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中國民俗研究論著的守護神」婁子匡大師 虞和芳 9.8.2020發佈

 「中國民俗研究論著的守護神」婁子匡大師                虞和芳                 9.8.2020發佈

婁子匡大師是「中國民俗研究論著的守護神」。 

這個美名是台灣著名民俗學專家陳益源,給他的美譽。 

我開始跟婁子匡大師的交往是在 1968 年,那時我跟恩師德國馬堡 大學民俗學 Heilfurth 教授學習。他收我為博士生。他給我出的博士論 文題目是:Spiegelungen von Elementen des sozialen und kulturellen Lebens in chinesischen Volkserzählungen.(中國民間故事中所反映的社會 文化生活本質) 

這個題目是透過中國的民間故事來探討中國的社會文化生活。 

Heilfurth 教授是德國民俗學泰斗。他研究德國的民間故事,特別以收集德國礦工的民謠著稱。 

教授給我這個論文題目的研究,要跟歐美國家在民俗學界已有的 研究出來的經典著作掛鉤。 

在台灣,有關中國民俗學的出版和研究,以婁子匡為最。他投身中國民俗學、民間文學事業六十年,著述甚豐,貢獻極大,他對中國民間文化研究的貢獻,可以從編輯組織工作,資料匯集工作來看。 

婁子匡從一踏上民間文學、民俗學的道路開始直到去世,他所從事的工作都與編輯、組織工作分不開。 

我們素昧平生,只見過一面,那是我趁返台期間,找尋中文民間故事書時,他聽說我在從事民俗學的研究,心中大喜,立即送我他收集出版的的中國民俗學、民間文學叢書。還付款叫了一輛計程車,送我回到住在台北父母的家中。它成為我很重要的中文引用的資料書。從此跟婁子匡教授結下一段書信來往的緣分。

對於婁子匡教授對後代的愛顧,他一聽我在德國在從事民俗學的研究,寫論文,就立即輔助幫忙,我至今仍感於懷。這是前一輩中國學者的愛心。

這是一種前人學術界繼續的傳承的愛顧之情。這也屬於中國文化不朽傳承的一種精神。師生之情,是忘年之交的情誼。怪不得有一日門下,終生弟子的說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有德當政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24.12.24. 有德當政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後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