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拉人一把的那一隻手』 虞和芳 21.1.2020發佈
『拉人一把的那一隻手』 虞和芳 21.1.2020發佈
接到蔡教授的一封信,他闡述幾天前,學生有段互動的經過。因為有一位同學,老是借錢不還。這時蔡教授才說:「當劉同學對我說家庭經濟有困難時,我二話不說即去領二萬元援助他,並說這是援助不用還,後請他來典藏中心接工作,自食其力度難關,我不在乎他的真假。。。我的觀念是任何人告訴我他有困難,只要我能力所及便會伸出援手,何以如此!只緣於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而立志要當『拉人一把的那一隻手』。
這是多麼感人的事,這是他的正義之聲,正義憐憫之心,他受到兒時的苦痛,不但不記仇恨,反而發展出那隻仁慈的手,助人一臂之力,這是他的“精益入神,以致用也。”的義理精神。
他引蘇東坡的一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蘇東坡
為此他題詩一首勉勵學生:
“如如不動是佛性,蠢蠢欲動是人性
佛性人性幾希同,只在我字見分明。
起念有我因緣生,放下無我性自空;
流水悠游始自清,萬事與我皆平行。”
蔡教授的母親信佛,有一天,他跟母親說,他要早餐吃素,從此他貫徹始終,早餐從來不吃葷,只吃素。
蔡教授具有佛性,才能如此通達,才能如此的瀟灑自如。
我想不論是何種宗教,或是沒有宗教,只要本性善良,就能明心見性。
蔡教授先補助那位學生,後來請他到典藏中心接工作,自食其力度難關,這更是具有進一步解決他問題的癥結所在。
南華大學歐研所的武平教授,他當過社科院院長,也有這種精神,他關懷幫忙每位新來的學生,去拜訪他們,清寒的學生,幫忙他們找工作。我們響應他的號召,以Dolphin 基金會給清寒學生獎學金,後來改為助學金,凡是得到獎學金的學生,要為歐研所的老師固定小時的工作時間,這樣讓他們知道,是靠他們自己的勞力賺來的錢,不是施捨,無功受祿,讓他們保持自尊尊嚴。
我母親也是如此,她告訴我們,借錢給別人就打著送給他們,不能夠心存對方還回。
世界就憑這些有心人,給我們的榜樣,才會有溫馨,愛心溫暖我們的心。
蔡教授不論成果的助人精神,具有佛性的憐憫和愛心,發展出『拉人一把的那一隻手』的精神,這正是佛性和人性的區別。 6.1.202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人生如在戲台上 虞和芳 6.7.25.發佈
余虞對話:6.7.25.人生如在戲台上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四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人生如在戲台上 人們對此句崇尚 這是莎士比亞言 世界就像一舞台, 所有人都是演员, 在舞台上面扮演 角色不同出退場 人生又是夢影子 所見非真只是影 人生只是單程票 有去無回時光逝 每句話有其真實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