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竅於舌的養生方法 虞和芳 27.6.2020發佈
中醫的五竅:心開竅於舌。
這裡竅不是孔,洞的意思,而是指心跟舌有連帶關係。
舌為心之苗,心氣散,則舌出不收。
高血壓中風,舌僵硬,語言受阻。針灸治療舌強,取舌下面的金津玉液兩穴,針刺出血。
金津玉液,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大成》。別名廉泉,舌下穴。位於舌下兩側,夾舌兩邊,正位於舌側緣,左為金津,右為玉液,計2穴。布有面神經鼓索、三叉神經第三分支、舌神經舌下神經分支。主治舌尖糜爛,口腔潰瘍,口瘡,重舌,舌腫,洩瀉,失語,扁桃腺炎,口眼歪斜,流涎症,口乾,喉痹,消渴,漏經等。點刺出血;禁灸。
可看出此兩個穴位的功效。
心跟小腸相表裡,當味覺遲鈍,伴隨而來的是心悸、夢多、失眠等症狀。
這就意味心臟功能受到了損害。這是操勞過度所致。當口中乾澀,舌苔厚重,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臟發生病變。
中國的「活」字非常的妙,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舌。而舌字分析開來,這是千口水。這個活字告訴我們,津液的重要。
據云皇甫隆,一百多歲仍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曹操請教他長生之法。皇甫隆僅僅寫一個「活」字。曹操一看就明白,原來長壽的秘密就是「千口水」
口水即唾液,是人類和動物口腔中產生的一種液體,是一種無色且稀薄的液體, 在古代也稱為「金津玉液」。
《黃帝內經》曰:「脾歸涎,腎歸唾」。古代導引家認為「咽唾養津法」有補養腎精的作用。自古以來,道家修煉者就把口水津液視為人身體的至寶,稱之以「金津玉液」、「瓊漿玉泉」,認為它能「潤五官、悅肌膚、固牙齒、強筋骨、通氣血、延壽命」。
陶弘景就說:「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俗諺「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唾液含有豐富的水分、酵素、維他命B、蛋白質、10多種酶、近10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有機酸和激素等多種有益人體的成分,具有消炎、解毒、養顏、美容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口水裡面還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可以對癌細胞造成威脅甚至殺滅。美國喬治亞大學醫學專家研究結果顯示,致癌的黃麴黴素、亞硝酸鹽若與唾液接觸,三十秒後即會稀釋抑制。可見唾液有很強的防癌效果。
我們可以不求人的從自己的口舌中生成唾液。
唾液養生法據說是西漢蒯京所創。該法是在清晨起床後,起身端坐,或仰臥、站立,先凝神息慮片刻,輕輕吐氣三口,再閉氣咬牙,口內如含食物,用兩腮和舌做漱口動作30次,漱口時口內將生唾液,待唾液滿口時,用意念分三次將唾液送入丹田。如此三次,稱為三度九咽,名為「食玉泉」。初練時可能唾液不多,久練後便會自增。每天早晚各練一次,就會收到很好的養生效果,能使面部潤澤,精力充沛,體格健壯。蒯京因「食玉泉」而膚色紅潤,牙齒堅固,享年一百二十多歲。
十二段錦: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搖天柱。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頓。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河車搬運畢,想發火燒身。金塊十二段,子後午前行。勤行無間斷,萬疾化為塵。
按照12段錦的赤龍攪水津的方法:
一、閉目冥心,舌尖輕舔上齶,調和氣息,舌端唾液頻生。當津液滿口後,分3次咽下,咽時要汩汩有聲,直送丹田。如此便五臟邪火不生,氣血流暢,百脈調勻。
二、赤龍攪海。舌在口腔內舔摩內側齒齦,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為序劃兩個9圈;然後,舌以同一順序舔摩外側齒齦兩個9圈;共計36圈。此法固齒,健脾胃,輕身,祛病。
夏天養心很重要,養心要做到心靜。成語:心靜自然涼。
喜笑傷心:
《岳飛傳》“笑死牛皋,氣死金兀術”的故事:牛皋抓住了老對手金兀術,騎在他身上,因為高興,過度大笑而亡,金兀術也在一氣之下,壽終正寢。喜則氣緩,過度的嬉笑使人精神不集中,以致心氣渙散,輕則易為瘋癲,如範進中舉,就是過度高興以致心氣渙散而瘋。《醫學入門》也指出:“暴喜動心不能主血”,意思是過喜則使氣血渙散,血行不暢。那麼,最重的後果就是象牛皋那樣因笑而忘生。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五行屬火,通舌,主脈,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內經》曰:“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這裏的滿脈去形,即是情志先傷陰陽,後傷形體的結果。心為君主之官,其他情緒最終都會影響到心的變化,正如《內經》所雲:“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心受傷,人體的整個功能皆會受損,可見,心在五臟六腑的重要性。
心臟--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受扭曲 缺乏喜悅 曲解的愛
肩膀僵硬--責任感太重 扛太多
背痛--工作.生命.家庭等受到威脅
要注意保持性情開朗、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避免因喜、怒、哀、樂過度而引起情緒突然波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