去,Saatman神父自動的說,他把此獎學金批准一年的款,繼續匯寄到德國。
台大外文系畢業的人,在比利時沒有完全對口的系
當時溝通談論的問題癥結,是台大學外文的學生,不予給以比利時的獎學金,因為到魯汶大學,沒有一個系可以繼續對口的讀。比利時的法文英文系,都不完全相對於台大的外文系,要修博士的話,遙遙無期,所以不再給予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學生獎學金。
這事透過史教授的從中為我申請,Saatman神父不知道有這種情況存在,就批准給我獎學金。才知道這個學系差異的問題,而史教授隱瞞,沒有跟Saatman說明。
加利出現在魯汶的Foyer Chinoir
對史教授而言,因為加利突然出現在魯汶的Foyer Chinoir,使得別人吃驚。那裡的中國人猜測,也許知道,史教授到台灣是的目的,是物色一位妻子,當時魯汶的中國人,大部分都這麼想或知道此事,以為現在來的是史教授的準意中人。卻不意,從德國來了一位未婚夫來接這位女子,這使得史教授為難,這也是他來電報要我別急著來的原因。
這些複雜的事情,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
我不知道史教授來台灣的目的。我跟加利是同時一起見到他的。他知道加利是我的未婚夫,我打算去德國。
到魯汶後,別的中國人才告訴我這件事。這我才弄清楚了史教授來電報要我暫時不要前來的原因。同時也使我感到很過意不去,令幫忙我拿到獎學金的史教授遇到這些為難。
不過這件事,我們兩人從來沒有談過。
史教授對我一直很好,從沒有跟我提過此事,我也沒有說,我聽到此事。
我來到魯汶後,史教授繼續幫忙我介紹比利時的家庭,要我去那邊學法文。
我結婚時,史教授大方的出一筆不算小的數目,邀請所有魯汶大學的中國人一起聚餐,慶祝我們的婚禮。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隨機變化 虞和芳 23.6.19.發佈
隨機變化 虞和芳 23.6.19.發佈
他說天氣這樣的熱,我們中午吃簡單一點好了。我說:上次吃麵,還剩下半罐罐頭番茄,今天用掉它,就跟上次一樣的我們中午吃番茄碎肉麵。
他說很好,冰箱中還有cheese。
可是到要煮麵的時候,找不到麵。它吃光了。
那麼只有煮飯,碎肉番茄醬變成炒肉丸。
我說這種隨機變化很好。可是要是米和肉,油什麼都沒有的話,就巧婦難為無米炊了。
是一個瘋子在按鈴? 虞和芳 23.6.19.發佈
是一個瘋子在按鈴? 虞和芳 23.6.19.發佈
Aucam的女生宿舍,是一棟大樓。它的底樓有會客室,廚房。
一樓以上,住著來魯汶大學求學的學生。每間房間有一個洗臉漱口有自來水的盥洗盆,一張床,一個小書桌。浴室是在樓上匈牙利女生住的房間。那是最大的一間房,可是得要讓洗澡的人,進進出出。
我感到有自己一人的房間,非常的滿意。
在台大女生第一宿舍住時,12人住一間房間,室內沒有盥洗盆。這是一個長長上下舖的房間,左右兩邊各有三張上下舖的床,床旁邊有一張書桌,由上下舖的人合用,前面是門,後面的窗子有光線,我跟姊姊合住3年105室上下舖,那是要熬到大四,才有希望住在後面有窗子的地方。
而在魯汶大學的Aucam有自己的房間,窗子,盥洗盆和書桌,有自己的小天地,多暇意!
門鈴處每人各有自己的名字和按鈴記號,長長短短一共三聲,設立各自的信號,寫上自己的名字。有外找的話,只要聽鈴聲,就知道是找誰。
有一天晚上10點多,我聽到有人按我的鈴聲。
誰會這麼晚的來找我?
我從窗子往外看,看不見人。
當這鈴聲又響起來的時候,我想,莫不是在德國的未婚夫突然來比利時魯汶找我?
儘管看不到人,我還是下去開了門看,可是外面沒有人。
我關上門,回房間。
過一會又有人來按鈴,還聽到有一個小石子打到我窗子上的聲音。
這時我感覺不妙。
同棟房子別的女孩也都聽到這種鈴聲。我們走出房間到走廊上相會。
大家都有一種不大妙的感覺。我把房間的燈關上,她們來到我房間的窗子那裡。
這時看到有一個男生,站在黑黑的夜裡,感覺到,他的面和眼睛對著我們的女生宿舍大樓觀看。
沒有人認得他。
我們開始私私竊語,那人會是誰?過一會他又來按其它房間住的女生的鈴。
那時整棟有:Susane,她是學藥學,兩位印度學醫學姐妹,學牙醫的南斯拉夫同學,一位匈牙利的學生,張偉寧和我,一共7位女生。Susane年紀最大,最老成,她是唯一一位比利時人。
她說,這可能是一位瘋子。我們談到報紙上刊登在美國一個護士學校,有一夜突然有一個瘋子來按鈴,他先殺了一位女學生,之後又殺其她的女學生,一個殺完,殺另外一個,殺了好幾位,最後只有一位,從窗子外逃走。這麼一說,大家都緊張得很。Susane說,她次日打電話給警察,這件事一定要謹慎小心的處理。
我們這棟大樓沒有電話,那時1966年根本沒有手機。
到半夜12點多後,才沒有再受擾。大家才回房間睡覺。
次日Susane通知警察。警察來守衛巡邏,此後那人沒有再出現。
那是一個瘋子?
我們不知道。但是大家都說我的運氣很好。我下樓開門時,那人沒有把我拉到一邊,或是伺機進入我們的大樓。
總算幸運,沒有發生事情。
曙光文藝傳奇 虞和芳 23.6.19.發佈
曙光文藝傳奇 虞和芳 23.6.19.發佈
昨天近中午時分有人很大聲的敲門,我趕快從書房下樓,是郵差,她遞給我一個寄Din A4文件大小的大信封,我以為是Gigli寄來的帳目。
我簽了名,她要我的ID卡。
我說請等一等,我上樓拿。
她不願意等,問我記不記得它的後三號碼,我回答,我沒有去記過它,她就說,不用了,即離開。
這樣我才仔細看信封,有中文字,上印郵局便利袋,遞交日,6月17日,寄件人是楊正雄,6月22日寄件,這麼快就抵達了。台灣的郵政快捷,在台灣當天就能收到,以前這種辦事效率就是名響台灣。而從台灣到國外的馬爾他,即使搭乘飛機,還要兩天,現在的快遞,五天就抵達。我感到吃驚。
我立即打開封口,赫然出現,彩色日光東昇的“曙光文藝傳奇”書。
楊正雄社長創辦刊物的熱心,著急之心,如他自己所說“更像位懷孕的媽媽急想生子”,只有憑著這種熱情,激情,鍥而不捨的幹勁,才能夠在文壇出刊不易的情況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奮鬥。
那時在報章雜誌刊登文章的不易,只要讀
裡面搔蚤樓主的“文壇登龍術”可以想見一二。
曙光文藝給對寫文有興趣的後起之秀提供一種入門的機會,一種鼓勵,一種創作的機會。這是對當代文壇不可抹滅的功勞。
曙光由創刊1.2,鉛印本,1959年二月出版,之後曙光革新號,曙光黃金時期,曙光衝拼時段,恢復月刊,曙光再起,曙光雙月刊,改版週刊,恢復月刊,新曙光季刊,到2005年1月7期出版,輾轉46年,有多少衝拼的奮鬥,提攜出好多作家。裡面有不少台大的詩人作家,看到我同屆的李慶蘭,她唸台大圖書館系,我們同住台大女生宿舍,可惜畢業後再也沒有她的消息。看到吳宏一當初還是學生的照片。他今日為台大中文系有名的教授,著作等身,在2001年中央研究院舉辦的國際漢學會,見過他一面,那天葉嘉瑩教授從加拿大趕來,也參加漢學會。
1961年那時我們都是“初出茅廬“,初出文壇的提筆寫文的小生,曙光給我們機會,我在曙光文藝刊登出兩文,感謝楊正雄社長,當初創辦曙光文藝,那兩篇失落不見的原文,卻保存在他的曙光文藝中。
感謝那時有這種機會讓我們嘗試。
時隔50多年,透過楊社長去訪問當初我們一起訪問過的殷海光教授的故居,之後他去圖書館,看到我的書,透過天空數位圖書公司,我們在去年8月才取到聯繫。
今年1.6.19.我發佈一篇,談到楊正雄和曙光文藝,請見下。
葉嘉瑩老師虞和芳1.6.19發佈 - 分類
yuhefang.blogspot.com/2019/06/1619_59.html
讀到楊正雄社長的“曙光文藝傳奇”,這真是一本傳奇的人物出版經營的真實傳奇故事。
曙光文藝中有人生多少的滄桑經歷,多少的曲折離奇的相逢相會的傳奇,他提起,當初我們一起到殷海光教授的家,殷教授對他說的話:以後最好不要穿軍服,免遭受注意,因為殷教授是被人監視的人物。
殷海光教授是對我影響很深的教授。
在下面我曾發佈兩篇有關他的文。
有關生氣余光中、李敖、殷海光虞和芳15.1.18. - 分類
https://yuhefang.blogspot.com/2018/01/15118.html
殷海光教授虞和芳10.1.18. - 分類
https://yuhefang.blogspot.com/2018/01/10118.html
楊正雄的“曙光文藝傳奇”的確是一個傳奇的出現,在人生46年中,它一波再波的受到波折,在楊社長永不懈怠的尋找機會,再接再厲的奮鬥下去,才能夠在這時間巨浪洪流中脫穎而出,未被沈沒。這本曙光文藝傳奇,正是見證它的發揮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傳媒精神。
對楊正雄社長的鼓勵和貢獻,我遙遙的致以感激和敬佩。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呼吸清晨的新鮮空氣 虞和芳 22.6.19.發佈
呼吸清晨的新鮮空氣 虞和芳 22.6.19.發佈
起身時,天還微黑,正在往黎明進發。
清晨海邊的空氣特別的新鮮。
該穿什麼衣服?夏天了,我挑選一件淺藍和白色交叉中國式的上衣。這是母親二十多年前,送給我的一套衣服。下面的長褲,不知放到哪裡去了,好幾年沒有穿過。
看到紅色,深色的衣服,都不要穿。找到一條白色夏季的長褲,它的前面拉鏈壞了。壞了就讓它壞了,其實不拉上它,開個大口,反倒很舒服,否則它太窄,裹住身體,像是扣上緊身瘦身強制的衣裝,那才不適意,沒有拉鍊,連上面的扣子,也不願意扣上,就隨它去,反正上衣蓋住,無所謂。穿衣只要舒服,自己喜歡就行。
早上的天氣很新鮮,打開窗子,太陽正露出一點點,時間是快到6點。它很快就會全部上升到地平面。
眼睛很自然的避免多看太陽光。中學初二,跟同學們比賽,看誰能夠不眨眼的對太陽看,誰就得勝。逞能的我,看的最長,很有可能,這傷害到眼睛,沒有變瞎,就算幸運。
人生有好多細節小節不留意,傷害到身體,常會遺憾終身。
打開後面陽台的門,走出去,天空中掛著淡淡的月亮。
在台灣生長的時代,以為太陽和月亮不會在同時出現。在馬爾他,清晨時光,不時看到它們各不相關的同時出現。今天太陽正在東方,月亮淡淡一抹,在中間偏西的天上。
往小亭方向看去,一株綠樹,開滿白花。
一艘小船駛過,發出好大的聲音。
左鄰右舍的鄰居都還在夢鄉,今天是週六,大部分的人,不用上班,沒有汽車啟動的喧擾聲。
走進書房,打開電腦,寫下清晨一景。
笑 虞和芳 22.6.19.發佈
笑 虞和芳 22.6.19.發佈
笑字,是竹字頭加上“夭”字。
聲音是從“夭”。
而“夭”字是“天”的上面一橫歪了。
“天”在中國代表的可大了,除了看到上面的天空的天外,還代表“道”,“神”。
這使我不禁想到英文的God和魔鬼。魔鬼在西方宗教解釋,原來是一個天使,墮落成為魔鬼。魔鬼具有很多神力,Milton的Paradise Lost,Paradise Regain,談及神和魔鬼的相爭。
歌德的Faust中,啓幕是復活節,而魔鬼變成一隻小狗進入。Faust受到魔鬼的引誘,定約,魔鬼允諾他在世一切希求,他死的時候,魔鬼得到他的靈魂。這是人的選擇和神,魔鬼的權力競爭。
中國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容出魔鬼,邪惡勢力的高大。
下面引網路字典的解釋做參考。
象形字典:笑的象形字,笑的甲骨文,笑的字形演变,笑的说文解 ...
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1464
字源解说
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歪头扭腰,挥臂起舞。笑,籀文(口,嘴巴)(夭,扭着身体),表示因为快乐而身体扭动、嘴巴张大,发出呵呵声。篆文(甲骨文“眉毛” * 的变形,像张大嘴巴乐呵时眼眉眯着的样子)(“夭”的变形,扭动身体),突出当嘴巴张大、发出呵呵声时的眼睛形态。有的篆文用“颜”(脸)代替“夭”(歪头扭腰),强调“笑”的灿烂面容。有的篆文则误将开心的眼眉形状写成“竹”,导致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因身理或心理受刺激,手舞足蹈并发出兴奋、快乐的声音。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夭”写成“天”。
------------------------------------------------------------------------------------------------------------------------------------------------------------------------------------
附一 文言版《説文新附》:笑,此字本闕。〖注〗臣鉉等案: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从犬。又
案:李陽冰刊定《說文》从竹从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笑,此字在《说文解字》中本来没有,是后来附上的。〖注〗臣铉等人案语:孙愐在《唐韵》中引用《说文》说:“笑,喜悦时
发出的声音。字形采用‘竹、犬’会义。”然而孙只引用,并未阐述“笑”的会义的道理。现在俗体字都采用“竹、犬”会义。又臣铉等人又案语:李阳冰刊定的
《说文》中,“笑”的字形采用“竹、夭”会义,并解释说:当竹林遇风,竹身会夭屈像人发笑的时候一样。但不知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可靠。
1966年到魯汶大學求學時令我吃驚的現象 虞和芳 22.6.19.發佈
1966年到魯汶大學求學時令我吃驚的現象 虞和芳 22.6.19.發佈
1966年台灣還是一個保守的國度,那時到魯汶,到比京看到的幾乎都是洋人。
比利時是天主教的國家,但是看到年輕人蓄長髮,男女戀愛,當街接吻。他們怎麼那麼開放?在台灣那時所有洋人的電影內,肉麻的鏡頭都被剪掉。在台大校園,看不到接吻的鏡頭,而在比利時,熟人見面,雙頰親吻。男女戀人,無所忌諱的當街親吻。
在一次跟同學的聚會中,有Tartar生肉夾在麵包內吃。比利時人吃的津津有味,要我也嚐嚐。熬不住同學的熱忱,我就嚐了一口,怪怪,這比吃毒藥還可怕,一陣作嘔,難以下嚥。自此之後,我不敢再吃這種洋人認為美食的生肉。
比京許多街上的石雕,男人性器官暴露,頂多在前面加上一片葉子,希臘神話中的男女可以半裸體。
雖然是人人見到,見怪不怪,但是對我這個在嚴格教育下的女孩來說,可真是傻眼了,起初看到這些雕刻,帶著非禮勿視的態度,紅著臉,低頭走過,後來,看多了,就不在乎,這是“入鄉隨俗”的影響。
在比京的街道一處有一個小男孩正在撒尿的銅像。
這男孩的小雞雞撒尿,就當作是一個喷泉,
當時聽到的傳說,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帶家人遊覽比京城,他心爱的小兒子失踪了。商人组建一个搜索團隊,搜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直到發現此男孩在一个小花园里快乐地小便。商人對搜索的當地比利时人的感激之情,同時為紀念此事,就建造這個小孩撒尿的喷泉。
另外一個傳說是比利時反侵略戰爭期間,西班牙戰敗在逃離該市之際,點燃了地下火藥庫的導火索,企圖將市中心夷為平地。當時一個名叫於連的小男孩發現正在燃燒的導火索,急中生智,立刻撤泡尿將導火索澆滅,使該市幸免於難,人民為紀念這位小英雄而創作了此銅像。
比京的街道四處都有很多供人遊覽觀賞的地方。
那時台灣的大使館文化處,時常請我們中國學生去包餃子相聚。有次我跟張偉寧一塊到比京逛,她講一位認識的人在街道上開門下車時,被後面的車撞死。我們牽著手談笑,我掛在肩上的小皮包突然滑掉下來,張姐嚇了一跳,以為是高壓電纜落在身上,連忙鬆了手。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回覆YouTube的一封信 虞和芳 21.6.19.
回覆YouTube的一封信 虞和芳 21.6.19.
收到YouTube 服务条款变更的通知。
多少年來有好多人們利用網路的溝通,發展人類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更完美。因而當今天讀到YouTube 服务条款的变更的通知,我利用此機會,表達一點個人的心聲。
感謝YouTube和谷歌的創意發展,給世界融成一個大熔爐。大家庭,有樂同享的可能性。
觀看您們的影片書籍,讓我們能夠享受分享到世界的動面和發展,給予世界各地的人許多的信息溝通了解和歡樂。
您們的創意分享,連同Wikipedia的知識分享精神,是促進世界和平的力量。感謝感恩。
虞和芳 21.6.19.
繫著那顆快要掉的牙齒 虞和芳 21.6.19.發佈
繫著那顆快要掉的牙齒 虞和芳 21.6.19.發佈
近幾個星期來,左邊下面的門牙開始搖動。它在37年前就受到擠壓,往內移動。牙醫說,沒有辦法,只有拔掉它,用鋼絲線調整下面的牙齒,沒有那顆牙齒,也無所謂,這樣下面的牙齒,看起來還會整齊。
我不願意為了美容拔掉那顆牙齒,又去看別的牙科醫生,還去看牙顎醫生,他們居然說,這是老化現象,牙齒被排擠往內,只有拔除一途。
那時我並不怎麼老,我母親年紀比我大,她的牙齒都沒有這種現象,為什麼我的牙齒會因為老化現象排列發生問題?
總之,對他們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我不認同。而且牙齒拔掉後,用鋼線鋼套來調整也並比歪進去一顆牙齒好看,還要不時的去看牙醫糾正鋼牙套,那時這筆費用索價9000馬克。
我不贊同,就想,牙齒是活生生的在體內,既然會移動,那麼我就用棉線自己纏起來矯正它往內歪的現象。
我花了2馬克,買了一團棉線,晚上睡覺纏起來,將它們的排列矯正。
果然此計生效。
下面往內移的門牙糾正過來,這兩馬克的棉線是它的費用,但是我拯救出這顆牙齒的被拔掉的命運。只有當它又稍稍往內歪的時候,我偶爾再來用線纏住它。
事隔37年後,跟這顆牙齒一直相安無事。
而自從上次看牙醫,因為左下方倒數第二個大牙搖動,醫生就乾脆把它拔掉,說不會影響別的牙齒,而在短時期,它左邊的鑲牙套,居然不穩,整個掉了下來,這樣連喪失兩顆牙。也只有認了。
而沒有想到左邊的下門牙開始搖動。
牙齒本身會自然移動,這是所以我能用棉線,醫生用鋼絲套,矯正牙齒的排列。
但是牙齒搖動,是另外一個現象,它是脫落的前兆。這是牙醫把那顆左下方的大牙拔掉的原因,雖然它搖動了有兩三年,但是越來越厲害,也許拔除是不可以避免。
而現在左邊下門牙又開始搖動,我用棉線纏住,但是不能夠減輕它的搖動。只能夠設法固定它的位置,卻不能穩定它的動搖。
這是老化現象。
這也是人的年紀大可能有的現象。
我只有盡量的保存它,看能夠維持多久就維持現狀多久,但是得要打著,可能有一天它自動脫落。
至少我拯救它37年,這比37年就拔除要好。等它自動脫落後,再看如何的來處置這個失落的下門牙了。
請分享一篇有關美國跟中國的歷史影片 虞和芳 21.6.19.發佈
請分享一篇有關美國跟中國的歷史影片 虞和芳 21.6.19.發佈
今天看到我們台大畢業同學網站的創始人Philip袁,轉寄來的有關美國歷史上排斥華人的紀錄片。很值得一看。
我們要想想,為什麼當初中國人受到美國的排斥?這不是沒有原因,那時中國人是有令人退避三舍的原因。外國人對中國的歧視,攻擊的態度,啟發中國在同治年間的自強改革運動,之後的百日維新,之後的孫中山革命,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都沒有使得中國進入到強盛富裕的地步。
而三十年來中國的改型,發展經濟,發展中國人的潛力,讓洋人傻眼。現在的排斥中國的原因,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這次是洋人認為,中國的競爭不公平,這是中國人,用不法,不公平的手段,搶走了他們的科技,所以發展出他們的經濟大躍進。美國開始閉關自守,圖保護美國的利益。
這是許多個人,團體,社會,國家在發展中,在自強不息中,所經歷的一連串過程。沒有什麼好自憐自戀,吃驚驚訝產生敵對的態度和行為。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中國不可自傲。自得,否則回導致,“群而攻之“的後果。
我們要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努力,以求達到”水漲船高“,利己利人的”同舟共濟“。
世界上從古至今,爭戰不斷,每一場戰爭,都不可能雙贏。再一次的武力戰爭,可能導致地球全面性的毀滅。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對世界的和平做一些貢獻。先從我們自己和周圍認識的人們做起。若是能跟周圍環境的親友敵人,做到”和平相處“,這樣世界的和平才有希望。這是中國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我們不開始,中國人不開始,還在等待什麼?
人和人之間,仇恨能夠解除的解除,不能夠溝通解除的,如對待心中充滿不滿,狠,恨,憎,妒忌的人們,設法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這是一個世界大開敞的世界,閉關自守不是良策。自己多反省,少責怪他人。這樣每一個人,都能夠出力。從個人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有望。讓我們共勉之。
Please see the short video for some interesting facts we did not know before: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5CmQKnYr-t7NzMtT2NhdVJsRHNrcm1tVWgzQnRDNll5NS1J/view?usp=sharing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法制和權力 虞和芳 20.6.19發佈
法制和權力 虞和芳 20.6.19發佈
我們談到在Friedrich II. 的時代,他發揚法治治理國家。
那時國王的權力無限的大,是法律的根源。
有一次為了一件平民跟貴族起訴的案子Müller-Arnold-Fall。Friedrich II. 插手,他對此案的判決很不滿意。他三次批評法院的判決,而法官都不買帳,還是仍然按照法律的條文判決。他們以為既然Friedrich II.來以法治國,他們不怕,也依法來處置。
這時。Friedrich II.認為,這不再是法律的問題了,而是國王權威的問題,Friedrich II.就將三位法庭的判官抓起來送入監牢。
我們談論到這件事,我說,若是我的話,我會說國王沒有學過法律,如何能夠干涉法律的判決?
他回答:我想Friedrich II. 對這些太囂張,不知輕重的法官會回答:
“你們懂法律,但是我是國王,我懂治國。我的監獄裡還有空位,你們就請入內思過。”
Müller-Arnold-Fall一件一再受討論的法律案件 虞和芳 20.9.19發佈
Müller-Arnold-Fall一件一再受討論的法律案件 虞和芳 20.9.19發佈
Müller-Arnold-Fall是普魯士 Friedrich II腓特烈二世國王(1712年1月24日生; † 1786年8月17日 )時代的法律案件。它在司法獨立的原則下,是一件一再受到討論的法律案件。
案例描述
Müller Arnold在流向 Oder 奧得河的河上經營一座水車磨坊。他是一位租賃者,Erbpächter 承租人,欠地主Schmettau伯爵 租金,這是他拒絕從水磨坊受損後付租金,而遭受到退出租賃權的判決。
原因是擁有土地上游的Gersdorff設立一個鯉魚池。 Müller說這條私人河,從此只有很少的水,他無法繼續經營其業務,因此不能夠付給他的主人Schmettau 伯爵租金。1773,審判法庭判決(von Schmettau 他本人就是法院領主)Müller Arnold無理。Müller 轉向Küstrin的主管法院,仍然判決確認 。1778年,Schmettau取消Müller 的Erbpacht,租貸權,並收購此磨坊。
Müller Arnold向普魯士國王Friedrich II 提交他要求平反的意見書,國王聽取他的意見。下令進行調查,並指示Müller 申請賠償。然而,Küstrin地區法院和上訴法院在這方面還是對Müller 做同樣的裁決。
因此FriedrichII 國王自己處理這宗案件,逮捕和監禁最高法院,地方法院Küstrin和Patrimonialgerichts的三位法官,理由是法官的判決不公正。三位法官入獄一年,並判Müller Arnold應得賠償金。有關的法官在短時間內被國王赦免。
國王認為,一個正義的法院,發揮不公正的判決,比小偷盜賊更可怕。對小偷,人們還能保護自己,但對使用正義的外衣盜賊開展他們的罪惡,沒有人能防住他們。就像世界上最大的流氓一樣,這些法院人員要受到雙重懲罰。
Friedrich II 國王的介入,特別是當時的律師和司法機關對國王的專橫和干預感到震驚。國王的判決是針對司法機構的,在判決中運用了法律。此即言,Friedrich II 國王觸犯他自己頒布的法律。
Müller Arnold案件被描述為司法獨立的開端;這不一定是對磨坊主Müller Arnold是否對他的要求是正確的,而是對國王是否允許介入判決的問題。這是雙方,誰有權力的問題。
這件案件對磨坊主的判決,是否是正確的,這不再爭論。但國王有權,強制執行干預前法官的判決,是否是對司法機關的獨立性應有的態度,至今仍然受到討論。
不過Müller Arnold案的基礎上證明Friedrich II 國王對他的臣民的善意和正義。
Friedrich II 國王被尊稱為Friedrich大帝,是因他對德國有特別偉大的貢獻。
此案件看出他對無錢無助子民的愛護,而懲戒有權有勢的貴族和判決不公的法官。
從反其道而行談三伏天的養生 虞和芳 20.6.19.
從反其道而行談三伏天的養生 虞和芳 20.6.19.
時節進入夏季正是三伏天的頭伏時期。三伏分為頭(初)伏,中伏,末伏。這是中醫的一個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尤其對肺部虛弱,常患喉炎,傷風感冒的人特別重要。對懂得養生的人,請珍惜這短短30天!
從黃曆夏至之後第三個庚日到夏季結束立秋後初庚來臨約一個月期間俗稱「伏夏」,又依序分為「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初伏約落在小暑之後。
「小暑」節氣,為寒暑間的變化,表示天氣小炎熱,每年在7月6日到8日之間交節,黃曆中,小暑是六月節。小暑諺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表示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迅猛地炎熱起來!小暑、大暑連,這是一年中灼灼烈日當空的時節。
那麼我們如何養護身心?
通常在夏天,人們喜歡吃寒涼食物、喝冰鎮飲品,在三伏天正相反,要喝熱水,把體内多年深入骨膸的寒氣逼出来,以便恢復打造好身体!在炎熱的夏天;每晚熱水泡脚,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
這是「冬病夏治」,對於在冬季較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實施針對體質陰寒者的治療方法,目的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減輕/移除冬季易發性病症。這是一種反其道而行的夏季用熱來驅逐身內寒氣的治療方法。
古人的傳承的經驗說熱在「三伏」,所以避暑方法就是退藏。
「心靜自然涼」是修心的功夫體現。是內在的涵養,溽暑裡更要神清氣和,心胸寬闊。
從五行養生來看,炎炎如火的天氣裡,正是火剋金,所以順應之道就是金要「伏藏」。有詩應對養生之道: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金.龐鑄《喜夏》)
這種「冬病夏治」是針對陰寒虛損體質的人最適合。他們的表現為,手腳常是冰涼,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傷風感冒。這種體質的人,中醫稱為陰盛陽衰體質虛弱的人,方法在夏天要補陽氣,即補足元氣,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把握住這三伏天,用反其道而行的方法,在炎熱夏天,用熱來驅逐身體內的寒氣,增加秋冬來臨時的抗寒正氣。
對於不要熬夜,適當的運動,保持心境平和,愉悅,對每位養生的人都很重要。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回覆學生的一封信 虞和芳 19.6.19.發佈
回覆學生的一封信 虞和芳 19.6.19.發佈
小霖:
你這週日將搬離宿舍,也代表你在南華的生涯正式結束,進入下一段旅途。
人生就是如此,一個旅程接一個,誰都不知哪個旅程是終站。每一個旅程,都是對我們來說學習,考驗,和成長的過程。它也是充滿幻想,新奇,希望,畏懼的過程。
你跟瑞士有過一段緣分,還不滿一歲時,就到過。也許記憶是留在你的下意識內。一般三歲前的事,是很難有記憶的。中國人注重胎教,我相信胎教的重要。
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過客,每一個旅程都是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緣分。好好的把握,好好的珍惜。
關於慕尼黑的訪問,若是你有固定的行程,需要我聯繫的話,請告知。鍾老師暑假也會去德國,我想他會去慕尼黑,那是他的德國故鄉。你不妨跟他聯繫看看。
謝謝你費心來看google的網路平台。我要等編輯完了“飛洋過海”,稿件寄出去後,抽出時間來看這個網路平台。 祝福
旅途愉快
虞和芳
19.6.19.
有心的地方 虞和芳 19.6.19發佈
有心的地方 虞和芳 19.6.19發佈
Schweckhausen三個煙囪,屋頂Gauben天窗和護城河上面橋樑的改建翻修許可,是一件累贅,必要,又緊迫的事。
週一6月17日上午,收到建築師Beltz的來信,說這些許可,Dr Heuter還沒有寄到,請S出面寫信提醒Dr Heuter,因為他答應週五就會寄來批准許可,但是週一還沒有到達。而安排翻修公司的人來到,不能夠開始工作。因此Beltz來信,要S直接寫信跟Dr Heuter提醒這些事項,不能夠拖延不理會。
S跟我提到此事,過了一個小時後,收到Willebadessen城的Nutt小姐來函,說此事沒有問題,Dr Heuter許諾會寄出,不用勞駕我們來處理,並說要把這個准許交給鄉長Schmitt。
S就給Beltz寫信指示,既然Dr Heuter口頭答應,這些工作可以即刻開始,不必耽擱。
週二上午收到文化遺產保護部門Dr Heuter的三項許可。它在Willebadessen市政府的部門早就通過,但是還要到Muenster上級Dr Heuter那裡的書面照會,雙方同意才生效,而Heuter博士答應週五就寄去,到週一Willebadessen還沒有收到。建築師是急性子的人,就打電話到Willebadessen詢問是怎麼一回事,他要寫信給堡主,要求給Dr Heuter去信提醒。
我們還沒有寫信過去,一個小時後,Willenbadessen就來信說,他們打電話給Dr Heuter,已經得到Dr Heuter的回音,說次日Willebadessen就可以收到書面的許可。當天,S就寫信指示Beltz,既然如此,可以即刻開工。
次日果然收到Dr Heuter的三項書面許可。
通常在德國,保護文化遺產的許可,耗費時間,有時甚至幾個月還繼續耽擱,才會通過,或者拒絕。
Westfallen州的這種翻修改建許可,是兩個部門之間互相協調後,才能夠發出,那是Willebadessen市政府和Muenster總部的保護文化遺產的部門雙方同意才行,若是一方不同意,就要內部相互溝通理解,還不行的話,要到部長那裡,由部長處理決定。
而這次為什麼會那樣的快捷?
根據我們的分析:
Schweckhausen水古堡,對Willebadessen是一件大事。它在前古堡Croy公爵下,300年,護城河不曾清理。一棟偏房拆除,另外兩棟19世紀的工坊正在申請拆除,因為它們在倒塌邊緣,沒有利用價值,翻修太貴不值得。前堡主把古堡出租,租客不准許鄉民為紀念戰爭死亡軍人的紀念碑,獻花致敬,它需要翻修更新,因為它是在堡主的領轄地帶,租客不允許鄉民的這些活動。租客因為沒有履行租約,堡主撤出租約的延長,收歸己有,而開始一棟棟偏房的拆除。這時我們購買下這棟古堡。
鄉民的祖先都在為古堡堡主工作,古堡和古堡的偏房都是他們祖先出入之所。一次大戰後,貴族雖然廢除,沒有生殺大權,但是領土還是屬於貴族。整個Schweckhausen的原住民,都跟古堡和其偏房息息相關,他們的住所,都是圍繞古堡而建。
德國人鄉土氣息很濃,即使新遷來的住民,不跟老住民一樣,而名之為“遷入的居民。但是他們都是以古堡為中心。
古堡的兩棟工坊是此鄉村的象徵,它在20世紀初,在學校的大廳堂的牆上畫下。它經年沒有人住,不曾翻修,堡主很有錢,但是不願意翻修,還申請拆除,正在這個時候,我們購買下,這個古堡。
鄉長在我們購買後,就請求撤除前主人申請的撤出提案,他們鄉民的心,繫在這兩個工坊,請求我們翻修,他們出力幫忙。這棟工坊的破損沒有維修,使鄉民認為是一種恥辱的象徵。
經過鄉長鄉民的懇求,我們撤回前主人的申請要夷平這兩個工坊。
而且我們第一個措施就是翻修這兩棟工坊。它在2017年完工,受到文化遺產保護部,2017年8月的頒獎,將此兩個工坊的翻修訂為當年8月的模範月,列入這項榮譽,發佈寫入到此部門的Archiv內。
Westalen的報紙,不斷刊登此工坊的翻修的報導,引起附近鄉鎮,民間團體的重視,報紙在Schweckhausen換了主人後,開始翻修時,就報導,Schweckhausen有如一個睡眠的玫瑰公主等待一位王子的親吻來喚醒這位公主。這是德國有名的一個童話故事,Dornröschen。
就因為它的工坊翻修,得到Willebadessen市長,議會的重視,它在Peckelsheim,距離Schweckhausen只有一公里,這是所以這個城的市長和文化保護部門對申請Schweckhausen的翻修,沒有異議,一切通過,從Muenster派來監管的Dr Heuter對待我們非常的禮待。
當我們得知233公尺高的大風車在Schweckhausen前要建築時,我們撤銷了基金會的申請,說除了繼續翻修此兩個工坊外,一切翻修工作停頓。它一直停頓,直到Willebadessen市政府給予一個撤出這三個大風車的建築後,我們才在今年初大舉翻修。
這是鄉民和附近周圍的居民跟我們站在一起,市長對鄉民的反應不能夠抗拒,而阻止那三個大風車的建造。
當然對於投資在大風車公司的人們來說,把他們的怨氣投射在Schweckhausen上。鄉長收到恐嚇電話,要把拿兩個工坊炸毀。
Schweckhausen的翻修是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為一件大事,我們將它的翻修視為一個目標。
S對古建築,古堡從小就嚮往,在1980年代我們就在法國Montlaurent購買一棟五萬平方公尺的古堡。它出售後,我們很覺得惋惜,因此在德國幾經尋找拜訪後,購買下Schweckhausen古堡。
在尋找古堡的過程中,我寫了一本“覓覓尋尋尋古堡”的書。這是跟古堡和翻修古堡有緣。即使馬爾他17世紀的Dolphin House,我們花了十年功夫也翻修出來。
最令人感動的是鄉長在兩個工坊翻修後說,我們是古堡的原居民,不是後來遷居的居民。
古堡今年一月開始翻修,每天鄉長坐在汽車裡,拿出望眼鏡,在看古堡的翻修。上次鄉長說,他中了特獎,這是Schweckhausen古堡本身開始翻修。Dr Heuter對報社的訪問,回答說,它的翻修,是一個幸運的機緣,在他任職以來,還沒有見過一個古堡這樣的全面的大肆翻修。
我們當時購買,看上了這座古堡有如一個歲月的風少,被矇住,被埋沒的公主,看到兩個工坊如一個棄嬰,沒有人肯要他,正在倒塌邊緣。這棟古堡,引起我們的愛憐,才下定決心購買它,讓它恢復昔日的光輝。它所需要的並不是錢,前古堡是億萬富翁,錢不是問題,而是覺得它的累贅,所以要把它一棟棟的偏房拆除,然後以地皮來出售。它的美好,它的價值被歲月的風霜埋沒。它的價值是在於文化遺產的價值。而不是在能夠靠它賺多少錢的價值。我們和鄉民對它有種愛心,才細細的照顧培育,而它才能發揮出它的潛力,魅力,兩個工坊,阻止了大風車的建築。建築師發現,屋頂上,儲存了大量的屋頂的黑磚,它是無價至寶,現在很難尋得到這樣的黑薄磚,新製造的仿製品,不能跟它相比。這是翻修它時的一個大發現。
每當想到鄉長拿著望遠鏡,默默地對著正在翻修的古堡觀看微笑,我們心中十分的感動。
對古堡我引用孫觀漢的名言:有心的地方就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有美。
兩個夜貓子 虞和芳 19.6.19發佈
兩個夜貓子 虞和芳 19.6.19發佈
昨天晚上,兩人工作到半夜,不知道累,都貼在電腦上工作,忘記起居作息,不顧蚊子叮咬,直到今早清晨1點半。
我拿出放在桌上的手錶一看,認不出時間先後,把它轉了一邊,以為它壞了,再仔細一看,已經清晨1點半。
有可能嗎?在上一次看時間時,是晚上9點半。我想,還可以工作一陣子,否則剛進入狀況,又停頓下來。不繼續做的話,那本“飄洋過海”不知還要弄到何時,才能夠完工。
我在寫比利時魯汶大學那段時間。先寫離台赴歐的事,那還是很清晰,我曾寫過它。要命,在哪裡可以找到?找尋工作不得要領,乾脆重寫,還來得快,在晚飯前就寫好了。
晚飯是在7點鐘,我發現是該吃飯的時候,我上到頂樓,問他:晚飯吃什麼?他很簡短的說“香蕉”。我交給他一根香蕉,看他專心,嫌我在旁礙事,我乾脆離開頂樓客廳,拿了一隻香蕉,下到Studio工作室,要繼續坐在電腦旁工作。
但是我想,這樣不好,我跟他一樣,連吃飯都不停頓一下,這是不對的。他應該跟我學,盡量保持生活節奏和方式。
昨天午飯時間見他還專心的在電腦上看有關Schweckhausen的翻修事情,我就悶聲不響的代他做值日的工作,弄了午飯。
昨晚我回覆Fench的報稅信件和準備好,她所要的銀行資料,以及支票全部準備好,要他檢查一遍,但他在看電視電影,沒有處理此事。下午我只把good morning改成good afternoon,就用mail寄出去。原是週一晚上我就回覆寫好信,打著早上寄出。看他上午在做Schweckhausen的事,沒有請他check此回信,下午才寄出去。
晚上兩人各吃一根香蕉算是晚餐,就算是了事。看他在忙,我交給他一支香蕉,就離開頂樓客廳。
但是我想,工作之間應該吃飯的時候,停歇一下,他既然不肯,我就拿了那根香蕉,一人到後面陽台,又上到最高的頂上。看到隔壁房間新搭蓋的地方蓋的很高,從那裡高到能夠進入我們的後陽台。在最高的地方,搭蓋出它對面另外一家跟我們相連的鄰居隔開的地方,看樣子是一個游泳池。
那家鄰居原是Pegulali和Ritte的大房子,它是在Two Gates街道上。而另外瀕臨Safe Harbour的另外一個鄰居,母親過世後,出售出去。它改建,增高,往我們Dolphin House這邊,這個小房子加高。
換言之,Dolphin House是在Two Gates Street和Safeharbour Street兩條街的中間,橫跨兩條街。這在Senglea是很少見的,左右兩邊都有兩個以上的鄰居相瀕鄰連結。
到頂樓時,發現上面的Membranes被太陽照射的有些翹起來,在接觸靠右邊鄰居的地方,封口處沒有弄好,出現一個大縫。幾年前,重新換了Membrane,保證十年。
看樣子,這種保證不會是真實的保證,很可能那個membranes公司,已經倒閉關門。
在2011年,我們請Grech公司來做徹底的工作,在這頂樓,裝上地磚。講好6月裡,在南華大學師生來開會前弄好的,是3000歐元。但是公司說,從西班牙訂購的地磚沒有抵達,到9月初才來。Grech就要來舖地磚,S拒絕,因為對方沒有按照說好的時段完成。Grech要把地磚運來,放在屋頂上,S也沒有答應。
此後上面原來的Membranes保證七年的期限,剛好過期。請人來修理,要1500歐元,全部換新3000歐元,我們決定全部換新。
看樣子它不能夠維持10年之久。
這樣視察一遍頂樓的情況,發現鄰居的翻修進行到另外一個層面。
回到書房,繼續寫比利時的那段。
有好多的片片斷斷的回憶值得一寫,只立下大綱,沒有繼續多寫,而一下已經到了半夜一點。我以為他去臥房睡覺,而他還在頂樓看電腦。
我說我們兩人都是夜貓子,晚上不睡覺。
他這才下樓睡覺。
我又寫日記,弄到2點才關燈
這是晝夜顛倒。
今早5點半起身,開始工作。到9點J來,才知S已經起床,他在一樓的工作室,他發現那裡也有網路相通。
到9點半,還沒有他早飯的動靜。我問他,要在頂樓吃早飯?
他說他已經吃過了。
為什麼不叫我一聲,我還在等他一起吃早飯。
既然如此,我就拿了麥片在客廳外面的陽台上一人早餐。
昨天他放在陽台上的東西都沒有收進屋。
飯後我繼續工作。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大學畢業後到跨國來往 虞和芳 18.6.19發佈
大學畢業後到跨國來往 虞和芳 18.6.19發佈
1965年,我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在台大生活管理組和在考古系工作,照顧外國學生。上午在生活管理組,下午在管外國學生的考古系系主任陳奇祿教授的工作室做事,那是考古系博物館內。
在1966年我得到赴比利時在魯汶大學深造的獎學金。1967年就遷居德國。
在德國度過我大半生的時間。
在這期間,先在Giessen大學,可說求學不得要領。轉到德國馬堡大學,遇到一位泰國剛拿到博士的女學生,介紹她的指導老師Heilfurth教授,他收我為博士生,這是一個難得的幸運機會。
1972年底我完成博士論文,和通過口考,拿到德國的哲學博士。
1973年去美國發展,主要為申請綠卡,德國的居留許可,很難拿到。在Seton Hall大學的中文系系主任祖教授下,修一門教授中國語言課程。他推薦我到一所Fareighton 大學,教中文,晚上在Horizon地產公司做事,由此公司幫我申請到美國的綠卡。
1974年我在美國,拿到綠卡後,返回德國。在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亞洲部門做事。專門管中國部門。這時有時間接觸到,讀到,以前從來沒有讀過見過的書。而因為綠卡的緣故,每年要到美國一趟,讀到孫觀漢教授為柏楊出版的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感動下,提筆寫信給孫觀漢教授,在這樣的機緣下,也跟柏楊,上元他們結緣。一本“虞和芳選集”問世。
1974年返回德國,在巴伐利亞圖書館做事主要工作時間到1981.連留職停薪來算1974-2014才算正式退休。
在這期間我在1981通過自然醫學執照考試,設立診所到2000年。
1988年購買下法國的Montlaurent古堡,翻修,寒暑假都在法國。
2000年出售此古堡,購買馬爾他的Dolphin House。住在馬爾他,翻修這棟17世紀的Palazo房子,設立Dolphin Foundation。
2001到目前2019年在馬爾他。居留地是馬爾他的Dolphin House。
從2006-2014,一共八年在台灣南華大學執教。
2015-2019我們在馬爾他,台灣,德國來回穿梭。
2015年購買德國的Schweckhausen古堡,在這4年半的時間內,主要的工作,就是翻修這個古堡。
理想和實現之間 虞和芳 18.6.19.發佈
理想和實現之間 虞和芳 18.6.19.發佈
一生中,讀書學習,佔到人生到30歲的24年時間,直到1972年拿到博士學位,算是求學大功告成。這只是在談求學能夠拿到的學位。事實上,人生是活到老,學到老,是一個學無止境,教學相長的過程。
但是只學不做事,不能貢獻給社會,那是一個社會的寄生蟲,不是人生的目的。
學以致用,到底應該如何將所知所能,達到所用的地步?
我的理想是什麼?花了24年的求學,到底我想要做什麼?
那是在寫書和文化交流的領域內盡力。
我在小學六年級時,蔡朝經老師提到諾貝爾獎,鼓勵我向上。希望日後我能夠在這寫作文學方面開拓。
初一起,我開始寫日記,一直到現在,不曾中斷。中學時代我就投稿,文章在報紙上登出來後,我不去領取稿酬,我認為金錢不重要。寫文是精神領域,不要跟錢扯上關係。
在初中時,以“寒假記趣”得到徵文第二名。
大學的時候,葉慶炳老師教大一我們外文系的中文。他對我們說,女生最美滿的事業是當大學教授。這樣可以又照顧家庭和發展事業。他的話,對我產生不少的影響。
我對身體的特殊功能很嚮往,讀武俠小說,要在大漠中當女俠。當沈常福馬戲班來嘉義演出,登報徵求新的學生,我就去應徵空中飛人,但是要徵得家長同意,這關過不了。
在嘉義女中實驗班5年級時,我選擇文組。那時知道,想要將來有作為的話,只有升學進大學。父親問我,我能不能考上全校第一名。我說能,就這樣開始好好的讀書,果然在嘉義女中,實驗班5年級時,得了全班第一名。後來選上成為全校模範生。很幸運的考上第一志願,台大外文系。那時的理想是當大學教授,在文學領域耕耘,貢獻在中外文學上。
來到國外,在法英德的國家中來來往往,不知不覺中,就順理成章,走上文化交流的路上。
另外我所嚮往的領域是中國醫學。
中國文化有比外國文化強出的地方很多。
中國的醫學有其特色,於是我在德國,選擇從事自然醫學的道路。從小我就對中國的武打,氣功,點穴起興趣,在中學時代,伯父訂閱氣功書,我就去讀,很想學飛簷走壁的功夫。那時一位同學韓英琦也是對武俠小說著迷,我們都想當俠女。可惜她家遇到變故,父親被誣賴為通匪諜,被抓被關。她只得初三後投考師範,兩人從此失去聯繫。但是我對騎馬翱翔的嚮往始終沒有放棄。在法國Mont-Laurent買下古堡時期,我們學騎馬,鄰居有兩頭母女的馬,供我們在野外騎馬奔馳。有次在運河旁邊,我騎的Tout le Mond馬,不知怎的,我摔下來,而馬掉入運河中,費了九牛二虎的功夫,才把她引上運河的水岸上。
又有一次,我騎馬狂奔,大有,我欲乘風歸去,卻不料從馬背上摔下來,失去知覺。頸項受傷,那是1989年的事,至今脖子還是隱隱作痛,沒有完全痊癒過來。沒有演成終身殘疾,已是大幸。
對於氣功,對於人的身體奧妙,很是驚奇,對人類的心靈精神力量,非常重視。對宗教的奇蹟現象要探究竟。好奇和興趣,我走上自然醫學的道路。
1981年考過德國的自然醫學執照。從1981到2000年,一直在此領域工作。
2001年,我們搬到馬爾他,有時間寫作,於是從事寫作,在文學和醫學領域,將所知所得,診所治療病人的點點滴滴,逐漸的寫出。
2006年到南華大學,跨歐洲研究所,自然醫學研究所教學,這是我能夠跟學生分享我的所知所學的時機,在這八年中,整理出版我所寫的書稿,翻譯我在德國受到邀請在公立電視台的節目和德文小書冊。
我在通識課,也在這方面探討,教授夢的解析,心靈與人生,健康與人生。寫作內容不時參與mystisch,神秘性的現象,如陌生客,大紅蜘蛛,渾天爺,不同意,誘惑,一句仙師,總統候選人,明明的眼睛,阿花,夢,歸去來兮,心理精神疾病等等的短中長篇小說。這本“飛天過海”,就是在時空轉移來往之間的一些掠影。
它的架構是按照時間先後來襯托排列。
第一次乘機遠行 虞和芳 18.6.19.發佈
第一次乘機遠行 虞和芳 18.6.19.發佈
1966年五月底,我從飛機場到抵達Brussel布魯塞爾,這是我第一次搭乘飛機遠行,心中充滿了新奇,興奮。
父母特地從嘉義到台北來送行,舅舅舅母本來住頭汾,在1966年搬到台北,我還在台大生活管理任職時,加利出國到德國後,要我住在他二姑媽家,她丈夫在台大任職,我上下班方便,她雙眼近於全盲,因為視網膜剝離,但她人十分的慈祥,對待我很好。後來舅舅他們搬到台北住後,我就搬家住在台北他們的公寓內。他們對待我非常的好,也在松山機場場送行。
那時桃園機場還沒有開闢,國際機場設在松山。
當我進入機場內部候機室,送行的父母親友離開時,我被無以言狀的悲哀包圍。
在候機室內我不斷的哭泣,這樣的遠道出國,離開父母親友,離開生長的台灣,何時能夠再回來?也許沒有再返回來的一天。這樣一想,悲從心來,就不斷的流淚。
跟著別的旅客一起上了飛機,直到坐定後,心情才慢慢的平靜下來。
這一趟行程,好遠好長好貴。當時的一張從台灣赴比京的機票,比現在的來回機票還貴。而且遠赴重洋的學生,都是買單程票,哥哥姊姊到美國時,也都是買的單程票。
但是這是我們留學生所願,台灣那時不能修博士,要修博士,只有出洋,大部分的學生到美國,少數學生到歐洲。
這一趟路程,不但路上要轉機,還要停留好多站。
在香港轉機時,一位印度年輕人,坐在我旁邊。他說飛機起飛降落最危險。
路上每停一站,都有旅客上下飛機。繼續飛行搭乘同一架飛機的人,在下飛機休息時,座位上插上一個標記。每到一站繼續飛行的旅客,拿到飲料的票,可以在機場內換到飲料。
在希臘轉機到Brussel時,我在機場等著轉Sabina比利時的班機到比京。
在候機室等待時,忽然有一個人,拿我的一張照片在找我,我很驚奇,那人怎麼會有我的照片,找我做什麼?
原來那人說我的行李箱壞了,在裡面找到我的照片,問我要轉機到哪裡。
我說到Brussel。
那時搭乘飛機的人少,在雅典的飛機場只有我一個是中國人。所以行李即使壞掉,找到原主人,轉換到另外一架飛機,還能夠用這種的方式。
搭上赴比京的這架飛機,我旁邊坐的是瑞士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我們交談起來。她會說英文法文德文,我們用法文對話。餐點裡的水果竟然有新鮮的櫻桃,好美好誘人,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吃到櫻桃。
到達比京,來接我的是從德國趕來的未婚夫,加利和一位Foyer Chinois的神父,他後來回台灣在輔仁大學教授法文,他在台灣結婚,在比利時談到神父結婚,他是最反對的一位神父。
加利住在Foyer Chinois,這是中國學生聯誼會館,有一棟大樓,乒乓球室,男學生不少在那裡住宿,是屬於天主教的房舍。
我被安排在一家修女修道院,跟一位從台灣來的還上高中的女孩住在一間房間內。這樣開始了我在比利時的求學時期。
時間會帶給我們答案 虞和芳 18.6.19.發佈
時間會帶給我們答案 虞和芳 18.6.19.發佈
從這本飛天過海的書,也許能看出個人在1966年赴比利時求學到今年2019年,在這55年之間的變化。它是太大,太劇烈了。這正是撰寫此書的動機和意義,要抓住時空間一剎那的痕跡。
我只是生存在這時空中的一個小點點,在渺滄海中的一粟,有幸參與在這一世紀,一千年的變化轉換交點焦點中,這是我們現代人的幸運。
時間是一直在向前推進,我們沒法阻擋它,只能夠設法透過一連串的時間前進,現在(主觀的停頓),過去回顧的痕跡,顯出我們生存時空間的蛛絲馬跡。
這裡拿在我初中二時寫的一首新詩來作為序幕
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我還是一個天真的小孩
幻想著綺麗的未來,
企圖以光明照亮人間,
不要讓那失望的痛苦
侵蝕我的心田。
今日我不再是天真的小孩
未來也在我心中化成白煙
以往的抱負消失殆盡
只剩下失望的痛苦
侵蝕我的心田
明日我將收斂起痛苦悲傷
因為人生的意義
是奮鬥向前
看那明星點點
不正象徵著
光明燦爛的未來?
這是記憶中我寫的第一首詩。
現在讀起來,雖然那時我才十四歲,它卻象徵出,我這一生的精神寫照。
那是年輕時代的幻想。
憑著有一股幻想的力量,試著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遇到不少打擊失望,遍體鱗傷。
在痛定思痛後,爬起來,再從頭來起,黑夜雖然很黑,但是還有星星的閃光,次日天亮,又是新的一天。
在生活中打滾的時候,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只有抱著不放棄,才有黑夜轉明的時日,才有撥開黑雲,復見青天的日子。
而時間會帶給我們過去幻想,求學時期,和成家立業種種的答案。
這首詩是我回應我哥哥同班,很會寫詩,黃昌海的詩。他寄給我刊登出的“昨日,今日,明日”的一首他的詩,我回應他這首詩。 他是在我初二時參加青年寫作會中認識的。他一看我的名字,就說他跟我哥哥虞和元是嘉義中學的同班同學,他此後就藉機來看我哥哥,每次託我哥哥交給我一封信。因為他不能夠寄信給我,寄到學校或家中,都會被沒收,就在來看我哥哥時,趁機交給我,他寫的信。
他的信件摺疊成細細長條,然後兩邊交叉,中間像是折疊襯衫的提綱挈領。 那是我交往的第一位筆友,他來我家訪問時,我們不敢交談。但是我父親還是不久後得知這件事。這還得了,不但把我哥哥和我大大的訓誡一番,把我監禁在家中,不再准許我參加任何活動。 後來聽說那位黃同學投考空軍,發生事故,而退下來不再做飛虎英雄。 現在回想起來,恍如隔世。
這些片段的回憶,看出我們生存在台灣的那個時代,有些父母管教子女,和當時的女子中學管束學生的嚴格,每封信件都會受到檢查。即使台大女生宿舍,晚上10點關燈,11點關大門。雖然當時很不以為然,但是事後想想,這些嚴格的管教,對我並沒有壞處,反之使我受益匪淺。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請求早退休的理由 虞和芳 17.6.19.發佈
請求早退休的理由 虞和芳 17.6.19.發佈
一位教師提出申請早退休的理由是,學生不懂得尊師重道,歪倒價值觀。
一位警察提出申請早退休的理由是,他所遇到的都是罪犯。
一位消防人員提出申請早退休的理由是,火災太危險。
這些人是選擇錯了職業。他們對自己的責任不能夠盡職,找出的藉口正是卸職的藉口而不自知。卻是理直氣壯的來抱怨提出抗議,請求提早退休。他們的一生多半不幸福。
1973-1974到美國的一段生活 虞和芳 17.6.19.發佈
1973-1974到美國的一段生活 虞和芳 17.6.19.發佈
1972年底從馬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我是兩個小孩的母親。我進入30歲,是該立業的時候,到哪裡去發展?
德國的居留很難拿到,於是打著去美國做事。那麼我得要先去美國,找事情,申請綠卡。
在1973年三月我帶兒子威禮去美國,女兒留在馬堡的Schulz夫婦家。
美國住在姐姐New Jersey的家。姊姊對待我很好,她把他們大的臥房讓給我和威禮住,他們夫妻住在一間小的臥房。
姐夫在紐約聯合國做事,每天一早就搭乘公車去紐約,晚上回來。姊姊在Schering藥廠工作,搭乘同事的便車,她的VW汽車留給我用。週末我們去紐約給中國學校義務教中文。這時間,姐夫帶威禮去Central Park玩。
威禮先送到幼稚園,他跟一位女孩Caroline相處的很好,9月開學後,進入附近的小學一年級。
我在不同的地方找工作。
在一家出產馬達的工廠地方做手工,用手纏住很細的線,纏在一團團的線圈子裡。是拿最低工資。一群群的女工,坐在一條大長桌子旁,都做類似的工作。坐在硬木板凳,上午十點的時候,大家停工,那是休息時間,大約一刻鐘,然後繼續工作,一天八個小時。在我旁邊的是一位德國婦女,她工作25年,得到一個獎品留念。
週五發薪。這樣工作五天後,我辭職,並不是因為工作累,而是它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賺來的錢,不值得。這個工作,沒有發展的前途。
在一家義大利餐館做過一陣子的事情,是管跑堂們的帳目。這是一家熱熱鬧鬧的餐館,跑堂跟我之間,談談笑笑,氣氛很好,可是也是沒有發展的前途。
我在一家Horizon房地產公司謀到一職,每晚要到那裡做事,整理登報啟示的回條,對購買New Mexiko土地有興趣的人,每晚跟他們聯繫,寄去他們索取更多的資料,每隔一段時間邀請他們參加房地產出售的晚會。
這個公司的薪水,是按照出售土地價格的折扣得到報償。有些我得要跟他們預約,跟我的上司一起去拜訪,訂下出售合約的話,我跟小老闆分成。
因為我本身還沒有得到房地產業執照的資格,它需要通過州政府的考試,出面簽名都由小老闆來做。
我姊姊,她的朋友,後來在Seton Hall大學的祖教授系主任,從德國來的朋友,都訂了購買的約。這家公司,幫忙我申請美國的綠卡,它下來後,我就返回德國。
在這段期間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第一次開車去加油站,跟加油的人說:加5美金。
對方回答:I doubt。
原來美國的油價,比德國便宜多了,整個油箱加滿汽油才3美金。德國要貴得多。
在公司內,有美國人,也有黑人,有一位中國人,一位祖宗是俄國人的辦事員。當我跟中國人用中文談話時,我常說“那個,那個。”旁邊的美國人就為我捏一把冷汗,他以為我是指negro,黑人。黑人要稱呼black,不能夠說negro。
那位俄國人,對我特別的好,時常晚上就剩下我們兩個人在辦公室,他談他的家庭,一個女兒出生就有眼疾。他說俄國有一個成語,若是一生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這一輩子,就沒有白過。就是他幫忙我申請到綠卡的。不管他算不算知心朋友,但是他幫我申請到了美國的綠卡。
有次出售晚會,是在一家大飯店舉行,女跑堂穿的衣服,是兔子模樣,有兔子耳朵和尾巴。
晚會中,Horizon公司先放一部開發西部地區的影片,公司如何將一個尚未開發的西南部地區,開闢成為社區。購買的土地,分割好的,有one family,也有多家的住屋地皮,或是商業區的土地。影片很吸引人,之後公司作勢的來出售一些地區的土地。在場的人,一一興奮的要立即購買簽約,每一個月,只要付十多個美金。要去參觀所購買的土地,可以安排去看。在Horizon地產公司發展中的地皮,若是土地全部售光的話,它還有潛力,別人要買同一塊土地的話,也可以從此土地的主人採購而賺到錢,這是土地投資的一種方式。因此購買的人很踴躍。
有一位中國女士,專門做中國飯店老闆的生意,她在一年內,所賺到的錢,突破一百萬美金。
小老闆跟我還到過一家中國麻醉醫生的家。聽說那時在美國的麻醉醫生賺的錢很多。但是這對夫婦,並沒有購買Horizon公司的土地。
事隔45年,方才看網路,還有這個同樣公司的繼續存在。
當時在這公司工作的同事們,一定都已經退休。不知他們的生活如何?至少大家曾經有過一場相識的邂逅。遙遙的思戀並祝福他們。
孫觀漢和柏楊 虞和芳 17.6.19.發佈
孫觀漢和柏楊 虞和芳 17.6.19.發佈
這兩位教授孫觀漢和柏楊,他們的個性不同,領域不同,但是他們兩人之間卻有同樣的出發點,熱愛中國。他們的表現方法完全不同。
孫觀漢說:有心的地方就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有美。他談到他母親的愛,他發揮他的愛,愛中國,所以當蔣總統請他來台灣時,他就到台灣,給清華大學,設立一個原子爐。他看到柏楊批評中國的醬缸,醬缸氣,他即反省自己的缺點,設法改正,跳出醬缸。當他知道柏楊陷入冤獄中,他發揮愛心,設法營救柏楊。也正因為孫觀漢,柏楊才能釋放,才能得到平反,而後來得到冤獄賠償,雖然這賠償金額,沒法彌補柏楊的創傷,和喪失9年26天的時間。
柏楊以一種他特殊文學家的筆法,以自嘲的幽默手法,創出他雜文的風格,令人笑中有淚。他揭發出中國人的醜陋面貌,這是許多人不曾自覺的劣根性,只有自覺後,才有可能改良,這種批評諷刺,有尖銳眼光,敢說敢言的人,社會需要他,但是為當政者所不容。
伊索寓言,世界聞名,可是伊索得罪當代的權貴人物,而遭受到被判死刑,從岩石上跳下的結局。
錄下網路上發佈的消息
《红尘静思》 正文我们需要沉思我们需要沉思宇宙是啥时候才有的,言人 ...
www.jntxt.net/modules/article/txtarticle.php?id=55555
Im Cache
这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凶案于一个月后破获,两个恶棍自有他们的下场。 ...... 虞和芳女士住在德国慕尼黑,有一天,半夜开车到近郊,遇到红灯,看看没人,就犯了中国 ...... 正文珍惜中国文化珍惜中国文化《伊索寓言》上有一则故事,蜈蚣先生正爬得 ..
*****
上面柏楊談到伊索寓言,可惜這個檔案打不開。
柏楊批評當時的人物,遭到牢獄之災,他受到孫觀漢的營救,得以釋放。他們間的友情,千古難得,傳為佳話。
柏楊的醬缸和談醜陋的中國人,只不過是愛之深,責之切。
可惜柏楊和孫觀漢,都沒有看到中國的大變化,中國不再是醜陋,不再受到外國人的欺侮。這正是南生給我回信上說的話。
下面是南生信件一部分。
和芳 :
柏楊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可惜,他跟我們一樣,都看不到中國人的 “陋習” 也會有清除的一天,我們都在祈禱。
我在編印一本《龍岡懇親大會特刊》,在收集有關的資料和安排編印;工作忙,視力又不好,沒人幫忙校對,相當苦惱;也沒時間去理我的《南山網》,可能要熬到九月底才有時間。
*****
人和人之間,都要有機緣緣分,才能夠相認識,若是生出花朵來,更是一件難得的因緣際會。
因為他們,才會有一本“虞和芳選集”的問世。因為他們,才會有“飛洋過海”書中的一節“孫觀漢柏楊”。
一覺醒來 虞和芳 17.6.19.發佈
一覺醒來 虞和芳 17.6.19.發佈
一覺醒來,天還是黑的,梳洗完畢,聽到海邊傳來很怪的聲音,向外望去,防波堤上紅綠燈在一閃一閃的亮,看不見,聽不出這怪聲音是從什麼物體上發出的。是從海上?還是從天上?是無人飛機在飛行?無人飛機應該是沒有什麼聲音。
昨晚看到報導,郭台銘說,中國還怕他離開,高級官員向他請求留在中國,不要把他的鴻海撤離。影片中報導他家鄉只有五百人,他投資開發,每年都還捐上5百萬元,平均每人一萬。他的祖宗是郭子儀的後代。設立的學校卻只有一位老師,一位學生。可是發現村里欠外債,原來這是貪污造成後果。他的鴻海以無人飛機來送貨。看到這種發展,令人害怕。這種無人飛機在天上飛翔,人們連上空都沒有了安全感。曾經在馬爾他上空發現無人飛機,就感覺有威脅。誰知它會不會栽下來?有路可開的交通都會阻塞,出問題,造成交通事故,更何況無人飛機滿天飛?影片中報導新加玻的無人飛機鴻海的投資,鴻海的股票市場。郭台銘要爭取台灣總統的競選,中國期望他當選。
看完這個影片報導,心中悶悶的。
想到企業家,最好不要跟政治家掛鉤。這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影片中,郭台銘說,中國怕他。中國連美國總統都不害怕,怎麼會怕他?這種自大的作風,並不見得是好現象。他家鄉在中國,大企業也在中國,卻來競選台灣的總統,兩者有些不大相合。這影片中,報導未來的發展,不感覺這種無人飛機的擴張,來送貨,舉例是Pizza的送貨,Pizza國外競爭很烈,送貨人員忙累得很,老早就有冰凍的Pizza,一熱就可以吃,卻並不是人人愛吃,何況那種由無人的機器來製造,用無人飛機送,最後還是需要送貨員送到家,這種競爭跟網路謠傳的人工蛋,類似,投資的錢做廉價的雞蛋,有現成的雞蛋,為什麼要去發展人工雞蛋。這些發展,對人類會帶來什麼貢獻?這種新科技產品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幸福?
看到平靜的海邊,出現這樣怪的噪音,給人一種煩憂,我就聯想到無人飛機。電腦和現代科技帶給我們很多的方便,它不擾人,知道利用它的人,能夠獲得很多的知識,左右逢源,節省時間。
可是人類往吃喝玩樂方面發展,無人飛機在25分鐘內,送一個無人烹調,由機器製作的pizza到家,送一雙可以自由挑選的鞋子到家。人類省下的時間做什麼?人跟人的交往變成貧瘠,人活的是為什麼?只為享樂方便,而享樂的品質是什麼?人類無休止的往科技方面發展,最後會給人們帶來什麼?
以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情調,被機器,被匆忙,所代替,這會是進步?文化交流,世界各國文化各有不同,是一個很有趣的發展,旅遊增加見識,眼光。科技到頭來的發展,在電腦前,消磨一輩子,跟坐井觀天視野的窄狹,差不了多少,雖然可以瀏覽整個世界,但是眼睛接觸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螢幕。最後死亡,屍體焚化或做成肥料。這樣的生存有什麼意義?
回憶起五十年前到美國,有一次,我沒帶姊姊的電話號碼出門,我有事要通知她,她的電話號碼是秘密的。我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詢問,以便找出得出她的電話號碼,而到處都是自動的錄音播放,連一個人可以對話的機會都沒有。當時我感到很茫然失落。
人需要人,即使談不妥,意見不一,但是對方是人,若是什麼都是機器儀器,它雖然會發出聲音,但並不是可以對話的人,那是太可怕了。人類的文化,生活的品質,尤其加上處處被監視控制,太可怕了。
雖然世界充滿了人,但是人跟人之間的交談,交流,對話,若是都是透過電波機器儀器,每一個人都是隔絕孤立,太可怕了。
世界會怎麼發展,我不知道。但是期望人類的文明不要毀滅。不要一切由機器儀器來代替。那會是一種硬梆梆,沒有生趣的世界,是一種貧瘠孤獨的世界。
想起Little Prince這本書,主角(作者)在一個大沙漠中孤立,他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很小的星球,只有他一個人,狐狸,和自己澆水培養的玫瑰。。。後來他回到有千千萬萬的玫瑰園,但是他跟它們沒有關係,他不曾澆水,培育過它們。彼此沒有發生過情感。他懷念曾經跟他耍脾氣的那隻玫瑰。
這個短本小說有文學價值,有想像,流露出作者的真情感受。它也流露出人和他周圍環境的重要。
希望世界能夠變得更好,但是更好的世界,不會是更進步的科技代替一切,這樣會導致人人只顧自我,不組織家庭,人喪失人的價值和生存意義。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讀到洪蘭的《當自由變成自私》 虞和芳 16.6.19.發佈
讀到洪蘭的《當自由變成自私》 虞和芳 16.6.19.發佈
讀到Daniel寄來洪蘭的《當自由變成自私》,她裡面講到一些目前學校的風尚。
“錢多不代表可以犯法,聲音大也不代表理就正,但現在這個歪理已形成風氣,大家見怪不怪,學生也就有樣學樣了。
他們念了十幾年的書,卻未學到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天安於一點點的小確幸,沒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
洪蘭教授點出我們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在「自制」和「自由」的拿捏下出了很大的問題。
台灣是有這些不講理,自私,沒有價值觀念的學生存在。
這不只是台灣的學校教育出問題,在Plato的理想國書中,就提出民主政治的不可思義的現象以自由,平等為最高價值,這樣老年人學習年輕人,而非年輕人以年老人為榜樣,父母跟小孩平等,老師怕學生,被判刑的罪犯在街頭喧嚷,如同英雄一樣。這些人,按照他們喜好做事,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紀律和法律。。。
邱吉爾說,民主政治不是好的政治,但是其它的政治系統更壞。
*****
其實每一個民主國家下,還是有好的年輕人和學生,犯罪的人關入監牢,美國有一些州還執行死刑犯。
我在南華大學任教期間,看到的學生,有些很好,有些不錯,有些雖然難於相處,不可理喻,但是還是居少數。
每一個民主國家,都有令人失望,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存在,令人不滿意的情況發生。我們能夠改變的就改變。對於學生以溝通,了解,教育來教導,要他們認識正確的價值觀,這正是教師們的責任和義務。
******
錄下Daniel寄來的原文作參考。
《當自由變成自私》
作者: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位朋友正值盛年,拿過師鐸獎,又無病痛,突然申請退休,令我們好生驚訝。我們這群做科學的朋友,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有職業上的毛病,會追根究柢,在我們的盤問下,她說出了申請書上冠冕堂皇理由下面的真正原因。
她的學校是所私立高中,跟國外姐妹校的關係很好,時常互訪。在三月學運發生前,她帶了十個學生去國外訪問。這些學生家境都很好,都有出國的經驗,所以在轉機時,她並不擔心,只囑咐她們登機前一定要準時回來,學生便快樂的去買免稅商品了。等到登機時,有三個學生沒到,她開始著急,又不敢派學生出去找,怕找了這個、丟了那個。她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奔跑尋找,機場的廣播又一直催:某某航空公司的旅客XX、XX、XX…,她急得心臟病都要發作了。
最後櫃台人員告訴她,不等了,她們要清艙,把未登機者的行李拿下,怕有炸彈,要她負延誤起飛的責任和損失,當她含淚點頭時,那三個學生拎著大包小包,慢條斯理的走過來了。她趕上前去,氣急敗壞的問她們:「你們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不準時回來?」一個學生說:「老師你急什麼,我們不回來,他們不敢起飛,因為我們的行李都在飛機上,他們絕對不敢不等我們的。」她一聽,當場氣昏,我們怎麼教出這麼自私的學生來?全飛機二百五十六人等你們三人,別人的時間都不是時間嗎?
她正在說時,另個學生拍拍她肩膀說:「老師,不要激動,你多出國幾次,就不會這麼緊張了。」學生居然把她的焦急當作沒見過世面,這樣羞辱她。她當下決定退休,不再為這樣的學生貢獻她的青春。回台後又看到學生霸占立法院、攻進行政院,她說最後一根稻草是某國立大學法律系教出來的市議員罵大學校長妓女。她認為事已不可為,便遞出辭呈了。
我們聽了都默然,事實上,老師的地位在台灣已經低微很久了,我小時候那種村裡有任何喜事,老師坐首席的尊師重道精神已經看不見了。二十年前,我就曾被一位作弊學生的家長質問:你一個月賺多少?我一天的收入比你一個月的薪水還多,你憑什麼記他過?我很驚訝,錢多不代表可以犯法,聲音大也不代表理就正,但現在這個歪理已形成風氣,大家見怪不怪,學生也就有樣學樣了。
台灣的教育真是出了問題,孩子有知識、沒有常識,口口聲聲爭自由,自己的行為卻很自私,家長想要信任孩子,卻演變成放任,學校想要給孩子自信,卻演變成自大。幾年前,曾有個國立大學去美國念MBA的學生,要從波士頓轉機到紐約回台灣,因未趕上飛機,便謊稱行李有炸彈,她以為這樣飛機就會飛回來,她就可以登機。
結果她被美國的聯邦調查局抓起來,罰了五千美元還吃上官司。她說她只是開玩笑,但是一個念到碩士的學生卻連開玩笑的時機和輕重都分不出來,她如何出社會承擔家庭、社會和國家給予她的重任?更糟的是,他們念了十幾年的書,卻未學到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天安於一點點的小確幸,沒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朋友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但一葉知秋。最近某雜誌有一篇「放狗出來,台灣年輕人也會跳牆」的文章,這位教授認為台灣學生是有潛力的,但須逼他們振作。看來現在或許是到了該放狗出來的時候了。
洪蘭教授的文章太好了,她點出了我們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在「自制」和「自由」的拿捏出了很大的問題。
大約在20年前,一句「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至今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青年學子!2019、06、12
保護膝蓋,正確上下樓梯 虞和芳 16.6.19.發佈
保護膝蓋,正確上下樓梯 虞和芳 16.6.19.發佈
膝蓋疼痛磨損是很常見的病,這在我行醫的時候,不是時遇到病人專門來治療他們的膝蓋不適,病變。它的原因很多,有風濕,有磨損,有發炎,有身體過重,使得膝蓋負荷太重,承受不了。
謝謝Daniel寄來一個告訴我們上下樓正確的方式。
年紀大的人,跟年輕人不一樣,最好要扶助樓梯手把,慢慢的上下樓,以防發生意外。
年輕人若是上下樓注意正確的方法,減輕膝蓋的負擔,是杜漸防微。
它的方式是用筋膜的方式,而不是用關節和肌肉。這樣身體和膝蓋會有彈性。
同時注意,膝蓋上下樓時,它的彎度,不要超過腳尖,這樣會增加磨損。
下面,是依照鄭雲龍脊椎力學專家解釋上下樓正當的姿勢。
用筋膜,而不是用關節和肌肉。
下樓重心移到前腳,有彈性,後腳是抬腳背,重心承受是在前面那隻腳。
下樓,不要把重心放在後腳,把重心放到前面去。像一個球一樣,充滿彈性。所以後腳抬腳跟的動作,是往前抬,前腳壓腳背,後腳抬腳跟。讓身體能夠放輕鬆,重心的承受是在前面那隻腳。1.抬腳跟2.重心前移前腳尖。
上樓梯相反,意念,重心直接往前上方。腳跟踩著上拉,若是沒有力量可以後腳顛一下腳尖,幫助自己向上的力量。
身體是筋膜的方式上下樓,而不是關節的方式上下樓。請點擊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8uo94YLzVI
你不信神,為什麼要去會見教宗? 虞和芳 16.6.19.發佈
你不信神,為什麼要去會見教宗? 虞和芳 16.6.19.發佈
一位總統,是無神論者,言談中反對有神論者。可是他當選總統後,非要安排去見教宗。
有人問他:“你不信神,為什麼要去會見教宗?”
他簡短的回答:“我看不見神,可是我知道也看得到教宗。”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讓我微笑和感動的諾貝爾奬得主的談論人生 虞和芳 15.6.19.發佈
讓我微笑和感動的諾貝爾奬得主的談論人生 虞和芳 15.6.19.發佈
33位诺贝尔奖得主谈论人生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其领域的集大成者,拥有过人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的发展供奉物质或精神的食粮,也是人类的文明进程的先驱和探路者。
感謝選取這些名句的製作者,和Daniel寄來一個檔案分享。下面的諾貝爾得獎者都是黑白照片。這比彩色更吸引人。
我喜歡觀看他們的照片,然後讀取他們對人生的談論。
這些談論都是簡而精鍊,絕不拖泥帶水。很有意義,每一位的談論都值得我們細細思索欣賞。
裡面有令我微笑和笑出聲的句子,但是只有賽珍珠的話,讓我震動,感動。這是有關我們中國人永不屈服的堅強不屈個性。
没有
任何人任何事
可以摧毁中国人
他们是善于
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
他们知道屈服
他们在大风来临之时躬身
但他们永不毁灭
當我讀到這幾句話時,心中震動感動,無以言喻。是的,中國人有智慧有耐力,絕對不會屈服的。
請點擊欣賞分享諾貝爾得獎主的談論人生的名言。
https://mp.weixin.qq.com/s/rZy-oFw2qil2cae9Lo51oA
早餐後的談話 虞和芳 15.6.19.發佈
早餐後的談話 虞和芳 15.6.19.發佈
早餐時我們談了很多話題。我先談到從新營的台糖小學轉到嘉義的崇文小學校。那裡的蔡朝經老師對我的看重和鼓勵。
那時蔡朝經老師等於是我們六年級的導師,指導我們全班,那是女生班。要升學的同學,最高理想是進入隔鄰的省立嘉義女中。蔡朝經老師對我特別的好和重視。他沒有台灣外省人的分別的歧見。
那時崇文小學的校長正是住在我們家的隔壁。步行來往學校,單程起碼要半個小時以上。蔡老師是教務長,每週要去校長那裡談論。晚上他給我們補習後,起碼是7點鐘,天都是黑黑的。他騎車載我回家,我坐在他自行車前面的橫桿上。路上我們都在談話,有時風吹來多說話,會不舒服。他跟我談到諾貝爾獎金,我受到鼓勵,發展一份上進的心。
談到在新營公誠國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很多是外省人,而崇文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很少是外省人。
我的父母來到台灣,起初是發展工業產品,生產的肥皂,磚瓦,醬油,以為外省人在台灣,沒有推銷的途徑,請一位台灣的推銷員,他拿走一大堆生產出的醬油,卻是賣出後,不付款。這樣推銷一關卡住,只有關門,另求發展。
父母有一陣子到台北去發展,找祖父認識的人,推薦工作。陳雪屏是祖父提到的人。
他們回到南部,父親j進入嘉義溶劑廠當工程師,母親在嘉義女中當教員,家從新營搬到嘉義,我才轉學到崇文小學讀六年級。
S聽到這裡說:從妳的這些話裡看出,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的衝突的基本原因,是分派分配職位。凡是有公家的空缺處,有關係的外省人,優先任用,台灣人就瞠乎其後,心中自然不滿,這是很現實的事實,那些搞台獨的人,要讓自己人當權,這是他們權力鬥爭,爭權奪利要台獨的目的。
蔣介石帶來的外省人的軍民,國民黨的人,自然先用。可是台灣實行民主政治,台灣外省人都是平等待遇,台獨的人想要掌權,不提以前為爭取平等的事,它已成為過去。而拿去掉中國文化,去掉中國傳統,不認同來自中國的祖先,來稿獨立,來排擠外省人,這是站不住腳的。民進黨只是一般政黨的要爭取政權,卻以台獨做口號,這是分裂內部的人心,這是他們政黨的內部矛盾。這也是台大校長任用,遲遲不下的原因,這是職位的分配,象徵權力的現象。
S談到伽利略在梵蒂岡被起訴,而Medizi保護來自他屬地手下的伽利略,把他召回去,這樣梵蒂岡的審問,就不了了之。可是文人作家不願意看到權利爭執的問題,不提這一點。
馬爾他騎士團內近兩年的英國Meister,團員團長和德國Boeselage的爭執,會長濫用職權把Boeselage開除團員的身分。這件事情鬧到梵蒂岡,就是另外一回事。這變成團長忽視教宗的權力。教宗派一組團員來調查這件事,馬爾他騎士團的團長不願意接受,這成了另外一種爭執的層面,而不是Boeselage的問題,成為教宗在天主教的權威權力的問題。教宗可以解除馬爾他騎士會。這樣一來,那位英國的馬爾他騎士會會長,不得不辭職,這是Macht權力爭執和權力層面的問題。
Macht權力是一種執行和實現的力量。
古往今來,權力是一個實際的力量和爭奪的現象。要反對政權,推翻受制,這是革命,搞獨立,要有獨立的目的。
寄人籬下是依靠別人的臉色和沒有經濟獨立,以致沒有自由。
這是人們爭取自由和經濟獨立的原因。
而台灣在世界上有自己的經濟政治發展。若是要搞獨立,只會自食惡果,弄成台灣的經濟落後,人們的向心力分散。這是分裂民心。
我們還談論很多別的話題,Gauweiler,Zitelmann,等等。
一看時間就在談話中飛逝,趕快結束談話,各做各的事。
從纏腰蛇丹到帶狀皰疹 虞和芳 15.6.19.發佈
從纏腰蛇丹到帶狀皰疹 虞和芳 15.6.19.發佈
小時候,經歷到母親得過兩次嚴重的病。一次是纏腰蛇丹,其實它就是西醫的帶狀皰疹。它使母親受到很大的痛苦。聽說,這個病,若是纏上整個的腰,就沒有救了。我聽到嚇壞了。深怕母親的疾病會越來越嚴重,還好,它擴散到半個腰部,就停止。
現在分析起來,腰部是帶脈通行處。带脉状如腰带,约束诸经,作用在于沟通腰腹部的经脉。而腰腹部是身體重要經脈出入處。它得病影響身體上下,全身。就跟一棵大樹,有一個大洞,照樣能活,但是樹的一圈發生問題,就非常的嚴重。
另外一次母親得了肺炎。那是有生命危險,我聽到母親半夜的咳嗽,吐出的痰,是生鏽的顏色。父親又正好出差,這時幸好鄰居的一位太太帶母親去看病,打了盤比西林,才起死回生。我有好幾晚為母親擔心,睡不著覺。
疾病是人類的大敵,誰都在一生中,免不了生病。許多疾病都跟免疫系統有關。
中醫的元氣概念,它一則指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先天之精化生的元气生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養補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而且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景岳全书·论脾胃》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若是廣義的來說,元氣可以解釋為免疫系統。
看到診所的病人得到帶狀皰疹的疾病,都是免疫系統下降。它有很多原因,心裡因素也會受到影響。
最顯明的兩位病人,一位是法國人,戲劇演員。他得了愛滋病,後來得了帶狀皰疹。另外一位是建築師,得了癌症,後來因為患上嚴重的帶狀皰疹,進入醫院,醫生將他放入隔絕病房。在他的請求下,特別允許我去醫院給他治療。
感謝Daniel寄來一個檔案Fwd: [Health] 這三個部位長皮蛇,當心嚴重併發症!
此文對帶狀皰疹解析的很清楚,很值得一讀。
請點擊 這三個部位長皮蛇,當心嚴重併發症!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一覺醒來被Lahn河的淹水困住 虞和芳 14.6.19.發佈
一覺醒來被Lahn河的淹水困住 虞和芳 14.6.19.發佈
住在Giessen的Lahn河旁邊,從陽台上面可以望到那條並不寬但是相當長的Lahn河。Heilfurth教授說,蒸汽機也是馬堡的德國人Papan發明,用在Lahn河上的行船。
住在這麼風光明媚的房子,怡情悅色,有不少的喜悅。那時有從台灣來,到Giessen實習的軍官,也有從法蘭克福來玩的學生,有一位是學醫的,在這棟水邊樓房的閣樓落踏,讚美此房的環境優美。
可是有一天醒來,突然看到一片汪洋,原來Lahn河氾濫,四周成了水鄉。
那時的一輛VW汽車也淹水。
兩個小孩看到這情景,開心得很。
好在冰箱內有糧食,不必受到飢餓的困擾。
我們又住在樓上,沒有受到什麼大害。幾天後,當水逐漸退下去,浸水的汽車,並沒有壞掉,是一個奇蹟。
住在水邊,遇到這樣的一場河水氾濫,也算是特殊的經驗。
小偷光顧Giessen在Lahn河旁邊的房子 虞和芳 14.6.19.發佈
小偷光顧Giessen在Lahn河旁邊的房子 虞和芳 14.6.19.發佈
後來我們從馬堡又返回Giessen後,遇到的事情。
那時我已生了兩個小孩,我們挑選一棟花園別墅的房子,它正在Lahn河旁邊。有一個花園,底樓屋主放置一艘船,可以拖到河邊放入Lahn河中。旁邊是敞開的車庫。第一層樓,有三間房間,上面還有一個閣樓。
院子很大,就養了一條狼狗,叫小黑。
有次我們去Hannover城看商展。
回到家中,發現小偷光顧Giessen在Lahn河旁邊的房子。為了防安全,我把每間房間都上了鎖。小偷用強力打開每間房間,偷取錄音機,它不值什麼錢,可是偷走王婆婆送我的一枚金戒子。這對我來說,是無價之寶,因為它是用錢買不回來的紀念品。
王婆婆跟我們一塊到台灣。她是遠方親戚,以前是在祖父家幫忙。聽說她跟一位中醫結婚,生一子。她結婚後,為丈夫連夜趕著縫製一件衣服,染上眼疾,以致一隻眼睛變瞎,她二十出頭就守寡。她沒有名字,娘家姓王,丈夫姓方,登記的是王方姓氏,父母稱呼她阿朗嬸。她是我父母親婚後,就到我們家來幫忙,跟我們到台灣。父母親都是忙著做事,家中大大小小家事,都由她來包辦。洗衣,清掃,買菜三餐都由她一手料理,我們小孩稱呼她為婆婆。她說一口寧波話,我們都回答國語。同學們來訪,聽不懂她的話,我就負責翻譯。
但是我不會講寧波話,她不會說國語,彼此能夠交通。
這使我才了解到,語言是活的,不說不練習說,就不會說,只是懂得而已。
婆婆是我們眼睛裡,長兩輩份的人,有中國婦女的德行。她等於把我們帶大,當哥哥姊姊搭乘飛機赴美國時,每次她聽到飛機凌空而過,都要出來看,然後說:這些飛機把毛毛(我哥哥的小名)和大妹帶走老遠,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回來?
我出國時,她也是傷心,非要送給我她收藏的那枚金戒子,要我好好的帶到國外。還教導我,女子的德行,若是結婚,丈夫對待我不好的話,要忍住,不可以抱怨。這是在她那個時代,得到女人的倫理道德。
而那枚唯一我有她的一件紀念品,卻被偷走,這是我最感到傷心的事。
對王婆婆,我們都很感激和懷念她。她90多歲後,大陸開放可以回去,她非要回到老家家鄉,她兒子媳婦都住在那裡。母親沒法,只好送一筆錢,送她回老家。
後來母親和姊姊到寧波去看她,她已經全盲。人老了真是可憐。
在德國慕尼黑的武漢餐廳老闆,有次回大陸,問我有什麼事,交代他。我即請他帶一筆錢給王婆婆。
她後來過世了,雖然她送的戒指被偷,但是我對她的懷念卻是被別人偷不走的。這種懷念感激之情,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這是她對我們恩澤的留香。
經歷到德國法院的公正判決 虞和芳 14.6.19.發佈
經歷到德國法院的公正判決 虞和芳 14.6.19.發佈
我從1974年開始在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做事,拿到的職位是BAT II A。這是德國給有博士頭銜知識分子在公家機關階級的職位。
那是一個DFG計畫。
(DFG是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德國科學公益協會的縮寫為德國獨立的全國性科學資助機構,資助高等院校和公共性研究機構的科學研究,總部到2017位於Bonn波恩。柏林辦事處位於柏林的御林廣場Berliner Büro befindet sich im WissenschaftsForum Berlin 在Gendarmenmarkt.德國科學基金會每年提供約13億歐元,為各個科學領域的研究項目提供經費,目的是促進科學家之間的合作,為歐洲最大的科研促進機構。約有100所大學和研究所加入此公益協會。經濟來源,99%來自各州政府)
我得到的這個計畫是每三年由東亞部門的主任Dr Dufey提出申請。每次圖書館跟我訂約,是按照我的居留許可。我因為是外國人,居留許可和工作許可,需要圖書館管人事部門的主任Stauss出證明,圖書館非用我不可,因為中文的工作,沒有德國人同等學歷來勝任。這又是要由Dr Dufey出證明,我的工作成果滿意,才能繼續任用。
這樣申請居留延長,都沒有問題。
後來圖書館來了一位汪玨,她是中國人,成大中文系畢業,原來在漢堡圖書館做事,因為男友轉到慕尼黑來,她也轉來慕尼黑的州立圖書館工作。她只有學士文憑,拿到的職位是BAT Vb,比我低6級,薪水也低很多。
以前聽說,曾有一位台獨的王先生任職。當時圖書館同仁挖苦他為王總統,因為他自己說,台灣一獨立,他會當第一任台灣總統。我從來沒有見過他。
汪小姐一來到,我很高興,館內沒有第二個中國人。她比我大好幾歲。我們既然同事,又都是中國人,除了上班外,還有私下來往。她沒有汽車,需要什麼,我能夠辦到的,都盡力幫忙。她要到什麼地方,我就開車帶她去。遠處若是她也想去,如到維也納看台灣來的京劇團,她就搭乘便車一塊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有一天她說她的DFGVb的計畫沒有下來,不能夠繼續工作,要我以辭職跟她抗議,她說我們如同雙胞胎,中國人要站在一條線上。她建議我往美國發展,因我有美國的綠卡,母親兄姐妹都在美國。我感到奇怪,她怎麼不去美國,要我去美國。她的母親和姊姊也在美國。而且我來辭職抗議,對她有什麼助益?
過了幾天後,Dufey來找我,說我的DFG位置沒有下來,那麼變成我要失業。
我感覺到奇怪,怎麼這個研究計畫會被拒絕?這時另外一個管印度部門的G博士來恭喜汪玨,說她高升,得了BAT II A的位置。
G離開後,汪玨馬上跟我說,G弄錯了,她哪裡會有BAT II A的位置,那是BAT II b的位置。
但是我心裡起了疑問,怎麼我的位置沒有下來,而汪玨曾說她的位置沒有下來,而Dr Dufey卻對我說,我的研究計畫沒有被批准,其中有蹊蹺。
我就請問圖書館工會的會長Dr Engel,這是怎麼一回事。他調查出來的結果是,汪玨透過Dr Dufey的關係,拿到我的原有職位。
Dr Engel說,這種事情居然會發生在我們圖書館,不可思義。
Dr Engel於是帶我到圖書館別的部門問,有沒有一個位置給我。到了幾個部門都沒有。
這時Dr Engel說,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要我上法院告發巴伐利亞政府失策,發生這種扭曲不應該的私事公辦,不合正義規定的事情。
圖書館屬於巴伐利亞州政府,因為我們都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一員,不能夠告Dufey,也不能夠告圖書館,我只能夠控吿州政府。
我心想,我是外國人,怎麼能夠跟州政府打官司?這會使我不但得不到此位置,而連居留都會有問題。Dr Engel說,這種事情,不能夠縱容下去,要我別猶疑,我會得到平反。
這件事情,就發展到,我失業,有待法院判決。
而果然法院判決結果,州政府失策,州政府要負責。州政府得要給我一個BAT IIA的職位,那是一個州政府的本身的永久職位,不跟DFG相關,是特地新設立一個職位,而且是長遠的職位,不像是DFG每三年要申請延長的職位。
因此我能夠一直保有這個位置。1981年,我開了診所,申請留職停薪,每三年申請延長留職停薪一次,直到我退休為止,然後領取退休金,那是按照我工作的時間來計算。
我拿到德國最低的退休金,因為我在圖書館一共只工作7年。現在每個月由德國銀行,將這筆退休金,匯到馬爾他的HSBC銀行。
從這件事來看,德國是一個民主政治的法治國家,一切按照法律行事,即使一介小民也能控告德國政府,要是政府部門的職員措施失當,就是政府的責任。
幾年後我去圖書館拜訪,Dr Dufey可能因為這件事處置不當,調到別的部門。汪玨離開圖書館,據說到美國,不知下落。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飛天過海”書 前言 虞和芳 13.6.19.發佈
“飛天過海”書 前言 虞和芳 13.6.19.發佈
1965年,我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在台大生活管理組和在考古系工作,照顧外國學生。上午在生活管理組,下午在同時兼任外國學生部門主管,考古系系主任陳奇祿教授的辦作室做事,那是在考古系博物館內。
在1966年我得到赴比利時在魯汶大學深造的獎學金。1967年就遷居德國。
在德國度過我大半生的時間。
在這期間,在1972年完成博士論文。
1973年去美國發展,在Seton Hall大學的中文系系主任祖教授下,修一門教授中國語言課程。他推薦我到一所大學Fareighton 大學,教中文,晚上在Horizon地產公司做事。
由此房地產公司幫我申請到美國的綠卡。
1974年返回德國,在巴伐利亞圖書館做事1974-1982,此後留職停薪到65歲。
1981年通過德國自然醫學考試,取到行醫執照,設立診所到2000年在德國行醫20年。
之後2001到目前在馬爾他。
在這段時間內,1988年購買下法國的Montlaurent古堡,翻修,寒暑假都在法國。2000年出售此古堡,購買馬爾他的Dolphin House。住在馬爾他,翻修這棟17世紀的Palazo房子,設立Dolphin Foundation。
2006-2014的8年在南華大學執教。2015年購買德國的Schweckhausen古堡。
從2015-2019在這4年的時間內,我們在馬爾他,台灣,德國中來回穿梭。主要居留地是馬爾他的Dolphin House。
到底在這段時間內,我做了什麼?
我的理想是什麼?
除了本身任職的工作外,就是在寫書和文化交流的領域內盡力。
我在小學六年級從新營轉學到嘉義崇文小學。蔡朝經老師管我們六年級的升學。他鼓勵我,將來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他送我的畢業題字為: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勉勵我繼續前進。這奠下我在文學方面的努力開拓。
初一起,我開始寫日記,一直到現在,不曾中斷。中學時代我就投稿,文章在報紙上登出來後,不去領取稿酬,我認為金錢不重要。寫文是精神領域,不要跟錢扯上關係。在初中時,以“寒假記趣”得到徵文第二名。
我對身體的特殊功能很嚮往,讀武俠小說,要在大漠中當女俠。
適逢“沈常福馬戲團”來嘉義演出,登報徵求新的學生,我就去應徵空中飛人,但是要徵得家長同意,這關過不了。
在嘉義女中實驗班5年級時,我選擇文組。那時知道要想將來有作為的話,只有升學進入台大外文系,以中英文的領域,寫作。父親問我,我選擇嘉義女中的文組,能不能考上全班第一名。我說能,就這樣開始好好的讀書,果然在實驗班5年級時,得了全班第一名。後來選上成為全校模範生。很幸運的考上第一志願,台大外文系。那時的理想是當大學教授,在文學領域耕耘,貢獻在中外文學上。
來到國外,在法英德的國家中來來往往,不知不覺中,就走上了文化交流的路上。
中國文化有比外國文化強出的地方很多。
中國的醫學有其特色,於是我選擇從事自然醫學的道路。從小我就對中國的武打,氣功,點穴起興趣,在中學時代,伯父訂閱氣功書,我就去讀。看武打影片,很想學飛簷走壁的功夫。那時一位同學韓英琦也是對武俠小說著迷,可惜她家遇到變故,父親被誣為通匪諜,被抓被關。她只得讀到初三後投考師範,兩人從此失去聯繫。
在德國馬堡大學,遇到一位泰國剛拿到博士的女學生,介紹她的指導老師Heilfurth教授,他收我為博士生,這是一個難得的幸運機會。
在1972年底,我拿到博士。
在這段時間我最感激的兩位教授是
Heilfurth教授
Eberhard教授
1973年我去美國,為申請綠卡,到美國發展。拿到綠卡後,返回德國,在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亞洲部門做事,專門管中國部門。這時有時間接觸到,讀到,以前從來沒有讀過見過的中德文書籍。而因為綠卡的緣故,每年要到美國一趟,讀到孫觀漢教授為柏楊出版的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跟孫觀漢教授聯繫上後,要為柏楊的出獄盡力,又跟柏楊也通信來往,在他們的鼓勵安排下,“虞和芳選集”問世。
這是我在旅德國時,對這四位提拔我的前輩感激難忘。
本書是按照年代和時間分為6章,從1966年講述在這段時間的來來往往飛洋過海特殊的見聞,經驗。這是一位遠飄重洋深造求學,胸懷大志的學生,在人海漂浮下,在時空轉移變化中的一些人生見識,經驗的寫照,看出在此53年尋尋覓覓中,到底做了什麼?這是這一代,算是老一輩,在變化莫測的時代巨輪中的一種心聲,希望它能給後來者,一個參考,一些借鏡。
本書分為六章
第一章 在德國的期間1966-2000
第二章 馬爾他的時光 2001-2014。。。
第三章 南華大學的時光 2006-2014
第四章 2018年到台灣的歡聚兩週
第五章 2018年 訪問北京的兩週
第六章 重返德國 翻修Schweckhausen古堡
2015-2019。。。
這是我的一段人生旅程,它不是轟轟烈烈。這段旅程時間,經歷了50年來時間帶來20和21世紀的社會,歷史,人文,文化的變遷和轉型。
夢到在公開展覽 虞和芳 13.6.19.發佈
夢到在公開展覽 虞和芳 13.6.19.發佈
夢中我在一個大房子內,好像是我們的家,它有好幾間房間,它們全部敞開,誰都可以入內參觀。有一位年輕人,來幫忙我照顧。
來了很多參觀的人。全是中國人,有從內陸來的,也有從大城市來的。
在這附近,有不少的店舖,有開飯店的。
一位飯店老闆來,他說,我們可以到他那裡吃飯,一餐只要2元。
一位年紀大一點的老先生,手上拿了一卷圖,上面有氣功的圖像和解說,很有意思,他說10元一幅畫,我就買下。
還有一些到外國留學的工程師,互相談論中國的現代化情況。
那位要幫忙的人,我們不時談話,他是義務幫忙。他以為我是三十多歲。我心想,我已上了70多歲的年紀,怎麼可能是三十多歲,他大概看到我的精力沒有老年人的老邁的情況,才來這樣的恭維。
********
這個夢沒有交代地點,根據內容人物和價格,應該是在中國,至少出現的都是中國人。
此夢中,房間公開讓人參觀,這跟2017年Schweckhausen古堡在“公開日”讓人參觀有關—那天此古堡第一次公開,水泄不通的來人進出參觀。
夢中裡面有一位年輕人,他跟南華來的學生有關。昨天接到心怡老師的來信,再請S出一張簽名邀請函件,以便他們進入馬爾他入境關口的時候,沒有問題。
昨天到郵局和銀行辦理事情,中午在外面午餐。座中談到基金會的事情,基金會其中一個項目有展覽室,供人參訪。
夢中出現許多到過國外的工程師,這跟1970年代末,中國派來一群工程師到西門子實習交流,他們的住宿費由中國付給西門子-但是這筆住宿費發生問題,可能牽涉西門子管事的人,跟旅館的人員勾結,以致一人一個房間的費用,三人擠著住,變成三倍的費用。當時上海飯店的女老闆,找到另外一家旅社,便宜划算,那些中國工程師要搬出去,但是不准搬,因為有合同在先,住宿事由西門子公司管。
當我們知道這樣不公平的待遇後,請一位報社相熟的記者長,報導這件事情。當它掀開出來後,西門子的經理Dachs打電話給我們,並來處理這樁事,才得到圓滿解決。
這個夢,幾件過去和現在的事情透過夢的轉換,取代,轉移等路徑,以這樣一個夢到在公開展覽的夢境出現。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疾病是對我們挑戰的時候 虞和芳 12.6.19.發佈
疾病是對我們挑戰的時候 虞和芳 12.6.19.發佈
我曾經有一位外科醫生的病人,他有一天患了帶狀泡症,打止痛針,沒有用處,晚上痛的無法睡眠,白天疼痛的沒法給人動手術。這樣幾天過後,情況越來越厲害,不得不聽他妻子的話,老遠的由妻子開車2個小時,來我診所治療。
他來的時候,胸背皮膚上長一串帶狀皰疹發炎的型狀。我給他針上加灸,用圍針先封上那道區域,在它中間加上一針,然後用艾草來薰。艾是治療皮膚病症的藥,《孟子.離婁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被歷來的艾灸專家奉為經典。指的是大病、難治之病,要用三年以上的陳艾進行艾灸治療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這是我的針灸老師房煜林恩師教授我治療嚴重帶狀皰疹的方法。
一診後,這位外科醫生L說,他得到此病後的第一夜能夠好睡。二診來時,我檢查他的皰疹處,不那麼的紅腫,情況進步的令我也驚奇。
他逐漸有神跟我聊天,說他從來對病人沒有了解之心,對病人患了痛症就抱怨不休,不但沒有同情心,反而責怪他們的懦弱。
他說他得了帶狀皰疹後,才體會到有多麼的疼痛,並說每一位對病人沒有憐憫之心的人,都應該得一次嚴重的帶狀皰疹皰疹,才會改變醫生的自高自大的態度。
感謝今天Daniel寄來一篇Fwd: [文摘] 癌症,送給我的禮物系列文章:之一 (陳文茜)。
讀了後,看出陳文茜是位了不起的女強人。她要得,她有高於常人的勇氣,得病後,知道反求諸己,感激的人。請點擊分享她的原文。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879
跟Paul談中美貿易戰 虞和芳 12.6.19.發佈
跟Paul談中美貿易戰 虞和芳 12.6.19.發佈
今天收到Paul寄來他的大作第629篇,它的主題是對中美雙方貿易戰的分析,下面是給他的回信,和我對此現象的一點淺見
DearPaul:
感謝寄來Watch From Ocean Tower, 629 你的 Trade war !。
這篇trade war加上驚嘆號,給人一種警覺檢討的機會。
此文分析的很好,其中有幾句特別的精彩,我圈點下來:
“Trump sees two major blocks in the way to a great America while he could not see global warming.“
”trade tariffs. I personally think it is fair for U.S. to raise tariffs to 25% or more because China can reciprocate with the same
China has learned that negotiations have become a U.S. games. “
”Beside, the Iran problem, the north Korean problem, the Taiwan problem, among others, suddenly were all parts of the trade negotiations.“
*****
這場trade war還不知道會是什麼結局。我們只有靜待發展。
希望執政者能夠明智解決這種衝突基本上的問題。雙方平等待遇,考慮到各項所牽連到的許多大大小小的政治,文化,社會,經濟貿易逆差,利益,競爭,種族,妒忌心理等等各國間的糾結差異,尋求一種異中求同,設法逐漸解決這種如冰山一樣的許多不能只是透過argue可以解決的阻礙。
目前的貿易戰,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露出的一個頂角而已。
二十世紀,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蹟,被譽為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在1912年4月14日晚11點40,在北大西洋觸礁冰山,船體被劃出了一道長長的口子而沉。
奧國Kaprun的悲劇,是奧地利列車隧道火災事件,為歐州歷史上最嚴重的高山列車隧道火災。 2000年11月11日上午9時30分,在奧地利Kaprun一列正在隧道內行駛的列車發生火災,列車裡的旅客中除有9人安全逃生外,155人死亡,18人受傷。這個被認為最安全的隧道內行駛的列車,卻遇到空前大難。
我在“無限思戀”,第124-128頁中有記載此事對受難各國家屬的影響。
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達到人道主義,技術,社會福利為當時的頂峰,以為20世紀會是人類的福澤世紀,而結果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死亡最多,最不人道主義的世紀。
我們不可忽視這種歷史教訓。在最得意,最顯揚的時候,常是走下坡,災難的起點。
人類的幸福生活在於人類自己的觀念行事。每位生存的人和在政府有權的黨政人員,都是今後發展的或大或小的一個分子。世界的發展,對每個人都會有影響,我們不可不慎,也不可對它的發展等閒視之。祝福
安康
虞和芳
12.6.19.
有意無意之間 虞和芳 12.6.19.發佈
有意無意之間 虞和芳 12.6.19.發佈
早上四點醒來,天仍然是黑黑的,思緒飄得遠遠的。
想到正在編寫的書,我命名為“飛洋過海”,它包括時空,跟前一本書“時空之旅”,有類似的意義,前本書主要是歷史上的人物,這本書主要是是本人,一位受到中國教育文化,在台灣長大的歷經不同文化衝擊後,來往歐洲的學習,在人文,文化,自然醫學的一些經驗。
想到以前父母訂閱“拾穗”雜誌,它的命名很有意義。鳥類的食品,尤其看到馬爾他這邊室外餐館中,不少的鳥類,穿雜在客人之間,很受人嫌,而在野外的鳥類,生物,很多是“拾穗”,天地之間自然養生的產品,“拾穗”供養了古今中外,人類的食糧,古人今人的精神食糧。每人都是“拾穗”的人,多多少少也是對這種“拾穗”貢獻出他們對餘澤。
在時空之間,我們生存和滅亡。一當天地和人類有所失控,會產生不同的難以預料的後果。“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在時空之間可以跟古人神交,受到師長的身教,言教。但是不容易跟人深交。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世間的情意產生,發生共鳴,也可能無情無義的分手。時間和流水生養我們,卻會無情的逝去。
擦身而過,有緣無緣的人們,可能如陰影而過,也可能影響我們一生。
想到孫觀漢,柏楊,殷海光,王尚義,許玉雪。他們雖然不復生存,但是他們對我,和不少認識他們的人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和影響。思緒萬千,奔馳無盡,古人今人,都是緲滄海中之一粟,但是他們曾啓發,啟動,我人生中的不少靈感。
人的出生,孩童時代,天真無邪,依靠父母生長,兄弟姊妹為伴。手足之間有天生的情份,所以稱為手足,在時間的空隙,光影穿插間,有形無形的影響。
日月輪轉中,依靠前人留下的陰德,模範成長。有些為無名小卒,有些能名振四方,對富貴與我如浮雲的人,是超然的人,是有德行,不管處在什麼地位,不致於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出來,相反的,他們時常能夠出自內心,給世人的模範。
人生的開始是上天對我們有意無意之間的恩寵。。
對於大道上天來說,有我無我,都不受損於它的偉大。
從清晨4點到5點的一些有意無意間的思緒,卻花費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來寫下,還不足我十分之一翩然而過的思緒。
人生受到很多的限制,不得不去履行。這些限制正是對我們的考驗,挑戰,發揮修身養性的時候。
我馬上就得要準備早餐和不同的例行公事來過一天。這些都是人生不可少的責任和義務。它也正可以成就我們生命中的可能產生一些也能夠供給他人的“拾穗”。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在馬堡大學一些經歷 虞和芳 11.6.19發佈
在馬堡大學一些經歷 虞和芳 11.6.19發佈
遇到逆境,絕對不可以放棄,要再接再厲,才有達成目的的希望。
離開Giessen大學後,我到30公里之外的馬堡大學繼續進修。
那裡完全是另外一種氣氛。
那裡的亞洲人並不多,因而在學生食堂內,亞洲人見了面,都感覺親切。
遇到一位泰國修到博士的女孩。交談下,她說她的博士論文是在民族學系的Prof Heilfurth那裡寫的,剛拿到博士,要返回泰國。她就介紹我去見Heilfurth教授。
Heilfurth教授,高高的個子,人很和祥,又經過他的好學生介紹,看了我的成績單,跟我談了一席話,立即接受我當他的博士生。
這是料想不到的事。
Prof Heilfurth對他的學生非常的照顧。使我感激和感恩。若是沒有遇到他,這個博士頭銜還不知道到何年何月才能夠拿到。
在馬堡遇到一位學法律,在台灣當過檢察官,有妻兒子女在台灣的張澄江先生。他比我早到德國,在Marburg大學,跟一位法學教授寫博士論文,並不順利,他又染上類似腦膜炎,送到醫院,住進隔絕病房。妻子從台灣趕來,為讓他專心讀書,就在馬堡定居下來照顧他。他修博士的道路遙遠而長,到我1972年年底拿到博士後,他還在為博士論文疲於奔命。
後來聽說,妻子在馬堡開了一家中國飯店,回家路上遇到車禍而身亡。張檢察官,不知後來的情況如何。在網路上也查不到他的資料,只有同名同姓人的記載。
他原來他有一個很美滿的家庭,經濟情況不錯,才能自費留學德國,因病妻子趕來德國,幾年後葬身在異鄉。他們都是很正直有才能的人,真是可惜,就這樣的在異鄉流落。
想到他們夫婦,內心很是難受。
1967年的德國Geissen回憶 虞和芳 11.6.19.發佈
1967年的德國Geissen回憶 虞和芳 11.6.19.發佈
在德國定居的時候,起初在Giessen城,只有我們一家,那裡有一個中國餐廳,沒有其他的中國人。
後來來了一位張劍文同學。他是台大1965年畢業的化學系同學。
他在Giessen大學化學系進修,認識Ehrlich教授。這位教授大約50歲左右,可能是中風,半身不遂。由妻子扶持照顧他上課。Frau Ehrlich,即教授妻子,是FDP黨的一員,高頭大馬,充滿精力,對亞洲人特別的和善。當她看到張劍文是台灣來的,她還沒有接觸過中國人,那時只有韓國人在Giessen。透過張劍文的介紹,我們跟Frau Ehrlich也有來往。她有時在家中或在FDP黨的裡面,請亞洲人吃飯,有時韓國人自動的燒菜,我們也在被邀請之列。那時嚐到了韓國泡菜的辣,但是味道很香。
後來張同學離開Giessen,我們仍然跟Ehrlich教授夫人來往。
那時南韓的學生有傾向於北韓的。有一天有位Frau Ehrlich認識的韓國金同學,突然失蹤,原來被南韓政府秘密抓走抓回南韓。
Frau Ehrlich跟這位南韓學生很熟,我們也曾見過他。她非常憂心,擔心南韓會將他祕密抓出德境抵達南韓後會被處死刑。
Frau Ehrlich透過德國官方,跟南韓政府進行交涉。她還特地飛到南韓,終於南韓放走了這位金同學,他又回到德國Giessen繼續唸書。
在Giessen我先在Giessen大學註冊,學習德文。德文教授看出我懷孕,要我唸一篇德文,“螞蟻的勤儉”。之後他說,中國人跟螞蟻一樣的勤儉,而且會生小孩。
我有些受到侮辱的感覺。
1967年的暑假,我生了兒子威禮。
開學後,通過德文的考試,我可以正式選課。我選英國文學進修,這台大外文系所學的進修。
這一系的系主任是一位女教授,Prof Leimberg。她要我解析一首英文詩,用英文寫一個報告。
我就按照臺大寫報告的方式,分析那首英文詩。快要交卷時,她改說我只能用德文寫。我很快的改成德文,請一位同學看了後,如期交給她。
她說我的德文不夠水準,治學方法跟德人不同。我說,德文我剛到德國沒有幾個月,當然不夠好,她說的對。試想,她到中國去,才去幾個月,可能沒法寫出好的中文,德文我還可以在德國學習。她說我的思想方式,治學方法都跟德國人不一樣,不但我不可能在德國修博士,她敢斷言,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夠在德國拿到博士。
我說,她說我,是一回事,但是她武斷的說,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在德國拿博士,這是歧視中國人。
有些德國人對待外國人,高傲自大。而她身為教授,沒有學生敢這樣的反駁,她聽了後,大聲吆喝,要我出去。我說我會出去,但是我絕對不會再進入她的門。沒有想到,就這樣的離開Giessen城。
但是我不肯放棄修博士,立下決心,非要在德國拿到博士,給中國人爭一口氣。
從黑夜到清晨5點 虞和芳 11.6.19.
從黑夜到清晨5點 虞和芳 11.6.19.
這是一個短短的夜。
昨晚看到慕尼黑下大冰雹,想到那裡的近50年來老朋友Dr Gauweiler,給他寫了一個mail問候。
大約半個小時後,收到他的回信。
他說,他們那裡還好。他還寫給我們寄了他將過70歲生日的邀請函,還沒有得到我們的消息。
我想這是他把邀請函寄到南華大學去了。心怡老師來mail說有我一封賀卡,她轉寄給我。
這是5天前的事。我想這是Gauweiler寄到南華大學的邀請卡。他將聖誕節的卡片也是寄到南華大學。
晚上11點上床,夢到在一個聚會的場合,Gauweiler也在場。夢到許多事情很雜亂。
這是受到昨晚看到慕尼黑下大雹的報導,有暴風雨,有大樹連根拔起,大冰雹目擊者稱,乒乓球大小不一的冰雹往下掉落,路上充滿了水,情況不明的影響。
半夜三點半被蚊子咬的睡不好,醒來。雖然繼續躺在床上,但是思緒萬千。
想到昨天讀到的一封信給Dr Bisazza ,但是寄到Dolphin Foundation給Dolphin Foundation的信件。裡面寫,沒有收到Dolphin Foundation的Annual Report。若是在30天內,還沒有收到它,要處以嚴重罰款。
想到,還要去銀行給德國匯款退休金的税,辦理馬爾他的税,以及所需要的馬爾他HSBC銀行的statement的一年的收入支出一覽。我打算今天上午就去辦理。
而在編輯的飛天過海的書,還沒有收集到所有的資料。在去年在北京的11月的2週記載,因為在那段時間Google mail和blog都不能夠從中國寄出,很多記載是在北京買的華為手機上。沒有轉換到Apple電腦的儀器轉接頭。這些記載,我幾週前在德國時,使用mail的方式送出,電腦也收不到。
6月29日,南華大學12位師生們要來,要做房子清理,床鋪準備等等的工作。
這些許多不同要辦理的事情,每一件事都是很麻煩,就睡不著。
5點索性起身,來一步步的做這些事情。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德國慕尼黑今晚下大雹 虞和芳 10.6.19.發佈
德國慕尼黑今晚下大雹 虞和芳 10.6.19.發佈
剛剛,晚上8點時,他叫我上樓看,德國媒體發佈網路消息,下大雹。街上充滿了水,之前一定有大風暴雨,才會這樣的路上如河水般的水在奔流。
vor 1 Stunde
Riesige Hagelkörner: Schweres Gewitter im Großraum München
t-online.de
vor 1 Stunde
Riesige Hagelkörner: Schweres Gewitter im Großraum München - München ...
bild.de
Riesige Hagelkörner: Schweres Gewitter im Großraum München
巨大的冰雹:大慕尼黑地區的大雷暴
https://www.muenchen.de/aktuell/2019-06/unwetterwarnung-gewitter-muenchen-juni.html
A96上的大型冰雹 - 情況雜亂無章
(10.6.2019)正如德國氣象局所預測的那樣,星期一晚上一場強烈的冰雹雷暴襲擊慕尼黑地區。 S-Bahn受阻。
目擊者報告稱,在Germering(Fürstenfeldbruck區)附近的96號高速公路上,乒乓球大小不一的冰雹往下掉落。 警察總部Oberbayern Nord的發言人談到由於窗戶和車窗破碎出動無數援救工作。 此外,還有許多樹木連根拔起。 情況不明。
德國氣象局已正式警告大雨,冰雹和大風強雷暴。
德文原文如下:
Große Hagelkörner auf der A96 - Lage unübersichtlich
(10.6.2019) Wie vom Deutschen Wetterdienst vorhergesagt ist am Montagabend ein schweres Gewitter mit Hagel im Großraum München niedergegangen. Behinderungen gibt es bei der S-Bahn.
Augenzeugen berichteten von Hagel in der Größe von Tischtennisbällen auf der Autobahn 96 nahe Germering (Landkreis Fürstenfeldbruck). Ein Sprecher des Polizeipräsidiums Oberbayern Nord sprach von zahlreichen Einsätzen wegen kaputter Fenster- und Autoscheiben. Außerdem seien zahlreiche Bäume entwurzelt worden. Die Lage sei unübersichtlich.
Der Deutsche Wetterdienst hatte amtlich vor schweren Gewittern mit Starkregen, Hagel und starkem Wind gewarnt.
********
三十年前,我們在慕尼黑也曾經經歷過一場大冰雹,那天沒有大暴風雨,忽然天黑下起兵兵乓乓的大雹來。
好多在街上行駛的汽車受到大冰雹的襲擊,造成一個個往下凹進去的洞。只要沒有受傷,就是上上大吉。
Schweckhausen又遇到了暴風雨的襲擊。鄉長來電話,說附近的農地又連洋山芋的灌下,沖下,比三星期前我們還在那裡時的情況還嚴重。泥漿滲入古堡庭院。 鄉長令人馬上來處理,以免那裡的藏書不致受損。
有目的的退休族是幸福的 虞和芳 10.6.19.發佈
有目的的退休族是幸福的 虞和芳 10.6.19.發佈
那些能夠含飴弄孫的退休族,是過幸福生活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家,自己建設出的小天地,可以繼續為所建設的家庭耕耘,照顧父母子孫,受到他們的需要,發揮具體可貢獻的目的。傳宗接代,完成人類一代接一代的傳宗使命。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教養子女是延續人類生存的一項重要的使命。
可是20世紀,不少人們生活轉型。
小孩有自己的家,不願意跟父母相處,各自為家,有時嫌父母囉嗦,父母生病累贅,父母若是有些積蓄,不肖子女,還虎視眈眈的盼望父母早死,分得財產。
認識一些德國人,外國人,馬爾他人,有些就是在等待接受遺產。
如馬爾他的一對鄰居,德國和意大利夫婦,德國妻子是電影明星,過世後,意大利建築師丈夫跟一位比利時的教員R結婚。這位年輕的教員來到馬爾他後,改行學畫,又不肯努力,卻要出風頭。她得到機會,認識這位義大利建築師,很快的成婚。她開畫展,憑著大房子,開派對,開畫展,籠絡馬爾他藝人的心。兩人把錢財用光了,只剩下那棟大房子。R就等待母親的財產,她有次返回比利時,之前說:我要到那裡,等到母親死後,才回來。她年紀大了,隨時會死,我拿到遺產才回來。“
她去了大約兩個月後,回來。R說她母親還不肯死,但是至少她們姐妹把母親趕出家門,進入養老院,賣掉房子,瓜分母親的古董傢俱,財產房產。但是母親要留一份自己的錢財,付老人院的錢,和零用錢。
R這時說:“我母親來花這筆錢等於來糟蹋我的錢,那雖然是她的錢,但是她不花的話,就是我的錢了。我恨我的姐妹,她們有錢,為什麼還要拿那些古董錢財。。。”
這件事我寫了一篇小說“樓梯”。
而在這十幾年間,她丈夫死了,那棟樓房,由丈夫的兒子接受,出賣。
認識的一位有錢的病人來考夫,也在等待母親死亡,後來他得愛滋病死了,母親卻還活著。我寫了“電梯內外的對話”來描述此事。
他們平常看起來都很仁慈,關心鴿子,貓,狗,愛動物。可是對待父母,尤其當他們有一點遺產可以獲得,就是另外一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知人之面不知心“的人了。
由此想到蔡元奮教授這樣的孝心,真是難得。
他的父親有福氣,才會有這樣盡心盡力的孝子,照顧不省人事父親多年。
有這樣的孝子,有這樣的含飴弄孫退休族的家庭,是多麼的難得。
我們要跟上班族一樣 虞和芳 10.6.19.
雖然我們每天都是工作的從早到晚,可是時間還是不夠。要每天6點早起,10點關燈睡覺,這點生活規律,一曝十寒的並未做到。
每餐後,都要談論一些事,每天都要花不少時間談論時事,發生的事,社會政治經濟局勢的發展,以及辯論一些事情,花費很多時間,這些都得要改善。
上班族的作息是定下來的,不得不做,這樣固然辛苦,但是比退休的人,工作效率高。
人一退休後,多半認為,工作一輩子了,終於可以休閒懶散。這種想法有它的道理。
而研究機構調查這些人,尤其是稍有成就的退休族,他們未必退休後的生活,比工作時,要快樂。
他們多半是過補足以前想做,沒有時間來做的,認為能夠使生活更美好,品質樂趣更高,不受Stress的負擔,人更幸福的生活:旅行,找新的刺激,甚至結交新伴侶,吃喝玩樂,能夠做的,就去做。旅行勝地,到處擠滿了人,雖然親臨其境,返回後,若是不加以整理,寫出遊記,未必能夠有所得。但至少是履行滿足了自己想做的事,有一種達到目的的喜悅。
但是人生剩餘生存的整個時間都來旅遊,也就會嫌膩了。
吃喝玩樂都是一時的快感,一時的享受,過去後,如過眼煙雲,除了照片回憶外,對別人沒有絲毫的益處。而對自己可能傷害甚於獲利。吃喝多了,身體負荷太重,玩樂多了,也會生厭,這倒是無可厚非,但是若是染上疾病,就划不來。
那些能夠含飴弄孫的人,是過幸福生活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家,自己建設出的小天地,有目的,照顧子孫,減少子女生了孩子後,乏人照顧的苦惱擔憂,他們是能夠過退休後,還有可貢獻,受到子女需要的生活。
可是20世紀,人們生活轉型。
小孩有自己的家,不願意跟父母相處,各自為政,有時嫌父母囉嗦,父母生病累贅,父母若是有些積蓄,不孝子,還虎視眈眈的盼望父母早死,分得財產。
德國現在不少父母在生時,跟保險公司訂下合同,每月付他們多少的錢,補充他們的養老金,直至死亡,保險公司,獲得他們的房地產。馬爾他有些公司,事先購買子女可能得到的遺產,我們認識的一家出租汽車公司,就很自得的說,他只要稍稍付一筆錢,先購買別人的遺產,其後就能夠獲得他們的遺產。他說這些子女也真傻,寧可馬上拿一筆小錢,不願意等到日後可得大款的時候。還有一些馬爾他人,跟鄰居熟人的父母商量好,每月付他們多少錢,等他們死後,接受這些房子。
這樣的發展,對父母或是子女,都不是好的解決方法。
退休族,能夠養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以便雖然年老體衰,至少康健,少給個人,家庭社會增加負擔,是很重要。至少維持生活的素質,生活才有品質樂趣可言。
退休後,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興趣,才能夠過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發覺,即使我們從早忙到晚,可是時間還是不夠用,發覺我們的日子過得太隨心所欲,太自由,沒有一個有效的時間控制,時間沒有工作方向的節制,要看什麼新聞,什麼有趣的節目題目,就可毫無限制,花去好幾個鐘頭的時間去看,兩人談話也花掉好多的時間,因此好多該做要做的事,都堆在一邊,不曾料理。這樣工作效率太低。
因此我們談到要跟上班族一樣,定好時間的方向,限制住每天時間的應用,不可以對一件絲毫不相關的事情去浪費時間的討論關切,對人對自己無益無用。
這是必要的。現在不開始,更待何時。
夢到馬爾他的一位婦女來 虞和芳 10.6.10.
夢到馬爾他的一位婦女來 虞和芳 10.6.10.
夢中有一位馬爾他的婦女來到我們家,她有一點像中國文化中心的那位婦女。
她來後,在為一個人弄飯,把一塊很大的肉,切成小塊,煎熟後,加上一些鹽,就要拿走離開,還剩下一片圓形的肉片,說她用不了,留下來。
她問我,有沒有辦理馬爾他的稅局的事,要填一張報稅單,在六月裏要繳交。
我說我們的税跟馬爾他人不一樣,由一家專門管外國人繳稅的公司來辦理。
*******
夢中那位女士的出現跟幾件事情有關:
我們參加中國文化中心的活動時,時常看到她。在那裡晚上多半有招待小點心,由馬爾他的人來料理。
我昨天弄了三餐,雖然是他的值日,見他忙,不能準時吃飯,我只好來管理,沒有提醒他。今天開始另外一週,值日換班,由我值日,我在想,該燒什麼菜,西餐的大片的肉,還是中餐的小片的肉,夢中那位女士有兩種肉。
馬爾他的税,我需要去銀行索取進出銀行的帳,才能夠辦理。每天都想到,卻是還沒有抽出時間料理。這件事要儘快的去辦才行。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孫觀漢柏楊和虞和芳之間的書信往來 虞和芳 9.6.19.發佈
孫觀漢柏楊和虞和芳之間的書信往來 虞和芳 9.6.19.發佈
有關孫觀漢,柏楊和虞和芳之間的書信往來,開始在1970年代。我們的通信都是手寫,付郵局寄送,一封來往的信件,單方費時5天到十天時間,加上回信要到兩個星期以上的時間,可見得多麼的不方便。所以有些事情,寧可採取打電話的方式聯繫。有一段時間觀漢每天從美國打電話到德國來。
寫信的好處是有大家親手寫的筆墨字跡。
蔡輝振教授談到他要開設柏楊的課程,我將手邊找到的柏楊一些原信,scan後給他寄去。
孫觀漢教授先後給我很多的信件,和一百首詩,這些都是他的筆跡。他寫的詩,別樹一格,看出他的個性,愛心和涵養,雖然他是大科學家,但是寫詩的筆法超俗,也很特別,誠懇直爽,有韻味,並具有科學家的智慧。孫教授他出版中文有13冊。
孫觀漢全集(共13冊)-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s://www.kingstone.com.tw/new/basic/2028550989277/
Im Cache
Diese Seite übersetzen
作者:孫觀漢 追蹤作者 ? ... 享譽國際的中國科學家孫觀漢博士,在中美斷交時隻身返台,為國內的原子科學貢獻 ... 商品分類:中文書 >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關懷與愛心:孫觀漢全集(1)- TAAZE 讀冊生活
https://www.taaze.tw › 中文書 › 華文文學 › 小說
Im Cache
Diese Seite übersetzen
關懷與愛心:孫觀漢全集(1). 孫觀漢.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9575606442. 享譽國際的中國科學家孫觀漢博士,在中美斷交時隻身返台,為國內的原子科學貢獻心力。
***********
孫教授給我的信件,談的內容是他的關懷,他的思想,他的鼓勵。他登出的文章,寄給我分享,出版的書,也寄給我分享。雖然他對我鍾情,信中詩中並非來兒女情長的一套,而是充滿智慧,對人性,對人世的探討關懷。
這些孫教授和柏楊出版的書籍,可以購買閱讀。
孫觀漢跟我的通信,偶爾寄給柏楊,和上元一個拷貝。而今這些信件,孫觀漢和柏楊都已作古,人事變遷很大,跟上元失去聯繫。
上元寫給我的信件,也都是手稿。
*****************
這些一手資料,我非常的珍惜。我一人收藏太可惜,打算找出一種可行的方式,一一的以原文他們的手跡,複製翻印出版。這樣也許有一種至今,外人讀不到的真筆跡的原件。對研究他們的生平事蹟,起到一種補充。具有參考的價值。這是一項很值得的工作。要看如何的來整理出來付印。
在這本書內,我多半從已經打字或發表過的文件,有關我們的一些網路報導錄下,至於我寫過的其它這方面的文章,不在網路,或我的blog和出書內,就沒有收集在內。不時只錄下網路出現有關孫觀漢和柏楊的資料,未附上網路的原文,以這種省略情況,來看他們之間和我們三人的一些來往的過去痕跡。 9.6.19.發佈
柏楊孫觀漢虞和芳
孫觀漢,柏楊和我有過一段互相間相關的關係。
孫觀漢起初跟柏楊絲毫不相關,也不認識。
在他讀過柏楊的書後,得知柏楊蒙冤下監獄,他非常的不平,為柏楊出版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
讀到這本書,非常受感動。
我給孫觀漢教授寫了一封信,談他這本書的影響力和我讀到此作品後的感受。
很快的就收到孫觀漢的來信。
德國有國際特赦組織,我就跟當時管亞洲部門的女士聯繫。她住在波昂,為柏楊,來慕尼黑跟我見面商談。將被判刑的柏楊資料匯入她的特赦組織的一項項目中。
自此之後,觀漢和我雙方互相通消息,各盡所能的為解除柏楊的冤獄盡力。
孫觀漢教授是美國有名的科學家,曾經在1950,60年代受到蔣中正總統的邀請,來台灣發展原子彈,設立原子爐。可是受到美國的干預,他在台設立原子爐後就返回美國。
孫教授認得蔣中正總統,為柏楊的冤獄寫信請求釋放,但是只得到一封委婉的回信,柏楊並未能獲釋。
在我們通信這期間曾經謠傳柏楊在監獄中過世,我們傷心得很,後來探明真相,這是謠傳,才放下一顆沈重的心。這時對柏楊的出獄,更是重要,否則不知何時,柏楊真會在監獄中喪生。
孫教授這時更積極的為柏楊的冤獄到處奔波。適逢卡特當選總統,他倡導人道,孫教授上書給卡特總統,卡特很重視此事,在台灣的美國大使館,來調查此事,幾經斡旋,柏楊在他被監禁9年零二十六天後得以釋放。我們的高興,不亞於柏楊。
柏楊出獄後,住在沈紫忱教授家的小偏房,車庫中落榻。
當柏楊知道他的出獄,可說是孫教授一人鼎力促成,他才得復見天日後,感激不盡,立即跟孫教授書信連繫,我也是跟他通信的一員,在台灣還有好幾位一直跟柏楊有連繫的年輕人,梁上元,陳麗貞,我們也互相聯絡上來。大家雖然不曾見面,但是書信往來,成為忘年之交。
柏楊出獄後,恢復他的紙筆生涯。
這些事情在孫觀漢教授和我的通信中,是主要的話題。
柏楊和孫觀漢為我做的事
柏楊在自立晚報上發表一篇“虞和芳來的一封信” ,後改為“德國來的一封信”。
他們為我出版“虞和芳選集”
柏楊安排“虞和芳選集”中的“異鄉客”劇本的演出。他們鼓勵我多多寫文,為我在台灣鋪路。我對他們的鼓勵和為我出書,有無限的感激。
新的一天如何過 虞和芳 6.6.19. 9.6.19.發佈
新的一天如何過 虞和芳 6.6.19. 9.6.19.發佈
早上打開郵電,接到將退休同事“竹”的來信,她退休了,在整理住過的宿舍不知該怎麼搬,她為此傷腦筋。
她寫:
”只能送的送,丟的丟。
我想人最終無用時,也就如同垃圾般的被丟棄吧!我想人最終無用時,也就如同垃圾般的被丟棄吧!“
她提到今天是端午節,我都不知道。
我讀了後想到在南華大學時,端午節,剛巧遇到哲學系的孫教授,他問我有沒有粽子,我說沒有去買。不料後來他居然送來好幾個粽子來。使我非常的驚異和感動。
接到雯的來信,“這一年來 身邊諸多長輩親友罹癌或 過世 包括南華的幾位老師
讓我感到無常無助 也珍惜自己的身體 以及與您的情誼
5月底我視力惡化 檢查後乃 初期白內障 斜視 老花
加上原來的深度近視 亂視 乾眼症 ....”
我要寫信安慰她們。
昨天過的很不愉快,跟他兩人沒有任何必要的大吵。通常是他摔壞東西,昨天被他無謂的罵,我忍無可忍,摔壞一個小磁碟。
這是自己的修養不夠,花了三個小時記載這件事。
爭吵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可惜,太不值得-
今早我在工作室聽到他上樓梯的聲音說了一聲早,他回一聲早,兩人沒有打照面。這樣也好。
最好今天兩人互不見面的各做各的事。還要看如何處理。
目前是早上7點。
我即做瑜伽。6.6.19.
*********
那天過的並不怎麼樣,兩人早飯,午飯時,又因為看法不同,談不妥,兩人互不滿意對方。我寫下當天記事的兩篇文章,做了例行要做的工作。
回覆了那兩封信。
時間就這樣的過去了,並不如想像那樣要過的充實有效果。這是我自己處理不當,這是兩人都不夠成熟,把時間又浪費在不值得浪費的地方,而且兩人都過的很不愉快。
我們兩人都各自設法在改善。9.6.19.
在“飛天過海”書提到有緣相處特別的人物 虞和芳 9.6.19發佈
在“飛天過海”書提到有緣相處特別的人物 虞和芳 9.6.19發佈
飛天過海呈現的是時間的飛逝,人事的變遷。
在第一次飛天過海到歐洲深造時,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22歲,懷著滿腹幻想抱負,要想“探一探世界的神秘,望一望太陽的家鄉。”的女孩。
就這樣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消失飛逝。猛一回頭,已是70多歲的人了。
但是人老心不老,小時候的好奇心和奮鬥之心仍然存在。活到老,學到老,老當益壯是我上了70歲後的座右銘。
在德國拿到博士和取到行醫執照,對我來說是兩件大事。
前者,擁有博士,受到德國人的“另眼看待”,在申請居留時,享有特權,可以事先約定時間,不再是呼之則來,吆之則去,受到瞧不起。德國那時,一些管外國居留的人員,有些鼻子翹得高高,對待外國“受宰羔羊”那般的高傲勁。外國人可憐狀,難以想像。曾看到一位土耳其人的護照被官員丟到地上的侮辱。
但是具有博士頭銜的外國人,德國人也不得不以“虞博士”來稱呼。在德國,跟美國的習俗不一樣,頭銜在垃圾桶的外面,稱呼,和護照上都要註明,甚至簽名也可連博士頭銜一起簽名。
德國正式的大學,只有公立大學,大學讀書從1960年代都是免費(曾經有幾年要收學費,不過大部分的大學,都是免繳學費,私人很難興辦大學。)得到的博士全國認可,雖然公立大學也有特別享有盛名的大學,如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
拿到自然醫學行醫執照,可以在德國任何地方,以此執照許可開辦診所。這樣奠定了我在德國立足和文化交流的基礎,感受到被人需要,和快樂的基礎在於“與人樂樂”與人分享上,這是我們創辦基金會的濫觴。
在此書中,我特別感謝德國馬堡大學的Heilfurth教授,他們夫婦對我照顧有加。在寫論文時,我引用不少Eberhard教授的著作。他是將中國的民間故事,跟世界的文學掛鉤的創始人。在1980年代,他受邀請到德國奧國講學,我很榮幸的有機會跟他相識相處一個時間,之後跟他繼續通信來往。
從小我喜歡文學,在這個領域中,因緣際會得以結識兩位在其領域各佔有舉足輕重的一席地位的孫觀漢教授和柏楊。在他們安排下,我的第一本書“虞和芳選集”1979年元月出版。
這四位人物的作品等身,建樹超人,雖然都已離塵而去,但都在他們的領域中,留下不朽聲名。他們為中外的歷史名人。對他們,我致以無窮的敬意感激。跟他們能有一段私人交往難得的經歷,更是一生中難得的機遇,感恩!。
昨日,今日,明日 虞和芳 9.6.19發佈
昨日,今日,明日 虞和芳 9.6.19發佈
昨日我還是一個天真的小孩
幻想著美妙綺麗的未來,
企圖以光明照耀人間,
不要讓失望的痛苦
侵蝕我的心田。
今日我不再是天真無邪
幻想也在我心中化成白煙
以往的抱負消失殆盡
只剩下失望的痛苦
侵蝕我的心田
明日我將收攆起痛苦悲傷
因為人生的意義
是奮鬥向前
看那明星點點
不正象徵著
燦爛的未來?
這是記憶中我寫的第一首詩。那是答覆我哥哥同班,很會寫詩,黃昌海的詩。他寄給我刊登出的“昨日,今日,明日”的一首詩,我回應他的一首詩。那時是我在中學時代初二的時候。
他是在我初二時參加青年寫作會中認識的。他一看我的名字,就說他跟我哥哥虞和元是嘉義中學的同班同學,他此後就藉機來看我哥哥,每次就託他帶給我一封信。我偶爾也回覆他一封信,寄到他家。可是他不能夠寄信給我,就在來看我哥哥時,交給我,他寫的信。
那是我交往的第一位筆友,他來我家訪問時,我們不敢交談。當我父親還是得知這件事,這還得了,不但把我哥哥和我大大的訓誡一番,把我監禁在家中,不再准許我參加任何活動。
聽說他後來投考空軍,發生事故,而退下來不再做飛虎英雄。
現在回想起來,恍如隔世。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眼睛是一部照相機 虞和芳 8.6.19.發佈
眼睛是一部照相機 虞和芳 8.6.19.發佈
以前讀過,從被謀殺的死者的眼睛上,可以找出兇手,因為眼睛是一部照相機,人死前會照下/留下死者的影像。
我近年來,時常在午睡的時候,閉上眼睛會出現電腦螢幕的中文字輸入影像,不同的字,會跳躍的出現。經過十息吐息以後,這個影像消失。
可是後來躺下,午睡時,在休息半小時後,也會突然出現電腦的中文輸入的影像。
今天更特別的事,是在休息35分鐘後,出現郵件的影像,不只是一封郵件,它自動的捲上,先後出現好幾封有收件人等等的觀看郵件的影像。它可能是腦子內的影像,而並不見得是眼睛照相機的影像。
同學朋友們,你們有過這種現象?也許這是一件別人也有的現象。
我曾經聽過德國90多歲岳母說,她閉上眼睛時,有時會出現一個個朋友的影像從眼前飄過,跟相機拍攝的相片一樣,出現在眼前。
因此我想,醫生,眼科醫生專家們,腦專科醫生,可能有聽過這樣的陳述或研究經驗。若是你們也有過這種經驗的話,很希望我們能夠交流,提供給專家們研究的資料。
中美貿易戰 虞和芳 8.6.19.發佈
中美貿易戰 虞和芳 8.6.19.發佈
最近1965年台大畢業的同學網,時常談論中美貿易戰的題目。美國電台和德國電台也時常播放出這方面的專家討論談論,很長很多,見仁見智。
下面錄下在同學網發佈抓住主題重點的幾段,請分享。
YuPing (YP) Cheng
The US business people lost their game against the Chinese. Then, like all the losers, the US turned around and said: "You cheat and you manipulate currency!"
KP Chang說: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China-US clash is centered in the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ir respective political systems. These differences are irreconcilable. the trade war is just a reflection of this fundamental conflict and is not going to end anytime soon.
The US can only win the trade war by improving her own efficiency of manufacturing.
KP Chang
They want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 and they feel Chinese is evil and inferior. It is much more than just ideology differences.
KP Chang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based presumably on democracy, liberty and freedom is genuinely believed by many as the best and most virtuous versus the model perceived as autocratic. Both systems are conceivably flawed one way or the other. Trump doesn't preach this point, but the majority in the West does take this seriously as the foundation principles of their nations in their objection to China's political ideology.
chester.c.liu
2019年6月7日 下午5:14 (16 小時前)
同学们:
Please do not be fooled by the term "sino-US trade war". This is the fighting between no.1 and no. 2 and how the world order will be set or redefined. The jokes of US president Trump is nothing but some dressings for the occasion. Make no mistakes that in the US, both republican and democrats all share or have sentiments against China, and both trying very hard to use "Taiwan" to aggravate China, same as "North Korean" been used until Trump foolishly thought he could handle baby Kim by himself, the rest is history.“
收到的下面一篇文很值得一讀:
中美貿易戰,不容忽視。只有雙方平心靜氣的思索,對話溝通,才能夠化險為夷。若是雙方領導人有智慧魄力,放棄偏見,為世界的和平和生存的人們著想,這個世界還會有希望的更進一步。
一個謎語: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 虞和芳 8.6.19發佈
一個謎語: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 虞和芳 8.6.19發佈
話說有一位貴族將軍,喜歡給他手下的軍官講有智慧的謎語來顯揚他的學識淵博。他有一位僕人隨從,每當他智囊空的時候,就要那位聰明的隨從僕人講一個謎語,他再拿它講給手下軍官,要他們猜這個謎語。
有天這位軍官,又讓他的隨從B來編一個謎語。
B說: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
將軍猜不出那人會是誰。
僕人說“那是我自己。”
將軍似懂非懂的又講給他手下軍官一個謎語。
“今天跟各位講一個不好猜的謎語: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那人是誰?”
手下的軍官,沒有人能猜出這個謎語的答案。
將軍很得意的說:“告訴你們,那是我的僕人。”
夢到好幾件事 虞和芳 8.6.19發佈
夢到好幾件事 虞和芳 8.6.19發佈
夢中夢到好幾件事,每一件都有細節,而且很清楚。
夢到威禮,他次日要搭乘飛機到國外,他帶了手機。
我們給他在火車站附近一家很別緻的旅館訂房間,方便他次日去機場。
次日我要打電話問他,睡得可好,方不方便到機場?
可是找到他的電話號碼,不知道是否要打前面的國際號碼。夢中地點是慕尼黑,而他的手機是在哪個國家註冊的?美國,德國,加拿大?他是在德國出生,修博士在美國,工作在加拿大。於是我要打電話給在美國的母親,要跟她通電話,並問她威禮手機電話的國碼。但想這樣轉彎抹角的太麻煩。又念威禮就在火車站附近,他搭乘火車最方便。
*********
這個夢跟幾個事情有關:昨天寫“柏楊孫觀漢和我”的文,提到柏楊香華一起來慕尼黑時,為他們安排旅館的住處,並安排跟巴伐利亞州的文化部長一起會面聚餐,可是柏楊他們在西班牙有節目,就比預計的日子早離開,而跟文化部長失之交臂。
夢中媽媽的出現,是威禮Princeton大學修博士時,被選為全校最佳的一位學生,頒獎典禮時,學校邀請我去參加,我希望母親也一塊參加,可是她在教會已經答應了節目而不能夠參與。這些不同的事情混雜組成這樣一個只有威禮在夢中出現的人物,來反映此夢境的一些別的夢思背景。
*******
另外一個夢,二哥寄來一個包裹,這個紙盒每次打開時,都有幾個小蟲從裡面爬出來。
這個夢是反映到有次一位馬來西亞的中國華僑來慕尼黑留學,曾住我們家幾個月。他把小蟑螂帶入家中,消滅不掉。
後來搬到Hirschgarden居住,Brienner街全部作為診所。丟掉冰箱,不再有廚房。這樣才消滅蟑螂。
*********
還夢到有一位女學生來家中,她是同性戀的人,問我家中有沒有特別的地方,讓人看不到她在做什麼。
這個夢跟今年6月29日張老師會帶11位男女同學來,另外還有一位2017年來過的女學生,會從捷克來,以及兩外四位7月才來,一共有17位的事情有關。如何來安排他們的住處?有三張沙發拉開來是雙人床。2017年來了15位師生。沒有打開雙人床的沙發。學生來時都是雙人沙發只睡一人。這次若是有一張要打開睡兩人的話,就可能不大妥當。2017年,先後有15位師生來,我們購置三張舒適的厚墊子的床,這次會有17位,雖然還有陽台的床可以用,和行軍床可以用,但是它們不夠舒服。使我想,是否要將一張雙人沙發打開,兩個人睡。這件事令我左思右想,出現這樣一個夢。
*********
這個夜裡我睡覺不安,我們說好,每天7點早餐,我擔心要是起晚了耽擱時間不好,雖然這陣子我都是在6點起床或更早,吃早飯都在8點以後。
做夢時,我想,這只是一個很短的夢,最初是夢的很短,它不會耽擱睡覺的時間。夢中我還告訴S,這個根本談不上是夢的夢。可是這個夢是什麼,醒後沒有清楚的印象。
後來太陽出來,我以為是睡午覺,午覺我都是弄好鬧鐘,頂多一個小時,而我在夢中想,鬧鐘什麼時候響,但忽然覺得,這不是午覺,而是晚上的睡眠,天都亮了,出太陽了,這麼一想,吃一驚,馬上起床。
他已經在頂樓客廳,我忙問:幾點?他說6點40.
我放下一顆心,到Studio套房,簡短的做了一會瑜伽。7點上頂樓,他值日,專心的工作,沒有管早餐的麥片。我很快的將早餐的碗盤端到陽台上早餐。
7點半開始一天的工作。
一個謎語: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 虞和芳 8.6.19發佈
話說有一位貴族將軍,喜歡給他手下的軍官講有智慧的謎語來顯揚他的學識淵博。他有一位僕人隨從,每當他智囊空的時候,就要那位聰明的隨從僕人講一個謎語,他再拿它講給手下軍官,要他們猜這個謎語。
有天這位軍官,又讓他的隨從B來編一個謎語。
B說: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
將軍猜不出那人會是誰。
僕人說“那是我自己。”
將軍似懂非懂的又講給他手下軍官一個謎語。
“今天跟各位講一個不好猜的謎語:是我父親的兒子,但是不是我的兄弟,那人是誰?”
手下的軍官,沒有人能猜出這個謎語的答案。
將軍很得意的說:“告訴你們,那是我的僕人。”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孫觀漢,柏楊和我有過一段互相間相關的關係 虞和芳 7.6.19.發佈
孫觀漢,柏楊和我有過一段互相間相關的關係 虞和芳 7.6.19.發佈
孫觀漢教授起初跟柏楊絲毫不相關,也不認識。
在他讀過柏楊的書後,得知柏楊蒙冤下監獄,他非常的不平,為柏楊出版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
我在美國時,讀到這本書,非常受感動。
在我返德國後,給孫觀漢教授寫了一封信,問我在德國能夠為柏楊做什麼。
很快的就收到孫觀漢教授的來信。內中充滿對柏楊的關切,和對自己醬缸的檢討。
德國有國際特赦組織,這是有鑑於納粹時代的猶太人要逃亡他國,不得其門而入,6百萬猶太人就被無辜的殺害。
德國人知道這件歷史的真相後,痛改前非,在憲法上特別提出人道和人權。
德國對逃往德國的政治犯,敞開大門,只要說是受到政治迫害,立即收容,享受德國的社會福利,拿取生活救濟金,不得趕出去。
於是我就跟德國當時管亞洲政治部門的女士聯繫。她是在波昂,可是來慕尼黑跟我見面。將被判刑的柏楊資料匯入她的特赦組織的一項項目中。
自此之後,孫教授和我,雙方互相通消息,各盡所能的為解除柏楊的冤獄盡力。
孫觀漢教授是美國有名的科學家,曾經在1960年代受到蔣中正總統的邀請,來台灣發展原子彈,設立原子爐。可是遭受到美國的干預,他在台設立原子爐後就返回美國。
孫教授認得蔣中正總統,為柏楊的冤獄寫信求情,但是只得到一封委婉的回信,柏楊並未能獲釋。
在這期間曾經謠傳柏楊在監獄中過世,我們得知,傷心得很,後來探明真相,這是謠傳。
孫教授這時更積極的為柏楊的冤獄到處奔跑。適逢卡特當選總統,他倡導人道。孫教授上書給卡特總統,卡特很重視此事,在台灣的美國大使館,來調查此事,幾經斡旋,柏楊在他被監禁9年零二十六天後得以釋放,住在沈紫忱教授家的小偏房,車庫中落榻。
當柏楊出獄後,知道孫教授在默默中的幫忙,才得以釋放後,感激不盡,立即跟孫教授書信連繫,我也是跟柏楊通信的一員。在台灣還有好幾位一直跟柏楊有連繫的年輕人,梁上元,陳麗貞,我們也互相聯絡通信來往。大家雖然不曾見面,但是書信往來,成為忘年之交。
柏楊出獄後,恢復他的紙筆生涯。
不久圍繞他的人越來越多,可說高朋滿座。
柏楊封給孫觀漢“中國的原子能之父”的頭銜。以孫教授的知識,才能,聲望都當之無愧。孫教授擁有幾十種專利,在美國的聲望,不亞於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
於是這個“中國原子能之父”的雅名就傳佈開來。一提到孫觀漢教授,我們就稱呼他為中國原子能之父。
這時一位張香華女士出現了,她優雅的舉止,令柏楊為她顛倒,晝夜不停的追求,很快他們就要結婚。
這時中國人關切干涉的特性也表現出來。柏楊的朋友,連女兒都反對這個婚事,要他三思而行,不可貿然行事。在這期間,我們接到不同台灣柏楊朋友們的來信,談及柏楊不可草率馬虎結婚。
這時柏楊轉向孫觀漢,要他作主。
我那時,正在美國,我們談論的就是這件事。孫觀漢教授既然受柏楊所託,就是男方的家長,而香華呢?孫教授對她愛顧有加,就要我當香華的娘家。
我們左思右想,柏楊被關進監獄9年多,他心靈中能有一位愛顧他,照顧他的妻子,比任何人對他都重要。香華也陷入情網,我們認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重要。
於是我們錄音下來,祝賀他們琴瑟和鳴,白頭偕老。
在國外,我們很高興慶祝他們的新婚。他們寄來不少的結婚照。
孫觀漢教授有事來慕尼黑開會,我帶他去看“大嚎Dachau集中營”,談論政治文化歷史。
孫觀漢教授跟我通信相當的多。
他和柏楊要為我出書。他們讀到西德僑報,裡面我撰寫的文章,異鄉客劇本和我為台灣報社寫的文章,收集起來,為我出版“虞和芳選集”,這是柏楊訂的書名。他們為我安排出書的一切,連校對也由香華柏楊的朋友包辦。他們在1978年透過星光出版社,出版“虞和芳選集”。柏楊自動為我寫序。他們的熱忱熱愛,令我十分的感激。
柏楊將“異鄉客”拿到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演出。
香華很快出國,首先來德國,為柏楊在國外打出名氣。
香華在1981年來慕尼黑,住在我們裝滿了進口的中國手工藝品,桌布的房間。為香華安排跟慕尼黑校長夫婦晚餐,這是打入德國學術文化界人士的大門,可以日後進行文化交流。
我們談了不少的私事,悄悄話。
1982年香華柏楊一起來慕尼黑,那時我通過德國自然醫學執照考試,開設診所。五間房間都是為診所佔滿的空間。我們為他們安排住在一家旅館內。白天診所全是病人,晚上和週末跟他們夫婦會面,到德國的餐館,品嚐德國菜,德國啤酒,安排他們參觀慕尼黑的文化古蹟。
為他們請到巴伐利亞州的文化部長一塊相聚晚餐,但是沒有料到,柏楊夫婦要去西班牙。很可惜這場的相會陰錯陽差,失之交臂。
之後的日子,大家繼續來往,孫觀漢教授去看我母親,跟我哥哥姊姊妹妹會面。他非常關切我們一家。每天從美國打來電話,寫詩送給我。對他的鍾愛,是我的幸運,我非常的敬愛他,可是這是晚輩對長輩的敬愛,而非男女的愛戀。
當孫教授寄給我飛機票,要我去美國時,我不得不把機票退回,寫信說明。這些事,柏楊,上元都清楚,他們同情孫教授,也了解我的沈重心情。上元寫來一封很婉轉的信件安慰我,因為我為這件使孫教授傷心的事,很難受。我不願意傷害到所敬愛,對我百般照顧的孫觀漢教授的心,可是別無他法。在這種情況下,柏楊發揮他對孫教授的感恩熱愛之情,奉勸他返回台灣到清華大學教書,那裡有柏楊一群熱愛他的人,在台灣孫教授能找到平撫他心靈的歸宿。
這裏我要說明,孫教授的愛心和寬大為懷的情懷。雖然我令他心痛,他依然對我十分的友善,我們仍然繼續是忘年之交的朋友。
他在台灣,有了尊重他的學生和朋友。就一直留在台灣終老告終。他有愛顧他的小牛學生。她對孫教授十分的照顧。
在孫教授往生後,為他編輯照片畫冊。
德國來的一封信 虞和芳 7.6.19.發佈
德國來的一封信 虞和芳 7.6.19.發佈
這封德國來的一封信,原來在報紙上刊登的題目是“虞和芳來的一封信”後來才柏楊改題目名,為“德國來的一封信”。
有位中學同學劉渝卿讀到了,“虞和芳來的一封信”寫信問柏楊,我在德國的住址,柏楊親筆回信,告訴她,我的地址。從此我們取得連繫,喜出望外,她還來德國拜訪過我。
這封“德國來的一封信”在網路上出現過不少次,如
柏楊全集7: 散文卷雜文類 - Seite 35 - Google Books-Ergebnisseite
https://books.google.com.mt/books?isbn=9573242001 - Diese Seite übersetzen
柏楊 - 2000 - Fiction
第 7 冊德國來的一封信年輕一代帶給老一輩,以及帶給社會的頭痛,不僅中國如此,在滿是洋大人的地方,也同樣如此。在德國留學的虞和芳女士,她在從慕尼黑寄給柏楊 .
35.36.37.頁可以讀到柏楊對這封信的內容的引句。
..
活該他喝酪漿: 柏楊精選集21 - Seite 35 - Google Books-Ergebnisseite
https://books.google.com.mt/books?isbn=9573242079
- Diese Seite übersetzen
柏楊 - 2000 - Fiction
柏楊精選集21 柏楊 ... 這封信給我們幾點提示,其一,奇裝異服是世界性的,以日耳曼民族的嚴肅,都擋不住長頭髮,中國人比較隨和,實在用不看心亂如麻( ... 德國來的一封 信.
博客來-作者-柏楊作
https://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key/柏楊作/cat/all/.../1
Diese Seite übersetzen
博客來搜尋,作者,關鍵字:柏楊作,分類:全館,心血來潮集,鬼話連篇集,鳳凰集. ... 嚴重的危機古孝道和新孝道德國來的一封信代溝與禍福溝齊天大聖也不敢寫包票蔣程九.
柏楊雜文集-柏楊專欄:內容介紹柏楊先生是台灣家喻戶曉的著名作家作者 ...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柏楊雜文集-柏楊專欄
作品目錄
目錄
編者的話
柏楊專欄
活該他喝酪漿
序
牛仔褲和長頭髮
老爹也在變
兩頭尖的利刃
嚴重的危機
古孝道和新孝道
德國來的一封信
代溝與禍福溝
*****
在德國來的一封信
代溝與禍福溝
中都談到此信。
******
可惜我自己搬過數次的家,一時卻找不到此信的原稿和刊登出來的報紙原文。
孫觀漢教授與我 虞和芳 7.6.19.發佈
孫觀漢教授與我 虞和芳 7.6.19.發佈
相信凡是見過孫觀漢及讀過他文章的人,對他都有著純真、純樸的一個印象。
當然,只是真和樸不足以概括他。他還有高度的智慧,超人的愛心。但是我覺得,他的真和樸,正是他的智慧及愛的一種自然的流露。
許多世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累積,不但失去了純真和樸實,而且往往變成了另一種人。有的畏首畏尾,成了「初生之犢不畏虎,長了犄角反怕狼」之徒。有的戴上假仁假義的外套,口是心非,應了「掛羊頭賣狗肉」之諺。有的卻學會四面玲瓏,口蜜腹劍,正是老奸巨滑的寫照。這些都是時間、經驗、及種種的人生境遇,將人性腐化。
然而孫觀漢不同,時間和經驗只使得他更成熟。社會的不良現象,更堅定了他的愛心及奮鬥的勇氣。在虛偽欺詐的社會中,他突出而孤立,在勾心鬥角,以假亂真的人世中,他的真和純更顯得不凡和難能可貴。
至於他在學術上的造就,在科學上的發現發明,以及鍥而不捨的營救柏楊的愛心,這些報章雜誌陸續曾有報導。本文只就我們交往的點滴,及他文章的片斷,來看他真誠樸實的一面。
跟觀漢的認識,導源於柏楊。
五年前(一九七四),得知柏楊身陷囹圄(後知後覺),心中沈痛已極,四面打聽他的消息。那時候,聽說有位孫觀漢教授,曾出了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即託在美的一位朋友訂購寄來。
接到了厚厚一本「柏楊和他的冤獄」,邊讀邊是流淚,感到整個世界都埋沒有在淒風苦雨中。柏楊在長期逮捕前,曾被短期拘禁詢問,在他暫獲釋放回家時,一家三口,已感到風雨欲來之勢,抱頭大哭,讀至此時,我也跟他們哭成一團。又讀到艾玫被迫解職時,我更是泣不成聲。當時真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悲。想著,同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什麼要這麼的互相傾軋?這麼的逼人太甚?心中悲憤交集,莫能自己。
在這種愁雲慘霧,悲觀失望的情況下,驀然地,我被著一個極柔的聲音喚醒!
那就是透過厚厚的「柏楊和他的冤獄」下,所散發出來的一份溫暖的愛心,及向社會、權勢,挑戰的一份勇氣。
這愛心和勇氣,發自於遠處異鄉的孫觀漢。他像燈塔一樣地,閃亮出希望的光。
孫觀漢的幾封義正辭嚴,卻又婉轉充滿了柔情愛心的上書,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體會到柏楊的德不孤,必有鄰。也使我感到,在這世界上,還有著愛及正義的呼聲。
這片呼聲,是那麼的柔,卻又是那麼的剛強。使我立時感到「天地有正氣」的龐然大勢。我的內心不禁怦然的跳動。這是一種悲憤後,雜著感動,又夾著共鳴的一種心聲。
孫觀漢在「柏楊和他的冤獄」中所說的,正是我所感所想說的。他所做的,卻是我不曾做過的。
於是我提筆信給觀漢,說我對柏事的不平及感慨!
沒想到,很快地,我竟得到了他的回音!
他的回信,平易近人,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愛心及諒解。他是那麼的樸實坦誠,他跟柏楊素昧平生,但他卻將柏事視為己事。他的回信,一再謝謝我對柏楊的關切,就像是他自己受了冤獄,對別人的關,切致以感激。不,該說,柏楊的冤獄,比他自己受冤,還更令他感到哀慟。讀他的回信,使我感動的流淚。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友情的可貴。中國的俗話「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友情的極致。但是往往一死卻無濟於事,更可貴的是長期為友獻身獻心。孫觀漢做到這點。
我們自此以後,時常通信討論問題。當然,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圍著柏楊的問題旋轉。
每次想到柏楊的入獄,都使我內心震動不平,我曾寫了首詩抒發心內的孤寂無奈:
「魂夢遠,燈殘照,四壁蕭蕭。回道古人遙,前望來者渺,心憂悄悄,寂寂寥寥,誰與伴,長路迢迢。」
而觀漢總是鼓舞著我。他的信,慢慢地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受了他的鼓舞,我寫了一些充滿著生氣希望的詩,如「邁向人道」「愛的萌芽」等等。
一年後,我們在美相見。
在我剛到的那天,他即熱忱的打電話來。我說,我計劃去匹茲堡看他,他說,他有事要上紐約,會到紐澤西來看我。我說:
「那有這種道理,當然是小輩去拜望長輩。」
他說:「不要跟我來那套傳統的看法,為什麼我不能來看妳?」
我說:「不行,該我去拜望您。」
他說:「誰規定只許妳看我,不准我看妳?」
我避開話題說:「我這裡很難找,你很不方便來。」
他說:「我到美國三十多年了,沒有走不通的路。」
我想,等他到紐約後,我再改變的他的意思也不遲。我是一個小蘿蔔頭,怎能勞動他來看我呢?
但是他到了紐約後,說什麼也拗不過他,他非要乘巴士來紐澤西看我。
這使我惶惶不安,但是我說不過他。他只用短短幾句慈祥的話,就把我弄得「有口莫辯」。就這樣,他搭著公車(開車不便),風塵僕僕地來到紐澤西。他的這種謙誠,令我汗顏感動。
我們雖然才第一次見面,但我們卻一見如做。他永遠是那麼的和藹可親,我講著話,他凝神的聽著,那種親切之感,把我開頭的一些陌生生疏之感全沖走了。我滔滔不絕的說了好多話,他偶爾也下一些評論,我們談柏楊,談我的工作,也談一些當前局勢,不覺幾個鐘頭在他煙斗的煙霧中溜走了。
那晚剛好我們要去紐約,這才被他「批准」送他到回紐約。我們和姐夫約好,六點在一個書局會面。我們在家聊著天,遲遲還沒啟程,觀漢提醒我們,不要遲到了,使姐夫久等。姐姐說:「有什麼關係,他常讓我等。這次晚到,教他等等我們也是應該。」觀漢馬上反問:「他要妳等,是他不應該,妳為什麼也要這麼做?」
從這短短的一句話中,已可看出觀漢的厚道來。
姐夫是學理工的,早就久仰孫觀漢的大名。以為他一定是神氣十足,眼睛只往上看的大人物。及至見到他後,大為驚異,被他的樸實誠懇所懾。姐夫平日是不輕嘉許人的,這次見了孫觀漢,不停地讚美著說:「沒想到,他竟是那麼樸實坦誠,沒有一點點的架子。了不起,了不起!」
去年(一九七八)和觀漢在美見面時,正值柏楊籌備結婚的時候。我們的談話主題又圍著柏楊和香華團團的轉。我們一同錄了一卷我們的祝福。
觀漢在給香華的信中,說的極為真切。他說:「妳的信中,充滿了感激之意,即使我不敢當,也非常心感。但是香華,妳知道最應該感激的人,卻是妳。在柏楊這麼孤單受苦出來寂寞的人,妳的愛,給他重活的熱力……」
這就是觀漢,他心中永遠充滿了愛,鼓勵和體諒。他從不提他為柏楊做了多少犧牲及努力,他只淡淡地說:「我只做了我本分和良心該做的,如果社會覺得我的工作超於平常,那是因為社會道德的沈淪和墮落,我深感傷心。」(見「柏楊和我」第九頁。)
這是他的偉大處,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雖已是絕無僅有了,卻視之理所當然。對別人的一封慰問柏楊的信,他都能感恩良久,這是他的厚道純樸處。
觀漢不只是厚道純樸,他的坦白誠懇,卻又是千千萬萬人所望塵莫及的。
在他送我的「菜園懷臺雜思」(關懷與愛心)的書上,他寫著:
「這本小冊,是由柏楊先生的影響和鼓勵下寫成,使我開始發現我身上的醬氣,即使在印此書時,仍然很重,書上的照片,就是很明顯的證據。希望我們共勉,慢慢的向醬缸外面看看,甚至逃出。」
觀漢的真誠坦直在這幾句話中表露無遺。他對己責之唯恐不嚴。雖然他的醬氣,比一般人少之又少,他仍對自己的缺點,毫不隱瞞,設法揭出,更設法改進,這是需要有極大的智慧和勇氣的。
「向醬缸外面看看」,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不知多少人坐井觀天了一輩子,盲人摸象了一輩子,他們即使有機會往外看看,卻把耳目堵得更繄,頭埋的更深,這是一種對自己和對真理的欺騙。然而我們若想要改進我們自己,第一步就得要坦誠的檢討自己,找出自己的錯誤,才有改善改進的一天。
觀漢在「我看不懂大學雜誌」中說:
「以傳統的立場而言,我擁有所謂的學士、碩士、博士、大學教授等的頭銜,可稱為『標準』的知識份子。隱然間,心中總覺得這種看法有些自欺欺人。直到最近看到大學雜誌第一期『編者的信』裡面一語道破:『知識份子不管在講話或寫作,要時時刻刻以天興亡為念。哪一天忘懷了天下興亡,哪一天便不配叫做知識份子。』我才開始懷疑我是不是一個知識份子?不但懷疑,而且相信和承認,我離知識份子那個榮譽頭銜,還差『萬里』。因為誠實地說來,在我的一生中,我的大部分的時間和精神,全花在求自己的興亡,難得有些時候想到天下興亡,實際上我所學到的是自私自傲。讀了許多書而仍做不成一個知識份子,是一件可恥的事。我羞自見自己,羞見社會,更羞見國人。但我不能再羞於向道求知了。同時,正因為無知,我應坦白和誠懇地求知於知者。」
這一段觀漢的坦誠,使人對他起敬。天下有誰肯將自己這樣赤裸裸地解剖給自己,也給別人看?「有多少人在打自己興亡」的計劃,可是有幾個人肯這麼的坦白承認?面對著觀漢的坦誠,我們能不汗顏?他的坦誠,不但不會使我們因而瞧不起他,反而使我們自慚形穢。因我們雖有醬缸的缺點,卻沒有他認知的勇氣。
孫觀漢還說:「我傷心地得到一個結論:中國人有許多敵人,但是最可怕的敵人可能還是每個人從社會遺傳而得的劣根性(或是柏楊先生所說的醬缸性)!我在國外住了卅三年,安分就業,種菜自愉,與世少爭,但常發現這種劣根性在我行為上作祟,欲除無方……」
一般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醬缸的薰染下,早已「久而不聞其臭」了。難得觀漢和柏楊指出醬缸的可怕,也同時勇敢地向醬缸挑戰。
孫觀漢的希望是:「國人也能同我一樣地了解我們被困在醬缸中,和夢想逃出醬缸。」
逃出醬缸,是作非常困難的事。但是觀漢並沒有知難而退,反而出拿出大無畏的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實驗的精神,令人敬仰。
跳出醬缸是當務之急,同時並進的是邁向人道。觀漢在他坦誠真率後,流露出他的愛心,強調著發揚人性的重要。
他在「甜蜜的悲哀」一文中說:
「如果教育再不從教育的另一主要目標──發揚人性──上走去,幾粒氫彈,或一、兩個專制魔王,就可能把教育連根打成烏有。」
觀漢是物理學家,他體會到科學的迅速發展,由原子彈而氫子彈……若人類不能往人性人道上發展,這些科學的成就,將毀人類文明於一旦。幾位有名的物理學家像愛因斯坦,像Heisenberg,在他們看到科學的突飛猛進後,內心都起了一陣恐慌,他們對闡揚人道,不遺餘力。Weizegger 甚至說:「科學不應再往前繼續發展了,而應往人道上發展,否則科學只會帶給人類毀滅的悲劇。」
同樣的,觀漢在他的科學上的成就後,帶著一份恐慌。深怕人類忽略了人性的重要,而演成自相殘殺的悲劇。因而他大聲疾呼,發揚人道,發揚愛心。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有心的地方就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有美。」
而他又強調「持久的愛」。
「經驗(事實)告訴我們,青年的愛國,有若年輕時談愛情,談時最濃,持久卻少。從前有個自覺運動,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麼?我不是說,我們不要濃情,我是說,濃情如不持久,僅能曇花相比,雖仍是很美,但於事無補。」
他還說:
「我們是否能記住弱者所受的苦?別忘了,如果我們沒有堅定的愛心和重視人道的修養,環境的主宰,很可能把我們這種潛伏的劣根性,發揚得和那時的日本軍閥一樣。」
凡是大智大慧的人,都會回到向人性探索的這一方面來。人性人道能否發揚,關係著我們人類的興亡,尤其在科學突飛猛進,殺人武器日新月異的時代!
當然,只是說愛,就如紙上談兵,毫無實效,所以觀漢又強調實踐的重要。
「哪一句好聽和有理的話,沒有被人說過?但是誰在做?」
「實現人道最好的工具和途徑應是愛的實踐。」
「初戀較易久戀難,立志較簡實行難。」
而觀漢就是身體力行愛的一位,他不但播下了愛,也播下了持久的愛,十年來,他為營救友人,竭盡心力,嘔盡心血。這正是愛的實踐。
觀漢的愛,不只播在柏楊一個人身上,也不只播在他所認識的人身上,還播在所有的人類及後代身上。
「我時常希望和主張,後一代應該超越於前一代。」
「孔老先生說『後生可畏』,總不免有些迂氣,我覺得後生簡直可敬可愛。」
「完人、偉人、聖人等等的名稱,只是文人、政客、史家口中或紙上談兵的偶像,世間實際上沒有那些人。世界是現實的,當我們能體察到幾位真心為國和才能超眾的人們時,我們千萬別錯過機會,不要發『人人相輕』的老毛病;我們要立刻抓住他們,鼓勵他們,感激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為我們、為祖國、為人類盡量發展他們良好的良知良能和良心。」
凡是熱愛人類的人,都希望來者居上,這樣時代的巨輪才會一步步的推進。
「正因為世間少愛多醜,我們應盡量保持發揚心中難有的愛意!」
這一語道破了人世的冷暖。觀漢不是在象牙塔裡長大的人,他知道,人心的險惡,人道的沈淪,實踐之非易。但是人心的冷模無情,並不能使他氣餒,反而使他更覺得愛的重要,更堅定愛的信念,更往愛的途上進發。
中國有句俗話「雪中送炭」,正是這種寫照。正因人間少愛多醜,而觀漢卻發揮了他的愛,這種愛是多的難能和可貴!
這是觀漢與人不同之處。他不是未經閱歷的初生之犢,只猛往前撞,不知厲害。他是歷盡滄桑,飽嘗人世冷暖後,卻仍堅持他的愛心,向人道上邁進的勇士。
他的這些愛心,正是他歸真返樸的反映。
有一次,觀漢陪我去紐約一家物理治療中心,觀摩一位高醫生治癒坐骨神經痛的療法。
翌日高醫生打電話來說:「昨天跟妳一起來的孫先生,竟是鼎鼎有名的物理學家。妳為什麼介紹時,不告訴我?他的模樣像個清道夫,我就沒有太注意他,直到晚上跟朋友聊天時,才知道他是了不起的物理學家!我哪裡能從他的外表看出他的成就來?有名的人,都不是那個樣子!唉!唉!妳為什麼不早告訴我,讓我好好的接待他!」
這就是我們的孫觀漢,他絕不做表面功夫,穿的西裝畢挺,眼往上瞪,說句話像是施恩似的。,他只著一襲舊衣,說話誠懇而謙虛,沒有大人物的架子,這正是大智若愚,歸真返樸的表現。然而在現實,只重外表,不論內涵的世界中,許多人不知純真純樸的可貴,一意只追求金玉其外,等到失之交臂後,才後悔他們的「有眼不識泰山」。
德國有句俗話,「實質重於外表!」"Mehr sein als schein"就是教人不要只重外表,更應注重內在。但是多數的人還是只重外表,不但自己外表,也取人外表。這是多麼的可惜!
觀漢的真和樸是他的美德,這種真樸在當今世界,更是難能可貴。
從觀漢那裡,我學到了很多。在當今社會中,我能結識了他,是我生平最可貴的境遇之對他的友誼和愛顧,我有著無限的感激和感恩。
一九七九年於德國慕尼黑摘自星光版「虞和芳選集」
小牛 ● 生命故事 - 生命,是個動詞! 懷念,是首詩! Copyright © 2019 Email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D-Day 75週年紀念 虞和芳 6.6.19發佈
D-Day 75週年紀念 虞和芳 6.6.19發佈
每一年D-Day 6月5日都是一件回顧過去歷史值得一再警惕,一再鼓舞,一再感激的日子。
這一天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從諾曼地登陸,大舉進攻,最終戰勝德國。
以前在台灣時,我們都得要去看“最長的一日”有關諾曼第登陸的日子。
那時我們一些同班的女同學,沒有去看,對於這種戰爭片,不願意接觸。
而這場全面進攻,是一項非常必要,偉大,對抗希特勒下的德國,必要的軍事行動。
就是那天千萬的英勇軍人,不畏犧牲的登陸諾曼地。
今年是第75年的紀念日。
當時曾經參與此登陸,仍然生存的老戰士,上台。這時所有與會者,包括各國元首,和上了90歲的英國女王都站起來,向他們表示致敬。
這個電視節目,演出2019年6月5日當場的情況,宣讀一些為戰爭,為爭取自由而犧牲者的紀念文。
其中有一位最年輕16歲抵抗德國的地下組織的法國人,被抓,判死刑,他給父母的一封信。在法國總統致詞後,在舞台中宣讀他不畏死的精神,安慰他母親。感人至深。
媒體報導,Trump和德國總理Merkel在會場見面,雙方沒有握手。可見得這一場戰爭留給後人多少的影響。
最後英國女王致詞,她是唯一當時經歷這場D-Day的國家元首。
她的致詞最後一句話是:感謝。
請分享下面的BBC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L9NJ8WJMM
附件區域
預覽 YouTube 影片「D-Day 75: A Tribute to Heroes - BBC」
退休是可以自由做最好安排的時候 虞和芳 6.6.19.發佈
退休是可以自由做最好安排的時候 虞和芳 6.6.19.發佈
這是一封回覆同事的信件。
妳將退休,退休是可以自由做最好安排的時候。
妳信中說,“將屆齡退休,第一要務就是整修破屋,那可是大工程,經費有限,以安全為重,” 這是對的,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妳每個星期都會回家一趟,那棟房子至少是妳的家,想房子並不是破舊,妳還是可以繼續住下去,翻不翻修都是次要的事。
至於“宿舍住了21年屋滿為患不知該怎麼搬,傷腦筋!只能送的送,丟的丟。”
妳會選擇能送的送,能丟的丟,該留的留。這也不是問題。
而妳的那句話
“我想人最終無用時,也就如同垃圾般的被丟棄吧!”使我不得不說幾句話。
每個人最後都是會丟棄軀殼,但是妳絕對不是也不會如同垃圾般的被丟棄。
妳是我認識的人中,最為別人著想的一位。每一位認識妳的人,不管是同事,學生,或甚至是萍水相逢醫院等待就醫的人,都對妳有特殊的感情。這是妳本身散發出一種慈祥助人的善心,人人可以感覺出來。
在南華的時光,不知妳多少次送來妳烹調的食品,我需要學生幫忙整理書稿,妳都是為我找尋妳認為可靠的幫手。妳對每一位認識的朋友,都是情至意至。妳來馬爾他,帶來好多的補品,茶葉,還把妳自己的兩條黑褲送給我。這兩條黑褲陪伴我過了兩個冬天,感到特別的溫暖和親切。妳帶來的小兔子暖身包,我用了幾包,其它的還留著慢慢用。
妳對錄音錄影的特殊本行知識,系裡沒有人比妳強,妳一直挑著大樑,有時忙的沒有自己的時間。
妳讀文章,仔細得很,每次給我許多指示,提醒我,打錯用錯的字,我非常的感激,所以我也稱妳為老師。
妳退休後,最重要的就是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所有其他的都是其次。
然後有時間閒情時,寫下妳的回憶錄,寫下妳在專業中特別的心得。這會給妳很多的愉快成就感。有時間時,跟妳談的來的朋友遊山玩水。
退休後的時間都是妳的,隨意安排。
聰明的妳,一定能過得美滿愉快。
妳問我,現在我在哪裡,我在馬爾他。這個月底,到7月中,會有南華大學師生一共17位來馬爾他,高興又有小朋友們來,還有2017年來的研究生,她已畢業,在捷克留學。論文就是寫的馬爾他騎士團,去年我返回南華大學時,擔任她碩士考試的委員。心怡老師,和武平老師,7月都會來。很高興再見到他們。
不是妳提醒,我都忘記今天是端午節了。在歐洲入鄉隨俗,都是跟著洋人假日生活。
請多保重。 祝福
安康
虞和芳6.6.19.
柏楊的投奔中醫記 虞和芳 6.6.19.發佈
柏楊的投奔中醫記 虞和芳 6.6.19.發佈
在網路上發現一篇記載:
在德國的虞和芳女士, 得到消息,她曾由德赴美,學過針灸(她雖是一個博士,卻也是一個神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求她美國的老師,介紹台北 ...
*********
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時我在德國,柏楊來信,他的眼睛視線變壞,我連忙寫信請問我的老師房煜林大夫,他是當時紐約針灸協會的會長,請他介紹台狽的一位中醫大夫,給柏楊治病。
沒有想到,今天居然在網路發現一篇轉載柏楊的投奔中醫記
轉載於下,請分享
投奔中醫記
──中國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棄兒!
柏楊
高雄《民眾日報》通令給一些爬格紙動物,要每人寫一篇〈我的
生活〉,寫的話銀子從豐,不寫的話提頭來見。柏楊先生停筆數月之
久,仍擋不住威迫利誘,寫了一篇交卷,從副題上可看出內容之精彩,
曰:「閉門思過,平心檢討。」初一瞧好像是學生老爺在課堂上寫給
教習看的作文,再一瞧又好像是大哼秘書在有冷氣的房間裡寫給小民
看的訓話訓詞。不過事實上我說的全是肺腑之言,蓋我「思」的結果,
是別人有「過」,「檢」的結果,也是別人應「討」也。我老人家集
字典上所有美德名詞於一身,卻淪落到今天這種「為人所不牙」的地
步,都是因為我這個人太好,而所有朋友都太壞之故。言之痛心,不
說也罷,但各位讀者老爺不可不知。
除了上面這個閉門思過,平心檢討的嚴正理由。柏老所以停筆數月之
久,有些緊張大師還以為我忽然銷聲匿跡,準是被人幹了一帽,前往
綠島舊地重遊,其實非也,而是御體有點違和。貴閣下讀過《論語》
乎,吾友孔丘先生淚汪汪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那就是對柏
楊先生說的。從聖人的痛哭流涕,可知敝御體違和的隆重程度。嗚呼,
柏老年紀雖邁,卻一向健壯如牛,去年被摩托車撞了個仰面朝天,如
換了個沒啥學問的人,早就腦震盪兼見閻羅,我卻悠悠還魂,顧盼自
雄。正說明天生異稟,不同凡品。可是天禍中華,敝閣下眼睛卻出了毛病,
這毛病應追溯到五年之前,最初有點模糊,讀書讀報,一片鴉鴉烏。
到了前年,更進一步,看字只看一半,要想看全,就得歪脖斜眼,醜
態畢露。我就天天罵眼鏡店無商不奸,如今欺負到俺糟老頭身上來啦。
可是,無論怎麼配眼鏡,換了一副又一副,總是如昔。柏楊夫人勸我
到醫院求治,一聽要去醫院,我就呼天搶地,抵死不從。蓋目前的風
俗習慣,流行死不認錯,我的尊眼仍是七十年前的尊眼,想當年明察
秋毫,五里外連一塊錢都看得一清二楚,有啥可挑剔的,顯然的錯處
全在眼鏡店,應該依法嚴辦,才是正確真理,怎能吃裡扒外,私通番
邦,疑心我有毛病也。折騰了一陣,又加上老妻力大無窮,仍不得不
被押解前往。先去長庚醫院,一位冷若冰霜的女醫師左照右照;繼去
空軍醫院,一位熱情如火的男醫師把我的尊頭放在架子上前敲後敲;
又去找門庭若市,卻髒兮兮兼亂嘈嘈的一位名醫。結果是查了出來,
異口同聲宣佈,我的尊眼血管破裂,瘀血堆積在眼球下半部,無法消
失。這種貴恙,到了「第四級」就要舉行全盲大典,我老人家已到了
「第二級」,指日高升,快啦。
主要的現象是,用眼稍久,眼球就英勇的發脹,脹得簡直要爆出
來,而且痛,而且澀。醫生老爺說,視神經已有若干細胞死亡。而視
神經細胞,乃人體上最高貴的細胞(腳跟上的細胞算老幾),死一個
少一個。於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乃到了百藥罔效之境,醫生
老爺除了面諭多服維他命ABCDE之外,別無他法。在德國的虞和芳女士,
得到消息,她曾由德赴美,學過針灸(她雖是一個博士,卻也是一個
神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求她美國的老師,介紹台北中醫張
齊賢大夫。看在老友份上,這次是自動自發前往求治的。一直到今天,
我每天都在拚命猛吃張大夫散丸交加的中藥,眼睛有點穩定得住的趨
勢,脹痛的情形稍輕,又給我煮之薰之的藥,每天薰上一次兩次,乾
澀的情形也稍輕。──不過兩種稍輕,距政躬康泰,還有十萬八千里。
現在仍然是只看半個字,但歪脖斜目之後,也能支持十數分鐘。看書
看報雖然困難,寫稿已無大礙,因稿紙上的格子較大,冒冒失失,總
可填得進去。不過中藥似乎太貴,動輒數千元,每次都心如刀割,與
其破財,真不如瞎掉算啦。
吾友傅斯年先生在世時,一提起中醫就七竅生煙,一些新派洋派,
對中醫更是搖頭擺尾。一位朋友,被我借錢看病借急啦,有一次抓住
我領口──武林高手的鎖喉戰術,吼曰:「老頭,你下跪也沒有用,
一文不給。要看病,我陪你去找西醫,費用我包。」於是立刻又被押
解秦重華大夫處,秦大夫親自把我送到他的一位眼科朋友,檢查的結
果,學名是「黃斑部變性」,據說只有何仙姑下凡,才有希望。該朋
友悻悻的掏出銀子,摔到地上,我就撿起來仍去繼續投奔中醫。敬告
讀者老爺,我現在的尊眼除了看書看報有點差勁外,對於其他,看啥
都行。看電影,看電視,尤其是看女人,無不得心應手,而且開起汽
車來,更為靈光(如有仁人君子送我汽車,只管送好啦,不要客氣)。
自從盤古先生開天闢地,中國是世界上碩果僅存,唯一屹立迄今,
文化最悠久的國度。傳統文化中,一部份是僵固了的醬缸文化,另一
部份則是優秀的活潑文化。總不能一竿子打落一船人,中醫有它的至
理在也,它唯一的缺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醫只知道「麻黃」
治咳嗽,但問到「麻黃」為啥能治咳嗽,就一律瞪眼。三○年代,醫
學堂終於分析出來其中成份,提煉製成「麻黃素」,新派洋派才閉口
結舌。
其實洋藥在本質上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盤尼西林」
可以消炎,問到為啥能消炎,回答是,甲菌幹掉了乙菌焉。但問到為
啥甲菌能幹掉乙菌?為啥甲菌具有這種特質而丙菌卻沒有?同樣的一
律瞪眼。柏楊先生說這話,可不是報名參加了義和團四人幫,橫眉怒
目發高燒。而是說中醫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棄兒,被丟在
陰暗的角落,一面任它自生自滅,一面嫌惡它為啥不去上學堂呀。中
醫之所以沒有經過科學的整理,大概是學醫的中國同胞,都立竿見影
的要掛招牌,馬上賺錢,很少肯在不能馬上賺錢的藥理上下工夫。遂
使棄兒一天比一天骨瘦如柴,再熬個幾十年,如果仍沒人伸出援手,
中國這一支優秀的文化結晶,恐怕要從地球上掃地出門,這不僅是中
國的損失,也是人類文明的損失。
因為科學的落後,無論藥理上或手術上,中醫給西醫提鞋都不配,
再崇拜中醫的朋友,恐怕不會請中醫為他割盲腸。但如果是吞到尊肚
的玩藝,至少中西醫藥並駕齊驅。尤其西藥多半是礦物質的,凡礦物
質的都容易引起副作用。中藥大多數是植物質的,就安全得多。至於
古代聖賢豪傑,帝王將相,猛吃硫磺,以求長生不老,那屬於貴族特
權,跟我們升斗小民無關。
不科學是中醫最嚴重的致命傷,有時候看見有些中醫老爺,口中
唸唸有詞,不像是治病,倒像是一位巫師在做法場,真能使人躍躍然
想動腳踢其屁股。但事實上中藥有其潛在的科學結構和科學原理,只
在我們還沒有弄明白那結構和原理的真相。傅斯年先生因為家人被中
醫治死,以致恨中醫入骨。可是被西醫治死的人更多,嗚呼,凡是反
對中醫的朋友,包括傅斯年先生在內,幾乎全都死在西醫之手(除非
天保佑你,掉到河裡淹死,或被汽車撞個魂歸離恨天),卻沒有人反
對西醫。柏老就知道至少有一位洋大人對中醫佩服得五體投地。提起
此人,家喻戶曉,乃美國前副總統
洛克斐勒之父,第一任石油大王洛克斐勒之子,老洛克斐勒是也。老
洛想當年害了眼疾,以他的銀子,自不必像柏老一樣發愁進當鋪,可
是再多的銀子也治不好尊眼,走遍了英法德奧,最後垂頭喪氣到了中
國,中國朋友就用一種不值幾文錢的草藥灌之,本抱著死馬當作活馬
醫的心理,料不到竟灌得他重見天日,使他對這個古老國度的醫藥,
嚇了一跳。就在北平建了一個迄今仍聞名世界的協和醫院,專門研究
中國醫藥。可惜的是,協和醫院每天忙著看病,看病可以賺錢,而研
究卻是肉包子打狗。中國人何等聰明,豈肯把銀子往無底洞裡扔。看
樣子要想中國醫藥科學化,靠中國同胞恐怕不行,勢必得靠洋大人。
蓋洋大人都呆而且傻,容易上當,才肯花錢幹這種沒有急功近利的勾
當也。
此文出處:
[轉載] 投奔中醫記(柏楊) - ChineseMed - web ptt 批踢踢網頁版
https://www.pttdata.com/ResponesPage.php?u=/bbs/.../M...A...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一針見效 虞和芳 6.6.19.發佈
一針見效 虞和芳 6.6.19.發佈
網路上時常出現一針見效這句術語。
點擊進去,時常不是一針,而是好幾針,而且治療真有效,需要一個療程或數個療程的時間。這是很自然的事,尤其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得病來源複雜,治癒的話,需要時間。
可是有時針灸卻真是能夠一針見效 ,這在我診所內,也不時病人驚奇的說:這是奇蹟,難以相信。
我說,這就是中國醫學的功效,我只是這種醫學的實踐人而已。
中醫的針灸治病,除了要懂得治療的知識和方法,還要跟病人,病因,病情,天時地利人和,手法,配合得當,治病的療效才會高,才能收到看到效果。
如靈龜八法中的後溪穴位,時間配合恰當,加上運針和按摩,以及病人配合輕輕搖動頸部,對頸部僵硬症落枕的病人,時常是一針見效。
針灸的易理療法,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如左手合谷穴位病痛,在右腳太衝穴下針,也能夠一針見效。左手臂疼痛,針右腿相對位置的穴位,也能夠一針見效。
有時敲打按摩也能夠生效。如久坐腿麻痛,不容易起身,且麻痛,右腿麻痛,敲打左手臂,很快的右腿麻痛就能減輕消失。
這種按摩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試驗。
從一篇報導“每天更多的步行與老年婦女的死亡率降低有關”說起 虞和芳 6.6.19.發佈
從一篇報導“每天更多的步行與老年婦女的死亡率降低有關”說起 虞和芳 6.6.19.發佈
感謝Daniel寄來一檔中文檔名“從醫學研究証明;多走幾步就多活幾年”。
這篇報導,說明出“每天更多的步行數與老年婦女的死亡率降低有關”,這也正是此報導的原文More Steps Per Day Tied to Lower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標題
這篇報導很有意義,因為正如作者寫道:“目前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貢獻,因為關於步行數目與死亡率之間關聯的數據很少。”
也因此之故,本人(虞和芳),翻譯英文原文為中文和錄下英文原文,供參考。這並不是說,我的翻譯有多好。翻譯工作很不容易,比自己寫文還難。google的翻譯便利讀者許多閱讀外文的方便,大部分都翻譯的不錯,不過有時可能會弄錯了意思,曾遇到過,剛好翻譯成相反的意思。
讀Daniel寄來的Fwd: [Health] 醫學研究証明;多走幾步就多活幾年;More Steps Per Day Tied to Lower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
題目中文的翻譯跟英文原文有些出入走調。這正是有趣的地方。
中國有多走幾步就能夠增加朝代的傳說。
希臘神話中有,抓一把沙子,能夠活多少年的傳說,請見:
http://yuhefang.blogspot.com/2017/10/cumaean-sibyl.html
活到一千歲的Cumaean Sibyl庫梅安 西比爾
活到一千歲的Cumaean Sibyl庫梅安 西比爾 虞和芳
Cumaean Sibyl為古希臘羅馬的女巫,為女預言家.
她是在神話中最有名的一位女預言家.太陽神Apollo阿波羅給她預知的本領,和一千年的歲月.據云阿波羅要她抓一把手的沙,她在手中抓了一大把沙,每一粒代表她能活一年的生命.
在希臘神話中, Cumaean Sibyl庫梅安 西比爾,忘記向阿波羅要求繼續年輕.當她慢慢年老時,再向阿波羅要求年輕時,他拒絕給她年輕,因為她摒斥他的愛.
她在Cumae庫梅的地窖內待了一千年.當她幫助Aeneas欸尼亞斯時, 她為700歲.
這個小故事,使人想到中國古代姜太公的傳說,他坐在車上,要文王推車,文王推了幾百步後,推不動了.他鼓勵文王盡力推,到了824步後,文王停下腳步,說他實在推不動了.這時姜太公說:「好了,周王朝只有這個年數.」
當文王一聽這句話,還要馬上繼續推,但是命數已成定局,改變不了.
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多少人在繞著時間,年代,年輕的這個問題在週轉,在思想,期望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在人的觀念中,只有神,能夠給人這種長生的特權,但是在神話中,往往人只能稍得到神寵愛的一點餘渣.
下面是Daniel寄來原文,虞和芳翻譯成中文
“每天更多的步行與老年婦女的死亡率降低有關”
Veronica Hackethal,醫學博士,2019年5月29日
根據今天在線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同時在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2019年會上發表的研究表明,每天步行少至4400步可能會降低老年女性全因死亡的風險。
死亡風險隨著每天步數的增加而下降,這些好處在7500步/天后趨於平穩。
此研究首次評估走路的步行強度與長期健康結果之間的關係,並發現步行強度似乎對死亡率沒有影響。
“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是對許多久坐不動人的鼓勵,每天10,000步,這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來自Massachusetts州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的作者I-Min Lee,MBBS,ScD及其同事寫道。
普遍的信念認為,每天10,000步可以改善健康狀況。許多用於測量步數設備的軟件程序(例如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使用10,000個步,作為默認目標。然而,沒有多少研究支持這個數字。
作者寫道:“目前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貢獻,因為關於步的數與死亡率之間關聯的數據很少。”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2018年針對美國人的身體活動指南使用分鐘而非步的數目,並建議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包括快走。
然而,計算步數的想法可能更容易轉化為臨床實踐,特別是因為許多設備已備有測量步行數的項目。
為了更好地了解步/日與健康益處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分析參與女性健康研究的一個女性亞組的數據,這是一項評估小劑量阿司匹林和維生素E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隨機試驗。和45歲及以上女性的癌症預防。
當更大規模的試驗結束時,研究人員邀請女性參加2011年至2015年的觀察性隊列研究。參與者佩戴ActiGraph加速度計,客觀地測量在整個7天內醒來時所採取的步數。
該分析包括16,741名女性,她們的“步數數據”可以成功下載,並且符合佩戴加速度計的要求。包括的女性平均年齡為72歲,平均步數為5499步/天。研究人員追踪女性的平均方式為4.3年,其間有504名女性死亡。
在調整年齡,ActiGraph磨損時間,吸煙狀況,飲酒,一般健康以及與癌症或CVD風險相關的10個因素後,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隨著每天步數的增加而顯著降低(趨勢P, <.01)。
與每天行走最少步數的女性(中位數2718)相比,每天行走4363步的女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41%(風險比[HR],0.59; 95%置信區間[CI],0.47 - 0.75。在每天行走5905步(HR,0.54; 95%CI,0.41 - 0.72)的女性中,這種風險下降46%,對於走最多步數/天的女性,這一風險降低了58%(中位數8442; HR, 0.42; 95%CI,0.30-0.60)。
每增加1000步/天,全因死亡風險逐漸下降15%。然而,這個好處穩定在約7500步/天。
對每天步數調整的步強度分析表明,步強度對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P為趨勢,。03),表明走路的步數 - 而不是步行強度 - 對於影響婦女老年人的死亡風險可能更為重要。
作者提到了一些研究限制。較大的女性健康研究的參與者主要是白人,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在美國較大的人群中,這個亞組研究中的女性可能比大多數女性更活躍。由於這些原因,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更多樣化的人群,活躍少的女性或男性。
感謝Daniel將這篇英文整篇的綠下,我去查網路,點擊More Steps Per Day Tied to Lower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一共有469.000.000 結果,此文中,每一片段的英文分別出現,很多是擷取其中一段做評論。
下面是英文原文:
More Steps Per Day Tied to Lower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
Veronica Hackethal, MD May 29, 2019
Walking as few as 4400 steps per day may decrease the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older women,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online today in JAMA Internal Medicine and presented simultaneously a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19 Annual Meeting.
The risk for death fell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steps per day, and these benefits leveled off after 7500 steps/day.
The study is the first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ep intensity and long-term health outcomes, and it found the intensity of walking did not seem to have an impact on mortality.
"These findings may serve as encouragement to the many sedentary individuals for whom 10,000 steps/day pose an unattainable goal," write author I-Min Lee, MBBS, ScD, from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and colleagues.
Widespread belief holds that 10,000 steps/day improves health. Many software programs for devices that measure steps, such as smartphone apps, use 10,000 steps as a default goal. Yet not much research supports that number.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because there are few data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eps and mortality," the authors write.
The US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1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use minutes rather than steps and recommend 150 min/week of moderate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brisk walking.
Yet the idea of counting steps may translate more easily into clinical practice, particularly because many devices already measure steps.
To get a better idea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eps/day and health benefits, researchers analyzed data from a subgroup of women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Women's Health Study, a randomized trial that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low-dose aspirin and vitamin E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prevention in women ages 45 years and older.
When the larger trial ended, researchers invited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which took place from 2011 to 2015. Participants wore ActiGraph accelerometers to objectively measure steps taken during their waking hours throughout a 7-day period.
The analysis included 16,741 women whose "steps data" could be successfully downloaded, and who were compliant with wearing the accelerometer. Included women had a mean age of 72 years, and a mean step count of 5499 steps/day. Researchers followed women for a mean of 4.3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504 women died.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ActiGraph wear time, smoking status, alcohol use, general health, and 10 factors related to risk for cancer or CVD, the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steps per day (P for trend, < .01).
Compared with women who took the fewest steps per day (median 2718), women who took 4363 steps per day had 41% decreased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hazard ratio [HR], 0.5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47 - 0.75. This risk dropped by 46% among women who took 5905 steps/day (HR, 0.54; 95% CI, 0.41 - 0.72), and by 58% for women who took the most steps/day (median 8442; HR, 0.42; 95% CI, 0.30 - 0.60).
The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progressively fell by 15% for each additional 1000 steps/day. However, this benefit leveled off at about 7500 steps/day.
Analyses of step intensity adjusted for steps per day suggested step intensity had little effect on mortality (P for trend, .03), suggesting the number of steps walked — rather than intensity of walking — may be more important to affect risk for death in older women.
The authors mentioned several study limitations. Participants in the larger women's health study were primarily white and had a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Women in this substudy may have been more active than women in the larger US population. For these reasons, the results may not apply to a more diverse population, less active women, or men.
訂閱:
文章 (Atom)
余虞對話 無能卸責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
余虞對話 24.12.24. 無能卸責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圖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
-
余虞對話 3.2.24.好夢成真血汗換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余君說法完全對 夢境是夢規為規 世無愚翁誰移山 怪人怪事一大堆 與人相處和為貴 這是原則不能廢 與虎謀皮沒有用 喪生無義暫時退 奮勵自強虎添翼 不去殺虎虎自腿 夢是夢幻雖短暫 好夢如甘又如飴...
-
Entity實體的具體意思是指什麼? 虞和芳 11.1.24.發佈 Entity(中古拉丁語entitas,晚期拉丁語ens'存在,事物)是哲學本體論的基本術語,有兩種意義: 一方面,它描述存在的事物、實體、具體或抽象的物件。 從這個意義...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