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德國歷史家兩派的爭論 虞和芳 17.11.19.發佈
德國歷史家兩派的爭論 虞和芳 17.11.19.發佈
最近德國歷史家爭論,到底德國退位的皇帝的皇太子,是否支持納粹,支持希特勒。
所以這件事提出討論,是東德被沒收的貴族所擁有活動財產,要歸還原主,但是若是支持納粹,就不必歸還他們的財產。
德國皇室有好多的活動財產,畫,傢俱等等動產要歸還,在威瑪共和國下,私人還擁有的不動產要賠償。這件法律案件,不能全部由法官來判決,因為有一部分,要看德國皇室後代,是否支持納粹。
因此歷史家就分成兩派,一派說德皇退位的太子與納粹無關,相反的,他反對納粹。另外一派說,他跟納粹有關,支持納粹,要沒收他家族所有在東德的動產和不財產。
一戰後的歷史清清楚楚。當納粹主義興起時,最初本身有好幾個有聲望的頭子,Hitler,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 Gregor Strasser(1892年5月31日-1934年6月30日), Kurt von Schleicher (1882年4月4日-1934年6月30日) 他是威瑪共和國的最後一任總理,他也是德國的將軍。
希特勒為了奪到領導權,發動羅姆政變(Röhm-Putsch),那是發生於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動,這場莫須有的錯誤指責Röhm要叛亂,達成希特勒的肅清政敵的願望。大多數死亡者為納粹衝鋒隊SA的成員。其中有我們在中德關係書中,所提及的von Falkenhausen的弟弟,他屬於SA,和曾經邀請來南華大學參加國際研討會,和客座的von Bredow教授的親戚,也在這場清算鬥爭中被殺。從此希特勒的對敵被消滅。
那時退位德皇的太子,一直反對希特勒,雖然他跟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 Gregor Strasser(1892年5月31日-1934年6月30日), Kurt von Schleicher (1882年4月4日-1934年6月30日)有聯繫,是希望分散希特勒的專權,可是希特勒厲害,將這批政敵,在羅姆政變(Röhm-Putsch)時一一消滅。
贊成沒收德皇後代在東德的財產的歷史學家,是反對德國以前的統治者。
德國所以有今日,是以前統治者的建設功勞。他們不是剝削者,而是建設者,若是他們沒有在一戰後退位,德國不可能有希特勒的興起。
二戰是德國的錯,是納粹主義興起,毀滅了德國。當時有不少的德國貴族反對希特勒,冒生命危險反對希特勒,如隆美爾將軍等等。最後希特勒自殺,才結束戰爭。但是一戰並不是德國一國的責任,而是英法俄不願意德國興起,而造成一戰的爆發。
在Christopher Clark的書Die Schlafwandler說的明明白白。
歷史學家,要按照歷史事實來探討,不可以扭曲事實的指責。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余虞對話:人生如在戲台上 虞和芳 6.7.25.發佈
余虞對話:6.7.25.人生如在戲台上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四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人生如在戲台上 人們對此句崇尚 這是莎士比亞言 世界就像一舞台, 所有人都是演员, 在舞台上面扮演 角色不同出退場 人生又是夢影子 所見非真只是影 人生只是單程票 有去無回時光逝 每句話有其真實 ...
-
轉寄 《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 虞和芳 10.11.24.發佈 Dear姊姊: 讀到您寄來的此文《我沒有老,只是年齡大一點》,這個帖子寫的真好,值得一讀。 是的,“ 我老了,我感到徹悟。再無少年的懵懂,再無年青的氣盛,閱盡世上多少事,...
-
讀到一篇治療耳鳴的妙訣 虞和芳 24.6.25.發佈 耳鳴是許多人的困擾。我從2003年起,就犯耳鳴。那時是因為心中著急,外子生病之故。我去請教醫生,醫生量我耳部,是右耳在發出耳鳴。醫師開了藥,說服用後,耳鳴就會停止。我沒有多考慮,立即...
-
余虞對話:13.1.25.狂人狂言自造苦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狂人狂言自造苦 四處攻擊生民苦 沒有誠信是賊窟 自投賊窟苦誰訴? 上天作孽猶可逃 大火焚燒乾森林 人們紛紛棄家逃 求生為要寧棄寶 科學進步很是好 用來攻擊核子彈 核彈肆虐世界亡 這是說明天有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