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養生,治病,調理 虞和芳 14.11.24.發佈
養生,治病,調理 虞和芳 14.11.24.發佈
養生,治病,調理這三者有所不同。 養生是一種預防,是在治病,調理之先。知道如何養生,就不容易犯病。 但是如果得病,就得要治療。治病期間其後,都要注重調理。 得病不是突然得到的,有得病的原因,如遺傳,那麼要特別留意,或是流行病,或是飲食不潔,引起的腹痛腹瀉。
至於一些慢性病,有時疾病要經過10年,20年,逐漸造成的,如不好的習慣堅持了10年,20年,30年才會得到高血壓、糖尿病、癌症。 調理是在得病後的重要措施。
養生,治病跟調養,此三者都息息相關。 身體最好是未病預防。那麼就是養生最重要,養好了身體,就不容易得病。 中醫有一句話,上醫治未病,但是得病後,就需要治療和調養,以便恢復健康。調養需要耐心。 人體胃細胞7天更新一次;皮膚細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臟細胞180天更換一次;紅血球細胞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身體98%的細胞都會被重新更新一次,而骨細胞更新需要7年。這是中醫以病在皮毛,病在肌肉,而最後以病在骨骼,來分別疾病先後和嚴重等次。病入膏肓之後,醫藥也罔效,那就是回生乏術。 所以小病就要留意,不可釀成大病。“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病也是如此。不好的習慣,如菸酒,賭博,都要戒除。 因此養生之道最重要。我們需要把它定為人生生活計畫的一項,就跟洗臉漱口上廁所一樣。 事實上,養生並不難,只要做到下面幾點: 少吃,三餐不必吃太多,每頓7到8成飽,就夠了,要細嚼慢嚥,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都要顧到。 適當的運動,不必太激烈,散步是最好的運動。若是能夠做些氣功,打太極拳,做甩手,八段錦都是好運動。 生活要有節奏,三餐定時,不可熬夜。 保持精神愉快。修心養性,知足多樂,助人為樂,跟人分享為樂。 至於生病後,調理身體,都需要一個過程,甚至可能是需要一個有點痛苦的過程,才能見到效果。 這時需要有長性,耐心才行。 所有得病的人應該反思一件事,為什麼得病?是不是自己是要負生病的責任,要如何改良? 潔淨身心靈,少跟別人計較,去掉貪,恨,復仇,妒忌之心,感恩自己所有,自然整個健康狀態會逐漸增進,往好的方向修正。一切人生的修行修養,都是要往正向方面發展,即使健康如是!11.1.202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昨天半夜又發冷發凍,我不得不起身,找尋厚衣服或棉被來蓋。 其實昨晚很熱,不過海邊有涼風習習吹來,可以解除一些暑期的悶熱天氣。 我們一天把前後陽台的窗門打開,即使臥室也把浴室...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