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Kabbalah卡巴拉指的是什麼? 虞和芳 24.10.23.發佈
Kabbalah卡巴拉指的是什麼? 虞和芳 24.10.23.發佈
Kabbala這個名字(希伯來文קַבָּלָה)可以追溯到希伯來文根קבל(qbl),意思是「接收」、「得到」。 最初,Kabbala這個字可以泛指任何傳統,但特別是猶太傳統,即《Tora妥拉》在 Sinai西乃山嚮 Mose 摩西的啟示。 因此,《 Mischna密西拿》中的教父之語開始了: משֶׁה קִבֵּל תּוֹרָה מִסִּינַי וּמְסָרָהּ לִיהוֹשֻׁעַ
———-
משֶׁה קִבֵּל תּוֹרָה מִסִּנַйו
—————
Moscheh [Mose] 接受了Tora妥拉並將其交給Jehoschua [Josua]約書亞[約書亞]。
從中世紀開始,這個術語用來「指某種投機運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猶太教的一種虔誠形式。」 在《 Zohar佐哈爾》的主體中,沒有使用「 Kabbala 」一詞,但出現在後來的部分,例如《Ra'aya Meheimna》和《Sefer ha-Tiqunim》。
從 14 世紀初開始,「Kabbala」一詞比當時使用的其他具有類似含義的術語更為流行。
Kabbala傳統的基礎是人類尋求與上帝直接關係的經驗。 有各種各樣的Kabbala著作和流派,但沒有教義或可驗證的教學內容,即沒有普遍有效的Kabbala教學。
此外,有豐富的書面傳統,部分反對Kabbala潮流(例如舊Kabbala中的狂喜和神智方向)。Kabbala 最重要的書面著作是《Zohar》,這是一本來自古老Kabbala神智學方向的偽宗教著作。
Kabbala的書寫傳統和產生也包含諾斯底主義、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元素。 自Pico della Mirandola(15世紀)以來,Kabbala也在非猶太圈子中繼續存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人生如在戲台上 虞和芳 6.7.25.發佈
余虞對話:6.7.25.人生如在戲台上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四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人生如在戲台上 人們對此句崇尚 這是莎士比亞言 世界就像一舞台, 所有人都是演员, 在舞台上面扮演 角色不同出退場 人生又是夢影子 所見非真只是影 人生只是單程票 有去無回時光逝 每句話有其真實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