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從《回不去那段似水流年》談起 虞和芳 15.9.18.發佈

從《回不去那段似水流年》談起 虞和芳 15.9.18.發佈 在準備編輯“時間”書時,看到一篇友人的來函。從這封信中,看出時間的飛逝,想到過世母親的遺物和友情的可貴。 佩松:   您寄來的《回不去那段似水流年》是很耐人尋味.謝謝. 尤其在我打點行李,準備返回歐洲時,看到的許多來信,文件,更是懷念在台灣時間,所遇到的親友和來信交往的同事,朋友,學生. 來到南華也有8年多,有太多令人難忘的事,一些學生的來信,有好多可愛的學生,還有留學捷克的女學生,寄來自己做的聖誕卡. 在收拾時,忍不釋手那些回憶的片刻痕跡. 我丟掉不少衣服鞋子,聽說這邊有一對夫妻在撿拾拉圾堆的東西,就請人把一些衣物拿過去. 但是唯一一件毛衣,是我母親親手織的,我不管到哪裡,都帶著它,雖然它已經破了洞,我不忍釋手的帶著它,不管到哪裡.這是一件很厚的毛衣,穿上它,有無比的暖和. 這使我感覺,母親跟我同在. 母親對待學生好得很,她當高三導師時,有次得知一位學生家中欠債,時常有討債的人來,使她不能安心讀書,而且她家住得遠,每天要通學搭火車來上課. 母親就叫她住在我們家,跟我上下舖. 那時我是唸實驗六年級(台灣那時只有兩所中學有實驗班,將錄取前面的學生作為實驗班,不必考高中,就直接升學,到實驗四時,分文理組,準備考大學,一個是台北的師大附中,一個是嘉義女中)也在準備考大學. 我聽到這話,很不開心,心想母親對學生,比對自己的女兒還關切. 當時父母很生氣,把我痛罵一頓,說我不明大理.後來她來,我們兩人一塊準備考大學,兩人成為什麼都談的朋友. 這才知道母親的胸襟,才知自己那時多麼的不懂事. 我聽說,有位她教出的女學生,後來學成,給嘉義女中兩個獎學金,懷念兩位老師,一位就是我母親.可見她感人之深. 我在1978年出版第一本書《虞和芳選集》,就是將此書獻給母親. 十多年前在寧波同鄉會設立一個紀念父母的獎學金. 這些都是她的感召. 雖然自己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但我活一天,心中消失不了的是母親,還有一些親朋. 人生難得有緣相識相逢,都是得來不易.在南華大學逝去了近九年的時光.這是一段很值得回憶的日子. 在整理文件中,我最珍惜的是得到手寫的書信,一定帶在身邊.這些都是一段雙方各花時間在對流的互動和回憶.即使是郵電,我也印出,裝訂成冊,跟我的書稿一樣. 已經寄出了30箱10公斤的空運包裹回馬爾它(台灣郵局只有空運到馬爾它的包裹,而沒有水運). 這些都是這段時間留下的影子(其中出版的有《一夢十年》,《時間的影子》,《慕尼黑奧林比克春秋》.這些都是回憶的掠影.) 當您收到此函,您也正是我心中所珍惜懷念的朋友。  祝福 愉快康健   虞和芳,30.7.14. 和芳教授:当你要离开这有太多让你留恋的地方时,自然会使您这灵感充沛、情思无垠的人情绪万千。尽管您已在欧洲生活多年,然而东方才女的特质没有多大的变化。你留恋着亲朋好友,你酷爱文字,无比的怀念高堂。您给我的信件中,曾多次提到令堂。您对母亲有比天然更多的热爱和崇拜,一时三刻也忘不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可以看出,您母亲是一位慈善祥和,思想清晰,心胸广阔,敬业奉献,深被学生和乡梓崇敬的教育家。从你身上,也可以看到你母亲传给您的一些嘉言懿行。你母亲定会为有和芳女儿而含笑天堂。 我想您去欧洲,肯定有比在南华有更充分的条件,更合理的理由。愿地中海的阳光,让您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           佩松于仲夏高温时 31.7.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余虞對話 有德當政受人慶 虞和芳 24.12.24.發佈

余虞對話 24.12.24. 有德當政受人慶 余處長:感謝大作詩三首分享,回敬數語致意。 有德當政受人慶 人老有能受人敬 艾德諾與戴高樂 二戰後謀避戰爭 歐盟成立由其生 發展經濟利生民 歐盟宗旨重和平 說來容易實行難 俄國進攻烏克蘭 烏國不服來抵抗 俄國搶奪顯威揚 誰勝誰敗無人知...