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上午去看葬在陽明山的舅舅、舅母和向陽 虞和芳 3.11.18.發佈
上午去看葬在陽明山的舅舅、舅母和向陽 虞和芳 3.11.18.發佈
妹子來mail,說她10點半來圓山飯店接我,一塊去看舅舅、舅母和向陽,他們都葬在陽明山佛教設立的靈堂樓,骨灰罈內。
妹子安排她的父母,和她丈夫的骨灰罈放在一起,這樣他們不會寂寞。
舅母是最先過世,是在2013年5月25日。
那時我由南華大學出版“放眼歐洲”,就在書中立即加上,這是送給舅母的紀念書。這一冊書,跟她一起火葬。
舅母過世後,舅舅失去了生存的慾望,在2016年過世。
我和姊姊特地從歐洲和美國趕來給舅舅送葬。
那年幺妹在8月1日,在美國過世,次日舅舅在台灣過世。我悲傷過度生病,頭昏目眩,嘔吐,臥倒在床上,可以想見到悲傷引起的身理反應。
在床上躺著的時候,我不能夠安心,在想,我能夠為他們做什麼?這時想到要為他們共同出版一本書,來紀念他們,才是我能為他們做的事。
於是我起身,編輯一本“魂夢遙”來紀念他們。在蔡輝振教授的盡力安排下,在舅舅殯葬日出版出來,送給舅舅一本書,跟他火葬,並送給一些來參加他的葬禮的親友們留念。
向陽在給舅舅送葬的那天,還是好好的,雖然知道他得了肺癌。而四個月後,也跟著往生。妹子就把向陽的骨灰罈安排葬在舅舅舅母靈位的旁邊。向陽是建築師,是妹子的丈夫,年紀才五十多歲,卻夭折,很令人惋惜痛心。
此後我來到台灣,每年除了去寧波同鄉會拜望父親的墳墓外,還去陽明山拜望舅舅舅母和向陽的靈骨樓。
今天在跟二哥妹子一家聚會午餐前,就先去拜望舅舅他們。
妹子每次都在祭拜他們時,也同時祭拜天地神明。
然後拿出祭拜的食品,放在外面的長椅凳子上,走近他們的靈位,打開小門,顯示出他們的遺像,跟他們說話。
今天是妹子的兒子多多開車,和新婚的媳婦一齊參加。
我們參拜完後,妹子一人留下,要跟她的父母和丈夫,再傾訴心中的話語,多多說,妹子會哭泣,我們最好離開,讓她傾心的哭訴。
人和人之間,最可悲的是死生異地。
只有在意念中才能跟在冥間的親友再相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昨天半夜又發冷發凍,我不得不起身,找尋厚衣服或棉被來蓋。 其實昨晚很熱,不過海邊有涼風習習吹來,可以解除一些暑期的悶熱天氣。 我們一天把前後陽台的窗門打開,即使臥室也把浴室...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