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眾志成城 虞和芳 17.1.2021發佈
眾志成城 虞和芳 17.1.2021發佈
這是一篇發給我們1965年畢業同學大家共同合作的文,目的將我們的經驗經歷所學所想,具體的呈現出來,編輯成書出版,它是我們傳承的時代心聲。內容如下:
我們是生存在20,21世紀難得的一群,而我們中的每人,都在台灣有幸的讀完大學,畢業後,或留在台灣,或在亞洲,或到美國,歐洲各地開闊自己的天地。每人都有他/她的特殊個人經歷和知識智慧寶庫,這是每個人別人奪不走的寶貴財產。
人生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樂園,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遭受過大大小小的挫折,可能有類似煉獄的不如意的生活或感覺;在事業上,或是在愛情家庭領域上,或是在友朋中,與人來往溝通的個性不同,生活環境品質不一樣,產生摩擦,怨恨,妒忌,這些都是很正常。
唐詩宋詞的作家,有哪一位沒有受到被貶的苦痛?經歷挫折的經驗?他們在這段期間的作品,更具有啓發性,感染力和警惕性。這是易經64掛,有剝卦就有復卦,有既濟卦,就有最後的未濟卦,這是宇宙周而復始的運行。
另一方面,我們又是「被祝福的一代」。是的我們這一代經歷了不僅是一世紀的輪轉,還經歷到千年一次的輪轉,這是多麼的難得,幸運,多麼的不易。 我們經歷到世界的科技頂尖高手的時代,這是人類在文明發達的數千年間,不曾想像和經歷到的數十年間的轉變,而它的基礎是易經中的陰和陽,在數字上就是0和1。這是德國大物理學家和數學家Leibnis,讀到易經後,在物理和數學上應用,發展出新的數學理論,一直應用到今日。Leibnis對中國的易經這樣的讚美,他說他願意做一個中國人。0和1的轉換,是今日所有數位儀器的基石,電腦,手機都是建築在0和1的基礎上。
我們來自深奧的中國文化,它不是頑古不化,而是站在科技和心靈的頂尖。
我們這一代在台灣,中國長大的人,命運完全不一樣。在台灣長大,大學畢業後到國外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打天下的人們,經歷到不同文化文明的薰陶。在台灣的人們經歷到台灣經濟起飛突飛猛進的富裕。在我大學畢業後,在台大生活管理組做事,照顧外國來的學生,那時的薪資跟中學教員類似,是每月台幣800元。在2006年返回台灣,中學教師,薪金可漲到8萬元,增加100倍。
在中國大陸長大的人們,遇到另外不同的經歷,特別他們是世界上最肯辛勤工作的一群,把中國重新建造發展起來,從柏楊和孫觀漢教授那時喊的醜陋的中國人,貧窮軟弱醬缸的中國人,提升到世界頂尖的國度之一。
中國不僅從“己欲立”的起步,而在往前推進,達到“而立人”的地步。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樣不自私的禮運大同篇的情懷。
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是珍貴的限量版。我們要多珍惜。
現在是我們一生中的結果實收穫的時代,正是有時間可以定下來,寫下個人的感受想法經驗,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心聲。
我們要對這個生存的特殊時代,有一筆交代,有一個見證的紀錄,這是一段我們生存時代的里程碑,不可讓它輕易的消失過去。讓有心,有情的人們能夠寫出個人的感受和心聲,將它們編輯起來,就是時代的心聲。
一沙一世界,何況眾志成城!我們1965年畢業的同學,能夠帶頭將我們的經驗經歷所學所想,具體的呈現出來,它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傳承的時代心聲。讓我們共同努力。虞和芳16.1.21.
—————
至於方法,每系推一位代表來編輯。感謝支持贊助。祝福
安康
虞和芳16.1.202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半夜又發冷發凍 虞和芳 21.7.25.發佈 昨天半夜又發冷發凍,我不得不起身,找尋厚衣服或棉被來蓋。 其實昨晚很熱,不過海邊有涼風習習吹來,可以解除一些暑期的悶熱天氣。 我們一天把前後陽台的窗門打開,即使臥室也把浴室...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夢到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 虞和芳 22.4.25.發佈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夢。它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我寫了一篇有關男人的文章,內容是什麼記不大起來,那不是批評男人的文章。以前曾經寫過去一篇“男人是壞蛋”,也不是說男人壞話,而是...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