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從山珍海味到武漢的傳染病 虞和芳 23.1.2020發佈

從山珍海味到武漢的傳染病 虞和芳 23.1.2020發佈 2020年一月21日香港媒體報導: 香港著名傳染病學家袁國勇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武漢肺炎已進入第三波個案,即在家庭和醫院散播;當務之急是在“未完全”進入第三波時採取預防措施,阻止疫情散播。 該報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和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下午會晤記者,回答武漢肺炎問題。 該報說,2003年曾協助港府防治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的袁國勇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首先經由動物傳入人類體內,引起散發性病例,這首先在武漢華南海鮮城發生,是第一波傳染。病毒的第二波爆發,是由海鮮城傳播至附近居民;第三波爆發是在一些家庭和醫院傳播。 據他說,如果病毒在社區爆發,大量沒有去過武漢的人感染病毒,情況就相當嚴重,會出現當年SARS的情況,這是當前首要阻止的事。袁國勇說,希望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未完全進入第三波之際採取預防措施,阻止疫情散播。 據袁國勇說,香港當局對武漢肺炎採取的預防措施,已較其他地方嚴厲,因為香港有過SARS的慘痛教訓;當局已把防疫情況提升至中等的嚴重級別,這種級別的防疫高於其他地方,但也引起一些市民批評,認為過於嚴厲。但他說,2003年香港爆發SARS,導致約300人死亡,汲取這次教訓,香港當局因此採取較為嚴厲的預防措施。 中央社指袁國勇早前曾前往武漢視察當地疫情,他說,不覺得當地或中國大陸方面有意隱瞞疫情。他說,有人質疑武漢突然大量新增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因此質疑大陸方面隱瞞疫情,但這是因為陸方有了快速測試劑,讓原先感染的人很快得知結果。 袁國勇並說,武漢已成疫區,市民不該前往。 該報說,另外,鍾健禮說,目前香港已有117起涉及武漢的病例,但所有病人對測試劑都呈現陰性反應,即他們沒有感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今天1月23日紐約報社發佈的消息The New York Times The authorities enacted strict travel bans for the central Chinese cities of Huanggang, Ezhou and Wuhan, collectively home to nearly 20 million people. At least 17 people have died and more than 570 have been sickened by a mysterious illness. By The New York Times RIGHT NOWIn addition to canceling flights and trains, the authorities also shuttered movie theaters, cafes and other public spaces. 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封鎖三個城市,將近2千萬居民,來防止此病的蔓延。 德國媒體報導,總理Merkel電習近平,讚美中國的防止此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 可見中國並沒有隱瞞不報導此事,反而採取嚴厲的封鎖,以便抑制此新型冠狀病毒的散播。 ———- 今天接到Paul的一文”山珍海味“ 這篇文中,從吃,We Chinese are a nation o "food". Food comes first and "heaven" to us is a full meal. To the richer folks, "heaven" is a full delicious food. We go after the taste and flavor and we eat worms, grasshoppers, rattlesnakes, monkeys and donkeys, cats and dogs and anything beyond a westerner's imagination. 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that ? I would say "no"! “ Paul文章中,寫到一次他在1980’s to 1990's traveled to Dungkwan (東莞  ), 在廣東的一家中國飯店的經驗, “Right in front of the restaurant there was a donkey tied to a pole. Then there were metal boxe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small animals. I could not name them and the factory owner said that he did not blame me for the animals had been caught recently in the mountains. The donkey and the animals would be dressed in the restaurant for their "noble" customers, most of whom were Taiwanese factory owners One famous Cantonese  slang: "Let us eat it first ! " (That is before you ask what it is.) Paul描述的這件事,使我想到有次在慕尼黑的一位飯店老闆請客,請我們和一位德國部長晚餐。那天老闆特意燒了一盤中國的海参。海参德文叫Seegurke。我就翻譯給我先生和這位部長,字面上是海黃瓜,他們以為是海上的黃瓜,為植物。後來我先生得知,原來是一種動物,它吃起來沒有骨頭,如大的Worm蠕蟲。我先生說,即使現在想起,他吃的海参,如一個大蠕蟲,還有嘔吐感。 ———— 然後Paul談到“Then came the Coronavirus from Wuhan. The virus came from a seafood market that also sold mountain animals which carried the virus and passed over to humans. And it is becoming epidemic with nearly 500 cases spreading all over the nation. “ 這次在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在海鮮市場,它販賣山上的動物,以致把病毒傳到人的身上。 最後Paul問Is it time to re-examine this eating habit? 是否這是要重新檢討吃的習慣的時候? ————- 是的,儘管每一個國家有其吃的內容和習慣,這是無可厚非,Paul也在事先說明“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that ? I would say "no"! 。但是我們也需要考慮中國的山珍海味的市場,連一些飯店外面,還有可以吃的小動物,是否這樣的混雜,有考量的必要。 記得我剛到台灣沒有多久,那時我還沒有6歲,有次跟母親南下,在車站上有人賣一串東西,母親買來,我們細看是一種昆蟲,就不敢吃。這是我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遇到在台灣販賣昆蟲的事。 我的教授Heilfurth夫婦去非洲做研究調查時,一位酋長請他們吃飯,菜餚中有昆蟲,這是那裡的佳餚美食,這無可厚非,可是在飯桌上,狗站在桌上,也一塊來吃。這點令他們很難接受。 J. Paul Getty,(1892-1976,)在1953年,他成立一個Trust,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藝術機構;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1966,稱他為當代世界最富有的人。 Getty有次在沙地阿拉談石油生意,國王請他吃飯,其中有一道“名菜”是羊的眼睛,他從來沒有吃過,可是盛情難卻,只好硬著頭皮將它吞下肚。 到異鄉和異國會遇到另外一種飲食習慣和水土,的不同,因此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 中國的海鮮市場,傳出來”賣山上的動物,以致把病毒傳到人的身上。“,這樣看來,中國的”山珍海味“,尤其販賣的市場和飯店外面的陳設,混在一起,加上”Let us eat it first ! " 的習俗,似乎有重新考量這樣各種珍品同時出現,和飲食的習俗,是否有必要。 吃,固然是一種文化。好客,是一種熱情,但是一次請上混合的山珍海味,非常的豐富,是否有此必要?站在健康的立場上來看,這種太豐富的飲食,是三高的一個原因,並不健康。那麼我們似乎應重新考量,這樣各種珍品同時出現,加上”Let us eat it first ! “的口號,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浪費,更是不健康的飲食現象,是否有必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有德當政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24.12.24. 有德當政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後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